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自然电场法

合集下载

物探-自然电场法课件

物探-自然电场法课件
精度低
由于自然电场法的信号是自然产生的,因此精度 相对较低,难以获得精确的地质信息。
探测深度有限
自然电场法的探测深度相对较浅,对于深层地质 体的探测效果不佳。
自然电场法的改进方向及技术发展趋势
提高信号强度
可以通过改进采集设备和技术 ,提高自然电场法的信号强度
,提高探测精度。
结合其他物探方法
将自然电场法与其他物探方法 相结合,可以互相补充,提高 探测效果。
硬件
高精度电场仪、磁场仪、地震仪等相 关物探仪器。
相关案例和数据资料
案例
国内外某几个矿区的地质和物探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图 、物探数据、处理结果和结论等。
数据资料
各种类型的物探数据,如电阻率、磁异常、重力异常等,以 及相关的地质和工程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探-自然电场法课件
• 自然电场法概述 • 自然电场法的基本原理 • 自然电场法的实施方法
• 自然电场法的实例分析 • 自然电场法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 相关附录
01 自然电场法概述
自然电场法的定义
自然电场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下岩层或矿体的电化学性质差异, 通过测量自然电场强度和分布规律,推断地下地质体或矿体的分布特征及空间位 置。
数据整理
整理测量得到的电位差数据,分析其规律和异常值。
自然电场法的室内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和噪声数据,保证 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数据解析
根据地质情况和相关理论,对 数据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
数据导入
将野外测量得到的电位差数据 导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
数据插值
使用插值算法将离散的电位差 数据转化为连续的数据曲面。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R=UI ,则为同步变化,不受电流大小影响7.在可控源电磁测深中,反映物性的电磁参数主要是哪个?(B)A. 直立的低阻矿体B. 直立的高阻矿体C. 处于山谷的低阻矿体D. 水平的高阻矿体19. MT中浅部电性不均体主要影响哪个量的测量:(A)A.电场振幅B.电场相位C.磁场振幅D.磁场相位20. 下列条件中,对岩矿石电阻率无影响的是(B)A 岩矿石结构与岩矿石成分B测量装置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21.下列哪些情况可视为远区工作的有(D)A.观测场为平面波B.发收距大于趋肤深度C.CSAMT工作法D.MT工作法22. 下列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属于电磁法勘探的是(D)A.充电法B.频率测深法C.激发激化法D.对称四极测深法23. 下列条件中,对岩矿石电阻率无影响的是(B)A 岩矿石结构与岩矿石成分B测量装置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三、填空题1.在电法勘探中已被利用的岩(矿)石的电学性质有岩(矿)石的电阻率,极化率,介电性以及介电常数。

2. 目前用于煤田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MT、 AMT、CSAMT以及TEM等3.电法勘探按观测的场所分海洋电法、地面电法、航空电法、以及井下电法。

4.大地电磁测深曲线中,高视电阻率对应低相位。

5.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寻找直立的高阻体和水平的低阻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6.作为边界条件,在两种岩石分界面上,连续的参数有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及电场的法向分量。

7. 自然电场法的测量方式有电位梯度测量、电位观测法以及追索等位线。

四、简答题1、瞬变电磁勘探存在一个最小勘探深度,即盲区,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发送线圈还是接收线圈,自身有一个过渡过程,在激励关断瞬间,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既有地下电磁感应信号,又有线圈本身的自感及发送线圈的自感信号,在早期,自感信号大于感应信号。

第 4 页共6 页这个点采集时间需要1/0.0001,也就是10000s,但是半分钟不可能得到如此低频的数据;2.“通过软件直接反演电道磁道数据而无需阻抗数据”不合理,对于人工源,我们是可以知道频谱的,但是对于天然源,我们是无法知晓的,因此天然源只能反应阻抗差,不能直接反演电道磁道数据。

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法与大地电磁法异同(四)j

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法与大地电磁法异同(四)j

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法与大地电磁物探法之异同富士达VCT大地电磁电位值成像探水仪介绍之四郑州富士达电子机械有限公司寇伟一、原理之异同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法简称天然电场选频法或选频法,是利用大地电磁场作为工作场源,以地下岩矿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地面上测量大地电磁场产生的几个(或几十个)不同频率的电场分量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下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交流电勘探方法。

因为该方法测量的电场是大地电磁场的电分量,所以称为天然电场;又因为我们测量时选择了几个或几十个低频电场分量作为测量参数,即进行了选频,所以又称为选频法;故总称为天然电场选频法。

根据该理论方法设计生产的仪器称为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测量仪或简称选频仪。

这是大多数相关选频法探水仪原理的简介。

大地电磁测深法也称天然电场测试法,其的基本原理:依据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导体中具有不同趋肤深度的原理,在地表测量由高频至低频的地球电磁响应序列,经过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来获得大地由浅至深的电性结构。

