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完整版)植物学实验

(完整版)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南瓜茎纵切片导管观察生科院10级1班09100103 卞磊图1 (南瓜茎纵切片螺纹导管)图2(南瓜茎纵切片网纹导管)图3(南瓜茎纵切片环纹导管)(在几个装片中没有找到梯纹导管)根据导管发育先后及其侧壁次生增厚和木化方式不同,可将导管分为五种类型: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环状的木化增厚次生壁;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螺旋带状木化增厚;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侧壁呈几乎平行的横条状木化增厚,与未增厚的初生壁相间排列,呈梯形;网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网状木化增厚,“网眼”为未增厚的初生壁;孔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大部分木化增厚,未增厚部分形成孔纹。

上述五种导管类型中,前两种导管出现较早,常发生于生长初期的器官中,导管直径较小,输水能力较弱,未增厚的初生壁还可随器官伸长而延伸;后三种导管多在器官生长后期分化形成,导管直径大,每个导管分子较短,输导效率高。

有时在一个导管上可见到一部分是环纹加厚,另一部分是螺纹加厚;有时梯纹和网纹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也有网纹和孔纹结合而成网孔纹的过渡类型。

导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

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它们是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成的一种输导组织。

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 element)。

在导管分子的发育初期,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微管、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的分化和继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导管分子的侧壁形成各种纹饰的次生加厚,端壁逐渐解体消失,形成不同形式的穿孔(单穿孔或数个小孔组成的复穿孔)。

