第8章 聚类分析:基本概念和算法

合集下载

聚类算法的定义

聚类算法的定义

聚类算法的定义聚类算法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为若干组,使得同一组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组之间的相似度较低。

这种算法在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中广泛应用,被用来发现数据集中的潜在模式和结构。

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度量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来划分数据集。

常用的聚类方法包括层次聚类、K均值聚类、密度聚类等。

层次聚类是一种自底向上的方法,它将每个对象视为一个单独的类,然后逐步合并相似的类,直到所有类都合并为一个大类。

这种方法能够自动确定聚类的数量,并且可以用树状图表示聚类的层次结构。

K均值聚类是一种迭代算法,它首先随机选择K个聚类中心,然后将每个对象分配到离其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对应的类中。

接下来,根据当前聚类中的对象重新计算聚类中心,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变化。

K均值聚类适用于数据集中的球状聚类。

密度聚类是一种基于对象之间密度的方法,它将密度较高的区域划分为一个聚类,而将低密度区域划分为不同的聚类。

这种方法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并且对噪声和离群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聚类算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可以使用聚类算法对消费者进行细分,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行为。

在医学领域,聚类算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社交网络分析中,聚类算法可以帮助发现社群结构和关键节点。

在推荐系统中,聚类算法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组,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推荐。

聚类算法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挖掘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

通过将相似的对象分到同一组中,聚类算法能够提供有关数据的新见解,并为各个领域的决策提供支持。

SPSS统计分析 第八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SPSS统计分析 第八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小结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它把一些个 体或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未知母体,事先并不知道它们可以分为 几类及哪些个体是属于同一类。 聚类的原则是样品间距离最小,指标(变量)间相似性最大。 样品聚类的基本思想是:把每个样品当作一类,几个样品就有几 类;逐次并类(先定义类间距离),并类时总是把距离最近的两 类合为一类,再计算新类与合并类的距离,等等。这样每次减少 一类,直至所有样品都合成一类为止。
变量聚类实例

有10个测验项目,分别用变量x1~x10表示,50 名学生参加测试。
数据编号data14-03。


要求:对十个变量进行变量聚类;计算并打印 各变量间的相关矩阵,用相关测度各变量间的 距离。打印出聚为两类的结果即各变量属于两 类中的哪一类;打印出聚类全过程的冰柱图, 以便对于变量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聚类法的选择:定义、计算两项间距离和相似 性的方法,系统默认值:组间平均连接法。
测度方法的选择:对距离和相似性的测度方法 又有多种,例如是用欧氏距离还是用欧氏距离 的平方测度其相近程度,还是用相关系数测度 其相似性?这一点体现在测度方法(Measure)的 选择上。如果对测度方法不熟悉,可以采用系 统默认的测度方法:欧氏距离平方。
CLUSTER过程可以很快将观测量分到各 类中去。其特点是处理速度快,占用内存 少。适用于大样本的聚类分析。

可以完全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聚类
2、分层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
分层聚类的概念与聚类分析过程

分层聚类反映事物的特点的变量很多,往 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部分变量对事物 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聚类的方法有多种,除了前面介绍的快速 聚类法外,最常用的是分层聚类法。根据 聚类过程不同又分为凝聚法和分解法。

第8章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含SPSS)

第8章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含SPSS)

(二)因子分析的特点 1、因子变量的数量远少于原有指标变量的数 量。 2、因子变量并不是原有变量的简单取舍,而 是对原有变量的重新组构。 3、因子之间线性关系不显著。 4、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
二、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相关概念 (一)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x1 a11f1 a12f2 a13f3 a1k fk 1
②Scree plot 复选项,要求显示按特征值大小排 列的因子序号,以特征值为两个坐标轴的碎石图。
(4)Extract 框,控制提取进程和提取结果的选择项。 ①Eigenvalues over 选项,指定提取的因子应该
具有的特征值范围,在此项后面的矩形框中给出。 ②Number of factors 选项,指定提取公因子的
行 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 检验。
5、单击“Extraction”按钮,进入Extraction对话框,如 图8-4 所示,可以选择不同的提取公因子的方法和控制提 取结果的判据。
图8-4 Extraction 对话框
(1)Method框,因子提取方法选择项 ①Principal components 选项,主成份法。 ②Unweighted least Square 选项,不加权最小 平方法。 ③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选项,用变量值 的倒数加权。 ④Maximum Likelihoud 选项,最大似然法。 ⑤Principal Axis factoring 选项,使用多元相 关的平方作为对公因子方差的初始估计。 ⑥Alpha factoring 选项,因子提取法。 ⑦Image factoring 选项,映象因子提取法。
(二)因子提取和因子载荷矩阵的求解

