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ppt教学课件
以天山为例,天山北坡由山麓到山顶依 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 原、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物 和积雪冰川;而天山南坡由山麓到山顶 则依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 草原、山地森林、亚高山草甸草原、高 山草甸和积雪冰川。
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从山麓到山顶依 次出现热带雨林带、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 带冰原带。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01
02
03
04
深度挖掘资源
对山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 详细调查和评估,确定具有开
发潜力的资源。
突出特色
在产品设计上突出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特色,打造独特的旅
游体验。
多元化产品组合
针对不同游客需求,设计多元 化的旅游产品组合,包括观光
游、探险游、文化游等。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指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 变化,导致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 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有规律的变化。
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类型和 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植被垂直带谱
土壤垂直变化
山地植被随海拔升高呈现明显的垂直带谱,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类型逐渐变化。
土壤类型和性质随海拔升高和植被变化而发 生变化。
旅游业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为旅游 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和旅游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
如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等, 对山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 影响。
03 山地垂直地域分 异的类型与特征
类型划分
基带
01
山麓自然带(即起点的自然带)。
垂直带
02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更替的自然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华山大断崖(如右图)
(3)“背斜成谷”主要是受到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若材料一图 中所示地区有石油分布,应从哪种构造中寻找石油?隧 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在背斜顶部, 为什么?
侵蚀作用。 背斜构造。 背斜岩层是拱形的,承压大,安全性好,而向斜是 储水构造,修建隧道易积水或渗水,因此隧道一般 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 易破碎,因此采石场选择在背斜顶部。
4. 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 ① A. ①
B. ② B. ②
C. ③ C. ③
D. ④ D. ④
5. 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后 完成6~8题。
7. 若乙、丙、丁分别表示岩浆岩、石灰岩、 变质岩,则要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 注意的问题是 A. 火山喷发 C. 地下溶洞塌陷 B. 断层下陷 D. 地下冻土融化
3. 有关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⑤处山地是由于两侧受力使其隆起而形成的 B. 甲处山地是由位于向斜槽部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 C. 甲处附近高地物质不断向甲处堆积成山 D. 该地区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同时出现了褶皱和断层构造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据此完成4~5题。
线路布局 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布局 上坡路段往往呈“之”字形
交通 运输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 的关系。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 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 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 协助解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山地的形成(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附教学设计)
3、那什么才是我们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真正依据?
4、背斜为什么中心老、两翼新,向斜为什么中心新、 两翼老?
老
安徽桐城余双红 老
一、褶皱山:
1、褶皱的形成:
安徽桐城余双红
背斜山
向斜谷
向斜山
背斜谷
小结:背斜与向斜
褶曲 名称
背 斜 向 斜
岩层 形态
向上 拱起
判断依据
向下 弯曲
有利于储 存地下水
褶皱山
常见形态: 代表: 连绵的山体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安第斯山
思考:
1、全球可分为几大板块?分别为哪些板块? 2、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时会怎么样?
3、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会怎么样?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水平位移
地 貌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 地,如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垂直位移: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 高地,如华山、泰山和庐山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安徽桐城余双红
华山
汾河谷地
活动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 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呢? (1)外貌景观的区别:
长白山天池
思考:
火山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 给人类带来了好处,那火山有什么好处呢?
带来了丰富的地热、温泉、肥沃的土壤 安徽桐城余双红
带来了旅游资源,成为旅游胜地
本课教学设计: 链接: /s/1hqnBLuW 密码: 904l
乙
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 于施工。
_第二节_山地的形成(课件)
岩体相对下降
判断断层的依据: 一是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二是岩层是否 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华山北坡大断崖
地垒——断块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褶皱山和断层山不同特征的对比
地质 构造
褶皱
地表形态
岩层变化 主要区别 一系列波 岩层未失 状弯曲变 去连续完 形 整性
图解
连绵不断 山体
陡峻的块状 破裂并沿 岩层失去 断层 山地、形成 破裂面有 了连续完 陡崖、峡谷、 明显相对 整性 位移
板 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块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相 对 移 两大陆板块相撞 褶皱山系 动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形 板块相撞 安第斯山脉 成 的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地 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 貌 如:东亚海沟---岛弧链、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大西洋
落基山
东 非 裂 谷 带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走向
• 具体的线路走向受地形影响明显。 • 从图中看到平原地形线路直线延伸,山 区丘陵地形复杂的地区线路弯曲。工程 技术要求高,成本造价也比较高。
修筑公路的原则
*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 杂的地段。 * 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 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 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1)外貌景观的区别(2)地质构造的差异
火山
常见形态: 锥形、盾形, 顶部平 代表: 长白山 富士山 乞力马扎罗山
(三)火山
1.概念:处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 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山地的形成课件
• 操作步骤: • 把须进行观察的地层模型放在桌面或水平持于手 中上,用手固定好两端,然后其中一只手缓缓向 中央移动,观察因此产生的地层模型的形态转变。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 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背斜和向斜
岩层形态:向上拱起
中间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中间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向斜
向下弯曲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 还是乙地?
