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佛教与儒家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
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
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
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
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
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
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
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
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崇拜佛教道教与儒家的并存与互补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崇拜佛教道教与儒家的并存与互补中国古代的宗教与崇拜:佛教、道教与儒家的并存与互补导论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教多元且包容的社会,佛教、道教和儒家作为主要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相互存在并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并存与互补关系,并从历史、思想及文化等维度进行论述。
一、佛教与儒家并存与互补1.1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自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佛教的价值观强调解脱、慈悲与智慧,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传入初期,佛教并未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发生明显的冲突,相反,佛教很快被中国社会所接纳并融入其中。
1.2 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互补关系佛教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并存与互补,是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思想的独特现象。
佛教虽然强调人离世修行的解脱,但在实践层面上,中国佛教逐渐与儒家思想融合,儒家的“仁”、“义”等核心概念被纳入佛教的修行范畴。
佛教有效地填补了儒家思想无法解决的心灵抚慰和个体救赎的需求,而儒家思想则为佛教提供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基础。
二、道教与儒家并存与互补2.1 道教的发展与定位道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佛教和儒家相当,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哲学思想,道教承载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拜与追求。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和谐,注重内省修行和个体的道德修养。
2.2 道教与儒家思想的互补关系道教与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共存并相互影响,二者形成了独特的并存关系。
儒家思想注重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实践,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道教则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和求道实践。
儒家思想为道教提供了社会伦理和道德引导的基础,而道教则为儒家思想提供了个体心灵修养和追求超越的补充,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完善和全面。
三、佛教、道教与儒家的共同影响3.1 宗教与社会秩序佛教、道教和儒家共同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道德和家庭关系的调和,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佛教注重解脱与悲悯之心,化解了个体的内心纷扰;道教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与佛教的文化融合与对话
儒家与佛教的文化融合与对话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使其拥有了一个独特的文明体系,其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都曾经历过兴盛与衰落的过程。
不过,这两种文化并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相互融合和对话中发展壮大。
它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文化融合儒家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儒家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对佛教思想的吸收,儒家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
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时候,强调个人逃离生死痛苦的救赎,和人性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佛教所关心的。
而儒家则拥护尊重人类自身的天赋、人性健全的思想。
于是,两种文化之间便产生了交汇与对话。
佛教的《金刚经》中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等思想,赋予了儒家思想更为深邃的内涵。
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孟子思想等传统理论,也渗透到了佛教思想里。
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儒教的“仁爱之道”和佛教“舍己为人”的精神相得益彰,使得文化融合的水平不断提升。
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结合,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文化的绚丽典范。
儒家与佛教的对话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间密切的对话,是对两种文化在人类对生命和诞生的探索中的共同点的彰显。
由于不同地域发展带来的文化差异,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间的对话呈现出不同的理性和形式,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追求。
儒家文化的“仁爱之道”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而佛教则强调“舍己为人”,提倡培养自我的修为,从个体到集体去贡献。
在生命的探索中,儒家和佛教的文化基础一样,都注重心灵和精神的成长。
儒家文化倡导的人类与社会的正义义理,和佛教文化的虚空和自我消融的超越主义之间所固有的共性,使得两种文化在探索人类精神的道路上互相融合和对话之余,也各自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与魅力。
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对话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三对师徒之间的交流。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得核心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儒家思想主旨就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得就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得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得思想体系。
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
