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带雨具先走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译: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 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小序有何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原因。
透出一丝俏皮,增加 了挑战色彩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是写实,“微冷”是写感受,两者之 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表现了作者乐观 的精神状态。
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 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 文抒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 打叶声”相应和。
“归”字道出了作者一心渴望归隐,不在乎官场 的阴晴多变。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 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 险途。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前面明明说“道 中遇雨”,“已而遂晴”,可这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呀?
明确: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指苏轼的内心没有风雨阴晴的差 别,他不因天晴而喜,不因雨天而悲。他怀着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按 照自己预定的人生道路悠然前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轻”,并不是他行走的“轻快”,而是他的心情“轻松”,是他乐观精神的 一种体现。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 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 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 任平生”,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 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 超然情怀。

下 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外 古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诗 词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诵 读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贬到杭州,他说: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山湖。”
新 贬到黄州,他说: 课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入 贬到惠州,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前一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 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后两句超越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把古今悲慨和国恨家仇都融于渔唱,进一步表达内心的寂寞悲凉。
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 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下片:感怀,抒发落寞孤寂的情怀。
主题概括:
这首词通过回忆 在洛阳的游乐生活, 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作 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 和自己漂泊四方的落 寞孤寂的情怀。
写作特色
1.巧用对比。将昔日洛 中旧游欢景和二十多年后再 来已沦丧旧地的心境进行对 比,抒发北宋亡国后的深沉 感慨。
2.以清新之语,写怅惘 之情。在追昔抚今中,抒发 落寞孤寂的情怀,将个人愁 苦融入历史的长河。
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
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 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统一,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然,超然无景,自足完满 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

(1)归朝廷? 积极入世 (2)归田园? 淡泊名利 (3)归佛门? 静达圆通 (4)归自我? 旷达自适
形容微寒
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
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 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斜照” 既指自然 界中阳光也指生 活中的希望和顺 境。
“忆”字开篇,直接把往事展开。“午 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 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 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 “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 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译: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高声吟咏
/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点明外物 不足放在心上。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草鞋
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 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译: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前行。手拄着
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一身蓑衣任 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译: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这两句概括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
“二十余年”点明追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又可见时间之长。“如一梦” 喻示作者身经浩劫,如历恶梦的心境。“惊”字写出了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作 者逃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 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表现了作 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 境。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 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 胸为之舒阔。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 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 洛中旧游,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 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那时候的作者, “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 辈敛衽,莫敢与抗”(《宋史》本传)。其 后金兵南下,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 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 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 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 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写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 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 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 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译: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这两句:回想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
这是全词点睛之笔,饱含人生哲理,道出了词人此次经 历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 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 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 (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 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 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 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 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 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 行中。 (4)、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词中 的字、词或句分析。
莫——超凡脱俗 徐行——从容不迫 轻胜马——达观开怀 任——自由洒脱 微冷——不畏风雨 山头斜照——乐观自信 归——旷达自适 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苏东坡人物形象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 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 观形象。
主题概括:
这首词通过写词人和同行人在野外途中偶遇 风雨时的不同表现,反映了词人虽处逆境屡遭 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超脱 的胸襟。
写作特色
1.即景生情,语言诙谐,笔调风趣幽 默。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
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 怀。
2.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了作者的
上片:写冒雨徐行的景物和心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全由此发生。 首句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放 在心上。 第二句是前一句的延伸,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 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文章以“莫听” 二字入手,表明不管雨势是大是小,苏轼都会无所 畏惧,毫不在意;“何妨”是态度,“吟啸徐行”是行动。 行文至此,一个在风雨路上(也是人生路上)勇于迎接挑战,气定 神闲的词人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这三句写景叙事,刻画群英欢会的环境,烘托与会者 的雅趣和逸兴。
“杏花”言明春天,“天明”言明夜晚。沟水中的月 影静淌、午桥的宴饮、幽雅的杏花、明月清辉映照下的 疏影、悠扬的笛声,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恬静、清婉、 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 反映了出来。
上片:忆旧,回忆往昔岁月,深感时光不再,豪情已减。
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 的诗句,发人深思。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 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新雨初晴,指晴夜。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 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贬到海南,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 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 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 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
人生信念,展现出作者的精神追求。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临江仙:
词牌名,又称《鸳鸯 梦》、《雁后归》、 《庭院深深》。双调, 上片五句,押三平韵, 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 字。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南宋 诗人,也工于填词。其词 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 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 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 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 《简斋集》。
一蓑烟雨任平生。——序文已说“雨具先去”,可这里为什么又 有“一蓑”,前后不是矛盾吗?如何理解?“烟雨”是否仅指 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不矛盾。“一蓑”并不是实指。这里的“蓑”,可指苏轼的
思想,精神风貌,包括他的才华。“我就是这个样子,管你个 东南西北风。”
“烟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雨。作者申明,自
作者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爱国词 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 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 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 轩长短句》。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 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 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 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 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 (孝宗),一时之间, 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 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 (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 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 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 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 己的心愿。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 (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写此词前三年, 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 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 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 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 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词人与朋 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 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 缓步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