其实,两者的理论基础是完全一样的。

区别在于:天然电场选频法是靠硬件设置不同频率的测量通道、选定有限固定的探测频率,来实现对相应频率所对应地下深度层的电性数据采集的;大地电磁法是一次性由高频到低频采集地下由浅入深各深度层的电性数据的,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以获取对应于成百上万个频率对应深度的电性数据。

二、探测采集数据方法之异同天然电场选频法是靠硬件来实现选定频率采集数据的:首先选定有限的探测频率,在电路设计时按每个设定的频率配置相应的滤波通道,然后通过拨键开关来选择某个频率通道,实现对相应频率所对应地下深度层的电性数据采集。

由于拨键开关档位和电路板空间的有限性,不允许设置很多的滤波电路通道,大大地限制了选频的数量。

所以,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还都是最大探测3-6个频率的探水仪,某家宣称已有30个频率的探水仪,但实际上询问起来自己都说尚不成熟,拿不出可以出售的产品。

物探--2电法勘探

物探--2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简述
电法勘探是以岩石或矿石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对 天然产生的或人工建立起来的电场或电磁场的空间的或时间 的分布特征进行观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有用矿产的一种物 探方法。
电法勘探分类 根据供电电源的性质可分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 按场源分为:天然场源(被动)和人工场源(主动)。 按工作方法分为:电阻率法、天然电场法、充电法、激发极
电地面
电源
A
MN
B
地面
高阻体
电阻率法
度梯半 度空 法间 视中 电存
曲阻在 率低 与阻 电体 位中
线梯间
电均
阻匀
率半
与 电 位 梯
空 间 中 间 梯
度度
曲法
线视
岩矿石的电阻率(1)
电阻率(ρ):电阻率是表征物体导电性能的一个最基本的物理量。 数值上为对边长各为1米的正方体物质,垂直于一对横截面通电时, 所产生电阻的大小。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ρo
图2 探测远离示意图
图3 探测方法剖面图
I
2r 2 ( E )
4r 2
( u ) r
4r 2
c r2
得 c I 2
则 U= I 2r
或 =2r U
I
E U I r 2r 2
j I
2r 2
在上式中:设I=20mA p=3.14Ω·m I 100
2
r=0.1 m
U=1000mV
r=1.0 m U=100mV
系中,
E du r dr r
在直角坐标系中
E EX i EY j EZ k

EX
U X
EY
U Y
EZ
U Z
由前几个式子得:

水文地质物探 1803110124

水文地质物探 1803110124

探测地下水流向
确定抽水时地下水影响半径
确定漏水点,暗泉位置
End 谢谢观看
三、工作方法
电位法 得到自然点为剖面图和平面图
四、实际应用
1 自然电பைடு நூலகம்法在金属煤矿等上的应用 (1)在铜矿床的应用 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以含铜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矿, 产于超基性严中。矿体从地 表向下延伸较大,约为一 百多米。矿体导电性好,电阻率比围岩低四个级次以上。 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均较发育,为形成自然电场提供了良 好的氧化还原环境。这些都是开展自然电场法的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是碳质板岩形成非矿自然电场的干扰。不过碳 质板岩无磁性,层位稳定,沿走向分布有一定规模,且自 电异常较大,故可识别。 该区利用自然电场法作为主要的普查手段,在很短时 间内扩大了原已勘探的1号矿体的规模,并发现了十二个 自然电场异常,其中除一个推断为炭质板岩外,其余寸一 个异常经钻探验证,有八个异常见矿。图5-5给出了其中 两个典型剖面曲线,矿体上对应有-200~-400mV的异常
2 自然电场法在确定地下水流向方面的应用
由渗透作用引起的过滤电场其方向与地下水流向有关 ,在地下水埋藏不深,地形较为平缓的条件下,应用自然 电场法可以确定地下水的流向。 野外观测方法常采用环形观测法,即在一测点上,用 两个不极化电极沿直径二倍于地下水埋深的圆周,在不 同方位上进行电位差的测定然后将观测结果绘成电位差方 位图。正常情况下,在地下水流向方位上测得的电位差值 最大,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电位差值应为零,如图5-9 所示“8”字形电位差方位曲线.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地下 水运动的不均匀性,观测结果多为椭圆形,其长轴方向便 为地下水运动的轴向:再根据所观测得的电位差极性确定 地下水运动方向,即运动方向是由负电位指向正电位。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第四章-电法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第四章-电法勘探

