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材料改性研究
聚丙烯改性的主要的几种方法
![聚丙烯改性的主要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a402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8.png)
聚丙烯改性的主要的几种方法聚丙烯(PP)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隔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器、纺织、建筑等领域。
然而,PP在一些方面的性能仍然有待改善,这就要求对PP进行适当的改性。
以下是聚丙烯改性的几种主要方法。
1.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改性是通过向聚丙烯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剂、阻燃剂、光稳定剂等,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添加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的柔软度、耐热性、阻燃性等,从而扩展了聚丙烯的应用范围。
2.共混改性:共混改性是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进行物理混合,在共混体系中形成相容相并形成新的材料。
常用的共混改性体系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共混体系等。
共混改性可以综合利用不同聚合物的优点,改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冲击性等。
3.界面改性:界面改性是通过在聚丙烯和填充剂之间插入界面剂,来增强聚丙烯与填充剂之间的相容性。
常用的界面改性剂有硅烷偶联剂、聚合物接枝剂等。
界面改性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强度、韧性、耐冲击性和耐热性等性能。
4.离子辐射改性:离子辐射改性是通过辐射聚丙烯,引入交联结构或引发化学反应,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辐射改性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的强度、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能等。
5.高分子改性:高分子改性是将聚丙烯与其他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共聚或接枝反应,形成新的共聚物或共聚物接枝聚合物。
常用的高分子改性剂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酯等。
高分子改性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强度、韧性、耐热性和低温性能。
总之,聚丙烯改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添加剂、共混、界面、辐射和高分子改性等不同途径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冲击性等,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PP改性工艺全解析(含配方)
![PP改性工艺全解析(含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35d8ec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7.png)
PP改性工艺全解析(含配方)
本文档旨在解析聚丙烯(PP)改性工艺的全过程,并提供相关配方。
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聚丙烯(PP)改性概述
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性能,人们开发了多种改性工艺。
2. 常见的聚丙烯改性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聚丙烯改性方式:
2.1 增韧改性
增韧改性是指通过添加韧性剂或填充剂来提高聚丙烯的韧性。
常用的增韧剂包括乙烯丙烯橡胶(EPR)、塑料增韧剂等。
填充剂可
以选择碳酸钙、碳酸镁等。
2.2 抗静电改性
抗静电改性主要是为了改善聚丙烯的导电性能,以防止静电积聚。
常用的抗静电剂包括导电纤维、导电粉末等。
2.3 耐热改性
耐热改性是指通过添加耐热剂来提高聚丙烯的耐高温性能。
耐热剂可以选择氧化镁、氧化铝等。
3. 示例配方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聚丙烯改性配方示例:
- 聚丙烯:80%
- 乙烯丙烯橡胶(EPR):15%
- 碳酸钙:5%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聚丙烯改性的概述、常见方式及示例配方。
这可以帮助我们在聚丙烯的改性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上是对PP改性工艺的全解析,内容简洁明了。
(整理)聚丙烯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整理)聚丙烯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a36f17af45b307e9719704.png)
聚丙烯表面改性技术与应用周清 6120805020530. 引言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以产量大、应用面广以及物美价廉而著称,但聚丙烯具有非极性和结晶性,表面与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及增强材料等相容性差,导致其染色性、粘接性、抗静电性、亲水性也较差,这些缺点制约了聚丙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聚丙烯的表面改性和功能化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改性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枝极性单体,如马来酸酐和丙烯酸等,以及带有第二官能团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等;是改善PP表面性状性的主要手段,可以提高PP材料与其他极性的界面作用力,增强其亲水性、染色性能、黏结性能和共混高聚物之间的相容性等。
本文主要就聚丙烯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改性聚丙烯的应用作简单地介绍。
1. 高能辐照表面处理法辐照接枝法是用高能射线照射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再与活性单体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
与其它接枝法比较,辐照接枝法的优点在于适合各种化学、物理性质稳定的树脂,能够快速且均一地产生活性自由基,而且不需加化学引发剂,不过该方法成本较高。
