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与知识管理

合集下载

Web2.0环境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Web2.0环境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作性, 任何人 都可 以对Wi 中的 内容进行 编辑和 管理, ki 并且 还 可 以在 社 群 成 员 的 共 同协 作 下进 行 新 知 识 的 创
造 ”。这些 特 点不仅 为教 师最大 范 围的交流 和共 享知 识
师 主动参 与和 积极 交流与 共享 的平 台,充 分发挥 了其 参
与知 识管理 的主动 性和积 极性 。 2 R S a ,网摘 ,B o ,W k  ̄ S S 典型应用 . S ,T g 1 g i iB N 等
全 挖掘 出来 ” 。教 师可 以通过 这种 网络社 交平 台,建 立
六度分 隔 ,A a ,X L 新理 论和技术 实现 的互联 网新 j x M等

代模 式。 ”作 为第 二代互 联网 ,w b . N提 倡 的先 进 e 20
理 念 以及 各种 新 的应 用 方式与平 台对 教师 个人知 识管 理 产 生 了很 大的影 响 ,具 体表现 在 : 1 以 “ 户 为中心 ”的理念 使教师 在个 人知 识管 理 . 用 过程 中充 分发挥 了主动性
CN 1 - 99 / 1 4 4 T
中国 现代救甫 备 装
21第期 0年6 总 14 11 期 第
目前 被普遍 接受 的概 念是 B g e D n 1 g r o 在他 的 “ e 2 0 o W b .
概 念 诠 释 ” 一 文 中 提 出 的 “ b . 是 以 F1i , We 2 0 kr C
D 1 i i . S 3 h n s c m 网站 为代表 , 以B o , e . c 0 U ,4 T i g . o 等 1 g T g N ,R S i i a ,S S S ,W k 等社会 软件 的应用为 核心 ,依据

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原型设计

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原型设计
K o e g n g me t K ) 是 n wld eMa a e n ,P M 就
运 用 一系列 的工 具和 技 巧 ,对个 人 在 日 常生 活 中 自己所 需要 的知 识 和信 息 进行
W e . 典 型 应 用 b20的
B OG。 L L B OG是一种用来表达个人思
从 知识生产 的角度看 ,WE 20的任 B .
重要意义 。 T gT g a 。 a 是用来描述 内容 的分类信息 的标识。总的说来 ,tg是一种分 类系统 , a 但是每个tg a 由用户 白建 , 不必遵从某一分 类体 系。 它是 组织信 息的一种新方式 ,这

解析 We 20 b.
事 实上 , 迄今 为止We 20 b 还没有一个 统一而 明确 的定义。 不同的人对We 20 b 有
必登陆 网站 即可得到 网站 内容。对于个性 化的知识积累有着重要 的作 用。
网 摘 。又 名 “ 页 书 签 ” 网 ,这 项 服 务 使
W b. 境 的 e0 下 2 环 个 知 管 原 设 人 识 理 型 计
■ 高志标 蒋 科蔚 ( 、江西师 范大学后 勤保 障处 2 1 、江西师 范大 学商 学院 南昌 3 0 2 3 0 2)
wokS ri ,依据 六度理论 ,以认识朋 r ev e) c 友的朋友 为基础 ,扩展 自己的人脉 ,进而 有效的获取隐性知识 。
关 键词 :W e20 知识 b.
个人 知 识 管理
随速,资 济 经说核 争使向管 着济本 心 力发成成 转业识快 世知,理 界识 识 ,来为 变展经 对 知的 企 知竞
知识分散 ,使得知识 的获取效率低 ,尤其
是 隐性知识 的获取 ;没有提 供有效 的促进 隐性知识显性化 的方法和途径 ,只能依赖

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

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
Ab t a t A o g w t h e eo me to e i fr t n a e sr c : l n i te d v lp n f t n omai g ,W e 2 0 a d p ro a n w e g n g me tmuu l h h o b . n e s n l k o ld e ma a e n tal y a e t n t al r moe f c 。a d mu u l p o t.W e s o l n lz h e  ̄ y h u d a a y e t er q me t fp ro a n w e g e o r 髓 ,c o s p r p it n e s n lk o ld e rs u o o h oea p r e o a
正如 比尔 ・ 盖茨 所 言 :收集 、 理 和使 用 信息 “ 管 的方 式 , 定 了你 的 输 赢 。 在 知 识 经 济 与 信 息 时 决 ” 代, 人们 如何 根据 自身 的需 要对 海 量 的信 息 与 知识 进行相 应 的管理 已成为 一个重要 的课题 。个人 知识
管理 作为一 种新 的知 识 管理 理 念 和方 法 , 它可 以整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1 期
20 0 8年 1月

术 与 创 新 管 理
V 12 N . 0 _.9 o1
T C E HNO OG AND I L Y NNO T ON MAN VA I AGE ME NT
Jn 2 0 a. 0 8
Pe s n lKn wld e M a a e e tu d r t e W e 2 0 En io m e t ro a o e g n g m n n e h b . v r n n
CHEN Ru,HOU n Yi g,LIHo g b n -o

