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2篇
浅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浅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第一篇:浅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浅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摘要:主要介绍了茶的加工、泡法、茶具及功能,并着重就中国的茶艺与茶文化展开讨论。
关键词:茶叶、中国茶艺、中国茶文化、分类、原产地、功能一、绪论“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茶十德》唐·刘贞亮)春花秋月无情,沧海桑田巨变.世间上许多国度,都发生过文明的“颠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生过文化的“断裂”.然而,若从神农时代算,中国茶文化已经历悠悠四,五千载的岁月.到底中国茶文化有怎样的不老“基因”,长生“密码”,使其在漫长岁月中,历旧弘亲友,生生不已然而这些似乎并非世人所关注的,人们只注意茶的喝,却没留意到在每一杯茶的背后都富含着茶的文化.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奇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重拾古老的茶文化,领略茶的真境地.二、茶叶基本知识1.茶史漫谈1.1茶的起源茶树的学名全称为 Camellia Sinecsis(L.)O.Kuntze,茶树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t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最早人工栽培茶树和加工茶叶的国家,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用的茶叶、引种的茶树、饮茶方法、茶树栽培及茶叶加工技术、茶事礼俗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过去的,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同时他也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
有一次他在野处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1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柔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奥妙。
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1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类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1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惟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会与升华。
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益于我们掌控和宏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希望通过我们的论文,让你更加的了解茶文化。
1、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收集活动当中的。
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1些。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唐朝是中国茶文化的构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期的时期。
从5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
自元朝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
明朝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柔弱。
清末明初,中国多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2、茶文化的作用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5个方面: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提倡忘我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利欲熏心。
主张义重于利,重视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重,重视修生养德,有益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
在剧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
参与茶文化,可使精神和身心放松1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10分显著;3.有益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陋。
中国茶道与茶艺的论文欣赏
中国茶道与茶艺的论⽂欣赏 茶道与茶艺有着很深的联系,那么茶道与茶艺的论⽂怎么写呢?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有关与茶道与茶艺的论⽂,⼀起来看看。
有关与茶道与茶艺的论⽂1 茶⽂化 摘要:中国⽂化博⼤精深,⾃古以来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茶⽂化就是其中之⼀,她不仅是⼀种茶艺更是⼀种茶道,如何正确认识茶⽂化和理解茶⽂化的丰富知识,本⽂通过对茶的各种知识和本⼈对茶⽂化的深刻认识及感受阐明了茶⽂化在我们⽣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茶⽂化精神饮茶茶道 ⼀、茶⽂化的概述 从⾃⼰懂事开始就知道中国⼈喜欢以茶会友,每逢有客⼈到⾃⼰家做客时⽗母总会泡上⼀壶好茶配上⼀些点⼼招呼客⼈,然后边饮茶边聊天,从那时开始就对茶道有⼀种浓厚的兴趣,从各⽅⾯去了解中国的茶⽂化,⽽真正全⾯了解茶⽂化是在⼤学选修课上所学到的茶⽂化知识体系。
茶⽂化与其他传统⽂化都有着相关性,例如:○1茶⽂化与儒、佛和道教,儒学思想是中国⽂化的核⼼,是中国茶⽂化的精神之源,茶艺的形式和内容体现儒家平等、仁爱的思想。
如功夫茶中的“公道杯”、“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茶⽂化与禅⽂化的融合促进了茶艺的成熟及普及。
道家所倡导的“天⼈合⼀,物我两忘”的⽆为思想演变成茶道“⽆我茶会”的⽆⼰思想○2茶⽂化与诗词、戏曲歌舞、美术,在中国古代有不少的⽂⼈墨客以茶为题写出了传承千古的诗词歌赋,⽩居易的《琴茶》、采茶戏、壁画--妇⼈饮茶听曲图等等,⽆论是在诗词、戏曲歌舞或美术各⽅⾯茶⽂化都也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活中。
所以茶⽂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是中华传统优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师在课堂上的认真讲解后,我可以把茶⽂化归纳为六个⽅⾯○1茶史学○2茶⽂化社会学○3饮茶民俗学○4茶美学○5茶⽂化交流学6茶⽂化功能学。
中国茶⽂化历经千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 知识,学习到了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懂得茶叶如何分类与加⼯,喝茶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茶叶的品质是如何评定,茶的品饮艺术,中国各民族茶俗⽂化有哪些,茶艺与茶道有什么不同,茶与⽂学艺术的关系,学习到这⼀系列的茶⽂化知识体系 (⼀)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有的⼈认为饮茶起源于神农,唐代陆⽻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参考⽂献1)有⼈认为饮茶起源西周,皆纳贡之。
茶道文化和茶艺文章
茶道文化和茶艺文章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文化和茶艺文章,一起来看看。
茶道文化和茶艺文章1关于茶文化的历史一,中华茶文化与养生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
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
古籍中有不少记载。
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和鉴定茶叶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种,并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茶叶的药理作用还有减肥、降压、强心、补血、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
最近,我国医药界又从绿茶中提取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临床证明有调节血酯、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是茶药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
