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第四讲: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复习过程
公共池塘理论
4摘要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管理理论在摒弃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以解决集体行动逻辑,并提出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设计原则。
公共池塘理论的身边的实际运用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问题;解决方法页脚内容1前言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是俱乐部物品,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第三类是共同资源物品,特点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却无法有效地排他。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运用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公共事物尤其是公共池塘资源的自主治理问题,在摈弃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以解决集体行动逻辑。
本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试从在公共资源、公共物品上产生的集体行动问题展开思考。
第二部分举例论证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在西南民族大学女生寝室公用厕所的实际运用,并提出一些看法与结论。
页脚内容I第一部分集体行动逻辑及问题1.哈丁的“公用地悲剧”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
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
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
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当个人按自己的方式处置公共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发生。
“公地悲剧”的更准确的提法是:无节制的、开放式的、资源利用的灾难。
很早之前亚里士多德提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在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中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地点
瑞士,托拜尔
是
是
是
NR
强有力的
西班牙,巴伦 西亚等
雷蒙德等流域 (当前)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强有力的
强有力的
雷蒙德等流域 (早期)
土耳其渔场 斯里兰卡渔场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失败的
失败的 失败的
NR=不相关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
Thank you!
1 占用者人数 2 3 4 5 6 7 8 公共池塘资源规模 资源单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性 公共池塘资源的现有条件 资源单位的市场条件 冲突的数量和类型 所使用的现行规则 所提出的规则
成本评估
影响转换成本评估的环境变量
1 决策的人数 2 3 4 5 6 7 利益的异质性 为改变规则所使用的规则 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的技能和资本 所提出的规则 占用者以往的策略 改变规则的自主权
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后,奥斯特罗姆又回到了对理论的研 究上来。本章一开始,她就对第一章提到的模型进行了评析。 认为,这些模型远未能反映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其本身的 效用也是有限的。并认为这些模型对于在规模较大的公共池 塘资源环境中预测人们的行为时是有用的,但对于本书所研 究的较小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却派不上用场。她认为,这些 模型把一些参数设定为常数,并把环境结构作为外生变量固 定化,然而环境总是在变化的,因此这些模型是有缺陷的。
公共池塘资源及其治理模式初探
以增 加额 外 的消 费 , 不 会 发 生竞 争 , 每 增 加 一 个 消 费 者 的边 而 即 际成 本 为零 ; 超过 “ 挤 点 ” 后 , 加 更 多 的 消 费 者将 减 少全 当 拥 之 增 体 消费 者 的 效用 , 达到 拥 挤 点 之 后 , 加 额 外 消 费 者 的 边 际 成 即 增 本 趋于 无 穷 大 , 至 会 因 此破 坏 资 源 系 统 。 甚 由于 资源 系统 的使 用 不 受 限制 , 易造 成 先 来 先用 的竞 争 利 用现 象 , 用 者 之 间 相 互 容 使
析 , 出了公共 池塘资源使 用及管理 中存 在的 问题 , 提 初步探讨 了 公共池塘 资源政府 集权 式治理 、 私有化 、 自主组织和 自主治理 的
三 种 治理 模 式 。
享这 些财 富, 么到那时他们便会发现 , 那 这些财 富已经被人取走
了 … …海 洋 中 的鱼 对 渔 民来 说 是 没 有 价 值 的 , 因 为如 果 他 们 今 天 放 弃捕 捞 , 不 能保 证 这 些 鱼 明还 在 那 里 等 他 ” 约翰 ・ ・ 就 。 H 戴尔 斯 (on ・a e , 9 8 与 戈登 同时 注 意 到 了与 共 同拥 有 的 资 J h ・HD l s 16 ) 源 相 关 的令 人 困窘 的 问题 , 因 为没 有 替 代 的选 择 ! 代 资源 经 “ ’ 现
应 ”影 响对 资源 系 统 的 使 用 。 没有 超 过“ 挤 点 ” , 在 拥 的范 围 内 , 可
