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作业一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1-1a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B.禹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帝王C.大禹功绩卓著,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D.原始社会被奴隶制王朝所取代答案 D解析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夏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国王,说明了中国社会进入王朝时代。
故选D项。
2.史载: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一叙述表明商代()A.封邦建国制度并未确立B.宗法制度并不成熟C.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确立D.世袭制度并不严密答案 C解析A、B两项符合史实,但均与材料无关。
根据“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知,当时有严密的世袭制度,“以兄终弟及为主”,但嫡长子继承制还未确立,故D项错误,C项正确。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这最能说明()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答案 D解析从题干情境看,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故D项正确。
4.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对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
这表明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故D 项正确。
5.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C.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D.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答案 A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西周分封体系的特点。
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和参考答案
必修一练习4一、单选题1.“由于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些身为公民的希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劳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尝试。
而中国的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如此一大群清闲的统治阶层,整日不必做其他事情,只是发展心智活动。
”材料旨在说明()A.特定的社会条件产生了独特的精神文化B.古代希腊人比中国人更具人文情怀C.理性思考和感性尝试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人的心智发展2.古希腊雅典城邦存在着宽容和不宽容例子。
宽容的鼎盛时期,各地学者云集雅典,百家争鸣,共同创造岀璀璨的古代文化。
当城邦面临危机时刻,雅典人不再宽容了。
苏格拉底之死,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的言论利刃和哲学武器对雅典民主体制造成了伤害。
材料旨在说明()A.宽容铸就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 B.雅典民主体制不容动摇C.雅典公民对国家制度缺乏信心 D.雅典法庭没有言论自由3.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喜剧的关注点从对城邦的颂扬和批判,转移到私人和家庭生活方面,在烧菜煮饭、鱼肉价格、悍妇庸医这类话题上作文章。
这实质上反映了古希腊城邦()A.遭遇公民的信任危机 B.个人主义得以纠正C.建立于公民团体之上 D.社会道德普遍沦丧4.雅典法院的法官(陪审员)是由各区以抽签方式各选出600人,他们既是陪审员,又是审判员。
审判员被分配在哪个法庭,由抽签决定,在审理案件时,陪审员不必相互商议,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
法庭作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
这体现出雅典()A.权力制衡的原则 B.主权在民的原则C.天赋人权的原则 D.人人平等的原则5.在古代雅典,城邦中的公共意志几乎淹没了整个民众的生活,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以积极自由的形式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强迫式地参与公共生活。
这表明古雅典() 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B.人人都有参加城邦管理的权利C.公民都不愿意参与政治 D.公民的人身自由遭肆意践踏6.公元前4世纪以降,雅典案件的审判通常由执政官主持,陪审法庭审理,但他不能给出或者影响案件的判决;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须仔细考虑和讨论便可投票裁决。
高中历史 综合创新作业设计(一)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必修一综合创新作业设计(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C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继承,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故C 项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项。
2.如图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这一演变是指( B )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左边的周王与诸侯体现的是分封制,右图的文字信息明显是郡县制,故A项错误。
西周分封制是层层分封,各级贵族有高度的自主权,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秦朝的郡县制的官员均由政府(以皇帝为主)任命,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
分封制时期对地方的管理松散,不存在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
D项是经济制度,故错误。
故选B项。
3.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涉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D )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所述官员行使他的监察权,且是汉武帝时所设,故其身份是刺史。
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
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
这表明( C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解析:A项题干中只提到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示对平益的保护,故A项错误;B项根据材料“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和“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妇女的法律权利,但不能体现妇女与男子逐渐平等,故B项错误;C项根据题干,罗马法“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D项任意裁判的权力是不符合古罗马的法治精神的,而且材料只是大法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法律,所以D项错误。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
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
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无忧考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书》载:“又制: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材料主要表明汉代() A.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B.按人口比例推荐人才C.选拔官员重视其品行D.官员直接由推荐产生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等信息说明这是选官制度,且材料中主要按照人口比例进行推举,所以本题选B项。
材料中虽然提到郡国,但材料主旨是按照郡国人口推荐人才,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都属于察举制的内容,和材料意思不相符,排除。
2.罗马法规定:“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B.罗马法强调法官至上C.罗马法重视辩护制度D.罗马法规定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答案:B解析:罗马法强调法律至上,而不是法官至上,B项不符合史实。
而A、C、D三项都在史料中有所体现。
故选B项。
3.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方面“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行通商自由,允许外商自由出入贸易,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