甚低频航空电法
各种电法勘探方法是适应不同地质 任务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们广泛 地应用于各种地质工作中,不仅可以 寻找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还可以进行地质填图,查明地下地 质构造、寻找油气田、煤田和地下水等。此外,电法勘探还 用于地壳及上地幔的研究之中。 近年来,一些建立在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新方法 如管线探测、探地雷达等广泛用于城市工程勘查,它们在管 线勘查、路基、高层建筑地基及大型水电站、水库坝基勘查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边三极观测系统
2. 仪器及实际应用
➢ 仪器设备 为实现跑极和数据采集自动化,除 测量主机和电极外,还需要配有多道 电极转换器、多心电缆和微处理机。
➢ 应用实例
§4.2 充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一、充电法
在普查和评价金属矿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一些矿 体露头(天然的或人工的)作出远景评价,大致圈定矿体的走 向长度,了解倾斜方向、埋藏深度等;对于两个矿体露头,要 解决深部是否连接;此外已知矿体周围是否有盲矿体等。充电 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较好方法。
α=30°
常不再增加,反而开始下降,当 AO大 α=60°
AO很大时,异常将趋于零,两条
曲线基本重合,更没有歧离带可
A a
言。
α=90°
B a
在高阻岩脉上,交点处呈现高阻,反交点两侧附近,曲 线呈两翼紧闭的形状;
地形起伏对联剖的影响较为严重,可以在山脊地形上出 现低阻反交点;而在山谷地形上出现高阻正交点,在资料解 释时,一定注意。
M A
B N
地面水平, 地下为均匀、 无限、 各向同性介质。
则地表任意两测量电极M和N的 电位U的表达式为:
U I 1 2 r
式中AM、AN、BM、BN分别为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 N之间的距离。将上两式相减可得M、N两点间的电位差:

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引言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煤田的准确勘探和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勘探是煤田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地下物理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煤层及其周围地质构造的信息。

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指将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勘探效果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 电性勘探方法电性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电性性质的差异来探测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性勘探方法有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直流电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分布情况来勘探煤层和地质构造,交流电法则通过测量地下电导率的分布情况来获得信息。

自然电场法则是利用地球自然电场的变化来勘探地下的电性结构。

电性勘探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煤层和地质构造的边界有较好的分辨力。

2. 地震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是通过测量地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来获得有关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

地震勘探方法适用于煤田地质较为复杂的区域,可以提供较好的深部信息。

地震勘探方法可以分为爆炸震源法和人工震源法,前者是利用爆炸或震源器产生地震波,后者则是利用振动源或震源车辆产生地震波。

地震勘探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对于深部煤层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3. 磁性勘探方法磁性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磁性性质的差异来探测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磁性勘探方法主要包括磁力法和磁化率法。

磁力法通过测量地下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推断地下的磁性物质的存在和分布。

磁化率法则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磁化率的差异来获得有关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

磁性勘探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于煤层和岩层的分界面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4. 辐射勘探方法辐射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分布来探测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辐射勘探方法可以分为γ射线法和中子探测法。

γ射线法通过测量地下γ射线的强度和能量来获取有关地下放射性物质的信息,中子探测法则是通过测量地下中子的流量和能量来推断地下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分布。

地球物理勘探重点总结

地球物理勘探重点总结

电法勘探概念: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置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场源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计算的电阻率,不是某一岩层的真电阻率,而是在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综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们称其为视电阻率,并用ρs来表示:)1.3.5(IUK MNs∆=ρ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测量过程高密度电法野外工作方法:1)测区的选择和测网的布设2)装置形式及参数的选择a装置的选择b极距的确定c测点的分布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自然电场:由地球表层内矿体、地下水和各种水系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电场。

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氧化还原:地下水溶液与矿石间的电化学作用。

过滤作用(吸附):地下水的渗流和过滤作用。

接触扩散:矿化溶液的离子在岩石交界面上的扩散和岩石骨架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自然电场分类:1、电化学活动形成的自然电场2、过滤电场3、扩散电场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电子导体(包括大多数金属矿和石墨及其矿化岩石)的激发极化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电子导体与其周围溶液的界面上发生过电位差的结果。

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双电层形变形成激发极化的速度和放电的快慢,决定于离子沿颗粒表面移动的速度和路径长短,因而较大的岩石颗粒将有较大的时间常数(即充电和放电较慢)。

这是用激电法寻找地下含水层的物性基础。

充电法:是以岩石电阻率为基础的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根据充电体与围岩电性差异,向充电矿体充电,使充电体变为一等位体或似等位体,研究充电体和其周围电场分布特征,从而解决充电体的形状、大小和产状等地质问题充电法原理:充电法是在被勘探的矿体上或其它良导电性地质体的天然或人工露头接上供电电极(A)进行充电(用直流电源,也可用交流电源),另一供电电极(B)置于远离充电体的地方。