根据利用辐照获得接枝活性点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同时辐照和预辐照两种方法,同时辐照法是将反应单体和PP接枝基体同时放置在辐照环境中,这样在基体上形成活性点的同时就可以进行接枝反应。
预辐照法就是首先辐照PP,使其表面带有活性点,然后再和单体反应。
比较两种方法,预辐照技术更能减少单体均聚物的生成。
辐照接枝法在改善膜或纤维的表面极性方面应用广泛[1]。
除了对基材进行辐照引发接枝反应外,通过异相引发接枝[2]还有学者研究出利用预辐照对聚乙烯进行处理,再使用经过辐照处理的聚乙烯作为聚丙烯的熔融接枝反应的引发剂来引发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经反应挤出制备出高性能的聚丙烯接枝丙烯酸共聚物。
这种异相引发接枝反应很好的控制了聚丙烯在熔融接枝中的降解副反应,极大的保存了基材优异的力学性能。
1.1 γ-射线辐照接枝法γ-射线辐照属于高能物理法,利用60Co-γ射线对原纤维基材进行处理,进而与单体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所需要的接枝产物。
聚丙烯的改性
![聚丙烯的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ba5e0ec9e314332396893ea.png)
聚丙烯管材
早期,聚丙烯管材主 要用作农用输水管,但是 由于早期产品性能还存在 一些问题(抗冲击强度、 耐老化性能较差),市场 未能打开。据报道,目前 韩国开发出一种耐高压给 水管用无规共聚聚丙烯 PP-R 112新牌号,使用该 牌号生产的管材可在20℃ 和11.2MPa的超高压状态 下使用50年。
聚丙烯及聚丙烯的改性
郭萍
一、聚丙烯简介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 树脂。聚丙烯由于其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好, 耐应力开裂性和刚性优异,且易于加工成型,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其韧性较差,尤其是在 低温下易脆断,对缺口敏感,因此应对聚丙烯进 行改性 。 聚丙烯作为通用热塑性塑料中增长最快的品 种,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及建材、家 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容技术:相容剂技术是塑料合金开发 研究的核心。由于赋予聚丙烯以极性, 所以 能够与更多极性聚合物共混制成实用合金。 几乎所有常见的大品种树脂与聚丙烯皆不相 容, 因此适用于制备聚丙烯合金的界面相容 剂的开发是聚丙烯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
四、改性技术新进展
反应挤出共混技术:将高分子化学反应与各 组分的共混挤出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连续过 程即是反应挤出技术。反应挤出技术可使聚丙烯 这种非极性聚合物获得极性。 各种改性技术的复合化:单纯使用单元技术 也有局限性, 往往是提高单项性能如冲击韧性的 同时, 使其它性能如刚性大幅度下降。为此, 聚丙 烯改性正进入这些单项技术配合起来运用的复合 化阶段。
3.3接枝改性
聚丙烯树脂中加入接枝单体,在引发剂 作用下,加热熔融混炼而进行接枝反应。接 枝反应机理大致为:首先是引发剂在加热时, 分解生成活性游离基与接枝单体接触时,使 之不稳定链打开,生成聚丙烯游离基再进行 链转移反应而终止。 在聚烯烃大分子上利用化学方法接枝马 来酸酐,其目的是在非极性的大分子骨架上 引入极性基团,称为聚烯烃的官能化。
聚丙烯材料改性研究
![聚丙烯材料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806c918762caaedd33d425.png)
5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高聚物材料加工中的配方设计方法,造粒工艺,注射工艺,材料 的性能测试等一系列与实际生产结合比较紧密;同时将书上的理论知识与本次的实验相结 合,同时认识到聚合物的加工过程不是一件简单的过程,需要一个比较缜密的思考过程,从 确定配方到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加料顺序等都需要认真思考与讨论才能开始试验,否则 会使实验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2.3.2 注射工艺及标准样条制备
(1)将粒料放入干燥机中干燥
(2)将干燥好的粒料放入注射剂料斗中,设置注射机参数为机头 240,注射机中间段 230 注射机前段 220,改手动操作为半自动操作 (3)将各组的标准样条编号准备做性能测试
2.4 性能测试
2.4.1 收缩率的测试
将已将放置了 24h 以上的标准样条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尺寸,不同部位多测几次,并与模具尺 寸结合计算收率,求取平均值。此部分数据见附录。
本次实验采用 POE 对聚丙烯增韧;氢氧化镁对聚丙烯进行阻燃改性,由于加入氢氧化镁 的量太多,挤出机挤出较困难,所以同时加入少量三氧化二锑(Sb2O3)来减少氢氧化镁用量, 降低加工难度。
2.实验
2.1 配方设计
PP
A1
100
B1
100
C1
100
A2
100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326d9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8.png)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概述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
然而,聚丙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还有待改善。
改性聚丙烯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改变配方比例或改变加工工艺等方式,改善了聚丙烯的某些性能,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改性是最常见的一种聚丙烯塑料改性方法。
通过向聚丙烯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其加工性能和耐候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 - 填充剂:如碳酸钙、滑石粉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抗冲击性; - 阻燃剂:如氯化磷、硫酸铵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 稳定剂: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耐氧化和耐候性; - 助剂:如流动剂、增韧剂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
2. 共混改性通过与其他聚合物进行混合,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常见的共混改性方法有物理共混和化学共混两种。
•物理共混: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机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物理共混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