谈Web2.0技术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谈Web2.0技术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以 Fl c r、 Cr gs i t Li k i ai l s 、 nke n 、 Tr b s、 Ry e、 di ie z
二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中 知 识 管 理 的 特 点
由 于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是 一 种 动 态 的 学 习 组 织 , 因
Fri ends er、 De1. i Ol t Ci US、 43 Thi ngs. CO 等 n r

W 0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知 识 管 理 e 2. b
出 现 在 管 理 学 领 域 , 其 核 心 是 资 讯 管 理 和 知 识 创 新
管 理 。 知 识 管 理 学 说 最 早 是 由 美 国 现 代 管 理 学 大 师
1. eb2 . W 0
彼 德 ・ 鲁 克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管 理 模 式 提 出 的 。 所 谓 知 格
网 站 为 代 表 , 以 Bl g、TAG、 SNS、 RSS、W i o ki等 社 会 软 件 的 应 用 为 核 心 , 依 据 六 度 分 隔 、 xm 、 aJ l ax 等 新 理 论 和 技 术 实 现 的 互 联 网 新 一 代 模 式 。 ”
W e 1. 到 W eb2 . 的 转 变 , 从 模 式 上 是 单 纯 的 b 0 0
“ eb Servi W Ces” 转 变 ; 开 发 者 则 是 由 程 序 员 等 专
பைடு நூலகம்
业 人 : 』 向普 通 用 户 发 展 。 w e b2. 带 给 我 们 的 是 一 个 0
“ 读 、 可 写 、 社 会 化 ” 的 互 联 网 , 是 以 人 为 核 心 的 可
互 联 网 。 Bl g、 TAG、 SNS、 RSS、 W i o ki等 社 会 性 软 件 有 效 地 支 持 着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中 的 协 作 学 习 和 自 主 学 习 , 也 为 虚 拟 学 习 社 区 中 的 知 识 管 理 开 辟 了 新

基于Web2.0的大学生知识管理

基于Web2.0的大学生知识管理

W e 2 0 新一 代 的互联 网模 式 , 接 b . 是 是 纳 用 户 任 何 操 作 的 场 所 ,为 大 学 生 提 供 了 知 识管 理 的 新 平 台 ,并 为 大 学 生 储 备 知 识 提 供一条重要渠 道。
1We20应用于大学生知识管理的背景 b.
0 介 简 We 2. 以 Blg、Ta 、Rs、Wij b 0是 o g s k 等 社 会 性 软 件 的应 用 为 核 心 ,以 人 为 本 的 理 念 , 台 以 网络 日志为 核 心 , 平 开放 化 的 , 零 技 术起 点 。互 联 网 2 0的精 神 : . 首先 是 自由 , 自由是 个 人化 的 前 提 ;其 次是 开 放 , 开放 是 自组 织 的 基础 ;第三 是 共 享 ,共 享式 全 息化 的 核心 l 。Bl g,网络 日志 , 1 1 O 是记 录和 发布 个 人知 识 碎片 的 工具 ,可 以及 时 编辑 ,便于 修 改 , 以根 据 个人 的情 况和 需要 , 以按 可 可 照 时 间 和 自建 类 别对 日志 进 行 管 理 ,它是

1. W e 2 1 b
管 理专 家野 中郁 次郎 曾提 出 S C 模 型 , EI 包括 群化(o i i t n 、外化 ( x en l ain 、 S c l ai ) az o E tr ai t ) z o 融 合( o iain 和内化( tr a z t n N C mbn t ) o I e l ai ) n n i o 个 显性 知 识和 隐 性 知识 相互 转 化 的过 程 。 知 识 管 理 不 是 简 单 的知 识 加 管 理 ,是 指 对 知 识 本 身 以 及 知 识 的 获 取 、 利 用 、 创 新 、共 享 等 活 动 过 程 的 管 理 。 知 识 管 理过 程 包 括 以下 几 个 核心 部 分 : 知识 获取 利 用 、 保 值 维 持 、 开 发 创 新 、 传 播 共 享 。 知 识 管 理 主 要 是把 系 统 的 与 零 散 的知 识 片 段进 行 整 合 来 加 强 它 们 的使 用机 会 ,关键 的 管 理

关于知识管理wiki的汇报总结

关于知识管理wiki的汇报总结

知识管理Wiki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管理系统,它以Wiki为基础,通过协作方式整合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

通过该系统,员工可以创建、编辑和共享知识,从而加速知识传播和创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对知识管理Wiki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下面我将对此进行汇报总结。

一、知识管理Wiki的概念和特点1.1 知识管理Wiki的概念知识管理Wiki是一种集成了知识管理和Web 2.0技术的知识管理工具,它基于开放式的协作模式,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1.2 知识管理Wiki的特点(1)易于使用和维护:知识管理Wiki采用简单直观的编辑方式,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创建和修改知识内容。

(2)开放式协作:Wiki系统具有开放式的编辑权限和版本控制功能,可以支持多人共同编辑和维护知识库。

(3)多媒体支持:知识管理Wiki可以支持文本、图片、视瓶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内容,使得知识传播更加丰富多样。

