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生态系统》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生态系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6589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3.png)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生态系统》说课稿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生态系统》单元。
生态系统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学生研究的必备知识。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学生将了解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非生物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3. 知道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层次,如群落、生物圈等。
4.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理解。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总结上一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
2. 概念解释: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包括生物、非生物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组成要素介绍:介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赖。
4. 能量流动:通过图表、实例等形式,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5. 物质循环:解释物质循环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要保护环境。
6. 生态系统的层次:介绍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如群落、生物圈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7. 总结与延伸: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展开相关讨论。
教学资源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要素、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内容。
2. 图表和实例:用于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
3. 学生练册和教材:用于课堂练和巩固知识。
教学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检验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3. 课堂练:布置练题,检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掌握情况。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8148e65ce0508763213df.png)
1.每一种生物都有适于自己生活和生存的环境条件。
2.影响生物生活和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阳光、空气、温度等。
(四)课堂练习
1. 某年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
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D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2. 如果我们想证实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题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长就会受到影响;而鹿蹄草、苔藓则喜欢在阴暗处生长。同样,动物的生活也会受到光的影 响。下面这些动物,哪些是我们在白天看不到的?
生:猫头鹰和蝙蝠。 师:蟑螂和老鼠也是夜行性的动物。狐狸是季节性换毛动物,春季脱去冬毛生长夏毛, 秋季脱去夏毛生长冬毛。参照此种规律,在夏季长日照时期,每天给以递减的短日照处理, 可加快冬毛的生长。毛皮早日成熟,取皮时间可提前 1 个月,并降低了饲料成本和人工费用。 除此之外,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对生物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是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的分布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在沙漠缺水的环境中,动 植物的种类都很少。而在热带雨林降水丰富的地方,动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你能举出一 些受水影响的生物吗? 生:举例 师:(补充)骆驼刺生活在沙漠中,它的根系很长,可以深入到地下去吸收水分;芦苇、 水稻等喜水的植物,茎内是空的,有利于水分的散失;蜥蜴生活在沙漠,体表角质的鳞片可 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而青蛙生活在水边,皮肤潮湿裸露。观察下面这幅图片,你有什么 感想? 生: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生存。我们应该保护水质,保护水生生物。 师:我们都知道香蕉、菠萝是南方水果,不宜在寒带地区栽种。同样,苹果、梨等果树 也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这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些植物的生活呢? 生:温度。 师:你还知道哪些温度影响生物生活的例子? 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回答) 师:蛇、青蛙等动物要在冬天冬眠;大雁的迁徙行为;鱼类的洄游都是受到了温度的影 响。人们往往用苔藓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生:因为空气质量影响着植物的生活和生存。 师: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植物的叶子就会受到明显伤害。唐菖蒲对空气污染特别 敏感,当空气中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现象。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往往会使用到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下面的这些现象你见过吗? 你知道这些农业技术主要控制的是哪些非生物因素吗?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f72c65227d3240c8447ef3a.png)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介绍。
(一)教材分析《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是全书第一个探究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过程,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试验的思路及重要性,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在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培养上的教育价值高于它在知识方面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照实验。
2.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1.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
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1.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3.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探究实验,实验的数据处理及小组间合作。
二、教学对象(一)知识方面本教学设计是在上一节已学完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对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处理实验数据等方法的训练培养。
(二)能力方面会动手操作,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但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不够。
(三)情感方面有极强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法学法(一)教法首先,教师设计实验课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使学生通过预习学案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熟悉实验流程,思考实验中的讨论问题,以至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其次,通过启发谈话法与演示法,以问题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必要时结合演示的方法,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具备基本的思路。
最后,利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出最后的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教法的相互融合,充分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二)学法注重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体验探究能力、总结反思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由我学会到我会学的转变。
初中生物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5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5 人教版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ce435eaf1ffc4fff47ac29.png)
雄狮之间是 合作 关系
大象之间是 竞争 关系
小结: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一、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水,温度 1、探究的步骤: 2、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水、温度、阳光等)
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1、捕食关系 2、合作关系 3、竞争关系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
突然的一天,父亲拖着坏了很多处的车子从废品站回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透着强烈的委屈和惶惑。钱被镇上的小混混抢了,父亲被打了。我安慰了他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这是第一次,然后是,接二连三。父亲越来越惶惑不安,吃饭越来越少,睡觉也很不安稳,经常半夜起来对着窗户呆呆地坐几个时辰。话也不说了,更不笑,脸上眼睁睁地消瘦下来,眼神是不安的游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他往日细缓如流水的生活突然碰上了巨岩,他缓不过神来,难受得紧。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 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 有影响?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 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讨论
2、为什么要用10条鼠妇做实验?只用1条鼠妇做 实验行吗?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属于生物因素的是(C )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2、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 北的荒漠地区就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
因素是( C )
A土壤 B光照 C水分 D温度
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D)
A草原中的狼和兔 B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C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D蜜蜂采蜜
• 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 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
山大附中-韩超-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山大附中-韩超-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e001186294dd88d1d26b23.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说课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韩超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韩超,来自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这节实验课的设计思路,分别是: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法学法、教学改进、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介绍。