第8章聚类分析

第8章聚类分析

第8 章聚类分析在自然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大量分类研究的问题,如病虫害种群消长演替规律的研究中,需要从生态系统出发,构造其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分类模式,以此来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聚类分析就是其分类研究的方法之一。

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

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

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

1)样品聚类样品聚类在统计学中又称为 Q 型聚类。

用 SPSS 的术语来说就是对事件(Cases)进行聚类,或是说对观测量进行聚类。

是根据被观测的对象的各种特征,即反映被观测对象的特征的各变量值进行分类。

2)变量聚类变量聚类在统计学又称为 R 型聚类。

反映同一事物特点的变量有很多,我们往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部分变量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

由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难以找出彼此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变量,而影响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例如在回归分析中,由于自变量的共线性导致偏回归系数不能真正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等。

因此往往先要进行变量聚类,找出彼此独立且有代表性的自变量,而又不丢失大部分信息。

8.1 快速聚类过程(K-Means Cluster )调用此过程可完成由用户指定类别数的大样本资料的逐步聚类分析。

所谓逐步聚类分析就是先把被聚对象进行初始分类,然后逐步调整,得到最终分类。

[例子8-1]根据1962 年至1988 年积累的三化螟有关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三化螟种群消长规律。

数据见表8-1,其中发生期是指卵盛孵高峰期(2 代以5 月31 日和3 代7 月20 日为零计算天数),F2-F3 为2 代至3 代的增殖系数,F3-F4 为3 代至4 代的增殖系数。

对幼虫发生量和发生期数据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各年的发生程度。

1098.1.1 操作方法1)数据准备在数据管理窗口,定义变量名:年份、幼虫 2、幼虫 3、发生期 2、发生期 3、增殖23、增殖34,分别代表年份、第2 代幼虫发生量、第3 代幼虫发生量、第2 代发生期、第3 代发生期、F2-F3 增殖系数、F3-F4 增殖系数。

spss使用教程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spss使用教程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表8-1
学生的数学成绩 姓 名 hxh yaju 数 学 99.00 88.00 入学成绩 98.00 89.00
yu
shizg hah john watet jess wish
79.00
89.00 75.00 60.00 79.00 75.00 60.00

80.00
78.00 78.00 65.00 87.00 76.00 56.00
4.样本数据与小类、小类与小类之间的 亲疏程度测量方法
SPSS默认的变量为Var00001、Var00002 等,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命名变量。 SPSS变量的命名和一般的编程语言一样,有一 定的命名规则,具体内容如下。
所谓小类,是在聚类过程中根据样本之间 亲疏程度形成的中间类,小类和样本、小类与 小类继续聚合,最终将所有样本都包括在一个 大类中。 在SPSS聚类运算过程中,需要计算样本与 小类、小类与小类之间的亲疏程度。SPSS提供 了多种计算方法(计算规则)。
本节讲述Q型聚类的原理和SPSS的实现过 程,下一节将讲述R型聚类的实现过程。
8.2.1 统计学上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定义:层次聚类分析中的Q型聚类,它使 具有共同特点的样本聚齐在一起,以便对不同 类的样本进行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中,测量样本之间的亲疏程 度是关键。聚类的时候会涉及到两种类型亲疏 程度的计算:一种是样本数据之间的亲疏程度, 一种是样本数据与小类、小类与小类之间的亲 疏程度。下面讲述这两种类型亲疏程度的计算 方法和公式。
图8-4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Plots” 对话框(一)
图8-5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Statistics”对话框(一)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一种将数据分组或分类的统计学方法,通过将相似的对象归为同一组,使得组内的对象之间更加相似,而不同组之间的对象则差异较大。

它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市场分析、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等领域。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聚类分析基于相似性的概念,即认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更有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在聚类分析中,每个对象都被视为一个数据点,而聚类则是将这些数据点分组。

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数据点: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或对象都被看作是一个数据点,它具有多个特征或属性。