儒家重人得自身修养,要与身边得人建立一种与谐得关系;道家思想主旨就是自然与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得就是出世,道家思想得核心就是“道”,认为“道”,就是宇宙得本源,也就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得法则。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得就是春秋时期得老子,老子在她所著得《老子》。
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得就是超世,佛教就是教育,就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佛教得创始人就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
经过一千年得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道、儒、佛家得养生思想:儒家讲得就是敬,道家讲得就是静,佛家讲得就是净.从修为得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哲学得核心思想表述?首先,什么就是哲学。
首先就是起源,我就结合历史知识解说一下。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得思考方式,一些人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与人生得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得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就是,最早得哲学诞生了。
再次,从字面上理解,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词语”philo"(热爱)与“sophis”(智慧)。
哲学本意就就是“爱智”,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得人”。
说白了,哲学就就是一门使人聪明得智慧之学。
那么,哲学实质就是什么?1,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得学问,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在这里,什么就是世界观,什么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得辩证关系,我就不一一解说了,从字面上模糊了解即可)。
但就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就是,一般人得世界观都就是凌乱得,不规则得,自发得,所以不能称为哲学,而哲学就就是哲学家根据一定得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得世界观加以理论化与系统化而形成得思想体系。
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
近 融 汇 , 期 共 存 的 基 本 底 蕴 , 是 使 中 国古 代 的社 会 与政 治 因 为 有 了几 种 约 束 形 式 长 也 的 互 为 补 充 相 辅 相 成 , 可 能地 扩 大 了社 会 约 束 的覆 盖 面 , 而 呈 现 较 长 期 的 稳 定 与 尽 从
凝 固。
或 者 说 , 果 “ ” 重 心 还 在 于 内 向 的 自我 如 礼 的 约束 的话 , 末 礼 发 展 成 为 纲 常 化 了 的 “ 那 礼 制 ” , 重 心就 转化 到 外 向 的强制 约 束 了 , 时 其 更 不 用 说 那 些 在 礼 制 的基 础 上 构 筑 起 来 的政 治 与法 律 规 范 。董 仲 舒 曾 以《 秋 》 狱 , 作 春 折 “
19 9 1年 出 版 。
维普资讯
佛 教 戒 颦 与 需 索 礼 制 式 。“ 己” 能 “ 礼 ” 喻 于 义 而 不 喻 于 利 克 方 复 ,
才 可 克 己 , 以 礼 只 能 由 君 子 为 之 。 到 了 汉 所 代 , 术被独 尊后 , 儒 由于 汉 儒 主 要 接 受 的 是 荀
在 约 二 千 年 的 时 间 里 ,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谓 它 同 中有 异 , 中有 同 。 为 了 进 一 步 说 明 这 一 异 点 , 们 可 以先 简 略 地 看 一 下 它 们 各 自特 点 我 和 相 同 的关 联 。 首 先 , 者 最 初 在 性 质 上 是 同 源 的 并 后 两
一
种 人 的 内 在 的 约 束 , 作 为 “ ” 表 现 形 是 仁 的
来 皆具 有 双 重 约 束 的 特 性 。儒 家 的 礼 制 来 自
于 先 民最 早 的 约 束 , 有 早 期 宗 教 的 痕 迹 。 带
儒家与佛教的交融与冲突
儒家与佛教的交融与冲突【儒家与佛教的交融与冲突】引言:儒家与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重要流派,其交融与冲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念相通与融合、分歧与冲突等方面,探讨儒家与佛教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一部分:儒家与佛教的历史背景儒家和佛教的发展分别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和东汉时期。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提倡礼仪观念、人伦道德和家庭伦理,强调个体的责任和家族的传承。
而佛教则源自印度,弘扬慈悲心、舍弃欲望和超越生死的信念,注重个体的修行和解脱。
第二部分:儒家与佛教的理念相通与融合1. 修身养性之道儒家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高尚。
而佛教强调内心的修行和精神的净化,通过禅定和觉悟达到解脱。
这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修身之道,在理念上是相通的,儒佛两家智慧相互启迪,相伴相生。
2. 弘扬慈悲心佛教的慈悲心理念对儒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儒家崇尚仁爱和礼义,但佛教对于超越个体关怀的慈悲精神,对儒家价值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动人的共鸣。
第三部分:儒家与佛教的分歧与冲突1. 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儒家重视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而佛教强调个体的世俗脱离,追求解脱和超越。
在关于社会、个体和追求的问题上,儒家与佛教存在一定的分歧。
2. 个人修行和社会责任的抉择儒家思想中,个体修行与个体责任之间存在一种较为自然的衔接,个体追求道德的完善往往会带动社会伦理的逐渐提高;佛教强调个体解脱和涅槃的追求,个体解脱往往需要放弃社会责任。
这一点上,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之间有一定的冲突。
结论:儒家与佛教的交融与冲突贯穿了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
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与融合,使得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元。
儒家和佛教的交融与冲突,不仅是思想之争,更是对人类精神追求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在现代,我们应该致力于借鉴和传承两者的精华,形成属于我们时代的新思维,实现个体修身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儒学与佛教的冲突与融合
儒学与佛教的冲突与融合在中国历史上,儒学和佛教是两个重要的思想体系。
儒学强调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人性的善良、和谐和正直。
而佛教则强调世俗界的痛苦和无常,倡导离脱生死之苦的思想。
这两个思想体系的冲突和融合在中国史书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儒学和佛教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
儒学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的最高学问,其思想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
而佛教的大乘思想却强调出世修行,与人世社会有所脱离,两种思想观念有所冲突。
另一个方面是在宗教理论层面的争议。