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正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
2、茶文化与养生: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
历代相袭而不易。
而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
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
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
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
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
有关于论茶道的论文2篇
有关于论茶道的论文2篇茶道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论茶道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论茶道的论文1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的影响摘要:茶道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
柴烧工艺作为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
上面两者都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从茶道和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养生、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浅析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希望能从更多的方向和角度对茶道文化和柴烧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茶道;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精神文化1茶道文化的概述“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的《饮茶》篇,意思是: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根据陆鸿渐(陆羽的字)的论说作了大量补充,于是茶道盛行,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
这是“茶道”一词被首次提出。
茶道是饮茶文化的最高境界,融入了哲学和人们对生活的思想、精神的一种文化。
茶树,是东方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原产于中国,中国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说明中国人在秦统一巴蜀以后就有饮茶的习惯。
茶道文化始于唐,兴于宋。
唐宋年间,我国的茶道文化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对饮茶的流程、习惯等已经很讲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
“茶圣”陆羽的《茶经》记录了唐代人们煮茶的技艺、制茶工具和方法等等,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唐代大兴茶道的情况。
到南宋年间,日本僧人将中国的茶叶、茶具和饮茶的方式带回了日本,自此,中国茶文化传到了日本,日本茶道文化逐渐形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具就是茶道这件“事”的“器”,是茶道文化最关键的媒介。
器为茶之父,对茶道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更是人们在享受茶道时把玩的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每个时代的喝茶习俗不同,茶具呈现的特点也不相同。
陆羽在《茶经》中详细地介绍了茶道所需的二十几种器皿,包括规格、结构、造型、用途和使用方法,这是对茶具最清晰、最完整、最系统的记录。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茶文化的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茶文化摘要:茶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内涵丰富。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广茶文化,利用茶文化的功能作用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对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和弘扬茶文化本身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素质;教育;学生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中国的茶业,最早发源于巴蜀地区,其后向南部和东南部蔓延发展,最后发展至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到了日本以及朝鲜等东亚国家;在16世纪,传至西方国家。
中国对茶的发现以及发展,最终形成了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涉及社会、伦理、政治、文学、美学、音乐、绘画、书法、民俗、哲学、礼仪、历史等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野生药用阶段;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引用阶段;三,大量发展阶段;四,衰落阶段;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
对于当今社会,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思想,是东方哲学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茶文化论文(精选15篇)
茶文化论文(精选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为了让您对于茶文化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15篇茶文化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
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
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
中华民族亲和力特别强,各民族有时也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但总是打了又和。
遇外敌入侵,更能同仇敌忾。
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
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
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
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
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
从社会观说,整个社会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谊。
茶壶里可装着天下宇宙,壶中看天,可以小中见大。
中国人也讲斗争,但斗的目的是为求得相对稳定与新的平衡。
目前,世界面临着残杀、战争和自然环境的大破坏、大污染,中国的茶道精神或许能给这纷乱的世界加些清凉镇静剂。
据说,英国议会中开会,怕议员们吵起来,特地备茶,以改善气氛。
这大概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延伸。
中国这几年搞开放,开始青年人觉得西方文化有刺激性,向往摇滚乐、咖啡厅。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欣赏2篇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欣赏2篇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茶文化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传播。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欣赏1茶叶包装设计中茶文化的内涵研究摘要: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文化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力求在对商品进行保护和方便运输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彰显商品的价值,进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有着非常悠久的饮茶历史,并且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茶文化。
