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瑶医瑶药传承与发展(修改稿)

合集下载

云南河口县瑶族医药传承和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云南河口县瑶族医药传承和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云南河口县瑶族医药传承和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车彦云李莉张雅琼左爱学孙赟冯德强饶高雄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12期【摘要】通过文献调研、田野调查和记录文本等方法,以河口县民间瑶医从业人员的访谈资料为基础,总结和分析河口县瑶医药概况及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保护瑶族医药的对策。

【关键词】瑶医药;保护传承;民族医药;云南河口【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3-0007-02传统瑶医药是瑶族人民与恶劣的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1-3]。

瑶医药深深植根于瑶族所在地特有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土壤,其医德理论观、思维方式、技术手段、药物应用等都蕴含着瑶族传统文化特征,是当地瑶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瑶医药与瑶族聚居地区的气候物候、药物资源、交通条件等密切相关,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云南瑶族是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从广西和广东方向迁移而来,并逐渐扩散到红河流域及以越南为主的东南亚国家[4]。

云南瑶族约20多万人,主要聚居在与越南接壤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和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河口境内瑶族支系较多,而且不同支系的瑶族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各自在方言、风俗习惯和服饰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河口境内的瑶族分为蓝靛瑶、红头瑶两大支系,蓝靛瑶自称秀门、金门、金纸门,红头瑶自称棉或尤棉[5]。

瑶族有本民族语言,但传统上无文字,文化和知识靠言传身教的模式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医药传承的社会环境发生极大变化。

随着一些家传名老瑶医去世,很多特色的民族医药面临失传的危机。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瑶医药,我们通过文献资料查阅、野外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6]等方法对云南河口县民间瑶医药概况进行了调研和总结,本论文结合文献与调研内容,在具体地分析云南省瑶族医药传承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承、保护和发展我省瑶族医药的对策与建议。

神奇瑶医药——精选推荐

神奇瑶医药——精选推荐

神奇瑶医药瑶娘瑶娘 2018-12-16五虎威振坐⼭中,寒热温平息息通九⽜⼒⼤强筋⾻,益寿超过庞宜宗⼗⼋武艺能掌握,哪怕猎物⽆钩⼸七⼗⼆风名治百疾,留下后⼈去追踪发展简史1. 起源:瑶族医药最初起源与疾病的⽃争,为了本民族的⽣存繁衍,不得不千⽅百计地寻找能够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探索治疗伤病的⽅法,从⽽萌芽了医药知识。

进⼊原始社会时期,瑶族产⽣对⾃然、对祖先的崇拜及各种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是瑶族的原始宗教,这时候医学产⽣在“巫”的基础上,认为⼈之所以⽣病,是因为碰到⿁了,这就是瑶族先民⿁神疾病观的来源。

2. 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到了阶级社会,瑶族医药有了进⼀步的发展。

《后汉书·南蛮列传》最早记载瑶族使⽤草⽊治病和针挑治疗疾病。

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春时,瑶⼥数⼗,歌啸⼭⾕,以寻药挑菜为事。

”周去⾮在《岭外代答》中记录了零陵⾹的产地,瑶族对零陵⾹的栽培技术及特殊炮制⽅法。

说明在宋代,瑶族不但懂得采药、⽤药,⽽且已懂得种药。

此时瑶族先民在防毒、去毒及⽤毒⽅⾯已积累了⼀定的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瑶医药没有专门的著作,只在⼀些古藉和地⽅志。

清代,瑶医药有了进⼀步发展。

1934年庞新民对两⼴地区瑶医药进⾏了深⼊调查研究,使瑶族医药宝贵经验得以传承。

3.近代:解放后,瑶族医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85年⼴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和⼴西壮医医院设有瑶药学研究部及瑶医诊室,2001-2002年《中国瑶医学》和《中国瑶药学》先后出版,之后《实⽤瑶医学》、《中国现代瑶药》等专著也陆续出版。

5. 如今:⾦秀⼤瑶⼭百草皆药,植被繁茂,瑶药品种丰富,在临床中常⽤的药物,达到1351种,瑶族同胞就地取材,⽤深⼭⽼林取之不尽的药材疗伤养⽣。

在素有“瑶医之⽐乡”美称的⼴西⼤瑶⼭“药材⾮常丰富,药名近千种……每年都有⼏⼗名草医将数以万计草药送往国内各⼤城市,⼀⾯⾏医,⼀⾯销售”。

医与药知识1. 瑶医辨证依据“盈亏平衡论”。

揭秘古老神奇的瑶医瑶药

揭秘古老神奇的瑶医瑶药

揭秘古老神奇的瑶医瑶药
洗药浴是瑶族同胞保健和治疗风湿类等疾病的常用方法。

古老神奇的瑶医瑶药是我国民族医药中的一枝奇葩。

千百年来,民间瑶医瑶药因其颇具特色的诊疗方式和独特的疗效为世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广西草药品种最齐全的县份和最大的药物基因库。

