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3《活化石》教学设计鲁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认识。
4、培养先生浏览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设计理念:紧扣教学目标,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的语文程度,经过“读通、读顺、读好、读懂”的过程按部就班,捉住重点词句,既品悟了言语文字,提炼了相关信息,遭到情感的熏陶,也捉住重点词句进行言语文字的训练,发展言语。
教学环节设计: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所以我们说它是国宝。
我们从它身上进行研讨,可以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像这样的古生物,我们称它为活化石。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了解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考虑: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同时,画出读不懂的词语。
教师巡查,看看先生能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看看哪些先生育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气,随时予以表扬。
2、指名先生读课文,检查能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去。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先生纠正生字的读音,理解一些词语(这个环节要完成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3、交流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先生回答时,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三、熟渎课文,探求言语文字。
师:我们曾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古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
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搜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1、要求先生带着这个成绩读书考虑,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A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B能经过言语文字提炼信息: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先生理解公孙数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
(观察图片)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先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言语为: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4.强调活化石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活化石,绘制一幅活化石的图画,并附上简要的文字介绍,包括活化石的特点、生活习性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揭晓谜底:“活化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活化石》。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活化石的形象和特点。
2.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如“活化石”、“恐”、“龙”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但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和指导。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但环保意识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活化石的概念、特点及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教育学生尊重科学、敬畏自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活化石》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概念。
2.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33 活化石 教案

33 活化石教学目标:1.识记“博、珍”等11个生字,能读准它们的读音;会写“历、史”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活化石”的意思,知道科学家称“银杏树”、“熊猫”、“中华鲟”为“活化石”的原因。
德育目标:愿意收集更多的古生物的知识,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情分析:教学常识性课文切勿上成自然常识课,要上成语文课,就得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咀嚼,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形成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方法策略:在《活化石》一课的朗读指导,重点抓住每种化石的特点,让孩子通过朗读去表现出每种化石的不同之处。
如:中华鲟的特点是“怪怪的”,体重很“重”;大熊猫的特点是“可爱”,银杏树的特点是“生长缓慢”;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十分“珍贵”。
学前准备:收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化石吗?2.有的小朋友在博物馆里知道了许多化石,有的通过电视的介绍了解了一些化石,可你们知道有活的化石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几种“活化石”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中“活化石”?2.科学家为什么把它们称作“活化石”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交流汇报。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二自然段①指名朗读第2节。
思考:银杏树什么样子。
②有谁见过银杏树,说说银杏树是什么样子的。
③出示挂图(或放录相),观察银杏树的叶子。
④说说“一片片叶”和“一把把小扇子”是什么意思?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⑤你还知道银杏树还有其它哪些名字?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⑥指导朗读第2节。
2.讨论学习第2、3自然段①小组讨论:大熊猫和中华鲟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为什么科学家称大熊猫和中华鲟为“活化石”?从大熊猫成为国宝,中华鲟成为稀有鱼种,你有什么感想?为什么?②小组汇报交流。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活化石》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活化石》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所学的生字。
2.会用所学的生字组词。
教学难点理解所学的词语的意思,并能够用这些词语造句。
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视频、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出示关于恐龙的图片。
(1)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2)现在地球上还有恐龙的存在吗?(3)为什么没有恐龙的存在,我们还能知道恐龙长成什么样子呢?仅仅是靠我们的想象吗?2.出示恐龙化石的图片。
(1)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师:刚刚我们看到的是恐龙的化石,正是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恐龙的化石,才能还原恐龙原来的样子。
我们也才能知道恐龙的样子。
3.刚刚我们看到了恐龙的化石图片,那你们知道活化石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第33课《活化石》。
(教师板书)二、新授1.课件出示化石的图片和简介。
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2.化石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我们通过它知道了许多灭绝动物的样子,也通过它了解了很多历史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的呢,是“活化石”。
它和化石仅仅一字之差,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4.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5.识字(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

