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选修4《电解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选修4第三单元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教材分析:《电解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电解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研究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电化学基础的基本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认识“电能如何转换成化学能”,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使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学情分析:《电解池》是在学生学习了《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之后接触的电化学知识,由于有高一的学习基础,学生会觉得《原电池》和《化学电源》的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觉得《电解池》的内容也会简单;但是学生在接触了相应的电解池练习之后,就会觉得有难度。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使知识简单化,重点掌握电解池原理和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1) 运用对比记忆,初步掌握电解池的原理,掌握用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2)通过理解“闭合回路”的概念,掌握电解池中电荷的运动方向(3)通过动手实验,分析讨论,熟悉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积极参与、探究电解池原理的求知欲(2)调动学习化学的热情,充分感受电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3)养成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解原理;难点: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法建议及教具准备1.触类旁通由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有较多的类似的地方,在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之后,学生对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学习了电解池的知识之后,学生对高中阶段的电化学知识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抓住几点。
(1)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原理和知识点进行对比,衔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重视启发引导,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这样,既能很好的掌握新学的知识,又能比很好的巩固、加深以前的知识,并且能对电化学理论有系统的认知。
高中化学_电解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解池》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反应原理》2.年级:高二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2)能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重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书写电极反应。
3.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原电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来研究如何借助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操作过程中形成严谨、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4.设计思路:(1)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课前布置预习,课堂进行分组实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利用多媒体动画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对电解水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中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离予反应、电解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物理学中电学知识也相当丰富。
在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中更是让学生对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由于电解原理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
尤其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有多种离子的情况下,哪种离子先放电需要学生进行判断。
对于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学生也易将二者混淆,其对应的电极反应、电子流向、离子流向等分辨不清楚。
因此,要通过复习电解水,分析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建构电解池核心概念。
《第四章第二节电解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电解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区分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区别。
2. 掌握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式。
3. 能够分析电解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式。
2. 难点:区分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区别,应用电解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电极反应式板书用具,实验器材等。
2. 准备教学内容:搜集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准备电解池实验。
3. 准备学生材料:打印预习资料,提供实验器材和试剂。
四、教学过程:本节电解池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电解池概念导入、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电解池应用分析、电解池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巩固与提升。
1. 电解池概念导入教师首先展示电池模型,通过提问法引出电解池概念。
提问学生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电解池概念。