二、知识管理Wiki的实践应用2.1 知识管理Wiki在团队协作中的应用(1)知识共享:团队成员可以利用知识管理Wiki共享项目经验、技术文档和最佳实践,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2)问题解决:团队成员可以在知识管理Wiki上记录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知识库。

2.2 知识管理Wiki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1)组织知识库:企业可以利用知识管理Wiki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库,整合和管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

(2)知识传承:企业可以利用知识管理Wiki记录和传承内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得知识不会因离职而流失。

三、知识管理Wiki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1)促进知识共享:知识管理Wiki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提高组织的智慧资产。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知识管理Wiki,团队成员可以轻松查找和获取所需的知识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3.2 挑战(1)内容质量控制:知识管理Wiki的开放式编辑权限可能会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引入内容审核制度来控制质量。

WEB2.0技术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源平台中的应用

WEB2.0技术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源平台中的应用
1现 代教 育 理 论 基 础 .
交 互 协 作 、 创 造 中学 习等 有 某 些 内在 的一 致 性 。 在 2We 20相 关 技 术 . b.
2 1 DG .B【 11 构 主 义 .建 建 构 主 义 学 习理 论 主 张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强 调学 生 是信 息 加 B0 是 一 种 日志 形 式 的个 人 网 页 ,通 常 由简 短 且 经 常 更 新 lg
工 的 主体 . 知识 意 义 的 主 动 建 构 者 : 为 知识 不是 由教 师灌 输 的贴 子 所 构 成 . 些 帖 子 按 照 年 份 和 日期 倒 序排 列 . 中可 以包 是 认 这 其 的 . 是 由学 习 者在 一 定 的 情境 下 通 过 协 作 、 论 、 流 、 相 帮 含 文 本 、 图 像 、数 据 和 媒 体 对 象 。 Bo 而 讨 交 互 l g之 间 的 交 流 主 要 使 用 助r 括 教 师 提供 的指 导 与 帮助 1并 借 助 必 要 的 信息 资 源 主动 建 Tak ak和 回响 、 言 、 论 等 方 式 :lg的写 作 者 即是 档 案 的 包 . r Bc c 留 评 Bo 构的 : 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 意义的帮助者 、 进者 , 强 促 课 创 作 人 . 是 档 案 的 管 理 人 也 堂教学的组织者 、 导者 , 不是课堂 的” 宰” 知识灌输者 ; 指 而 主 和 因此 . 在计 算 机 等级 考 试 资 源 平 台 中 应 用 Bo 。 以起 以下 l 可 g (作 1 (作 2 要 求学 生 主 要 通 过 自主 发现 的 方 式 进 行 学 习『 l 1 此 . 构 主 义 作 用 : 1 为学 校 关 于等 级 考 试 动 态 信 息 发 布平 台 ; 1 为 个 人 。因 建 电 子 文档 管 理 平 台 . 生 利 用 它 可 以 记 录 学 习 心 得 、 集 资 料 ; 学 收 理 论 是 网络 教 学 理 论 的基 础

知识管理在基于Web2.0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在基于Web2.0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经 合组织 提 出知识分类 为 : n w w a 事实 知识 )Knw K o - h t( : o—
收 稿 日期 :o 8 0 2 2 0 —1— 0
究 学 习 , 习 的 目的是通 过学 习者 的互 动 、 流和合 作 过程 . 学 交 发 挥 各 自的智 慧 , 同促进 知识 的建 构 , 共 在这 过程 中 , 好地 实现 很
知识 管理 的理 论和 实践来 源 于企业 界 。 于 知识 管理 的定 关 义 目前 尚无一 个统 一 的定论 . 国研究 者从 不 同 的角 度提 出 了 各
自己 的 见 解 。
识) 。其 中 K o — o 技能 知识 )K o — h ( 际 网络 知识 ) n w h w( ;nw w o人 属 于 隐性 的经验 知识 , 不易度量 和编码 。 野 中郁 次 郎和 竹 内弘 孝对 组 织学 习 中 知识 转 化 的 4种 模 式( 知识 管理 中的 S C 模 型 ) EI 的划分 是 : () 1社会 化 ( 隐性知 识 到隐性 知识 ) 。社会 化 是一 个共 享个 人经 验 , 而 创造新 的隐性 知识 的过程 。一 个人 可 以从 别 人那 从 里 直接 学 到隐性 知识 。
产 的 目的 。
( ) 在化 ( 隐性 知识 到显 性知 识 ) 2外 从 。外 化 是一个 把 隐性
知识 表 达成 显性 的概 念 的过程 . 个体 知识 转化 为组织 知识 的 是 预 备 阶段 。
欧勒 瑞 ( a il . L ay 认 为 , 识 管 理 是 将 组 织 可 以 D ne E0・ er ) 知
识 管理 , 索网络 学 习 中合 理利 用 网络 知识 资 源 . 所 需的 学 习 资源 系统 化 、 构 化 , 理地 利 用 We 20进行 有 效 探 使 结 合 b. 的 网络 学 习。