•化学共混:通过共聚反应或交联反应,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进行化学结合。
化学共混可以显著改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化学性。
3. 改变配方比例通过改变聚丙烯的配方比例,如增加共聚单体的含量、调节分子量分布等方式,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结晶度、熔体流动性和力学性能。
•增加共聚单体含量:在聚丙烯的聚合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共聚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酯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柔韧性、降低结晶度。
•调节分子量分布: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从而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聚丙烯塑料的应用领域聚丙烯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包装行业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
聚丙烯制成的塑料包装材料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化妆品包装等领域。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63e6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3.png)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1. 背景介绍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然而,纯聚丙烯材料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仍然有待改善,这就需要对聚丙烯进行改性处理。
2. 改性方法2.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改性是指向聚丙烯中加入适量的改性剂,以改善其特定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增塑剂、抗氧剂、阻燃剂等。
增塑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可塑性和柔韧性,抗氧剂可以延缓聚丙烯老化速度,阻燃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2.2 交联改性聚丙烯的交联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分子链之间建立交联,提高聚丙烯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常见的交联改性方法包括辐射交联、热交联和化学交联等。
2.3 接枝改性接枝改性是指将其他具有良好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以提高聚丙烯的性能。
接枝改性可以增加聚丙烯的韧性、耐疲劳性和耐磨性等。
3. 改性聚丙烯的应用3.1 包装材料改性聚丙烯在包装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改性聚丙烯袋可以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包装,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要求。
3.2 汽车零部件改性聚丙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冲击性使得改性聚丙烯成为制造汽车零部件的理想材料,如汽车内饰件、车身板材、底盘保护装置等。
3.3 电子电器改性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因此在电子电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手机壳、电视机外壳、电器配件等都可以采用改性聚丙烯制造。
3.4 医疗器械由于改性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
例如,输液瓶、注射器、手术器械等都可以采用改性聚丙烯。
4. 结论通过添加剂改性、交联改性和接枝改性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的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
改性聚丙烯在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和医疗器械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PP改性
![PP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af165f77c1cfad6195fa71e.png)
PP改性前言: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它的耐腐蚀性、耐折叠性和电绝缘性好,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由于聚乙烯,而且价格低廉,容易加工,顾广泛应用。
但是聚乙烯的抗冲击强度不够高,低温下发脆。
为了提高它的韧性,常常将聚丙烯和橡胶弹性体共混改善提高它的韧性。
同其他塑料一样,聚丙烯容易燃烧。
对其进行阻燃改性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无机阻燃剂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赋予聚合物以阻燃性。
关键词:第一部分聚丙烯改性(一)聚丙烯改性原理介绍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塑料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刚才、水泥、木材并列成为四大基本材料。
随塑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深化,给塑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如:耐老化、阻燃、抗静电、降低成本、增强、增韧,而要开发一种全新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以满足这些要求,耗资巨大,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而采用塑料改性则常常很容易实现。
塑料改性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塑料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常把塑料改性方法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大类。