这里瑶医遍布金秀瑶山,因为瑶民族生活的地方大多山高、多雨、多雾,容易受疾病的侵袭。

拔火罐是瑶医的传统疗法。

随着瑶药的开发利用增多,其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

据该县卫生局统计,目前金秀县内有瑶医480多人,他们利用瑶医药验方、偏方为群众治愈了许多常见病及疑难顽症。

瑶医在作经验交流。

神采奕奕的老瑶医。

穴位放血疗法。

瑶医在给患者抓药。

上山采药是一项极为艰辛的事情。

是瑶家也是药家。

神奇瑶医的传承故事

神奇瑶医的传承故事

神奇瑶医的传承故事医学世家的传承故事 | 神奇的瑶医,久远的传承!原创:覃建峰文化与健康2016-12-16点击上方“文化与健康”可订阅哦!我出生在广西桂林,是个地道的瑶族人。

常常会有人问我,“你一个南方人怎么会是东北口音的时候”,我就会把爷爷带我们走出故乡到东北行医的故事讲述一遍。

在我两岁的时候,爷爷医治好了大庆油田一位姓黎工程师的肝癌病。

黎工康复后,感受到了瑶医的神奇功效,便力邀爷爷去黑龙江省大庆市开诊所。

爷爷虽一开始有过顾虑,但最终还是接受了黎工的邀请,带着我们一家人及治病的药材奔赴了大庆。

按着地址找到了黎工程师的家,听到的消息却是黎工半个月前出车祸去世了,爷爷顿时茫然了。

在旅店住下后,一家人商议把带来的药卖掉就回桂林。

当天晚上爷爷和爸爸就出去摆摊了,奶奶穿着瑶服在一旁帮忙张罗。

大家看奶奶穿得很奇特就围过来,但绝大多数只是看看热闹后就走了,直到收摊时才只有3名妇女各只拿了一服药,表示回去试试看。

第二天上午就听见旅店走廊有人喊:“广西来的老瑶医在哪里住啊?”原来是拿药的那3位妇女服药后感觉效果明显,不但过来继续开药,还把自己的姐妹也一起带来看病。

从那以后,每天来看病的人不断增加,爷爷索性就把旅店当成了诊室,也逐渐打消了回乡的念头。

后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爷爷在大庆开办了诊所。

2000年,诊所正式升级为医院,父亲为了纪念已去世的爷爷,将医院命名为“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

瑶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家庭里的一员。

瑶医的发展与瑶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史上,瑶族曾一直是被打压的民族,瑶族人为求生存便躲进深山安营扎寨。

深山里阴雨无常、瘴气弥漫的恶劣条件造就了瑶族人喜欢药浴、药食同源的生活习惯。

因此发展而来的瑶医通常是就地取材来解决瑶族百姓的疾病。

由于瑶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不能像其他传统医学用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加之“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使得瑶医的传承难上加难。

我父亲是覃氏瑶医的十三代传人,深深感受到传承的责任。

关于加大传承和发展瑶医瑶药的建议

关于加大传承和发展瑶医瑶药的建议

关于加大传承和发展瑶医瑶药的建议
为了加大对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支持瑶族传统医药文化研究:鼓励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开展对瑶族传统医药知识和药物的深入研究,搜集整理相关的经验和方案,加强对瑶药的科学认知和理论基础。

2. 政策和财政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包括经济补贴、药材种植补贴、科研项目拨款等,为瑶医瑶药从业者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3. 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和扩大瑶医瑶药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的瑶族医药人才,传承瑶族传统医药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其现代医学和药学的素养,促进瑶药的创新和发展。

4. 保护和开发瑶药资源:加强对瑶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鼓励瑶族地区的农民种植传统药材,并推动建立瑶药种植基地,提高瑶药的产量和质量。

5. 建立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与其他地区、学术机构和医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地区的传统医药保护和发展经验,推广瑶药的临床应用和研发,拓展市场。

6.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现代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积极宣传和推广瑶医瑶药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公众对瑶药的认知和认可,提高市场需求和接受度。

总之,加大对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包括政府、学术界、农民、企业等各方的参与与合作。

同时,注重保护瑶药资源、培养人才、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也是关键。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江华县瑶族医药学研究会会长罗振习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打造神州瑶都品牌,构建健康和谐社会,大力宣传瑶医瑶药,弘扬古老民族文化。

