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我 来 组 词 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小故事。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精读课文
二、 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讲了什么事?
一个楚国卖人矛__又_卖__盾________,先夸口说 __自_己__的__盾__很__结__实___,又夸口说__自__己__的__茅__锐__利___, 围观的人问用他自__己__的__茅__戳__自__己__的__盾__怎__么_样__?_____, 他__哑__口__无__言_______。
指导写字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 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21世纪教育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识字解词

长矛矛盾
盾 牌

夸口

夸大
安静


后盾
买卖 卖菜
怎样 怎么
我来组词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识字解词
我会写
máo
dùn
kuá
mài
矛zěn 盾 夸 卖 怎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书写指导
má o

矛字是独体字 ,要写在田字 格的中间。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书写指导
dùn

盾字上面是撇不要写 成横,下面是一个目 不要写成日。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完美版
识字解词

成语故事PPT

成语故事PPT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 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 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 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 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 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 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 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 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 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 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 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 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 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 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 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 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 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 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 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 “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
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 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吴昱 制作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一 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 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 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 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 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 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 里马。”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 “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

成语故事读书交流会PPT课件

成语故事读书交流会PPT课件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 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 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 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 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 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 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 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狡兔三窟
• 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 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 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 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 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 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 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 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 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 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 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 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
第四关
成语接龙
1洁身自( 好)事多(磨)杵成( 针)锋相(对 )症下药 2老生常(谈 )虎色(变)本加( 厉)兵秣(马 )到成功 3好景不(长 )歌当(哭 )笑不( 得)天独( 厚)颜无耻 4一马当(先 )见之(明)目张( 胆)大包( 天)衣无缝
第五关
规则说明
老师选一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 解来表演课件出示的成语,每组推 选一名同学来猜,其余同学不得提 醒,否则小组不能加分。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 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 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 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
• 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 :“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 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 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 ;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 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 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 ,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心甫重。严转出向到唐便直相手他时 毒“用玄挺告玄李洛玄在,。。无, ,口他宗之严宗林阳宗皇对 昏德李 奸有的得便挺想甫。信上李 庸无林 诈蜜念知上之提提 以面林中的才


,7
字河枯听载道丰道学口
, 就 更
” 。 现
竭 似 的
郭 象 谈
: “ 听
。 当 时
富 , 分
理 。 后
好 问 ,
若 悬
加在。话象,析来对河
那 朋 友 放 过 酒 杯 的 地 方 , 乐 广 就 跑 到 那 个
上 , 挂 有 一 把 漆 了 彩 色 的 弓 。 那 把 弓 的 影
于 是 , 他 就 跑 到 那 天 喝 酒 的 地 方 去 察 看 。
得 病 的 原 因 。 乐 广 心 里 想 : “ 酒 杯 里 绝 对
隔 了 几 天 , 乐 广 听 到 那 个 朋 友 生 病 的
晋 代 学 者 郭 象 是 湖 南 人 。 据 说 , 他 从 小 就 勤
8

一 笑
, 到
, 没
投 胎
源 善
妇 人
行 ,
和 他
唐 朝
有 幸
相“ 寺的 去。裹那三, 那有,说 的 路 的有
访三 门中 探第圆时年就 个办做: 肚 过 朋一
,生 口秋 看三潭我那是 时法它“ 子 一 友个
此石 ,月 ,天果们一我 候再的这 很 处 李和
身上 就夜 婴,然再年了 请避儿个 大 地 源尚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
书刻苦。
1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 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2
家策帝害去才女乘图 握光深

包,派理告告医许富 刘朝辅得 围决人的发诉下娘贵 询政佐武汉 ,定去事,他狱娘的 承大。帝武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成语故事》(共46张PPT)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成语故事》(共46张PPT)

2021/8/15
25
《滥竽充数》
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 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 好的里面充数。
2021/8/15
26
《滥竽充数》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021/8/15
27
8、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2021/8/15
9
chuō

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
2021/8/15
10
máo 矛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dùn 盾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锐利 坚固 拿 卖
你能用上这些词,说一说这个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1/8/15
11
《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 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 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 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 哑口无言。
2021/8/15
12
《自相矛盾》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 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夸口”:吹牛,说大话
“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 不穿它。”
2021/8/15
17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
之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
能陷(xiàn )也。”又誉其矛
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fú )能应也。
2021/8/15
18
《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课件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课件
课件
目录
• 成语故事背景 • 老马识途故事 •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 • 老马识途的启示 • 总结与思考
01 成语故事背景
成语含义
总结词
解释成语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用法。
详细描述
成语的含义通常由四个字或更长的话语组成,用以简洁地表达一种思想、观点或 情境。这些成语通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了解成语的含义是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的基础。
故事主题理解
理解故事所表达的主题 ,探讨其深层含义和启 示。
角色分析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理解其行为动机和性 格特点。
情节分析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理解其逻辑和结构。
文化背景思考
思考故事所反映的文化 背景和社会现象,探讨 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成语在现代的应用的反思
成语的意义
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意义,探讨其在 现代语境下的适用性。
详细描述
许多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或传说通常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 、信仰、价值观和智慧。了解这些故事和传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 用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这些故事和传说也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02 老马识途故事
03
营造意境
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营造特定的意境和氛围,有 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日常生活中的引用
01
02
03
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通
在日常交流中,恰当地使 用成语能够使表达更加简 洁明了,提高沟通效率。
幽默诙谐
一些成语具有幽默、诙谐 的特点,可以在日常生活 中调节气氛,增加趣味性 。