度 的, 我们设这个数量为 L 。在一个 两人参加 的博弈 中,合 作 ” “ 策略可以被认为是每个放牧人放养 L 2的牲畜, 背叛”策略则 / “
是 每 个 放牧 人 放 养 尽 可 能 多 的牲 畜 ,只 要 出售 这 些 牲 畜 能够 获 利 ( 人 的私 人 成本 是 既定 的) 假 定 这 个数 量 大 于 L 2 牧 , / 。如 果每 个 牧 人 把 放牧 数 量 限定 在 L 2 他们 将 各 获 利 l 单 位 。然 而 , /, 0个 如 果 他 们 都 选择 背叛 策 略 , 们 的获 利 为 零 。 果 他们 两 人 中 的 他 如
公共管理学第四讲:公共池塘资源治理
合作 合作
背叛
背叛 —1,9
—2,—2
10,10
9,—1
但是,上述博弈所实现的最优均衡,是建立在信息准确、 监督能力强、制裁可靠有效以及行政费用为零等假设的基 础上的。 没有准确可靠的信息,政府机构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其中包括主观确定资源负载能力,罚金太高或太低,制裁 了合作的牧人或放过了背叛者等。 没有监督的能力使得政府无力对个体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即使花了非常大的成本进行监督,也往往得不偿失 政府的制裁威胁是否可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首先政 府有可能收受贿赂而偏袒其中一方,其次,政府有可能处 于自身利益而课以重税,从而导致各方生产活动的激励都 不足。
囚徒困境博弈
无论对方如何选择,每个人的最优选择:坦白。所以, 我们可以预测,结果将是(坦白,坦白) “囚徒困境”表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哈丁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表示。假如我们设定使 用一块公共放牧草地的牧人为博弈对局中的对局人。对这块草地 来说,它可以供养的牲畜数量是有限的。在这个限度内,牲畜经 过一个季度的放牧都能达到膘肥体壮。我们将这个数量设定为L 。在一个两人参与的博弈中,“合作”策略被认为是每个放牧人 放养L/2的牲畜;“背叛”策略则是每个放牧人放养尽可能多的 牲畜,只要出售这些牲畜能够获利,假定这个数量大于L/2.
公共池塘资源
导致公共池塘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即很难把潜在受益者排除或限 制在使用公共池塘资源之外)的原因很多。(1)有时它纯粹是 由公共池塘资源的规模,或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是由公共 池塘资源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为一个近海渔场设置围墙 的成本,高得令人难以问津,更不用说将整个海洋围起来所需要 的花费了。(2)有时是因为,排他或限制使用所带来的收益, 低于建立排他机制的成本。(3)还有时候是因为基本的宪法、 法律或制度安排阻碍了排他或对使用的限制,例如,宪法明确规 定了辖区所有公民可以无障碍地进入辖区内的渔场。(4)另外 ,传统的思想或规范,以及公平、伦理等因素,也会使人们不去 认真考虑如何排除其他受益者这样的问题。难以排他带来的不仅 是公共池塘资源被多人使用,而且包括很难有效对使用者利用资 源的行为进行限制。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分析
明确 规定 , 权从 公 共池 塘 资源 中提取 一 定 资 类 似 的 概 念 相 关 , 如 cmmo s 例 o n , 人或 家庭也必 须予 以明确界定 。 ② 使 占用 和 供 应 规 则 与 当 地 条 件 保 持 一 致 。规 定 占用
⑥ 冲 突解 决 机 制 。 占用 者 和 他 们 的 官 员 能 够 迅 速 通 过 成 本 低 廉 的地 方 公 共 论 坛 来 解 决 占 用 者 之 间 或 占 用 者 与 官 共 同使 用整个 资源 系统 但 分 别 享用 资 源 单位 的公 共 资 源 。 员之间 的冲突 。 在 这 种 资 源 环 境 中 , 性 的 个 人 可 能 导 致 资 源 使 用 拥 挤 或 理 ⑦ 对 组 织 权 的 最 低 限 度 的 认 可 。 占 用 者 设 计 自 己制 度 者 资 源 退 化 的 问 题 。 ” 的权 力 不 受 外 部 政 府 威 权 的 挑 战 。 2 公 共 池 塘 制 度 的 设 计 ③ 分 权 制 企 业 。 在 一 个 多 层 次 的 分 权 制 企 业 中 , 占 对 “ 过 自主 组 织 来 治 理 和 管 理 公 共 池 塘 资 源 的 占用 者 通 用 、 应 、 督 、 制 执行 、 突解决 和治理活动加 以组织 。 供 监 强 冲 所 面 临 的 一 些 问 题 与 私 益 物 品 占 用 者 的 问 题 相 似 , 面 临 所 对 于 这 八 条 设 计 原 则 , 有 制 度 安 排 基 本 符 合 这 些 原 只 的另一 些问题 与提 供公 益 物 品 占用 者 的问 题相 似 。 因此 , 则 时 , 些 制 度 才 有 可 能 是 强 有 力 的 , 则 , 可 能 这 种 制 ” 这 否 有 在 政 府 和 市 场 之 外 , 该 还 有 一 种 可 能 的 模 型 来 解 决 公 共 度 就 是 脆 弱 的 。因此 , 应 自主 治 理 的 制 度 安 排 , 全 可 以 作 为 完 正 如 奥 斯 特 罗 姆 教 授 所 言 : 公 共 池 塘 资 源 是 一 种 人 们 “
中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困境的案例
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困境的案例1. 介绍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而公共池塘是其中之一。
然而,近年来,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出现了许多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困境。
