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检测项目及依据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是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而制定的条例。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经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八条修改为:‚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两年复核一次。

‛总则第一条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六)商场(店)、书店;(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条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二)水质;(三)采光、照明;(四)噪音;(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由卫生部负责制定。

第四条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

‚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卫生管理第五条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下同)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1] 第六条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所经营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对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第八条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及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及规范
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 托检测。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 测结果。
❖第二十三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 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三)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和 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
(四)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 胡刷采样:胡刷应浸泡在50ml无菌生理 盐水中充分漂洗(或用棉拭子在胡刷内外 面均匀地各涂抹2次)。使用一次性胡刷 不采样。
微生物样品的保存
❖ 避免样品损失及污染 ❖ 存放样品的器具需密闭,冷藏 ❖ 及时送样(四小时内)
检测报告要素
原始记录 ❖ 检测单位名称、地址与实测点相符 ❖ 明确样品标记与检测项目 ❖ 检测依据、方法、使用仪器 ❖ 检测地点情况、布点、采样高度、
依据: 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项目及要求
公共浴室
场所
检测项目
更衣室 室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照度
布点
频率
淋浴池盆(、浴淋)、室温池、水二浊氧度化碳、照度 、水温、浴
更衣室包括休息室: ≤100床铺测1个 点、>100床铺测 2个点
个点、1000--5000 座位测5个点、> 5000座位数测8个
2次

游泳水质
人工游泳池:池水温度、PH值、浑浊 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儿童池:一个点
成人池:≤1000M2布2个 点、>1000M2布3个点
天然游泳场:PH值、透明度、漂浮物 ≤2500M2布5个点、>
质、有毒物质(按GB3097执行)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是确保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首先,卫生检测可以通过采集空气样品来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和化学物质含量,以评估空气质量。

其次,表面拭子法可以用
于检测表面的细菌和病毒污染情况,通过接触板法或者平板法培养
后进行计数和鉴定。

第三,水质检测是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微生物和化学指标的检测,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PH值、浑浊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指示剂检
测设备检测洗手间、餐具消毒柜等设备的消毒效果。

最后,可以通
过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红外线光谱仪、紫外线灯等设备,对公
共场所进行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快速检测。

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
全面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同时,定期
的卫生检测也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卫生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视觉检查:对公共场所的整体环境进行观察,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设施等是否干净、整洁,有无灰尘、脏污等。

应用卫生专业设备:使用专业的卫生设备,如空气检测仪、细菌计数器、光谱仪等,对空气质量、细菌、污染物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检测样品采集:在公共场所采集样品,如空气、水、表面等,进行微生物和化学指标的检测。

微生物指标检测:检测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含量,以及物体表面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化学指标检测:检测公共场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化学物质的含量,以及水质中的有害物质、消毒剂残留等。

环境噪声检测:对公共场所的环境噪声进行检测,评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卫生设施检测:检查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是否齐全、清洁,如洗手设施、卫生间等。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检测可以由专业的卫生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将作为评估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依据,如果发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卫生部公布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近日印发《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并将于xx年5月1日起实施。

xx年3月11日发布的同名文件将废止。

新版细则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制定,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等相关工作做出明确规定,旨在解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主体、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及行政处罚力度等问题。

本次修订将执法主体由“卫生防疫站”统一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具体监督执法任务;强化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责任,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根据监管工作的实践,对建立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设备、室内空气、饮用水、采光照明、噪声、装饰装修等提出更加规范的要求,引导公共场所经营者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意识和水平。

细则还新增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要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等,完善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要求。

细则强调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xx年2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xx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二○一一年三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标题:公共场所检查要点引言概述:公共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地方,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卫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本文将介绍公共场所检查的要点。

一、环境卫生检查要点1.1 确保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干净整洁,无明显污渍和污垢。

1.2 检查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是否完善,如洗手间、垃圾桶等是否清洁,并且是否有足够的消毒用品。

1.3 检查公共场所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空气污染。

二、安全设施检查要点2.1 检查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是否明显标识,并且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2.2 检查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2.3 检查公共场所的紧急疏散预案是否明确,员工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

