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长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长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长征》阅读练习及答案1.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8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2.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

长征从瑞金(地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两万五千余里,历时两年零五天。

3.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1个:江西(赣)、福建(闽)、广东(粤)、湖南(湘)、广西(桂)、贵州(贵或黔)、云南(云或滇)、陕西(陕或秦)、四川(川或蜀)、西康、甘肃。

4.长征翻过的山有20多座,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以及六盘山等。

5.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30多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滑水等。

6.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7.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8.1934~1935年间,中国红军长征的路上,因为遵义会议,使毛主席重新回到了中国红军的领导层,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

9.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大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10.红军翻越的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是夹金山。

11.红军长征途中,有几次重要的会师,懋功会师是长征途中重大事件之一,红军先头部队于1935年6月14日到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

精梳版名著导读《长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精梳版名著导读《长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名著导读《长征》阅读练习及答案1.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8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2.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

长征从瑞金(地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两万五千余里,历时两年零五天。

3.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1个:江西(赣)、福建(闽)、广东(粤)、湖南(湘)、广西(桂)、贵州(贵或黔)、云南(云或滇)、陕西(陕或秦)、四川(川或蜀)、西康、甘肃。

4.长征翻过的山有20多座,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以及六盘山等。

5.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30多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滑水等。

6.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7.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8.1934~1935年间,中国红军长征的路上,因为遵义会议,使毛主席重新回到了中国红军的领导层,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

9.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大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10.红军翻越的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是夹金山。

11.红军长征途中,有几次重要的会师,懋功会师是长征途中重大事件之一,红军先头部队于1935年6月14日到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

小学语文《长征》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长征》练习题及答案

三一文库()/小学六年级〔小学语文《长征》练习题及答案〕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红军不怕(),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尽开颜。

三、形近字组词。

闲()迤()腾()渡()闷()施()藤()度()征()岭()崖()磅()证()铃()涯()傍()岷()浪()委()暖()眠()粮()逶()缓()四、请你自学毛泽东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五、读短文,回答问题。

《吻》片断她师范学校毕业,20岁刚过就做了教师。

这天,有个学生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做小动作,被她叫到了办公室谈话。

他相信谈话的力量,她用了许多美好有力的言辞,激动的脸蛋都红了。

学生被她的热情和言辞感动了。

盯着她的面孔,她的小辫,她的嘴唇,沉醉了。

忽然,学生跑了过来,亲了她一下,然后,学生和她都惊呆了。

她还从来没有被爱过,没有被吻过呢。

这天晚上,她大哭了一场。

1、这篇短文情节发展有两个出乎意料:一是()出乎师生意料,二是()出乎读者意料。

2、这篇短文的主人公应是()。

(1)她(2)学生(3)她和学生3、学生“沉醉了”的原因是()。

(1)学生被她的美丽所吸引。

(2)学生被她的热情和言辞被打动了。

(3)学生正在思索她说的话。

4、这篇短文的题目《吻》的含义是()(1)一个调皮的学生亲了老师一下。

(2)一个老师从来没有被吻过。

(3)对学生应进行说服教育。

(4)热爱学生的老师得到了学生的爱。

5、文中的女老师“用了许多美好和有力的言辞”教育孩子,是怎样的言辞呢?请你根据想像补写几句话。

6、女教师大哭了一场的原因是()。

(1)她还从来没有被吻过呢。

(2)调皮的学生亲了她一下,她很生气。

(3)得到学生的热爱,她很激动。

(4)她还太年轻,经受不住挫折。

六、试一试,给下面的上联对上下联。

《长征》节选习题含答案.doc

《长征》节选习题含答案.doc

《长征》节选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4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泥__________________( ) 疲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丽( ) __________________然( )__________________地( ) __________________散( ) __________________咽( ) __________________火( )【答案】nìng bèi xuàn cù mò qū gěng gōu难度:偏难 知识点:字音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依然 愕然 猝然 毅然(1)(周团长)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________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2)警卫员________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刘少奇焦急地:“小同志,快醒醒。

”这个同志________一动不动地低头坐着。

(4)刘少奇大惊:“你哭什么?”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刘少奇________一怔。

【答案】(1)毅然 (2)猝然(3)依然 (4)愕然难度:偏难 知识点:词语3. (大连中考)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①一个勇敢自救的人,不仅遇到怎样的险阻,都不会放弃对成功的追求。