所谓化学改性,原则上是指在高分子化合物主链或侧链上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性能或全新的功能。
这种化学反应有的是在高分子化合物形成时进行的,有的则是在已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链上再进行,通常提到的化学改性方法是指嵌段共聚、接枝共聚、交联或降解等。
而物理改性原则上应当是指在整个改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仅仅依靠各组分本身的物理特性、力学形变特性、形态的变化等实现其性能的改善或获得新的功能。
物理改性的方法有填充改性、共混改性两大类,人们通常吧具有增强效果的填充改性单独列出,称之为增强改性。
填充改性就是在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入加入无机填料或有机填料,是塑料制品的原料成本降低而达到增量的目的,或使塑料制品上午性能呢个有明显改变,即使在牺牲某些性能的同时,使人们所希望的另一些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增强改性往往是通过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以及云母硅灰石等具有特大长径或径厚比的填料加入到塑料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贡献。
改性PP(聚丙烯)
![改性PP(聚丙烯)](https://img.taocdn.com/s3/m/b89fe0d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6.png)
嘉力欣改性P P(聚丙烯)技术研究方案聚丙烯介绍: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 90--"0. 91g/cm,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万一15万。
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很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PP聚丙烯的常规等级:一、均聚PP-聚丙烯[size=-1]Homo-polyme r polypr opyle ne,简称PPH聚丙烯PP的均聚物简称PPH,是单一丙烯单体的聚合物。
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是有规立构聚合物中的第一个。
其历史意义更体现在,它一直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热塑性塑料,它在热塑性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纤维和长丝、薄膜挤压、注塑加工等方面。
二、PP共聚物,Polypr opyle ne Copoly mer,简称PPC,是丙烯单体与乙烯单体的共聚物;按照乙烯单体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方式,共聚PP可以分为无规共聚物(PPR)和嵌段共聚物(PPB)两种。
PPH的刚性好,但耐冲击性不好,尤其耐低温冲击性更不好,耐蠕变性差。
PPB的耐冲击性好,但耐蠕变性和PPH一样差。
PPR的耐冲击性和耐蠕变性则都好。
三、CPP膜-聚丙烯CPP是”Castin g Polypr opyle ne“的简称,即聚丙烯流涎薄膜。
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
它不经过BO PP中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两个过程,直接流涎成产品宽度。
嘉力欣改性P P针对汽车行业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 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
改性pp材料
![改性pp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6e8d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2.png)
改性pp材料改性PP材料改性聚丙烯(Modified Polypropylene,简称MPP)是通过在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中引入一定数量的改性剂或添加剂来提高其性能和性能的一种材料。
改性聚丙烯的主要改性方法有三种:物理改性、表面改性和化学改性。
其中,物理改性是通过物理手段在聚丙烯中加入改性剂,使其颗粒形态改变,从而改善其性能。
表面改性是通过在聚丙烯表面引入一层改性剂来改变其表面性质,从而使其更易处理、颜色更艳丽。
化学改性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引入一些化学反应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
改性聚丙烯的主要性能有:增强性能、耐高温性能、耐候性能、耐热性能、耐化学性能、耐磨损性能、低温韧性、耐老化性能等。
改性聚丙烯的增强性能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增强剂来提高其机械性能。
常见的增强剂有玻纤、碳纤维等。
这些增强剂可以增加聚丙烯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改性聚丙烯的耐高温性能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耐热剂来提高其耐高温性能。
耐热剂可以使聚丙烯在高温环境下不变形、不熔化,从而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改性聚丙烯的耐候性能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耐候剂来提高其耐候性能。
耐候剂可以使聚丙烯在室外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高温和潮湿等环境中不发生变色、劣化等现象,从而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和性能。
改性聚丙烯的耐化学性能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耐化剂来提高其耐化学性能。
耐化剂可以使聚丙烯在酸、碱等化学环境中不发生变化,从而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改性聚丙烯的耐磨损性能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耐磨剂来提高其耐磨损性能。
耐磨剂可以使聚丙烯表面形成一层硬度较高的薄膜,从而提高其抗划伤、耐磨损性能。
改性聚丙烯的低温韧性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低温剂来提高其低温韧性能。
低温剂可以使聚丙烯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柔韧性,从而防止其发生脆化和破裂。
改性聚丙烯的耐老化性能是通过在聚丙烯中引入防老化剂来提高其耐老化性能。
