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2007中国海平面公报

2007中国海平面公报

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1 概述2007年,国家海洋局积极落实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海平面监测系统,加强了海平面变化分析预测和影响评价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上升幅度达196毫米;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受气候变化影响,个别月份较常年异常偏高,北方沿海省市多为3月和9月,南方沿海省市多为3月和11月。

2007年,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继续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在季节性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期,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根据海平面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预计未来1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比2007年上升32毫米。

2 中国海平面变化状况2.1 全海域海平面变化状况监测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图1)。

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196毫米,上海次之为115毫米,辽宁,山东、浙江上升均在100毫米左右,福建、广东较低为50~60毫米,总体趋势为北快、南缓(图2)。

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2毫米,受海平面起伏上升规律的影响,上升趋缓。

与2006年相比,渤、黄海海域基本持平,东、南海海域略有降低,降低范围为10~20毫米。

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综合影响,2007年,我国沿海咸潮入侵次数增加,强度加重,海岸侵蚀加剧,渤、黄海海域遭遇了近40年来最强的温带风暴潮袭击,给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

图1 中国沿海历史海平面变化曲线2.2 海区海平面变化状况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时间特征。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7年度)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7年度)

综述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总面积约33万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市;山东半岛面积约6万km2,全部在山东省境内,范围涉及10个市。

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分区和面积,淮河流域分为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洪泽湖出口)、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沂沭泗河四个水资源二级区;山东半岛单为一个水资源二级区,淮河片水资源分区见图1。

2007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978.2mm,折合降水总量3228.3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6.7%,属丰水年份。

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1012.3mm,折合降水总量2722.7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5.7%;山东半岛平均降水深828.1mm,折合降水总量505.6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22.0%。

2007年淮河片地表水资源量1086.3亿m3,水资源总量1366.9亿m3。

其中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949.6亿m3,水资源总量1198.9亿m3。

淮河片入海水量445.6亿m3,入江水量453.7亿m3。

经对淮河片311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07年末蓄水总量183.5亿m3,比上年末增加13.2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54座,蓄水总量153.2亿m3,比上年末增加11.1亿m3。

2007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554.4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占70.0%,地下水供水占29.7%,污水回用等其他水源供水占0.3%。

淮河片总用水量554.4亿m3,其中农田灌溉占60.6%,林牧渔畜占8.0%,工业用水18.0%,生活用水占10.2%,城镇公共用水占2.0%,生态环境用水占1.2%。

2007年淮河片用水消耗量337.4亿m3,占总用水量的61%。

2007年淮河片实测220个城镇入河污水排放总量为53.5亿t,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入河排放总量分别为89.6万t和9.7万t。

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

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

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第一篇: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一、水资源总量1、降水量2007年全省降水量4584.5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946.7毫米,比上年增加14.1%,比常年减少3.3%。

其中,长江流域降水量4469.65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956.5毫米,比上年增加13.9%,比常年减少3.3%;黄河流域降水量114.85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677.2毫米,比上年增加23.7%,比常年减少3.6%。

2、地表水量2007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224.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646.4毫米,比上年增加19.3%,比常年减少14.9%。

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194.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469.6毫米,比上年增加19.5%,比常年减少14.5%;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3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176.8毫米,比上年增加7.2%,比常年减少36.8%。

3、水资源总量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225.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3%,比常年减少14.9%。

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195.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比常年减少14.5%;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2%,比常年减少36.8%。

4、水库蓄水变量全省共有11座大型水库,2007年全省大型水库年初蓄水量103.59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04.99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1.4亿立方米。

二、供用水量2007年全省供水总量214.72亿立方米。

其中,长江流域供水量214.46亿立方米,黄河流域供水量0.26亿立方米。

2007年全省用水总量214.72亿立方米。

其中,长江流域用水量214.46方米,黄河流域用水量0.26亿立方米。

三、废污水排放量2007年四川省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1.82亿吨(不包括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

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04亿吨,占22.1%;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23.02亿吨,占72.3%;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1.77亿吨,占5.6%。