基于Web2.0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Web2.0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角度 出发,研 究 了 用 W b . 使 e20的理 念 来实现 企业知 识管理 系统 的方 法,并在 此 研 究基 础 上实现 了 基于 w b. 理 念 的知 识 管理 系统 。 e20 关 键 词 :W b . ; 识 管理 ;分类 e20 知
作者简介 :马进军 (9 3 ) 男,陕西榆林 人 ,中国科 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研 究生部硕士研究生 ,主要 研究方 向:知识管理 、企 17 - ,
是 内容 的供 稿者 。W e 20的 内容 更 多元 化 ,标 签 tg b. a 、多媒 体 、
在线协作等等。
第 二 ,人 是 灵 魂 。在 互 联 网 的新 时代 ,信 息 是 由每 个人 贡 献 出来 的 。大 家 共 同组 成 互 联 网信 息 源 ,We 2 0的灵魂 是 人 。 b.
业信息化 。( 北京 10 5)赵春秀 (94 ) 0 08 17一 ,女,北京人 ,北京上地 四方继保 自 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 力资源部,一级人 力资源管理 师,
主 要研 究方 向 :人 力资 源、 信息化 。( 北京 10 8) 00 5
早 在 19 9 9年 , 著 名 管 理 学 者 彼 得 . 鲁 克 ( ee . 德 P tr F
范 围内得 到 应用 ,从 而提 高 组织 的工作 效 率 。

I .知 识 管理 系统 的结构计,分为知识 门户系统、管 层 理 系统 以及基础服务。具体见 图 1 所示。

We20的概念与特征 b.
We 20不 是 一 个 技术 的标 准 ,因为 We 20只 是一 个用 来 b. b.
“n o main T c n lg ” 中重 点 的是 “n o main , 而 I fr to e h oo y I fr t ” o

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果 的若 干瓶颈问题 ,如 : 多的知识平台导致知识分散,使 太
随着 世界经济发展 向知识经济的快速转 变, 使知 识资本 成为核心竞争力 。 对企业来说,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源头 ; 对个 人来说 ,知识的管理则成为没有提供有
t o n ie r n ,J a g i N r a n v r i y in x a c a g 3 0 2 ) in E g n e i g i n x o m l U i e s t ,J a g i N n h n 3 0 2
摘 要: 文从分 析个 人知识管理 的必要性和所 面临的瓶颈问题 出发 ,立足 于W b . 的技术和理 念,论证 了基于 W b . 本 e20 e 20
i le nti P ba d n mp me ng KM se o We b2. env on nt, de ri d he 0 ir me sc be t ad nt va age o usi W 2. s f ng eb 0’ s te no ch log es i and
( .u i e sC l e e i n  ̄ o m l U ie s t ,J a g i N n h n 30 2 ;2 S h o f C m u e n n o m — 1B s n s o l g ,J a g i N r a n v r i y in x a c a g 3 0 2 .c o lo o p tr a d If r a
3 雇员正处在信息过载环境 中,大约 1 4 1 的雇员每周要 花五 个 小时 以上用来在海量信息 中搜索 工作所需 的信 息。“ 我们
Wb . e 2 0并不是一个 具体的事物 ,而是相对于 W b . e 0 1
(03 以前的互 联网)而言的一个 阶段 ,是促成这个阶段 20 年 的各种 技术和相 关的产品与服务的一个总称 。 以, 所 我们无

基于Web2.0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模型

基于Web2.0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模型
技 术条 件 。


学生个人知识 管理的含义
应用 , We2 0典 型代 表 性 软 件 在 学 生 实 施 个 对 b.
人知 识管 理过 程 中所 发挥 的作 用 及 程度 进 行 了 总
结, 见表 1 。
表 1 We2 0代 表 性 软 件 对 学 生 b.
知 识 管 理 是 一 种 以知识 为 基础 的管 理 , 于 源 企 业管 理 。近 几 年 , 于知 识 管 理 在组 织 发 展 中 由 的特殊 功能 和 作 用 , 识 管 理 理 论 与方 法 的 研 究 知
江 苏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n l f in s a i o ra o a g uR do&T lv in U i ri 2 1 . o. 1 J ee io nv sy 0 0 3 V 1 s e t 2
6 9
基 于 We2 0的学 生个 人 知 识 管 理 模 型 b.
三个 等级 。从 中可 以看 出 : S R S的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用 主要表 现在 知识 的 组织 和共 享 上 , 知 识 的 获 在 取 方面也 有一 定 的作 用 ; 客 的作 用 表 现 在 整 个 博
中, 根据个 人 的学 习需 要 、 习习惯 、 性喜 好 , 学 个 可
以 自由选 择模 型 中所 建议 使用 的软 件 工具 以及 软 该 模 型的设计 以个人 知 识 管理 理 论 为基 础 ,
势 , 建 基 于 We2 0的 学 生 个 人 知 识 管 理 实施 过 程 模 型 , 帮 助 学 生 有 效 管 理 个人 知 识 , 网络 环 境 下 学 生 构 b. 可 为 个人 知 识 管理 的 实施 提 供 直 观 、 体 的 借 鉴 方 法 。 具