2. 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而公共池塘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导致了公共池塘的水质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3. 典型案例3.1 污染严重的池塘在一些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公共池塘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水质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严重的池塘不仅无法供人们使用,甚至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3.2 过度捕捞一些地方的公共池塘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和监管,导致了过度捕捞现象的出现。
一些大型渔业公司为了谋取暴利,不断地捕捞公共池塘的鱼类资源,导致了公共池塘的渔业资源枯竭,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 归因原因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困境的出现,有很多原因。
政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上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公共池塘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一些地方的居民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是导致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
5. 解决办法为了解决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困境,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公共池塘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
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池塘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池塘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需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减少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6. 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困境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公共池塘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池塘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共同努力为保护公共池塘资源做出贡献。
公共管理事务专业资料
二、可信承诺问题
1、最初,占用者—规则—和睦相处、预期收 益——遵守。 后来,占用者—规则—违反规则可获取唾手可 得的利益。 通常解决方法——外部强制。
经济分析 Bt(违反规则的收益) Ct(遵守规则的收益) S (制裁数额) 当Ct>Bt-S的时候 有利,解决承诺问题。 当S>Bt的最大值时,违反规则便必然没有利益。
第二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 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 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 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 利益。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的情境
一、几个概念
1、公共池塘资源
非排他性:排斥因使用资源而获取利益 的潜在受益者 的成本很高(将一些人排 除在享受资源之外很难,但并不是不可 以排除)。 私人使用存在耗损。
第五节 现实场景的制度 研究
—— 对本书后半部分内容 的导读与概括
第3,4,5章的案例:
要从案例中研究什么?
现实场景中解决问题的基本做法是什么? 作者在这三章中确定占用者所面临的问题的 结构是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框架:
理解有关资源本身的结构
发现资源单位的流动模式 确定有关个人的关键特征
第3章 “成功”案例
3、制度:工作规则的组合
工作规则:人们在就采取什么行动进行选择 时实际使用的,需要监督的和强制实施的规 则。(众所周知) 工作规则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接近于用立法、 行政规制和法庭决定表示的正式法律。 (填 补空白,对立。作者关注规则产生的激励与后果。)
不同规则的嵌套 所有规则都被纳入如何改 变该套规则的另一套规则中。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分析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分析作者:孔维臻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03期摘要: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
奥斯特罗姆提出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理论,阐述了公共池塘制度的设计,分析了影响自主治理合作的可能性因素,并探讨了目前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资源;制度;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23-011 概念界定公共池塘资源与一组类似的概念相关,例如commons,common property,它们意义相近,有时可能通用,但各自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确定性。