2007年福建省水资源公报

2007年福建省水资源公报

概述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550.6毫米,折合水量1920.3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3%,比常年偏少7.6%,属平水年。

全省最大点降水量为同安荇后站2672.0毫米,全省最小点降水量为莆田邱山站688.5毫米。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071.7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1.95亿立方米,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复量1.1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072.90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996立方米。

年供水总量196.28亿立方米;年用水量196.28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95.3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8.60%。

水文部门对全省主要江河水质监测评价成果表明,2583公里评价河长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197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5.06%;污染河长为386公里,占14.94%,与上年相比减少了5.77%。

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全省2007年平均降水量1550.6毫米,折合水量1920.37 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3%,比常年偏少7.6%,属平水年。

行政分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龙岩市,为1696.9毫米;最小的是南平市,为1418.3毫米。

与常年相比,三明、南平市偏少16.9%、20.2%,其它设区市接近常年。

2007年行政分区降水情况全省主要江河中,闽江(福建部分)年降水量为1443.3毫米,折合水量为864.85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5.9%;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福建部分)年降水量分别为1672.3毫米、1694.5毫米、1764.0毫米、1679.9毫米,与常年接近。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我省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从2007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上可以看出,今年降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山丘区,降水量大于1800毫米的高值区有同安北部至安溪山区,德化至仙游、莆田北部山区,罗源北部至周宁山区,福鼎、柘荣之间山区。

(完整版)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

(完整版)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

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宁显胜;农经一班,222011303210010分析背景: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阵痛期,很多经济学家预计这个阵痛期还会更长一些。

引发阵痛的原因很多,其中,资源的稀缺是一个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的依赖于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这种依赖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极大的受限于这种依赖。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人均分配、地域分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稀缺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注:图表自制,数据来源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综合05年至11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水资源总量在2.8万亿立方米上下浮动。

其中地表水约为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约为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我国水资源总量已不丰富,人均占有量则更低。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态势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置于至关重要的位子上。

二、水资源地域分布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域分布极度不均匀。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水资源分布格局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水资源需求极度不相符。

我国北方是传统的重工业地区,西部拥有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对这些地方的限制性作用极度明显。

重庆市2007年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2007年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7重庆市水利局二OO八年四月目录前言 (1)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环境 (15)六重要水事 (19)七综合分析 (22)前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07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269.0毫米,折合年降水量1045.6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6.5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7.16%,属偏丰年份。

水资源量2007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662.96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74.32%,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6.77%。

蓄水动态2007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19.493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9.42%。

供用水量2007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77.42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77%。

用水指标2007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75立方米/年,万元GDP用水量为18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70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19升/日,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22立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用水量为48升/日。

2007年朝阳市水资源公报

2007年朝阳市水资源公报

朝阳日报/2008年/3月/22日/第003版综合2007年朝阳市水资源公报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7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91毫米,折合水量97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多1.7%,与上年相比多24.7%。

流域分布:大凌河流域降水量为495.2毫米,与上年相比多29.6%,与多年均值相比多3.1%;小凌河流域降水量为555.5毫米,与上年相比多17%,与多年均值相比多6.6%:老哈河流域降水量为415毫米,与上年相比多10.2%,与多年均值相比少3.3%;青龙河流域降水量为520毫米,与上年相比多29%,与多年均值相比少6.7%。

行政区分布:双塔区年降水量为473.5毫米,与上年相比多20.4%,与多年均值相比少2%;龙城区年降水量为566毫米,与上年相比多39.5%,与多年均值相比多19.1%;朝阳县年降水量为568毫米,与上年相比多30.4%,与多年均值相比多13.5%;北票市年降水量为469.6毫米,与上年相比多20.2%,与多年均值相比少1.3%;建平县年降水量为449.3毫米,与上年相比多23%,与多年均值相比多2.5%;凌源市年降水量为474.5毫米,与上年相比多18.7%,与多年均值相比少10.3%:喀左县年降水量为502毫米,与上年相比多32.2%,与多年均值相比多0.5%。

