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动手做一说课稿北师大版.doc
小学数学北师大一年级下册四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教学设计
动手做(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内容。
《动手做(一)》主要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剪、拼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在学生认识了四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某些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拼图,加深了学生对图形本身特点的感受,渗透“对称”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设计思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像力的空间。
在课中从学生的感知入手,设计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
同时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以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减拼等活动进一步的认识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不断的积累和丰富熟悉活动经验。
3.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对简单图形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合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4张不同形状的彩色纸,教师准备两套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图片。
教学流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一个孩子进行简单的拼图,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和这些图形打个“招呼”吧!教师逐一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同学们一起来认识。
教师:你会用这些图形拼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嘛?谁来试一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五、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 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 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 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和圆。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它们的知识。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纸飞机,有没有哪位同学会折纸飞机? (学生自由回答) 请一位同学演示纸飞机的叠法,并讲解过程。 揭示课题:动手做(一)
《动手做(一)》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下册《有趣的图形》单元的课时内容《动手做(一)》。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 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拼一拼
动 手 做 (一) 折一折 剪一剪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让学生通过对简单的图形的折一折、剪一剪、 拼一拼的活动,使 学生体会到一个图形可以分成不同的图形。同时,这个活动也加深 了学生对图形本身特点的感受,渗透了“对称”的思想。
【设计意图:在动手折纸飞机的活动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有利 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自然地进入下面的活动,同时使学 生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变化及特征。】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有趣的图形》说课稿
《有趣的图形》说课稿《有趣的图形》说课稿1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
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理念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
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流程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图形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类等方法,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图形,比较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操作中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图形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图形,比较它们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图形的特征。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教案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40至41页的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将简单几何体的底面画下来的活动,并安排了三个“动手做”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
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又让学生折正方形纸,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对于这些知识,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地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
教材在本节中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能折出不同的图形。
把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图形。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力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提供空间。
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动手做(一)》主要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剪、拼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前面学习的《认识图形》中,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动手做(一)》。
这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节。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在前会用纸折出好几种作品;也有的学生能折一种作品;还有一些学生什么也不会折。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各有侧重。
设计思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像力的空间。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动手做(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2.动手做(一)设计说明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基于上述目标,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折纸、剪纸、拼组的过程中将简单的图形变成美丽的图案,并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还能深刻感受到图案的组成和美化过程,体会了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折、剪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拼组的时间。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尽情地创作。
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案。
学生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纸、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智慧王国里玩一玩,想去吗?进入智慧王国前请你们先欣赏几幅图画,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这些图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答对了才能进入智慧王国。
(师逐一展示三幅图画)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平面图形来动手做一做。
[板书课题:动手做(一)]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智慧王国里玩一玩吧!(课件出示:智慧王国)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王国这一情境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由三幅简笔画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第一关:折一折,剪一剪。
1.把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两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试着把它折成相等的两部分。
操作后汇报并演示。
折法预设:折法一:对边折,折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
折法二:对角折,折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动手做(四)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动手做(四)说课稿
《动手做(四)》说课
一、说教材
我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动手做(四)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成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动手做”系列活动的延续和发展。
结合本节课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涂、说、拼七巧板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意识,难点在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说教法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对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获得的,为此我将自己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沟通者,为学行创造大量操作探究的活动,和学生一同在“做中学”。
1、实践,空间观念——做中学。
”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本节课通过“涂、拼、说、玩七巧板”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操作,亲身感知运用图形,在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创。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篇1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局部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根底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根底。
教材表达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会识别这四种图形。
3、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假设干、平面图形假设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开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师宗县一小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动手做一说课稿北师大版
《动手做(一)》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一)”。