瑶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瑶族医药文化。

今天,我们将掀开一个古老民族——瑶族,几千年的历史面纱,它蕴藏着深厚、神秘的瑶族医药文化历史,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具有悠久的瑶医瑶药文化历史,是一个分布较为广泛的跨境民族。

千百年来,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

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

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

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

繁衍,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勤劳勇敢的瑶族同胞,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善于识别瑶山中的各种草、木的根、枝、花、果,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而闻名于世。

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更难于考查。

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古籍记载中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瑶族药史。

但是可以说:自有了瑶民族之时就形成了瑶医瑶药,它跟悠久的瑶族历史渊源相并存。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是使用着既古老而又原始的源汁源味的瑶山鲜草药,根据疾病的发展与发展进行治疗,为瑶民们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贡献。

瑶药是以草木为主,《后汉书·南蛮传》书云:瑶族先民“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这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为药的典籍。

瑶族先民既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肯定也会拿来“食”,拿来“敷”,拿来“洗”,拿来做药,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泽间有之。

”说的是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

瑶医药沿革

瑶医药沿革

瑶医药沿革一、自然存在时期(远古~1949年)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传统文化的民族。

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

对于医药的认识,就是人们对疾病和治病的认识过程,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瑶族人民对医药的认识过程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从以迷信鬼神开始到医药鬼神共存即巫医结合,进而到医药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即是由形成雏形信一、自然存在时期(远古~1949年)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传统文化的民族。

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

对于医药的认识,就是人们对疾病和治病的认识过程,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瑶族人民对医药的认识过程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从以迷信鬼神开始到医药鬼神共存即巫医结合,进而到医药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即是由形成雏形信仰疗法、医巫结合到形成体系的经验医药及实验医药的逐步发展过程。

几千年来,瑶族医药的演变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规律。

只是由于过去种种历史原因,瑶族先民长期居住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形成了封闭自守,自给自足的经济集团。

由于这样的经济集团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条件极差,加上交通不便,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甚少,整个瑶族社会发展的速度就比汉族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

直至解放初期,在社会生活中还带有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色彩。

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不能对本民族的文明发展如实地记载,更不用说医药卫生了。

而另一方面,人类生存不免患病,为了本民族的生存繁衍,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探索治疗伤病的方法。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瑶族先民逐步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掌握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经验的人,被人们称之为瑶医,所用的药物称为瑶药,并以师传徒,父传子,母传女的口传方式代代相传,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医术,这就逐步形成了如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套医药理论,为本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瑶医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瑶医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瑶医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瑶医药作为中国传统草药医学的一部分,它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系统理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逐渐认可和需求的增长,瑶医药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瑶医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瑶医药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与现代医学相比,瑶医药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性还存在差距,缺乏科学验证的支持。

其次,草药资源的有限性和采集过度对瑶医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市场监管不完善和不规范的生产流通环节,也对瑶医药的信誉和品质构成一定的挑战。

然而,瑶医药也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瑶药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药用价值,可以作为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

其次,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和需求的增长,瑶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再次,瑶医药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注重生态环境的需求。

因此,瑶医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优势。

未来,瑶医药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瑶医药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瑶医药需要与现代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以促进瑶医药的科学发展和创新。

其次,瑶医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加强对瑶医药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流程的监管,提升瑶医药的整体形象和市场信誉。

同时,促进瑶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合理开发和保护草药资源。

此外,瑶医药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也将愈加明显。

随着国际间对中医药理念和疗效的认可,瑶医药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合作机会。

为了推动瑶医药的发展,我们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和临床试验,深入探究瑶药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机制,提升瑶医药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水平。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和传承。

培养具有瑶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增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并注重传统瑶医药知识的传承和保护。

另外,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瑶医药产业的扶持和指导。

“瑶医养生外治技法”临床实践课程的思考与建议——以瑶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瑶医养生外治技法”临床实践课程的思考与建议——以瑶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瑶医养生外治技法”临床实践课程的思考与建议——以瑶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为培养高层次的瑶医药人才,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瑶族医药,广西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瑶医学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共11本,包括《瑶医医道纲纪》《瑶医治道》《瑶医打道》等[1]。

其中,独具特色的“瑶医养生技法”是《瑶医治道》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主要课程,目前也是我校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包含瑶医治道的主要理论指导、瑶医治道起源和发展、瑶医治道治疗原则、瑶医外治法、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等。

在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包括盈亏平衡论、气一万化论、三元和谐论、百体相寓论、症同疾异论、诸病入脉论等,形成了祛因为要、风亏打盈、治求专方、恶病不补、捉母擒子的特色治疗原则。

一、课程实施情况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重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理论向具体实践操作转化的桥梁,是成功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关键步骤。