(二)地表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量2007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7586.2万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4.3毫米,比上年多13.9%,比多年均值少40.2%。

流域分布:大凌河为57892.9万立方米,比上年多4.8%,比多年均值少40.6%;小凌河为16404.1万立方米,比上年多50.7%,比多年均值少28.6%;老哈河为6114.5万立方米,比上年多9.4%,比多年均值少35.8%;青龙河为7174.7万立方米,比上年多37.4%,比多年均值少56.8%。

2、水库蓄水量2007年末全市大、中、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为47460.2万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45893万立方米增加1567.2万立方米。

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二○○八年一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7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全国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加强了对陆源入海排污口、典型海洋生态脆弱区、近岸增养殖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的监测,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及赤潮、海水入侵等海洋环境灾害的监测与调查,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期冀通过《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认识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2000077义,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海洋局局长:2008年1月北京目 录1 概述 (1)2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3)2.1 海水环境质量 (3)2.2 沉积物质量 (12)2.3 近岸海洋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状况 (14)2.4 海洋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沉降通量 (16)3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18)3.1 入海排污口分布 (18)3.2 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18)3.3 污水及污染物排海量 (20)3.4 陆源污染物排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1)3.5 排污口特征污染物监测 (24)4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 (25)5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6)6 奥运帆船赛区海洋环境状况 (46)7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49)7.1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49)7.2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51)7.3 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 (53)7.4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58)7.5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62)7.6 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 (63)8 海洋垃圾 (65)9 海洋赤潮 (68)10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73)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水资源保护》2007年总目次

《水资源保护》2007年总目次

水资 源评 价中应 注意的两个 水面蒸发问题 … ……………………………………………………… 闵 骞 , 罗小平 , 曾春 如( ,9 22) 常熟市 昆承湖生 态修 复对策 ………… ……………………………………………………… ……………… 曹 昀, 国祥( ,4 王 23 )
D A TC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 应用—— 以泰 国清迈 盆地 为例 R SI ………………… … 张保祥 , 万 力 , d l og23 ) J eJ a n( ,8 a uw 沧州市高氟水分 布规律及环境影 响分 析 ………… ………………………………………………… 雷德林 , 学功 , 红凤 ( ,3 付 耿 24 ) 安 阳 市现 状 水 资 源 承 载力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焦 士 兴 ( ,7 24 ) 农村面源 污染 型湖滨带 的生 态修 复 …… ……………………………………………………… 叶 春, 金相灿 , 孔量控制预测 ………………… ……………… …… …………… 邢 文刚 , 国华 , 双恩 , 17 ) 张 俞 等( ,3 复杂 巨系统视 角下的水资源安全及其 研究方法 ……… ………… ………………………………… 李 少华 , 董增川 , 周 毅( , 2 1)
武汉市湖泊 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 ………………………………………………… 乔胜英 , 蒋敬业 , 向 保定 市水环境承载可持续性分析 ………… ……………………………………………… …… 李 种 , 彭
静, 赵奎 霞, ( ,9 等 14 ) 勇, 孙丽萍 , ( ,7 等 15 )
分解 协调 法在区域污水处理率优化计算 中的应用 ………………………………………… …… …………………… 陆建兵 ( ,3 15 ) 徐州市水环境 容量研究 …………………………… …… …… ………………………………… 范丽丽 , 逄 20 04年淮河 流域水质状况 和聚类分 析… ………………………… ……………………… ………… 邹 海明, 良富 , 蒋 李粉 茹( ,0 16 )

2007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

2007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

2007 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7年海河流域年降水量483.5毫米,比多年平均少9.6%,属偏枯年份;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0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11.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47.9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16.0%;全流域13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67.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7亿立方米。

2007年全流域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为384.5亿立方米,其中当地地表水占22.3%,地下水占65.0%,引黄水占11.2%,其他水源占1.5%。

全流域总用水量为384.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0.1%,工业用水占13.5%,生活用水占14.7%,生态环境用水占1.7%。