具有穿孔的端壁称为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

穿孔的形成及原生质体消失使导管成为中空的连续长管,有利于水分及无机盐的纵向运输。

植物学实验 第六章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学实验 第六章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夹竹桃叶横切-示旱生植物叶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3)水生植物睡莲浮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4)水生植物眼子菜沉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的维管束
小麦的维管束
五、思考题
3.马尾松针叶的结构与其生长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的?
1、松针中小,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 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层,气孔内陷。 2、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 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 3、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与小麦叶脉的详细结构:
玉米的维管束鞘只有一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内含 有比叶肉细胞个大、数多的叶绿体。其外紧密毗连着 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型”的结构----四碳植物。
小麦维管束鞘是两层,外层细胞壁薄,个大,含叶绿 体较叶肉细胞少。内层细胞壁厚,细胞也小,几乎不 含叶绿体。因此小麦没有“花环”结构----三碳植物。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1.显微镜的安装和使用
高倍镜的用法 (1)低倍镜找到清晰物像。 (2)将需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3)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移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4)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1.显微镜的安装和使用
油镜的使用方法 (1)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标本的概况。 (2) 更换高倍物镜,视野中央。 (3) 镜台缓缓下降约1.5 cm,再把油镜转到工作位置。 (4) 在盖玻片上所要观察的位置滴一小滴香柏油,细心拧动粗调螺旋,使镜台上升。从侧面观察物镜前端与标本的距离,油滴接触,慢慢提升镜台,至物镜前端接近而没有碰到盖玻片为止。这步操作要特别小心,防止油镜压碎标本或损坏油镜(油镜的工作距离约0.2 mm)。 (5) 眼睛从目镜中观察,拧动细调螺旋,使镜台慢慢下降到能看清标本。这步操作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细调螺旋的方向拧错,以防压碎标本。 (6) 观察完毕后,下降镜台约1 cm,把油镜转离光轴,及时清洁。擦镜纸擦1~2次,去油,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2次,擦镜纸擦1次。顺镜头直径方向,不圆周擦。 (7) 复原 聚光器下降约1 cm 。把物镜转离光轴。下降载物台,载物台上标本移动器移到适当位置,关闭内置光源。
3.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一层细胞,由表皮原发育 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特点:(1)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有显著的胞间隙 (2)外皮层:排列疏松 (3)内皮层 1)凯氏带定义: 示根的内皮层 2)凯氏带结构:栓质,不透水 ,因而,皮层中的水液只能通过内皮层细胞本身进入内面的中柱,不能通过细胞间隙进入内面的中柱 3)凯氏带功能:选择,调节物质进入中柱的功能
实验三 种子和幼苗
2.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蓖麻(图1-29)小心剥去外种皮,其内有一层白色的薄膜为内种皮,其内肥厚部分为胚乳。通过狭面刀片把胚乳剖为两瓣,可以看到叶脉显著的子叶平铺在胚乳下,子叶下端的小突起物为胚根。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1、泥胡菜菊科43、苦苣菊科2、柏树柏科44、一年蓬菊科3、打碗花旋花科 45、酸膜叶蓼蓼科4、小叶女贞木犀科46、破铜钱伞形科5、朱顶红石蒜科47、通泉草玄参科6、八仙草景天科48、红花醡浆草醡浆草科7、猪殃殃茜草科49、红继木金缕梅科8、活血丹唇形科50、白茅禾本科9、八仙花虎耳草科51、鸢尾鸢尾科10、苏铁苏铁科52、吉祥草百合科11、紫荆豆科53、马蹄金旋花科12、桂花木犀科54、荠菜十字花科13、榉树榆科55、莎草莎草科14、小叶黄杨黄杨科56、构树桑科15、雪松松科57、三叶草豆科16、樱花蔷薇科58、斑种草紫草科17、枫杨胡桃科59、剪股颖禾本科18、金边大叶黄杨卫矛科60、云南黄馨木犀科19、锦带花忍冬科61、五爪金龙葡萄科20 瘦风轮唇形科62、大金鸡菊菊科21、凌霄花紫葳科63、大叶黄杨卫矛科22、爬山虎葡萄科64、朴树榆科23、麦冬百合科65、雀麦禾本科24、香附子莎草科66、灰灰菜藜科25、三色堇堇菜科67、狗牙根禾本科26、石竹石竹科68、鸡爪槭槭树科27、繁缕石竹科69、葱兰石蒜科28、毛茛毛茛科29、佛座唇形科70、细叶芹伞形科30、空心莲子草苋科71、鸭跖草鸭跖草科31、八角金盘五加科72、稗草禾本科32、杜英杜英科73、含笑木兰科33、红叶石楠蔷薇科74、紫薇千屈菜科34、灯台树山茱萸科75、紫叶小檗小檗科35、樟树樟科76、合欢豆科36、野老鹳草牻牛儿苗科77、海桐海桐科37、赤地利蓼科78、黄鹌菜菊科38、卷耳石竹科79、无患子无患子科39、车前车前科80、喜树蓝果树科40、风轮菜唇形科81、臭荠十字花科41、星宿菜报春花科82、大叶女贞木犀科42、鹅观草禾本科83、南天竹小檗科84、葎[lǜ]草桑科85、红继木金缕梅科86、阿拉伯婆婆纳玄参科87、马褂木木兰科88、夹竹桃夹竹桃科89、二球悬铃木悬铃木科90、枫香金缕梅科91、紫叶酢浆草酢浆草科92、龙葵茄科93、罗汉松罗汉松科94、窃衣伞形科1、泥胡菜菊科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 科。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营养器官1.茎的形态术语根据茎的性质和寿命可分为:(1)木本茎,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具有木本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

乔木:植株高大、主干显著直立,上部繁盛的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常于近地处分枝的木本植物。

半灌木:外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

(2)草本茎: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

具有草本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根据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在一个生长季完成全部生长史的植物。

二年生草本: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在第一年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直至枯萎死亡。

多年生草本:生存期超过2年以上的草本植物。

植株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进行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生长季节末死亡。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

(2)缠绕茎:茎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

(3)攀缘茎:茎柔软,不能直立,借助攀缘器官攀附他物上生。

(4)平卧茎:茎细长柔软,平卧地面生长。

(5)匍匐茎:茎平卧地面生长,节间极长,节上有不定根2.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以上的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总叶柄上着生的叶称为小叶,着生小叶的轴状部分称为叶轴。