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3活化石教学设计鲁教版

33抓住特点介绍事物——《活化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文章。
这组教材是围围着“爱科学”这个专题编写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日的古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这篇介绍科学学问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通过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的学问,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和搜集信息的实力,增加他们关注科学、爱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化石的学问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殊熟识。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识知动身,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学问的同时,呼喊学生酷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意识。
让学生动口、动手,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育他们的搜集处理信息的实力。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阅读、识字、沟通,留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觉,引发他们探讨、探究的欲望。
本课教学可以采纳放手让学自学的方式进行,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子。
目标设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立足新课标、从学生实际动身的原则,我将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学问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的学问,学会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领悟介绍事物描写的方法。
学会精确地用词、生动地表达。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三种“活化石”的介绍,增加学生关注科学、爱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过程设计:一、看图引入1、同学们,今日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就是古生物博物馆,咱们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三叶虫化石,纳罗虫化石,羊齿植物化石,杨叶片化石)2、观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化石)3、引入化石: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指生沟通)师总结: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很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它们的遗体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通用17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通用17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游戏,复习生字游戏名:熊猫卖气球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
(课件出示)二、导入新课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
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
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
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
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
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1、猜一猜课件出示一道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戴着黑墨镜,问她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熊猫]2、说一说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
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三、拓展交流课外资料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3活化石鲁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活化石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
3活化石鲁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如“活化石”、“鹦鹉螺”等,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活化石”这一概念,了句子和词语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总结课堂重点,强调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4.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以下作业:
a.拓展阅读:让学生课后查找一种活化石的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等,下节课分享。
b.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活化石知识的掌握。
c.写作任务:以“我眼中的活化石”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作业要求:
a.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力求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b.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鹦鹉螺,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鹦鹉螺被称为‘活化石’呢?”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鲁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鲁教版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鲁教版活化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就是上海的古生物博物馆,咱们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始祖鸟化石)2.谁能说说刚才你看到的这些古生物都可以称为什么呢?刚才我们看到的都叫“化石”。
板书“化石”。
3.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不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向我们传达了有关化石的信息,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
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知道化石是怎么样的呀?(很久很久以前的、动物和植物变成的。
)小结:是呀,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板书“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呢?咱们赶紧打开书本来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了。
(生读师巡视)2.指名回答并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3.小朋友真了不起,第一次读课文就能把最重要的信息给整理出来。
那课文里的生字词能读好吗?由扶到放,认读生字(三)检查认读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1、带拼音自由读,请几位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2、生汇报难读字音,按读音归类齐读.翘舌音:珍、肉、史平舌音:孙前鼻音:珍、孙、轻声:熟悉、核桃。
词语朋友读读看。
1、去掉拼音后开火车同桌齐读生词。
2、生汇报难读懂的词语。
【出示预设:珍贵或者灭绝、稀有】谁能说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小结:我们平时可以用近义词帮助我们理解词语。
二年级活化石教案

二年级活化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博、珍”等 11 个生字,会写“化、孙”等 8 个字,会写“化石、动物”等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化石有关,叫做《活化石》。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1)“博、珍、孙、悉、绝、肉”是翘舌音,“史、核”是卷舌音,“鳞”是前鼻音,“熊”是后鼻音。
(2)“化”是多音字,在“变化”中读“huà”,在“化工”中读“huà”。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6、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化石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食肉中华鲟核桃缺乏(1)理解词语“熟悉”“灭绝”“缺乏”。
(2)用“珍贵”说一句话。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活化石?(2)引导学生理解“活化石”的含义:有些生物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和它们同时代的生物早已灭绝了,而它们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这些生物就被称为“活化石”。
(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银杏树有什么特点?(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古老叶子像小扇子(3)出示银杏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银杏树的叶子,感受它的形状像小扇子。
(4)指导朗读:“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33活化石_鲁教版-文档资料