在地质上,向斜和背斜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很大,一般来说,像隧道,涵洞等工程穿过区选择 在背斜构造山体要比向斜构造山体安全,稳定
褶皱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背斜和向斜这两个地质构造,哪个利于储存石油、天 然气,哪个利于储存水?
课堂评价
学科班长:1.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 2.评出优秀小组和个人
课后完成训练学案并整理巩固
重点问题提示: 1. 背斜、向斜、断层的基本概念? 2.各种地质构造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举实例说明常见山地各属于哪种山地类型?
要求: 结合导学案问题导学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标记 重难点问题,并标记疑难点,以备合作交流。并记忆 相关知识。
活动准备: 用不同的书代表地层, 将书落在一起形成地层 模型如右图中所示
A层自由点评
分层目标:A层准备补充拓展;B层积极思考,记好笔记; C层记好笔记,有疑问大胆质疑。
背斜和向斜
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底,而向斜由 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背斜和向斜
名称 岩层形态 地形 判断依据
背斜
向上拱起
一轮课件:4-2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
成的。读图回答(1)~(2)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1)此处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位于美洲板块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
)。
(2)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 1到链状火山岛屿 2、3、4年 龄分布情形的是 ( )。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题 组 递 进 ]
1.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甲 C.丙 B.乙 D.丁
)。
(2)图中公路规划线路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
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 山脉 、高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 海沟 、
山脉 或岛弧
②张裂分离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常形成 裂谷 生长边界 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3.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 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 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 位移类型 表 现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点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知 识 整 合 ]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 等。 (2)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资源、 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 平、 科学技术 等。
山地的形成课件
板块 运动
地形
实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 高原
大陆板块与大 高大山脉 陆板块相撞 高原
大洋板块与大 海沟、岛弧、 马里亚纳海沟、东亚 陆板块相撞 海岸山脉 岛弧、落基山脉、安 第斯山脉
二、块状山
华 山
峨 眉 山
庐 山
1.块状山与断层构造有关。
2. 断层构造
特点:岩层发生明显错位
结构:断层面(线)、上升岩块、下降岩块
世界火山、地震、褶皱 山脉分布规律:板块边 缘地带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特 交通运输 方式选择 交通线 路的分布
点
原
因
成本低,难度较小 公路为主 铁路为辅 成本高,难度较大 主要分布在山间 这些地区地 盆地、河谷地带 势相对和缓 其他地区密度低 其他地区地势陡峻
交通线的 弯曲程度、线路大 为达到线路的技术 延伸方向 于平原与丘陵地区 要求,需迂回前进
山区公路 进山线:沿河谷延伸 爬山线:尽量沿等高线延伸,成“之”字爬升
水平岩层
褶皱的形成
背斜
向斜
类型
岩层形 态 (一般形 态) 向上拱起
地
貌
岩层新 形成 原始地貌 侵蚀地貌 老关系 地形 中心老 两翼新 中心新 两翼老
背 斜 向 斜
山 岭
山 谷
向下弯曲
山 谷
山 岭
褶 皱 山
知识拓展
了解褶皱构造规律有什么作用呢?