3.描述10种植物的叶,并给出图片○1天竺桂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教学
单位
专业
名称
园林技术
课程
名称
植物学基础
姓名
学号
年级
实验名称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基本结构特征
2.初步掌握制作装片的方法
3.熟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制作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装片。
(1)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将已经洗过的载玻片用细纱布擦干,擦拭载玻片时,用左手的补植和食指夹住载玻片的左右两端,右手将纱布包住载片两面上下擦拭,擦好后,拿载玻片时只能接触载玻片的边缘,切勿触摸载玻片表面,以免沾上油渍。擦盖玻片时,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边缘,把纱布铺在右手掌上,从上下两面轻轻夹住盖片,平均用力慢慢轻擦。
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上,每个染色体被着丝点牵引垂直于赤道面,纺锤丝已明显形成。
4.后期。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自着丝点处分开,由于染色体牵丝逐渐缩短的牵引作用,使其向细胞两极移动,分裂成为两组染色体。
5.末期。两组染色体分别达到两极之后,逐渐由粗变细,最后恢复丝状或颗粒状。与此同时,重新建造了核膜、核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核。成膜体形成并以其边缘向旧细胞壁扩展,逐渐形成新细胞壁。
实验报告
教学
单位
专业
名称
课程
名称
姓名
学号
年级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2)用吸管吸水,滴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
(3)撕取洋葱鳞茎表皮。取一个洋葱鳞茎,纵剖8瓣,剥一片老嫩适度的鳞片叶,从其凹下的一面中部用刀片划出约3毫米宽的刻痕,然后用尖头镊子轻轻刺入表皮层,用镊子夹住表皮朝一个方向轻轻撕下,将其撕下的内表皮迅速放在滴有水滴的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其展平并除去气泡。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叶片的结构观察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

2. 理解叶片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植物叶片(如桑叶、玉米叶等)2. 显微镜3. 刮刀4. 玻片5. 染色剂(如苏木精、碘液等)6. 清洁水7. 滴管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刮刀轻轻刮取叶片表面的一层细胞。

2. 制片:将刮取的细胞层均匀涂抹在玻片上,滴加适量的染色剂,用另一玻片轻轻压平,制成临时玻片。

3. 观察:将临时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焦距,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

4. 记录:详细记录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部分的特征。

实验结果:1. 表皮:叶片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表皮细胞,细胞壁较厚,具有保护作用。

2. 气孔:在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气孔,气孔由两个相对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调节水分和气体的交换。

3. 叶肉:叶肉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4. 叶脉:叶脉呈网状分布,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 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表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气孔的调节作用、叶肉的代谢作用以及叶脉的运输作用都是叶片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玻片制作不均匀、染色剂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提示我们在以后的操作中需要更加细心和谨慎。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观察了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目镜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b、调节细准焦螺旋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b、调节光源亮度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d、画图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b、调节至最低物镜c、换新片d、用低倍镜观察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b、载物台放至最低c、取下载玻片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

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后含物细胞核细胞膜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液泡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4)晶体——液泡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位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化,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皮,维管柱,皮层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密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3)染色时间充分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有五种类型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成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2、机械组织有何类型,简述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机械组织:厚角组织:细胞壁在细胞角隅加厚,一般存在于幼茎和叶柄内厚壁组织——纤维:以尖端交错连接,多成束,成片分布于植物体中,根据存在部位可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石细胞:可单个或成群分布,或形成连续的坚硬组织,在植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均存在,少数植物的根中也有发现实验五、藻类植物1、根据绿藻门中各类群植物形态结构特征,探讨生物在自然中的演化趋势1)从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衣藻属是单细胞生物,有鞭毛无液泡、细胞质水绵属则由一系列细胞构成不分枝的丝状体,无鞭毛但有液泡与细胞质2)由水生到陆生衣藻属有鞭毛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可见其生活在水中水绵属合子耐旱性强,水涸不死小球藻属能在土壤中存在丝藻属有固着器,能进行营养繁殖,可生活在岩石上实验六、菌物观察1、黑根霉和青霉形态结构有何不同?黑根霉是匍匐生长的无隔菌丝,有垂直向上的孢子囊梗,孢子囊及向下生长的假根青霉是有隔菌丝,营养菌丝上生有长而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且分生孢子梗能经2—3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分子孢子小梗顶端产生多个圆形,成串的分子孢子2、异层地衣和同层地衣的结构有何不同?异层地衣有上皮层、藻胞层、髓层、下皮层同层地衣有上皮层、髓层、下皮层(衣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实验七、苔藓植物观察实验八、蕨类植物观察1、怎样从显微镜下识别蕨类植物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器位于假根附近呈球状突出于配子体表面,外层细胞是精子器的壁,较厚颈卵器位于原叶体腹面凹刻处,位于生长点下方精子器上方且比精子器大颜色较深实验九、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以小麦为例比较禾本科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有何异同?根:1)禾本科植物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且只有初生结构2)禾本科植物外皮层由机械组织细胞构成,内皮层细胞五面加厚,有通道细胞3)2者在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它们的初生构造都由表皮、皮层、维管柱构成茎:叶: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叶片——上表皮表皮毛,气孔器下表皮2)叶肉——海绵组织栅栏组织3)叶脉——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表皮:a、由长细胞和短细胞构成b、细胞排列整齐规则c、气孔器——保卫细胞副卫细胞d、刚毛e、泡状细胞2)叶肉:等面叶3)叶脉:a、平行脉序b、无维管形成层c、木质部“V“形实验十、种子植物营养器官(二)木本植物旱生环境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有何特点?1)降低蒸腾:外形上——叶片小而硬结构上——表皮细胞小,且外壁增厚,外壁外面有厚的角质层,表皮外常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局限在气孔窝内,表皮下面常有下皮层,形成复表皮。