因此茶叶的包装不仅仅是一个呈放茶叶的容器,更加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功能。
本文主要从茶叶包装造型、文字、色彩、图案四方面挖掘其中的茶文化内涵,进而找出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茶文化;内涵中国作为一个产茶大国,茶叶消费市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随着茶叶消费的增长,茶产品的包装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
茶产品的包装成为茶叶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体现茶叶外在和内涵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在现代茶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尤其重视茶产品的包装设计,更是融入传统的文化因素和现代国际化因素,以求准确地表达出茶产品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体现茶产品的文化价值。
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1.1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国是茶叶的最早发源地,有着近四千年的茶历史,其产茶范围广泛、饮茶历史悠久、茶艺精湛。
关于茶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一书中,书中讲到神农为了找到对人类有益的植物,尝遍百草,中了很多种毒,最后找到茶叶解了毒,这里茶叶最开始是被当做解百毒的药材。
后来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茶叶还被当做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物。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品尝到茶叶醇厚的滋味,并体会到了茶叶带给人的精神的愉悦,茶叶才作为一种饮品被广泛流传下来。
同期孔孟儒学所提倡的“仁政”等思想深刻影响着茶文化。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兴盛,儒学提倡的“中庸”、“以和为贵”,道家的“无为”以及佛教的“万事皆空”的思想正好与茶文化所提倡的“和谐”相关联。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2篇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2篇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1茶文化通感现象下有效翻译思考摘要: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
而品茶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在对香茗进行品鉴的过程中,应在保持内心平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和嗅觉,而这五种感官彼此之间也同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无论是在《续茶经》,还是《茶诗三百首》中,都存在大量运用巧妙的通感修辞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通感;翻译;茶诗;续茶经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而作为我国茶文化典籍中的璀璨明珠《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
在本文的研究中所引用的“茶诗”主要是指以茶、茶文化为表达内容的中国古代的“写茶之诗”,其主要特点为:“诗中有茶”。
客观上来说,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交汇的产物,茶诗在艺术表现力、美学价值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
而《续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史上的巨作,和陆羽《茶经》并成为茶文化百科全书,涵盖了茶叶从采摘到品鉴的一系列内容,在国内外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本文研究中,以《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为研究语料,对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通感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翻译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从而让我国茶文化重新走向世界,创造更为灿烂的茶文化。
1通感相关理论1.1通感的定义纵观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当前能够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通感定义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使感觉发生转移的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可根据语言环境、表达目的而将人的触觉、听觉、味觉、视觉以及嗅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和融合,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感官转换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
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9篇)(2)
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9篇)(2)第二篇关于茶文化论文论俄罗斯独特的茶文化摘要:茶起源于中国,于17世纪70年代正式传入俄罗斯,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经过400多年的饮茶历史,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本文将从茶文化对民间习俗、民族性格、语言和文学这四方面的反映进行阐述,深入探讨俄罗斯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茶文化;民间习俗;民族性格;语言;文学。
茶(ча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
俄罗斯人饮茶的历史不算长,约400年,但有一句俄罗斯谚语Гдеестьчай,тамиподельюрай。
(哪里有茶,哪里就是天堂)足以证明,茶对于俄罗斯而言,已远非日常饮品或俄罗斯人的嗜好,几百年来它渐进地融入俄罗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相传俄罗斯人初次接触茶是在1567年,当时到过中国的两位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Петров)和亚雷舍夫(Ялышев),品尝到了茶,但不知其名,也未带回国,回国后向沙皇贵族描述了该饮品。
该饮品即为“茶”,当时饮茶之风在西伯利亚东南部和中亚地区已极为盛行。
(但由于两位首领的描述并未引起沙皇贵族的注意,故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后来据史书记载,1638年茶作为蒙古可汗回赠俄国使者的礼品正式进入俄罗斯,且深得沙皇喜爱。
从此茶进入俄罗斯皇家贵族社会。
(刘海平2012:229)17世纪70年代起,莫斯科商人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销往俄罗斯。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议。
但由于当时运输条件的限制,茶在17、18世纪一直都被视为“奢侈品”.直至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逐步扩大。
19世界饮茶之风在俄各阶层蔓延开来,总体上形成了俄国的饮茶之风。
茶文化渗透在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之中,在俄罗斯的民间习俗、民族性、语言、文学等方方面面都有突出的体现。
茶道茶艺茶文化的文章
茶道茶艺茶文化的文章茶道茶艺茶文化,是茶友所要理解与追求的事物。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茶艺茶文化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茶道茶艺茶文化的文章1淡中有味,点茶三昧最爱看滚水入茶,沉浮流转,其景恰如南朝梁元帝的《归来寺碑铭》:“九苑萌枯,三昧叶卷,疏树摇落,翻流清浅。
”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古人称之为“点茶”,是唐、宋时兴起的一种沏茶方法。
点茶的意趣,在于一个“点”字。
茶艺师先用瓶煎水,并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陆续注入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而后执壶往茶盏有节奏地点水,而且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
与此同时,点茶人还要用另一只手执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之为“运筅”或“击拂”。
