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带雨具先走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译: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 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小序有何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原因。
透出一丝俏皮,增加 了挑战色彩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是写实,“微冷”是写感受,两者之 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表现了作者乐观 的精神状态。
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 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 文抒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 打叶声”相应和。
“归”字道出了作者一心渴望归隐,不在乎官场 的阴晴多变。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 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 险途。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前面明明说“道 中遇雨”,“已而遂晴”,可这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呀?
明确: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指苏轼的内心没有风雨阴晴的差 别,他不因天晴而喜,不因雨天而悲。他怀着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按 照自己预定的人生道路悠然前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轻”,并不是他行走的“轻快”,而是他的心情“轻松”,是他乐观精神的 一种体现。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 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 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 任平生”,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 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 超然情怀。
九
下 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外 古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诗 词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诵 读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一
贬到杭州,他说: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山湖。”
新 贬到黄州,他说: 课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导
入 贬到惠州,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前一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 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后两句超越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把古今悲慨和国恨家仇都融于渔唱,进一步表达内心的寂寞悲凉。
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 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下片:感怀,抒发落寞孤寂的情怀。
主题概括:
这首词通过回忆 在洛阳的游乐生活, 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作 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 和自己漂泊四方的落 寞孤寂的情怀。
写作特色
1.巧用对比。将昔日洛 中旧游欢景和二十多年后再 来已沦丧旧地的心境进行对 比,抒发北宋亡国后的深沉 感慨。
2.以清新之语,写怅惘 之情。在追昔抚今中,抒发 落寞孤寂的情怀,将个人愁 苦融入历史的长河。
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
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 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统一,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然,超然无景,自足完满 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
归
(1)归朝廷? 积极入世 (2)归田园? 淡泊名利 (3)归佛门? 静达圆通 (4)归自我? 旷达自适
形容微寒
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
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 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斜照” 既指自然 界中阳光也指生 活中的希望和顺 境。
“忆”字开篇,直接把往事展开。“午 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 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 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 “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 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译: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高声吟咏
/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点明外物 不足放在心上。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草鞋
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 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译: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前行。手拄着
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一身蓑衣任 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译: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这两句概括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
“二十余年”点明追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又可见时间之长。“如一梦” 喻示作者身经浩劫,如历恶梦的心境。“惊”字写出了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作 者逃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 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表现了作 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 境。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 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 胸为之舒阔。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 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 洛中旧游,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 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那时候的作者, “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 辈敛衽,莫敢与抗”(《宋史》本传)。其 后金兵南下,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 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 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 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 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写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 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 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 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译: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这两句:回想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
这是全词点睛之笔,饱含人生哲理,道出了词人此次经 历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 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 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 (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 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 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 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 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 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 行中。 (4)、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词中 的字、词或句分析。
莫——超凡脱俗 徐行——从容不迫 轻胜马——达观开怀 任——自由洒脱 微冷——不畏风雨 山头斜照——乐观自信 归——旷达自适 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苏东坡人物形象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 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 观形象。
主题概括:
这首词通过写词人和同行人在野外途中偶遇 风雨时的不同表现,反映了词人虽处逆境屡遭 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超脱 的胸襟。
写作特色
1.即景生情,语言诙谐,笔调风趣幽 默。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
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 怀。
2.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了作者的
上片:写冒雨徐行的景物和心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全由此发生。 首句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放 在心上。 第二句是前一句的延伸,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 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文章以“莫听” 二字入手,表明不管雨势是大是小,苏轼都会无所 畏惧,毫不在意;“何妨”是态度,“吟啸徐行”是行动。 行文至此,一个在风雨路上(也是人生路上)勇于迎接挑战,气定 神闲的词人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这三句写景叙事,刻画群英欢会的环境,烘托与会者 的雅趣和逸兴。
“杏花”言明春天,“天明”言明夜晚。沟水中的月 影静淌、午桥的宴饮、幽雅的杏花、明月清辉映照下的 疏影、悠扬的笛声,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恬静、清婉、 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 反映了出来。
上片:忆旧,回忆往昔岁月,深感时光不再,豪情已减。
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 的诗句,发人深思。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 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新雨初晴,指晴夜。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 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贬到海南,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 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 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 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
人生信念,展现出作者的精神追求。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临江仙:
词牌名,又称《鸳鸯 梦》、《雁后归》、 《庭院深深》。双调, 上片五句,押三平韵, 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 字。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南宋 诗人,也工于填词。其词 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 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 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 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 《简斋集》。
一蓑烟雨任平生。——序文已说“雨具先去”,可这里为什么又 有“一蓑”,前后不是矛盾吗?如何理解?“烟雨”是否仅指 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不矛盾。“一蓑”并不是实指。这里的“蓑”,可指苏轼的
思想,精神风貌,包括他的才华。“我就是这个样子,管你个 东南西北风。”
“烟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雨。作者申明,自
作者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爱国词 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 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 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 轩长短句》。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 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 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 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 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 (孝宗),一时之间, 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 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 (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 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 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 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 己的心愿。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 (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写此词前三年, 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 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 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 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 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词人与朋 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 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 缓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