儒学强调礼仪、人伦、政治等问题,而佛教则主张制定自身的宗教规范和修行方法。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儒学和佛教的相互影响影响,两个思想体系逐渐趋向融合。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北魏时期儒学被明确地用作官方学问,而佛教也因为其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被明确地承认。
在隋唐时期,佛教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信仰,对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宋时期,儒学和佛教逐渐融合,形成了“理学佛缘”、“佛学理缘”的学术思潮,推动了儒学和佛教的普及和发展。
到明清时期,儒学和佛教的融合已经成为主流,两种思想体系对民间信仰、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和佛教的冲突与融合,给中国历史和文化带来了许多贡献。
儒学和佛教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强烈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责任感,激发了人们对道德、美德和真理的探索。
其次,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推动了文化和宗教的交流和交融,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此外,儒学和佛教对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有很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儒学重视和谐、平等和社会秩序,而佛教则强调人的内在修炼和慈悲,这些都是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两个体系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推动文化多元化和跨文化对话的发展。
综上所述,儒学和佛教的冲突与融合不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贡献。
两个思想体系的交流和融合,为当下的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对话提供了丰富而基础的经验和智慧。
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春秋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释家和道家。
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也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久的受到后人的景仰和崇拜。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处于同一时代。
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
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
又过了十五年,即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在山东曲埠。
儒家●中国传统文化一、“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進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这种思想贯穿了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
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这五种品德,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学生要在这四个方面学习:学问、言行、忠恕和信义。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
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
二、“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另一个重要范畴。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儒家与佛教
浅谈儒家与佛教佛教和儒教是中国三大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与道教并成为三大宗教,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思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佛教与儒教的联系以及二者对我们的启示。
一、儒家和佛教的区别。
首先,从特征上来看,佛家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
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
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
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而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
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然后,想到对世人的影响。
儒家是站在宫殿上看人世,把伦理道德看得较重。
佛家是站在天上看人世,把一切都看空了。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因此,佛家更注重心理。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儒家更注重做人。
接着,从入世超世方面谈起,佛教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
佛经中说人生有八种苦痛: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
经此八苦纠缠,人的一生才算得上圆满。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槃。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第一、信三世。
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
第二、信六道。
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2006年11月19日星期日09:19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
在佛教刚传入时,人们对佛教的教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得也不深。
大家都将其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则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
一直到东汉末年,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
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
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
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
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
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
儒家,道家,佛家三者的区别
儒家,道家,佛家三者的区别儒家道家佛家的主要区别在于:儒家,入世的哲学,治世,进取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隐世的哲学,治身,规律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天人合一。
佛家:出世的哲学,治心,奉献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1)儒家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核心是仁和礼,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其五德: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指的是这五种美德;忠孝勇恭廉(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和臣、父和子的义务是双向的,并不仅仅是单方面付出。
