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论复习与思考题
科学思维复习题
科学思维复习题《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复习题目(请结合大纲一起看)1、思维有哪些特征?1)概括性:思维反映依赖事物的固体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2)间接性:思维往往通过其他事物(知识与经验)作为中间媒介间接的认识事物的本质3)问题性:思维总是指向与解决某个问题4)能动性: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2.思维活动有哪些?1)思维过程的智力运演思维以动态、过程的形式存在,通过各种智力运演来实现。
基本的智力运演是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也包括比较、分析、推理的智力运演。
2)思维与实践活动思维起源于劳动;实践为思维提供了感性材料;而客观事物的规律和规则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思维加以认识和反映。
3)机器的工作和人的思维机器在某种范围内可以代替人脑的工作,达到和人的思维相同的结果,有时比人脑的思维速度还要快一些;而机器的“思维”是依据既定的程序,轮流尝试各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找到符合当前问题的解;而人的思维是在了解了问题的各要素以及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4、思维主体的能力结构有哪些?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即思维主体在实践中收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分析,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2)科学思维的能力感知觉能力;记忆储存能力;逻辑加工能力;思维的调控能力;思维的想象能力等。
3)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分为自然语言、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等4)自我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5、思维的主体是什么?思维主体是指从事思维活动的承担者。
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知识、掌握一定思维方法和科学实践手段的人可以成为思维的主体。
6、思维的客体是什么?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1)物质客体:自然客体:即思维主体的活动指向自然界;社会客体:是由人和社会物质系统要素构成。
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2)精神客体:精神活动(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产品(知识、理论、文艺作品等)7、思维工具是什么?思维的工具包括逻辑和语言。
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
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科学语言。
22-23年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题目
方法论:思考一:谈谈学习本门课程对你写硕士论文有何帮助?思考二:结合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的认识。
思考三:你认为矛盾与和谐是什么关系?思考四:你觉得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有规律有可寻吗?为什么?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思考五: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性研究方法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与理论指导意义?思考六: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思考七: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大纲一、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文化自信为主题,选取适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自身。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
并且当代社会实践和现实为开放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状态。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最本质的作用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1)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能够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生命力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结合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被传承下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纲要及思考题
导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人们正确解释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伟大变革。
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一)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是远古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一,神话传说是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社会的认识。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展,这时人们借助原始思维能力来认识世界和社会。
人们的原始思维已经能够把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来,把自己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从自身的感受和自身的需要去审视外部分世界,在观念中创造出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
原始人赋予的这种理想人物以超自然、超现实的形式和力量,创造出神的观念,构想出神话传说。
人类的原始思维方式具有直接感受性、抽象幻想性和具象表征性。
•第二,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集体表象是在原始集体中为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识倾向或解释方式,在一定的集体中世代相传,它先于个人而存在,对每一个成员的认识活动发生深刻的影响。
集体表象引导原始初民以一种神秘的眼光感知和思考世界,从而引起个体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感情。
•第三,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是作为一种口头文学而出现和存在的。
由于没有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人们还不能创造出抽象的文字符号系统,所以只好通过口头的讲述来传播他们的思想观念。
但是,这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不能广泛的传播,不能及时的传播,不能精确的传播。
•(二)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就是以人类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作为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参照系。
从人类以往的历史活动和发展过程中采纳经验、吸取教训是这种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调节行为、创造未来。
•以史为鉴是人们认识社会和社会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
它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明确地意识到人们的认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外部参照系。
科研方法论复习题库
B. 创新精神
C. 发现问题
D. 其他
正确答案: A:
25( )是对问题的解答可以通过科学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加以经验或实验检验,并推导出特定的可以验证的论断。
A. 范域性
B. 待解性
C. 明晰性
D. 可证性
正确答案: D:
26( )是指同一领域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或理论与外部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等不一致产生的问题。
A. 事实标准
B. 转化标准
C. 需要标准
A. 哲学
B. 自然科学
C. 社会科学
D. 其它
正确答案: A: 科学的分类
5( )指出了科学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我们无法从某一单一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它。
A. 亚里士多德
B. 西泽修
C. 波塞尔
D. 爱因斯坦
正确答案: C: 科学的哲学范畴
6“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按照( )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处于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之中。
A. 调查研究
B. 实验研究
C. 观察研究
D. 应用研究
正确答案: B: 科学研究的类型
3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使用了“科学”代替“( )”
A. 福泽瑜吉
B. 西泽修
C. 康有为
D. 格致
正确答案: D: 科学的概念
4( )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规律性认识,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概括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思维科学
B. 哲学
C. 范式
D. 研究
正确答案: A:
13( )继承了实证主义思想,并创立了逻辑原子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之思考题
