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28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28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8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篇1不知不觉,为期六天的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骨干教师赴海门跟班培训的活动就结束了,但只要一想起这次活动,我就心潮腾涌。
在我教育生涯中,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将是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莲县教育局精心组织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是为老师们量身打造的,热别是对于新教育一知半解的我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
这次活动如一股清新的风,轻轻拂去积郁在我心头已久的烦躁;又如一扇透明的窗,通过这扇窗我得以抛开一切杂念,更好地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沟通,近距离地接触新教育,感受新教育。
为此,我的心中充满了欣喜,充满了幸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次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收获了曾未有过的丰盈和充实: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断的更新,我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我的内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来海门学习之前,我感觉新教育的确不错,可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使学校提升教育品质;可以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可以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真好!可是内心深处却又感觉新教育离自己很遥远,高不可及,不过是频频出现在书本上和报道中的名词而已,跟自己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经过这几天不断地学习(聆听报告和观摩课堂教学),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本那些既专业又深奥的文字也仿佛都有了灵性,一下子变得亲切、生动、丰盈起来。
于是我对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忽然间,如醍醐灌顶,新教育原来是如此精彩,如此充满魅力,足以让你不顾一切爱上她,矢志不渝追随她。
这就是你啊,新教育!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放学后,我送走了学生,坐在办公室里小憩,望着天上悠悠飘过的白云,好像又回到了20__年9月17日&&新教育跟班培训启程的那天,我仿佛又坐上了开往海门的列车,去赶赴那场有关新教育的盛大精神之宴客车在平坦的高速路上飞驰电掣,我望着窗外,沉默地坐着,好像在美美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其实我心里是思潮起伏,满怀憧憬的,恨不得立刻插上双翅赶到海门,我的心随着路两边飞一般后退的景物一起飞了起来。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朱永新的新教育核心理念并非专注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教授强调,教师和家长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成长空间。
新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全体成员的进步。
无论他们的经济状况、知识水平或身体状况如何,都应鼓励他们持续发展。
朱教授提出,追求理想和超越自我是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这同样适用于教师、学生和学校。
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应具备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精神,每个人都应追求成功,且许多人能够实现成才。
所有人都应体验到自己在不断进步,成长并从中获得快乐。
对于以成败、金牌或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功的观念,朱教授持批判态度。
新教育实验的重心在于教授对学生终身有益的知识。
他坚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而不仅仅是辉煌的当下。
朱永新高度评价了“学生毕业后遗忘的才是教育的真正成果”这一观点。
尽管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但他坚信,那些在实践中无用、注定被遗忘的知识并非教育的核心,而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在实践中不断被应用和记忆的知识。
在实践中,他注意到教师希望教授学生终身技能,但现实是学生和教师的时间被大量重复的作业占据,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热情。
学校在尝试改变教育方式时,也面临来自社会的压力,包括家长对作业量减少的质疑。
因此,朱永新主张恢复和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实践所学知识,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
教师和学生应反思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我提升的机会,而社会也应给予新教育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感想(二)新教育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为了每一个人,为了人的一切”,强调的是“为了每一个人”,而不仅限于“每一位学生”。
这个理念涵盖了学生、教师、校长、父母以及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个体。
新教育实验致力于“使教师和学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创新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及更新教师的研究模式来达成。
《新教育》读书心得
《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读书心得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新教育》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教育》读书心得1在假期中,本人认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论》的有关章节,其中对新型教师的教师观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叶教授在书中指出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教育在实践层面取得命脉所系。
当代教育变革需要有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师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实践——课堂教学为改革的切入点:在课堂中,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全而发展的同时,促进成个性发展,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让学生学习有关心理知识,帮助他们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新型教师还可以成为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应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以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教师在不断地审视中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事教育科研、研究总结新的教学规律,由“教书先生”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
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
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习成为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为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撑。
新课程以全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彻底摇撼了传统的教师文化体系,它必然要求创建新型的`教师文化,为新课程的推行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6篇
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6篇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篇1《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对于保障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育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教育也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
6月29日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这是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它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20多年前《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
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义务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此次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代背景。
《义务教育法》的涵义和精神,是对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有了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诠释。
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__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的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新教育心得体会第1篇】好久一直听闻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师工作室的读书要求,从网上买了这本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在翻看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没有像传统的教育类书籍一样,通篇的理论和说教,于是就接回家细细研读。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读着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
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
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其实,对于这本书,对我震动的是两句话---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我深知,成为新教育的倡导者首先需要自我变革,以实现成为一名理想教师的理想。
1. 真诚地关爱学生。
根据朱教授的教诲,“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书的年数,而在于用情投入教学的年数。
”而投入的前提,即是“爱”,对职业的热爱,对岗位的热忱。
我曾认为教书单调乏味,但现在我意识到,是过去的我未曾全心投入,未曾将爱付诸实践,未曾将学习与生活融合。
因此,我以高昂的热情立下誓言,要在教育领域勾勒出光明的未来。