(一)教材分析《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是全书第一个探究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过程,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试验的思路及重要性,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渗透了“科学探究”、“环境因素“、”实验设计等主题”,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会在实验设计中如何确定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加深对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理解.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会在实验设计中如何确定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二、教学对象(一)年级特点从六年级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很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有些孩子会出现上课跟不上老师进度,明显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有些力不从心.(二)知识基础本教学设计是在上一节已学完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对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处理实验数据等方法的训练培养。
第一小节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第一小节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64200fc4ffe473368abd8.png)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小节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安排三小节完成。
第一小节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第二小节主要内容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第三小节主要内容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本节主要讲第一小节,突出概念教学,以校园中的桃花导入本节课内容,围绕材料中小麦田里各种生态因素对小麦影响分析。
再通过搜集实例,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章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
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五、教学准备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相关图片,如: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和小麦田示意图,打斗的北极熊,竹节虫的拟态等图片。
六、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生活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多媒体、提问法,开展师生互动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的概念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合作、竞争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二、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温度、水、阳光、空气等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展示图片和设计问题为主,要完成的任务较多,用一节课时间完成是较紧张的,还需要在教学中抓紧时间。
2023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7篇
![2023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cf68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4.png)
2023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7篇七年级生物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__的一个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生物圈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另一个就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呈现方式也直观,前者是通过图片以及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后者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
使学生明确学会探究实验是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对照实验的作用、条件。
从而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生物科研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的种类;2)能设计“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会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并能学着用这一方法去试着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和交流。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依据: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目前人类所关心的话题,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所以这一个知识点也是学习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的基础。
因而,将此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方法:通过展示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e8223d360cba1aa911da87.png)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1、教材分析: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3、教学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4、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5、教具准备:课前各小组准备鼠妇10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表、笔、一份实验用表。
本节采用的是引导法,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节采用的是实验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
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吗?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引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如: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
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吗?水、温度和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这又是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呢?下面我们就以鼠妇为例来分析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引导分析、提出问题:通过课外捕捉鼠妇,你细心观察过鼠妇的生活环境吗?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学历案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c4f7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00.png)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列举常见的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理解非生物因素如何单独或综合地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和分布。
3、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适应方式。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常见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适应。
2、难点(1)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对生物的影响。
(2)分析和解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关系的实例。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蓝鲸,从沙漠中的仙人掌到热带雨林中的大象,每一种生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生物的分布和生存状况呢?除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生物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常见的非生物因素1、阳光阳光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此外,阳光的强度、波长和光照时间也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例如,在高山上,由于阳光强烈,紫外线辐射较多,植物往往具有较厚的角质层来保护自己;而在阴暗的森林底层,一些植物则具有较大的叶片,以尽可能多地吸收有限的阳光。
2、温度温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例如,北极熊适应了寒冷的北极环境,它们有厚厚的皮毛和大量的脂肪来保暖;而热带鱼则无法在寒冷的水域中生存。
此外,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也会导致生物的行为和生理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许多动物会在冬季冬眠以度过寒冷的时期。
3、水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
在干旱的地区,生物往往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生理机制来保持水分,如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而在水丰富的环境中,一些生物可能会发展出特殊的呼吸器官来适应水中的生活,如鱼类的鳃。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6f7cb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8.png)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一、引言在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等,它们对生物生长、繁殖、免疫以及适应环境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详细探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的。
二、气候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气候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包括温度、降雨量、风力等等,这些变化对于生物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主导因素是气候系统的循环,这一循环由太阳和地球的交互作用所产生,而生物则处于这一系统下的下层。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究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温度是气候对生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
通常地球上的生物种类都有其相应的生存温度范围,由此可见,温度是生物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
一些温带植物适应性很强,只要春季温度适宜,秋季的高温和冬季的低温都不会对它们造成什么损害。
相反,某些热带植物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却很差。
在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这些植物会停止生长并减少光合作用。
如果环境过于极端,植物将会死亡。
而在极地地区,生物则必须适应一年中极端的温度变化。
在极寒的冬季,查谟绿海绵栖息在一层浮冰下方,保持温暖和避开掠食者。
而在夏季,它们则会下沉到冰下,以避免过度加热。
当人们谈及气候变化时,通常会提到全球变暖,不同生物种类对此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和昆虫会随着气候变暖而向北迁移,但是,这些迁移也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随着温度上升,北极熊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由于冰层消融,这些熊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遭受破坏的栖息地和极端的饥饿正在威胁它们的生存。
2.降雨量的影响降雨量对于生物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非生物因素。
对于不同的生物物种而言,要求的降雨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乾旱地区的植物必须适应长时间的干旱,而这些植物则需要具备储存水分和耐受干旱环境的能力。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说课稿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f9d7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7.png)
谢谢大家!