第一次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探索了劳动、分工等,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5. 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2015)一、名词解释1、“理念型”根据一定的价值关联,从一定的观点出发,通过对现实复杂关系的思想过滤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内在统一的、不矛盾的思维图像或纯粹的概念,它是一种思想的秩序;据此比较复杂的现实与其之间的异同,并对多样化的复杂现实状况做出理性诊断——在它们之间具有一致性的地方去解释一致性的根据,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去诠释不一致的原因;它既是价值关联的,又是价值无涉的。
“理念型”是一种思维逻辑上的完善物,它对经验现实不是摹写和复制,而是综合和建构。
它是一种乌托邦。
理想类型是韦伯对经验现实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解释的“坐标原点”,是他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理解的“透视镜”。
“理念型”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存在于主观思维中的关于某些现象的典型形态的概念模式。
“理念型”的特点在于,虽然构成这个概念模式的各要素存在于现实之中,但是这种 “理念型”却很少或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之中。
换句话说,“理念型”是根据一种主观价值观,通过对客观经验事实的主观抽象、概括,从而做出对客观经验事实的一种陈述体系。
“理念型”虽不是对经验事实的客观描述,可也不是虚构的,而是来自于对抽象的现实。
2、“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即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因其实际利益而与现代工业社会融为一体,对现存的秩序持一种维护态度。
表现出一种“非政治化”的倾向。
在“一体化”社会中,同一性原则压倒了否定性原则,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在自由民主、高度技术化、高度统一的社会框架内,发达工业社会成为“没有反对派”的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一体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 社会与国家的一体化。
晚期资本主义科技进步与国家干预同步增长,导致政治行为的膨胀化,政府行为渗入社会所有领域,传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已经失效,国家社会化与社会国家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 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化。
《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总结:本文主要回答了《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并对其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正文:1.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来探索社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
实证研究主要以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来验证社会学理论。
质性研究更关注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常采用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
量化研究则侧重于统计分析和数值计算,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等来得出结论。
3. 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理论构建、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探讨和规范。
4. 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学的研究有何影响?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学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提供了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社会学者合理选择研究题目、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5.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有何区别?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社会学主要关注整个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而其他社会科学可能更关注特定领域或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6. 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比如,社会学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等)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社会学也可以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理解员工行为和组织环境。
结论:通过对《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的回答,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社会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并认识到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014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第二次思考题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次思考题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1.什么是科学?“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
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
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
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
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
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
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1.什么是科学?"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
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
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
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根底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历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
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根底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开展规律。
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
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
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奉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说明知识进展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开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导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4、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5、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并评价“纯学术研究”的研究范式?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4、如何理解从实际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5、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应当怎样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谈谈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联系自己的学科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限度?4、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5、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有何方法论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3、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第六章复习思考题: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2、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3、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第七章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联系与区别?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3、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势?注:带*号为参考思考题。
科研基本方法概论重点复习思考题