②当你在艰难的境地里勇往直前的时候,哪怕你只有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只要一气呵成地用它去敲击成功之门,总有一天,会敲开那扇门。

③在这个世界上,除非你自己放弃,否则没有雷电可以击垮你,没有可以吞没你的巨浪,没有荆棘可以阻挡你。

(1)第①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②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它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含答案)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练习题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的体裁是,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第一个目的地是,1937年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是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北部、甘肃东北部和东南部。

当时西安的两大军阀是西北军的,和东北军的,当时的陕西省主席是。

2.周恩来毕业于中学,后来到国留学,并且创立共产党支部,回国后曾担任的秘书。

3.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西北四马指的是、、、。

4. 是长征中关系最大的一个事件,曾经在这里全军覆没。

红四方面军早在1933年就建立了根据地,它经过河南到达四川的长征是由和谁领导的。

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他牺牲后埋藏在。

红军的工业重镇是,主管财政的是,主管教育的是。

5.张学良派自己的座机去报案,接了共产党代表、、到西安。

6.《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于年6月至10月对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的写作。

他深入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和。

7.为了在国统区出版方面,《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1937年在首次出版,引起轰动。

8.《长征》是创作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全书以长征的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描写了红军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到1936年10月,甘肃胜利会师的长征历程,这种式的写法,使得长征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壮烈。

9.《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

二、简答题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是如何体现材料的真实性的?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是如何塑造周恩来这一形象的?3.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三、阅读题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问题。

总司令被逮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试题及答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试题及答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试题及答案1、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A.南昌起义爆发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召开(正确答案)D.会宁会师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正确答案)D.中共“七大”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指()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正确答案)D.挺进大别山4.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这次会议是()A.遵义会议(正确答案)B.中共七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六大5.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正确答案)D.中共八大6.1935 年 6月,红四战士们高喊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艰难前行。

战士们正在进行()A.井冈山会师B.南昌起义C.万里长征(正确答案)D.武昌起义7.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

“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正确答案)8.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

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及相关练习题和答案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及相关练习题和答案

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
,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 ______。 长 征 从
______(地
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
2.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 》,从人类文明发展 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
军长征
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 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17.请说出几个中央红军长征中的主要事件。 18 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长征的?长征胜利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19. 1934 年 11 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场血战是哪一次战役?请结合文本具体解 说。
20. 请说一两件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21. “四渡赤水”描绘了长征途中哪几件事?
王树增为写《长征》,差不多翻阅了数千万字的资料,仅笔记 就做了二百多万字, 写作时参阅的长征地图几乎都被“时间”磨破了。 对于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漫长 而艰苦的精神之旅。
王树增创作了两大系列的历史文学作品:一是中国革命史系列,包括《远 东朝鲜战争》《长征》 《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还有一个是中国 近代史系列,包括《1901》《1911》和(1921》。 这些书都是写给当代 中国青年人看的,他希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读懂历史。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 1934 年 11 月 16 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 年 9 月 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 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 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 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 1935 年 5 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 中坝、青川、平武 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 年 10 月 9 日到达 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 里;

《长征》节选 - 课后答案

《长征》节选 - 课后答案

8.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想一想,为什么?(6分)
9.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斗志。

(6分)
10.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请在下列横线上写上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并谈谈你的理由。

(6分)
(1)《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及相关练习题和答案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及相关练习题和答案
最后,作者在创作中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王树增认为:“坚 定的信仰,这是长 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在长征途中,年 轻战士和官兵闯过了数不清的危关凶隘, 跋涉了数不尽的险山恶水,忍 受了饥饿、严寒、伤痛、死亡等个体生命几乎难以承载的无情考 验,可 他们却凭着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战胜了一个 又一个看似不可 能的困难。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依然士气高昂, 苦中作乐,这就是长征精神。
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
,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 ______。 长 征 从
______(地
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
2.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 》,从人类文明发展 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
军长征
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 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22. 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依据诗词内容,说明共产党人对待长征的态度。 (2)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反映了 哪些具体的事件?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 1934 年 11 月 16 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 年 9 月 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 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 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 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 1935 年 5 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 中坝、青川、平武 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 年 10 月 9 日到达 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 里;

题库长征(答案)

题库长征(答案)