全流域用水消耗量为269.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0.1%。

全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7.5亿吨,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废污水排放量26.3亿吨,占55.4%;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3.4亿吨,占28.2%;第三产业污水排放量7.8亿吨,占16.4%。

全年期流域评价河长11819.3公里,未受污染的水质评价河长3221.9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7.3%;受污染(水质劣于Ⅲ类)的河长为8597.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72.7%;其中受严重污染的河长有6786.1公里,占评价河长的57.4%。

水体污染严重。

(海河流域水资源分区示意图)二、水资源量2007年海河流域平均降水量483.5毫米,折合水量为1547.52亿立方米,比2006年多10.3%,比多年平均少9.6%,属偏枯年份。

1、地区分布2007年各水资源二级区降水分布不均。

各水资源二级区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全部偏少,其中滦河及冀东沿海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16.1%,为偏少最多的水系;海河北系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11.2%;海河南系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7.3%;徒骇马颊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5.9%。

流域内各行政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仅山西省偏多5.2%,其余均偏少,其中北京市偏少14.7%,天津市偏少10.9%,河北省偏少12.9%(详见图1和图2)。

水资源公报

水资源公报

2007年水资源公报前言《宁夏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是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发布上一年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水质污染、水旱灾害和重要水事等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进一步让社会各界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唤起人们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意识,共同构筑人与水和谐发展的社会。

2007年《公报》按《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要求,在整理分析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市县区取用水现状调查统计,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以行政和流域两种分区,对水资源各要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公报》主要内容包括降水、天然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黄河灌区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山区水库蓄水量、水旱灾害及重要水事、灌区地下水动态、水质及相关的图、表等。

主要提供资料的单位有: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农村水利处、渠首管理处、灌溉管理局,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中卫市水务局,宁夏城镇供水协会等。

《公报》的编制是一项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工作,望社会各界继续给予支持,并恳请提出宝贵意见,使其编制质量不断提高,编制内容日臻完善。

目录前言概述一、水资源二、黄河灌区引、排水量三、山区水库蓄水情况四、平原区地下水动态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六、水环境质量七、水旱灾害八、重要水事附表表1 宁夏2007年流域分区降水量表2 宁夏2007年行政分区降水量表3 宁夏2007年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表4 宁夏2007年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表5 宁夏2007年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表6 宁夏2007年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表7 宁夏2007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8 宁夏黄河灌区2007年引扬黄河水量表9 宁夏黄河灌区2007年各排水沟排水量表10 2007年固原市、中卫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表11 宁夏2007年流域分区取水量表12 宁夏2007年行政分区取水量表13 宁夏2007年流域分区耗水量表14 宁夏2007年取水指标统计表15 宁夏2007年耗水指标统计表16 宁夏2007年行政分区耗水量表17 宁夏2007年主要河流、排水沟水质评价表18 宁夏2007年主要湖泊水质评价表19 宁夏2007年主要水库水质评价附图图1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年降水深等值线图图2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概述2007年全区年降水量299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4.939亿m3,比上年增加20%,较多年平均偏多4%。

2007年度广西水资源公报

2007年度广西水资源公报

概述2007 年综述2007年,广西年平均降水量1329.2mm,降水总量3145.7亿m3,比多年均值(1956~2000年,下同)偏少13.5%;水资源总量1386.3亿m3,比多年均值偏少26.7%,为枯水年份。

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95.5亿m3,比年初增加28.1亿m3。

2007年广西总供水量310.4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93.9亿m3,占94.7%,是主要的供水水源。

总用水量310.4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92.7亿m3,占62.1%,是主要的用水大户。

2007年广西的气候比较异常,极端天气活动频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先后发生了严重的春旱、夏伏旱、秋冬连旱和5次局部洪涝灾害。

2007年春季和秋冬季,广西降雨持续偏少,旱情严重,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农业、人畜饮水,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999.87千公顷,粮食损失约5亿公斤,最严重时有213.95万人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干旱程度达重旱,属干旱灾害偏重年份。