科研基本方法概论重点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只有28、29、30题没有包含在重点中)1、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是什么?科学的概念:科学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随着各种认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逐渐形成的对某些事物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知识。
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是科学认识的一种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现象由不知道到知之较少,再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进而逐步深化进入到事物内部发现其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
具体来说,科学研究是整理、修正、创造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工作。
2、科学研究的特点?(1)科研的继承性科研的继承性是指科研是传承、连续、终身学习的不断认识过程,是科研工作者一代一代进行探索、不断发现真理并积累科学知识的过程。
(2)科研的创新性科研的创新性是指科研工作者具有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强烈兴趣,这种求是的理念是人们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内在动力源泉。
科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进步。
3、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艰苦劳动,也是一项复杂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程序。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科学研究往往在大的方面包括几个相互衔接的环节,游戏构成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所谓科学研究程序,使之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最基本、最有成效的步骤。
研究领域不同,可言程序亦有所不同。
在科研工作中,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并遵循有效的研究程序,是事半功倍、获得正确研究结果的必要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程序一般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环节。
(1)确立科研课题此阶段是整个科学研究中剧哦战略意义的阶段,科研课题的选择于可行性论证,直接关系到科研的成败。
科研工作者必须以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去发现各种问题,并从中归纳、提炼出具有科查研究价值的课题。
(2)获取科学事实获取科学事实是课题研究的基础,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课题的需求收集和整理科学事实。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XXX《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XXX主义活的灵魂。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发展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范围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XXX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
XXX的辩证法和XXX的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评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XXX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3.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常常意想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使令个别积极思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马克思的“科学”四个概念的比较。
古希腊的“科学”,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是形而上学近代的“科学”中产生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使哲学和科学才分道;人文主义的“科学”中强调全部知识都是人的思想从人的经验中得出的。
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马克思的“科学”和我们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需要的概念一致,认为科学是作为一切有系统的学问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马克思的“科学”中的科学“工具”不同,古希腊的“概念”,宗教的上帝的“意志假设”,近代的“实验科学”,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二、实证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举例说明。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举例说明:实证主义是一种规范的态度,关涉我们如何使用“知识”、“科学”、“认识”、“信息”等术语。
三、解释学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实证主义的对立。
举例说明n 1,明确时代的“意义危机”之拯救在于科学方法论问题。
伽达默尔明确解释学是人文科学方法论。
n 2,超越实证主义。
寻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达到比实证主义更源始的基础。
这是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明确的理论使命。
n 3,主体间性。
反对抽象的主客二分的非解释学基础的“客观主义”。
科学与对象之间存在主体间性的意义理解(精神文化)基础关系。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的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论强调实践性和历史性,注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1、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2、历史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研究社会现象必须考虑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3、综合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倡采用多种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包括实证方法、辩证法、历史分析法等。
4、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1、确定研究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确定需要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
2、进行文献回顾: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3、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回顾的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4、提出理论假设: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解释问题的理论假设。
5、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6、总结研究成果: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建议。
四、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它也强调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导论,参考第42页)1.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其内涵和特征是怎样的?人类认识社会的五种方式:——神话传说神话传说的内涵: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是远古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
那时的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久,认识能力很低,主要是借助于原始思维对社会进行认知,其认识成果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以“讲故事”等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特点:第一,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社会进行认识,初步具备了在观念中把自己与对象区别开来并把自己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的能力,进而在观念中创造出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具有极度的夸张性、再造性和超现实性。
第二,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集体表象:是在原始集体中为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识倾向或解释方式。
这种方式世代相传,先于个人而存在,对每一个成员的认识活动发生深刻影响,并引导原始居民以一种神秘的眼光感知、思考世界,从而引起该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重、恐惧、崇拜等情感。
)第三,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局限性:很难传播那些广泛性、复杂性和精确性的知识。
特别是由于个体表达能力限制,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真,以讹传讹。
——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内涵:就是人类以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作为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参照系;其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调节行为、创造未来。