《活化石》天台实验小学王卫卫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化”和“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3、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感悟银杏树的珍贵、独特和寿命长,能形象、生动地向别人介绍银杏树。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能体会银杏树的珍贵,叶子的独特和名为公孙树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结合书本内容生动、形象地介绍银杏树。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就是上海的古生物博物馆,咱们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始祖鸟化石)2、刚才我们看到的都叫“化石”。
板书“化石”。
3、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不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向我们传达了有关化石的信息,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
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知道化石是怎么样的呀?(很久很久以前的、动物和植物变成的。
)小结:是呀,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板书“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呢?咱们赶紧打开书本来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了。
(生读师巡视)2、指名回答并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3、小朋友真了不起,第一次读课文就能把最重要的信息给整理出来。
那课文里的生字词能读好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重点正音“珍”(前鼻音)“熟悉、核桃”的轻声(直接告诉学生熟悉也要读轻声)“孙”字的平舌音。
马上自己再读一读4、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书上说什么很“稀有”?(中华鲟)知道什么是稀有吗?(稀少,少见)是呀,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数量都不多,中华鲟就更少了,据资料介绍,中华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鱼种,目前仅剩五百尾左右,所以它成了——稀有鱼种了,因而非常——珍贵。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33活化石_鲁教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33活化石_鲁教版天台实验小学王卫卫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化”和“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3、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感悟银杏树的宝贵、专门和寿命长,能形象、生动地向别人介绍银杏树。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能体会银杏树的宝贵,叶子的专门和名为公孙树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结合书本内容生动、形象地介绍银杏树。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确实是上海的古生物博物馆,咱们到里面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始祖鸟化石)2、刚才我们看到的都叫“化石”。
板书“化石”。
3、明白什么是化石吗?不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向我们传达了有关化石的信息,赶忙打开课文读一读。
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你明白化石是如何样的呀?(专门久专门久往常的、动物和植物变成的。
)小结:是呀,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通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步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确实是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坚强地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专门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板书“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呢?咱们赶忙打开书本来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了。
(生读师巡视)2、指名回答并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3、小朋友真了不得,第一次读课文就能把最重要的信息给整理出来。
那课文里的生字词能读好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重点正音“珍”(前鼻音)“熟悉、核桃”的轻声(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熟悉也要读轻声)“孙”字的平舌音。
赶忙自己再读一读4、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书上说什么专门“稀有”?(中华鲟)明白什么是稀有吗?(稀少,少见)是呀,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数量都不多,中华鲟就更少了,据资料介绍,中华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鱼种,目前仅剩五百尾左右,因此它成了——稀有鱼种了,因而专门——宝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3活化石教案4鲁教版

《活化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相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1个字。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学问,有爱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学问,有爱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打算:1、多媒体课件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1、你们看到了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古时代的一些动物、植物的遗体,他们被埋藏在地底下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化石。
2、指导书写“化”。
3、揭示课题“活化石”。
二、初读全文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①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课文向我们介绍的几种活化石?用“——”划出来。
2、分类认读词语。
3、各种形式认读。
4、再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反馈,师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5、你能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这三种活化石吗?6、师讲解并描述:大熊猫,现在我们只能在动物园、电视里才能见到它。
中华鲟呢?就离我们更远了,现在的江河里难觅见它的踪影。
只有银杏树还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学习其次自然段(一)1、自由地读读其次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为什么叫白果树?3、老师介绍白果的作用。
4、为什么又叫公孙树?生长速度慢。
5、请你把课文中的这句话找出来,读读。
6、师生评价。
7、指导朗读:假如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那么要始终等到你(指一男生)成为──,等到你(指一女孩)成为──,(都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银杏树结的果子呢。
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怪不得他还有一个好玩的名字叫──公孙树。
8、再指名读。
体会银杏树长得慢极了。
(二)1、你还读懂了什么?出示第一句。
2、引读:几亿年前呀,可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而是几亿年前啊,谁来读读!3、评价。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8.33活化石 鲁教版

《活化石》说课一、说教材《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
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体验。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法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
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3活化石教案3鲁教版

