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确定位置教案资料讲解
《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大小确定数字的位置。
2.学生能够在数轴上确定数字的位置。
3.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大小确定数字的位置。
2.在数轴上确定数字的位置。
教学难点1.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数轴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一个数轴,引导学生回忆数轴的概念和用途。
提出问题(10分钟)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数轴上的数字,并提问:“8在数轴上的位置是多少?”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判断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出正确答案。
讲解(15分钟)1.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例如:“3 > 2”表示3比2大,“4 < 6”表示4比6小,“7 = 7”表示7等于7。
2.通过投影仪或黑板画出几组数字,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练习(25分钟)1.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2.提问学生:“8和9的大小关系是什么?”“5和5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等等,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符号表示方法。
3.收回数字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练习,通过画出相应的符号,来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搭建桥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提醒学生课后需要练习数字大小关系的表示和数轴上数字的位置,巩固本次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继续练习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3.画出数轴,练习在数轴上确定数字的位置。
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课程的实施,学生对比较大小、数轴确定位置、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等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在课后作业时,可以通过出示多种数字大小比较或者数轴问题,让学生再次复习和强化知识点的掌握。
3.在互动环节中,多鼓励学生发言,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

1.同学们,你们每天能准确来到学校,然后又按时回家,为什么不会走错路呢?
2.师:要到一个地方去,首先要确定好位置,才不容易走错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确定位置”。
【导学释疑】
问题一:(出示情境图)你能根据示意图准确找到各馆的位置吗?怎样描述各馆的位置呢?
1.要找到某馆的位置,首先要确定( ),根据( )确定各馆的位置。
课题
确定位置(一)
所属单元
六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
重难点
1.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资源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
【课前口算】
21÷3=( ) 21× =( )
÷3=( ) × =( )
2.确定位置,不仅要确定场馆的( ),还要用( )来确定位置。
3.以小组为单位,正确描述出各馆的位置。
问题二:确定好各馆的位置,如果参观完斑马场后,想去猴山,该怎么行走呢?以谁为观测点呢?
1.自己设计行走路线,并描述。
2.小组交流你想从( )到( )参观,再次描述。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66页第1、2题。
【拓展延伸】
下面是淘气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图。
(1)说说淘气的行走路线和返回路线。
(2)淘气以每分50米的速度去上学,出发10分后,妈妈发现他把作业忘家里了,便以每分130米的速度追赶,妈妈能否在到校前追上淘气?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Leabharlann 板书设计《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确定位置(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位置的相对性。
2.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 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方向和距离的概念。
2. 提问: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位置的相对性:以教室为例,讲解位置的相对性,强调观察点的不同,物体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2. 讲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教室座位为例,讲解如何用数对表示座位的位置,如(列,行)。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例题:在教室里,小明的位置是(2,3),小华的位置是(4,5),请描述小明和小华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位置的相对性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位置的相对性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以及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位置的相对性”。
这个概念是理解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
关于位置的相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1. 观察点的变化会导致位置的相对性: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参考点,即观察点。
5.2《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2《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根据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活动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知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位置》。
2. 探索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观察点,然后根据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寻宝游戏”,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确定宝藏的位置。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确定位置的知识?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环节中的学生尝试解答和师生共同总结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学生尝试解答环节,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1. 让学生观察例题中的情景,明确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通用8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通用8篇)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起始课。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来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准确地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又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
由此,我确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和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玩”中感知数学;在“动”中体验数学。
五、教学过程:下面我想通过我的教学流程图谈谈信息技术及媒体在我这节课中的运用及效果。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1、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嫦娥奔月”的录象(课件展示)。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射,是因为科学家通过精密件计算,让卫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准确的位置,进入到与地球同步轨道,一旦错过准确位置,卫星就有可能飞往茫茫太空。
课件确定位置是多么重要,由此揭示课题《确定位置》(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卫星发射壮观而令人激动的场面,一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确定位置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2、探索新知,活动体验我运用课件模拟本班的学生上课的情形,班长站起来正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演示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坐标系的含义,以及学会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几何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对坐标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坐标系的运用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能熟练地在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确定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难点:坐标系的运用和理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坐标纸、直尺、圆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电影院座位、棋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实例中的位置。
通过实例引入坐标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坐标系的定义,解释横轴、纵轴、原点、正方向等概念。
通过示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出给定的点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坐标纸和直尺画出给定的点,并标出其坐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等,让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这些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2课《确定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
教学本节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三、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
六、教具准备: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1、师:出示班级座位图,国庆节后我们班要开家长会了,如果让你向家长介绍你在教室的位置,应该怎么说?①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②指名学生来为大家说一说。