2. 相似性度量:聚类分析的关键是如何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

常用的相似性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等。

3. 簇/类别:将相似的数据点归为一组,这个组被称为簇或类别。

簇内的数据点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相似度较低。

4. 聚类算法:聚类分析依赖于具体的算法来实现数据点的分组。

常见的聚类算法有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密度聚类等。

二、聚类分析的方法1. 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K均值聚类是一种迭代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分成K个簇,每个簇代表一个样本集。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最小化簇内数据点与簇中心之间的平方误差来确定最优的簇中心位置。

2.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算法,它根据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逐步合并或分割簇。

层次聚类分为凝聚型和分裂型两种方法,其中凝聚型方法从单个数据点开始,逐步合并最相似的簇;分裂型方法从所有数据点开始,逐步分割最不相似的簇。

3. 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密度聚类基于密度可达的概念,将具有足够高密度的数据点归为一簇。

核心思想是在数据空间中通过密度连通性来确定簇的边界,相对于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密度聚类能够有效处理不规则形状和噪声数据。

聚类分析法ppt课件全

聚类分析法ppt课件全

8/21/2024
25
1.2.2 动态聚类分析法
1.2 聚类分析的种类
(3)分类函数
按照修改原则不同,动态聚类方法有按批修改法、逐个修改法、混合法等。 这里主要介绍逐步聚类法中按批修改法。按批修改法分类的原则是,每一步修 改都将使对应的分类函数缩小,趋于合理,并且分类函数最终趋于定值,即计 算过程是收敛的。
8/21/2024
23
1.2.2 动态聚类分析法
1.2 聚类分析的种类
(2)初始分类 有了凝聚点以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初始分类,同样获得初始分类也有不同的
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分类不一定非通过凝聚点确定不可,也可以依据其 他原则分类。
以下是其他几种初始分类方法: ①人为分类,凭经验进行初始分类。 ②选择一批凝聚点后,每个样品按与其距离最近的凝聚点归类。 ③选择一批凝聚点后,每个凝聚点自成一类,将样品依次归入与其距离
8/21/2024
14
1.2 聚类分析的种类
(2)系统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对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②计算各样品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最近的两个样品合并成一类; ③选择并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两类合并,如果累的个
数大于1,则继续并类,直至所有样品归为一类为止; ④最后绘制系统聚类谱系图,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8/21/2024
18
1.2 聚类分析的种类
(7)可变法
1 2 D kr
2 (8)离差平方和法
(D k 2 pD k 2 q)D p 2q
D k 2 rn n ir n n p i D i2 pn n ir n n q iD i2 qn rn in iD p 2 q
8/21/2024

聚类 课件

聚类 课件
根据某种模型进行聚类,如高斯混合 模型、神经网络聚类等。
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
将数据空间划分为网格,然后在网格 上进行聚类,如STING算法、 CLIQUE算法等。
02
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算法的原理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 类算法,通过迭代过程将数据点划分 为K个聚类,使得每个数据点与其所 在聚类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最小 。
DBSCAN算法的步骤
01 扫描所有点,标记为核心点、边界点和噪 声点。
02 对于每个核心点,以其为起点,扩展与其 密度相连的区域。
03
将扩展的区域内的所有点标记为同一簇。
04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点都被处理。
DBSCAN算法的优缺点
01
优点
02
对异常值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能够发现任何形状的簇。
03
互信息
总结词
衡量聚类结果与真实类别之间相似度的指标,值越大表示聚 类效果越好。
详细描述
互信息是一种衡量聚类结果与真实类别之间相似度的指标, 其计算方法为聚类结果与真实类别之间的熵值之差。如果聚 类效果好,则聚类结果与真实类别之间的相似度会较高,熵 值之差会较小,因此互信息值会较大。
调整兰德指数
总结词
步骤2
重复以下步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 步骤2.1
将每个数据点与最近的簇中心点合并,形成新的 簇中心点。
• 步骤2.2
更新簇中心点为新合并的簇中所有点的平均值或中 心点。
• 步骤2.3
重复步骤2.1和步骤2.2,直到所有数据点都归入某 个簇或达到预设的簇数量。
输出聚类结果。
步骤3
层次聚类算法的优缺点
DBSCAN算法的优缺点

聚类分析解析课件

聚类分析解析课件

类间距的度量
类:一个不严格的定义
定义9.1:距离小于给定阀值的点的集合 类的特征
◦ 重心:均值 ◦ 样本散布阵和协差阵 ◦ 直径
类间距的定义
最短距离法 最长距离法 重心法 类平均法 离差平方和法 等等
最小距离法(single linkage method)
极小异常值在实际中不多出现,避免极 大值的影响
类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对异常值不敏感,结果更稳定
离差平方和法(sum of squares
method或ward method)
W代表直径,D2=WM-WK-WL