点茶因动而有趣,因静而有味。
调膏的速度,注水的节奏,茶筅击拂的轻重缓急,在此动静之间微妙的感悟,能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唤来无穷的回味。
北宋有净慈寺的南屏谦师擅长点茶,技法娴熟高超,为时人所赞誉。
苏东坡曾到杭州任知州,谦师听说之后亲自来为他点茶。
苏东坡欣赏了谦师高超的点茶技法,品饮了他亲手点的茶汤,果真非同一般,于是当场做诗一首,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从此,“点茶三昧手”就成了茶艺高超的赞誉。
“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这种静水流深式的参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
点茶需要茶艺人回归当下,凝神静气,类似于一种冥想。
点好一杯茶,漪漪生莲花,其间动中有静,淡中有味,意境悠远,确如佛家的三昧真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动而心止,便如死水,人静而心动,方能妙趣横生。
点茶是茶道文化的瑰宝,这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点茶所代表的一种心境。
点茶,点的不止是茶。
茶道茶艺茶文化的文章2放下,才懂茶真味常说茶能修心,当我们喝茶的时候请你把身份放在一边;请你把虚荣放在一边;请你把贪欲放在一边。
茶承受不起那些分量,平静的人才能从茶中寻到惬意时光。
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2篇
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2篇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1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1茶文化教育概述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
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
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
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
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
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
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
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
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茶艺鉴赏论文
茶艺鉴赏论文第一篇:茶艺鉴赏论文Koko制作一.简介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
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
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
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
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二.茶的冲泡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
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五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次数,第四是浸泡时间,第五是冲泡用水。
1.茶水比例: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
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2.冲泡水温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
“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
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
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
总之,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3.冲泡次数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
茶道与茶艺论文
茶道与茶艺论文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敬、静。
即廉俭朴实,心地纯洁,和睦相处,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茶艺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道与茶艺论文1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影响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是茶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几年,茶艺教学重视冲泡技艺而忽略了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已与东方哲学思想相融合,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艺术追求、审美标准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各地的生活习惯也融入茶事活动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茶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探究了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
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
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
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
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
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1中国茶文化发展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
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
而茶艺要求我们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品好一杯茶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学好茶文化是学好茶艺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早在神农时期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
最新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2)
最新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2)二、中国茶文化的品茗之美茶一旦从饮上升到品的层次,便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饮料了,而是成为了人文美感的境界,中国人对于品茶的诸多因素要求是苛刻的,想要泡一壶好茶,沏茶的水的品质要用最上乘的山泉水,茶具要用绍兴产的紫砂壶,环境要在山水交汇的美景中,当这些要素都符合了,一壶好茶才可以符合品茶人苛刻的要求,简单的饮茶,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而品茗则需要各种因素、条件、心情共同影响,品茗求的不是肉体上的舒畅,它追求的是更高的关于茶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品茗使茶脱离了简单的解渴作用,上升到了一种对心灵探究寻味的过程,同时品茗也是认为对于生活进行反省思考的途径,品茗之时也加深对生活的领悟,品茗者注重的是修身养性,因此品茗者对于环境的要求很高,在品茗时,不仅品茗人要做到精神上神怡闲适、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并且环境还要清幽雅静,只有同时达到这两个标准才可以真正超越俗我,使飘逸、空灵、洒脱的心灵与自然之景融合在一起,到达精神最高的要求,在这个品茗过程,心灵、人格、境界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总之品茗要做到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和品茗者的内心精神状态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结合得最完美,才可以品尝出醇厚的茶香。