三、食品安全检查要点3.1 检查公共场所的食品储存和加工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3.2 检查公共场所的食品摆放是否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3.3 检查公共场所的食品供应商是否合法合规,确保食品安全。

四、设备设施检查要点4.1 检查公共场所的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如电梯、空调等是否安全可靠。

4.2 检查公共场所的设备维护情况,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4.3 检查公共场所的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

五、人员管理检查要点5.1 检查公共场所的员工是否具备相关健康证明,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5.2 检查公共场所的员工是否遵守卫生规定,如穿戴整洁、手部卫生等。

5.3 检查公共场所的员工服务态度,确保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结语:公共场所检查是保障公共场所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措施,只有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才能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和舒适。

希望以上介绍的检查要点能够帮助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公共场所的检查工作。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首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对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的要求。

对于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餐厅、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应当规定其卫生设施的布局、数量、清洁度、消毒方式等。

对于卫生管理,应当规定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卫生检查频次等内容,以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监管和管理。

其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对卫生指标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公共场所,应当确定相应的卫生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安全、食品卫生、垃圾处理等。

对于空气质量,应当规定空气中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浓度标准;对于水质安全,应当规定饮用水和洗浴水的卫生指标;对于食品卫生,应当规定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卫生标准;对于垃圾处理,应当规定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垃圾处理设施的卫生要求等。

再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对卫生检测方法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卫生指标,应当确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例如,对于空气质量的检测,可以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对于水质安全的检测,可以采用水质检测仪器进行监测;对于食品卫生的检测,可以采用食品卫生检测仪器进行监测。

同时,应当规定检测结果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

最后,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对卫生检测结果的处理和应对措施的要求。

一旦发现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应当规定对于卫生问题严重的公共场所,应当进行停业整顿或者关闭处罚,以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总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监管和管理,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清洁、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1. 引言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是为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管理的水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工作,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的规定。

2. 监测内容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2.1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指标,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2.2 水质卫生监测公共场所的水源、供水管网、水质消毒等情况,确保饮用水安全。

2.3 食品卫生监测公共场所餐饮服务的食品加工、储存、配送、销售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2.4 病菌检测监测公共场所常见传染病菌的存在情况,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确保预防疫情的发生。

3. 监测方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方法应科学合理,具体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3.1 采样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和采样方法,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分析。

3.2 分析检测采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对采样样品进行分析检测,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

3.3 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4. 监测频率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测频率:4.1 空气质量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站等,应每周进行一次空气质量监测;对于其他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等,应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4.2 水质卫生对于供水管网,应每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对于饮用水源和水质消毒设备,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4.3 食品卫生对于餐饮服务场所,应每月进行一次监测,特殊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

4.4 病菌检测对于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等,应每月进行一次病菌检测;对于其他公共场所,可根据需要确定监测频率。

5. 监测结果处理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并保存,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6. 监测报告每次监测都应生成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证实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证实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的测定一、项目概述依据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撞击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采集的样品,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48 h培养所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落的总数。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二、仪器2.1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

2.2高压蒸汽灭菌器。

2.3恒温培养箱。

2.4平皿:90 mm。

三、培养基与试剂3.1. 平板计数营养琼脂成分:A 牛肉膏 3gB 蛋白胨 10gC 氯化钠 5gD 琼脂 10~20gE 蒸馏水 1L将上述成分加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H值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121℃高压灭菌20分钟,储藏于冷暗处备用。

3.2. 无菌生理盐水的配制称取8.5g氯化钠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30分钟。

四、采样4.1 采样点:4.1.1室内面积不足50m2的设置3个采样点,50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

4.1.2采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室内3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采样点的按梅花布点。

4.1.3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1.2 m~1.5 m,距离墙壁不小于1m。

4.1.4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4.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关闭门窗15 min~30 min,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4.3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以无菌操作,使用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以28.3 L/min流量采集5min~15 min。

采样器使用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五、检验步骤将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置35℃~37℃培养48 h,菌落计数。