2、产生“组”和“排”约定的需要,明确先横后纵。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呢?请学生先总结,教师引导点拨(明确先纵后横)师:那么谁能用老师教的方法说一说自己在班上的位置?师:多种方式提问:①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②说一说班内每组组长、班长、学习委员的位置。
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师:现在老师写出一个位置,你们来找找看是谁?(板书:第3列第4行)2、师: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按照老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的又准又快?(教师快速说出一些学生的位置,如第4排第3组,第5排第2组等,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于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坐标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对数对的表示方法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用数对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对坐标系的概念理解,以及数对的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道具和课件。
2.学生准备:回顾和巩固七年级学习的坐标系知识,对数对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坐标系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坐标系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坐标系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正北、正南、正西、正东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2. 学会使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3. 能够用“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4. 能够用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教学内容:1. 位置的相对性2. 用词语描述相对位置3. 用角度和距离描述相对位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地图上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位置的相对性(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地图上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教室内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4.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用词语描述相对位置(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地图上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教室内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4.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用角度和距离描述相对位置(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地图上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确定位置教案3篇

确定位置教案3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内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二、引导探究: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2、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3)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一)一、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五单元P63—64确定位置(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技能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具准备:课件、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猜一猜”游戏,初步感受确定位置,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信息(第几组第几个)。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上有位同学的笑容特别灿烂,精神面貌特别好,猜一猜,老师说的是谁?生:……(不对)(也不是)师:想不想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师说明:先明确一下,从前面这位同学到最后面一位同学这样为一列,每一列为一组,我们从左边数起,这是第1组,这是那边是第8组。
师:好,他在第4组。
生:XXX师:不对,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个信息,你们能找出来吗?听:他在第4组第5个(稍停顿)问:“谁”生:XXX2.揭题。
师:刚刚我们能找到这位同学,是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位同学做的位置。
位置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揭题),我们在猜这位同学的时候,有两个重要的信息是什么?(第几组第几个)说对了(板第几组第几个)(二)引导探究,认识数对。
1、介绍自己在课室的位置。
我的位置是第()组第()个。
指多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师:这样写下去是不是太麻烦了?(是)2、思考: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你的位置简单、快速地表示出来吗?请写在导学案第一题上。
请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3、介绍数对的表示方法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对表示的含义。
板书:数对(4,2)。
4、用数对的形式介绍自己在课室的位置。
师指名回答后,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位置。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难点: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教室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分布。
提问:“如果你要找到某个同学的位置,你会怎么办?”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自主探究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个教室的座位分布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座位作为例子,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数对,并解释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3.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同学作为代表,用数对表示代表同学的位置。
然后,让其他同学猜测代表同学的位置,并解释猜测的依据。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的规律。
4.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如:“小明的座位在第3列第4行,请问小明的座位在哪里?”让学生回答,并指出答案的正确性。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对表示你在教室里的位置。
2.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一个熟悉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让孩子用数对表示某个物体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确定位置一、知识点概述本次教学主要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为确定物体位置。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方位词:前、后、左、右、上、下等;2.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3.用坐标轴表示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其他知识点请参考教材)二、教学目标1.知道方位词在描述物体位置时的应用;2.能够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3.能够用坐标轴表示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1.确定位置的概念及应用;2.方位词的掌握及应用;3.坐标轴的绘制及物体位置的确定。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拿出一枚笔,通过自我描述或学生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位置。
然后,老师画出平面上一张简易地图,让学生通过描述指出位置,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2.讲授(1)方位词的应用老师讲解方位词在确定位置中的应用,并进行示范:•上、下:高低位置;•左、右:横向位置;•前、后:纵向位置;•示例图片:在白板中准备两个小球,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让同学们使用方位词描述。
(2)方位词在平面内的应用示例图片: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让同学们描述图形中各物体的位置关系。
(3)用坐标轴表示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坐标轴表示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并进行示范:•得出坐标轴的概念;•画出坐标轴;•示例图片:在坐标轴上确定物体位置,如图示。
3.练习(1)练习1老师利用举手回答的方式,出现一张平面图,然后请同学们用方位词描述图片中各物体的位置。
(2)练习2老师利用画图的方式,出现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同学们通过使用坐标轴确定图形中各物体的位置,并将结果互相比较。
4.总结老师让同学们复述方位词、坐标轴的使用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回答是否会确定位置。
五、教学后记本次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看到学生们掌握的不错,在讲述坐标轴的使用时,学生们对使用坐标轴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有些疑惑,那么接下来我会加强对坐标轴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坐标轴在确定位置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2课《确定位置》,主要教授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学会用数对表示某有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一定基础。
但对于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包含不同物体的平面图,并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描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一下这个平面图,我们要如何准确地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呢?-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回答:物体在图中的位置可以用指向物体的箭头表示。
-教师:很好,使用指向物体的箭头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学生思考。
2.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教师出示一个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的网格纸,并选择一个物体在其中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对来表示物体在这个网格纸上的位置。