临床实践教学具有直观、具体和整合的特点,医学生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锻炼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素质。

但是,在实际医学教育中存在临床教学实践资源有限、考核形式化、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目标不具体等问题,使得临床实践教学效果达不到既定目标[2]。

据目前情况而言,瑶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养生外治技法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理论课堂授课方式单一教师的教学模式仍旧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一般通过PPT的形式进行讲解,PPT上的内容往往又是书本上内容的简化,容易造成学生专注观看PPT,不重视对讲解内容和书本上主要内容的把握。

知识的输出以单向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不多,从而影响其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足“瑶医养生外治技法”的临床实践课程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融入,其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途径拓展方面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

瑶族医药发展史

瑶族医药发展史

(三)标准体系的建立
2014年《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出版;
2016年12月《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瑶医常用病名命名和书写规范》 《瑶医疾病四态分型规范》发布实施;
2016年12月,《瑶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出版; 2017年1月《瑶医常用诊疗技术规范》出版;
目前,正承担4个医学标准的起草工作;以及承担广西瑶医药材质量标准第 二卷部分药材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瑶族起源 01 发展和变迁 02
瑶族族系划分 03 瑶族人口和分布 04
05 宗教和图腾 06 民俗和礼仪 07 节气文化
思考
瑶族起源于哪里?哪个 族?始祖是谁?
.
具有什么样的变迁史?悲 惨始于哪一场重要战争?.
宗教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样 的民俗和节气?跟你们自己 的民族有什么异同?
目前有哪4大族系?人 口分布怎么样?
乐、红枫片、圣堂山风湿跌打药酒、止血消炎生肌散、蛇伤丸、 白带丸、疳积散、金秀绞股蓝茶等。
五、瑶医药学术交流
宋代瑶民对外(包括汉族等其他民族)出售灵香草、蜂蜡等药材产品 清代瑶族医生在我国南方各城镇行医卖药
现代瑶医覃迅云先生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瑶医医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变得异常活跃。并有许多论 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1987年,编著了《瑶医效方选编》,介绍了瑶医治疗110多个病 症的效方,基本弄清了瑶族聚居区药物资源情况,翻译了多种瑶医 常用药的瑶文名称,并按“以病统方”的方式,收集药方,并组织 临床验证,对瑶医民间治疗疾病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整理。
截至1990年,已普查51个县,共登记壮瑶医药等民族医生 3654人,收集民族民间医药验方、秘方11000多条,民族医药古籍 手抄本197部。

过山瑶民族医药产业数字化振兴------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

过山瑶民族医药产业数字化振兴------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

过山瑶民族医药产业数字化振兴------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摘要:源远流长的瑶医药一直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广东乳源便是瑶医药发源地之一。

瑶医药因治疗方法多样、诊疗技术过硬、药物疗效确切,一直以来就受到当地居民与病患的追捧。

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瑶族医药传承推广与现代发展模式产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面临着如何运用新模式推广瑶医药、如何振兴当地乡村等诸多问题。

瑶医药传承的本质是为了保护中草药文化并为更多人疗伤治病、强身健体,基于为了更好的使瑶医药服务大众并带动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初心,并同时响应《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政策,我们提出了数字化方案。

本文探讨的重点为如何将数字化应用于全过程,具体体现为数字采药人(生产)、数字化诊所(销售)、体征检测表(售后)、其他医疗方式数字化(如瑶浴)等等。

本文根据上述方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广东乳源瑶族医药;数字化;传承0 引言中医药是一个融合文化传承与技术发展的产业,瑶医药作为中华医药文化的分支,其产业所面对的现状、问题、发展模式与中医药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二者都面临着种植和产地加工不规范、流通环节效率低、溯源系统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但更为重要且具有前瞻性的问题是如何紧贴时代脉搏,传播推广中华医药,突破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本篇论文所讨论的“数字化医药转型”的内涵不仅是“发展瑶医药数字化”,更是“构建中医药新生态”。

此篇仅以瑶医药为例进行初步的产业转型讨论并提供相关方案予以借鉴。

1.背景1.1瑶医药具备显著发展优势瑶族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多样,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根据瑶医千年的研究发现,不仅风、气、虫、毒等会导致人们发病,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也与疾病的产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而瑶医总结出了舌诊、耳诊和目诊[[1]]等各样诊断方法,其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

瑶药治疗效果显著,基本无副作用。

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引言:瑶医药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之一,涵盖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疗法,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可,瑶医药产业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

本文将详细探讨瑶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一、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传统医药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广瑶医药。

首先,政府对瑶医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和力度。

其次,政府还加强了传统医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创设瑶医药的专业学院和研究中心,并加强了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此外,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瑶医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将其引入国际医药市场。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瑶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高瑶医药疗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瑶医药产业已经开始引入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加速新药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瑶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国际合作瑶医药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材资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