自然电场法

自然电场法
上的双电层电位差同周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一、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
自然电场法
3、扩散电场 (2)电子导体同离子导体相接触
岩层中的水多半是自上而下地渗流着的。在直立矿体的上 部,由于水刚刚接触矿体,溶解的矿物质成分少,离子的浓度
小;而在矿体的下部,由于水长时间冲涮矿体,溶解的矿物质
成分多,离子浓度大。所以,矿体的上部带负电,下部带正电,
2、过滤电场
自然电场法
山地电场的特点:电场的电位 等值线与地形等高线一致。在 山地电场部面上,地形高处出 现电位负中心,山地电场强度
可达
100 ~ 200 mV
一、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
2、过滤电场
自然电场法
裂隙渗漏电场及上升泉电场:a)裂隙渗漏电场;(b)上升泉电场
一、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
3、扩散电场
一、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
自然电场法
1、电化学活动形成的自然电场
黄铁矿(FeS2)为例,上部矿 体的氧化过程:矿体上部失去电子 带正电,水溶液获得电子带负电。
2 Fe S 2 2 H 2 O 7 O 2 2 Fe
2
SO 4 2 H 2 SO 4
4 F e SO 4 H 2 SO 4 O 2 2 F e
Fe
2
S 2 Fe 2
3
( SO 4 ) 3 3 F e
2
( SO 4 ) 3 2 S
一、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
自然电场法
1、电化学活动形成的自然电场
1) 氧化作用使得矿体上部与周围溶液的接触面形成电偶极层
还原作用使得矿体下部与周围溶液的接触面形成电偶极
层,符号相反; 2) 电偶极层使得矿体表面与溶液之间形成电位跃变,矿体上 部和下部电位跃变值是不等的,符号是相反的,从而形成 自然电场;

环境与工程物探:电法勘探(充电法)

环境与工程物探:电法勘探(充电法)

充电法的基本理论

• 当导电球体的规模不大或埋藏较深时, 可用“简单加倍”的方法近似考虑地 表—空气分界面 对水平地表电场的影响, 理想导电球体的充电电场实际上与位于 球心的点电源场没有区别。
• 由于电位梯度曲线较电位曲线有较强的 分辨能力,所以应用较多。
• 若导电球体位于电阻率为ρ的均匀岩石中, 球心埋深为h0,对球体的充电电流强 度为I,则按地下点电流源场可写出地表 电位的表达式:
将充电法的测量结果绘制成如下图件:
1、电位剖面图 2、电位剖面平面图 3、电位平面等值线图 4、电位梯度剖面图 5、电位梯度剖面平面图 6、电位梯度平面等值线图。
(三)充电法资料的解释
※根据等电位线的形状及密集带,可判定充电体在地 面上投影的形状和走向,并初步圈定其边界;
※根据剖面电位曲线:
利用其极值点推断充电体的顶部位置;利用其拐点 推断充电体的边界位置;利用其对称性推断充电体 的倾向。
(二)充电法的装备及工作方法
1、装备
B(∞)
与电阻率法相同
2、工作方法
(1) 电位观测法: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
基N点
于距充电体足够远的某一
固定基点上。M极沿测线
逐点移动,观测各测点相
对于固定基点的电位差,
即为该点的电位值)V。
(2)电位梯度观测法:MN置于同一测线上,保持相 对位置和间距不变,沿测线逐点移动,计算电位梯度 Δv /Δx = ΔvMN /MN
第二节 充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一、充电法
什么是充电法: 对地面上、坑道内或者钻孔中已经揭露的良导体直 接充电,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充电法的提出: 详查及勘探阶段,良导性地质体有露头但不知道其分 布情况,如矿体是否相连;矿体走向、产状;盲矿; 地下水流速、流向;滑坡

地球物理勘查之自然电场法原始编录工作规定

地球物理勘查之自然电场法原始编录工作规定

地球物理勘查之自然电场法原始编录工作规定雷振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1 工作精度自然电场法测量精度的评价以系统检测算术平均绝对误差衡量。

测量精度的要求应以勘查任务、仪器性能和测区人文干扰情况为依据。

测量精度、精度分级和误差分配见表1,评价测量精度时,以总误差为标准,各分项误差可以适当调整。

表1 自然电场法测量精度表测量方式精度分级总误差(mV)分项误差(mV)观测误差极差其它电位测量Ⅰ 3.0 0.5 0.5 2.0 Ⅱ 5.0 0.5 1.0 3.5 Ⅲ8.0 0.5 1.0 6.5梯度测量环形测量Ⅰ 2.0 0.5 0.5 1.0 Ⅱ 3.0 0.5 1.0 1.5 Ⅲ 5.0 0.5 1.0 3.5表中:观测误差包括仪器零飘、读数误差;极差指测量电极开工时测量极差;其它项包括接地条件、点位误差、人文干扰、测量电极温飘及时飘等引起的测量电位变化。