接着,教师展示电解池模型,向学生解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 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教师利用PPT展示电解池内部结构,并利用动画展示电解池工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接着,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电子的移动方式和电极反应。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得出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
3. 电解池应用分析教师列举电解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如电镀、精炼、电泳等。
接着,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些应用中电解池的作用原理,以此加深学生对电解池应用的理解。
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教师进行电解池实验操作演示,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例如,电极材料的选择、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源的正负极选择等。
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如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电极表面的变化等。
5. 巩固与提升教师设计一些与电解池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电解池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第二节电解池第1课时◆教材分析电解池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的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如电镀、电解、电冶金电池充电等。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后的自然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电化学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打好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选自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二节。
通过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原电池知识;通过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原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逆向思考自然过渡到电解池的学习中去,并应用氧化还原相关知识拓展和延伸电化学理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两极反应物、产物的判断方法,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化学方程式。
(2)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电解原理,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使之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电解原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电解原理,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思维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表演黑笔写红字魔术(电解池原理)。
(滤纸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铁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讲述】同学们,想知道我是怎样用黑色的笔写出红色字的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电解池【交流研讨】1.利用下列仪器和用品,设计出尽量多的原电池:两根石墨棒、一根铜棒、一根铁棒、CuCl2溶液,烧杯和导线任取(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
《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及教学设计
合作 。
一
、
教 材 分 析 Βιβλιοθήκη 本节 内容是人教版高 中化学选 修4《 化学 反应 原理 》第 四 五、 “ 电解池 ”第一课 时教 案 1 、教学 目标 : 【 知识 目标 】 理 解电解原理 ,初步掌握判 章 电化 学第 三 节 电解 池 ,教 材 主要 介 绍 了 电解 原理 及其 应 H值及 整个溶液 p H 值 的 用 。电解 属于 电化学知 识范畴 ,是 中学 化学 理论 体系 不可缺 断电解池 、电极产 物 、电极周 围溶 液p 少 的一 部分 ,是氧化还 原反应 、原 电池 原理 、电离理 论等知 变化 的思路 ;理解 电解质 溶液 、知 道 电极对 电解 的影 响 ;了 识 的综合 运 用 。 本节 是将 理 论 与实 际相 联 系 的 实体 ,通 过 解书写 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 【 过程 与方法 】 通过 观察 、实 验 、阅读 资料获取 信息 , “ 电解 氯化铜溶 液实验 ”引 出电解原理 ,又 在理 解 电解原 理 的基础上 介绍相关 化工 生产方 面的应用 ,如氯碱 工业 、电解 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 情感 态度 和价值观 】通过 电解知识 的学习 ,培养学生 精炼 铜 、电镀工业 以及 电冶金 等。通过 学习 帮助 学生 了解 电 能转 化 为化 学 能 的条 件和 方 法 ,加 深对 氧 化 还原 反应 的认 认 真 阅读 、仔细观 察 、合 理分析 的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 度 ,提 识 ,提高辩 证思维 能力 ,同时 帮助学生 牢固树立 理论联 系实 升学 生 的学 习素养 ,提高辩证 思维 的能力 ,在思考分 析过程 际的学风 。本节教 材分 为两个部 分 :第 一部分 电解原 理 ,第 中倾 听他人意见 ,相互启发 ,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 。 二 部 分 电 解 原 理 的应 用 (氯 碱 工 业 、 电解 精 炼 铜 、电 镀 2 、教学 过程 [ 复 习 ]在前 面我们 已经学习 了原 电池 的工作原 理一 化 等 ),课标要求两课 时完成 。 学能 转变 为电能 ( 学生 回答 ) [ 幻 灯 ]请看 此装 置 ,按 操作 二 、学情 分析 提问 )培养学 生的观察 能力 。 学生通 过原 电池 以及化 学 电源的学 习 ,已经 能从 化学 能 叙述 ,请说 明现象 和原 因。 ( 学 生交流讨 论 ]巩 固形成原 电池 的要 素一 自主的氧化 还原 与 电能 的转 化角度认 识原 电池 ,初 步理解此 类反 应的本质 是 [ 氧化 还原反 应并能从 该角度 分析 常见 的化学 电源 。从 金属 冶 反 应 。原 电 池是 把 化学 能 转化 为 电能 的装 置 ,电解 池则 相 炼方 法上学 生对 电解 的应用 有 了一些 了解 ,但工 作原 理并 不 反 。复习是 为 了巩 固原 电池 的组成 条件 及 电极反 应 ,两极 判 清楚 。高二 学生形象 思维能 力 已充分 发展 ,抽象 思维 能力 也 断 ,为 电解C u C 1 2 溶液 的实 验做好对 照。 在迅 速发展 中 ,同时具有强 烈 的好奇 心 和求 知欲 ,虽 然抽 象 [ 过渡 ]翻开 教材P 7 9 对照 书本图4 — 8 请 学生 找 出差异 ! 