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恒大足校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目标测试题(一)-
2018年广东中考大考卷历史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广东中考过关卷1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国古代史)过关卷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C5.B6.C7.A8.D9.A10.D 11.B 12.B 13.A 14.C 15.A 16.C 17.D18.B 19.A 20.C 21.A 22.B 23.C 24.D 25.A二、综合题26.(1)儒家:仁政、以礼治国;(1分)法家:法治,依法治国。
(1分)(2)核心主张:关注民生(民贵君轻)。
(1分)理由:①民心关系国家兴亡;②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
(2分)(3)图一:发明活字印刷术;(1分)图二:编著《本草纲目》。
(1分)(4)水利工程:都江堰。
(1分)作用:防涝、防旱、灌溉。
(2分)(5)治国理念:仁政、依法治国。
社会发展:关注民生、保障与改善民生。
处事态度:严谨、务实、求真、反复试验。
人与环境: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合理利用环境为人类发展做贡献。
(2分)27.(1)朝代:唐朝。
(1分)表现:宗教传播、港口发达、商品贸易、海外人员流动。
(2分)态度:开放。
(1分)(2)机构:市舶司。
(1分)观点: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1分)(3)史实:郑和下西洋。
(1分)价值:体现出当时高超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维护明朝对外的海上交通安全;促进了明朝与沿途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促进了明朝与沿途各国的人员流动等。
(一点1分,2分)(4)态度:不支持(严格限制)。
(1分)(5)变化:从隆盛到衰落(由盛转衰)。
(1分)影响:阻碍了对外贸易与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渐失开辟海外市场、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及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中国进一步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2分)2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过关卷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C6.C7.C8.B9.B10.D 11.A 12.C 13.B 14.D 15.C 16.C 17.D18.D 19.C 20.A 21.B 22.C 23.A 24.D 25.D二、综合题26.(1)鸦片战争。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广东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答案】D2.(2018.6·广东学业水平·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答案】C3.(2018.6·广东学业水平·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设立内阁 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答案】C4.(2018.6·广东学业水平·4)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答案】A5.(2018.6·广东学业水平·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A6.(2018.6·广东学业水平·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B7.(2018.6·广东学业水平·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答案】A8.(2018.6·广东学业水平·8)《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其提出者是()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答案】B9.(2018.6·广东学业水平·9)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 D.国民党“一大”召开【考点】五四运动;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答案】B10.(2018.6·广东学业水平·10)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A.土地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南昌起义【考点】国民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答案】C1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1)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考点】抗日战争;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B12.(2018.6·广东学业水平·12)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考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D13.(2018.6·广东学业水平·1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18年广东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题6图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题7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的是A. 姬发B. 刘彻C. 赢政D. 刘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被称为秦始皇,故C项正确;A项当时还没有“皇帝”,排除;BD项晚于C项,排除。
2. 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征辟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
由题干“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可知应为科举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考察内容重德行,决定权掌握在地方长官手中,并不平等,公开。
九品中正制是由中正官对当地的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划分为九等,根据品级进行授官的制度,也不一定公开、平等。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委以要职,也是不公开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3.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马克思主义产生D. 中国清王朝被推翻【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这是“制度创新”的表现,故选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制度创新,排除A;马克思主义是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没有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排除C;中国清王朝被推翻,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
4. 在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公民大会B. 十将军委员会C. 陪审法庭D. 五百人议事会【答案】A【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故A正确;十将军委员会并不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故B错误;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故C错误;五百人议事会也不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故D错误。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
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
广东省2018届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1-(附答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班别:姓名:学号:分数:说明:1.全卷共5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周易》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与材料中描写的人物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2、右图大鼎是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
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被称为“司母戊鼎”。
在新开馆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将其首次定名为“后母戊鼎”。
它()①是铜、锡、铅的合金②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③“司母戊”三字应为甲骨文④是商王权力的象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地区成为“天府之国”的是A、赵州桥B、大运河C、都江堰D、灵渠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法治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5、、在 2006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中考真题word版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⒛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J、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D 排除;由题干信息“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人们懂得贮藏以及圈养牲畜,可推断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摆脱了游牧渔猎阶段,进入农耕定居阶段,故C正确,B排除;刀耕火种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耕作方式,与材料“生产生活方式”不符,排除A.故答案选C.【考点】中国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后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B符合题意,A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八股取士出现于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排除。
故答案选B.【考点】郡县制。
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中“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武帝时期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排除D;体感所述为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的措施,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涉及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A符合题意,B排。
故答案选A.【考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乱对人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桓帝时中央权威下降,到西晋一前的125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分裂割据、战乱动荡的局面,直接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A符合题意这时期北方自然条件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南迁不会造成总体人口数量的减少,故B,C排除;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答案选A.【考点】战乱对人口的影响。