植物学综合实验

植物学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组员: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类型3.掌握幼苗的类型4.掌握临时制片的方法二、实验材料1.玉米幼苗、马铃薯、西红柿、小麦幼苗、蓖麻幼苗等2.器具: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等3.试剂: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溶液三、试验方法、内容与步骤1.实验内容(1)白色体白色体是不含可见色素的质体,多存在于幼嫩细胞或储藏细胞中,有些植物叶的表皮细胞中也含有白色体,多位于细胞核周围;圆球形无色(气孔器副卫细胞,表皮细胞)(2)叶绿体保卫细胞中的绿色颗粒(3)后含物淀粉粒:三种,单粒,复粒,半复粒。

大小不同,卵圆形或圆形,具有脐点、轮纹蛋白质:椭圆形糊粉粒,每个糊粉粒外为无定型。

蛋白中间有1-2的球晶体和1-多个多面形拟晶体脂肪油滴:可被苏丹Ⅲ溶液染成橘黄色。

圆形透明,有些会逸出细胞外晶体单晶体(洋葱、蒜,长方形多边形)针形结晶体(紫竹梅叶下表皮)晶簇(夹竹桃叶片横切)像花朵2.实验方法(1)徒手切片法在培养皿中放入清水,将欲切材料断面沾水,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材料,拇指略低于食指和中指,材料切面应稍高于食指,其余手指略低于食指,以免切片时损伤手指。

右手执刀,将刀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朝内指向材料切割面饼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以均匀快捷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以臂力带动刀片水平切割移动(手腕不必用力)。

切片时动作要迅速,材料一次切下,切忌停顿或拉锯式切割。

连续切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下的薄片轻轻移动到盛水的培养皿中备用。

(切片时应注意要连续切片,不要切一片看一片,否则切不出好的薄切片且费时;切片过程中有时因用力不均或刀不锋利而出现切片倾斜的现象,要及时修正)(2)临时制片技术用毛笔或镊子挑选最薄而透明的切片将浸泡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用纱布擦净。

擦载玻片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其边缘,右手将纱布包住载玻片的上下面,朝同一方向轻轻擦拭;擦盖玻片时则应小心,应先将纱布铺在右手掌中,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边缘轻纺纱布上,然后右手拇指和食指从上下两面隔纱布轻轻夹住盖玻片擦拭,用力均匀,勿将盖玻片弄破。

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学的实验基本操作和观察方法。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

3. 学习植物组织的观察和识别方法,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杨树叶、菊花花瓣等。

2. 仪器与试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碘液、蒸馏水、酒精、盐酸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实验步骤:①取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等植物材料,用刀片切取薄片。

②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切片展开。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切片上,确保盖玻片与切片接触良好。

④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切片。

⑤将制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观察项目:①细胞核:观察细胞核的大小、形状、位置、染色情况。

②细胞质:观察细胞质的颜色、透明度、流动情况。

③细胞壁:观察细胞壁的厚度、颜色、结构。

2. 植物组织的观察与识别(1)实验步骤:①取杨树叶、菊花花瓣等植物材料,用刀片切取薄片。

②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切片展开。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切片上,确保盖玻片与切片接触良好。