目前,中国与一些国家开展了瑶医药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研发新药和新疗法。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加快瑶医药的国际推广和应用。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交流,提高瑶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地位。

四、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传统文化的回归,瑶医药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人们对于传统医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对瑶医药疗法的需求正在增长。

另一方面,瑶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注重的是预防和调节,符合现代人们重视全面健康的需求。

此外,瑶医药产业还可以促进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结论:瑶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市场需求都是推动瑶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见证古老瑶医瑶药绽放神奇魅力

见证古老瑶医瑶药绽放神奇魅力

瑶医药是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在漫长的劳作、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治病用药的宝贵经验,更是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为传承并弘扬瑶族医药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并振兴瑶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做大做强做优民族产业;加强药食同源中药资源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由中国疼痛康复产业创新联盟、国家体育总局《健康之友》杂志社联合主办,广西瑶族医药研究院协办的“瑶医药·药食同源产业创新研讨会”于2021年11月26日下午在北京灿烂阳光慈善基金会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开发瑶医药,致富瑶山人,造——记瑶医药·药食同源产业创新研讨会⊙文/本刊记者 程石江见证古老瑶医瑶药绽放神奇魅力福全社会”。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原全国人大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委、政法委书记彭祖意;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兼首席专家卢祥之;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健康之友》杂志出品人侯昊;广西瑶族医药研究院院长董明姣;广西大学博导、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凯;广西瑶族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功能食品研究所所长杨知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成员吉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殷海波;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态康养促进分会会长梁红秋;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博士、农业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董志忠;CCTV《健康之路周刊》主编、资深记者、专家孙纾妤;《健康之友》杂志社总编辑程石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刊物《前进论坛》总编辑刘京徽;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商事业部总经理赵跃;点亮中国文旅康高级合伙人、副总裁王滢;北京太洋树康中药饮片厂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国静;北京灿烂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艳霞。

活动中,原全国人大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委、政法委书记彭祖意表示,瑶族医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拥有客观的实用价值,也包含了极有意义的科学价值。

瑶医药产业研讨发言材料

瑶医药产业研讨发言材料

瑶医药产业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与会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瑶医药企业的代表,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言。

我将就瑶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个简要的分享。

瑶医药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中药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瑶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变革。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瑶医药产业面临着资源保护问题。

许多珍贵的药材种类正在减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这直接威胁着瑶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资源、加强瑶医药产业生态建设是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

其次,瑶医药产业在现代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现代科技手段在瑶医药生产和研发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制约了瑶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瑶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另外,推广应用瑶医药产业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对瑶医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些人甚至对瑶医药存有误解。

我们应该加强对瑶医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瑶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发展方向和策略。

首先,我们要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瑶医药产业的生态建设,保护好我们的宝贵药材资源。

其次,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瑶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和创新发展。

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瑶医药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瑶医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瑶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希望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瑶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传承中医根本_弘扬和意思想——访和意道创始人、瑶医传承人、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_和稷

传承中医根本_弘扬和意思想——访和意道创始人、瑶医传承人、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_和稷

——访和意道创始人、瑶医传承人、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和稷⊙文/ 本刊记者 程石江传承中医根本传承中医根本 弘扬和意思想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瑰宝,在世界医学史中独树一帜,绽放异彩。

俗语有云“岭南无山不有瑶”,瑶族是居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山地民族,历史久远,文化丰富。

瑶族大多聚居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雨量充足,植被繁茂,土壤肥沃,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的民俗风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动植物资源更是十分丰富,形成了浓郁的瑶族特色。

瑶族人民为了繁衍生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草药结合自己生产生活实践来防病治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防病治病方面所采取的技能、疗法以及就地取材的用药方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体系。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瑶族以前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瑶医的流传是采用师徒相承的方法,于是导致了瑶医的传承与创新不足等问题。

正确对待瑶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应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为我国中华传统医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此,《健康之友》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和意道创始人、瑶医传承人、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稷先生。

和稷先生表示,瑶医药是瑶民在中医阴阳五行八卦等基础理论框架上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在防疫、除瘴、祛湿、除痹等方面有很独特有效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瑶医在偏远的山区还存留了一些巫医,特别值得保护。