进入汛期后,受第3号和第14号热带风暴的影响,全区共发生了5次局部洪涝灾害,全区87个县(市、区)560.8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08.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234亿元,属洪涝灾害偏轻年份。

2007年广西主要河流水质比上年度略有下降,长江流域片的湘江、资水,珠江流域片的都柳江、融江、古宜河、驮娘江、平而河、黄华河、茅岭江、北仑河和西南诸河流域片的百南河等河流水质较好,南流江、钦江、马江、刁江、九洲江、罗江、武思江、郁江、洛清江、大风江等河流局部河段水质较差。

除个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外,其它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

水资源量2007 年降水量2007 年2007年广西年平均降水量1329.2mm ,折合降水总量为3145.7亿m3,比上年减少13.1%,比多年平均值减少13.5%,属枯水年份。

各地降水分布不均,各雨量站降水量在813.1mm~2931.3mm之间,年最大降水量是年最小降水量的3.6倍。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

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

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地表水资源量200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4242亿m3,折合径流深256.0mm,比常年值偏少9.2%。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7.8%,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9.5%。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和山东分别偏多49.4%和41.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偏少40%以上,天津、江西、广西、山西、辽宁偏少30%~20%。

2007年盘锦市水资源公报

2007年盘锦市水资源公报

盘锦日报/2008年/3月/25日/第006版公报・新闻2007年盘锦市水资源公报盘锦市水利局2007年,盘锦地区降水量少于多年平均值。

降水分布很不均衡,3月初发生历史罕见暴雪,而6月份却发生干旱灾情,各河流没有发生洪涝灾害。

水资源总量少于上年,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7年全市降水量527.2毫米,折合水量17.7亿立方米。

比多年平均值少14.1%,比上年少9.8%。

1~4月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72.4%,5~9月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30.0%,10~12月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64.3%。

其时空分布如下:1、年内分配1~4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6.4%,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8.3%,10~12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5.3%。

(降水量年内分配见图)2、地区分布市区降水量553.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6%;盘山县降水量537.8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0.3%;大洼县降水量508.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5.7%。

3、流域分布大辽河降水量506.7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1.1%;绕阳河降水量565.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5.1%;辽河降水量524.8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3.6%;大凌河降水量430.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6.8%。

(二)地表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量 2007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78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6.6%。

各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盘锦市区为0.14亿立方米,偏少17.4%;盘山县为0.75亿立方米,偏少38.4%;大洼县为0.89亿立方米,偏少14.2%。

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大辽河为0.57亿立方米,偏少8.4%;绕阳河为0.30亿立方米,偏少32.2%;辽河为0.90亿立方米,偏少32.2%;大凌河为0.01亿立方米,偏少61.8%。

2、入境水量全市入境水量16.50亿立方米,其中大辽河入境水量6.03亿立方米;辽河入境水量10.02亿立方米;绕阳河入境水量0.06亿立方米;大凌河入境水量0.39亿立方米。

2007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2007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2007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一水资源综述根据全国水资源规划成果,水资源公报的分析计算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市(州)二级划分,全省共划分14个行政分区,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全省共划分16个流域三级区。

全省水资源分区见表一、附图1。

表一甘肃省水资源分区全省降水量310.6毫米,折合水量1411.466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59.23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6.941亿立方米,扣除二者重复计算量127.28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68.889亿立方米,全省入境水资源量292.457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13.718亿立方米;省内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8.626亿立方米;河西走廊盆地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升幅为0.052米。

全省供水总量123.102亿立方米,用水总量123.102亿立方米,耗水总量81.270亿立方米,耗水率66%,废污水排放总量8.943亿吨。

全年水质类型评价总河长5372公里,其中Ⅰ至Ⅲ类的河长占60%,Ⅳ至超Ⅴ类的河长占40%;以供水为主的水库15座,其中Ⅰ至Ⅲ类水库13座,Ⅳ类水库2座。

全省水资源概况见表二。

表二2007年甘肃省水资源概况二社会经济指标全省耕地面积5104.11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69.7万亩,农田实灌面积1556.37万亩,林牧渔用水面积219.97万亩。