选择题:C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B 2.(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A 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A 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B 5.(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A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D7,红军长征的原因(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D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A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D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D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C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D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D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A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D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C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D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B20,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B21,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D22,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B2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A. 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D24.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D战略转移A25.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A26. 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贺龙B.刘伯承C.任弼时D.肖克C27.遵义会议取消了( )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长征》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长征》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5课《长征》节选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根据注音写汉字。

哽(yè) ______ (xuān)______丽急(zhòu)______万(lāi)_____俱寂答案:咽|绚|骤|籁解析:分析:“咽〞多音字,咽喉读yān,咽下读yàn,哽咽读yè。

点评:此题考查词语中字形的正确书写,注意平时多比拟,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

2.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a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溏,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默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改成改成b夜幕笼罩着无边无迹的草地,簇簇篝火映着一群又一群饥饿难奈的红军指战员。

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改成改成答案:溏|塘|默|蓦|迹|际|奈|耐解析:分析:〔1〕注意区分“池塘〞和“溏泄〞;“默然〞和“蓦然〞。

〔2〕注意区分“迹象〞和“边际〞;“无奈〞和“难耐〞。

点评:此题考查改正错别字,即字形,理解词语含义,注意比拟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平时应多读、多记。

3.有人针对课文内容拟了一副对联。

请你再动一下脑筋,把这副对联改得更好一些。

上联:周团长让出炒面,自愿赴死下联:彭德怀杀马救急,爱兵如子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把上联“自愿赴死〞改成“舍己为人〞解析:分析:对联的主要内容结构是:谁+做什么,品质如何。

“舍己为人〞“爱兵如子〞都表现以大局为重的奉献精神。

点评:此题考查修改对联。

对联采用对偶的修辞,要求字数一样,词性相对,结构一样,意义一样、相近、相反或相关。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依然愕然猝然毅然a(周团长)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从担架上爬下来,困难地向水塘爬去。

b警卫员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cX少奇焦急地:“小同志,快醒醒。

〞这个同志动不动地低头坐着。

dX少奇大惊:“你哭什么?〞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_长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_长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5 七律·长征课时1一、读拼音,写词语。

wǔ lǐnɡ ní wán pánɡ bó yǘn yá tiě suǒ()()()()()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四、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填空。

1.《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2.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古代指:后来通常用“三军”指。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有。

六、写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时2一、课文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1.先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用“泥丸”来比喻。

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3.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

“暖”字表达了红军“寒”字表现了。

4.诗句中告诉我们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一词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之情。

题库长征(含答案)

题库长征(含答案)

选择题:C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B 2.(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A 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A 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B 5.(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A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D7,红军长征的‎原因(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D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A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D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D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C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D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D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A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D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C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D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B20,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B21,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D22,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B2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A. 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D24.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 D战略转移‎A25.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A26. 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贺龙B.刘伯承C.任弼时D.肖克C27.遵义会议取‎消了( )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 《长征》节选 测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猝.然(cù)泥泞.(nìng)缰.绳(jiāng)溢.出(yì)
B、蓦.地(mù) 哽咽.(yè)扳.机(bān)刨.地(páo)
C、愕.然(è)急骤.(zhòu) 牦.牛(máo) 掠.过(lüè)
D、篝.火(gōu)先驱.(qū) 哀鸣.(míng)绚.丽(xu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绚丽犹豫哀鸣翩翩起舞
B、笼罩有倾凝视万籁俱寂
C、缰绳漫长道歉马赛曲
D、疲惫颤抖旋即灰心丧气
3、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刘少奇走到担架前,( )地停在了脚步,自语地:“担架上的人呢?”
②警卫员低声哭泣:“首长,粮食……”彭德怀()地抬起头,望着战马。

③周团长……沉吟片刻,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 )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A、下意识慢慢毅然
B、不自觉缓缓坚决
C、下意识缓缓坚决D、下意识缓缓毅然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的科学家:邓稼先。

B、班主任一走进教室,原先人声鼎沸的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
....。

C、北部湾以它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D、诗人匠心独运
....,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②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扰乱许多人,使其成为受害者。

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B、刘少奇:“我和彭军团长的炒面呢?”
C、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D、“主席!”众人异口同声地喊。

7、毛泽东同志说:“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仿照这个句子以“课堂”为本体写一组比喻句。

课堂是
课堂是
课堂是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体裁是电视剧本,文章再现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些情景。