结缘中医与太极和稷先生,本名杨知一,徽州人士。

一直以来,和稷先生颇喜爱国学,后经朋友介绍认识老师王寒雯老先生,见面后才知是一位隐于闹市的中医大家。

王寒雯老先生精通医易,师从中医大家陈慎吾先生,又承崔毅士大师杨氏太极真传,自十二岁始悬壶八十载。

王寒雯老先生以太极为体、中医为用,传统文化修为妙臻化境。

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人与事物之间结缘也是讲究因缘契机。

和稷经过与王寒雯老先生多次接触,了解到了——人体保持中庸的阴阳平衡状态,即健康状态,如果阴阳失衡就会有症状,身体不能及时调到平衡,就会渐入不健康。

瑶医药产业研讨发言材料

瑶医药产业研讨发言材料

瑶医药产业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各位与会的嘉宾: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瑶医药产业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今天我将就瑶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近年来,瑶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瑶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优势,既包含了古老的瑶族传统医学智慧,又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瑶医药在中医药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中草药研究和开发方面,瑶族药物的种类丰富多样,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

然而,瑶医药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瑶医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瑶族地区的药用植物种类丰富,但由于过度采挖和乱伐乱种现象,瑶医药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其次,瑶医药传承和人才培养问题亟待加强。

“医以救人,药以延年”的瑶族医药文化需要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同时需要培养一批具备瑶医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此外,瑶医药产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瑶医药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加强瑶医药资源的调查与收集,实施分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并建立瑶医药资源库,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瑶医药资源的人工培育和繁育,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瑶医药传承与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对瑶医药的研究和教育,建立瑶医药研究院和瑶医药师资培训中心,推动瑶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瑶医药专业人才。

另外,要加大对瑶医药产业的科研和创新投入。

通过组织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加强瑶医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瑶医药的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推动瑶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瑶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能力。

最后,要加强对瑶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

政府应加大对瑶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产业规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覃迅云 振兴医药“瑶”而可期

覃迅云 振兴医药“瑶”而可期

奋斗1949~2019覃迅云 振兴医药“瑶”而可期他乐于将一家一族的医学财富,变成一个国家的财富,让想学瑶医的人都能学到。

他说,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振兴瑶医覃迅云,瑶族人,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会长、北京瑶医医院院长、中国瑶医减法医学生态模式创始人、黑龙江省德坤瑶医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

由于瑶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瑶医几千年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模式。

覃迅云为了使这些宝贵的瑶医药经验能够及时得到抢救和继承,他决心编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瑶医学专著。

15年时间,覃迅云深入瑶乡,走村串寨,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瑶医药资料,并加以整理、提高,主编了《中国瑶医学》这部瑶医学巨著,它不但结束了瑶医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更使瑶医药理论及经验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全书从瑶族医药的历史起源与沿革谈起,追溯其发展形成的历史,突出其医药与民俗相结合的特点,并在瑶医病因、病理、病症、治则、治法等方面首次全面系统地加以论述,将一些瑶医特色诊法、技法以及用药特色一一展现出来,将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显著的瑶医治疗专科专病的经验详细推介给广大读者。

全书首次全面地将覃迅云15年来所收集到的几千条瑶医秘方、验方,按疾病分类一一列举,以供临床和研究取舍。

为了让瑶医学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覃迅云自筹资金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创办了瑶医辅修专业。

学习不能没有教材,覃迅云又先后主编了《瑶医史》《瑶医基础概论》《瑶医审病学》《瑶药学》《瑶医蟒针学》等13部教材。

覃迅云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

他出诊从清晨到深夜,“只要你们能等,不管多晚我都给你们看诊”,这是他对患者最抱歉的承诺。

为倡导源头抗癌,他自筹资金举办“全国掌握不得癌症的智慧”健康教育公益巡讲。

胸怀仁德、利济乾坤,是覃氏瑶医320多年行医历史的宗旨与社会担当。

在覃迅云的心目中,瑶医药要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展现出瑶医“大孝爱国”的价值理念。

传统瑶医瑶药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瑶医瑶药的继承和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传统瑶医瑶药的继承和发展传统瑶医瑶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瑶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展瑶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开创瑶族医药事业的美好前景。

一、传统瑶医瑶药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首先,继承和发展传统瑶医瑶药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大多属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急需发展支柱产业。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对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抗药性、药源性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而且,化学药品的研究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如美国就开始接受植物药复方制剂作为治疗药物。

传统瑶医瑶药追求人与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和谐,强调和重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具有无公害天然药物的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医药体系,特别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以及一些妇科、儿童疾病和养身、防病、健体方面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

继承和发展传统瑶医药,有利于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客观要求。

其次,继承和发展传统瑶医瑶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

传统瑶医药是瑶族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进行长期斗争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瑶族独特的文化瑰宝,继承和发展传统瑶医瑶药也就是弘扬了瑶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有利于瑶族文化发展、繁荣,提高瑶文化的知名度,使瑶文化走向世界。