一方面:君有君的义务,然后才能要求臣对你忠;父有父的义务,然后才能要求子对你孝,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另一方面:要以对待君的态度来对待君,要以对待臣的态度来对待臣,要以对待父的态度来对待父,要以对待子的态度来对待子。
说得直白点,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论语·泰伯》),和好多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大学》八条目:(人生的8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心浮躁,不冷静,不沉稳;内卷、躺平的思想也很多;利己主义、金钱观比较严重;不想付出努力,就想着一夜暴富。
一方面是与过分宠溺家庭教育有关,另一方面,社会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自身的修养和提高应该与国家、社会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
当年12岁的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更是凸显了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
佛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创作 主题和素材
提供了独特的审 美观念和艺术风 格
影响了文学作品 的情感表达和思 想内涵
促进了文学与其 他艺术的融合发 展
佛教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人物塑造:佛教思想影响下的人 物形象,如超脱尘世的高僧、虔 诚向佛的信徒等。
语言运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文 学语言,如运用佛经中的典故、 比喻等。
《红楼梦》: 以贾宝玉、林 黛玉等人物形 象,展现了佛 教的超脱与儒 家的仁义礼智 之间的交织。
《水浒传》: 梁山好汉的义 气与佛教的因 果报应观念相 互呼应,体现 了儒佛思想的
融合。
《三国演义》: 以三国鼎立的 政治斗争为主 线,融入了佛 教的智慧与儒 家的忠义思想, 丰富了作品内
涵。
05
中国古代文学中佛教思想和儒家 思想的章节现副标代题 意义
添加标题
佛教思想:倡导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对现代人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有积极 意义。
添加标题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鼓励个人为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有助于培养 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添加标题
融合佛教思想和儒家思想: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压力时,能够提供一种综合的价值观体系, 帮助现代人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忠孝观念表现 为对国家、家 庭的忠诚和孝
顺。
儒家思想对文学人物塑造的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品质在文学人物塑造中 常常被强调和体现。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儒家思想提倡孝道,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以孝顺为重要品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儒家思想强调家族观念和等级制度,这在古代文学中也有所体现,如 《红楼梦》中的家族关系和等级制度。
中国传统宗教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宗教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宗教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以独特的方式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宗教信仰、道德准则和世界观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将分析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体系中。
佛教强调人性本空、皈依三宝、追求悟道的理念,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宗教信仰。
对于那些追求精神解脱和内心平静的人来说,佛教成为了他们寻求真理和安抚内心的避风港。
佛教教义中的涵养慈悲、戒律清净、修行自省等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众尊崇和效仿的对象。
其次,佛教推动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佛教寺庙和佛像雕塑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经典更是对古代文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唐代的《法华经》和《楞严经》被广泛传诵,并对后世文人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最后,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关注众生福祉,倡导慈善和教育,推动社会的公心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的法师和佛教徒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环保和保护动物等活动,进一步彰显了佛教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道教对中国的影响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教义强调追求道的境界和主张个体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教对中国文化、哲学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道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的道教观念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鼓励人们追求简朴、自然和宁静。
百姓常常到道观寺庙参拜、修炼养生之术以求得身心灵的净化与和谐。
此外,道教也对中国文学、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古代诗歌到戏曲,从绘画到建筑,道家思想都渗透其中。
例如,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广泛体现,而《庄子》等道教经典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三教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
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
圣、佛、仙皆由人成。
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
儒、佛、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佛、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佛、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1、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佛教、道教、儒教之异同
佛教、道教、儒教之异同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
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
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
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
“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
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