2024.06
பைடு நூலகம்
05实验教学过程
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03
将②号箱的干沙(干的黑色卡纸)换成湿沙(湿润的黑色卡纸)
同时将①号箱中的陶瓷发热灯打开形成除温度以外的的单一对照实验
。
06
实验效果评价
06实验效果评价
将该实验装置的改进增强学生和老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也为今后的探究实验 教学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个装置的改进提高了教学效率,既适用于学生 独立开展探究活动,也适用于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老师实验教学展示的需要。使 实验动物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较小,实验效果更加准确。同时弥补了书上实验探 究单一,实验效率不高等缺陷。通过不断的实验,能满足对绝大多数陆生动物的 实验探究,值得在实验教学中大量推广。该实验装置最大优点是采用了陶瓷发热 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变量及用红外计数仪计数。该装置具有多功能性、高效性、创 新性、实用性。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说课稿
01. 实验基本信息 02.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03. 实验原理 04. 实验目标 05. 教学过程 06. 实验效果评价
01
实验基本信息
01实验基本信息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人教版初中生物2013版七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探究实验内容。科学探究是《生物 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个主题。要让学生理解科 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进而展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改 变学生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该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个探究 实验。为今后的实验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5
实验教学过程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00a51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7.png)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及时给予反馈,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促进组内交流和知识共享。
3.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对生物因素作用的理解。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新课,如讲述“狼与羊”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思考。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采用生动、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树立起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
2.生物关系互动模型:通过实物模型展示生物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生态纪录片: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更多实例和拓展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的概念。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 )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 )](https://img.taocdn.com/s3/m/915219e3aeaad1f346933f8b.png)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郸城一高:刘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2.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3.理解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电教媒体展示的内容或创设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媒体展示的生物现象分析、表述,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学习环境因素对生物有影响,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通过观察,归纳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2.难点(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归纳生态因素的概念。
(2)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即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鱼生活在水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如蚯蚓的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疏松)。
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生态学代表生物学的宏观发展方向。
生态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这些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它们的解决都离不开生态学。
2.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了解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挂图:生活在沙漠上的仙人掌。
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茎肉质、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刺,表面有蜡质。
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沙漠干旱的环境影响了仙人掌的形态和生理,也使不耐旱的生物不能生存,也就是影响植物的分布。
挂图: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教学设计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782fd2ce2f0066f5332281.png)
太 低 ) 注 射 时 针 头 离 氯 化 钙 溶 液 的距 离 太 短 ; 或 ③
第 l 要 注 意 温 度 : 度 太 低 , 藻 酸 钠 溶 液 容 易 。 温 海
凝 固 , 度 太 高 , 杀 死 酵母 细 胞 ; 2, 混 合 均 温 会 第 要 匀 , 要 防止 出 现 气 泡 。 又 实 验 之 后 ,教 师 提供 检 验 凝 胶 珠 质 量 合 格 的 方 法 . 导 学 生 对 各 自的实 验 结 果 进 行 相 互 评 价 。 引
学 生 置 身 于 组 间组 内合 作 、 流 的 气 氛 中 . 交 教
师 则 鼓励 学 生 自 己提 出问 题 、做 出假 设 并 设 计 实
验 , 引他 们 开 展 小组 讨 论 、 达想 法 。学 生 从 实 指 表 验 数据 及 实 验 观 察 中理 解 知 识 ,从 所 得 结 论 中 建
学 生 获 得 的 概 念 联 系起 来 , 出 了培 养 学 生 的 逻 辑 型 思 维 能 力 。 突
关键 词 初 中生 物 学 非 生 物 因素 探 究 式 实验 教 学设 计
中 国 图书 分 类 号 : 3 .1 G6 39 文献 标 识 码 : C
“ 生物 因 素 对 生 物 的 影 响 ” 节 是 7年 级 上 非 这 册 一 个 重要 的 教 学 内容 。 通 过 “ 对 鼠妇 分 布 影 光 响” 的探 究 活 动 , 以培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 可 促 进 学 生对 科 学探 究 的 理解 ,进 而 落 实 初 中生 物 . 学 课 程 标 准 之 内 容 标 准 中 的 重 要 部 分 —— ‘ 学 科 探 究 ” 本 教 学 设 计 旨在 构 建 一 个 教 师 指 导 下 的 以 。
2024最新-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优秀5篇)
![2024最新-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cbe4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9.png)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七年级生物说课稿(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七年级生物说课稿(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篇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展开说课:一、教学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的内容。
它位于初中生物教材体系起始阶段,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为下一节学习“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二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三维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力求通过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由于本活动是初中生物课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教师要告知学生探究的一般过程,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试验,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目标,本节课教师的教以情境启导为主,学生的学以活动探究为主。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内教学课内教学分四个环节,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共设计了4个探究活动,其中第二个活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生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dbfe6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a.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说课稿人教版初中生物说课稿(篇1)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如:满江红、贯众)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 帮助无机盐的运输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35fb4ae45c3b3567ec8b5f.png)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授课班级:高二(9)班授课教师:凌彬授课时间:3月24日上午一、教材分析《非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讲述了生态因素的概念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有一定的基础,但未有深入了解。