思维 能力和探 究能力 还不够成 熟 ,但 对实验 探究 的热 情高 , 调动 学生积极 思考 ,培养思维 能力 。 ( 巩固胶体 知识 的电泳 只需 要老师适 时 的组 织和引 导 ,学生 就 能分 析通 电前 后溶 液 现象 ,化学 电源 中铅 蓄电池 的充电 ,强 化阳极 ,阴极两极 知 中存 在的离子 及运动 情况 ,并 依据反 应现象 分析得失 电子 、 识 ,区分于原 电池的负 、正极 。 ) 氧化还原过程 ,用 自己的语言归纳 。 [ 视 频实验4 _ 2]提请 同学注意倾 听实验叙述 ,观 察实验 我本节课 的教学 内容为第 一部分 :电解 原理 。新 课程标 现象 。 准要求 :体验 化学能 与 电能转 化 的探 究过程 ,了解 电解池 的 [ 提 问 ]实验操 作细节 。 [ 幻 灯 ]课件再现 装置 ,实验 工作原 理 ,能 写出 电极 反应式 和 电解 池总反 应式 ,重 在体 验 步骤 ,动 画 两极 实验 现象 ,逐项 落 实并 完 善实 验 现 象表格 知识形 成过程 。本节课 的重心是 通过 实验探 究及 对实 验现象 ( 学生共 同完 成 )再 现实验现 象 ,调动 全体 学生 积极思考 , 教 材 ]P 7 8 观察 图4 — 9 分 的观察 ,利用 氧化还原 理论进行 分析 、推理 ,体 验科 学探究 训练学 生表达 能力 ,巩固新知 识。 [ 的过程 ,了解 电解池 的工作原理 ,形成 一定 的实验能 力 、观 析 电解 质 溶液 中的离 子 。巩 固 电离 知识 和 水 的弱 电解 质身 察 能力 和归纳 能力 。本 节课 的设 计思路 是 :演示 实验 ( 电解 份。 [ 幻灯 ] 针对 氯化 铜溶液通 电前后 的的 图形分 析 ,思考 氯 化 铜 溶液 ),认识 现象 一 理论 分 析 ,认 识 本质 ( 电解 原 三个 问题 。创设 问题 ,激发学 生求 知欲 望 ,培养思 维 、推断 理 、实质 )一归 纳整理 ,形成概 念 ( 电解概念 、 电解 池形 成 能力 。调 动学 习积极性 。结合 实验 现象 ,分 析结果 。调动学 条件 )一试 题探究一 知识 升华 ( 放电顺 序 、电极 反应 式书写 生思维 ,激发学 习兴趣 。实现感性 认识 到理 性认识 的过程 。 方法 )一 书后 习题一 知识巩 固一 分析检 测 ,查漏 补缺 。本 节 培养学 生思 维能力 。 课应 用实验 视频 ,多媒体课 件引 导学生 通过探究 化学 能与 电 [ 阅读 ] 教材P 8 0 逐一 回答 : [ 幻灯 ]展示的 电解原理六 能相互转化 的过程 ,了解 电解池 的工作原理 。 个 知识点 。调动学 生思维 ,激发学 习兴趣 。实现感性 认识到 理性认识 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电解原理7 . 产物的判 三、教 学的重 、难 点 理解 电解 的基本 原理 ;理解 电解 质溶 液 、电极材料对 电 断 。引导学 生看 书P 7 9 , 理解 “ 放 电”概念 。以中学金属活动顺 极的影响 和电解过程 中离子放 电顺序 的判断 。 序 表为主线 ,用氧 化还原 反应 的知 识分析 阴 、阳两极 放电的 四 、教 法 规 律 。创 设 问题 ,激 发学 生求 知 欲望 ,培养 思 维 、推断 能 通过实验 探究 与多媒体 的有机结 合 ,进 行问题探 究 、分 力 。调动学 习积极 性 。归 纳总结 :分析 电解 池工作 的一般 思 组讨 论 ,归 纳总结 ,体现 “ 以问题为 引导 ,学生 为主体 ”的 路 。引导学 生梳理 知识条理 ,注重 化学学科 思维素养 。习题 新课 改精神 。本 节教 学使用启 发式教 学法 和问题探究 法 ,有 演 练 。调动 学生积 极思考 ,加深对 电解 原理 七知识 的点的理 目的地 层层设 疑 ,创 设问题情 境 ,通 过熟悉 的电解质 溶液来 解 。培养化 学思维 能力 。师生共 同完成P 8 3 第3 小 题 ,建立 表 推导新 知 ,引 导学生 进行思路探 究 ,将感性 认识提升 到理性 格 ,完成原 电池与 电解池 的差异。 减轻 学生 负担 ,充分利 用 认识 ,培养和 发展学 生的抽象 思维 、归纳推 理 、演绎 推理 能 书后 习题打造 高效课 堂 。引导学生 分析 氯化 钠电解质溶液 的 力。有 利于学 生理解 电解质导 电的过 程和 电解原理相 关的 知 离子 ,回答 习题 中的问题 ,通过学 生的 回答 ,补 充完善来 突 识。 破难 点 ,达 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并 为下 节课 内容 设疑 , 使 学 生产 生悬念 ,有利 于激发学 生学习 积极 性 ,使学 生去探疑 预 四、学法指导 指 导学生 运用实 验观察 、分 析 、 比较 、讨 论 、概 括 、练 习新知识 。 习等 学 习 手段 ,通过 观察 、对 比 、看 书 ,分 析讨 论 实验 现 3 、作业 :课后巩 固十七 。 象 ,得 出结论 。此过 程培养学 生探索 精神及 分析 问题 、解 决 4 、板 书 设 计 ( 略 )。 问题 的能力 。同时 ,也提升学 生 的学 习素养 —倾 听、表达 、
电解池第一课时的教案
电解池第一课时的教案电解池第一课时的教案1.知识与技能:オア倮斫獾缃庠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 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オア谀苁樾吹缂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在本章的第一节,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呢?【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要有导线,形成闭合回路;思考,回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则相反。
复习是为了巩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及电极反应,两极判断,为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做好对照。
【讲述】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解池则相反,下面就来讨论有关电解池的问题。
【板书】一、电解原理【实验4-2】(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讲述】在实验中规定: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引导】1、实验观察要点:(1)阴极上的现象(2)阳极上的现象(3)阴极区溶液中的现象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应是学过的什么气体?【总结】实验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周围cucl2溶液绿色加深,阳极石墨棒周围的cucl2溶液绿色变浅;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同时看到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溶液里的cucl2发生了下列反应:cu生成于阴极的石墨棒上,cl2生成于阳极的石墨棒上。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反思
《电解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学生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氧化还原理论、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学习电解原理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观想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学生求知欲较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逐渐形成。
三、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解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初步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论模型。