DK2L
nL nk nM
XK XL XK XL
Cluster K
Cluster M
Cluster L
◦ 对异常值很敏感;对较大的类倾向产生较大的距 离,从而不易合并,较符合实际需要。
如表9.2所示,每个样品有p个指标,共 有n个样品
每个样品就构成p维空间中的一个点
:第i个样品的第k个指标对应的取值
◦ i=1……n; k=1……p
:第i个样品和第j个样品之间的距离
◦ i=1……n; j=1……n
点间距离测量问题
样品间距离与指标间距离 间隔尺度、有序尺度与名义尺度 数学距离与统计距离 相似性与距离:一个硬币的两面
类图上发现相同的类
饮料数据
16种饮料的热量、咖啡因、钠及价格四种变量
SPSS实现
选择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 然 后 把 calorie ( 热 量 ) 、 caffeine ( 咖 啡
因)、sodium(钠)、price(价格)选入 Variables, 在Cluster选Cases(这是Q型聚类:对观测 值聚类),如果要对变量聚类(R型聚类) 则选Variables, 为 了 画 出 树 状 图 , 选 Plots , 再 点 Dendrogram等。 可以在Method中定义点间距离和类间距 离

聚类算法与应用

聚类算法与应用

聚类算法与应用聚类算法是一种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成多个相似的组或簇的算法。

它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聚类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集中的隐藏结构、特征和关系,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一、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簇,使得簇内的对象相似度高,簇间的相似度低。

聚类算法通常根据给定的相似度度量或距离度量,通过计算对象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将相似的对象划分到同一个簇中。

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层次聚类、K均值聚类和密度聚类等。

层次聚类算法根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逐步合并簇,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而K均值聚类算法将数据集划分成K个簇,通过迭代求解质心位置,使得每个对象到所属簇的质心的距离最小。

密度聚类算法则根据对象周围的密度分布,将密度高的区域划分为簇。

二、聚类算法的应用领域聚类算法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市场分析聚类算法可以帮助企业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和分类,根据不同的消费特征和行为习惯,将消费者划分成不同的群体。

这样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果。

2.社交网络分析聚类算法可以分析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发现用户之间的社区和子群体。

这可以帮助社交网络平台提供更好的推荐和个性化服务,加强用户之间的连接和互动。

3.图像处理聚类算法可以对图像进行分割和提取特征。

通过将相似的像素点划分成同一个簇,可以实现图像的分区和图像对象的识别。

4.文本挖掘聚类算法可以将文本数据集中的文章或文档划分成不同的主题或类别。

这可以帮助人们在大量文本数据中迅速找到感兴趣的信息。

5.生物信息学聚类算法可以对生物序列和基因表达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通过将相似的序列或基因表达模式划分到同一个簇中,可以发现基因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聚类算法的应用案例1.电商行为分析电商平台可以通过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成不同的消费群体,例如高消费群体、低消费群体和潜力用户群体等,然后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特征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提高用户转化率和促销效果。

聚类分析法ppt课件

聚类分析法ppt课件

7
(2)计算样品的距离。
d ij xi x j yi y j
8
G1
D(0)
G2 G3
G4
G5
G1 G2 G3 G4 G5
0 0.34 1.37 1.34 1.33
0 1.03 1 1.67
0 0.63 1.3
0 0.67
0
9
(3)找出D(0)非对角线上的最小元素, 将其对应的两个类合并为一个新类。
0 0.63 1.30 0 0.67
0
19
0
D(2)
1.37 0
1.67 1.30
0
20
0 1.67
D(3)
0
21
G1 G2 G3 G4 G5
0.4
0.8 1.2 1.6 2.0
聚类距离
பைடு நூலகம்22
G1 G2 G3 G4 G5
0.2 0.4 0.6 0.8 1.0
G1 G2 G3 G4 G5
0.4
0.8
1.2
1.6
2.0
聚类距离
聚类距离
23
某村对5个地块就其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 质含量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请分别 使用最长距离法和最短距离法对这5个地 块进行聚类分析,要求分为两类。
地块 A
B
C
D
E
质地 8
3
6
6
4
有机质 5
7
4
9
7
含量
24
聚类分析法
Cluster Analysis
1
聚类分析
将具有相似(similarity)性质(或距离)的 个体(样本)聚为一类,具有不同性质 的个体聚为不同的类。