④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切片。

⑤将制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植物组织的特征。

(2)观察项目:①叶组织:观察叶片的结构,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叶肉等部分。

②花组织:观察花瓣的结构,包括花瓣形态、颜色、质地等。

③根组织:观察根的结构,包括根尖、根毛、导管等部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洋葱鳞片叶细胞: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染色较深;细胞质透明,流动较快;细胞壁较厚,呈白色。

(2)马铃薯块茎细胞:细胞核较小,呈椭圆形,染色较浅;细胞质较透明,流动较慢;细胞壁较薄,呈淡黄色。

(3)胡萝卜根细胞:细胞核较小,呈圆形,染色较浅;细胞质较透明,流动较慢;细胞壁较薄,呈淡黄色。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第一章:植物学实验基本技能1.1 实验工具的使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学习如何使用剪刀、镊子等工具进行植物样本的整理和观察。

1.2 植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样本进行采集。

学习如何正确地保存植物样本,以保持其观察质量。

第二章:植物细胞的观察与分析2.1 植物细胞的显微观察学习如何制作植物细胞切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学习如何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2 植物细胞的染色与分析学习如何对植物细胞进行染色,以增强细胞结构的可见性。

学习如何分析染色后的细胞结构,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

第三章:植物组织的观察与分析3.1 植物组织的显微观察学习如何制作植物组织切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

学习如何识别植物组织的不同类型,如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基本组织等。

3.2 植物组织的分析与记录学习如何分析植物组织的结构特征。

学习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和报告,包括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描述。

第四章:植物器官的观察与分析4.1 植物根的观察与分析学习如何观察植物根的结构,并识别不同类型的根。

学习如何分析根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2 植物茎的观察与分析学习如何观察植物茎的结构,并识别不同类型的茎。

学习如何分析茎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植物分类学基础5.1 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学习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习如何使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5.2 植物分类学实验学习如何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整理。

学习如何使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类报告。

第六章: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与分析6.1 植物花的观察与分析学习如何观察植物花的结构,并识别不同类型的花。

学习如何分析花的结构与生殖功能之间的关系。

6.2 植物果实的观察与分析学习如何观察植物果实的结构,并识别不同类型的果实。

学习如何分析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之间的关系。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内容不仅与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而且相对独立。

植物学实验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学习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

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逐步提高实验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程简介编辑植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5)植物学实验内容主要有:1.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构造;2.植物体各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3.植物的系统分类;4.植物与环境;5.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植物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形态结构与生理内容相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规范的工作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部分实验中开展拓展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尽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但考虑到实验的相对独立性及实验材料会受到季节性影响等原因,实验顺序可作适当调整或适当增减内容。

2目标要求编辑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能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掌握植物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植物组织、器官的详图及简图;能熟练地解剖植物各器官并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熟练地掌握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能正确识别本地区常见的植物,特别是校园植物;能够独立完成某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及植物蜡叶标本制作、鉴定等工作;能独立开展与植物学相关的科学研究。

[1]3实验用品编辑必备用品:绘图铅笔两只(一只HB、一只3H)、实验报告纸、橡皮、三角板或小尺子、镊子常用仪器:电视显微镜、体视电视显微镜、录像机、投影仪、幻灯机、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平台扩大镜、冰箱、恒温箱、烘箱常用玻璃器皿:培养皿、滴瓶及滴管(少量为棕色)、烧杯、树胶瓶、标本瓶、酒精灯、两桶、玻棒、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常用工具:解剖针、镊子、剪刀、刀片、枝剪、手铲、采集箱其它:石棉网、三角铁架、电炉、毛笔、铅笔、纱布、擦镜纸、滤纸、标签、橡皮筋、透明胶带、毛巾、洗衣粉、火柴、平刷等。

植物学系实验报告

植物学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2. 探究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水稻、玉米等。

2. 植物生长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天平、培养箱、培养皿、剪刀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小麦、水稻、玉米等植物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进行正常生长。

2. 分别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生长激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3. 将植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4.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植物放入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观察植物生长发育情况。

5.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

6.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变化,分析植物生长激素对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生长素对小麦、水稻、玉米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显微镜观察发现,生长素处理组植物细胞分裂速度加快,细胞体积增大。