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提升对科学家的敬仰,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揭开伪科学的面纱,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教学难点: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思维模型。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原理探究由原电池改装成电解池【实验探究】浸入CuC1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接通电源,让学生观察两极的现象。
【整理】【设问】氯化铜在电流的作用下是怎样分解的呢?【思考与交流1】1.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什么是电解?2.氯化铜分解是一个物质内能增加的过程,电解是什么形式的能量相互的转化过程?实现电解的装置是电解池,什么是电解池呢?3.构成电解池的条件?阳极阴极现象产生气体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有红色物质出现判断产物氯气铜单质反应方程式CuCl2== Cu + Cl2↑分析变化动手设计,探究仪器工作原理,观察现象,利用电解原理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给现象以科学的解释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回答,小组间相互补充学生书写:阳极:2Cl--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Cu2+ + 2e- = Cu(还原反应)察和对比的能力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从宏观上体会电解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从微观角度对物质的认识、对反应的认识,深化对氧化还原理论的认识。
4.3《电解池》第一课时 教案3
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电解原理●课标要求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
2.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3.能写出电极反响和电池反响方程式。
●课标解读1.通过实验探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3.正确书写电解池中电极反响和电池反响方程式。
●教学地位电解是中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同时电解与物理学科中的电学、能量的转换有密切的联系,是氧化复原反响、原电池、电离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比拟原电池原理比拟分析电解原理。
本课时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新课导入建议自从伏打创造电池后,“电〞的应用就风起云涌,席卷全球。
1800年科学家采用伏打电池电解水获得成功后,戴维进展了思考,电既然能分解水,那么电对于盐溶液,固体化合物产生什么作用呢?开场他将苛性钾制成饱和水溶液进展电解,结果在电池两极分别得到的是氧气和氢气,加大电流强度仍然没有其他收获。
随后他改用熔融的苛性钾,在电池作用下,熔融的苛性钾发生明显变化,在阴极附近产生了一种白色的小球状物质,随即形成紫色火焰,这个小球状物质是什么?【提示】这个小球状物质是钾。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79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电解CuCl2溶液〞,并完成【思考交流1】;(2)看教材P80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电解原理〞,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的溶液的规律〞,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展。
建议教师除【例2】外,使用【教师备课资源】中例题变换角度拓展学生的思路。
⇐步骤5: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三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79页讲解研析,对“探究1〞进展总结。
高中化学_电解池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电解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解池装置的基本构造,能够从电极名称、电极反应、能量转化等方面理解电解池的原理,会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2.通过实验探究建构电解池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学会运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来解决问题;3.通过实验探究和化学家戴维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感受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原理思维模型的构建和初步应用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解原理的微观本质的认识,电解问题思维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创新点1.本节课采用“宏观-微观-符号”三位体的设计思路,将宏观现象、微观探析、反应式书写融为一体,使学生自主建构电解池模型,使学生逐步深入认识电解过程中的物质及其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
2.创新实验,采用自己设计微型实验装置电解氯化铜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既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快速,又有明显现象,实现更好的学生实验效果。
特别是实验探究过程,先引导学生推理假设,然后进行探究,根据证据推理,构建电解池模型,这样的教学策略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五、教学过程家戴维发现电解的科学一起探究电解的原理。
【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立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展示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电解池模型的初建【前置作业】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右图的方框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并书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2.书写水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未通电前纯水中有哪些离子?如何运动?3.在接通电源时,纯水中的离子如何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运动?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H2是怎么产生的?O2又是如何产生的?H2与O2的电极上分别发生了什么反应?5.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思考,电解水这一过程中存在哪种能量转化?【每课一题】下图中哪一个是原电池装置?图A装置与图B装置有何区别?【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归纳总结下列内容:1.电解装置的特点:2.电极名称:3.电极反应:4.电解过程中能量转化:书写电解水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概括归理一:通电可以使水电离出的H+和OH-定向移动两极,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篇:《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学生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氧化还原理论、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学习电解原理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观想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学生求知欲较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逐渐形成。