防老化剂可以增强聚丙烯对氧气、紫外线等外界因素的抵抗能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聚丙烯/云母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聚丙烯/云母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96c7d47c850ad02de8041df.png)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 mi c a c o mp o s i t e s a r e
关键词 : 聚丙烯 云母 改性 述 评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 Mi c a C o mp o s i t e s Mo d i f i c a t i o n
Ya n g Ch u n p i n g Wu Yu j a o ’ ’ Li u Ch a n g g u i
Ab s t r a c t :Th e ma j o r p o i n t s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a n d mo d i f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 mi c a c o mp o s i t e s we r e f o c u s e d o n, c o v e r i n g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mi c a p a r t i c l e
i mp r o v e d s ub s t a nt i a l l y by m o d i f i c a t i on c omp a r e d t o t he pu r e p o l y p r op yl e ne . The d e v e l —
聚丙烯材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
![聚丙烯材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7633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d.png)
258作者简介:高红艳(1983— ),男,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
主要研究方向:石油化工。
聚丙烯综合性能优良,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加工和应用易于普及,已成为塑料行业的主力之一。
聚丙烯材料的可热塑性特点,通过共聚、共混、填充、增强、阻燃等改性途径使聚丙烯产品的综合性能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加强大。
一、聚丙烯材料的制备辐射交联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把聚丙烯粉末加入含交联助剂的溶液中,经烘干、脱除溶剂和热处理后,加入抗氧剂,混炼,挤出或者模压成型,将成型后的聚丙烯进行辐照。
借助易挥发溶剂混匀原料和助剂,缩短混炼时间,提高交联效率,其耐热性和熔体强度均有所提高,该法辐射交联不使用化学交联剂,交联均匀程度易于控制,环保、能耗低、产率高,电子辐照后的聚丙烯泡沫其耐环境老化性能和耐温性能显著提高。
使用新型催化剂BCZ-208的制备方法。
BCZ-208 催化剂比DQC-401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约50%,催化剂平均单耗为0.016 kg/t;采用氢调法生产均聚PP 粉料,使用BCZ-208 催化剂有利于生产高熔体流动指数PP 产品,氢调敏感性好. 使用BCZ-208 催化剂比DQC-401 催化剂生产的PP 产品等规度提高约1%,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灰分含量降低,PP 粉料平均粒径小,细粉少,PP粒料拉伸屈服应力较高,所生产的PP 产品均达到优级品质量指标。
二、聚丙烯的改性(一)聚丙烯的增韧改性微孔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塑料薄膜,主要应用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电池隔膜、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
微孔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相分离法、中空纤维法、化学发泡法和单向或双向拉伸等。
不同的淬火方式及不同温度下等温结晶制备的热历史α-聚丙烯,其熔融行为和结晶形态差异较大。
淬火样品结晶度和熔融温度最低,球晶最小。
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逐渐升高,球晶尺寸逐渐增大。
淬火样品球晶强度较低,双拉后材料没有产生微孔,等温结晶样品晶体强度较高、球晶界面较弱,双拉后产生了大量微孔,其孔径尺寸随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孔径分布均匀性优异。
聚丙烯(PP)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技术特点
![聚丙烯(PP)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技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8abd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0.png)
聚丙烯(PP)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技术特点1.PP化学改性通过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接技改性、添加成核剂等使PP高分子组分与大分子结构或晶体构型发生改变而提高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等性能,提升其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1) 共聚改性共聚改性是采用茂金属等催化剂在丙烯单体合成阶段进行的改性。
当单体聚合时,加入的烯烃类单体与之进行共聚,聚合得到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交替共聚物等,均聚PP的机械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都得以提升。
茂金属催化剂形成的络合物是以不规则形状受到一定限制的过渡状态作为单一活性中心,达到精确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含量、主链上的分布和高聚物晶型结构。
(2) 接枝改性PP树脂分子呈非极性结晶型线型结构,表面活性低,无极性。
存在表面印刷性不良;涂布粘接不良;与极性高聚物难以共混;与极性增强纤维、填料难以相容的缺点。
接枝改性是向其大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基团,实现改善PP的共混性、相容性和粘结性,达到克服难共混、难相容与难粘接的缺点。
在引发剂作用下,熔融混炼时接枝单体进行接技反应,引发剂在加热熔融受热时分解产生活性游离基。
当活性游离基遇到不饱和羧酸单体时,促使不饱和羧酸单体不稳定键打开后与PP活性游离基反应形成接枝游离基,随后通过分子链转移反应而终止。
