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及癔症(4).ppt

合集下载

神经症及癔症ppt课件

神经症及癔症ppt课件
的因素过去以后,焦虑还持续的存在); •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发病机理-生物学因素
• 遗传 • 生化 • 生理 • 躯体健康状态 • 感染
发病机理-心理因素
• 人格特征 • 应激 • 认知模式的歪曲 • 心理防担忧、紧张、着急、烦躁、害怕、 不祥预感等焦虑情感为主,伴有注意力不能 集中、警觉性增高、记忆障碍等。
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 3、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4、1个月内至少有过3次(≥3)惊恐发作,发首次发作
后因害怕再次发作而产生的焦虑持续1月。
惊恐障碍发作的鉴别诊断
• 1、躯体疾病(心脏疾病、甲亢、癫痫); • 2、广场恐惧、社交焦虑障碍等;只有不可预测的惊恐发
作才作出惊恐障碍的诊断。 • 3、惊恐障碍可继发于抑郁障碍,如果同时符合抑郁障碍
临床表现:
• 强迫观念
• 强迫思想:地震 • 强迫性穷思竭虑: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
有蛋? • 强迫怀疑:门窗是否关好? • 强迫联想:对立性质的联想,如和平-战
争 • 强迫回忆 • 强迫意向:看到异性就想拥抱
临床表现:
强迫动作和行为 强迫检查 强迫洗涤 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询问 回避行为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 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 有心理致病的证据: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 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 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 除外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精神病、诈病 • 社会功能受损
鉴别诊断
• 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痉 挛时四肢呈有规则的抽搐,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 性,暗示治疗无效,脑电图检测有特征变化。
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不肯定; • 生化:5-HT功能异常;DA及胆碱能系统可能也参与了部

神经症和癔症

神经症和癔症

目眩,满身大汗,语无伦次,家人认为中暑送来
医院就诊。
今后,羞见一切外人,经常托辞病休在家,
防止交往。检验中患者无特殊表现,自知害怕毫
无必要,但事到告头又担心不已,对此百思不解,
苦恼不安,迫切求治。
依据上述表现,可诊疗为:
恐惧症
神经症和癔症
第19页
恐惧症分型
单一恐惧症
害怕对象是特定物 体或情境,如动物 (如昆虫、鼠、蛇 等)、高处、黑暗、 雷电、鲜血、外伤、 打针、手术,或尖 锐尖锐物品等;
常伴抑郁,自杀倾向增加,需注意。
神经症和癔症
第31页
广泛性焦虑 (CCMD-3 )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疗标准; (2)以连续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以下2项: ①经常或连续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恐惧或提心吊胆; 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效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 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最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继 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品过量、催眠镇静药品,或抗焦虑药戒断 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 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焦虑。
理欲求与对事件不良认知。
患者病前常有一定易患素质和人格基础(如内外向)
亲代遗传对神经症易感个性产生影响。 患者个性特征决定着罹患神经难易程度,同时,不一样
个性特征亦与所患神经症亚型相关。
症状没有对应器质性病变基础
神经症和癔症
第6页
神经症共性
社会功效相对完好
相对于重性精神病而言,社会功效完好; 相对于正常人或病前而言,社会功效相对完好;
从神经症群体考虑(整体),但个别病人可能 有严重社会功效障碍。

常见神经症与癔症PPT课件

常见神经症与癔症PPT课件

(二)现实解体
患者诉述周围环境或特定物体看起来很 陌生、变了形、很平淡、毫无生气、枯燥无 味,或者觉得周围像一个舞台,每一个人都 在这个舞台上演戏;可伴有时间或空间知觉 的改变。患者的上述体验如果呈发作性,可 伴有头昏、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会失去理 智,或害怕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三、病程和预后
常突然起病,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难愈,各种治疗均见效甚微,部分病例 为间歇性发作病程。
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 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常伴有紧张、烦恼、 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 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脑、躯体 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波动。 病前多有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患病率为1.3%(中国,1982)。
一、病 因
人格解体作为一种原发性精神障碍,其 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精神应激因 素有关,如战争、集中营等可导致精神 紧张,较易出现这类症状。
Janet则认为,这类症状是由于精神整合 功能削弱之后,患者对自身和环境中的 客体感觉模糊和不实在所致。
二、临床表现
(一)人格解体
患者诉述他的情感或内心体验变得疏远、陌生,不是他 自己的,或已经丧失了。
(二)强迫动作和行为
1、强迫检查 2、强迫洗涤 3、强迫性仪式动作 4、强迫询问 5、强迫缓慢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
至少有下列一项:以强迫思维为主,包括强迫观念、 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失 去自控能力等;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 核对、检查,或询问等;上述的混合形式。
B、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 C、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D、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 症状。 4、排除焦虑症、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及癔症名词概念神经症趸课件