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请你们观察并思考一下,这个物体在这个网格纸上的位置可以用什么数对来表示呢?-学生观察网格纸上的位置。
-学生回答:这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是3,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是4,所以可以用数对(3, 4)来表示。
-教师:非常好!你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正确地用数对(3, 4)来表示物体在网格纸上的位置。
那么,如果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是2,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是1,应该用什么数对来表示呢?-学生思考。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确定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学习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理解坐标系中相邻两坐标轴之间的距离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熟练地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坐标系中相邻两坐标轴之间的距离关系,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
2.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幅学校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各个建筑物的大致位置。
2. 讲解与示范: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坐标系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坐标系题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小组合作:教师布置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确定位置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数对的表示方法: (x, y)2. 坐标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物体的横坐标(x轴上的位置)再确定物体的纵坐标(y轴上的位置)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数对表示下列物体的位置。
学校大门(2,3)图书馆(5,1)食堂(7,4)2. 答案:学校大门(2,3)图书馆(5,1)食堂(7,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熟练地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案与反思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方向和距离的基本概念。方向是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朝向,如东、南、西、北;距离是指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间隔。它们是确定物体位置的关键要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地图阅读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以及这一方法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并运用平面图上的方向和距离;运用数对表示位置;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使用平面图上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确定位置》这一章节的学习兴趣还是挺高的。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对方向和距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不过,我也注意到在具体操作和案例分析时,部分学生对于方向角度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方向和距离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然而,我也发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对于数对表示位置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而有些学生则容易混淆行列。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流程
《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学场地布置,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的?二、探究与交流(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共同探讨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确定位置的方法,如使用参照物、方向等。
3. 教师举例说明位置的相对性,如教室里的座位,不同位置的同学看到的教室景象是不同的。
三、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注意使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位置。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2. 学生进行抢答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确定位置(试一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确定位置(试一试)(教案)
1.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提示找到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
•能够描述不同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关系。
2. 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
3. 教学重点
•根据提示找到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
•描述不同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关系。
4. 教学难点
描绘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5. 教学准备
教师:黑板、白板、笔;学生:练习册、笔。
6.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出示某一区域内的物体,让学生讨论这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引
导学生思考与位置有关的情景。
2.讲解:教师通过示范,由简单到复杂地讲解如何找到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
在示范中,要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找,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提示找到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
3.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物品或空间图形供学生找位置,难度逐渐加大,让学
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应用能力。
4.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通过回答问题和交流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课
堂目标。
7. 课后练习
作业:完成课堂上的练习内容,并巩固练习册相应的习题。
8.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流畅,但是出题需要一定的技巧,通过添加符合学生认知的图案等操作。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过难的词汇,不要让学生难以理解,避免出现中途的学习瓶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解释物体在区域内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维跳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精品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精品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正确描述和寻找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对准确地描述和寻找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教室平面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座位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准确地描述位置。
(二)讲授新课1. 引入“数对”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可以用一组有序的数字来表示一个位置,这就是“数对”。
2. 学习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以自己为例,讲解数对的构成和含义。
例如,“(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的位置。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方格纸上标出指定的数对位置,并找出对应的点。
(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数对,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2. 让学生互换位置后,再次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对表示位置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关于数对表示位置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四、课型:新授课(空间与图形教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准备:苹果、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做游戏:找苹果
1、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做游戏之前。
我们规定以一列为一组,一共有8组。
请同学们记住自己是第几组的,请第2组的同学招招手,请第4组的同学站起来,请第7组的同学冲老师笑一笑,同学们,开心吗?还想再玩一次游戏吗?(想)
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宝游戏,(请两名学生,一名同学把苹果藏在教室的某一个书桌中,另一名同学去找)
师在学生找时问:“容易找吗?
师:“怎样能找得快些?(生:要是知道他藏在哪就好了)
2、师:“那好,老师透露给你一条线索;在教室从左往右数的第二列的同学的书桌里。
(生马上去第二列挨座翻看)
师:“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呀,你能不能一找就准呢?
(生:有点难)
3、师:请同学们再告诉他一条线索,让他一找就准
(生:在第5个,学生马上到第五个座位找到了苹果)
4、师:“为什么她这一次一找就找到了呢?”(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给他提供
了准确的信息,所以,这位同学才能快捷迅速地确定苹果的位置)师:其实确定位置也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既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第几列第几行,为学习今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
二、探究新知,引出数对。
1、说说自己的位置:(1分钟)
师:“刚才老师提供了几个信息,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苹果的位置?(生:2个)
师:是哪两个信息?(生:第()列,第()个)
师:你能用这两个信息说一说你的位置吗?