B、本文运用了有详有略的写法,主要刻画了彭德怀、周团长等人的形象。

C、本文歌颂了红军将士不畏艰苦、献身革命、严守法纪的精神。

D、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9、文章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红军战士在传奇般的长征中可歌可泣的精神品质,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联。

上联:周团长舍己赴死,崇高气节比山高。

下联:
10、警卫员急忙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之后,电视镜头上是“长时间的静寂”。

请你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讨论,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些什么?然后再互相评定一下,看谁的答案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也最符合剧情的发展。

刘少奇同志:
彭德怀同志:
警卫员同志:
11、“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个人物、某个细节。

请你分析下面两句“特写”的作用。

(1)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

答:
( )刘少奇怀中的战士拿着那袋所剩不多炒面的手渐渐松开,啪的一声,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掉在了草地上。

答: 12、《长征》节选中 草地之夜 这个场景与前三个场景所渲染的气氛有何不同
答:
13、 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 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你有类似的体验吗?举例说说。

第五课 《长征》节选 测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猝.然(cù) 泥泞.(nìng) 缰.绳(jiāng)溢.出(yì)
B、蓦.地(mù)哽咽.(yè) 扳.机(bān)刨.地(páo)
C、愕.然(è) 急骤.(zhòu)牦.牛(máo)掠.过(lüè)
D、篝.火(gōu)先驱.(qū)哀鸣.(míng)绚.丽(xu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绚丽犹豫哀鸣翩翩起舞
B、笼罩有倾凝视万籁俱寂
C、缰绳漫长道歉马赛曲
D、疲惫颤抖旋即灰心丧气
3、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
①刘少奇走到担架前,()地停在了脚步,自语地:“担架上的人呢?”
②警卫员低声哭泣:“首长,粮食……”彭德怀( )地抬起头,望着战马。

③周团长……沉吟片刻,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A、下意识慢慢毅然B、不自觉缓缓坚决
C、下意识缓缓坚决D、下意识缓缓毅然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的科学
家:邓稼先。

B、班主任一走进教室,原先人声鼎沸的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
....。

C、北部湾以它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D、诗人匠心独运
....,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②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扰乱许多人,使其成为受害者。

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②把“泛滥”与“滋生”调换顺序。

③在“校园”后加“活动。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C)
A、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B、刘少奇:“我和彭军团长的炒面呢?”
C、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D、“主席!”众人异口同声地喊。

7、毛泽东同志说:“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仿照这个句子以“课堂”为本体写一组比喻句。

课堂是轻松的游戏。

课堂是快乐的舞台。

课堂是美味的佳肴。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的体裁是电视剧本,文章再现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些情景。

B、本文运用了有详有略的写法,主要刻画了彭德怀、周团长等人的形象。

C、本文歌颂了红军将士不畏艰苦、献身革命、严守法纪的精神。

D、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9、文章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红军战士在传奇般的长征中可歌可泣的精神品质,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联。

上联:周团长舍己赴死,崇高气节比山高。

下联:彭德怀割爱杀马,热爱战友比海深。

10、警卫员急忙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之后,电视镜头上是“长时间的静寂”。

请你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讨论,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些什么?然后再互相评定一下,看谁的答案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也最符合剧情的发展。

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军团长为了战友不再倒下竟然忍痛割爱要杀掉爱马,可见其对战友、对革命事业的深情。

彭德怀同志:事到如今,最重要的是保全战士们的生命,虽然心痛,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渡过难关。

警卫员同志: 这匹马跟着彭军团长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我不能让它就这么死了。

11、“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个人物、某个细节。

请你分析下面两句“特写”的作用。

(1)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

答:表明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大无畏的坚定信念。

2 刘少奇怀中的战士拿着那袋所剩不多炒面的手渐渐松开,啪的一声,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掉在了草地上。

答 刘少奇怀中的战士已经因饥饿昏倒过 他手拿着的那袋炒面一直保存着,舍不得自己吃一口。

从这些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关心他人、关心革命的共产主义精神。

这位战士牺牲了 但是他的这种伟大精神却极大地感染了读者。

12、《长征》节选中 草地之夜 这个场景与前三个场景所渲染的气氛有何不同?
答 前三个场景着重反映红军过草地的艰难 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 草地之夜 突出红军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洋溢着乐观、喜悦的气氛。

13、 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你有类似的体验吗?举例说说。

答:精神的力量可以战胜物质生活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