六、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6.1采样点细菌总数结果计算:菌落计数,记录结果并按稀释比与采气体积换算成CFU/m3(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

6.2一个区域细菌总数测定结杲:一个区域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按该区域全部采样点中细菌总数测定值中的最大值给出。

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
首先,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应当包括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

这些
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物、有害气体、细菌和真菌等。

针对不同的公共场所,比如办公场所、商业场所、医疗场所等,应当根据其特点和功能制定相应的空气检测标准,以保证空气质量符合相关的健康和安全标准。

其次,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空气流通和通风系统的评估。

良好的
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因此,公共场所的通风系统应当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确保空气流通畅通,避免污染物在室内滞留过久而影响人们的健康。

另外,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还应当考虑到人员密集场所的特殊性。

在人员密
集的场所,比如地铁站、商场、体育馆等,人们的呼吸和活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确保人们在这些场所的健康和舒适度。

最后,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的制定还应当注重对空气质量数据的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空气质量数据的长期监测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保障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健康和安
全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空气检测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公共场所空气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努力。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首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卫生间卫生、食品安全等。

针对不同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的重点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餐饮场所,需要重点检测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对于医疗机构,则需要关注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疗设施的清洁情况。

其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需要有具体的指标和标准。

比如,空气质量可以通过检测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指标来评估;水质可以通过检测PH值、余氯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来评估;卫生间卫生可以通过检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霉菌等指标来评估。

这些指标和标准是科学的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

另外,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还需要有明确的检测方法和流程。

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和方法,而且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时,需要采集样品、准备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评估结果等一系列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最后,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公众也应该增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总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检测标准,加强执行和监督,才能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各级监管部门和公众能够共同努力,为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引言概述:卫生检查标准是确保公共场所、餐饮业、医疗机构等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依据。

它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共场所、餐饮业、医疗机构等不同领域的角度,详细阐述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公共场所卫生检查标准:1.1 环境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明显污渍、脏物和异味。

- 公共场所的通风设备应正常运行,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空气污染和异味滋生。

1.2 卫生设施要求:- 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确保垃圾不堆积和溢出。

- 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应配备洗手台、洗手液和纸巾等卫生设施,并保持清洁卫生。

1.3 防疫措施要求:- 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易滋生细菌和病毒的区域,如厕所、餐厅等。

- 公共场所应配备紧急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二、餐饮业卫生检查标准:2.1 食品安全要求:- 餐饮业应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确保食品的原材料安全、加工过程卫生和食品贮存条件合格。

- 餐饮业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监控和记录。

2.2 厨房卫生要求:- 餐饮业的厨房应保持整洁,食品加工区域和餐具清洗区域应分开设置,避免交叉污染。

- 厨房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安全。

2.3 餐饮服务要求:- 餐饮业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并要求员工在就餐前、厨房操作前洗手,确保员工卫生。

三、医疗机构卫生检查标准:3.1 医疗废物处理要求:- 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 医疗机构应定期清理和消毒医疗废物储存区,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

3.2 病房和手术室卫生要求:- 医疗机构的病房和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病房和手术室的床单、手术器械等应定期更换和消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2019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2019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2019摘要:一、公共场所卫生指标概述二、公共场所卫生限值要求1.空气质量2.水质3.噪声4.室内温度与湿度5.光照6.公共卫生设施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措施四、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法规与标准五、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的建议正文: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2019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本文将对这些指标和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以期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

一、公共场所卫生指标概述公共场所卫生指标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室内温度与湿度、光照和公共卫生设施等。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公共场所的使用效果和公众的健康状况。

因此,掌握这些指标的限值要求是公共场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二、公共场所卫生限值要求1.空气质量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主要包括颗粒物(PM10、PM2.5)、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指标。

2.水质公共场所的水质应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主要包括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化学指标(如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和感官性状指标(如颜色、异味等)。

3.噪声公共场所的噪声应符合GB 3096-2008《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噪声等级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以保证公共场所的安静环境。

4.室内温度与湿度公共场所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夏季室内温度不应高于28℃,冬季室内温度不应低于20℃。