三、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解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初步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论模型。
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提升对科学家的敬仰,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揭开伪科学的面纱,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教学难点: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思维模型。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七、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二、电解池 1.电解池的定义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直流电源(2)两个电极(常用惰性电极:Pt、Au或碳棒)(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3、电解池的两极闭合回路(4)第二篇:《电解池》教学反思一、教学策略运用确当,电解氯化铜,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反应、电极反应式来学习的三重表征理论策略,让学生有一个由表及里,先浅后深的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经过这样的内化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良好;视觉、嗅觉、感觉等多种感官来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多种感官学习策略能让学生把抽象变为具体。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构成,掌握电解池的基本操作方法;2. 技能目标:学会搭建电解池实验装置,进行电解实验;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教材:配备教材《化学实验教程》等;2. 实验器材:直流电源、电解池、电极、导线等;3.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电解池的话题。
可以展示一些与电解相关的实际应用,例如水电解产氢气、电镀、电解水制氧气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讲解电解池的原理和构成(15分钟)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白板,详细讲解电解池的原理和构成。
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电解池的示意图和动态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展示电解池的实验装置(10分钟)向学生展示电解实验装置的具体器材和特点,例如直流电源、电解池、电极等。
讲解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并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
Step 4:演示电解实验(15分钟)展示一些常见的电解实验,例如电解水、电镀等。
现场演示时,要仔细介绍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Step 5:学生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搭建电解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监督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Step 6:总结和讨论(15分钟)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梳理出电解实验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Step 7:拓展任务(10分钟)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任务,例如研究电解的其他应用领域,编写实验报告等。
拓展任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电解池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解现象。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同时,也能自行进行实验操作。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掌握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3.理解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内容:1.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3.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个电解池的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2.提问学生他们对于电解池的了解和认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结构,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2.讲解电解池的原理,即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进行化学反应;3.讲解电解池的工作过程,包括在阳极和阴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迁移。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解池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2.演示实验过程中,向学生解释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电流通过的路径;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出问题和观察实验现象。
四、讨论与练习(20分钟)1.带领学生讨论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电解池的应用领域,如电镀、水解等;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电解池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电解池效果的影响,如电流强度、电解质浓度等。