人口2617.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90.40万人,城镇人口826.76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2676.1亿元,工业增加值1076.63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增加值950.3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11.65亿元,火电工业增加值14.63亿元。

粮食总产量849.1万吨,比上年减产2.7%。

内陆河流域耕地面积1007.5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97.09万亩,农田实灌面积939.68万亩,林牧渔用水面积166.66万亩;人口476.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9.86万人,城镇人口176.43万人;工业增加值423.37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增加值384.96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6.85亿元,火电工业增加值1.56亿元;粮食总产量262.34万吨,比上年增产2.2%;国内生产总值857.08亿元。

2007湖北水资源公报

2007湖北水资源公报

湖北省2007年度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7年,湖北省平均降水量1183.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2199.48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增加0.3%,为平水年份。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984.11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2.2%;地下水资源量282.81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2.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30.9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015.0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2.0%。

2007年,从外省、市流入我省境内的水量为5831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8.8%;从省内流出省境的水量为6638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9.2%。

2007年,全省共统计了63座大型水库和244座中型水库蓄水状况,其年末蓄水量为252.86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50.91亿立方米;共统计了13个湖泊蓄水状况,其年末蓄水量为19.39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2.17亿立方米。

2007年,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58.73亿立方米。

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6.4 %,地下水源占3.3 %,其他水源占0.3 %;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11.4 %,工业用水占37.3 %(含火电用水量),农业用水占51.3 %。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为120.08亿立方米,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46.4%。

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6.72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第二产业占77.1%,城镇生活污水占16.5%,第三产业废污水占6.4%。

2007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26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用水量287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38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用水量281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63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45升/日。

2007年,对全省5530.5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82.4 %,比2006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全年共评价了进出我省河流的7个省界断面水质,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标准的断面数为4个,占5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8-10-13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

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

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地表水资源量 200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4242亿m3,折合径流深256.0mm,比常年值偏少9.2%。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7.8%,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9.5%。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和山东分别偏多49.4%和41.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偏少40%以上,天津、江西、广西、山西、辽宁偏少30%~20%。

2007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8亿m3;从国内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873亿m3,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685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4360亿m3。

地下水资源量 2007年全国矿化度≤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为7617亿m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67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6238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295亿m3。

2007年全国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736亿m3,其中北方六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430亿m3,占全国总补给量的82.4%。

北方平原地区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总补给量的51.3%、36.3%、8.1%和4.3%。

水资源总量 200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52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9%。

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013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3%,即地下水资源量的86.7%与地表水重复。

北方六区水资源总量4923亿m3,比常年值偏少6.4%,占全国的19.5%;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20332亿m3,比常年值偏少9.4%,占全国的80.5%。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3.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6.7万m3。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07年对全国493座大型水库和2914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2716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30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2404亿m3,比年初增加121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12亿m3,比年初增加9亿m3。

南方四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79亿m3,其中长江区增加61亿m3;北方六区比年初共增加51亿m3,其中黄河区和淮河区分别增加25亿m3和15亿m3。

各省级行政区水库年末蓄水量与年初比较,湖南、广西和江苏等21个省(自治区)共增加蓄水量188亿m3,其中湖北增加了51亿m3;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共减少蓄水量48亿m3,其中广东减少了33亿m3。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2007年北方17个省级行政区对76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量比年初减少86亿m3。

在各水资源一级区中,6个水资源一级区地下水储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松花江区、海河区减幅超过30亿m3。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下水储存量增加的仅有5个省级行政区,增加幅度均不大;储存量减少的有12个省级行政区,其中黑龙江、河北、吉林减少幅度较大,分别减少23亿m3、22亿m3和11亿m3。

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2007年,20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进行了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80个,漏斗总面积6.8万km2。

在40个浅层(潜水)漏斗中,年末漏斗面积大于500km2的共11个,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大于20m的共22个。

在40个深层(承压水)漏斗中,年末漏斗面积大于500km2的共22个,年末漏斗中心水头埋深大于50m的共15个。

2007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19个;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0个,中心水头下降的有25个。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供水量 2007年全国总供水量5819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4%,其他水源供水量占0.4%。