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A.正确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B.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C.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确立了成熟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视天下为一家”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反过来说明了其对西方列强的本质并没有看清,排除A项。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1)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1、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人到一般平民家中。
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 )A.宗法制B.世卿世禄制C.礼乐制度D.分封制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长子B.二子C.四子D.五子或六子3、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
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分封制儒学发源地B.宗法制礼仪之地C.分封制经济大省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4、“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2011年10月27日,“洪洞大槐树‘寒衣’节祭祖活动”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隆重举行。
(见下图)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的移民后裔聚首大槐树景区,共祭移民祖先,共话同根亲情。
中国人这种寻根问祖的情结可能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祭祀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蔽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6、《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节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衆(众)人臼恊(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A.神权王权密切结合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广泛盛行D.统治集团矛盾重重答案:A2.《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答案:D3.(2012·青岛模拟)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答案:C4.(2012·福州期末)下边是古代帝王家庙布局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
这可能与哪项制度有关()A.君主专制B.郡县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答案:B6.《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材料表现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答案:D8.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C2.B3.A4.C5.B6.B7.D8.D9.B10.D11.(1)姬姓诸侯国(王族),如吴、燕、晋等;功臣封国,如齐国;先代贵族封国,如陈、楚等。
(2)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对中原的统治,使周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12.宗法制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了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古代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背离。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A2.B3.D4.C5.B6.D7.B8.D9.D10.A11.(1)秦始皇。
皇帝。
(2)丞相:皇帝助手,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总领全国军务,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3)皇权至高无上,朝廷重臣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分权而设,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自然提高;丞相位高权重。
12.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影响:一方面,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导致秦朝的灭亡。
另一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历史】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解析
寒假作业一答案解析1.【解析】选B。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材料中‚纣王虽幼,以嫡立‛可以看出,纣王是嫡长子,故承袭王位,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变式备选】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封建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选A。
依据材料信息‚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解析】选C。
材料中提到的‚村落形态‛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宗族组织的存在也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经济基础就是自然经济。
4.【解析】选D。
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
5.【解析】选C。
材料体现了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官印的等级不同,体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成。
6.【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由中央委派的很少。
隋代起,地方的官员都要由中央吏部选拔,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
7. 【解析】选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其变化趋势总体上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8.【解析】选A。
西周分封制下,周公封子于鲁,有明显的血缘关系,但唐朝后期出现的李姓皇帝封贺拔氏为节度使,则没有宗法血缘关系。
历史作业本必修一答案
专题四 “一国两制”P36-37 1---5 AADBC 6---8 AAA
9.(1)历史背景: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 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这一不平等条约。规定:英国割占香港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原因:①“一国两制”构想合理, ②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我国政府坚定的外交立场和灵活的外交手段 ④英国、葡萄牙等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⑤香港地区的主权属于中国 意义: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 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 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专题五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P46--47 1---3 AAC 4-7 BBAD 8 C (注意题号顺序)
9.(1)美国对中国的敌对态度:长期推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 策;侵略朝鲜、越南,威胁中国安全;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 (2)有利于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有 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给中美关系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抗日战争的 天皇颁布无条件投降书、受降仪式、举国欢 庆、台湾光复、中共七大胜利召开等; 胜利 (2)把握好主题,将展览的目的、意义表述清楚,以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