知识管理系统发展历程

知识管理系统发展历程

知识管理系统发展历程
知识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当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早期阶段,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是以企业内部的专家库、文档管理系统和集体智慧平台为基础的。

这些系统旨在将分散的知识资源集中起来,方便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然而,这些系统缺乏标准化和协作机制,限制了知识的共享和利用效果。

随着Web 2.0的兴起,社交媒体和协作工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些工具通过提供协作和分享的平台,使得知识管理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

人们可以通过博客、Wiki和论坛等工
具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从而推动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知识管理系统开始向云端迁移。

这使得知识管理系统具备了更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员工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知识,加强了信息的流动和沟通。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也为知识管理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应用于知识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知识的智能化管理和推荐。

这使得员工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的知识,并且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总的来说,知识管理系统从最初的专家库和文档管理系统发展
到了如今的云端协作工具和智能化推荐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们可以预见知识管理系统将继续朝着更加开放、智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Web 2.0下基于案例的知识管理系统

Web 2.0下基于案例的知识管理系统
k o e g . n p a eo a e r p e e t t n t g e i to c d t a e a h c s o e t rc s l s i c to n d n iia i n b y t m s r . n n wld e I h s fc s e r s n a i , a s a n r du e o l b l c a e f rb t a e c a s f a i n a d i e t c t y s se u e s I o r e e i f o p a e o a er tiv l d m an o t l g sa s n r d c d t n h s i l it r a e T an an c s a e a d o t l g a e a tfc a h s fc s e re a , o i n o o y i lo i to u e o f d t e mo tsmia h so y c s . o m i t i a e b s n n o o y b s , riii l i r
案例推理方法不仅 是一种推理技术 ,而且是一种系统分析 的
的一类崭新的互联网应用统称 。具有代表性 的 We . b 20应用
包括即时信息( s n sa ig M) I t tMesgn ,I 、博客/ na 微博( bo / We lg
Mi o lg、社会网络(o i ew r) c bo ) r S c l t ok、百科全书( k) aN Wii 等。
面维护后台的 2个知识库 ,即案例库和本体( tlg ) ,以 Onoo y库
相似度和定性指标集合之问的相似度; 、 代表 ( 、 ( ・ ・ ) )
的权重。
案例c 、c 的定量指标集合之间, 相似度计算式 S( - )

基于Web2.0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基于Web2.0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获得 新 的知 识 的能 力 。 b . We 20时代 , 以作 为交 流信 息 的工 具 可
有 Q M 价 能 力 .
2 个 人 知 识 管 理 能 力
21 信 息 查 询 能 力 .
新 时代 下 , 来越 多 的商业 网站增 加 了客户 对 产 品 的评 价 越
2 3 信 息 分 析 能 力
3 个 人 知 识 管 理 工 具 的分 类
31 类 型 .
分 析信 息 的能 力就 是 在 分类 信 息 的基 础 之 上 对信 息 进行 进一 步 地 分析 , 出有 用 的结论 的能 力 。 析 信息 可能 需 要借 得 分 助一 些 工具 来 实 现 。如 计算 器 、电脑 等硬 件 , x e、ps等软 E c lS s
收 稿 日 期 :0 - 7 0 21 0—7 1
个人 知识 管 理工 具 按 照类 型 可 以分 为 硬件 系统 和 软件 系
作者 简 介: 忠 (9 5 ) 男 , 徽 安庆 人 , 海师 范 大 学教 育技 术 系 2 0 黄 18一 , 安 上 0 9级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向 为 网络技 术 管理 ; 闺兰 兰 (93 )女 , 徽 淮j 18 一 , 安 b 人 , 海师 范 大学教 育技 术 系 20 上 0 9级硕 士研 究 生 , 究方 向 为 网络 技 术管 理 。 研
基于W e 20 b .的大 学生个人 知识管理研 究
黄 忠 . 兰 兰 闫
( 上海 师 范大 学 教 育技 术 系, 上海 2 0 3 ) 0 2 4