再次,继承和发展传统瑶医瑶药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②。

江华县瑶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江华县瑶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江华县瑶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尹萧;刘艳萍;唐晨美;冯莉【摘要】为了中国中医药地更好发展,笔者在湖南省江华实地调研了解瑶医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瑶医是瑶族医学特色疗法,瑶医学是瑶族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瑶族古今医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但瑶医药的传录方式靠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自成体系.以致许多瑶医特色疗法失传,通过采取采访瑶医传人了解瑶医的传承,跟随瑶医进山采药认识瑶医的疗效与采取过程,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瑶医现状,努力完善疾病防治、诊疗技术体系,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科技创业月刊》【年(卷),期】2016(029)018【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湖南省江华县;瑶医药;可持续发展;传承;特色疗法【作者】尹萧;刘艳萍;唐晨美;冯莉【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部署,且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中的杰出贡献荣膺该奖。

为了中国中医药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笔者来到湖南省江华实地调研了解瑶医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1.1 调研地点与内容1.1.1 湖南省江华县湖南省江华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县总人口51万,其中瑶族人口34万,占66.7%,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也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自然资源丰富,遍地是宝。

素有“绿色宝库”和“天然药库”之美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药材资源,瑶医药资源丰富具有坚定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瑶医瑶药文化
江华县瑶族医药学研究会会长罗振习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打造神州瑶都品牌,构建健康和谐社会,大力宣传瑶医瑶药,弘扬古老民族文化。

瑶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瑶族医药文化。

今天,我们将掀开一个古老民族——瑶族,几千年的历史面纱,它蕴藏着深厚、神秘的瑶族医药文化历史,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具有悠久的瑶医瑶药文化历史,是一个分布较为广泛的跨境民族。

千百年来,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

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

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

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

繁衍,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勤劳勇敢的瑶族同胞,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善于识别瑶山中的各种草、木的根、枝、花、果,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而闻名于世。

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更难于考查。

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古籍记载中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瑶族药史。

但是可以说:自有了瑶民族之时就形成了瑶医瑶药,它跟悠久的瑶族历史渊源相并存。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是使用着既古老而又原始的源汁源味的瑶山鲜草药,根据疾病的发展与发展进行治疗,为瑶民们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贡献。

瑶药是以草木为主,《后汉书·南蛮传》书云:瑶族先民“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这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为药的典籍。

瑶族先民既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肯定也会拿来“食”,拿来“敷”,拿来“洗”,拿来做药,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泽间有之。

”说的是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

作为瑶家一宝的灵香草,也多处见于宋代典籍中。

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道: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

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则记载了灵香草的生长条件、产地,泡制方法及销路,书中云:“瑶洞及静江、融州(今融安和大苗山),象州(今石龙),凡深山木阴沮洳之地,皆可种也”。

并将种植所得的灵香草“熏以烟火而阴于之”,然后运往山外出售。

灵香草可作药用,曾载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距瑶族种植,利用灵香草至少迟150~200年。

瑶族先民除用灵香草作香料、驱虫、驱蚊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及避孕绝育。

在周密的《齐东野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方春时,瑶女
数十,歌啸山谷,以寻药挑菜为事。

”可见,在宋代瑶族先民用药已相当普遍。

不仅习医之士,就是普通的平民妇女,都能“以寻药挑菜为事”。

这充分说明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

到了清代,瑶医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瑶族长期以来,依深山以居,刀耕火种。

以砂仁、芋、楠、漆、皮、藤为利,至地力竭,又徙他山”,“瑶族……善识草药,取之疗人疾,辄效”;“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寨行医”。

可见瑶族人民种植、利用草药的品种增多了,技术提高了,对各种草药的性味功能深入的认识,对临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起到“取之疗人疾,辄效”的疗效。

同时,已形成了一支专业或业余的医药队伍,扩大了行医范围。

“沿寨行医”大大方便了群众,从而也推动了瑶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壮大医药队伍。

特殊环境造就的独特瑶族医药,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在瑶族民间,瑶族医药已形成自己的传统。

她不仅广泛流传于民间瑶族医生中,还大量存在于民族风俗习惯之中,其内涵十分丰富,诊疗方法多彩独特。

如在诊病方法上,除了采用望、闻、问、触并以问诊为主的方法外,常用的还有面诊、目诊、耳诊、舌诊、掌诊、足诊、甲诊、腹诊、药物诊等,总结出了风、锁、痘等病症名称。

在治疗方法上,除了采用瑶山丰富的动植物药内服、外敷、外擦、药浴、,药挂、药佩、药熨、药灸、药垫等外,还常使用针灸、磁灸、骨灸、蛋灸、火灸、艾叶灸、打火罐、按摩、刮痧、挟捏痧、杉刺、阴阳火攻、熏洗、神火滚按、割治、针刺、陶针、植物刺等方法治疗疾病。