如果用两个维度(可排它性、可衰减性)来衡量物品,物品可以被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公共池塘物品,公共池塘物品是指不可排它,同时具有可衰减的性质(使用后数量会减少)的物品。
公共池塘资源,它既不同于纯粹的公益物品(不可排他,共同享用),也不同于可以排他、个人享用的私益物品,同时也有别于收费物品(Toll Goods)或者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可以排他,共同享用),它是难以排他但是共同享用的。
正如奥斯特罗姆教授所言:“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
在这种资源环境中,理性的个人可能导致资源使用拥挤或者资源退化的问题。
”2 公共池塘制度的设计“通过自主组织来治理和管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私益物品占用者的问题相似,所面临的另一些问题与提供公益物品占用者的问题相似。
”因此,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应该还有一种可能的模型来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问题,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中从博弈的角度提出了“自筹资金的合约实施博弈”,认为没有彻底的私有化,没有完全的政府权力的控制,公共池塘资源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自筹资金来制定并实施有效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合约。
某公共事务治理之道讲义
第二节 制度选择的分析框架
要分析一个制度选择的环境,需要从人们对未来操作规 则进行选择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在第二章中,使用的理性 行动的一般理论包括4个内部变量:预期收益、预期成本 、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人们决策时要衡量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在下图中,可 供个人选择的替代方案有:(1)支持继续执行现有规则 (2)支持改变一条或多条现有规则。是否支持规则的改 变,取决于支持变革的程度和在制度选择的环境(兼指宪 法选择和集体选择。)中所使用的总规则。
人们改变自己规则的自治权受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公共池塘资源的位置 和政治体制的影响。在一些地方,人们或许没有正式被授予自治权, 却因为公共池塘资源的所在地与最近的政治或行政官员所在地距离较 远而拥有了实际的自治权。居住在遥远的公共池塘资源所在地的占有 者,通常比居住在政权中心附近的工作池塘资源所在地的占有者具有 更多的自治权。
2.与现有规则相比,使用所建议的规则后资源单位的预期流量 将如何变化?
3.与现有规则相比,使用所建议的规则后资源质量将发生什么 变化?
4.与现有规则相比,使用所建议的规则后资源的再生周期将多 长?
5.与现有规则相比,使用所建议的规则后冲突将会减少、不变 、还是增加?
• 引出九个环境变量: (1)参与者的人数 (2)资源系统的规则 (3)资源单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性 (4)资源系统的现有条件 (5)市场条件 (6)过去冲突的数量和类型 (7)记载有关现有条件和历史上资源使用模型的资源的可获取性 (8)特殊的现行规则 (9)特别提出的规则 通过环境变量引出了解收益的三大要素:
2、适用的局限性
公共池塘资源的自主治理理论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 由于奥斯特罗姆的理论是建立在严格假设意义上的, 适用 度包括适用的对象、适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用的 政治体制等等, 这些都需要在满足了某些特定标准之后, 才有可能使得公共池塘资源的自主治理取得成功。这些特 定条件严重地缩小了自主治理理论的适用范围, 也在一定 程度上减弱了自主治理理论的推广意义。
公共池塘资源
执行的经济分析
防止偷捕
沿海国家已宣 布,对200海里 外大陆架外部 界限范围内拥 有主权。在这 些区域内,各 国有排他的管 辖权。
设计政策时应 考虑执行环节 ,尽可能降低 守法成本。纳 入真实的执法 成本会降低有 效的种群数量 。
提高违法行动 的成本能够遏 制偷捕动机, 罚款或用经济 激励促进民众 实施更多监管 。
有效配置:生物学方面
谢弗生物学模型
最大可持续产量 C
B 最小存活种群
A 自然均衡点
图14.1 鱼类存量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有效配置: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
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static efficient sustainable yield):
在不考虑贴现情况下,在可长期持续下去的渔获量水平下 取得得最大年净效益的产量。
三个假设:
(1)鱼类价格保持不变,并且与销售量无关 (2)单位捕捞努力量的边际成本是常数 (3)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与鱼群规模成正比
有效配置: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
成本、效益与捕捞努力量之间的关系:
A
B
图14.2 渔业可持续效率产量
有效配置:动态有效可持续产量 动态有效可持续产量(dynamic efficient sustainable yield):
LOGO
渔业公共政策国际渔业问题国际渔业问题国际渔业问题国际渔业问题执行的经济分析执行的经济分析执行的经济分析执行的经济分析防止偷捕防止偷捕沿海国家已宣布对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范围内拥有主权
公共池塘资源
鱼类和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物种
LOGO
Contents
1 2 3
有效配置 可取性和市场解决方案 渔业公共政策
渔业公共政策 个人可转让配额-----让渔民更多获益?