(完整版)聚类算法总结

(完整版)聚类算法总结

1.聚类定义“聚类是把相似的对象通过静态分类的方法分成不同的组别或者更多的子集(subset),这样让在同一个子集中的成员对象都有一些相似的属性” ——wikipedia“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的类或者簇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同一个簇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

”——百度百科说白了,聚类(clustering)是完全可以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将相同、相似、相近、相关的对象实例聚成一类的过程。

简单理解,如果一个数据集合包含N 个实例,根据某种准则可以将这N 个实例划分为 m 个类别,每个类别中的实例都是相关的,而不同类别之间是区别的也就是不相关的,这个过程就叫聚类了。

2.聚类过程:1) 数据准备:包括特征标准化和降维.2) 特征选择:从最初的特征中选择最有效的特征,并将其存储于向量中.3) 特征提取:通过对所选择的特征进行转换形成新的突出特征.4) 聚类(或分组):首先选择合适特征类型的某种距离函数(或构造新的距离函数)进行接近程度的度量;而后执行聚类或分组.5) 聚类结果评估:是指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有 3 种:外部有效性评估、内部有效性评估和相关性测试评估.3 聚类算法的类别没有任何一种聚类技术(聚类算法)可以普遍适用于揭示各种多维数据集所呈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结构,根据数据在聚类中的积聚规则以及应用这些规则的方法,有多种聚类算法.聚类算法有多种分类方法将聚类算法大致分成层次化聚类算法、划分式聚类算法、基于密度和网格的聚类算法和其他聚类算法,如图 1 所示的4 个类别.3.聚类算法基于层次聚类算法:采用抽样技术先对数据集 D 随机抽取样本,再CURE:采用分区技术对样本进行分区,然后对每个分区局部聚类,最后对局部聚类进行全局聚类也采用了随机抽样技术,该算法在计算两个对ROCK:象的相似度时,同时考虑了周围对象的影响首先由数据集构造成一个 K-最近邻图Gk ,再通过一个图的划分算法将图 Gk 划分成大量CHEMALOEN(变色龙的子图,每个子图代表一个初始子簇,最后用算法):一个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反复合并子簇,找到真正的结果簇SBAC:BIRCH:BUBBLE:BUBBLE-FM:SBAC 算法则在计算对象间相似度时,考虑了属性特征对于体现对象本质的重要程度,对于更能体现对象本质的属性赋予较高的权值BIRCH 算法利用树结构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叶结点存储一个聚类,用中心和半径表示,顺序处理每一个对象,并把它划分到距离最近的结点,该算法也可以作为其他聚类算法的预处理过程BUBBLE 算法则把 BIRCH 算法的中心和半径概念推广到普通的距离空间BUBBLE-FM 算法通过减少距离的计算次数,提高了BUBBLE 算法的效率基于划分聚类算法(partition clustering)是一种典型的划分聚类算法,它用一个聚类的中心来代表一个簇,即在迭代过程中选择的聚k-means:点不一定是聚类中的一个点,该算法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K-Means 算法的扩展,采用简单匹配方法来度量k-modes:分类型数据的相似度结合了 K-Means 和 K-Modes 两种算法,能够处k-prototypes:理混合型数据在迭代过程中选择簇中的某点作为聚点,PAM k-medoids:是典型的k-medoids 算法CLARA 算法在PAM 的基础上采用了抽样技术,能CLARA:够处理大规模数据CLARANS 算法融合了PAM 和CLARA 两者的优点,CLARANS:是第一个用于空间数据库的聚类算法采用了空间索引技术提高了 CLARANS 算法的效Focused CLARAN:率模糊集合理论引入聚类分析中并提出了 PCM 模PCM:糊聚类算法基于密度聚类算法:DBSCAN 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采用空间索引技术来搜索对象的邻域,引入DBSCAN:了“核心对象”和“密度可达”等概念,从核心对象出发,把所有密度可达的对象组成一个簇算法通过泛化 DBSCAN 算法中邻域的概念,以适应GDBSCAN:空间对象的特点DBLASD:OPTICS 算法结合了聚类的自动性和交互性,先生OPTICS:成聚类的次序,可以对不同的聚类设置不同的参数,来得到用户满意的结果FDC 算法通过构造 k-d tree 把整个数据空间划分FDC:成若干个矩形空间,当空间维数较少时可以大大提高DBSCAN 的效率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利用网格单元保存数据统计信STING:息,从而实现多分辨率的聚类在聚类分析中引入了小波变换的原理,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