治疗
的病种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精神病科等。

对于毒蛇伤害,跌打刀伤,风湿瘫痪及避孕绝育的治疗,也有许多特效良方。

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瑶族先民对于一些特殊的人体生理及病因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对于用药,基本上都采用山区盛产的民族药(草药及动物药),并以鲜用及饮片为主、部分经特殊炮制后使用。

其用药历史极其悠久,在实践中还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瑶医常用药。

瑶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千里大瑶山之中,这里生长着茂密的各种植物与野生动物,更容易使瑶民们识别各种草、木的根、枝、花、叶、果、皮入药提供了治疗百病的有利因素。

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会使用这些树根、花、草来为患者解除病痛。

由于祖祖辈辈的瑶医师们不断的总结、摸索和积累,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瑶医师既诊病,又卖药,就形成了瑶族民间传说中的瑶医瑶药。

瑶医瑶药经过数千年的临床运用,在瑶民族居住区形成了使用瑶药来防病治病的各家各派传承体系。

从整体上讲,自古以来瑶医瑶药治病、配方用药没有统一的用药方剂。

由于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记载,传承方式比较神秘封闭,瑶族几千年都以口授形式相传,无文字记载。

奇方妙药只是祖传,使用传承方法是以口耳相传,临症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父传子,子传孙的家规族规传承方式。

在上属传承方法中,促以说明瑶医瑶药治病用药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完全没有统一,而延续至今。

但是在民间同样流传着一些共
同用药的顺口溜,比喻说:治疗风湿病就流传这样一句彦语:“两脚扒不开,就用走马胎”;跌打损伤中有:“不怕骨头打成水,就用一剌两嘴”、“不怕骨头打成棉,就用黄花道水莲”等等。

我们姑且不论它的药用效果如何,这样的顺口溜在民间依然流传着。

我家前辈老人在瑶医药临床实践中也总结出一首认药、采药、治疗为一体的口决诗,并代代相传。

其诗意是“腾木中空能消风,对枝对叶瘀血通,多毛多剌消炎热,面光多浆排毒脓。

”还特别要求学习瑶医瑶药弟子必须掌握领会认药、采药、治疗诗的含义,为学习瑶医瑶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瑶医药传承工作曾出现过两次低潮阶段。

其原因跟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上世纪60—70年代是文革时期,大部分瑶族青年都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去。

瑶家弟子普遍认为学“草药无义”,加上收费低,没有社会地位,不受重视,上属情况是造成瑶医瑶药传承工作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百业兴旺。

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国家立法出台了《国家执业医师法》,法律规定凡行医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方可有行医资格。

当时占95%以上的民族民间医生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中、西医药基础理论学习,想考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那是比登天还要难。

于是民间医师要想从医就一定会被卫生执法人员以无证行医和非法行医论罪。

在这种环境中,大部分的民间医师看到学习瑶医药没有出路,不得不改行
外出打工,这就出现了第二次瑶医瑶药传承工作走向失传和消亡的地步。

在当时的形势下,很多老瑶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束手无策,心想难道不成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就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真是愧对祖先。

加上近年来不少年愈古稀的老瑶医又相继谢逝,绝大部分瑶医药技术没有传承下来,这是瑶医药领域里无法弥补的损失。

此时此刻,根本就没有人敢出面来搭理和拯救瑶医瑶药面临失传的局面。

经过多方的思考,我找了几位比较有名望的老瑶医进行商量,大家都身有同感,一致认为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先传承下来的瑶医药宝贵遗产。

建议由我起草向县委、县政府、科协、民政局申请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医药学研究会。

于2006申报成功,本人任会长,及时开展抢救、收集、挖掘、整理瑶医药传承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县主管部门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的具有迫切性的问题,要求挖掘、整理民族、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并加以总结和利用。

由此可见瑶医瑶药技术的重要价值和濒危现状已得到了政府高度的重视,加强瑶医药技术研究势在必行,瑶医瑶药的春天已经到来,散落在民间的单方、秘方和传统疗法即将得到及时挖掘、整理、推广和利用。

江华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江华县罗氏祖传瑶族医药治疗风湿骨痛病“贴灵丹”疗法,神奇的瑶药、痔疮的克星、痔疮不开刀、瑶医有绝招等祖传瑶医瑶药传统治疗技术
于2008年至2011年成功申报为湖南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同时2011年江华瑶族自治县民宗局赵辛保先生收集、整理主编的《湖南瑶医瑶药》一书已正式出版,2011年江华县卫生局成立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医药学会。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各位瑶医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神州瑶都这支瑶医瑶药奇葩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瑶医瑶药传承工作一定会后继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