PP常见的接枝改性方法有:熔融法、溶液法、固相法、悬浮法等。
接枝改性后的PP分子链中氢原子被取代而呈现较强极性,这些极性基团使得PP相容性增强,耐热性、机械性能大幅提升。
(3) 交联改性交联改性主要是把线型或者是枝状的聚合物通过交联的方法改性成为网状结构的聚合物。
PP交联改性可以使其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形态稳定性得到改善,成型周期缩短。
聚丙烯交联改性主要方法有化学交联改性、辐射交联改性,它们主要区别在于交联机理不同、活性源不同;化学交联改性是通过添加交联助剂来实现聚丙烯改性,辐射交联改性主要是通过强辐射或强光来实现,由于辐射交联改性对PP厚度要求使得该法普及困难。
改性PP(聚丙烯)
![改性PP(聚丙烯)](https://img.taocdn.com/s3/m/aa96ba04581b6bd97f19ea8f.png)
嘉力欣改性PP(聚丙烯)技术研究方案聚丙烯介绍: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 90--"0. 91g/cm,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 01%,分子量约8万一15万。
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很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PP聚丙烯的常规等级:一、均聚PP-聚丙烯[size=-1]Homo-polymer polypropylene,简称PPH聚丙烯PP的均聚物简称PPH,是单一丙烯单体的聚合物。
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是有规立构聚合物中的第一个。
其历史意义更体现在,它一直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热塑性塑料,它在热塑性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纤维和长丝、薄膜挤压、注塑加工等方面。
二、PP共聚物,Polypropylene Copolymer,简称PPC,是丙烯单体与乙烯单体的共聚物;按照乙烯单体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方式,共聚PP可以分为无规共聚物(PPR)和嵌段共聚物(PPB)两种。
PPH的刚性好,但耐冲击性不好,尤其耐低温冲击性更不好,耐蠕变性差。
PPB的耐冲击性好,但耐蠕变性和PPH一样差。
PPR的耐冲击性和耐蠕变性则都好。
三、CPP膜-聚丙烯CPP是”Casting Polypropylene“的简称,即聚丙烯流涎薄膜。
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
它不经过BOPP中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两个过程,直接流涎成产品宽度。
嘉力欣改性PP针对汽车行业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
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嘉力欣PP改性材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改性聚丙烯研究报告总结
![改性聚丙烯研究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7a1be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1.png)
改性聚丙烯研究报告总结
本次研究主要对改性聚丙烯(PP)进行了探究,并对其性能
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改性方面,我们通过添加不同的改性剂对聚丙烯进行了处理,不仅提高了其抗冲击性能,还改善了其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数据,我们发现改性聚丙烯在抗冲击力、耐热性和耐候性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这证明了改性剂的添加对聚丙烯的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性能分析方面,我们对改性聚丙烯进行了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表面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具备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此外,改性聚丙烯的表面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附着力。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添加改性剂对聚丙烯进行改良,提高了其综合性能。
改性聚丙烯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领域。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改性剂的最佳添加量、改性过程的条件优化等。
希望本次研究能为改性聚丙烯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聚丙烯复合材料改性研究
![聚丙烯复合材料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403ef4910ef12d2af9e7c8.png)
() 1
拉伸性能测试按 G / 14 -9 B T00- 2的测试标准测试 。 - -
拉 度: M a 南 伸强 ( P)=
式中 : P为最大载荷 , 6 N; 为试样宽度 , l; 为试样厚度 , m。 rn d i l m 23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 .
() 2
熔体流动速率 的测试按 G / 38 B T62的测试标准测试 。
A 熔体流动速率 : F (/0 i);60 : M R g 1m n _ W 0 () 3
一 :
1 实验部分
11 本实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高导热复合材料 的导热性能越大越好 , 但是复合材料高的导热性能是 以添加大量的无机导热材料为基
础, 不可避免带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 , 如何既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又不使复合材料 的力学性能 下降太多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 实验原 料和( 粒径 3 p ) 聚丙烯( 10 0, , m M 8 R粒料) 钦酸酯偶联剂 ( D一 ) , L 7。
13 2 实验的设备及仪器 : .. 双辊筒塑炼机 , 平板硫化机 ,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 , 电子拉力试验机 , 塑料粉碎机 , 立式注塑机 , 熔体流动速率仅 , 平板式导热仪 。
收稿 日期: 0- - 2 60 2 0 37
维普资讯
第1 期
14 实验 的基 本 配方及 工 艺流 程 .
14 1 基 本配方 ..