然而,日复一日地在对与错的纠葛中,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让我对学生产生了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困扰。
尽管我已从事教师工作四年,但我并未真正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我用严厉的威压控制学生。
如今,这种威慑只会加剧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使其无法弥合。
正如书中所言,“理想的教师应是充满爱心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是能放下教师‘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
”我对学生的关爱是真诚的,但我的严厉和“架子”阻碍了学生感受这份情感。
如何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让自我走进他们的心灵,是我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相信,通过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我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我,理解我,接纳我。
2. 成为教育的用心者。
在教育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多年,面对现状,我亦产生了诸多困惑,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的解答。
感谢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有机会聆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我所做一切的价值,让我找到了自我突破和发展的方向。
朱老师指出,“理想的教师应是不安于现状,富有梦想的教师。
”“优秀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为自己设定追求的目标,同时保持激情。
人需要有梦想。
当生活失去梦想,生命的意义也就消逝了,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朱老师的这番话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初入职场时,我曾立志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好教师,期望能教好每一个学生。
然而,四年过去了,回顾我的教育历程,只能用“平凡”一词来形容,最大的成就仅是获得过一次先进的称号,我顶多算是一个过得去的教书匠。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3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是德国教育家费尔巴哈于1806年出版的一本著作,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该书以强调个体发展为核心,提出了自由教育、普及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教育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真正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汲取了一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首先,费尔巴哈所倡导的自由教育观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自由意识和自主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学生的教育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即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信心的人。
其次,费尔巴哈关于普及教育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论贫富、性别、种族等差异。
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等级划分和精英主义观念,提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倡导普及教育的理念,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此外,费尔巴哈提出的“解放教育”和“自主思考”也给我带来了思考。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种知识的灌输和引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
相反,他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个体。
通过自主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也提醒了我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此外,《新教育》中还讨论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观问题。
费尔巴哈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品质。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德育和智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审美等方面。
这使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应试技巧。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新教育》是德国教育家费尔巴哈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主旨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内心需求出发,倡导开放、灵活、有机的教育方式。
费尔巴哈认为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灌输知识,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他主张通过培养儿童的感觉、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积极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本《新教育》以其简明清晰、富有启发和指导性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读《新教育》的一些感悟和心得。
首先,《新教育》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个体。
费尔巴哈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应该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特点和差异。
他主张培养儿童的感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直接的体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地以知识被告知的方式。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迎合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儿童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
其次,《新教育》对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费尔巴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积极的实践来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手工艺活动和体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新教育》对教育环境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尔巴哈认为教育环境应该是放松、愉悦和有序的,让儿童感到愉快和放松,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他主张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与儿童保持良好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还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家长和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儿童教育,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阅读《新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应试化,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费尔巴哈的思想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意识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新教育观后感心得体会
新教育观后感心得体会新教育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我从上班至今已有七八年,从当初毕业时的心怀梦想与激情到如今的平平淡淡,在这过程中时常在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永保内心的激情?假期中我有幸读了朱永新《新教育》一书,心里豁然开朗起来。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说道: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所有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朱永新教授还谈道:“不管教育怎么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都始终没有变过。
”而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提升。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随之凝重起来。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给了孩子一个怎样的教育环境?怎样的童年?是自信的?是快乐的?是难以忘怀的?是忧郁的?我不敢想象。
书中还讲到了“潜力论”。
即人们通常所说: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
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成功。
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
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自信。
”古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
而在今天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同学都需要成长,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认为,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
所以,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
让反思成为习惯,在工作中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等等。
而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渗透和深化《新教育》的理念,实施《新教育》的方法,因为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收获!新教育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今个星期学校布置了我们全体学生和家长一齐收看南方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小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第一课》,看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4篇)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4篇)新教育读后感1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他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在我校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个项目,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着迷。