要 : 讨 了基 于 We20的 个人 知识 管理 的相 关 定 义 , 出了新 时代 大 学 生应 具备 的 个人 知识 管 理 能力 , 探 b. 提 对

Web2.0代表性软件对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支持特性分析

Web2.0代表性软件对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支持特性分析

接 受 培训 后 ,教师 回到 各 自的学 校 ,都 有将 自己学 到 的新 方 法 带 到 自己课 堂 的 激情 ,他们 需 要 来 自学 校 的物 质 和精 神 方 面 的 支 持 。物 质 支 持最 主 要 的 就是 各 种 信息 化 设 备 和可 以应 用 信 息化 设 备 进行 授 课 的 场所 ;精神 的支 持是 指 学 校 的领 导集 体 对 教 师采 用 这 种新 的教 学方 式 进 行 教 学 的支 持 和重 视 ,鼓 励教 师 在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不 断 的探 索 ,为 教 师提 供 各 种 条 件 。 ( )反 思 与 自我 评 价 三 教师 的教 育 其 核心 是 理 论 与实 践 的 结合 。教 师 是 掌握 实 践 性 思维 方 式 的反 思者 。教 师 的追 踪反 思 和 自我 评 价 是提 升 教 育 技术 能 力 的 非 重 要 的 方 法 和 手 段 ,通 过 教 师 的追 踪 反 思 和 自我 评 价 ,使 提升 教 师的 教 育技 术 既可通 观 全局 、综 合规 划 、有 的放 矢 , 又 可 注 重 个 案 、 观微 于 细 、思 行 并 重 。 教师 是 站 在教 学 改 革 最前 线 上 的 战 士 ,他们 最 终 决定 着 用 怎 样 的方 式 来组 织 自己的 课堂 ,只有 教 师 真正 从 心底 里 愿 意采 用 新 的教 学 方 式 、教 学 方 法 ,将 技术 融 人 课 堂 ,教 学改 革 才 能 成 功 。 因此 ,我 们 应 该 了解 教 师 教 育技 术 能力 发 展 过 程 的不 同 阶段 ,针 对 不 同的 阶段 对 症 下药 ,为 教师 提 供物 质 和 精神 上 的 支 持 ,为他 们 在 实 践 教学 改 革 的过 程 中提 供助 力 ,这 样 才 能达 到我 国教 师 教 育技 术 能 力 培 训 的最 终 目的 。

Web2.0环境下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Web2.0环境下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W e 20环 境 下研 究 生个 人 知识 管 理 的现 状 调 查 b. 及 对 策 研 究
刘丽 丽 , 肖霞 李
( 中 师 范 大 学 信 息 技 术 系 , 北 武 汉 ,3 0 9 华 湖 40 7 )
摘 要 : 于 问 卷 调 查 法 。 析 了 目前 We 20环 境 下 研 究 生 个 人 知 识 管 理 的 现 状 及 存 在 的 问 题 , 就 研 究 生 在 基 分 b. 并 We 20环 境 下 如 何 有 效 地 进 行 个 人 知 识 管 理 提 出 了几 点 建 议 。 b.
关 键 词 : 究 生 : 人 知 识 管 理 ; e20 研 个 W b .
中 图 分 类 号 : 6 32 G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0 0 — 0 9 0 17— 80 2 1)204 — 3 日制 研 究 生 ( 年 级 以 上 ) 为 调 查 对 象 。 发 放 问 卷 l0份 , 二 作 共 l
1 调 查 背 景
知识 管理 来源 于企业 .随后在 教育 领 域也得 到 普遍推 广 。
高 校 作 为 知 识 生 产 、 播 、 新 与 应 用 的 基 地 , 应收 率 10 , 中 有 效 问 卷 9 1 回 0% 其 4份 , 效 率 有
调 查 内容 主要 包 括 以 下几 个方 面 : 网络 的应 用情 况 ; 目前 个人 知识 管 理 的状况 : We 20相 关技 术 的了解及 应用 情况 。 对 b.
3 调 查 结 果 及 分 析
31 网 络 应 用 情 况 .
调 查 显 示 .上 网 非 常 方 便 和 方 便 的 研 究 生 分 别 占 6 %和 4

Web2.0的特点及应用

Web2.0的特点及应用

Web2.0的特点及应用Web2.0的特点及应用1.易用性:Web2.0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内容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功能产品服务平台,Web2.0力求服务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和可用性Web2.0范畴Blog在教育教学易用性方面表现最突出。

Blog友好操作界面,齐全功能设置,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使师生免去了网页设计、程序开发之苦,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2.便于知识管理:Web2.0范畴的Blog是优秀知识管理平台。

个人或组织可以利用Blog将关注领域信息进行有效分类,特别是利用超链接,把网络上分散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生产。

Blog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过滤功能,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信息,而读者又可以对其进行扩展和补充。

Blog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老师通过Blog可以非常方便地汇集组织互联网上分散杂乱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入门和复习资料,从而为学生更有效学习提供条件。

而学生则避免了漫无目地搜索过程,他们通过Blog将老师提供资料快速内化,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再有针对性查找资料使其不断扩充,不断增值,形成更大共享资源网络,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总结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可见,Web2.0在教育教学信息的管理上,具有极广阔的可用性。

3.学习主动性:Web2.0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习交流工具,它可以使其按照人们自己意愿以文本等形式进行组织编辑也可对其外观等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更适合自己需求。

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Web2.0跟踪自己不同时期思想观点,从这种思想的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理解偏差。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Web2.0踪记录他们不同时期思想,对学习态度,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提出对关于学习疑问,获得其他人的评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提高。

4.学习互动性Web2.0范畴的Blog、WiKi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能产生积极作用。

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摘要:Web2.0提倡以人为本,其人性化的信息服务降低了技术和资金的门槛,使得普通人可以便利地获取、整合和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

对信息的操作是个人知识管理(以下简称PKM)的关键,因此研究Web2.0在PKM中的应用很有意义。

介绍了Web2.0和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内涵,从4个方面对PKM进行了阐述,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将Web2.0与PKM进行了结合。