在本册教材中则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述,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的接触世界、了解自然。
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热爱地球家园意识。
加之这节内容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为高三的综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经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对电脑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而且高中的学生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了,对现今新科学新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了解,所以能够开展自我学习。
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自学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这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慢慢的培养。
三、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结果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没有真正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的“诱思探究教学”的探究模式,即遵循“探索—研究—运用”,亦即“观察—思维—迁移”的三个层次要素来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自主学习讨论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使学生做到“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思、动口议、动耳听”,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习目标分析1.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能够解决关于非生物因素的问题,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也生活实践中。
3.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媒体设计应用网络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以诱达思。
六、教学过程及分析<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情意通过对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人类社会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能源这影响人类生存的五大危机的介绍,使学生对自己肩负的拯救人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任有强烈的使命感。
初中生物生态因素教案
![初中生物生态因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0273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2.png)
初中生物生态因素教案
年级:初中
主题:生态因素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 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
3. 能够描述和解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生物因素:种群大小、种群密度、生物多样性等。
2. 非生物因素:气候、土壤、水、光照、温度等。
3.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
2. 生态系统模型或图片。
3. 教学素材,如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例子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系统模型或图片引出生态因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
2. 讲解:介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等。
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讨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因素,并总结它们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生态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系统。
教学反馈:
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生态因素的理解和观点。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或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加深对生态因素的理解。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评估他们对生态因素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e2e975bf111f18582d05a06.png)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3、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4、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5、教具准备:课前各小组准备鼠妇10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表、笔、一份实验用表二、说教法:本节采用的是引导法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三、说学法:本节采用的是实验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引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如: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一因素的影响水、温度和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这又是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呢下面我们就以鼠妇为例来分析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二、探究的一般过程:(1)引导分析、提出问题:通过课外捕捉鼠妇你细心观察过鼠妇的生活环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同学们提出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只能一种一种地验证比如我们提出假设光照对鼠妇有影响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因为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就应当使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不同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今天我们先验证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3)分析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探究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实验变量确定后应该给鼠妇提供两种不同的环境让学生懂得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方案确定后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4)实施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5)得出结论: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数据讨论全班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6)表达与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7)布置课下内容:课下有兴趣的小组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注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各小组同学不盲目从事一定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注意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讨问题得出结论;实验完毕应将鼠妇放归自然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光照、湿度对鼠妇的影响实际上除了上述两项外鼠妇的生活还受温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仅鼠妇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甚至导致生物死亡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如: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死亡;洪涝灾害也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长时间缺氧会使动物死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生物死亡等大家说得很好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生存不但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这些其他生物就是我们上节课所提到的生物因素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而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合作关系以及寄生关系如:捕食关系:植食性动物中的兔以某些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中的狼又以兔为食物大自然中的“弱肉强食”就是这种关系竞争关系:水稻和稻田中的杂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住空间和食物;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生物界的寄生关系非常普遍如:蛔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也可即兴表演分小组扮演不同的生物来表示各种生物因素第一小组:可以表演捕食关系由学生即兴发挥第二小组:可以表演竞争关系(牛、羊吃同一片草地中的草)第三组:可以表演合作关系第四组可以表演寄生关系各小组的同学可以利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发挥想像力充分展示一些同学的表演天赋使同学们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最后评出最佳演员给予表扬和奖励课堂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两大类这两大类因素对生物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总之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生存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三、巩固练习:1.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营养B温度C土壤D水分2.探究的一般过程开始于()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B做出假设B制定和实施计划D表达和交流3.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4.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属于()A捕食关系B寄生关系C合作关系D竞争关系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及目标检测题。