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这正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
另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反战的理想空间。
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
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
就像新教育说的那样,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读后感2这个星期五的晚上,妈妈向我推荐一本好书,叫做《新爱的教育》,一听书名,我便有些奇怪,我以前读过《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个小学生恩利科的成长经历,感动了千百万的读者。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例(六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例针对朱永新先生,本人在浏览网站时曾间接得知某教师的文章提及,从而初步了解到他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教育家。
然而,对于朱先生的著作,我此前并未涉猎。
近期,学校特意为我们订购了朱先生的《新教育之梦》,出于对其深厚兴趣,我细致研读了该书,获益匪浅,感触良多。
关于教育类书籍,我涉猎甚少,因为此类书籍通常倾向于抽象理论和学术探讨,难以引发广泛的阅读兴趣。
然而,《新教育之梦》却独树一帜,朱先生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深入探讨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并详细阐述了其理想中的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角色与定位。
书中的内容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启发性。
在德育方面,朱先生将其视为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我对此深表赞同。
书中提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刻意义。
德育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或晨间谈话等形式进行,更重要的是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幼儿能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德育效果不佳的现象,如幼儿对长辈的孝敬意识淡薄等。
因此,我认为德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对于教育领域,我仍处于新手阶段,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但朱先生所提出的理念与目标,正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
我将以此为方向,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实现新教育之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相信新教育之梦终将实现。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例(二)作为引领学生成长的全面因素的教师,应当展现出深厚的爱心,赢得学生的尊敬;同时,应保持对卓越的追求,富有创新精神;并持续学习,不断自我充实。
《新教育》一书中提及的六大行动,其中“营造书香校园”这一行动,积极倡导阅读文化,书籍对于聋人群体而言,如同导航,引领他们自信、从容地面对生活与生存的挑战。
因此,教师亦需坚持阅读,以丰富的阅读积淀来增强教学的底气和灵感,不再为教学效果而担忧。
《新教育》读书心得总结
《新教育》读书心得总结《新教育》读书心得总结(精选18篇)《新教育》读书心得总结篇1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 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妙的向往。
古语云:"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身为老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 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仔细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
熟悉了教学内容, 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
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
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 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老师的思想, 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 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
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 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
你想关于教学讨论, 怎么去选择一个课题?怎么去定位, 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再去读几本关于类似的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书中讲到:"理想的老师, 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老师。
'对比这里提到的要求, 我身为一名老师, 觉得离理想的老师的距离很大。
其中有很多要学习。
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完善自己。
遇到挫折不气馁, 要总结失败的原因。
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 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老师靠拢, 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 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老师。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新教育》。
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
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先生提到“新教育的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激情。
读朱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欢迎浏览科技东西知识店铺!,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才能了。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一要说这心得体会该写什么好呢?《新教育》这本书让我觉得有很多的可写之处,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也让我觉得无从写起。
新教育中的许多理论我们都能经常听谭校说起,什么要“过一种完好幸福的教育生活”啊及“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啊等等。
有些事却是谭校一直带着着我们在做的事情,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经典诵读”等等都是。
这样一来,我们其实是每天都在感受着新教育,也算是活在其中吧。
对于新教育的理念,我还只是在渐渐的探究着前进,但我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便是《新教育》中提到的网络对教育的推动和如何抑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同样进入了网络时代。
随着教育进入网络时代,于是小学阶段便多了一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
网络的开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可它的地位却着实不轻,如今的社会,不会使用电脑等于算是半个文盲了,各行各业都在用,它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办公的一种必需品,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我国便从小学便开场开设信息技术课,于是我们的老师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而我就是一个小学信息技术老师。
作为一个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老师,对于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自然是非常清楚,而《新教育》中把网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总结了三个方面。
“一是对老师成长的推动作用。
二是网络为老师的培训提供了无限充足的信息。
三是网络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的挑战和冲击是必然的。
可是,任何新的事物在表达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个好比事物的光面和暗面。
我们的网络在方便我们的生活和晋级我们的教育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10篇)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10篇)篇一开学后,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
它让我了解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行动论;懂得了“爱心才会产生奇迹”的定律等。
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为如今有点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
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
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
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
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幼儿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1) 在当今新的教育标准下,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通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
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
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
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
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读后感(精选6篇)
朱永新《新教育》一书〔精选6篇〕朱永新《新教育》一书1桌上摆着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便开场了我的阅读光阴。
新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是新教育人的根本书籍了,读后,它使人受益匪浅,让人悟性大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看这本书我无法做到一目十行,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或产生一种没有看过的错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地去看,用心去感悟。
后看到书的后几节,我才知道原我运用了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知性阅读式的方法去咀嚼它独有的味道,倍感开心。
看完此书我花了三天,实属不容易,书中虽有让人乏味的但又实在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后留下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