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之道
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之道作者:王志凌魏聪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摘要]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自古以来一直困扰管理者和资源占有者,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利维坦方案和私有化为方案。
本文延续奥斯特罗姆的思路从制度分析与经验研究层面对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共池塘资源制度分析经验研究公共事物悲剧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士亚里斯多德的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奥斯特罗姆教授以“公有地悲剧”、“囚犯难题”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这三个被广为应用的理论模型开始了她对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与依靠“看不见的手”即能达到满意均衡的私益产品不同,在对公共物品进行追求时,习惯于从自身角度考虑的理性行动人只要不被排斥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利益之外,就没有动力为共同的利益做贡献,而往往只会选择做一个搭便车者,从而“个人的理性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最终导致集体性悲剧结果的发生。
据此,人们一般认定,要避免公共事物的悲剧性命运,只有两条非此即彼的路可走:(1)以利维坦“唯一”方案。
也就是对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实行中央政府的控制,以此来避免公地悲剧。
(2)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
对此,她引用罗伯特.史密斯的话:“在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问题上避免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创立一种私有财产权制度来在终止公共财产制度。
”对于这两种的“唯一”方法,奥斯特罗姆认为是存在局限性的,她认为在制度安排的“工具箱”中不应该只存在“国家”或“市场”两种药方,指出人通过自筹资金与自主合约可以使公地悲剧问题的得到有效处理。
在酿造自主组织与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时,奥斯特罗姆分别采用了制度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从制度分析层面上看,奥斯特罗姆在界定基本概念基础上阐述了用于分析的基本理论。
公共管理事务专业资料_OK
第四节 各种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治理的公共池塘资 源制度的相似之处
• 一、公共池塘资源场景中相似之处:
• 1.面临着不确定的和复杂的环境 • 2.人口长期以来保持稳定,成员之间的信誉的维持 • 3.资源系统和制度显示出非凡的坚韧性
25
• 二、设计原则
• 一种实质要素或条件,有助于说明这些制度在维持公共池塘资源、保 证占用者世世代代遵守所使用的规则中的成功原因
18
• 二、木尔西亚和澳瑞辉拉
1.环境特征: 与巴伦西亚相似 降水量更少,塞古拉河可变性更大 地势更加复杂(高低和低地)
2.水权分配原则: 水权来自于土地本身,有灌溉权和无灌溉权的土地早已标定(边界确定) 给定取水时间:每个农民被分配一个固定时间取水 优点:能准确知道什么时候和有多长时间可以取水,更合理规划自己田
第三章 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 共池塘资源分析
1
目录
• 第一节 高山草场和森林的社群保有权 • 第二节 韦尔塔的灌溉制度 • 第三节 菲律宾桑赫拉的灌溉社群
• 第四节 各种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治理的公 共池塘资源制度的相似之处
2
相关概念
• 公共池塘资源:
• 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 公共资源。在这种资源环境下,理性的个人可能导致资源使用拥挤或 者资源退化的问题。 “拥挤但不收费的公路”
• 实践结果:
公共池塘资源不仅受到保护,而且得到了扩大。
9
地方规则:
• 界定公共池塘资源享有者 • 规定管辖条款,控制资源的占用数量 • 确定分配规则:
(1)、在冬季喂养的牲畜头数 (2)、农民个人拥有的草地总面积 (3)、个人生产干草的实际数量 (4)、拥有的山谷土地的价值 (5)、合作社中股份的数量
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的多层级治理一一个情景化拓展的IAD框架
开放性
封闭性
所有权主体
模糊
清晰
占有者身份
身份不明确
身份较明确
占有者关系
相对陌生
相互熟悉
占有者行为 认知感情 样本典型
相对独立 相对淡薄 公共地下水
相对一致 比较深厚 村庄共有灌溉水渠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此处的灌溉水渠具体指村庄共有财产权但农户分别使用的类型 参见郭剑鸣*##] 的研究
!!( 公共行政评论*#*# 年第) 期