关键词:Web2.0;PKM;知识管理0引言在信息社会,知识以指数形式激增并快速更新。

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游,却常常发现自己的需求很难被满足。

这种尴尬的情形让人意识到,相比知识本身,对大量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更为重要。

知识管理关注知识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因特网的发展把人们从只能通过浏览器浏览页面的Web1.0时代带入了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时代。

这就为PKM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1Web2.0和PKM简介1.1Web2.0的定义和内涵互联网最早扮演着织网的角色,负责信息的聚集和传递。

用户每天被动地接受网站提供的信息。

传统的填鸭模式逐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追求背道而驰。

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找寻真实自我和社会的空间。

因此,下一代的以去中心化、共享和交流为核心的Web2.0互联网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Web2.0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Blogger Don在《Web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出的较为经典的定义: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Web2.0应用技术层出不穷,如社会化书签、RSS阅读、Tag标签、网志Blog、共创Wiki、图片Flickr、音频Podcast、视频动画Youtube、人际网联Wealink、燕语莺啼Twitter等。

Web2.0环境下知识共享的问题与思考

Web2.0环境下知识共享的问题与思考

增值 的 目的 , 现在 开始有人 以 We 2 b . 为背景探讨 知识 共享 。 We 20环境 下 已有的知 识共 享模 式进行 了探 讨 , 0作 对 b. 指
出相 关模 式 存 在 的 非 技 术 方 面 的 缺 陷 , 就 如 何 弥 补 这 些 缺 陷提 出 了 一 种 新 的 思 路 。 并
识 的过 程 ; 信息 学 的角 度来 看 , 识共 享 就是 从 数据 转变 为 从 知
信 息 、信 息转 变 为知 识及 知识 驱 动 与支 持人 类 的行 为 和决 策 这 一连续 的 流程 ; 整个 知识管 理 过程 的角度 看 , 识共 享 的 从 知
目的是 为 了更 好 地在 现有 知 识 的基 础上 进行 知识 创 新 .即为
关 键 词 : 识 共 享 ; b . 知 识 共 享 模 式 知 We 2 0:
中图分类 号 :44 G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 0 9 0 — 0 0 0 1 7 — 8 0 2 0 )8 0 8 — 2
知识 共享 是知识 管理 的核 心环 节 , 识共 享程 度直 接决定 知
学 习资源 不再 由教师 或者 所谓 的优等 生掌 控 , 呈现 出地理 位置
分 散 、 间灵活 变换 的现象 ; 统 的学生 等级 观念 被逐 渐消 除 , 时 传
每 位 学生 都有 一 种主 人 翁 的意 识 。与此 相耦 合 的是 ,大量 的 We 20产 品 问世 , b. 并迅 速 地影 响着 与 网络 打交 道的人 群 , 们 他
或 者查 询关键 词不 匹配 , 很难 达到 知识共 享 的 目的。Bo 则 lg的 这些 缺 陷使得 在谈 论其 知识共 享功 能 的时候显 得有 心无 力 。 而 对 于 Wii与其 说 它是 一种 知识 共 享模 式 . 不 如说 是一 种创 k. 还 作共 享模 式 。大 家一起 写作 一篇 文档 . 不意 味着 知识得 到共 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蒋林浩和陈品德在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指出:个人知识管理是通过各 种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和策略,组织和集中个人知识,建立个人知识库并形成个 性化的知识社群,最终达到高效与创新性学习的目的。
➢彭远媛给出了对个人知识管理更为广义的理解:个人知识管理不是简单的个 人知识加管理,是指对知识本身以及知识的获取、利用、创新、共享等活动过 程的管理。
➢ 知识结构
个人知识结构是建立个人知识库结构依据。清晰、全面的知识结构对于大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大学生收敛和集中精力,有目标、 有边界、有节制地获取信息、扩充知识。
Company Logo
3.2 Web 2.0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大学生对Web2.0相关技术的了解情况
Company Logo
3.2 Web 2.0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3.2.2 大学生对Web2.0相关技术的使用情况
Company Logo
3.2 Web 2.0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1.2 Web 2.0的一般特性
Company Logo
以使用者为中心
Web 1.0强调的是信息的发布,用户只是简单的从网上阅读所需要的信息和 资源,而Web 2.0的交互功能则注重用户的参与,这时参与的主体从物变成了人, 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而且还可以发布信息和别人 分享,此时人不仅是信息的获取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例如豆瓣网。
Company Logo
3.2 Web 2.0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以下是2011年底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发布的最新互联网调查报告:
• 18至27岁中国网民平均每天上网5个小时 • 中国网民每秒钟搜索量达1万次 • 中国网民41%的上网时间花在社交网络上 • QQ空间活跃账户有5.3亿以上 • QQ是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平台,注册用户超过7亿 • 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8000万,注册用户为5亿 • 网络排名前十的应用:
1.1 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传统的知识管理系统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这部分做的相 对比较好,但在为隐性知识的管理创造环境方面,传统的 知识管理系统很难令人满意。
Web 2.0更多的强调了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强调用户 产生内容(UGC),强调社群、分享的理念。这些理念与组 织知识管理的实施和要求正好不谋而合。
➢ UCLA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的Jason Frand和Hixon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 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 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
➢ 美国知识管理专家Mike Cope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选择过程,是 确定优先标准,通过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并加工共享,最终实 现个人价值的过程。
LOGO
基于Web 2.0下的 个人知识管理平台设计
赵宿杉 201220803010
内容框架
1
Web 2.0与知识管理
2
个人知识管理
3
以Web 2.0为平台的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
Company Logo
1.1 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 所谓知识管理系统,指能够协助组织或个人完成知识
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自带的文件夹管理和资源管理器。 • 优点:不用安装专门的软件;利用思考和创新。 • 缺点:效率较低。