湿度方面,夏季湿度不应高于70%,冬季湿度不应低于30%。

5.光照公共场所的光照条件应符合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

光照强度、照度分布和光谱成分等指标应满足公共场所的功能需求,同时避免光线污染。

6.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场所应配备完善的公共卫生设施,包括洗手设施、卫生间、垃圾箱等。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首先,对于公共厕所的卫生检验,可以采用目测法和化学试剂法相结合的方法。

目测法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厕所的卫生状况,包括厕所的整洁程度、有无异味、有无污渍等。

化学试剂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对厕所进行检测,例如用PH试纸检测厕
所的清洁程度,用漂白剂检测厕所的消毒情况等。

其次,对于公共餐饮场所的卫生检验,可以采用微生物检测和食品安全指标检
测的方法。

微生物检测主要是对餐具、食品和环境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餐饮场所的卫生状况。

食品安全指标检测则是对食品中的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对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卫生检验,可以采用空气质量检测和表面卫生检测
的方法。

空气质量检测主要是对车厢内空气中的细菌、霉菌、PM2.5等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车厢内空气的清洁程度。

表面卫生检测则是对座椅、扶手、扶梯等表面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车厢表面的卫生状况。

总的来说,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要采取
相应的检验方法。

通过科学的卫生检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视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共同营造一个清洁、整洁的生活环境。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

公共场所检查要点标题:公共场所检查要点引言概述:公共场所的安全卫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定期进行检查是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公共场所检查的要点,帮助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地维护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一、场所环境卫生检查要点1.1 确保卫生设施的完好性:检查卫生间、洗手间、垃圾桶等卫生设施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漏水现象。

1.2 检查清洁情况:查看卫生间、餐厅、走廊等区域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面、桌椅等是否清洁整洁。

1.3 检查垃圾处理情况:检查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理,垃圾分类是否得当,避免垃圾滞留引发卫生问题。

二、消防安全检查要点2.1 检查疏散通道: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塞或占用。

2.2 检查消防设施:检查灭火器、消防栓、疏散指示灯等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3 检查用电安全:检查用电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避免电线老化、短路等安全隐患。

三、食品安全检查要点3.1 检查食品贮存:确保食品贮存区域干燥通风,食品储存容器是否密封。

3.2 检查食品加工:检查食品加工区域卫生情况,食品加工人员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3.3 检查食品原料:检查食品原料的来源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食品原料。

四、安全设施检查要点4.1 检查安全标识:确保安全出口、应急通道、紧急报警等安全标识清晰可见。

4.2 检查监控设备:检查监控摄像头、报警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保障安全监控功能。

4.3 检查安全门窗:检查安全门窗是否完好,锁具是否牢固,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性。

五、人员管理检查要点5.1 培训员工:定期进行员工安全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2 规范行为:建立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明确员工和用户的行为规范,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5.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公共场所的安全卫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

结语:公共场所的安全卫生检查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卫生的重要举措,希望本文介绍的检查要点能够帮助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地维护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卫生检测标准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升公众满意度。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应该包括对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卫生环境以及卫生管理情况的全面检测。

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厕所、餐厅厨房等,卫生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卫生管理情况包括卫生人员的资质和管理制度等。

这些方面的检测能够全面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改进提供依据。

其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卫生检测标准应该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符合卫生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可操作性是指卫生检测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被卫生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所接受和执行。

只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再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应该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

时效性是指卫生检测标准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动态性是指卫生检测标准应该能够根据不同公共场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最后,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的制定应该注重参与和公开。

各级卫生监管部门、专业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以及公众都应该参与到卫生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形成多方参与、多方协商的机制,以确保卫生检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卫生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正公平。

总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的制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其科学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公开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提升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的解读

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的解读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的解读1 本标准代替情况注:GB 9663-1996、GB 9664-1996、GB 9665-1996、GB 9666-1996、GB 9667-1996、GB 9668-1996、GB 9669-1996、GB 9670-1996、GB 9671-1996、GB 9672-1996、GB 9673-1996、GB 16153-1996已全部被代替完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物理因素、室内空气质量、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沐浴用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用品的卫生要求。