二、教材分析这是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中“图形的认识”部分的教学内容,本学段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立体和平面图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已有了大量的认识,经过学习《认识图形》后,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四种平面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动手做(一)》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应各有侧重。
四、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感受图案的组成和美化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图案的欣赏,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审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点难点重点:图形的辨认和图案的欣赏。
难点:感受图案的组成和美化的过程。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纸、剪刀。
七、教学流程复习导入------>复习平面图形,为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用同一个图形折出两个相同的图形。
↓巩固训练------>能用几个相同的图形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
↓课堂总结------>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图形的特征。
八、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思路:通过智慧王国这一情境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由三幅简笔画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第一关:折一折、剪一剪设计思路:玩闯关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效果较好,而且在智慧王国里有学生熟悉的朋友,能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动手做(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说课稿一、说教材《动手做(一)》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学生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的基础上,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情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图形的经验。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已有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五、说教法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一些有趣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2)提问:你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平面图形。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折纸,尝试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折成大小、形状相同的两部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动手做(一)》有趣的图形教学说课课件
大正方形。
( ×√ )
错因分析: 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
形,如图所示: 或 。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此题错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得不准确。
1.折飞机。(选自教材
2.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试 一试。(选自教材
3.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 这些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选自教材
把附页图1中的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 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二 探究新知
把附页图2中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分别折 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 探究新知
把附页图2中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分别折 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 探究新知
把附页图2中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分别折 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上下两边对齐, 左右两边对齐, 沿相对顶点的
然后折。
然后折。
连线折。
把教材附页图 2 中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 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 比一比。
知识提炼
正方形可以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或 三角形;长方形可以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 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三角形(至少有两条边 相等)可以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圆可 以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半圆。
四 拓展练习
想一想
4. 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小试牛刀
请你按照要求在图形上画一条线。
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知识点2 拼组图形
用剪出的图形照样子拼一拼。
知识提炼
用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图形,可以拼成不同 的有趣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有趣的图形动手做》北师大版(2023秋)
举例:将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正方形,或将一个长方形分解为两个三角形。
(3)图形创意画的制作:鼓励学生利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画制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举例:引导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组合成一幅具有想象力的画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有趣的图形动手做》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有趣的图形动手做》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有趣的图形》。本节课主要内容为:1.基本图形的认识,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2.图形的拼组和分解;3.图形创意画的制作。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加深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和图形的拼组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图形的特征和图形的拼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手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图形拼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基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第3课时动手做(二)教案北师大版
第3课时动手做(二)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在活动中运用七巧板拼图,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难点:利用七巧板设计并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培养创新意识。
课件、一套七巧板、双面胶。
同学们,你们喜欢拼图游戏吗?(出示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起玩七巧板拼图游戏。
1.认识七巧板。
介绍七巧板的来历:(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上面图、文)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发明了一种桌子,……后来这种桌子演变成了一种玩具,它十分巧妙好玩,人们叫它“七巧板”。
师:你能说说七巧板是由哪几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吗?学生自由交流,并汇报:三角形有5个,1、2、4、6、7号是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
师:3号图形你认识吗?(不认识)这种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师:观察1号和2号,你有什么发现?用你的七巧板比一比。
(这两个一样大)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两块重叠在一起比较)还有完全一样的图形吗?学生比对寻找,汇报发现:4号和6号图形也是完全一样的。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0页中间填空。
2.拼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拼图。
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照样子拼图。
师:你还有不同的拼法吗?学生交流活动,自由拼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拼的情况,展示学生拼图的结果,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对有创意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动手拼出这些图形,并说说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第2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拼图,并讲出“守株待兔”的故事。
第3题让学生抢答,巩固前面的计算。
第4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组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可用一副或多副七巧板来拼,并在全班展示。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七巧板有趣吗?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图案。
回家后和你的爸爸妈妈玩玩七巧板拼图的游戏吧!对于七巧板,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基本上会拼、摆比较简单的图形,但他们对七巧板的理解并不全面,在动手拼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拼图的意义,只是机械地动手操作。
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难点: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合。
课件、简笔画、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圆形纸、剪刀。
出示教师画的简笔画,如下: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画的画,画得好吗?你能说说每幅图像什么呢?每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学生看图争先恐后地抢答。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图形变化的游戏,你会发现图形之间的许多奥秘。
1.折一折。
(1)把正方形纸折成两部分。
师:请大家拿出你准备的正方形纸,你能把它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一般会有两种折法:一是上下或左右对折,二是斜着对折。
师:用剪刀沿折痕剪一剪,比一比,看你折出来的两部分是不是一样的?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给予肯定。
师:还能想到其他折叠方法吗?(引导学生明确:只要通过正方形中心,就都可以把正方形分为一样的两部分,如图:。