聚类分析基础知识总结

聚类分析基础知识总结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聚类分析方法是按样品(或变量)的数据特征,把相似的样品(或变量)倾向于分在同一类中,把不相似的样品(或变量)倾向于分在不同类中。

聚类分析根据分类对象不同分为Q型和R型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过程中类的个数如何来确定才合适呢?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人们至今仍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法。

但是这个问题又是不可回避的。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方法。

1、给定阈值——通过观测聚类图,给出一个合适的阈值T。

要求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T值。

例如我们给定T=0.35,当聚类时,类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0.35,则聚类结束。

聚类分析的出发点是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似性和亲疏关系。

样品间亲疏程度的测度研究样品或变量的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有两种,一种叫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变量或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越接近于1或一l,而彼此无关的变量或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则越接近于0,相似的为一类,不相似的为不同类;另一种叫距离,它是将每一个样品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并用某种度量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距离较近的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应属于不同的类。

变量之间的聚类即R型聚类分析,常用相似系数来测度变量之间的亲疏程度。

而样品之间的聚类即Q型聚类分析,则常用距离来测度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

定义:在聚类分析中反映样品或变量间关系亲疏程度的统计量称为聚类统计量,常用的聚类统计量分为距离和相似系数两种。

距离:用于对样品的聚类。

常用欧氏距离,在求距离前,需把指标进行标准化。

相似系数:常用于对变量的聚类。

一般采用相关系数。

相似性度量:距离和相似系数。

距离常用来度量样品之间的相似性,相似系数常用来度量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相似系数有着各种不同的定义,而这些定义与变量的类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距离和相似系数这两个概念反映了样品(或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

相似程度越高,一般两个样品(或变量)间的距离就越小或相似系数的绝对值就越大;反之,相似程度越低,一般两个样品(或变量)间的距离就越大或相似系数的绝对值就越小。

第8章聚类分析基本概念和算法

第8章聚类分析基本概念和算法
Proximity Matrix
C2
C5
...
p1
p2
p3
p4
p9
p10 p11 p12
中间步骤
我们希望合并两个最邻近的cluster (C2 and C5) 并更新临近度
矩阵
C1 C2 C3 C4 C5
C1
C3 C4
C1
C2 C3
C4 C5
Proximity Matrix
二元数据的相似性度量
两个仅包含二元属性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度量 也称相似系数
两个对象的比较导致四个量
f00 = x取0并且y取0的属性个数 f01 = x取0并且y取1的属性个数 f10 = x取1并且y取0的属性个数 f11 = x取1并且y取1的属性个数
简单匹配系数
SMC = 值匹配的属性个数 / 属性个数 = (f11 +f00) / (f01 + f10 + f11 + f00)
二分k均值算法
初始化簇表,使之包含由所有的点组成的簇。 Repeat
从簇表中取出一个簇。 for i=1 to 实验次数 do
使用基本k均值,二分选定的簇。 end for 从二分实验中选择具有最小总sse的两个簇。 将这两个簇添加到簇表中。 Until 簇表中包含k个簇。
K means 的优点与缺点
proximity matrix
p1 p2 p3 p4 p5 . . .
p1
p2 p3
p4
p5
.
.
. Proximity Matrix
...
p1
p2
p3
p4
p9
p10 p11 p12
中间步骤

聚类算法详解

聚类算法详解

聚类算法详解
聚类算法是一种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组成相关性较高的子集的技术。

该算法寻找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并根据这些相似性将它们划分到不同的群组中。

常见的聚类算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

其中,K均值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划分到K个聚类中心,使得每个数据点到其所属聚类中心的距离最小化。

层次聚类是通过建立数据点之间的层次结构来进行聚类,它可以是自下而上的聚合聚类或自上而下的分裂聚类。

密度聚类是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它通过定义一个密度阈值来划分数据点,将高密度区域视为聚类。

聚类算法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市场细分、社交网络分析和图像处理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数据的内在结构,发现相似的样本,并提供有关数据集的全局概览。

需要注意的是,聚类算法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和参数。

此外,为了确保聚类结果的质量,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特征选择、特征缩放和异常值处理等。

总之,聚类算法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集中的模式和关系。

通过应用适当的算法,我们可以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聚类分析基本概念梳理

聚类分析基本概念梳理

聚类分析基本概念梳理聚类分析:简称聚类(clustering),是一个把数据对象划分成子集的过程,每个子集是一个簇(cluster),使得簇中的对象彼此相似,但与其他簇中的对象不相似。