五、小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解池的定义、原理、工作过程和应用;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对电解池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电解池的教学设计,通过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演示、讨论与练习以及小结等环节,实现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导入环节中,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了他们对电解池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讲解了电解池的定义、基本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尽量减少了专业术语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在实验演示环节中,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黄石五中王神秀一、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第三节电解池,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原理、电离理论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电解原理,第二部分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等)。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电解原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原电池以及化学电源的学习,可以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角度认识原电池,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该角度分析常见的化学电源。
通过回顾水的电解及氧化还原反应、电离理论的学习,具备了从理论角度分析电解原理的能力。
同时,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电化学知识较少,所以求知欲强。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2)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3)初步了解溶液中微粒放电顺序过程与方法:(1)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硫酸铜、氯化钠、硫酸钠溶液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2)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获取信息,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在思考分析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感受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原理,惰性电极电解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式书写。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回顾水的电解→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电解氯化铜、硫酸铜、氯化钠、硫酸钠溶液),认识现象→理论分析,认识本质(电解原理、实质)→知识升华(放电顺序、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归纳整理,形成概念(电解概念、电解池形成条件)→试写电解硫酸铜、氯化钠、硫酸钠溶液的电极反应式→ 习题检测,查漏补缺六、教学过程:【导课】我们今天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基础上学习电解池?[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观看视频,回顾水的电解】[议一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以及氢气和氧气是怎样产生的?[实践探究,分组实验]做一做汇报成果(实验现象)第一组:向CuCl2溶液中通入直流电第二组:向Na2SO4溶液中通入直流电第三组:向NaCl溶液中通入直流电第四组:向CuSO4溶液中通入直流电【试一试】【理论分析,认识本质】请同学们根据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现象,写一写其电极反应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观看动画模拟]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l2放出;带正电的Cu2+移向阴极,并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电解池”教学设计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理论研究是实践探讨的前提,实践探讨是对理论研究的巩固,本节的难点是应用电解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概念的理解由学生探究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为了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分析电解过程,归纳分析的方法,设计制作新型家用消毒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漏洞,及时补救。
教学过程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教学资源的使用设计本节课选用和开发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多媒体设备:①展示利用电解制备金属的化学史,通过这种引入可以使学生将前面学习的原电池原理与本课将要了解的电解原理自然结合到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电解原理动画过程的演示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学生更便于理解概念。
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参与交流的范围更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是学生实验:本节课提供给学生探究电解原理的试剂有:氯化铜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U形管、学生电源、导线、石墨电极、淀粉—KI试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
在学案中给出组装仪器的要求和安全事项,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家庭自制漂白液的开放性实验方案设计,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综合考虑装置的简便、安全、实用等因素,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活动的设计本节课设计和安排的理论探究(参见上表问题①)和实验探究(参见上表问题②、③、④)两部分活动,其中实验探究开放程度较大,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考虑和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研究的欲望。