雅致的茶具也是品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简单的器具也可以体现出文人对于茶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历史上泡茶的茶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茶具有着自己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历史阶段的茶具都有着自己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是那个时代饮茶方式、品饮艺术和审美情趣的反映,但是不变的主题就是无论茶具怎么发展演变,茶具都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的载体,在茶文化方面占着重要的分量,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
古人对于泡茶用水则是到了万中挑一的境界,首先烹茶用水要达到清澈纯净,透明无色的标准,水清才可以显出茶色,茶水通透便可以在饮茶的同时欣赏到茶水中摇曳多姿的茶叶,如此这般才能感受到清幽的雅静,在取水清澈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取活水烹茶,古人有诗句说到:“泉不活者,食之有害。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中国茶文化论文篇一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
在中国,种茶、饮茶的历史都非常悠久,茶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种饮料,而在饮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并由茶文化衍生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学等艺术作品。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茶文化在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历程关于茶的起源现在在学术界还是众说纷纭。
《尔雅》中的“释木篇”和“释草篇”中都有“荼”字(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前者指木本的茶树,后者指草本的苦菜,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茶最初的作用是被当作菜吃。
也有学者认为茶起源于上古的神农氏,《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始为药用。
对于茶的起源人人言殊,莫衷一是,但饮茶饮茶的开始大致可认为开始于神农时期,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中提到“茶指为饮,发乎神农”。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文化也更加体现出来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饮茶进一步普及,饮茶在民间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色彩。
与美酒佳酿相比,通常的茶叶价格便宜,为多数人所能够承受,故很早人们就用茶叶招待客人表示俭朴。
著名的就是晋代陆纳以茶果招待卫将军谢安,他侄子认为不妥,端出早已准备好丰盛酒席。
事后,陆纳打了侄子40大板,责怪他破坏了他的清廉名声。
《晋书。
桓温传》记述:“温性俭,每宴唯下七奠,伴茶而已。
”也是以茶果表示俭朴。
可见在东晋,南方的饮茶已经很普遍了,并且茶被用来以示清廉。
后来,因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饮茶的普及,各种茶叶和茶事的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们的注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反映。
如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楼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饮茶和茶事做了描述。
在两晋南北朝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俗进入日常活动,加之文化雅士将之升华,茶从简单的饮品被赋予了文化品味,中国茶文化在此阶段逐渐萌芽。
有关茶文化的论文
有关茶文化的论文茶文化通常是以茶礼、储茶、品茶、斗茶、点茶、茶点心、茶食、茶花、贡茶、书院茶、草庵茶等茶俗以及茶艺形式表现出来。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茶文化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茶文化的论文1中国茶文化研究摘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
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茶;茶文化;起源;内涵;1 茶树起源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
我们祖先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
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
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
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
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 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茶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茶文化论文篇1茶文化中的设计摘要:花茶文化承载了中国悠久茶文化历史。
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花茶已经提炼出不少的功能以及对人体更多的帮助。
花茶的包装设计既要满足于现代的文化审美又保留民族共同文化传统意义。
包装设计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载体,体现了地域的特性,同时又起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包装上的图形创意是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
在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包装色彩的人性化需要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包装的可靠性和方便性在结构上能够得到体现,花茶的理念和对于花茶的储存与保护需在包装材料上得到表现。
找到花茶和传统文化的设计语言,表现出花茶的品质特色,并且在盒型的造型方面实行个性化的设计,然后将包装上的色彩进行特色提炼,区别于市场上普遍的花茶包装类型,给消费者以新颖而跳跃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包装、花茶、色彩、图形创意一、花茶市场调查及产品定位花茶对人们有很健康的功效,它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一种健康饮品,对于当下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但是市场上却有很多这方面空缺,没有足够重视一些新兴的消费群体,所以在消费对象方面没有考虑到位。
花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经过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新,对于花茶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一直是这次包装的设计的侧重。
图形、盒型结合和色彩搭配是主要思考和设计的问题,还有对于花茶本身的属性导致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去考究的问题。
我对于图形的创意方面十分感兴趣,如何能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如何能让颜色搭配得当?是现代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中国茶产品种类繁多,但是花茶产品和包装并不是面面俱到的为我们的消费群体所考虑到,近几年来人们喜欢花茶,除了希望它对身体有保健调养的功效之外,更因为它能传递纯真、自然与优雅的浪漫情怀。
久居在烦嚣、喧闹的城市中,特别是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下,任何人都会对悠闲、安静、接近自然的乡村气氛怀抱着渴望。
茶艺工作总结论文(2篇范文)
茶艺工作总结论文茶艺工作总结论文(2篇范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茶艺工作总结论文(2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茶艺工作总结论文(2篇范文)1伴着浓浓茶香,茶文化会员们聚集于此,共同学习茶的精髓。
著名诗人林浦有诗云: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忔古人。
品茗聊天是笑谈人生、抒发情怀的最佳休闲方式。
一壶清茶,沏出浓浓感悟;更倚赖茶文化所带来的抒逸,亲和,利于交流的良好气氛。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茶文化,走进茶世界,特地举办了这次活动。
背景:鉴于新会员对茶的不甚了解,也为了使新成员们相互认识并学习到一些基本茶艺。