聚类成为自动分类,聚类可以自动的发现这些分组,这是突出的优点。

聚类分析是没有给定划分类别的情况下,根据样本相似度进行样本分组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非监督的学习算法。

聚类的输入是一组未被标记的样本,聚类根据数据自身的距离或相似度划分为若干组,划分的原则是组内距离最小化而组间距离最大化,如下图所示:K-Means:K-均值聚类也称为快速聚类法,在最小化误差函数的基础上将数据划分为预定的类数K。

该算法原理简单并便于处理大量数据。

K-中心点:K-均值算法对孤立点的敏感性,K-中心点算法不采用簇中对象的平均值作为簇中心,而选用簇中离平均值最近的对象作为簇中心。

系统聚类:也称为层次聚类,分类的单位由高到低呈树形结构,且所处的位置越低,其所包含的对象就越少,但这些对象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该聚类方法只适合在小数据量的时候使用,数据量大的时候速度会非常慢。

基本概念梳理监督学习:分类成为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因为给定了类标号的信息,即学习算法是监督的,因为它被告知每个训练元素的类隶属关系。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因为没有提供类标号信息。

数据挖掘对聚类的典型要求如下:可伸缩性、处理不同属性类的能力、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处理噪声数据的能力、簇的分离性基本聚类方法描述:1.划分方法:(这是聚类分析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采取互斥簇的划分,即每个对象必须恰好属于一个组。

划分方法是基于距离的,给定要构建的分区数k,划分方法首先创建一个初始划分,然后它采用一种迭代的重定位技术,通过把对象从一个组移动到另一个组来改进划分。

一个好的划分准则是:同一个簇中的相关对象尽可能相互“接近”或相关,而不同簇中的对象尽可能地“远离”或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 p2 p3 p4 p5
. . .
...
Proximity Matrix
– Sizes大小 – Densities密度 – Non-globular shapes非球形
Limitations of K-means: Differing Sizes
Original Points
K-means (3 Clusters)
Limitations of K-means: Differing Density
什么是一个好的聚类方法?

一个好的聚类方法要能产生高质量的聚类结果——簇,这 些簇要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 高的簇内相似性 – 低的簇间相似性

聚类结果的好坏取决于该聚类方法采用的相似性评估方法 以及该方法的具体实现; 聚类方法的好坏还取决于该方法是否能发现某些还是所有 的隐含模式;

聚类的复杂性
1 ci mi

xCi
x
可以证明:当紧邻函数是曼哈顿距离(L1)时,使簇的L1绝对误差和( SAE)最小的质心是中位数

当紧邻函数是欧式距离时,可对SSE求导
SSE ck ck
k
(c
i 1 xCi
k
i
x)
2
(ci x) 2 i 1 xCi ck 2(ck xk ) 0

K means 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算法简单 适用于球形簇 二分k均值等变种算法运行良好,不受初始化问题 的影响。 缺点: 不能处理非球形簇、不同尺寸和不同密度的簇 对离群点、噪声敏感

K-means 的局限性

K-means has problems when clusters are of differing
0
1
3
2
5
4
6
凝聚的和分裂的层次聚类

凝聚的层次聚类采用自底向上的策略,开始时把每 个对象作为一个单独的簇,然后逐次对各个簇进行 适当合并,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
分裂的层次聚类采用自顶向下的策略,与凝聚的层 次聚类相反,开始时将所有对象置于同一个簇中, 然后逐次将簇分裂为更小的簇,直到满足某个终止 条件。 传统的算法利用相似性或相异性的临近度矩阵进行 凝聚的或分裂的层次聚类。


完全聚类(complete clustering) 部分聚类(partial clustering)
划分聚类(Partitional Clustering)

划分聚类简单地将数据对象集划分成不重叠的子集 ,使得每个数据对象恰在一个子集。
Original Points
A Partitional Clustering
4 center-based clusters
簇类型:基于图的



如果数据用图表示,其中节点是对象,而边代表 对象之间的联系。 簇可以定义为连通分支(connected component ):互相连通但不与组外对象连通的对象组。
基于近邻的( Contiguity-Based):其中两个对象是相 连的,仅当它们的距离在指定的范围内。这意味着,每
Original Points
K-means (3 Clusters)
Limitations of K-means: Non-globular Shapes
Original Points
K-means (2 Clusters)
K-means 局限性的克服
Original Points
K-means Clusters
How many clusters?
Six Clusters
Two Clusters
Four Clusters
不同的聚类类型