张伟党: 聚丙烯复合材料改性研究
13 0
聚丙烯树脂 , 墨(0L , 石 3i . 两者总共 3 0 。其中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是石墨的 2 。 m) 0g % 142 具体工艺过程 .. ( P树脂十石墨十偶联剂) P 机械混合 、 双辊塑炼、 机械粉碎 、 干燥物料、 注塑制样 、 能测试 ( 性 热导率 + 拉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三)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三)](https://img.taocdn.com/s3/m/27488c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5.png)
据日本理化株式会社介绍,日本7%的PP为透明PP,透明PP的产量在400kt/a以上。
日本透明PP市场以微波炉炊具及家具两方面的消耗量最大。
日本出光化学公司制造出与PVC具有同样透明性和光泽性的透明PP,此刻可以广泛替代普通透明PVC制作文具、笔记本一类的包装物,价格只相当于PVC的20%-30%,1999年出售了1200 t透明PP。
韩国LG Caitex公司将透明PP作为PET的替代品推向市场,应用于水瓶、洗涤剂瓶、个人护理品的包装等方面。
Fina公司市场部声称,他们的透明PP新产物将打人具有300kt/a市场容量的PS食品包装。
德国BASF公司的PP无规共聚物Novolen3248 TC,具有高流动性〔熔体流动速率为48g/l0min〕、低翘曲性,透明度达90%,雾度10%,适用于薄壁包装与日用品。
Solvay公司研制的PP无规共聚物EltexPKLl76,含有乙烯和透明剂,主要用于制造单层透明瓶和挤压片材,片材可热压成型各种容器及装饰品。
其产物具有玻璃般的光泽、很好的化学不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冲击强度。
德国Schneioler公司和Klein公司用透明聚丙烯替代PVC用于透明硬包装。
美国Amoco公司用透明改性剂出产的聚丙烯树脂经注、拉、吹工艺加工而成的水瓶可替代聚酯水瓶。
Montell Polyolefins公司比来推出了α烯烃改性PP树脂,牌号别离为273RCXP和276RCXP,主要用于注塑成型。
两种牌号的树脂都没有添加成核剂和透明助剂,此中273RCXP树脂的熔体速率为14g/10min,表示出低的气味性以及好的耐应力发白性能。
该树脂的透光性能相当于最好的PP无规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可制作成母粒形状用于出产固体或类似于用尼龙做成的半透明色母粒。
276RCXP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6g/l0min,透光性和光泽度稍差些,但该树脂却展示出极佳的低温冲击性能,在低温下储藏后能经反复加热且耐冲击,可制作放于微波炉中的容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研究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4cf5db80eb6294dd886c62.png)
i u — ss m
ma ie n t sp p r Th P sCh mi al d fe y c poy rzng, g atn rz d i hi a e . e P i e c ly mo i d b o l me ii i r fi g, co sikig a d p y ia — r s l n n h sc l n l d fe y b e di y mo i d b ln ng, f ln i i i g, r if r i g meh d . Th s t o sa e r ve d i h s p pe . l en o c n t o s e e meh d r e iwe n t i a r Ke wo d y r s:Poy r p ln lp o y e e; Mo i c to d f ain; Gr f; Cr sln i g; Blnd n i a t o si k n e i g; Fi i g ln l
关键 词 :聚 丙 烯 ;改 性 ;接 枝 ;交 联 ;共 混 ;填 充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5 1 4 Q2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5—5 7 (0 ) S — 0 7— 3 70 2 1 1 1 0 5 0
Th s a c ft l p O l n o i c to e h ds e Re e r h o he PO y r py e e M d f a i n M t o i
聚丙 烯 ( P 作 为 最 轻 的 塑 料 之 一 ,其 屈 服 、 P)
拉 伸 和压 缩强 度及 硬度 均优 于 聚 乙烯 ,刚性及 耐热 性 能好 ,在 日常 用 品 、包 装材 料 、家用 电器 、汽车零 部 件 以及建 筑施 工等 行业 得 到 了广 泛应 用 。然 而 ,由于
聚丙烯材料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
![聚丙烯材料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e49c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0.png)
聚丙烯材料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第一章绪论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低成本,已经广泛应用于包装、医疗器械、汽车配件和家具等领域。
然而,聚丙烯材料的一些特点,如低粘度、易老化、低降解性等,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改性技术被广泛用于聚丙烯材料中。
聚丙烯的改性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种方法来完成。
其中,化学改性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第二章聚丙烯的化学改性聚丙烯的化学改性是通过在其分子中引入一些化学物质来改变其特性和性能的方法。
化学改性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性、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损性和增强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引入交联剂、异构化、反应共混和引入催化剂等方法。
2.1 引入交联剂交联剂是一种可交联的物质,可以引起聚合物分子之间的交联反应,从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引入交联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强度、硬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交联剂包括双(异丁烯基)苯酚(Bisphenol A)、异氰酸酯、无机氧化物等。
2.2 异构化聚丙烯的异构化是通过将α-异丁烯分子在共聚合物反应途中生成β-异丁烯分子,从而改变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异构化可以提高聚丙烯的熔点和热稳定性。
2.3 反应共混反应共混是通过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一些化学物质来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反应共混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强度、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通常可以在聚合物反应中引入一些含氮、含硫、含磷等官能团分子,从而引起反应共混。