20.(1)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P37 发表宣言,号召“发动民族革命战争……” ;…… 组织抗日义勇军打击日伪军,组织抗日联军,他们成 为….. (2)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侵略,国共 两党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3)八一三事变。
10.(1)判断: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 界的主题。 出发点: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思之窗】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本课测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学习延伸】(略)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思之窗】: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
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
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
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
【导语】学习是⼀个坚持不懈的过程,⾛⾛停停便难有成就。
⽐如烧开⽔,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冷了⼜烧,没烧开⼜停,如此周⽽复始,⼜费精⼒⼜费电,很难喝到⽔。
学习也是⼀样,学任何⼀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要⼀⿎作⽓,天天坚持,久⽽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都会向你招⼿。
⽆忧考⾼⼀频道为正在努⼒学习的你整理了《⾼⼀历史必修⼀作业本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汉书》载:“⼜制:郡国⼝⼆⼗万以上岁察⼀⼈,四⼗万以上⼆⼈,六⼗万三⼈,⼋⼗万四⼈,百万五⼈,百⼆⼗万六⼈;不满⼆⼗万,⼆岁⼀⼈;不满⼗万,三岁⼀⼈。
”材料主要表明汉代() A.地⽅实⾏郡国并⾏制 B.按⼈⼝⽐例推荐⼈才 C.选拔官员重视其品⾏ D.官员直接由推荐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万以上岁察⼀⼈”等信息说明这是选官制度,且材料中主要按照⼈⼝⽐例进⾏推举,所以本题选B 项。
材料中虽然提到郡国,但材料主旨是按照郡国⼈⼝推荐⼈才,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都属于察举制的内容,和材料意思不相符,排除。
2.罗马法规定:“⼀个⼈除⾮被判有罪,否则即是⽆罪之⼈;⼀个被控有罪的⼈,可在宣判前为⾃⼰辩护。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 B.罗马法强调法官⾄上 C.罗马法重视辩护制度 D.罗马法规定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罪 答案:B 解析:罗马法强调法律⾄上,⽽不是法官⾄上,B项不符合史实。
⽽A、C、D三项都在史料中有所体现。
故选B项。
3.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视天下为⼀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通商⾃由,允许外商⾃由出⼊贸易,严禁贩卖鸦⽚;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
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正确认识到西⽅侵略者的本质 B.主张世界各国⼀律平等 C.奉⾏独⽴⾃主的外交⽅针 D.确⽴了成熟的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视天下为⼀家”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反过来说明了其对西⽅列强的本质并没有看清,排除A项。
高一历史作业本答案
13(1)汉朝。主要纺织原料是麻、葛。 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特点 。 (2)纺织原料由丝变成棉。 原因:a.丝织品过于贵重,往往为社会上 层人士 所穿着; b.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 c.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适 合各阶层穿着
P6:DDCBC ACBBD C
12(1)现象: 这块画像砖,生动地反 映了东汉市集交易繁忙的景象。 特点: 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 构,“市” 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 门、墙,管理相当严格。
• 18、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 训。
(2)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 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 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我 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专题六 6.2: ADBBB CAADA 专题六 6.3: BBCAD CDCDD
12.(1)社会市场经济
(2)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特征: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⑵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 生活
专题六 专题练习 DBBAA CCDCD ACAA
(2)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
原因:①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 ②地圆说的出现 ③航海经验的积累,海航者勇于探索、不畏艰辛的品质。
• 17(1)
• • • • •
指科学革命或近代科技。
原因: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 ②劳动与学者或科学家的联合; ③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 ④经济革命 ⑤科学家的努力
高中历史必修1参考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合作探究】1.嫡长子与庶子有双重的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2.(1)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与他一同分封的可能还有其他受封者、王族、其他功臣等。
(2)王位应由其妻子生的儿子继承,家业主要留给他。
妾生的儿子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家业。
【达标练习】(一)选择题1-5 BDBAA 6-10 DACDC(二)材料题11.(1)初步形成分封制度,对商特别是西周分封制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2)反映出: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
(三)问答题12.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课后延伸拓展】本题要求学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物;食具有筷子、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
第二层信息:饮食之礼起着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册)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 1 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基础练习1.B2.A3.C4. C二、拓展练习5 . ( 1 ) C ( 2 )今天我们计算角度和时间,用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六十进位计数法。
6 . ( l ) A ( 2 )因为战争导致国破人亡的悲痛感情。
(3 )劳动力、水源、土地、水利设施。
7 . ( 1 )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受权标。
(2 )君权神授。
(3 )不完全一致。
比如一自由民毁坏别人的眼睛,受害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惩罚也明显不同等。
(4 )法律制度情况,社会等级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
8 . ( l )从西北到东南;波斯湾。
(2 )河水泛滥。
(3 )两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但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定期泛滥却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为了解决该地区河水泛滥时易涝,其他时间易旱的问题,就需要修建许多水利灌溉设施。
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加强了各地居民间的联系,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第 2 课古代埃及一、基础练习1 . B2 . D3 . B4 . D二、拓展练习5 . D6 . ( l )楔形文字甲骨文(2 )碑文是同时用多种文字写成的,可以借助古希腊文来释读。
(3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是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释读的关键,欧洲航天局希望这个仪器也能在太空探测中起到关键性突破的作用。