神经症及癔症名词概念神经症趸课件
神经症及癔症名词概念
目录
神经症概述 癔症概述 神经症与癔症的区别与联系 神经症与癔症的治疗方法 神经症与癔症的预防和康复 神经症与癔症的案例分析
01
神经症概述
指一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症状,但无明显的幻觉、思考障碍或情緒障碍。
神经症
一种表现为躯体症状的精神障碍,通常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但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患者常常感到身体不适,但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这些不适感可能与情绪状态有关。
03
02
01
症状表现
03
神经症与癔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神经症:指一组精神障碍,其特征为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情绪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通常在无明显外界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并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导致患者感到痛苦和功能受损。
03
05
神经症与癔症的预防和康复
03
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症或癔症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症状加重。
0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压力。
02
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详细描述
案例二:癔症病例分析
总结词
强迫神经症与分离性癔症共病
详细描述
患者同时表现出强迫症和分离性癔症的症状。例如,患者强迫自己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同时又因为过度焦虑而突然出现失语或瘫痪等症状。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案例三:神经症与癔症共病病例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神经症与癔症

神经症与癔症

.
3
一、 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
(一) 恐惧症(phobia)又称恐怖症、恐怖性 神经症,是对某些特殊(一般指不具伤害 性)的客观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过分强 烈的恐惧和紧张等急性焦虑反应,常伴有 心悸、气促、面红、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既过分强烈 也不合情理,但每遇到相同情境仍难以控 制恐惧情绪的出现,为此极力回避,或畏 惧而痛苦的忍受,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
.
11
临床分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1.强迫观念 (1)强迫性怀疑(obsessive doubt) 指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明
知已经做的很好,仍然要怀疑、不能放心。常见反复怀疑门窗是否锁 好,或担心曾经粘好的信封是否粘住,是否贴邮票等,反复怀疑医生 的处方剂量是否适量,是否会延误病情等等。 (2)强迫性回忆(obsessive reminiscence) 对于既往的事件、 经历,反复的回忆,明知回忆无实际意义,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萦绕不去。 (3)强迫性穷思竭虑 (obsessive ruminations) 思索一些无实际 意义的问题。如“地球为什么取名叫地球?地球上的人为什么分男女? 先有男还是先有女……”,对这些问题无休止的思索。 (4)强迫性对立思维(obsessive contradictory ideas) 患者脑 海中经常有一些对立的思想出现。如看到墙上的标语“和平”,立即 想到“战争”;看见“快乐”就想到“痛苦”等相反的概念。
.
5
2.单一恐惧
(simple phobia)是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 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尤以儿童、女性多 见。恐惧对象一般是不具伤害能力的动物或昆虫, 如猫、鼠、青蛙、鸟、毛毛虫等;或不祥物品 (血污、骨灰盒、花圈等),或尖锐锋利的物品 (刀、笔尖);还有对处境产生恐惧,如黑暗、 幽闭、空旷处、雷电等。单一恐惧症的症状恒定, 既很少改变也很难泛化。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可能 在消除了某种恐惧之后,又出现新的恐惧对象。

神经症和癔症

神经症和癔症

小朋友期起病者、单一恐惊者预后很好,广泛性恐 惊症预后较差。
恐惊症旳症状特点
a)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惊,恐惊旳 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当;
b) 发作时有焦急和自主神经症状; c) 有反复或连续旳回避行为; d) 懂得恐惊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
无法控制;
恐惊症分型
场合恐惊症
最常见,约占60%; 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是另一高发
概述
神经症样综合征(有神经症性症状≠神经症)
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 器质性疾病旳多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 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癔症(CCMD-3单列)
明显旳心理原因 易感个体 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癔症性躯体
障碍( 又称转换障碍 )。 反复发作倾向
病因及发病机理 生物学 遗传 社会 心理
广泛性焦急症
临床体现
精神焦急:精神上旳过分紧张是焦急症状旳关键。体现 为对将来可能发生旳难以预料旳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旳 经常紧张。如紧张子女出门会出车祸。其焦急与烦恼旳 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符,患者常有恐慌旳预感,终日心烦 意乱,坐卧不宁,忧心忡忡,好象不幸即将来临在自己 或亲人旳头上 。
躯体焦急:体现为运动不安与多种躯体症状,如胸憋, 气短,肌肉紧张,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有心悸, 气促,窒息感,头昏,多汗,面部发红,或苍白,口干, 胃部不适,恶心,腹痛。 )。
神经症总患病率为1.5%; 神经衰弱为0.84%; 抑郁性神经症为0.30%; 癔症为0.13%
CCMD-3神经症诊疗原则
【症状原则】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惊;②逼迫症 状;③惊恐发作;④焦急;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 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原则】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旳精神痛苦, 促使其主动求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呼吸循环系统 • 5.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 (二)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 (三)疑病症 • (四)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1.符合神经症 • 2.以躯体症状为主,过分关心,与实际情况明显
不相称;
• 3.反复就医检查,对阴性结果及合理解释不相信;
• 4.社会功能受损 • 5.病程标准:3个月、2年、半年; • 6.排除标准 • 四.治疗
• 2.有现实恐惧对象,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 3.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
• 4.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且很突出;
• 5.知道恐惧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 (二)鉴别诊断
• 1.正常人的恐惧;
• 2.与其他类型神经症的鉴别;
• 3.颞叶癫痫;
• 四.治疗:行为治疗(首选系统脱敏疗法)