(生1:我在第4列的第4个座位)
(生2:我在第6列的第3个座位)
……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体现了数学取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2、出示书本情境图(课件)
师:这一个是小青班上的座位表,你们能说说小青的位置在哪里吗?请几位同学说说小青的位置,如果大家觉得谁说得好的话,就可以来点掌声表示鼓励,比比看谁赢的掌声最热烈。
生1:小青在小楠的后面,小亮的前面。
生2:小青在第3组倒数第4个位置。
生3:小青在小军的旁边
生4:小青在第3组第2个位置
……
师:为什么生4赢得的掌声最热烈?(因为他说的第3组第2个位置,一听就知道小青在什么位置。
)板书:第3组第2个
师:你的意思是他的方法又清楚又简便,是吗?看来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师:其实,还有一种即清楚又简便的方法表示位置。
是什么方法呢?
3、介绍数对
师:您们想知道数学中是怎样表示位置的吗?请大家打开书本第80页,认真读书上两位小朋友说的两句话,看看你是否能找到答案。
生1:小青的位置可以用3和2来表示。
生2:还有添上括号。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数对(3,2)
师:这就是人们常用的数对表示方法。
读作:数对三二。
师:数对里的3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3是表示第3列,2是表示第2行。
[板书:列、行]
[板书:数对] 竖排的位置我们一般称为“列”,横排的位置一般称为“行”,“数对”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先表示第几列,后表示第几行。
通常要在两个数字外面加上(),中间用“,”隔开。
4、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小敏,小华的位置。
(先让学生说一说第几组第几个,教师在点击课件。
),你们能说说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5、玩“数对接龙”游戏
师说数对,集体根据数对找位置,被找的这个同学站起来接着再说数对……
设计意图:通过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通过尝试与对比,达到方法优化的效果。
三运用数对,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1、抽象方格图。
(8分钟)
(1)师:其实在数学里,是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确切的位置的,如果现在把每列的同学看成一条条的纵向的竖线,把每行的同学看成一条条横线,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会变成了什么样?
生:全是格了。
(2)出示表格。
那好,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师:你知道图中的两排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横的方向表示第几列,竖的方向表示第几行)请仔细观察,横线与竖线相交的地方有什么特点?(相交成一
个点)
师:如果我们要找出数对(2,5)(5,2)的位置,应该怎么找呢?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说找某个点所在的位置的方法。
师明确:找某个点所在的位置,我们一般先看横轴所对应的数,再看纵轴所对应的数。
列数不同,行数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表格图上纵、横轴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探索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数对的方法。
2、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出示课件)大屏幕上的这些数对。
(3,1)(3,2)(3,3)(3,4)
(3,5)(3,6)(3,7)(3,8)
(1,2)(2,2)(3,2)(4,2)
(5,2)(6,2)(7,2)(8,2)
师:请数对是前两行的同学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在同一列)
师:请你们再观察前两行的数对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
师:请数对是后两行的同学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在同一行)
师:请你们再观察后两行的数对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
师小结:也就是说数对中,如果第一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列;如果第二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行。
3、师: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吗?
生:能
师:好,快速的把它写在本子上。
同位检查写的对不对。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了,也该关心一下自己的好朋友了,现在你不用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只要说出他所在位置的数对,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好吗?
生:交流找2-3个同学(前两个指名回答,第三个一起回答)
四、练习巩固数对
(1)书本第81页练一练1。
师: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的座位,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想知道吗?(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练一练第一题。
师:这是小青学校附近的地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学校的位置吗?请在“学校”那个点的旁边用数对写下它的位置。
师: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呢?请你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2)书本第81页练一练2。
师:这个是游乐场的平面图,你能说一说各个景点的位置吗?
师:这一天,小敏也到了游乐场玩,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场去,你能帮她画出路线图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知识窗
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这些科学研究中也要用到,他的用处可大啦!
你知道吗?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
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东经116°,沈阳在北纬42°,东经123°
六、数学游戏——连棋子
游戏规则:
准备两种颜色的棋子和一颗骰(tóu)子。
(1)第一个小朋友先掷(zhì)两次骰子。
假如第一次是2,第二次是4,就将自己的棋子放入(2,4)位置上。
(2)第二个小朋友接着同样操作,按所掷的点数放棋子。
如果位置已经被其他棋子占了,重新再掷。
(3)每次放对一个棋子,可得一分。
如果两个同色的棋子相邻连在一起,就奖励1分,以此类推。
(4)将你们俩的得分记录下来。
每人放5个棋子,谁的得分高,谁就赢了。
(5)分组进行,两组各派一名代表做棋手,其他同学掷两次骰子,组成一个数对,汇报。
师记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会数学的无限乐趣
七、总结,自我评价
不知不觉,这节课又要结束了,说说你的收获吧,也可以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感受。
很高兴这节课我在带给大家知识的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快乐。
我很喜欢数学,希望同学们也能喜欢,因为数学真的很有趣,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那样你会时常有惊喜的发现。
板书:确定位置(一)
第3组第2个
数对(3 , 2)读作:数对三二
(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