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再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同笔者认为,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
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佛教教义。
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
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同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
”又“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
大小乘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
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
”2、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
3、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
即是唯识义。
《成唯识论》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4、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
《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
”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谓,含义亦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实相等相同。
儒家的中庸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其含义大致有三:执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就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评一、儒家中庸之道(一)中庸之道,随着社会的需要和它自身的发展,在儒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如果要想全面了解中庸之道在儒家哲学思想地位的这个变化,就必须从中庸之道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探索。
大致说来,中庸之道发展的阶段性可以分为:(1 )由孔夫子率先提出的中庸之道的初期阶段;(2)子思的《中庸》把中庸之道推进到系统化的阶段;(3)经过将近千年的沉寂,到唐中叶古代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动,由韩愈李翱特别是李翱吸收了佛家思想,把中庸之道提到“复性”的境界,于是中庸之道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进入到世界观的领域。
论儒佛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
218论儒佛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圣凯内容提要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佛教伦理与儒家伦理的交涉最为具体,并且影响到道教伦理。
本文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着重探讨中国佛教如何理解作为在家佛教徒道德规范的五戒,尤其是各种佛教著述中五戒与五常的配对。
认为五戒与五常等的配对,最早是昙靖在制作《提谓波利经》时提出的,后来成为中国佛教的通说,同时道教也吸收了这种配对,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儒佛道三教在伦理上的交涉及相互影响。
关键词五戒五常《提谓波利经》三教伦理作者圣凯,1972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受持的五条制戒。
因为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进入佛门之后的在家弟子,便应受持,一、问题的提出所以通常称为在家戒。
劳政武先生认为五戒的前四戒具有“自然法”性质④,因为五戒按照解释人类学的说法,每一个族群都是“五大施”⑤,所谓“五戒法是三世诸佛有自己的精神气质。
①印度与中国,由于气之父,依五戒而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⑥。
候、地域、风土人情的不同,所以在思想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仰上有很多的差异。
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规范。
这是董仲舒在对汉武帝的第一次策问必然会受到中国固有的儒家与道教文化的冲时提出的:击,在不断的交涉与调和下,终于形成了具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有本土特色的中国佛教。
④王者所当修饰也。
五者修饰,故受天之对于中国佛教伦理的研究,海内外学界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④但是,在一些问群生也。
⑦ 题上仍然有待于深入。
我们以五戒与五常为五常之道是董仲舒的创造。
孔子思想体中心,来探讨中国佛教伦理与儒家伦理的交系中虽有仁、义、礼、智、信诸范畴,但并涉与融合。
因为五戒作为在家佛教徒的道德未将其连用,更未从价值体系建构的理论高规范,中国佛教在普及五戒的过程中,为了度、从道德论层面明确予以论述。
孟子虽然能够使中国民众接受佛教的戒律,便与儒家把仁、义、礼、智看作人们不可或缺的四种的“五常”配对,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阐品德,但并未将信与四德并提。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
儒家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
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道、儒、佛家的养生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从修为的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哲学的核心思想表述?首先,什么是哲学。
首先是起源,我就结合历史知识解说一下。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些人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
再次,从字面上理解,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词语”philo"(热爱)和“sophis”(智慧)。
哲学本意就是“爱智”,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说白了,哲学就是一门使人聪明的智慧之学。
那么,哲学实质是什么?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这里,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关系,我就不一一解说了,从字面上模糊了解即可)。
但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是,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凌乱的,不规则的,自发的,所以不能称为哲学,而哲学就是哲学家根据一定得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儒家思想与佛教有哪些异同
孔子的儒家思想与佛教有哪些异同孔子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是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智慧系统。
在今天,这两种智慧系统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国界,成为全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孔子的儒家思想与佛教的异同。
一、哲学思想上的区别和相通首先,从哲学思想上看,孔子的儒家思想和佛教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区别和相通。
儒家思想关注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追求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升华。