身为一名还未正式成为老师的”门外汉“,跟它对话,我汲取了好多新教育实验所带的珍贵财富。
新教育是一种“新”和“星”教育,在传承中国祖先优秀化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条下进展教育的革新,如它个性鲜明的十大行动,四大改变,“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程等,并且不断建筑“星工场”,培养一群“擦星族”,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新教育是一种“心”和“幸”教育,它注重师生精神世界的建立,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好的教育生活”,致力营造一个和谐特色创新的书香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行”和“信”教育,强调行动,在行动中见真知,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秉着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坚信理念。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教育的人,我的感悟和反思如下:面对学生,要求老师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老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或是在网络教育在线的____里发表感想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老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老师要擅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开展。
老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培养一群“童心悦读”的孩子,让童书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理念需极大地借鉴。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1) 以前对学习新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再字面上,近两年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致力于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感慨颇多。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
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
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1.专业阅读。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阅读。
正像《新教育》所说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使教学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富有教育教学机智,才能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老中医、老政治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资历增长越来越增值,而教师则不然,很多中小学生喜欢年轻教师,年轻教师除了身上所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外,还因为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或代沟很小,与学生很容易沟通。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四篇)
2024年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样本有机会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
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
里行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与挚爱。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
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
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
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
它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教育导航。
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
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给了我激励和希望。
从作者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作者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
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
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
其中又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读书心得 4篇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李青青名师工作室寒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
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
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
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
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
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
在此列举四个方面。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
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
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
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
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
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励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细细品读教育著作《新教育之梦》,我有一些感悟。
学生欢迎能和他们平等沟通,尊重他们人格的老师。
《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讲到: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
是啊!我们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充满求知欲望、对老师有着崇拜、信任心理的天真无邪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思维能力可能不太敏捷,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甚至有个别学生行为习惯也不大令老师满意,但因为他们是孩子,是我们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去伤害他们,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们平等的沟通,尝试着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对话。
教育需要宽容,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欣赏中,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虽然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一些赏识成功教育、新型师生间平等民主式教育,但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使得我们好多教师观念未能真正转变,有些老师还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很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那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教育!那些经常受到教师批评的学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从而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只有自卑,缺乏应有的自信,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
教师应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成功感。
《新教育之梦》一书中写到: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教育的至理名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设身处地为那些后进学生想想: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从下手,面对一张张试卷头脑中一片空白,这样长此以往,他们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吗?他们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吗?因此,我认为,转变后进学生的关键是帮助他们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和优秀生一样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
作为老师,不能以一个成绩的标准来看待学生,相反,我们要淡化成绩,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而对于后进学生,我们要适当放宽对他们学习的标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对待,培养他们端端正正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有不懂的内容能主动问老师同学,争取理解;培养他们敢于正视老师;培养他们融入集体的积极向上的心态……砖庙镇中心小学李茂芹读《新教育》心得体会(郝继承)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
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偶尔翻动过几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
可是寒假前,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在假期中认真研读《新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读后感。
迫于形势,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谈教育幸福?何谈学生的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富有“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
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
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所以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多的加强物理学史、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总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
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读书心得四(李晓云)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富有“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富有“爱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