2.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分裂素处理组植物细胞分裂速度加快,细胞核增大。

3. 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显微镜观察发现,赤霉素处理组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壁增厚。

4. 脱落酸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脱落酸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死细胞 隔离盘
藻殖段
蓝藻门(原核):颤藻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异形胞
*藻丝外有胶质鞘
*无公共胶质鞘
蓝藻门(原核):念珠藻属
蓝藻门(原核):鱼腥藻 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蓝藻门(原核):螺旋藻属
蓝藻门(原核):色球藻 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舟形藻属
根管藻属
羽文藻属
硅藻门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细胞生出横 隔,形成三 个细胞,上 部双核,下 部及喙突单 核
喙突核 流入下 部细胞, 形成双 核细胞
真菌门 担子菌亚门 锁状联合过程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银耳
木耳
灵芝
真菌门(担子菌亚门)
马勃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地衣门三形态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子实层
桑花解剖
花萼 桑葚果(聚花果) 雌花 雄花 雌蕊纵切 (顶生胎座)
肉质花萼 (桑葚食 用部分)
桑葚解剖
桑科—桑属—桑花及果
实验九:观察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桑科、山毛榉科
托叶环
有托叶环
有白色乳汁
隐头花序
桑科—榕属—无花果(三大特征)
实验九:观察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桑科、山毛榉科 金缕梅亚纲—壳斗目—壳斗科
花程式: *K(5)C5A∞G(5:5:2) 茎:木本。 叶:单叶互生,边缘有尖锐锯齿 花:花序为伞形花序 果:梨果。
实验一:植物检索表的应用和编制
雄蕊 二体雄蕊
旗瓣
翼瓣 龙骨瓣
花萼
中文名 学名 科 亚科
蚕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验——南瓜茎纵切片导管观察
生科院10级1班09100103 卞磊
图1 (南瓜茎纵切片螺纹导管)
图2(南瓜茎纵切片网纹导管)
图3(南瓜茎纵切片环纹导管)
(在几个装片中没有找到梯纹导管)
根据导管发育先后及其侧壁次生增厚和木化方式不同,可将导管分为五种类型: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环状的木化增厚次生壁;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螺旋带状木化增厚;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侧壁呈几乎平行的横条状木化增厚,与未增厚的初生壁相间排列,呈梯形;网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网状木化增厚,“网眼”为未增厚的初生壁;孔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大部分木化增厚,未增厚部分形成孔纹。

上述五种导管类型中,前两种导管出现较早,常发生于生长初期的器官中,导管直径较小,
输水能力较弱,未增厚的初生壁还可随器官伸长而延伸;后三种导管多在器官生长后期分化形成,导管直径大,每个导管分子较短,输导效率高。

有时在一个导管上可见到一部分是环纹加厚,另一部分是螺纹加厚;有时梯纹和网纹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也有网纹和孔纹结合而成网孔纹的过渡类型。

导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

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它们是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成的一种输导组织。

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 element)。

在导管分子的发育初期,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微管、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的分化和继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导管分子的侧壁形成各种纹饰的次生加厚,端壁逐渐解体消失,形成不同形式的穿孔(单穿孔或数个小孔组成的复穿孔)。

具有穿孔的端壁称为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

穿孔的形成及原生质体消失使导管成为中空的连续长管,有利于水分及无机盐的纵向运输。

导管还可通过侧壁上的纹孔或未增厚的部分与毗邻的细胞进行横向运输。

根据导管的发育先后和侧壁木质化增厚方式,可将其分为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五种类型。

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和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这类导管是在器官的初生生长早期形成的,位于初生木质部中的原生木质部,其导管分子细长而腔小(尤其是环纹导管),且其侧壁分别呈环状或螺旋状木质化加厚,输水能力弱,有时同一条导管的不同部分可出现环纹与螺纹增厚。

由于其增厚的部分不多,未增厚的管壁部分仍可适应于器官的生长而伸延,但易被拉断。

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网纹导管(reticulated vessel)和孔纹导管(pitted vessel)这类导管是在器官的初生生长中后期和次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位于初生木质部中的后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其导管分子短粗而腔大,输水效率高(尤其是孔纹导管)。

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的侧壁分别呈梯状和网状增厚,孔纹导管的侧壁则大部分木质化增厚,未加厚的部分则形成纹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