划分聚类(Partitional Clustering)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 互斥(重叠)聚类(exclusive clustering) 非互斥聚类(non-exclusive) 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
Original Points
K-means Clusters
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按数据分层建立簇,形成一棵以簇为节点 的树,称为聚类图。 按自底向上层次分解,则称为凝聚的层次聚类。 按自顶向下层次分解,就称为分裂的层次聚类。

6
0.2
5
4 3 2 5 2 1 3 1 4
0.15
0.1
0.05

二分k均值

二分k均值算法是基本k均值算法的直接k个簇。 它将所有点的集合分裂成两个簇,从这些簇中选取 一个继续分裂,如此下去,直到产生k个簇
二分k均值算法
初始化簇表,使之包含由所有的点组成的簇。 Repeat 从簇表中取出一个簇。 for i=1 to 实验次数 do 使用基本k均值,二分选定的簇。 end for 从二分实验中选择具有最小总sse的两个簇。 将这两个簇添加到簇表中。 Until 簇表中包含k个簇。

可以把簇定义为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对象的集合。 例如:基于中心的聚类。还有一些簇的共同性质 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才能识别出来。
.
2 Overlapping Circles
K均值聚类
基本K均值算法
1.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质心 2.repeat 3. 将每个点指派到最近的质心,形成k个簇 4.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 5.until 质心不发生变化
cos( d1, d2 ) = 0.3150
误差平方和(sum of the squared error,SSE)

误差平方和
SSE dist (ci , x)
i 1 xCi

k
2
它可以度量聚类的质量。误差平方和越小,意味着质心是簇中点的更好 代表。

可以证明:当紧邻函数是欧式距离(L2)时,使簇的SSE最小的质心是均 值,即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

层次聚类是嵌套簇的集族,组织成一棵树。
p1 p3 p2 p4
p1 p2
Traditiona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p3 p4
Traditional Dendrogram
p1 p3 p2 p4
p1 p2
Non-traditiona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5.
近性 6.

更新临近度矩阵,以反映新的簇与原来的簇之间的临
Until 仅剩下一个簇
关键的操作是two clusters的邻近度计算
– 不同的邻近度的定义区分了各种不同的凝聚层次技术
起始步骤

Start with clusters of individual points and a proximity matrix p1 p2 p3 p4 p5
One solution is to use many clusters. Find parts of clusters, but need to put together.
Overcoming K-means Limitations
Original Points
K-means Clusters
Overcoming K-means Limitations
f10 = x取1并且y取0的属性个数
f11 = x取1并且y取1的属性个数

简单匹配系数
SMC = 值匹配的属性个数 / 属性个数 = (f11 +f00) / (f01 + f10 + f11 + f00)
Jaccard(雅卡尔 ) 系数 (非对称二元属性)
J = 匹配的个数 / 不涉及0-0匹配的属性个数= (f11) / (f01 + f10 +f11)

凝聚的和分裂的层次聚类
分裂的(DIANA) 第4步 第3步 a, b, c, d, e 第0步 c, d, e 第1步 第2步 第1步 a, b d, e 第2步 第3步 b c d e
第0步
a
第4步
凝聚的(AGENS)
基本凝聚层次聚类方法

凝聚层次聚类算法
1. 2. 3. 4. 计算临近度矩阵 让每个点作为一个cluster Repeat 合并最近的两个类
余弦相似度

If d1 and d2 are two document vectors, then cos( x, y ) = (x y) / ||x|| ||y|| , Example:
x= 3205000200

y= 1000000102
x y= 3*1 + 2*0 + 0*0 + 5*0 + 0*0 + 0*0 + 0*0 + 2*1 + 0*0 + 0*2 = 5 ||x|| = (3*3+2*2+0*0+5*5+0*0+0*0+0*0+2*2+0*0+0*0)0.5 = (42) 0.5 = 6.481 ||y|| = (1*1+0*0+0*0+0*0+0*0+0*0+0*0+1*1+0*0+2*2) 0.5 = (6) 0.5 = 2.245
p3 p4
Non-traditional Dendrogram
互斥的、重叠的、模糊的

互斥的(Exclusive)
– 每个对象都指派到单个簇.
重叠的(overlapping)或非互斥的(non-exclus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