《活化石》《活化石》教学内容第三册33课《活化石》。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特点。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的知识。
4.初步了解《动物保护法》,利用课文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重点: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难点:通过自读、自悟、交流、了解古生物的知识。
教法与学法师:情境创设发、引导法。
生: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音频、课件和实物银杏树的叶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在感悟与介绍中了解古生物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初步了解《动物保护法》,利用课文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恐龙的化石。
师: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化石)能告诉同学们化石是什么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教师补充说明:(出示幻灯片)2、在化石前加上“活”字,猜猜活化石指什么?(现在还存活的古生物)人们把它叫做“活化石”。
(板书“活”)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通顺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出示化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石。
3、那课文讲得是活化石,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最喜欢哪种活化石?三、朗读感悟,体会三种活化石的特点1、根据学生的兴趣先学习大熊猫这段。
教师先出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动物一辈子也照不了彩色照片。
)出示熊猫的图片(1)请一名学生把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通过这名学生的朗读,你们知道了什么?(3)自读自悟,体会特点。
(4)学生交流。
(大熊猫:爱吃竹子非常可爱)(5)用感情地朗读这段。
(6)在这一段中文字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2、根据学生的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学习银杏树和大熊猫。
教师适时(出示课件)和(实物银杏树叶子)3、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银杏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3《活化石》教学设计鲁教版
——《活化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文章。
这组教材是围绕着“爱科学”这个专题编写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古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通过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识知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让学生动口、动手,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阅读、识字、交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引发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
本课教学可以采用放手让学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目标设计: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立足新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我将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的知识,学会抓
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领
悟介绍事物描写的方法。
学会准确地用词、生动地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三种“活化石”的介绍,增强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过程设计:
一、看图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就是古生物博物馆,咱们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三叶虫化石,纳罗虫化石,羊齿植物化石,杨叶片化石)
2、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化石)
3、引入化石: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指生交流)
师总结: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
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
二、感悟方法
引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最熟悉的活化石——银杏树。
科学家为什么把银杏树叫做活化石呢?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样向参观的游人介绍银杏树这种“活化石”呢?让我们用心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依据,用笔画出来。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
(一)介绍年代
1、科学家为什么把银杏树叫做“活化石”呢?(指生交流)
课件出示:“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银杏树年代久远,十分珍贵)你从哪个词知道的?(几亿年前)
3、几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
教师介绍:据科学家推测,几亿年前,地球上一片荒凉,植物非常稀少,天上没有一只鸟,连恐龙都还没出现,可银杏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
银杏树的树种是多么——怎么样?(珍贵、古老)
4、大家看这个“珍”字,它读什么?全班学生齐拼读,谁来给它组个词语?(珍珠、珍惜、珍贵)
5、你能读出这古老的感觉吗?(指生读,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几亿年前”,理解银杏树生活的年代久远,感受银杏树的珍贵。
】
(二)介绍特点
师:银杏树有什么特点呢?(指生交流)
1、叶子独特。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指生读句子。
课件出示:“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齐读句子)师:银杏树的叶子真是与众不同呀!那老师马上来考考你,我这里有一大堆的树叶,你能找出哪一片是银杏树的叶子吗?(课件出示各种叶子,生找)
师:刚才同学们从这么多的树叶中把银杏树的叶子找出来,这个过程叫——辨认。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从各种叶子中找银杏树的叶子,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辨认”这个词语的意思。
】
2、长得慢。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指生读句子。
课件出示:“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慢极了)
师:怎么样叫慢极了?(很慢,很慢很慢)
师:谁能慢慢地读一读这句话?(指生读。
师生评价)
师:如果你现在种下一棵银杏树,那么要一直等到你们都老了,都有孙子孙女了,才能吃到银杏树结的果子呢!怪不得它又叫──公孙树。
多有意思哪!
师:大家看这个“孙”字,它读什么?全班学生齐拼读,你是怎样记住“孙”字的?
(1)合一合子+小=孙
(2)编儿歌儿子的小孩叫孙子。
师总结:银杏树是从几亿年前一直活到今天,十分珍贵,难怪被称为“活化石”,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
【设计意图:通过当博物馆讲解员的活动,使学生掌握介绍事物的方法,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和锻炼说话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
三、拓展延伸
师:学了银杏树,使我们对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你还知道有哪些“活化石”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课件欣赏:“扬子鳄、大鲵、鸭嘴兽、三叶甲虫、娃娃鱼、水杉、珙桐、香果树”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白地球上这样的“活化石”还有很多,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
四、妙笔仿写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这些“活化石”的资料,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介绍一种古生物,写下来。
扬子鳄,—————————————————————————————————————————————————————————————————————————————————————————。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让学生搜集“活化石”的资料,并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介绍一种古生物,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整理和写作能力。
】
评价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等方式,让评价贯穿教学始终。
在评价中以鼓励、赏识为主,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如分析银杏树的特点时,教师适时地肯定学生朗读及读书的感悟,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总之,本节课,将努力营造学生乐学、爱学的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