地质构造规律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性
(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 “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 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 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ppt课件
渭河平原、汾河谷 地
3.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
华 山 北 坡 大 断 崖
庐山
【例3】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泰山 D.庐山 ① (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 (填数码)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推知秘鲁位于太平洋东岸,南美洲西部,属西 半球国家。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 处。 【答案】1.D 2.B
3.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 ①裂谷或陡崖 ②向斜和背斜 ③山岭或谷地 ④高大的山脉或沟谷、河流 A.②③ C.②④ B.①③ D.①④
3. 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它的规模有大 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科迪勒拉山脉、喜马拉 雅山脉等。小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喜马拉雅山
向斜山
背斜谷
【例1】
(08年珠海一模)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B )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2).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甲山的岩层向下弯曲,说明是向斜,由于向斜槽部 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岭。河谷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高一地理岩石与地貌(山地地貌的形成)优秀课件
山地地貌的形成
〔一〕褶皱山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作用下,岩 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 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 位——褶曲
背斜和向斜
岩层形态 背斜 :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 : 岩层向下弯曲
A 背斜
B 向斜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倒置 向斜成山
背斜
成谷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 较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岩层新老 关系
地形
中心老 未受侵蚀—山岭 两翼新 久经侵蚀—谷地
实际意义
储油构造、 隧道选址、 中心新 未被堆积—谷地 储存地下 两翼老 久经堆积—山岭 水
喜安马第拉斯雅山山脉脉主峰
阿尔卑斯山脉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东 非 大 裂 谷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
地质 地表形 主要区
构造 态
别
连绵 褶皱 不断
山体
岩层未失 去连续完
整性
断层 形陡 状成峻 山陡的 地崖块 、、岩 了层 连失 续去 完 峡谷、 整性
图解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地垒 地堑 向斜 背斜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D__; 容易储水的是:__C_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A__与_B__之间
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 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示意
华山
2、断层的分类
〔1〕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 在断层附近派生出假设干地 貌。
〔2〕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地垒——相对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 华山、泰山、庐山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山地的形成(课件比赛一等奖,精美细致超大气)
天柱山
黄山
安徽桐城余双红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各种山地景观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目录
一、褶皱山
三、火山
二、断块山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褶皱山:构造判断
褶皱山模型
一、褶皱山:构造判断
地形倒置
向斜成 山
背 斜 成 谷
一、褶皱山:构造判断
向斜 背斜
1. 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巩固练习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④处可能为天然气
C.图中③④处最可能为水
B.图中②处最可能为天然气
D.图中②④处最可能为油
一、褶皱山:板块构造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东 非 裂 谷 带
落基山 大西洋 海沟--岛弧链 安第斯山
二、断块山:构造判断 1.断层
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
二、断块山:构造判断 2.地垒地堑
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 而成的锥形体。
三、火山:分类
活火山: 富士山
死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 休眠火山:长白山的白头山、五大连池
三、火山:分布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区线路延伸特点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区线路延伸特点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2. 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一、褶皱山:构造应用
工程应用
• 背斜:挖隧道 • 向斜:修建大坝
找矿应用
• 背斜:天然气、石油 • 向斜:地下水
天然气 石油 地下水
一、褶皱山:构造应用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构造顶部缺失,上 覆岩层,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 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提示:先判断背斜和向 斜,再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 面加以考虑。)
黄山
安徽桐城余双红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各种山地景观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目录
一、褶皱山
三、火山
二、断块山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褶皱山:构造判断
褶皱山模型
一、褶皱山:构造判断
地形倒置
向斜成 山
背 斜 成 谷
一、褶皱山:构造判断
向斜 背斜
1. 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巩固练习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④处可能为天然气
C.图中③④处最可能为水
B.图中②处最可能为天然气
D.图中②④处最可能为油
一、褶皱山:板块构造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东 非 裂 谷 带
落基山 大西洋 海沟--岛弧链 安第斯山
二、断块山:构造判断 1.断层
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
二、断块山:构造判断 2.地垒地堑
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 而成的锥形体。
三、火山:分类
活火山: 富士山
死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 休眠火山:长白山的白头山、五大连池
三、火山:分布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区线路延伸特点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区线路延伸特点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2. 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一、褶皱山:构造应用
工程应用
• 背斜:挖隧道 • 向斜:修建大坝
找矿应用
• 背斜:天然气、石油 • 向斜:地下水
天然气 石油 地下水
一、褶皱山:构造应用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构造顶部缺失,上 覆岩层,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 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提示:先判断背斜和向 斜,再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 面加以考虑。)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山地的形成(优质课一等奖作品)
顶部受张力
山岭 槽部受挤压
向下弯曲
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够形成褶皱呢?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 是乙地?为什么?
二、断块山
二、断块山
断层的基本形态
三、火山
2、火山的地貌构造
结合课本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貌构造特征。
三、火山
3、,为什么 还有很多人要住到火山周边地区呢? 不想活了吗?