在实验探究中,有的学生想法很有创意,但忽略了可行性,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中提升能力。
5.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资源引入创设PPT展示: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250节锌铜原电池串联起来用铂电极学生倾听、感悟化学的魅力多体。
电解池的教学反思
《电解池》教学反思一个好的设计和积极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再有一个严密执行过程,那么成功的另一半就有了。
为了上好电解池(第一课时)这一堂课,我准备了两套思路,一套思路是教学内容“电解池”,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演示和课件相结合,教学重点是对比原电池和电解池,另一种思路是只学“电解池”,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边实验边探究的方法,教学重点是电解池原理,经过认真考虑,我觉得第二种思路更符合新课标,故选用了这套方案,实践证明,这种思路得到更多同行的认可,我觉得这堂课的亮点主要有:首先,导入精彩。
本节设计从小魔术(黑笔写红色字)引入,让学生观看魔术,产生兴趣,以达到激起求知欲,揭示课题得目的。
在结尾揭示小魔术的奥秘,既起到前后呼应的目的,也起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其次,本节充分发挥多媒体和实验的作用,通过观看氯化铜溶液电解过程的电脑动画理解电解反应原理;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学习枯燥的化学原理的思维,同时采用激励评价的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再次,选取合适的情境素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取舍。
情境素材的选取,我在第一次思考这节课时选用的是可充电电池引入的,可充电电池距离学生的生活更加接近,手机电池的充电从能量角度更直观的表达了电解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是实际的可充电电池多比较复杂,学习本课后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本节课内容来解释充电过程,我觉得这个情境素材放在电化学的复习课中可能更加恰当,所以最终选择了小魔术,用铅笔写红色字的奥秘正好是学生可以运用本节课内容可以解决的,起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于电解模型的选取,我也做了反复的比较思考,是选取人教版中电解氯化铜做模型还是选取鲁科版电解熔融氯化钠做模型,电解熔融氯化钠学生在必修2金属的冶炼学习过,并且体系简单,便于分析。
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
④
③
②
①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
应的过程。
[ppt]透彻分析概念
①直流电
②阴阳极的判断
[链接]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难点
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学
方法
情景创设,引导探究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验
教学
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板书](3)书写
[练习]请写出以碳棒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
[ppt][总结]步骤:
1、看电极
2、判断阴阳离子种类,比较放电能力
3、确定微粒形式
4、总反应=阴+阳
[讲]首先要分清电极,并分析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确定放电顺序,牢记三个守恒。电极反应必须写离子放电,总反应中弱电解质写化学式,且总反应中一定要注明条件。
《电解池》教学设计
课题:电解池(一)
授课班级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
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
西安市第七十一中朱庆文
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四章第三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化学能与电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溶液中离子的放电规律。
2.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3.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继原电池之后的电化学部分,在2011年高考中,全国理综卷有14套都有考查;另外,作为合格公民也应对其有一定的认识。
所以,电解池是我们教学中必须加以注意的关键知识点。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原电池及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后,对于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能有准确的判断,对离子放电顺序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可以从以往学习的经验及实验探究给出,针对实验现像阐述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下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放电规律。
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性况,本节课采取以问题探究为契机,以实验中电解池中阴阳极产物来分析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顺序。
教学程序
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课
约2min 展示一组电镀物品精美图片,电镀物品深
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金属是如何附
着到各种物品上的?你从中能得到什么
启示?
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并为本节课的内
容埋下伏笔。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的装置;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将电能转
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新课
约2min 活动一:以电解氯化铜为例分别按下图装
置会有何现象?(两个电极均为石墨)
提示:
通电前:分析电解质溶液中有哪些阳离
子、阴离子,如何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并分析产
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
能力。
新课
约1min 教师讲解:确定电极名称方法,
与电源正极相接的极为阳极,与电源负极
相接的极为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
学生听讲领会
新课
约2min 活动二:思考问题
通电后离子会怎样运动?阳阴离子在两
学生思考并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极如何得失电子?