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的多层级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 近来有学者以渔业资源为分析样本' 认为多中心治理体制 可有效控制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 机会主义和责任规避等行为$ 谭江涛等' *#)%%+ 问题是' 多中心治理以多元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为价值预设' 强调有限 决策权在不同层级权力中心间分配' 从而使各权力中心在特定制度框架下彼此 合作和相互制约' 进而实现既定的治理目标+ 但行动于中国场景中的不同权力 中心并非绝对的地位平等+ 那么' 对于封闭性类型的公共池塘资源而言' 多中 心治理主张的价值内涵能否准确且清晰地反映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位置关系( 是 否会遮蔽多层级治理的架构与机制( 进而' 开放性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模式' 是否适用于具有明确使用边界的封闭性类型' 并获得预期绩效( 既有研究缺少 深入具体行动情景的实证验证+ 将理论层面的关注转换到中国的实践场景' 显然大量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 的治理问题不容回避+ 以农村宅基地为例' 农户凭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无 偿获得特定面积的宅基地使用权+ 这种权属关系意味着' 农户在初始条件下均 有机会获得宅基地的占有和使用权' 即宅基地在集体内部非排他性较强+ 生活 世界中' 宅基地维系农户生产生活的基本功能和既有制度安排使其难以排斥内 部潜在的受益者$除非取消集体成员身份%+ 而土地用途的固定专一和相对稀缺 . Al等l 特Ri征g'ht则s约R束e着se资rv源e供d.给的规模和范围' 客观上刺激着农户竞争性获取和使 用甚至相互伤害+ 由此来看' 对于具有相同村籍的农户而言' 宅基地的占有和 使用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 属于公共池塘资源$桂华' *#)(%+ 而在外部制度空间层面' 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 对外排斥非本集体经 济组织成员使用从而构筑起保障内部使用的天然屏障+ 成员身份限定意味着' 宅基地的占有和使用主体相对固定且彼此相互熟悉+ 当特定农户以成员身份或 继承等方式占有某一方位的宅基地时' 该农户便拥有了事实上的)准私有* 关 系+ 宅基地占有和使用的日常实践' 不仅体现出较高的排他性和较低的分割性' 从而对其他主体构成排斥' 甚至在观念意义上表露出)想象的私有化* 迹象+ 而建造于宅基地之上的农房属农户私产' 承载着安身居所与家产传承的责任' 农户往往对其感情深厚' 从而成为共同行动的可能条件+ 由此来看' 宅基地是 一类具有典型封闭性的公共池塘资源$ 图)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斯考特·戈登在其经典文章《渔业:公共财产研究的经济理论 》中,明确阐述了类似逻辑:属于所有人的财产就是不属于任何 人的财产,这句保守主义的格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所有人 都可以自由得到的财富将得不到任何人珍惜。如果有人愚笨地想 等到合适的时间再来享用这些财富,那么到那时他们便会发现, 这些财富已经被人取走了……海洋中的鱼对渔民来说是没有价值 的,因为如果他们今天放弃捕捞,就不能保证那些鱼明天还在那 里等着他。
哈丁的结论是:这是一个悲剧。每个人都被锁定到一个系统 ,迫使他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无节制地增加自己牲畜。在一 个信奉公地自由使用的社会里,每个人趋之若鹜地追求他自 己的最佳利益。毁灭就是所有人的目的地。
哈丁不是第一个注意到公地悲剧的人。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就 注意到:“凡是属于最大多数人的公地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东 西,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东西。”
奥尔森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集体行动的结果研究表明,人 们并不必然从集体利益中获益,而且也未必愿意为了集体的共同 利益而努力。他认为个体的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的理性。每个 人并不一定都会从集团合作中受益,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 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 利益的个人是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所有边界无法清晰界定的资源都可能产生公地悲剧
囚徒困境博弈
无论对方如何选择,每个人的最优选择:坦白。所以, 我们可以预测,结果将是(坦白,坦白)
“囚徒困境”表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哈丁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表示。假如我们设定使 用一块公共放牧草地的牧人为博弈对局中的对局人。对这块草地 来说,它可以供养的牲畜数量是有限的。在这个限度内,牲畜经 过一个季度的放牧都能达到膘肥体壮。我们将这个数量设定为L 。在一个两人参与的博弈中,“合作”策略被认为是每个放牧人 放养L/2的牲畜;“背叛”策略则是每个放牧人放养尽可能多的 牲畜,只要出售这些牲畜能够获利,假定这个数量大于L/2.