药物治疗
第三节 焦虑症
• 二.神经症的分类 • CCMD-3将神经症分为以下几类: • 1.恐惧症 • 2.焦虑症 • 3.强迫症 • 4.躯体形式障碍 • 5.神经衰弱 • 6.其他待分类的神经症 • 三.神经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 总患病率:国内(1990年)1.5%,国外5%左右
• 四.神经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1.症状标准 • 2.严重程度标准 • 3.病程标准 • 4.排除标准 • (二)鉴别诊断 • 1.器质性精神障碍 • 2.精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 • 3.应激相关障碍 • 4.人格障碍
他药物;
第四节
• 定义 • 患病率、预后;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1.遗传 • 2.生化 • 3.脑病理学 • 4.心理学理论 • 二.临床表现 • (一)强迫观念 • 1.强迫思想
强迫症
• 2.强迫性穷思竭虑 • 3.强迫怀疑 • 4.强迫联想、强迫性对立思维; • 5.强迫回忆 • (二)强迫意向 • (三)强迫动作和行为 • 1.强迫检查 • 2.强迫洗涤 • 3.强迫性仪式动作 • 4.强迫询问 • 5.强迫计数
• (一)注意事项:医患关系、早期医学评估、尽 早引入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话题、适当解释保证、 适当控制病人的要求和处理措施;
• (二)心理治疗 • (三)药物治疗 • (四)其他治疗
第六节 神经衰弱
• 定义: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 • 患病率:国内成人约1.3% • 预后 • 一.病因 • 素质、心理冲突、精神紧张、精神创伤、无序的
•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1.符合神经症诊断,并以强迫症状为主; • 2.症状起源于内心,非外界或别人强加; •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感到痛苦,试图抵抗,
但不能奏效。
• 4.社会功能受损; • 5.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 6.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强迫症状;
• (二)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恐惧症、焦虑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神定义: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 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 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 一.神经症的共性 • (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 (二)病前常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人格基础; • (三)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 (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 (五)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 (六)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 惊恐障碍 • 1.符合神经症 • 2.发作无诱因、无特定情境、不可预测; • 3.发作间隙无明显症状 • 4.发作时强烈恐惧、明显植物神经症状、濒死感、
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 5.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 • 6.一个月内至少发3次,或首发后继发焦虑持续1
个月;
• 7.排除标准;
• (二)鉴别诊断 • 1.躯体疾病所致焦虑 • 2.药源性焦虑 • 3.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 四.治疗 • (一)心理治疗 • 1.健康教育 • 2.认知治疗 • 3.行为治疗 • (二)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抗抑郁剂等,其
生活状态、人格缺陷等;
• 二.临床表现 • 1.脑功能衰弱症状 • 2.情绪症状 • 3.心理生理症状
•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1.符合神经症 • 2.脑力体力易疲劳; • 3.精神易兴奋; • 4.肌肉紧张性疼痛; • 5.睡眠障碍; • 6.其他心理生理症状; • 7.病人痛苦,影响社会功能; • 8.符合症状至少3个月; • 9.排除其他类型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
各种躯体疾病;
(二)鉴别诊断 1.恶劣心境障碍 2.焦虑症 3.精神分裂症 四.治疗 (一)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放松疗法、森田疗法、 (二)药物治疗 短期使用抗抑郁剂、振奋剂; (三)其他 体育锻炼、工娱疗法、旅游疗养等;
• 五.神经症的治疗 • 1.心理治疗 • 2.药物治疗
第二节
• 定义 • 患病率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1.遗传因素 • 2.生化研究 • 3.心理社会因素 • 二.临床表现 • 1.场所恐惧症 • 2.社交恐惧症 • 3.单一恐惧症
恐惧症
•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 四.治疗 • 1.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分析; • 2.药物治疗: • 氯米帕明最常用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 定义: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 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 1.遗传:目前不肯定; • 2.个性特点:敏感、多疑、固执、过度关心健康; • 3.神经生理: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 • 4.心理社会因素; • 二.临床表现 • (一)躯体化障碍 • 1.疼痛 2.胃肠道症状 3.泌尿生殖系统
• 定义 • 曾用名 • 患病率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1.遗传因素 • 2.生化因素 • 3.心理因素 • 二.临床表现 • (一)广泛性焦虑: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觉醒
度提高、其他症状;
• (二)惊恐障碍 •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广泛性焦虑 • 1.符合神经症; • 2.经常无明确对象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 3.伴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 • 4.社会功能受损,病人感到痛苦; • 5.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 6.排除其他原因继发的焦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