茶艺社团于10月10日在三年级四班教室举办了本次活动。
目的: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又是生活的艺术!新成员们再次相互认识了解,同时用茶的雨露浇开我们心中的堡垒,使我们明心见性,体味茶中人情,享受茶中高雅的境界。
活动效果:①会员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活跃,小组比赛争奇斗艳,每个参与比赛的社员都可以各尽其长;②小组精彩的表演给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参与者亲身体会到茶艺的高妙。
存在的问题:①没有考虑到人数与空间的搭配,导致教室有点拥挤②器具不够③存在缺席情况。
建议:①合理安排活动现场人数关系②活动前将器具准备充分③开展活动前发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加强会员们的集体荣誉感茶中岁月,水中情怀。
伴着浓浓茶香,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茶艺工作总结论文(2篇范文)2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2篇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1茶文化教育概述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
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
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
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
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
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
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
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
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1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
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
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
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
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2.2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
首先是茶叶学。
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
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
其次是经营学。
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
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
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2.3茶艺内容的相关性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
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
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
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
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
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
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
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
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3茶文化在茶艺教育中的价值体现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
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3.1真的价值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
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
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
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
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
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3.2善的价值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
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
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
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
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
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3.3美的价值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
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
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
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
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
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
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
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
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4结束语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
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7-29.[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0-34.[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226.[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98-300.[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6]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影响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是茶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几年,茶艺教学重视冲泡技艺而忽略了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已与东方哲学思想相融合,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艺术追求、审美标准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各地的生活习惯也融入茶事活动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茶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探究了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
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
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
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
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
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1中国茶文化发展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
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