2 测地工作的基本要求a)测量仪器①测地工作应依据工作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GPS-RTK、全站仪、经纬仪或手持GPS;②GPS仪器操作、检验、维护按GB/T18314-2009第8章标准执行;③经纬仪操作按DZ/T0153-95附录A标准执行;④多台手持GPS测量时,工作前应在同一已知点进行一致性测量。

b)控制点定位①根据工作目的和设计要求,在测区内合理布设测量控制点;②通过国家大地三角点坐标引入的控制点为绝对坐标,否则控制点坐标为相对坐标;③控制点应选择在测区交通便利、地形明显且不易被破坏的地点,并以水泥桩或木桩做固定标记,测区较大时要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④控制点测量方法和精度按DZ/T0153-95第5章标准执行。

c)测网(点)定位①测网坐标和定位精度按DZ/T0153-95第3章标准执行;②测网(点)定位方法及精度按DZ/T0153-95第6章标准执行;易可按约定,在设计中明确测量方法和定位精度;③当测点位置遇障碍物不能到达指定点位时,测点位置可以沿垂直测线方向移动,要求移动距离,梯度测量不超过MN的1/5,电位测量不超过点距的1/5,并在记录中详细说明。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勘探
1.定义: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
和研究与这种电性差异有关的电场和电磁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
规律,来查明地下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 法。
2 特点: 可用“三多”、“两广”来概括 三多: ①可利用的物 性参性多
导电性(ρ或σ) 电化学活动性(η) 介电性(ε) 导磁性(μ) 直流电(稳定场) 人工场源
1、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在距点电源A为rAM的M点的电流密 度为: I r j 2 2rAM r 根据微观欧姆定律得到M点的场强为:
I r E j 2 2rAM r
由于任一点的电位只与该点到场源的 距离有关,则得:
I dU E dr dr 2 2r
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 拉普拉斯首先提出而得名。求解 拉普拉斯方程是电磁学、天文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经常遇到的一 类重要的数学问题,因为这种方程以势函数的形式描写了电场、 引力场和流场等物理对象(一般统称为“保守场”或“有势场”) 的性质。
点电源的场 为了研究方便,首先将条件理性化:假定大地是水平的, 且与不导电的空气相接触,地下介质充满整个下半空间,电阻 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即其导电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均 匀各向同性半空间”。
③湿度(含水量) 湿度对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含水岩石的电阻率 远比干燥的岩石低,因此同一区域雨后观测到的电阻率会大 大降低。 ④温度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溶液中离子活动性的变化,因此岩 石中水溶液的电阻率也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地热勘探 中,正好是利用这一特征来圈定地热异常的。而冬季勘探时, 地下岩石中的水溶液冻结会呈现极高的电阻率,应予以重视。
⑥矿化度 水溶液的电阻率与其矿化度有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的矿化 度变化范围很大,淡水的矿化度约为0.1g/L,咸水的矿化度则 高达10g/L。显然,岩石中所含水溶液的矿化度越高,其电阻率 就越低。因此,在岩性变化不大的条件下,有可能在地面和井 中应用电阻率的差异来划分有咸、淡水的层位。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1. 引言自然电场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表上的自然电场来推断地下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该方法基于地球表面的电荷分布和地下岩石或矿体的导电性差异之间的关系。

本技术规程旨在介绍自然电场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 原理自然电场法是利用地球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勘探。

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天然来源的电磁辐射,包括大气层中的雷暴活动、太阳辐射以及地壳中岩石和矿体中所包含的导电性物质。

这些天然电磁辐射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自然电场。

当某种导电性物质存在于地下时,它会改变周围地表上的自然电场分布。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推断出导体的位置、形态和性质。

自然电场法主要依赖于以下两个原理:1.位势差原理:当岩石或矿体中存在导电物质时,地下电场会发生变化,形成一定的电位差。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上的电位差,可以推断出导体的存在。

2.电场扰动原理:导电物质的存在会扰动地下电场的分布。

通过测量地表上不同位置上的自然电场强度,可以识别出导体的边界和性质。

3. 仪器设备自然电场法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测量和数据采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位差测量仪:用于测量不同位置上的地表电势差。

常见的仪器有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种,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2.自然电场强度测量仪:用于测量地表上不同位置处的自然电场强度。

通常使用数字式自然电场强度计进行测量。

3.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将仪器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或专门设计的数据采集设备。

4.辅助设备:包括天线、导线、支架等辅助工具,用于搭建测量系统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数据处理方法自然电场法的数据处理是整个勘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勘探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1.数据滤波:由于自然电场受到各种干扰影响,测量数据中可能存在噪声。