第二节
一、褶皱山
背斜 向斜
山地的形成
二、断块山
地垒 地堑
三、火山
火山的形成 火山的地貌构造 火山的影响
褶皱山和断层山不同特征的对比
地质 构造
褶皱
地表形态 岩层变化 主要区别
连绵不断 波状弯曲 连续完整 性 山体 块状山地、破裂后明 无连续完 整性 陡崖、峡 显位移 谷、
图 解
断层
三、火山
1、火山的形成 实拍:今日印尼火山百年来最大一次喷发 沿着地壳线状裂隙流出 岩浆 沿着地壳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 熔岩高原
(1)讨论: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
(2)验证:请教老师或查阅资料,验证讨论的结论。
构造 地貌 岩层破裂不连续,岩石破碎 山脊中断,一边相对上升为山地,一边相对 下降为低地,断层面常为悬崖,断层带成沟 谷 河流改向,温泉泉水分布
水文
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类型
判断依据 形态 地形 山岭 高地 谷地 低地
对地貌的影响 典型例子 泰山、华山、庐山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4章-第2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必修1
,石芽、溶洞出现在喀斯特地貌区,结合选项应在石灰岩层中。第(3) 石芽、溶洞出现在喀斯特地貌区,结合选项应在石灰岩层中。 题,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亚热带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亚热带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D (2)C (3)A
1.(2010·莆田质检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 ~(2)题。 . 莆田质检)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 莆田质检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 题 (1)在a、b两处采煤,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两处采煤, ) 在 、 两处采煤 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A.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 的是( ) 的是 A.乙、丙两处地貌均由地壳运动形成 . B.乙处为背斜成谷 . C.丙处为断块山 . D.丁处为向斜成谷 . 解析】 处的岩层弯曲状况, 处为背斜构造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 、b处的岩层弯曲状况,a处为背斜构造 题 根据图示a、 处的岩层弯曲状况 有储气、储油构造, 处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处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有储气、储油构造,b处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故a处应注意瓦 处应注意瓦 斯爆炸, 处应注意透水事故 处应注意透水事故。 斯爆炸,b处应注意透水事故。第(2)题,由图示岩层状况分析,乙处为背 题 由图示岩层状况分析, 斜成谷,丙处为向斜成山,丁处为断层。 斜成谷,丙处为向斜成山,丁处为断层。 答案】 【答案】 (1)D (2)B
【解析】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 题 由图可知,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
42-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假设这里要修建一条东西向旳隧道应选址 在背斜还是向斜?为何?
北
1.哪种构造是储油、气构造,哪种构造是储水构造? 2.经过一段时间旳开采,油面下降,开采起来比较困难,
能够采用什么方法?
背斜
向斜
天然 气 石油
水
含石油、 天然气、
水旳岩层
为何坚硬旳地壳能够发生褶皱呢?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安第斯山
4.2山地旳形成
第1课时 褶皱山和断块山
读课本73到74页内容,思索 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褶皱?褶曲基本形态有哪些? 2. 判断褶曲基本形态旳根据有哪些? 3. 褶曲旳基本形态一般情况下形成何种
地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何种地形? 为何? 4. 什么是断层? 5. 断层形成哪些地貌形态?
一、褶皱山
1.褶皱旳形成
1.结合上图,你能够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看: 岩层向上拱起----背斜 岩层向下弯曲----向斜
从岩层旳新老关系看:
背斜-----中心老两翼新 向斜-----中心新两翼老
从地貌景观上看:
N
乙
甲
果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 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 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存下来形成山岭。
(3)泰山旳成因与图中 A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
E 处。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旳是 D 是C 。
,良好旳储水构造
(1)写出下列字母表达旳板块A_南__极__洲__板__块_ B_太__平__洋__板__块 D_印__度__洋__板__块___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中距离在缩短旳是 ③__和__④___原因是_位__于__消__灭__边_ 界
山地地貌景观ppt课件
黄山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被誉 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冬雪等自然景观著称于世。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距离合 肥市约150公里。
黄山是由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古生代寒 武纪灰岩地壳,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 而形成的。
庐山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以其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 引着无数游客。
02 03
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媒体是宣传和教育公众的重要渠道。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 与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宣 传山地地貌景观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
开展环保活动和志愿者项目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环保活动和志愿者项目,鼓 励公众积极参与山地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开展植树造林 活动、清理垃圾以及监测空气和水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 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还能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支持和 帮助。
华山由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 落雁峰)、北峰(云台峰)和中峰(玉女峰)五座
山峰组成。
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 一,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峨眉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 ,距离成都市约120公里。
峨眉山是由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形 成的褶皱山。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0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山地地貌景观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实现可
持续发展,需要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经
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02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推广绿色发展理念。这包
4.2山地的形成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东非大裂谷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海沟--岛弧链
大西洋
安第斯山脉
世界主要褶皱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 山脉;安第斯山脉 (两侧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块运动
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块相互挤压碰撞 块相互挤压碰撞
想一想:在外力作用后背斜还会成山,向斜 还会成谷吗?会不会出现地形倒置的情况?