在4724亿m3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占32.8%,引水工程占38.2%,提水工程占26.8%,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占2.2%。

在1069亿m3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81.0%,深层承压水占18.5%,微咸水占0.5%。

北方六区供水量2553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3.9%;南方四区供水量3266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56.1%。

南方各省级行政区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大多占其总供水量的90%以上;北方各省级行政区地下水源供水占有较大比例,其中河北、北京、山西、河南4个省(直辖市)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

另外,全国直接利用海水共计332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

其中广东、浙江和山东利用海水较多,分别为200亿m3、43亿m3和31亿m3。

用水量 2007年全国总用水量5819亿m3,其中生活用水占12.2%,工业用水占24.1%,农业用水占61.9%,生态与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8%。

与2006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4亿m3,其中农业用水减少66亿m3,工业用水增加60亿m3,生活用水增加17亿m3,生态与环境补水增加13亿m3。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m3的有江苏、新疆、广东3个省(自治区),用水量少于50亿m3的有天津、青海、北京、西藏、海南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有新疆、宁夏、西藏、内蒙古、甘肃、海南6个省(自治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30%以上的有上海、重庆、江苏、湖北、福建、安徽、贵州、广东、浙江9个省(直辖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20%以上的有北京、重庆和天津3个直辖市。

用水消耗量 2007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022亿m3,其中农业耗水占74.6%,工业耗水占11.0%,生活耗水占12.4%,生态与环境补水耗水占2.0%。

全国综合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52%,干旱地区耗水率普遍大于湿润地区。

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田灌溉为62%,工业为24%,城镇生活为30%,农村生活为84%。

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是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07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50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2/3,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1/3。

用水指标 2007年,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42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用水量为229m3。

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211L(含公共用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71L,农田实灌面积亩均用水量为434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为131m3。

按可比价计算,2007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10%和8%。

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指标值差别很大。

从人均用水量看,大于600m3的有新疆、宁夏、西藏、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广西、上海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宁夏、西藏分别达2498、1299、1170m3;小于300m3的有山西、天津、北京、陕西、河南、山东、贵州、四川、重庆、河北10个省(直辖市),其中山西最低,仅174m3。

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大于1000m3的有新疆和西藏2个自治区,分别为1411m3和1073m3;小于200m3的有北京、天津、山东、上海、山西、浙江、辽宁、河南、河北、广东、陕西、重庆、吉林13个省(直辖市),其中北京、天津分别为34和45m3。

四、水体水质河流水质 2007年,对约14万公里河流水质进行监测评价,Ⅰ类水河长占4.1%,Ⅱ类水河长占28.2%,Ⅲ类水河长占27.2%,Ⅳ类水河长占13.5%,Ⅴ类水河长占5.3%,劣Ⅴ类水河长占21.7%。

与2006年比较,全国水质总体状况变化不大。

各水资源一级区中,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和长江区水质较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88%~66%;松花江区、黄河区、辽河区、淮河区和海河区水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47%~28%。

省界水体水质对全国294个省界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断面数占总评价断面数的42.2%,水污染严重的劣Ⅴ类占29.9%。

各水资源一级区中,省界断面水质较好的是西南诸河区、东南诸河区和松花江区,海河区、淮河区、辽河区省界断面水质较差。

省界断面的主要超标项目是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等。

湖泊水质对44个湖泊的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面积占48.9%,Ⅳ类和Ⅴ类水的面积共占21.6%,劣Ⅴ类水的面积占29.5%。

对43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1个湖泊为贫营养,中营养湖泊和轻度富营养湖泊各有15个,中度富营养湖泊有12个。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如下:太湖:若总磷、总氮参加水质评价,湖体水质均劣于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水面积分别占评价面积的7.4%、11.4%和81.2%。

若总磷、总氮不参加水质评价,则Ⅲ类水面积占83.0%,IV类水面积占14.1%,劣Ⅴ类水面积占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