通过滤波方法,可以去除这些噪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

《自然电场法》课件

《自然电场法》课件
在深入学习自然电场法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电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荷和电场、电势和电势差、电场线和 电势面等概念。
自然电场法的原理和方法
本节将详细介绍自然电场法的基本原理、电场测量的方法、电学模型和数学方法的应用,以及自然电场法的优 点和限制。
自然电场法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自然电场法在沉积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工程环境勘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节将探讨这些应用领域, 以及自然电场法在其中的作用。
《自然电场法》PPT课件
欢迎来到《自然电场法》PPT课件!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自然电场 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让我们开始这次精彩的学习之旅吧!
引言
自然电场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通过测量地表或井下的电场变化来识别地下的岩层和物质分布。本节将 介绍自然电场法的定义、研究意义和应用范围。
电场基础知识回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分析及结论
以某地质勘探项目为例,我们将分析自然电场法在该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自然电场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本节列举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及自然电场法的技术手册、标准和规范 等参考资料。这些资源可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使用。

应用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探测煤层自燃区

应用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探测煤层自燃区

应用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探测煤层自燃区摘要:准确而有效地确定煤层自燃区范围是煤矿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根据煤层自燃区岩石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了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来圈定煤层自燃区范围。

结果表明应用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确定煤层自燃区具有明显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煤层自燃区;α卡法;自然电场法;异常;综合物探0 引言煤层自燃区是指地下煤层发生自燃现象的地区。

煤层自燃不仅对国家煤炭资源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还严重地污染空气,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治理煤层自燃,就必须了解自燃煤层的范围及其自燃的发展方向。

目前煤层自燃区勘探方法主要有遥感、钻探、巷探、物探、化探等,其中物探方法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可进行面积性勘探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1 ]。

根据各地煤层自燃的不同特点,许多学者应用相应的物探方法确定煤层自燃区的范围,取得了大量而明显的成果[ 2-3 ]。

1煤层自燃的特征和探测方法煤层自燃,是煤层内某些自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聚积大量热量,最终导致发火的一种自然现象。

煤层自燃主要受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低的煤变质程度以及丝炭化组分的高含量等因素影响,且丝炭化物质的高含量是煤层自燃的关键和导火物质。

煤层自燃后,上覆顶板岩石常因火烧而发生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和物性的变化,形成了不同于原岩的自燃“变质”岩——烧变岩。

与原岩比较,烧变岩密度减小,孔隙度显著增加[ 4 ]。

实际工作中,常采用物探方法对煤层自燃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探测。

常用的物探方法有微重力法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以及放射性勘探(如α卡法)等。

本文选择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为例,介绍综合物探在某煤矿煤层自燃区探测上良好的应用效果。

2 探测煤层自燃区的α卡法和自然电场法2.1α卡法α卡法是一种放射性勘探方法,属于α径迹测量,是一种累计法测氡技术。

α卡是一种用对氡的衰变子体具有强吸附力的材料(聚酯镀铝薄膜或自身带静电的材料)制成的卡片,将其放在倒置的杯子里,埋在地下聚集土壤中氡子体的沉淀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例如河水)与地下水接 触处由于浓差形成的扩散电场,一 般约10~20毫伏,地表水常处于浓度 小的溶液状态,常为负电位。 虽然扩散电场强度较小,有时 还是可用以圈定埋藏不深的矿化水 分布区和进行小范围内的地质填图 等问题。
§8.2 自然电场测试方法

仪器:电位差计(或电阻率仪器,但要 关掉极化补偿),测量电极MN(不极 化电极) 观测方法:(1)电位观测法;(2)电位梯 度观测法;(3)追索等电位线法。通常 野外应用的是电位观测法。 电位观测法一般有自电剖面法、十 字法、环形法三种。

自然电场法的资料可处理成自电剖面图和 自然电位等值线图
对于渗透过滤电场,出水口呈现高电位、入 水处呈现低电位; 对于扩散(吸附)电场,浓度低的(矿化度 低)一方呈现低电位; 电子型导体(矿体)上方呈现低电位,带状 脉自电曲线偏向倾向的反方向。
1.
2.
3.
自然电场法的应用实例
1.
检测某校游泳池底部灌浆加固效果
可绘制自然电位剖面图、 自然电位剖面平面图、自 然电位等值线平面图等。 测试时,以N极为基准点, M极的电位UM为纵坐标, 测点为横坐标,首先绘制 自然电位剖面图
电位法布置图