这种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
以史为鉴的特点:第一,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中找到了反观自我和现实的镜子,意味着人类已经不仅能够把“主我”与“客我”区别开来,而且把“现实中的我”与“历史上的我”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
第二,表明了人们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关注:现实的结果都是历史活动造成的,不仅物质生产如此,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也如此。
正是源于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结果”的把握,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历史意识”。
以史为鉴的缺点: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命定论的色彩或英雄史观、循环史观的特征。
——理性求知理性求知内涵:即以人类理性为根据和尺度,去理解和评价社会历史与现实,并进一步在观念中构建和创造社会的未来。
这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过程中的,与中世纪神学和经典诠释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理性求知的特点:第一,要求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理性批判。
强调人类必须从其内在合理性的要求出发并以其为尺度,去科学评价历史中发生的一切和现实社会状态,揭示其合理性并加以褒扬,暴露其反理性并无情鞭挞。
第二,要求对未来进行理性建构。
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对封建主义、宗法观念、神学目的论等进行深入批判的同时,也力求以理性为基本原则去构建资本主义的“理性王国”。
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人权等,既是批判封建主义的基本尺度,也是构建资本主义王国的基本原则,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不过应是这种原则的现实化、对象化、组织化。
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不断出现,也正是这一理性批判的结果。
从乌托邦到“太阳城”,从实业制度、协作制度到“共产主义移民区”,都是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理性认识”。
——实证方式实证:即可检验、可证实,是近代经典自然科学最本质的规定和要求。
实证方法的核心:认为任何一种观察、陈述或假说,只有得到足够充分的实证材料或实验结果的支持,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
实证科学的基本内涵:精确性、确定性、可重复性实证认识的缺陷是:否定或拒斥本体论研究的必要性,主张所谓科学只问“是什么”,不必问“为什么”。
——非理性方式非理性方式:理性的过度张扬导致了非理性因素的忽视和压抑,引起了人们对于人的情感。
意志、欲望和个性等非理性因素的关注,这为社会生活和社会人认识中非理性认识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探索了劳动、分工等,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不合理性,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的理想。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把它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对阶级斗争进行了历史考察,初步揭示了阶级斗争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3.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⑴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⑵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过程中,还要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自身。
⑶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其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第二,当代社会实践和现实为开放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最关键的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状态。
理论工作者要勇于和善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批判、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4.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请简要说出它们的内涵和特征。
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客观性原则要求我们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
(2)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对社会的研究纳入自然——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赋予社会认识活动以宏大的历史背景;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现实活动着的个人为出出发点,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把各个分散的、零碎的社会现象看作社会总体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织结构,特别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
(3)主体性原则即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该原则具有三个要求:要求我们充分承认人在社会活动和历史进步中的主体地位,善于揭示人类活动的主体效应;要求我们对主体作具体分析,不要陷入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两个极端,更不要割裂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要求我们认识到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性。
(4)具体性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要求我们分析任何一个深化问题,都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任何社会现象都应当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和时间特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考察,做出定性、定量和定时的分析与判断,从与其他事物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具体了解和掌握。
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要着力分析各阶级、阶层之间具体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揭示阶级社会的特殊矛盾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探寻不同阶级、阶层在经济上的不同地位,用以解释他们在社会政治权力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及对立。
(5)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善于在静态的研究中发现其动态因素,回答稳定状态下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善于研究社会怎样从一种稳定状态而通向另一种新的更高稳定状态的条件、途径等;要求我们在认识社会时,将那些处于相对静止、相对独立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要素按照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机制来进行观察,从内部矛盾和外部冲突的交互作用中理解社会机体的活动、变幻与发展,在相互交织的状态和影响中把握事物本质的存在属性和活动规律。
第二讲(第一章,参考第81页)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离开了问题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一特点,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始终饱含强烈的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句话也应用于社会科学。
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
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而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奥秘正在于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社会科学研究要重视实践经验,但不是停留于经验,而是要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发现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在个别中找到一般,在特殊中寻求普遍。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所在。
科学理论是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是理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感觉经验,是观点的表达不是材料的简单概括。
实践经验就是对现象的感性认识,而没有从现象中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
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就是超越经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过程,就是从经验中发现规律、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材料中引出观点的过程,就是从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