3 该标准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3.1 住宿场所:宾馆、旅店、招待所、其他住宿场所(不包括民宿);3.2 美容美发场所:理(美)发店、美容店(不包括医疗美容场所);3.3 人工游泳场所:游泳场(馆),其他人工游泳场所(不包括婴幼儿游泳场);3.4 沐浴场所:公共浴室、其他沐浴场所(不包括婴幼儿沐浴场所);3.5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3.6 体育场(馆);3.7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3.8 商场(店)、书店;3.9 候诊室、候车(机、船)室、轨道交通站台、公共交通工具;3.10 其他公共场所。

4 术语和定义4.1公共用品用具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重复使用的床单、枕套、被套、毛巾、浴巾、浴衣、杯具、洁具(浴盆、脸(脚)盘、坐便器、洗面器、洗涤槽、按摩床(椅)、配套卫生洁具等)、拖鞋、美容美发工具、修脚工具以及其他重复使用且与皮肤、黏膜等接触的物品。

5 各类场所卫生要求(详见表5-1~5-9)表5-1 住宿场所指标卫生要求表5-2 美容美发场所指标卫生要求表5-3:娱乐场所(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等)、体育场(馆)、候诊室、候车(机、船)室、轨道交通站台、公共交通工具客舱等指标卫生要求表5-4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指标卫生要求表5-5 人工游泳场所室内空气指标卫生要求表:5-6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表5-7:天然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5-9 足浴场所6 地下空间室内空气质量除地铁站台、地铁车厢外,公共场所是地下空间的,其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17216的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 3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 4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 5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 6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7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8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9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10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11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12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13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14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范围清单。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标题: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引言概述: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是指通过对各类场所、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一种管理制度。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公众健康、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内容。

一、检查对象范围1.1 公共场所:包括商场、超市、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

检查重点包括食品卫生安全、卫生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垃圾分类管理等。

1.2 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工厂、办公楼、学校、医院等。

检查内容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废水废气排放等方面。

1.3 公共设施:如公园、街道、公共厕所等。

检查重点包括绿化环境、垃圾清理、卫生设施维护等。

二、检查内容与标准2.1 食品卫生安全:检查食品供应商是否具备合法证照,食品储存和加工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存在食品污染风险等。

2.2 环境质量:检查室内外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水质安全等,确保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3 废物处理:检查垃圾分类是否得当、垃圾收集设施是否完善,确保废物得到合理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2.4 公共设施维护:检查公共设施的完好程度,包括道路、公园、公共厕所等,确保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三、检查频率与机构3.1 检查频率:根据不同场所和单位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检查频率,一般为每季度、半年或年度进行一次检查。

3.2 检查机构:由相关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检查机构,负责制定检查标准、组织检查工作、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等。

四、检查结果与处罚措施4.1 检查结果:对于检查合格的场所和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将结果公示,提升公众对环境卫生的关注度。

对于不合格的场所和单位,要及时通报,并要求其整改。

4.2 处罚措施:对于严重违规的场所和单位,可以采取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以强化环境卫生的管理。

结语: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公众健康、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检测项目及依据
检测项目检测依据
温度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
湿度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
风速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二氧化碳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一氧化碳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甲醛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
氨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WS/T206-2001空气细菌总数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18204.3-2013照度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
新风量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
噪声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大肠菌群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18204.4-2013细菌总数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18204.4-2013真菌总数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18204.4-2013金黄色葡萄球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18204.4-2013浊度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15750.4-2006
PH值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15750.4-2006游离性余氯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GB/T15750.11-2006水温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2013
尿素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大肠菌群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10-2000
细菌总数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9-2000
送风中细菌总数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D集中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送风中真菌总数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E集中空调送风中真菌总数检验方法
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F集中空调送风中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方法
可吸入颗粒物(PM10)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C集中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检验方法
嗜肺军团菌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规范附录B集中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积尘量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H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验方法
新风量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A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检验方法
风光内表面微生
物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I集中空调风光内表面微生物检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