个人知识库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其内容 和框架都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3.3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 相关软件
• 基于网络平台:BLOG、RSS、论坛、社区等。 • 基于单机平台:文档类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如 Total Commander、My Base、 iSpace Desktop等。 • 思维导图工具:如MindManager。 • 日程管理类软件:备忘录、蓝果桌面日程管理、OUTLOOK等。
2.1 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
Company Logo
国内不少研究人员也针对个人知识管理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
➢ 韩陈冲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涵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个人已经获得的 知识进行管理;二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建构 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和方法, 吸收他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创造出新的知识。
2.1 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
Company Logo
➢ 个人知识管理 (PKM,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的概念是由美 国的Paul Dorsey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 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技巧和方法是21世纪 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具体包括信息检索、评估、组织、分析以及信息协同 等技巧。
3.3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个人知识库
个人知识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存储个人获取和整理过的知识。它可以促进显性 知识的整合和融合,便于日后的使用和提取。在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中,有着基础性 的作用和地位。
个人知识库的建设有两种思路:
利用专门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建立知识库。例如Total Commander、My base等。 • 优点:有着强大的文档整合与搜索功能。 • 缺点:增加了对系统和软件的依赖性,对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 的要求大幅提高。
2.2 个人知识管理流程
Company Logo
获取
转化
共享
应用
创新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提高专业能力, 促进知识创新 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培养个人信息素养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Company Logo
2.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Company Logo
搜索引擎、即时聊天、网络新闻、博客应用、网络视频 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网络文学、论坛及微博客
Company Logo
3.2 Web 2.0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得出—— 只有被上网者认同并花大量时间进行持续性地关注的 平台才是成功的,不管他的平台是否功能齐全,只有用户 认可了这个平台,它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管理活动和过程(知识的获取、评估、存储、传递、利用 和创新)的IT工具。
其主要发挥两个作用: 第一,进行显性知识的管理; 第二,提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和隐性知识共享的环 境。
1.1 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实施中的“保健”因素: 好的知识管理系统不能导致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成功 一个不好、不合适的知识管理系统一定会成为知识管 理实施的障碍
微型内容的生成
微型内容是指一些简短的资源信息。Web 2.0下微型内容通常来自于用户的 数据,比如用户对某些话题的评论、收藏信息、以及当下时髦的微博等都是微 型内容的组成。这些微型内容人们可以自由使用,同时人们的使用有助于这些 微型内容的聚合、管理、分享和迁移等。
社会性
社会性是 Web2.0 的普遍特征。由于 Web2.0 的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参 与性,这就促使 Web2.0 的环境更趋进社会性的特征。类似国内的人人网、豆 瓣网等。
Company Logo
2.5 基于Web 2.0技术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知识创新
知识应用
个人知识库
知识整合 知识反馈
个人知识库 知识发布共享 个人知识库
个人知识库
Web 2,0技术与平台
知识提取
知识收集
3.1 现有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分析
Company Logo
C/S模式
国内关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研究都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团队学习理论的基础 上,在知识库的建立、知识地图绘制、组织学习、文档管理、知识提取、文本分 析方面都有所涉及,但这些工具或平台的开发只是实现一些大众化的功能,目的 性,针对性都不强,这些工具和平台还存在功能不完整、集成性不高、协同性不 够以及可重构性差等一些不足。
3.3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平台
个人知识管理不同于组织知识管理。一般情况下,它对系统的经济性、个人
适用性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包括:
• 网络平台 为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和渠道,同时也是知识存储、
2.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Compan将杂乱无章的知识有序化,并进行合理的存储,以便及时应用。
➢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隐性知识的特性和应用在相互交流中体现价值。
➢知识的更新与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
知识更新并不是独立的,它存在于知识的获取、分类与存储、交流与共享 的全部过程中。把吸收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思维,指导学习和实践,产生 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升华为新的知识即为创新的过程。
获取
更新 与创新
大学生个人知 识管理的内容
分类 及储存
交流 与分享
2.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的获取——知识管理的首要环节
分析个人知识资源需求 确定获取所需知识资源的渠道
• 传统的学习途径:书本 • 传统的校内知识资源:图书馆 • 现代媒体:中国知网 • 人际网络 • 创意、灵感等
Company Logo
3.3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Company Logo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组个性化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有着系统性、 个性化、发展性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