梯度法不设基准点,在剖面方向上顺序测试 M、N之间的电位差。 由于自电梯度值一般很小,且自电的观测精 度较低(±5mv),所以梯度法相对误差较 大,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电位法(仅在工业游 散电流干扰严重时采用梯度法)。
M1 N1 M2 N2 M3 N3 M4 N4
Hale Waihona Puke 自电十字法通常为观测抽水井的影响半径
(降落漏斗)而采用的方法。(电位法的变 异)
2. 自电十字法
实测时,以抽水井为中心,剖面布臵成十字 型,N极固定在影响半径以外做基准点,M极 以井为中心沿十字线分别测试四个方向的电 位降落。
抽水后
抽水前
Rf
实际影响半径:
△P 为空隙或毛细管的端压(用大气压表示) ρ

水溶液的电阻率
△U 电位差(mv)
山地电场电位曲线 由地形起伏引起的 过滤电场常称为山 地电场。当地表水 顺疏松层由山顶渗 透到山谷时,在山 顶形成负电位,而 山谷为正电位,其 电位剖面曲线与地 形剖面大致成镜像 关系:在山顶电位 有极小值,而山谷 有电位极大值。
2. 寻找水库坝体渗漏位置
图4 图4为水库坝体与左坝肩接触处水上自 然电位探测工作布置图、图5是横穿水 库坝体与左坝肩接触面剖面上的自然 电位曲线,自然电位从左到右的变化 特征是: ①在0~41m的测线范围内属坝体区段, 自然电位比较平稳, 自然电位值大于4.0mv , 说明坝体完整, 没有漏水; ②在41~92m的测线范围内, 属坝体与 左坝肩的接触带范围, 自然电位值小 于-4.0mv,是漏水反映,于是把这一段 划为库水的渗流区; ③在测线距离为92~140m的范围内, 属山体范围自然电位较平稳, 没有漏 水现象; ④在测线的140m 处,产生了明显的自 然电位异常,峰值为- 19mv,经验证, 该异常是发电用进水管排水产生的; ⑤测线距离为140~160m 的范围内, 自然电位较平稳, 没有漏水现象
花岗斑岩
3. 找矿

在某金矿区应 用交流激电、 电阻率、自然 电场等综合电 法勘探成果 (经验证矿体 品位>1g/T)
4. 地质填图


左图为我国某铅锌矿区应用自 然电场法进行石墨化地层地质 填图的实例。 由图可见,在该区震旦纪砂岩 与石墨比板岩互层的地层上, 得到强度高达一900毫伏的自 然电场异常,异常走向近南北 方向,呈狭长带状,与地层走 向一致,异常带内的负值中心 是由该处石墨化程度较高所引 起,平面图上等值线密集,常 以这些特征将其与矿体异常区 分开。

自然电场的测量装置图
G R 地面
M
N
不极化电极介绍

不极化电极的结构如 图所示,其特点是铜 电极通过硫酸铜溶液 间接与地接触,由于 M、N两电极都处于 硫酸铜饱和溶液中, 两电极具有相同的电 极电位,其电极极化 电位差约等于零(不 得大于2mv)。
1. 自电剖面法
自电剖面法分电位法和梯度法两种
采用自电剖面法测试,结果以等值平面图显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 在游泳池的A点处出现了明显 SP负异常, 异常最小值为-7.0 , 根据-3.0异常等 值线圈定了池底漏水范围。A 点处正好是游泳池 浅水区到深水区斜坡的上缘, 地层受扰动时扭力 作用最为集中的地方。探地雷达探测证实在A 点 处存在一东西向的裂缝,长9m左右, 位置与自然 电位圈定的位置相吻合。另外, 在图中B、C、D E位置上也有SP 较小的异常, 异常值在-3, 都集 中在深水区。
电位线 等高线
在平面图上,山地电场电位线与 山地等高线有近似的形态。
三、扩散电场
当两种浓度不同的溶液相接触时, 便会产生扩散现象。溶质由浓度大的溶 液移向浓度小的溶液里以达到浓度平衡, 正、负离子将随着溶质移动,但其运动 速度(即迁移率)不同,结果使两种不同 浓度的溶液中,分别含有过量的正离子 或负离子,形成电动势,这种电场称为 扩散电场。
① 寻找电子导电型的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如硫
化矿床、石墨矿床、无烟煤等); ② 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确定地下水流速、流向, 补给关系等问题; ③ 水文试验中的确定抽水井影响半径; ④ 工程地质中寻找水库大坝的渗漏点、岩溶区 的落水洞、构造破碎带、裂隙等位置。
§8.1 自然电场的成因
产 生 自 然 电 场 的 导 体
RN (1.1 ~ 1.15) R f
3. 自电环形法