《成语故事》PPT课件-完美版

《成语故事》PPT课件-完美版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21教育网
21教育网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识字解词
我会读
làn yú shù guō sāi fèng lù
滥竽数郭腮
俸禄
(1)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2)老师指名认读(3)小老师领读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21教育网
21教育网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新知讲解
滥:与真实 不符,引申
为蒙混。
竽:簧管 乐器。
充数:凑 数。。
滥竽充 数
不会吹竽的人混 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 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守法的思想品格,在这里明白告诉人们一个 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而且明白告诉人们, 需要别人的帮助,等着别人来监督,不如自己管好自己。”
书写指导
xuā
宣n
上下结构要注意上半
部分要稍微大一些,盖住 底下的一部分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21教育网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书写指导
yǎ n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 时左边的部分,不宜太 大,稍微小一点。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成语故 事》PPT 课件- 完美版
拓展阅读
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
鲁相嗜鱼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特别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
精品
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 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 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 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 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 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 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 足”。
精品
狐假虎威
▪ 出处:释义:Biblioteka 精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 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 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 其傍也。”
▪ 词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 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 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精品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遭到 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 “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精品
春秋末期,晋国个叫范吉射的人,家门口挂了一口大钟。 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器。
一天,有个人到范吉射家里,见到门口的钟,想偷偷 地把它背走。但是,钟太笨重了,他根本无法把它背走。 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敲碎了,分批拿回去。
于是,他找了一个铁锤,用力去敲钟。“当——” 第一下敲上去,钟就发出洪亮悠长的响声;再敲下去, 钟发出同样的响声。
精品
目录
1.掩耳盗铃 2.偃苗助长 3.杯弓蛇影 4.按图索骥 5.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6.画蛇添足 7.狐假虎威 8.南辕北辙 9.狡兔三窟
精品
10.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 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 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 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 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 偏要想法子掩盖。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课件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课件
、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 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 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 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 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 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 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 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 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 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 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 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 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 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 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 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
出处:《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 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比喻做一 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故事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具有百发百 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北周的国王为安定北方的少数民 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厥玉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 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 突厥。摄图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突厥人的习惯 要比武助兴。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 线。只听得‚格勒勒‛-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 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好!‛大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 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 肉。他连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雕射下来 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他搭上 箭,拉开弓,对准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 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来了。众人见了惊佩不已。一箭双雕

《成语故事》导读(课堂PPT)

《成语故事》导读(课堂PPT)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夜以继日)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百尺竿头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Page 25
第四关
Page 26
规则说明
选一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 演课件出示的成语,每组推选一名 同学来猜,其余同学不得提醒,否 则小组不能加分。
Page 27
囫囵吞枣
Page 28
闻鸡起舞
Page 29
守株待兔
Page 30
井底之蛙
Page 31
画龙点睛
Page 32
掩耳盗铃
Page 33
惊弓之鸟
Page 34
画饼充饥
Page 35
黄粱美梦
Page 36
揠苗助长
Page 37
凿壁借光
Page 38
刻舟求剑
Page 39
Page 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
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
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
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
“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
;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住长安
,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
Page 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 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 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 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 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是刘邦的亲信 ,刘邦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萧何与韩信一席长谈之后,对韩信非 常钦佩,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是,正当萧何决定 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逃跑了。原来,刘邦的部下多是徐州 一带的人,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地区偏狭,难以发展。因 此,部下因想家而纷纷逃亡。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 着跑了。

成语故事PPT

成语故事PPT

春秋时楚国人沈诸梁,字子高,在叶地 当县尹,自称“叶公”,别人都叫他“叶公 子高”。这位叶公爱龙成癖,他身上佩带的
钩剑、凿刀等武器上都饰有龙纹,家里的梁
柱门窗上都雕着龙,墙上也画着龙。叶公爱
好龙的名声传扬四方。
上界的天龙听说人间有这么一位叶公对
它如此喜爱,决定到人间走一遭向叶公
致谢。天龙把头伸进窗口,而尾巴一直
狡兔三窟
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 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 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 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 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 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 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 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 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 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 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 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
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 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 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 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 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 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 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 “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 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 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 他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 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 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 找到一匹千里马。”父亲一看,哭笑不得, 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 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
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与习
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
非恶声。’因起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是说祖逖和幼时的好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
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
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
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
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
CHENLI
7
凿壁偷光
3、成语典故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 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 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 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大 学问家。
4、启示
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 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 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好学的恒心与 毅力。
2021/3/7
CHENLI
8
闻鸡起舞
1、释义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 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 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 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 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 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 武,刻苦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楚 锐
(矛盾)(盾牌)(楚国)(尖锐)
4
读读写写:
bì bī yùn fú
壁逼韵 服
(壁虎)(逼迫)(韵母)(佩服)
5
读一读
腾空 墙壁 张口结舌 神韵 逼真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6
自 相 矛 盾
7
轻声自由朗读课 文,想一想:这个故 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
古代一个人卖矛和盾, 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 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 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画 龙 点 睛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1
Thank You
8
夸口:说大话。 谁来用“夸口”
的语气读读这则故 事?
9
那个楚国人张口结 舌,回答不上来了。
“张口结舌”可以
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
哑口无言、吞吞吐吐 。)
10
说话练习: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 一下那个楚国人当时的神 情吗?
11

同学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你有没
一 有犯过与此人同样
想 的错误呢?你周围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 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17
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 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谁能用“不要……而要……” 说一句话?
18
说一说:
生活中有像 南郭先生这样的 人吗?
19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2

有没有人犯过这样 的错误?
12
说一说:
读了这则故 事,你知道了什 么道理?
13
滥 竽 充 数
14
滥:不加选择。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充:指冒充 。
数:就是数目 。
15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 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 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16
比较下面三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组或短句。大多 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 有出处 。
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

读 课
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
读读写写:
máo dùn chǔ ru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