பைடு நூலகம்
又像公共物品那样难以排他。
公共池塘资源
导致公共池塘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即很难把潜在受益者排除或限 制在使用公共池塘资源之外)的原因很多。(1)有时它纯粹是 由公共池塘资源的规模,或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是由公共 池塘资源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为一个近海渔场设置围墙 的成本,高得令人难以问津,更不用说将整个海洋围起来所需要 的花费了。(2)有时是因为,排他或限制使用所带来的收益, 低于建立排他机制的成本。(3)还有时候是因为基本的宪法、 法律或制度安排阻碍了排他或对使用的限制,例如,宪法明确规 定了辖区所有公民可以无障碍地进入辖区内的渔场。(4)另外 ,传统的思想或规范,以及公平、伦理等因素,也会使人们不去 认真考虑如何排除其他受益者这样的问题。难以排他带来的不仅 是公共池塘资源被多人使用,而且包括很难有效对使用者利用资 源的行为进行限制。
也就是说,公共财产往往会遭到不计后果的使用。只 要公共池塘资源对一批人开放,资源单位的总提取量 就会大于经济上的最优提取水平。
如果“公地”仅仅是一些牧场或渔场,公地悲剧就不 会引起如此普遍的关注。“公地悲剧”是一种比喻, 已经被用来描述各种公共问题。例如,环境污染问题 、人口过度膨胀问题、公共财政的过度开支问题、寻 租问题、公共部门间关系问题、国际合作、社会冲突 等问题。
二、公共池塘资源困境的
三种理论模型
公地悲剧
加勒特·哈丁1968年在《科学杂志》发表《公地悲剧》。哈 丁从一个理性的放牧人的角度考察了这种情形的结构:,每 个放牧人都从自己的牲畜中得到直接收益;但当他或其他人 在牧场上过度放牧时,每个放牧人又因公共牧场退化而承受 延期成本。因此,每个放牧人都有增加更多牲畜的动力,因 为他从自己的牲畜身上得到直接收益,承担的只是由过度放 牧所造成的损失中的一份。
竞争性
低
高
排他性
困难 容易
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
公共池塘资源 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的特征在于竞争性和从经济与法律意义上来讲相对容易
的排他性,这类物品最适合用关于市场的经济学理论来做分析。
公共物品在这两种性质上与私人物品正好相反。准公共物品与私
人物品一样具有相对容易的排他性,又与公共物品一样相对缺乏
竞争性。公共池塘资源的资源单位具有私人物品那样的竞争性,
合作
背叛
合作
10,10
—1,11
背叛
11,—1
0,0
集体行动的逻辑
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以个人追求自己 的福利为参照,对促使个人追求他们共同福利的困难性,作了一 个与囚徒困境博弈密切相关的考察。
亚当·斯密认为,在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中,对于个人有利 的事情对于集体也同样有利。他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可 以自动协调,社会收入是全部个人收入的总和,个人利己行动的 极大化会自动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传统群体理论也认为,具 有共同利益的个人会自愿地为促进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动。其逻 辑推理是,只要群体中的个人是理性的和自私的,他们将为这一 目标的实现而行动。因为形成集团的目的在于增进其共同利益, 集团规模越大就越有效率 。
公共管理学第四讲:公共池塘资 源治理
四种类型的物品
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对物品做出判断后的结果进行排列组合。我 们可以得到四种类型的物品如下图所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公共池塘资源。这是一种很宽泛的分类方式,每个 类型的覆盖面都很广。它们就像物品世界里的四个“大陆”,尽 管各个类型所包含的物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每一类型的物品都 与其他三类不同。
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的逻辑,模型的中心问题都是搭 便车问题:任何时候,一个人只要不被排斥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 带来的利益之外,就没有动力为共同的利益做贡献,而只会选择 做一个搭便车者。如果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搭便车,就不会产生集 体利益,即如果搭便车的诱惑支配了决策的进程,最终的结局将 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可能提供集体 物品而另一些人搭便车,结果是集体利益供给达不到最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