3一、、褶褶皱的皱基山本形态 成因:外力侵蚀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从地貌上看 (倒置地形)
向斜成岭: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山岭
谷地
山岭
【探究活动 】 2017年1月12日,鄂尔多
斯市东胜区背斜首口页岩气 预探井开始压裂施工。背斜 是褶皱的基本形态之一,多 埋藏有石油、天然气。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安第斯山脉
5.板块构造学说
(1)观点 ①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与许多小板块; ②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壳运动活跃, 易引发火山、地震活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2) 板块运动及其边界的地形
板块碰撞(相对运动) 形成褶皱山脉、海沟、岛弧 (消亡边界)
板块张裂(背离运动) 形成裂谷、海洋、海岭 (生长边界)
※ W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别
典型: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从外观上看:最大的差异是山坡的陡缓
世界主要褶皱山系:阿尔卑斯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储存 地下水
12
阿尔卑斯山
13
(二)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14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32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 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3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
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C
A.渭河平原
B.青藏高原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4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 因此在_①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 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该_处__为__向_斜__构_造__,_____ _在__此_处__打_井__能__打_到__向_斜__槽_部__,__地_下__水_容__易_汇__聚____。
向
背
斜
斜
成
成
山
谷
11
总结:背斜与向斜
褶曲 岩层 名称 形态
背
斜
向上 拱起
向
斜
向下 弯曲
岩层新老 关系
地形形态
实践意义
中心老 两翼新
一般形成山岭,但 良好的储油、
由于顶部受张力作 储气构造;可
用,易被侵蚀,也 通隧道;建采
能形成山谷
石场等
中心新 两翼老
一般形成山谷,但 由于槽部受挤压, 岩石坚硬不易被侵 蚀,反而能保留下 来而形成山岭
b.基本形态 背斜构造
向斜构造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看 从地貌上看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构造 向斜 构造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中间老,两翼 新
岩层中间新,两翼 老
背斜成山 背斜成谷
向斜成谷 向斜成山
对人类活动影响 修隧道、打油井
打水井
8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 从地貌景观上看:
4.2山地的形成
1
一、山地的类型与成因
褶皱山: 断块山:地壳运动
火山:----岩浆活动
内力作用
2
褶皱山
3
断块山
4
富士山
5
一、褶皱山
代表: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6
(一)、褶皱的形成
7
二、褶皱构造与褶皱山
1.褶皱构造:
a.成因: 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外力作用: 断层处岩石破碎 容易受流水侵
蚀形成峡谷
北欧的峡谷:受冰川侵蚀而形成
28
2019/12/31
29
三峡
北欧峡谷
30
例.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A._地__垒__ B._地__堑__ C._向__斜__ D._背__斜__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D__;
容易储水的是:__C_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A__与_B__之间
35
地质构造与石油
小组合作二
1 .为什么背斜多
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 造? 油、气密度小,上浮,因 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 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 找”?
油气
水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 因而分布在向斜。
2.其中哪种判断方式是最科学的呢?
9
N
乙
甲
思考: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4.甲乙背两斜处顶哪部里是受储张油力结作构用,,哪岩里是石储疏水松结、构破?碎为易什么被?外 5力.假侵设蚀这里成要谷修地建一;条向东斜西向槽的部隧受道应挤选压址在,甲岩还石是乙致?密为、什么坚?硬, 6不.现易打被算外拟力建所一座侵采蚀石,场而应保选留择下在甲来还形是成在山乙岭?。为什么1?0
垂直断层
水平断
层
23
(二)、断层的基本类型及地貌景观
中心岩体上升(地垒) 中心岩体下降(地堑)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4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25
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小组合作一
不能。断层地带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 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
安第斯山脉
这些山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坚硬的 地壳能够发生褶皱而形成高大山系呢?
15
褶皱山脉——我认识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落基山: 安第斯山:
大西洋:
亚欧 板块与印度洋 亚欧 板块与 非洲 美洲 板块与太平洋
板块的 板块的 板块的
消亡 消亡 消亡
边界 边界 边界
美洲 板块与 南极洲 板块的 消亡 边界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18
19
第二课时
断块山与火山
20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二、断块山
21
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
承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
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2
水平断层:会错段原有的 各种地貌,或在断层处 派生出若干地貌
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能。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
26
小组合作二: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
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从外观上看:最大的差异是山坡的陡缓
从地质构造上看:褶皱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块山的岩层
是不连续的
27
三峡的形成
峡谷的成因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形成断层
美洲 板块与亚欧 非洲 板块的 生长 边界
红海: 非洲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的 生长 边界
16
17
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 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
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_B__
31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②_。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_背__斜__顶__部_受__张__力__作__用_,__岩__石__破__碎_易_。受侵蚀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岩__层__中__老_外__新__。 ③处的地形属_断__块__山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