孔子提出的“道德经”“大学”“中庸”等经典,都是概括和总结了他对于各种道德规范和美德的深刻认识。
孔子认为,做人首先要有“诚”,遵守规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影响深远。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生老病死”和“三无”,即世间种种疾苦源于人的贪念,而追求“涅槃”,摆脱生死的轮回。
佛教的经典有《金刚经》《法华经》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山所译出来的《证道歌》。
佛教的核心思想对于印度文化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了印度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气质。
从哲学思想上看,儒家思想和佛教都是强调人的道德素养,在价值观念、准则和品质的培养方面,都有着共同点。
但是,儒家思想和佛教在对待人生和世界的态度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
二、对人类道德和社会秩序的贡献其次,从对人类道德和社会秩序的贡献来看,孔子的儒家思想和佛教也有异同。
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和美德,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塑造不可忽视的作用。
儒家强调礼仪、忠信、孝悌、尊师等等,这些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中国渐渐成为了一种强烈的文化惯性,影响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
佛教的修身养性、舍得自我、抱有慈悲和智慧的态度,也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些思想对于印度文化的转型和升华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让人类在精神上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为学习人类道德和社会秩序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教——佛教与儒家佛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佛法不但在我国的宗教方面占尽优势,在文化方面,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对的,佛教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深具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特色。
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
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处,也有不少共通点,因此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一股澎湃的新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佛、儒思想由相拒而相和,其间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就佛教而言,融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复兴沈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谓的“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
事实上,无论是儒家或佛教,从今日的观点来看,皆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血肉,难以分割。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比较早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印度从奥义书到六派哲学,都以研究生死问题及解脱生死为归趣,直到佛陀,更加以归纳综合,创立佛教,因此以释迦牟尼佛思想代表印度文化。
佛法的内容是三藏十二部,所探讨的主题,是以人生解脱为中心,兼论及宇宙等问题。
在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孔子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孔子继承二千五百年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以礼、乐等六经为本,有系统的综合整理和树立一套道德伦理,这就是儒家思想。
自此以后二千五百多年,一直受其影响。
所以,中国文化以孔子的儒家为代表。
佛儒思想,自隋唐以降,曾经彼此融洽、调和,互相影响销融,但二者还是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今比较概述如下:孝中国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儒家学说则又以伦理道德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首称孝道。
因此,历代典籍莫不以孝道为其主旨,其中尤以孔子言孝最详。
比方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又说:“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所谓“求忠臣,必于孝悌门者”。
因为一个人要能忠于职,忠于国,忠于民族,首先就必先求其能孝于父母,友于兄弟。
父母的恩德昊天罔极,因此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能行孝,而希望他能对人尽忠,岂不是缘木求鱼!讲到佛教的伦理道德,也是以孝为宗,以孝为戒。
所以,昔日佛陀曾为净饭王抬棺,成为众生报答父母劬劳之恩的典范;亲赴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俾使世人行孝奉亲;教导弟子目犍连设盂兰盆会,救度他的母亲脱离地狱之苦。
此外,佛经中关于阐扬孝道的经典尤多。
诸佛圣贤莫不以孝行为百善之首,视作立论之道,因此,佛儒的伦理观实无冲突。
佛教最重孝道,佛陀在《善生经》中揭示为人子者奉事父母应当:“一者、能奉养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在《大宝积经》中说:“夫父母者,皆愿利乐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
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
乳哺养育,无疲厌心。
”佛陀强调父母的恩情,是要人们由体认父母无限的慈爱而引发孝道的思想。
孝是众善的根本,若无孝道,则无以为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孝有世间孝与出世间孝二种,世间的孝道是现世孝,譬如儒家认为甘旨供养,使父母现世安乐,衣食无缺,光宗耀祖,就是孝。
出世间的孝道是永久的孝,不仅要孝养现世父母,接引父母学佛,使他们免于轮回之苦,就是过去世的累劫父母也要救度,使他们解脱六道轮回,了生脱死,永得安乐。
因此,佛教所说的“孝”是世出世间的大孝。
儒家注重家族制度,为维持代代香火不绝,认为继承家嗣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而佛教的割爱辞亲出家,有乖无后为大之义;断发燃顶,有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之训。
然而佛教却是以出家为大孝。
因为佛教的辞亲出家,是为了广度众生,报答亲恩,更是大孝。
法琳的《破邪论》卷上说:“夫出家者,内辞亲爱,外舍官荣,志求无上菩提,愿出生死苦海,所以弃朝宗之服,披福田之衣,行道以报世恩,立德以资三有,此其大意也。
”强调出家行道是报四恩,以救济一切众生为目的。
五戒与五常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的立法条目,都不能超越五戒的范畴。
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
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
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约自利而言:受持五戒就是入道的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渐消,功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
约利他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指日可待。