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于南唐时期的科举制使得国家政权得以向下层士人开放,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造就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阶层,也有利于提高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B符合题意,A,C,D均可排除。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一(附答案)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一(附答案)本试卷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的是A、姬发B、刘彻C、赢政D、刘邦2.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征辟制3、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马克思主义产生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4.在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陪审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5.下列《1787年美国宪法》的条文中明显体现“制衡”原则的是A.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B.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D.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6.马克思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A.美国B.德国 C.英国D.法国7.下列所引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8.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A.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势力B.颁布《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C.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9.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2018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2018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2018 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据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 2B 铅笔把对应当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余答案,答案不可以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一定用黑色笔迹钢笔或署名笔作答、答案一定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地区内相应地点上姗;如需变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而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禁止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齐。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 小题,每题 3 分,共 75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发掘发现,半坡旧址有密集的房子、储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口的圈栏。
据此推测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以为,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一致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供给了手段。
资猜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3.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公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举措 A.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 B.克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一致前的125 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 多万,均匀每年减少近28 万。
这一期间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由是A.政局动乱战乱屡次 B.人口南迁土地荒凉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量基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构造,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宏大的念书人阶层。
2018-2019学年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东省⾼中历史学业⽔平复习学业⽔平考试模拟测试题解析版学业⽔平考试模拟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要求。
1. 西周实⾏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城邦制D. 皇帝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实⾏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在于拱卫周王室的统治。
郡县制和皇帝制是在秦朝开始实⾏的,城邦制是在古希腊时期实⾏。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的分封制相对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是⼀⼤进步,确⽴了周天⼦天下共主的局⾯,但是分封制实⾏的后期,各诸侯国越来越不听周天⼦的节制,造成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
2.元代统治者将过去的三省合并为⼀省,作为宰相机构,即A. 尚书省B. 门下省C. 中书省D. ⾏省【答案】C【解析】【详解】元朝废除三省,实⾏⼀省制,只设中书省,C正确;尚书省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尚书省“⽆事不总”,负责执⾏国家的政令。
元代忽必烈制定了⾏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设⾏中书省,当时已经没有尚书省这⼀官职,故A选项错误;门下省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忽必烈制定的⾏省制度中,中央设中书省,地⽅设⾏中书省,已经没有门下省,故B选项错误;⾏省属于元朝时期的地⽅机构,并不是把三省合为⼀省形成的宰相机构,故D选项错误。
3. 雅典公职⼈员产⽣的途径是A. 家族世袭B. 政府任命C. 民主选举D. ⽑遂⾃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公职⼈员产⽣的途径是抽签选举产⽣,即民主选举。
故本题选C。
4.有学者在论及《⼗⼆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些。
”这说明《⼗⼆铜表法》A. 体现了成⽂法的进步意义B. 是⼈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 标志罗马法进⼊完备阶段D. 对后世⽴法产⽣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成⽂法的进步意义——“⽐没有法律或随意解释法律要好⼀些”,故选A。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解析(word版,解析版)
广东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 夏B. 商C. 周D. 秦【答案】D【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
2.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A. 加强中央集权B. 扩大地方权力C. 推行郡县制D. 削弱相权【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再对抗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A项正确。
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削弱地方权力,而不是相权,故D项错误。
3. 古代雅典城邦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在A. 公民大会B. 五百人议事会C. 陪审法庭D. 元老院【答案】A【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故A项正确。
五百人议事会最重要的责任是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故B项错误。
C项是司法机构。
元老院是古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政权机关,故D项错误。
4. 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是A. 克伦威尔B. 沃(尔)波尔C. 丘吉尔D. 凯恩斯【答案】B【解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故B项正确。
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军事独裁者,故A项错误。
丘吉尔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故C项错误。
凯恩斯是英国的经济学家,故D项错误。
5. 1875年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国家是A. 德国B. 美国C. 法国D. 英国【答案】C【解析】法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经过反复的较量,最终在1875年共和派以一票的优势使法国确立了共和制,故C项正确。
2018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附后)
2018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解析版附后)一、单选题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2.(2018.6·广东学业水平·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3.(2018.6·广东学业水平·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设立内阁 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4.(2018.6·广东学业水平·4)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5.(2018.6·广东学业水平·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6.(2018.6·广东学业水平·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7.(2018.6·广东学业水平·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8.(2018.6·广东学业水平·8)《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其提出者是()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9.(2018.6·广东学业水平·9)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 D.国民党“一大”召开10.(2018.6·广东学业水平·10)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A.土地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南昌起义1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1)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12.(2018.6·广东学业水平·12)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13.(2018.6·广东学业水平·1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18广东中考历史预测卷答案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预测卷 三