7 . ( l )南高北低。
(2 )古代埃及周围有天然的安全屏障。
尼罗河河谷东西两侧是耸立的峡壁,峡壁之外是荒芜人烟的大沙漠。
河谷南面是大瀑布,河谷北面是泥泞的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带。
第 3 课古代印度一、基础练习1 . D2 . B3 . A4 . C二、拓展练习5 . B6 . C7 . ( 1 )印度洋喜马拉雅山印度河恒河(2 )西南8 . ( 1 )种姓制度。
(2 )婆罗门和刹帝利。
(3 )众生平等。
(4 )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造成了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刹帝利、吠舍在内的许多阶层的人都对婆罗门的特权日益不满。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1作业:第12课 鸦片战争 含解析
一、选择题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B。
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D。
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解析:由“竹枪”“铜灯"可知是吸食鸦片;“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讲的是吸食鸦片的危害,因此对联反映的是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答案:C2.“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
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并结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知A项正确。
答案:A3.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
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标准。
答案:A4。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
普通民众对战争感到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珠江两岸居民不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不理解本国反侵略斗争,“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说明普通民众对战争感到茫然,故选B项。
高一历史一阶试题及答案
隆江中学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历史卷出题人——魏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中)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rray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4、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5、下列古代的官职,按职能分组不同的是A.太尉、通判 B.丞相、参知政事 C.御史大夫、刺史 D.郡守、巡抚6、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州郡县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7、“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8、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
完成时间:7月8日用时:40分钟家长签字: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右图为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我们不能
..由此断定
A.春秋时期牛已经用于耕田
B.春秋时期人们开始饲养牛
C.春秋时期青铜冶铸业已达到较高水平
D.春秋时期审美艺术的发展
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4.《礼记》记载西周时期一种社会现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才”,材料说明了当时已经存在着
A.农民个体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5.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和石油作能源的国家,使用煤为冶铁燃料始于
A.春秋B.战国C.西汉D.南宋
7.右图(《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是用于
A.农业灌溉B.纺织业
C.制造机器D.冶铁业
8.“凡市,以日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朝的这种政策反映出
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④夜市的繁荣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一部历史剧再现了这样一个城市情景:城市中,店铺随处开设,所谓“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市场经营时间也没有限制。
据此判断这部电视剧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0.唐代许多官员开设邸店,后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了
A.唐朝政府鄙视商业B.政府要严格限制商业发展,不允许商人抬高地位
C.唐朝商业不发达,不需要太多邸店
D.唐朝陆路商运发达,邸店生意十分兴隆,许多官吏参与争利
11.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富商经营棉布生意赚了上万两白银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富商的屋里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
1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
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D.《长安城的落日》
13.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
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
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唐代B.北宋C.明代D.清代
14.“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15.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这说明
A.农业经济发达,富裕地主增多B.手工业发达,富裕者增多
C.商品经济发达,富商增多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6.西汉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鼓励经商的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政策D.反腐倡廉的政策17.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A.奖励军功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
1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
”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
19.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却认为“工商皆本”,对这两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的观点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B.黄宗羲的观点违背了我国农业为本的事实,观点不切实际
C.两人的观点都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都是生产发展的产物
D.农、商应该一直都是中国的本业,不管任何时期都同等重要,两人的观点都错
20.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海禁政策,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二、非选择题(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⑴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10分)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⑵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6分)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⑶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分)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
21.⑴现象: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
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⑵不同。
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
起阻碍作用。
⑶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