2.4 引入催化剂引入催化剂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变聚丙烯的性能。
引入催化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的活性和分子量,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常用的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催化剂、聚合物体内催化剂等。
第三章聚丙烯的应用改性后的聚丙烯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家具、塑料管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实例:3.1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聚丙烯的改性可以提高聚丙烯在汽车零部件中的使用性能。
例如,改性后的聚丙烯可以用于汽车仪表盘、车门饰板、座椅和座垫等零部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 注射工艺及标准样条制备
(1)将粒料放入干燥机中干燥
(2)将干燥好的粒料放入注射剂料斗中,设置注射机参数为机头 240,注射机中间段 230 注射机前段 220,改手动操作为半自动操作 (3)将各组的标准样条编号准备做性能测试
2.4 性能测试
2.4.1 收缩率的测试
将已将放置了 24h 以上的标准样条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尺寸,不同部位多测几次,并与模具尺 寸结合计算收率,求取平均值。此部分数据见附录。
100
2.2 实验仪器
表 1 增韧 PP 和阻燃 PP 配方(质量分数)
POE
Mg(OH)2
抗氧剂 1010
0
0
0.1100Fra bibliotek0.1
15
0
0.1
20
0
0.1
25
0
0.1
30
0
0.1
0
30
0.1
0
40
0.1
0
50
0.1
Sb2O3 0 0 0 0 0 0 3 4 5
2.2.1 实验原料
PP:型号为 K800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石子石化分公司;POE;抗氧剂 1010; Mg(OH) 2 ;Sb2O3: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2.3 标准样条的制备
2.3.1 造粒工艺
工艺条件 双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表
工段 Ⅰ Ⅱ Ⅲ Ⅳ Ⅴ Ⅹ Ⅵ Ⅶ Ⅷ Ⅸ 机头 温度℃ 150 170 180 190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1)按照配方中的各组分的量计算并称量,其中 A1+B1+C1+A2+B2+C2 的总量为 500g, A3+B3+C3 总量为 700g。 (2)先将所有要用的氢氧化镁全部放入高混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好后备用,按照各组所需 的氢氧化镁的量进行称量使用即可。 (3)各组将称好的各组分的量分别在常温下混合 2-6 分钟出料备用。 (4)双螺杆挤出机达到所设定的温度后即可开始加料熔融挤出,在挤出过程中注意各组的 物料要用鲜艳的颜色区分,以便不影响后面的性能测试及实验结果。 (5)造粒要求粒料是 3×3mm 的柱状料,存好备用
采用相容剂技术和反应性共混技术对 PP 进行共混改性是当前 PP 共混改性发展的主要特 点。它能在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 PP 耐冲击性。 相容剂在共混体系中可以改善两相界面黏结状况,有利于实现微观多相体系的稳定,而宏观 上是均匀的结构状态。反应型相容剂除具有一般相容剂的功效外,在共混过程中还能在两相 之间产生分子链接,显著提高共混材料性能。
聚丙烯材料改性研究
摘要:利用共混的方法,针对聚丙烯制品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韧性差,易燃烧的缺点,重点研 究了增塑剂 POE 不同的量对聚丙烯抗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氢氧化镁对聚丙烯燃烧性能的影 响。本次试验采用了高混机对所用原料进行共混,再将共混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 造粒,然后将制成的粒料利用注射机制作我们所需的的标准样条,最后对标准样条测试抗冲 击强度和氧指数。结果显示,POE 增塑剂的量越多,则对聚丙烯的韧性改善更好,氢氧化镁 由于加的量比较少,对聚丙烯的阻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造粒;增塑;阻燃
1 前言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 (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 (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 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 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 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 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 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 167℃。耐热、耐腐蚀, 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 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
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耐热 性能也有所降低。在二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有增容作用或协同效应的物质,形成多元共混体系, 则其综合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增韧 PP 的硬度、热变形温度及尺寸稳定性,可 使用经偶联剂活化处理的填料或增强材料进行补强。例如采用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PP 三 元复合增韧体系实现 PP 的增韧增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本次实验采用 POE 对聚丙烯增韧;氢氧化镁对聚丙烯进行阻燃改性,由于加入氢氧化镁 的量太多,挤出机挤出较困难,所以同时加入少量三氧化二锑(Sb2O3)来减少氢氧化镁用量, 降低加工难度。
2.实验
2.1 配方设计
PP
A1
100
B1
100
C1
100
A2
100
B2
100
C2
100
A3
100
B3
100
C3
2.2.2 仪器
SRH-10Q/D 型高速加热混合机:阜新瀚特尔橡塑机械有限公司;SHJ-30 型同向双螺杆挤出 机:北京丰阳塑化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JPH80 型注射机: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料斗 干燥机:信易品牌,型号为 SHD-50E;标准样条模具;游标卡尺;XHR-150 型塑料洛氏硬度 计:上海联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XJ-50D 液晶式组合冲击试验机:承德建德检测仪器有限 公司;XZT-100 氧指数测定仪: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