)(2)把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纸折成两部分。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你准备的长方形纸、三角形纸和圆形纸,像折、剪正方形纸一样,把这些图形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再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再上台演示,汇报。
师: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能折成同样大小的两部分吗?(不是。
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其中两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才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师小结:把长方形横着对折、竖着对折、斜着对折,只要沿通过长方形中心的任意一条线对折,都可以把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有两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沿三角形不一样的那条边的中心和相对的顶点的连线对折,可以把三角形折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沿通过圆的中心任意一条线对折,都可以把圆折成两个一样的半圆。
2.拼一拼。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中间和下面拼图。
师:这些图都是几个小朋友折出来的纸拼起来的,你能照样子拼一拼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起来的吗?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动手做说课稿
动手做说课稿【教材简析】动手做(二)是北师大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教材安排了三个“动手做”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本节课“动手做(二)”是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从而巩固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平面图形组合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设计理念】本节课借助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认识的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班上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动手能力比较差,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不强,操作时我行我素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难度变大。
因此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学会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做数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生自主活动: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及收获从而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
3、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用七巧板自由拼图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设计、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拼图任务【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套七巧板.【教具准备】:一套七巧板,多媒体课件。
庆城县XX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8
动手做(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教学准备: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学步骤:一、基本训练(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二、探知导学1、学生动手操作提问: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动手折一折方法一:方法二:2、学生试一试老师提问:长方形、三角形、圆分别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3、交流汇报长方形可以这样折:三角形:圆:4、利用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拼出你喜欢的图形)三、尝试训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想一想,做一做)四、巩固训练教材练一练1题。
(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材练一练3题:(组织学生动手折,并说出折的过程)五、课堂小结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美。
六、作业设计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2、用两个○,一个□,一个△,两个□,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图形?9 总复习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
总复习的编排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且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会认整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灞桥区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8
动手做(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教学准备: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学步骤:一、基本训练(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二、探知导学1、学生动手操作提问: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动手折一折方法一:方法二:2、学生试一试老师提问:长方形、三角形、圆分别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3、交流汇报长方形可以这样折:三角形:圆:4、利用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拼出你喜欢的图形)三、尝试训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想一想,做一做)四、巩固训练教材练一练1题。
(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材练一练3题:(组织学生动手折,并说出折的过程)五、课堂小结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美。
六、作业设计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2、用两个○,一个□,一个△,两个□,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图形?单元复习提升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
2.熟练地掌握两种方法表示整时,进一步认识整时。
3.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熟练认整时。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钟表、电子表学具准备:钟表、电子表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认识钟面1.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2.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3.时针:钟面上又短又粗的指针叫时针。
认识整时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1.汉字表示法:写成几时,如8时写个数字8后面写个“时”。
2.电子表数字的形式: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是在“:”的后面写两个“0”,前面是几时就写数字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做(一)》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一)”。
二、教材分析
这是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中“图形的认识”部分的教学内容,本学段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立体和平面图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已有了大量的认识,经过学习《认识图形》后,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四种平面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动手做(一)》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应各有侧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感受图案的组成和美化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图案的欣赏,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审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点难点
重点:图形的辨认和图案的欣赏。
难点:感受图案的组成和美化的过程。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纸、剪刀。
七、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复习平面图形,为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做好铺垫。
↓
探究新知------>用同一个图形折出两个相同的图形。
↓
巩固训练------>能用几个相同的图形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
↓
课堂总结------>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图形的特征。
八、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思路:通过智慧王国这一情境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由三幅简笔画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第一关:折一折、剪一剪
设计思路:玩闯关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效果较好,而且在智慧王国里有学生熟悉的朋友,能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总结出用折、剪、比的方法把一个图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后面的内容学生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有很多种折法。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出不同的折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及表现自我的空间。
第二关:拼一拼,说一说
设计思路: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图案,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活动中、操作中掌握知识,引导学生乐学、善学,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有了鲜明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模仿再自由创意,既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展开合作学习,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在同桌说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接纳别人的观点,分享成功的体验。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第三关:猜一猜
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关:折一折
设计思路: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
四、小结
设计思路:通过一系列的闯关游戏,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重要的是使学生手脑并用,充分参与,达到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