慈悲与仁《缁门崇行录》说∶“仁义礼智,人之四端也,而仁为首;慈悲喜舍,佛之四心也,而慈为先。
”儒家的仁爱与佛教的慈悲,经常被相提并论。
儒家所说的“仁”,从语原学来说,是二人的组合,孔子就是用“仁”来论述人与人的相互对待的关系,所以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又说:“推己及人。
”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爱由亲始,从尊敬自己的长辈推而及于他人的长辈,体恤自己的幼小广被至他人的幼小;从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进而亲戚、朋友,由自己血缘至亲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相关的人。
甚而爱心越扩大,连亲疏差别都泯除,这就是民胞物与、物我一体的胸襟,也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简要的说,儒家的仁是从五伦“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进而扩大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恻隐之心”的发挥。
佛教的慈悲是主动积极的拔苦与乐。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佛教的慈悲是建立在众生平等上,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
因此佛教的慈悲像源源不断的活水,累劫累世绵绵无有止尽。
例如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永恒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也是永恒的慈悲。
《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一种无私无念的自然悲行。
《法华经》的“今此三界,皆为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是诸佛如来的慈悲,其力量无限的大,程度无限的深,内容无限的宽,对象无限的广,价值无限的重,利益无限的多。
所以,佛教提倡素食,以慈悲为怀,就是由于体认因缘法、众生平等、法性一如的真理,以慈悲的精神,建立自他互易、怨亲平等的观念,爱护一切众生。
如古人说:“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古人为了怜悯老鼠饥饿无食,特地留下剩饭;为了慈恤飞蛾扑火,不敢轻易点灯,在慈悲之前,原本令人厌恶的老鼠也得到了难得的关爱。
至于儒家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啖其肉”、“君子远庖厨”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道与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儒家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佛教讲不落两端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相近,事实上,较之中庸之说,其内容更为深广。
因为儒家的中庸,重于人道;佛法,可说一切都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离二边的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教认为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
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
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在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起”,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的智慧。
如《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所强调的就是佛法的中道生活。
有了中道的生活,不但能不被八风所吹动,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这就是智慧,就是佛法。
业与命孔子认为人的实际遭遇由命决定,而个人的道德修养、国家的政治廉明,则决定于人的行为意愿,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当政治理念不为诸侯众人采纳时,孔子会自我安慰:“老天是了解我的。
”这说明他对“天”的信仰,但他也曾说,得罪了老天,祷告是没有用的,这又显示孔子并非凡事崇神迷信。
阐扬孔子思想的孟子主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些说法近于佛教的因果业报论,不过佛教说业力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报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
因果通于过去、未来、现在,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了解“善恶因果决定有报”的三世因果观,可以让我们舍恶行善,转恶缘为善缘。
尤其从三世因果观中,知道业道众生世世生生轮回,互为眷属。
有了这层体认,必能激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
能够清楚的认识因果业报,必能把握业力而谋求自己的幸福。
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但是佛教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乐天知命外,更要进一步洗心革命。
因为佛教的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的,业的定律告诉我们,自己的前途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即使犯了滔天罪恶,只要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法门,洗去心中的尘垢,净化生命,终有天清月现,朗照大地的时候。
以人为本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思想文化首度出现重大转折,是在春秋时期的孔子。
孔子之前的思想界所强调的是对“天”、“帝”的信仰,“天”不仅是众神之首,而且是社会政治道德的立法者;宇宙的秩序,万物的生长,乃至世间王朝的更替,国家的大事,一听“天命”。
从孔子起,开始把视野转向现实界,把眼光转向人,注重对人事的探讨。
而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也是以人为本,期望人能学佛、行佛,达到离苦得乐的解脱境地。
着重人间教化,以解决现世困厄为课题,佛儒双方的立场是一致的。
佛教与儒家皆是主张以“人”为本,但两者间不同的是,儒家的修持阶位是属佛教“五乘”(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中的“人乘”,以获得现世福乐为旨趣。
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教认为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要进趋佛果的前阶却是做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佛果也就完成。
做人的条件很多,儒家说的是忠、信、孝、悌;佛教则说布施、持戒、禅定,这三者不但能让我们将人做好,并且能使我们进一步生至天上;而人天福若是具足了,必能从人道渐次进入佛道。
自利利他儒者是经过致知、诚意、正心而完成修身的目的,学佛者则以戒、定、慧三学为修持,两者都是以自利利他为宗旨。
佛教认为菩萨以利他为先,从利他中去完成自利。
所以经典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萨以是初发心。
”儒家虽然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时刻不忘仁民爱物,不过在修学的过程,必先完成修身。
能修身,然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佛、儒皆认为:为学皆以修身为本,成圣成贤必须先从修己做起;但是佛法主张完成自利的同时,可以广度众生,庄严国土,儒家则以为修其身而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教的自利利他,可以说是无限的深广。
谈修身,是要彻底地去除我见,达到自在解脱;儒家的修身,虽然和佛教意旨相近,但是深度却不够。
至于佛教的利他,论对象,不光是人类,且遍及一切众生;论时间,不但是现在,更尽于未来际;论空间,则遍三界,不舍弃一个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