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教案
![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de55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b.png)
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区别;2. 掌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 能够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区别;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能够灵活运用概念,准确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2. 能够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不同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2. 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图片或实物;3. 学生课前阅读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帮助学生明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区别。
2. 教学新知识(15分钟)老师给学生讲解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定义和区别,并简要介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从生活实例中选择一个非生物因素并找出它对生物的影响。
每组展示自己的发现,并引导学生一起探讨。
4. 讲解总结(10分钟)老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
5. 课堂练习(10分钟)老师设置几道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反思及进一步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老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实验或调查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3、教学重点:
(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4、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5、教具准备:课前各小组准备鼠妇10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表、笔、一份实验用表。
二、说教法:
本节采用的是引导法,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说学法:
本节采用的是实验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
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吗?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引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如: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
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吗?水、温度和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这又是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呢?下面我们就以鼠妇为例来分析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1)引导分析、提出问题:通过课外捕捉鼠妇,你细心观察过鼠妇的生活环境吗?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同学们提出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只能一种一种地验证。
比如我们提出假设光照对鼠妇有影响,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因为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就应当使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不同,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今天我们先验证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3)分析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实验变量确定后,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让学生懂得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方案确定后,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
(4)实施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5)得出结论: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数据,讨论全班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
(6)表达与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多鼓励学生
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7)布置课下内容:课下有兴趣的小组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
注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各小组同学不盲目从事,一定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注意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讨问题,得出结论;实验完毕,应将鼠妇放归自然。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光照、湿度对鼠妇的影响。
实际上除了上述两项外,鼠妇的生活还受温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不仅鼠妇,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如: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死亡;洪涝灾害也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长时间缺氧会使动物死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生物死亡等。
大家说得很好。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生存不但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这些其他生物就是我们上节课所提到的生物因素。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而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合作关系以及寄生关系。
如:捕食关系:植食性动
物中的兔以某些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中的狼又以兔为食物,大自然中的“弱肉强食”就是这种关系。
竞争关系:水稻和稻田中的杂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住空间和食物;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生物界的寄生关系非常普遍,如:蛔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
也可即兴表演,分小组扮演不同的生物来表示各种生物因素。
第一小组:可以表演捕食关系由学生即兴发挥。
第二小组:可以表演竞争关系。
(牛、羊吃同一片草地中的草)第三组:可以表演合作关系。
第四组可以表演寄生关系。
各小组的同学可以利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发挥想像力。
充分展示一些同学的表演天赋,使同学们对知识点印象深刻。
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评出最佳演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课堂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两大类。
这两大类因素对生物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
总之,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生存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三、巩固练习:
1. 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营养
B 温度
C 土壤
D 水分
2. 探究的一般过程开始于()
A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B 做出假设
B制定和实施计划 D表达和交流
3.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 有光、无光
B 有光、无水
C 干燥、湿润
D 有空气、无空气
4. 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属于()
A 捕食关系
B 寄生关系
C 合作关系
D 竞争关系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及目标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