环形法用于测量地下水的流向。测线按环形辐射布 臵,间隔一般为30~45°,M、N对称布臵在测量 圆周上,每测线互换M、N测试两次,取其绝对值 的算术平均值(但必须记住电位的正负方向)。
N3 M N2 + 水流方向
M1
N1
M2 M3
N
-
§8.3自然电场法资料解释及应用
溶液在渗透压力作 用下,通过岩石颗 粒间的孔隙时,颗 粒将负离子吸向孔 隙壁,使运动着的 溶液中正、负离子 的数目不相同,结 果是多余的正离子 出现在靠近孔隙出 口的一端,形成高 电位。
过滤电场的强度显然与渗透压力的大小 以及岩石、溶液的性质有关,利用下式可对 过滤电场电位差之大小作出近似估算:
在自然条件下,无需向地下供电, 地面两点间通常能观测到一定大小 的电位差,这表明地下存在着天然 电流场,简称自然电场。 这种场主要由电子导电矿体的天然 电化学作用和地下水中电离子的过 滤或扩散作用以及大地电流和雷雨 放电等因素所形成。


自然电场法能解决的地质、水工问题 自然电场法是应用最早的一种电法勘探 方法。在以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电化学电场机理模型
二、过滤电场


当溶液经过多孔岩石进行渗透时,由于岩石 颗粒对正、负离子有选择的吸附作用,便出 现正、负离子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形成自然 电场。 实践表明,石英晶体、硫化物、泥质颗粒以 及所有泥质岩层等均具有吸附负离子作用, 而碳酸岩类的石灰岩、白云岩则具有吸附正 离子作用。总的看,沉积岩大多数具吸附负 离子作用,通常说的岩石的吸附作用一般仅 指其吸附负离子的特性。
电子导体-----氧化还原电场
离子导体
过滤电场 扩散电场
一、氧化还原电场

野外观测资科表明,与金属矿床有关的 电化学电场通常在地面上能引起几十至 几百毫伏的电位异常,其电场类似地下 存在一个“原电池”的电场,且常在矿 体顶部呈现电位负值。 矿体电化学电场的形成原因较复杂,它 与矿体成分及围岩中溶液的性质有关。 对于如何详细了解这一物理化学过程, 迄今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地下水中通常含氯化钠(Nacl),当水
溶液浓度相差很大时,溶液中的钠离子
(Na+)与氯离子(cl-)将向浓度小的溶液一方
移动,由于氯离子的迁移率大于钠离子,因
而在浓度小的溶液一侧氯离子数较钠离子多,
获得负电位,另一侧为正电位,形成扩散电
场。
扩散电场一般都很弱。纯扩散一般不存
在,通常与渗透过滤作用同时发生。
课堂作业
1.
能形成自然电场的导体有哪两种?分 别可形成何种自然电场?简述其形成 机理。 自然电场法可解决哪些水文地质问题? 用自电法如何确定抽水井影响半径?
2.

较统一的看法为:
当电子导电矿体赋存于含孔隙水(离子导 电)的围岩中,且矿体一部分处于地下水面之 上的氧化环境里,另一部分处于地下水面之 下还原环境中,这时含有大量氧气的地表水 容易达到矿体的上部周围,溶液具有很强的 氧化性质。
矿体上部
在这种环境中,溶液中的物质就是氧化 剂,它将从矿体上夺取电子使自己的离子价 数降低,它本身进行还原反应。溶液物质还 原反应使围岩溶液中某些物质得到电子,使 原呈中性的溶液带负电,出现过多的负离子, 便在上部矿体与周围溶液间形成了一个“半 电池”。
下部矿体
处于地下水面以下的还原环境,由于离 地表较远,矿体本身及围岩的风化程度低, 质地较致密,地下水和氧气不易进入,溶液 中某些离子将电子交给矿体即发生氧化反应 以提高其自身的离子价数,其结果是溶液出 现过多的正离于,于是在矿体——溶液间形 成了一个与上部矿体极性相反的“半电池”。
由于溶液的电性有保持中性的趋势,矿 体上半部围岩溶液因上述作用引起总的负电 荷增加,便需增加溶液中的正离子或由溶液 中移去负离子;矿体下部围岩溶液的情况却 相反,需要移去正离子或增加负离子。因此, 需要使正离子向矿体上部移动,负离子移向 矿体下部深处,便形成由良导矿体为外线路 的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见下图:
第八章
自然电场法
天然场电(电磁)法方法分类
自然电场法 大地电流法 大地电磁法 音频磁场法
在地球表面可以观测到天然的大地电(流)场、磁场、电 磁场。这种地下电场、电流场、电磁场的分布与电性非均 匀体的存在和分布状态、方式有关。研究它们在空间/时 间/频率域相对于均匀介质分布时的场(正常场)分布畸变 特征(异常场),从而反演电性非均匀体的存在和分布状态, 解决地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