新课
约4min 活动三:实验
注意阳极、阴极上有何现象?
仔细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新课
约3min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阴阳极的电解方程式。
同时小结电解定义。
[板书]电解方程式: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电解方程式为:CuCl2Cu+Cl2↑
[板书]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阳、阴
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学生看、听、思考。
同时与教师互动分析阴
阳极电极反应方程式。
[板书]电解池(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
化学能的装置。
约2min 提问:为什么Cl—与Cu2+分别在阳极与阴
极放电?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归纳回答:因为在电解池
中,通电后,阴离子向阳
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
动,所以在电极上得失电
子后在电极上产生Cl2与
Cu。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
归纳总结、探究的能
力。
约2min
教师小结: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是
因为阴离子带负电,故Cl—移向阳极;同
理,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是因为Cu2+带正电
移向阴极。
解释学生所提出来的离子在不同电极得失电子的原因。
约3min 教师再问:那么,在阴极为什么是Cu2+得
电子而不是H+得电子?在阳极为何是
Cl—失电子面是不是OH—失电子?学生讨论并回答。
一定是Cu2+比H+更易得
电子,而Cl—比OH—更易
失电子,得失电子的性
质,实质上就是离子氧化
性与还原性的体现,因
此,可得出结论是:氧化
性越强的离子越易得电
子,还原性越强的离子越
易失电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教师总结:阳离子得电子,阴离子失电子
统称为离子放电。
约3min [板书]离子放电顺序
阳离子放电顺序:
银前金属>Ag+>Fe3+>Cu2+>Fe2+>Zn2+
>H+
阴离子放电顺序:
S2—>I—>Br—>Cl—>OH—>含氧酸根学生对离子放电的规律
的了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
(这里阳离
子放电可以结合金
属活动顺序加以说
明,便于学生更容易
掌握)
约5 min 以氯化钠为例试着写出电极反应式及总
式并结合氯化铜的总式判断电极有何变
化?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何变化?学生积极思考并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并为
下节课电解规律埋
下伏笔。
约3min 例题:对于下列装置中的反应,写出相应
的电极反应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甲装置中,Zn极:Ag极:
(2)乙装置中,Cu极:Ag极:
(3)丙装置中,Fe极:C极:
(4)丁装置中,Pt极:Fe极:学生思考:如何区分电池
种类并书写电极反应式。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
内容,并归纳书写电
极反应式的规律,同
时为下节课的内容
带入伏笔。
约10min 练习1:判断电池类型(见课件)
练习2:书写电极反应式(见课件)
练习3:综合(见课件)学生思考、分析并会判断
电池类型、学习电极反应
式书写。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
内容。
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略)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作业课时作业25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基本概念
(1) 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电解池(电解槽):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2、电解池的构成条件:电源、两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4、离子的放电顺序
阳离子:银前金属>Ag+>Hg2+>Cu2+>Fe2+>Zn2+>H+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5、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
6、电极电解的最终结果:阳极质量不增加,阴极质量不减少。
教学反思
①本节课设计时本想让学生实验,得出电解的一般规律、得出离子的放电顺序、得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等,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一来,实验中会产生氯气有毒,二来学生不常实验根本无法对付又要思考又要动手的实验。
最终采取多媒体实验,一环保,二清晰。
效果非常不错。
②离子放电顺序是难点,尤其是阴离子放电。
从实验中可以得出Cl—>OH—,然后I—>Br—>Cl—>OH—都比较好办。
但是硫离子放电是强加给学生的,希望能有更好的办法。
另外,降低一些难度,只给出氢离子、氢氧根离子以前的放电顺序,以后就连提都不提,主要考虑到溶液中进行的电解不是电解质就是水。
③教材内容很少、简单,但是只一味教教材的话可能是无法接受高考洗礼的,将电解规律放在下一节中完成,但本节课也已有所渗透,期待会有不错的效果。
朱庆文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