"$) !&$, !#$' !($) !*$% !+$, !-$, !.$) !/$% !"0$' !""$% !"&$' !"#$' !"($) !"*$, "+$' !"-$, !".$% !"/$' !&0$' !&"$% !&&$) !&#$% !&($) !&*$, &+$! " "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合作的纽带% 和平的桥梁#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 ! & 分" ! & " 清朝的对外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 分" !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分" 周恩来$ ! " 分 " ! ( " 因为 + 一带一路, 倡议符合各国谋求合作% 发展的愿望' 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的原则和与各国对 接发展战略 % 平等互利合作的做法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接受$ ! 言之有理即可 # & 分" ! * " 由开放走向封闭 # 再由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 $ ! 一点 " 分 # 共 & 分 " 当今中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 提高综合国力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积极 %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等 $ ! 言之有理即 可# # 分" &-$! " "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 & 分" ! & " 工业革命的推动% 欧美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 ! 一点 " 分 # 共 & 分" ! # " 信息时代 $ ! " 分"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也给世界各国主权% 安全% 发展% 利益带 来许多新的挑战 $ ! 一点 " 分# 共 & 分 " ! ( " 经济全球化$ ! " 分 " 示例 ( 世界贸易组织% 欧盟 $ ! 一点 " 分 # 共 & 分 " ! * " 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 ! 言之有理即可# &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大足校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目标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巩固统治,西周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实行()A.宗法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
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3.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A.妇女B.奴隶C.成年男子D.外邦人4.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A.俾斯麦B.华盛顿C.查理一世D.沃(尔)波尔5.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A.《共同纲领》B.《共产党宣言》C.《四月提纲》D.《权利法案》6.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8.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A.苏联解体B.赫鲁晓夫改革C.不结盟运动兴起D.欧洲联盟成立9.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C.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0.古代中国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是()A.丝织业B.造纸业C.制瓷业D.冶铁业11.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A.汽车时代B.信息时代C.电气时代D.蒸汽时代13.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1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A.人民公社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合作化D.土地私有制17.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A.中山装B.列宁装C.长袍D.马褂18.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阳明(守仁)C.朱熹D.董仲舒19.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A.赋B.小说C.散曲D.词20.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普罗泰(塔)戈拉D.梭伦21.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A.崇尚古典文化B.倡导理性C.主张政治革命D.批判教会腐败22.近代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孙中山B.林则徐C.严复D.胡适23.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A.《文学改良刍议》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4.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A.上帝创世说B.生物进化论C.量子理论D.自由放任说25.提出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物理学家是()A.爱因斯坦B.牛顿C.普朗克D.伽利略26.“默片时代”最为著名的喜剧大师是()A.猫王B.卢米埃尔兄弟C.卓别林D.莎士比亚27.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核心内涵是()A.扶助农工B.平均地权C.推翻满清统治D.反对帝国主义28.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发表《共产党宣言》B.发动十月革命C.发动二月革命D.建立巴黎公社29.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A.洪秀全B.康有为C.林则徐D.孙中山31.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是()A.“打土豪、分田地”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2.1966—1976年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正在进行()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A.美国和苏联B.美国和日本C.美国和中国D.美国和英国34.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36.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38.“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韩非子B.荀子C.孔子D.老子39.19世纪,用科学观点挑战神创造世界这一宗教信条的是()A.《社会契约论》B.《十日谈》C.《论法的精神》D.《物种起源》40.印象派画家在技法上强调“光”和“色”,其代表人物是()A.达·芬奇B.雨果C.毕加索D.莫奈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他批判的是()A.贵族专权B.君主专制C.地方割据D.八股取士42.在古希腊戏剧《伊昂》中,伊昂祈祷他的母亲是个雅典人,这样,依据雅典关于公民权的法令,他就可以从母亲那里获得自由演说的权利,“因为一个陌生人在这个城邦里必须让他的嘴象奴隶一样紧闭着,不能自由表达他的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没有公民权B.伊昂有公民权C.戏剧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D.妇女可以在公民大会上自由演说43.“经过革命的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受到人们的羡慕。
”这里的“国家”是()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44.宣统三年(1911年)的某一天,清廷忽然接到广东省地方高级官员的电报:“省城乱党潜图起事,三月二十九日猝有匪徒多人轰击督署。
”电报所说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黄花岗起义D.金田起义4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孙中山像和国旗经常出现于抗战建国纪念日、国庆节等纪念活动,这反映了()A.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专制B.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建国共识D.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46.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满意的结果,但从长期看也产生了对其不利的后果”。
“不利的后果”有()A.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盟友关系B.消除了西欧倒向苏联的可能性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D.扩大了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48.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交易活跃C.人口大量流亡D.重农政策被废除49.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
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A.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B.以传统手工业为主C.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50.“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
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51.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相比,人们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称为“缓和与妥协”的时期。
这里的“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A.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允许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存在C.与美国冷战D.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52.“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这首古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思想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C.朱熹的理学思想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53.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剧院、剧作家和从事商业演出的专业剧团,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
据此可知当时()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B.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C.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D.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54.1897年梁启超编辑出版《西政丛书》,其内容分史志、官制、学制、公法、农政、工政、商政、兵政等,“凡书三十二种,都是当时讨论西洋政事的切要之书”。
这反映了维新派()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抵制学习日本C.主张建立共和制度D.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55.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
为此,他们提倡()A.“中体西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6.某文学艺术流派产生于18世纪末期,它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和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
那些遥远的时代,在这一流派的文学艺术家们看来充满魅力、多姿多彩,尽管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该艺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57.“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58.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