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一类金融产品。

按合约类型的标准分类: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1. 远期合约(forwards):指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起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数量的相关资产。计算远期价格是用交易时的即期价格加上持有成本(carry cost)。根据商品的情况,持有成本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仓储、保险和运输等等。

远期价格=即期或现金价格+持有成本

2. 期货合约(futures):也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期货合同是标准化的在交易所交易,远期一般是OTC市场非标准化合同,且合同中也不注明保证金。主要区别是场内和场外;还有一个是期货有盯市 marking to market,保证金交易。二者的定价原理和公式也有所不同。

交易所充当中间人角色,即买入和卖出的人都是和交易所做交易。

特点:T+0交易;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可卖空;强行平仓制度。

3. 期权合约(options):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①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敲定价格〕。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②权利金。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③履约保证金。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④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买方预期标的物价格会超出执行价格时,他就会买进看涨期权,相反就会买进看跌期权。

期权合约都包括四个特别的项目:标的资产、期权行使价、数量和行使时限。

4. 互换合约(swaps):也译为掉期或调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例如,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这

又称为利率互换。

期货与期权习题与参考答案

期货学补充习题与参考答案 ▲1.请解释期货多头与期货空头的区别。 远期多头指交易者协定将来以某一确定价格购入某种资产;远期空头指交易者协定将来以某一确定价格售出某种资产。 2.请详细解释(a)对冲,(b)投机和(c)套利之间的区别。 答:套期保值指交易者采取一定的措施补偿资产的风险暴露;投机不对风险暴露进行补偿,是一种“赌博行为”;套利是采取两种或更多方式锁定利润。 ▲3.一位投资者出售了一个棉花期货合约,期货价格为每磅50美分,每个合 约交割数量为5万磅。请问期货合约到期时棉花价格分别为(a)每磅48.20美分;(b)每磅51.30美分时,这位投资者的收益或损失为多少? 答:(a)合约到期时棉花价格为每磅$0.4820时,交易者收入:($0.5000-$0.4820)×50,000=$900; (b)合约到期时棉花价格为每磅$0.5130时,交易者损失:($0.5130-$0.5000) ×50,000=$650 ▲4.请解释为什么期货合约既可用来投机又可用来对冲。 答:如果投资者预期价格将会上涨,可以通过远期多头来降低风险暴露,反之,预期价格下跌,通过远期空头化解风险。如果投资者资产无潜在的风险暴露,远期合约交易就成为投机行为。 ▲5.一个养猪的农民想在3个月后卖出9万磅的生猪。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交易的生猪期货合约规定的交割数量为每张合约3万磅。该农民如何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对冲,从该农民的角度出发,对冲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 答:农场主卖出三份三个月期的期货合约来套期保值。如果活猪的价格下跌,期货市场上的收益即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如果活猪的价格上涨,期货市场上的损失就会抵消其现货市场的盈利。套期保值的优点在于可以我成本的将风险降低为零,缺点在于当价格朝着利于投资者方向变动时,他将不能获取收益。 ▲6.现在为1997年7月,某采矿公司新近发现一个小存储量的金矿。开发矿井需要6个月。然后黄金提炼可以持续一年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设有黄金的期货

赫尔《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教材精讲(互 换)【圣才出品】

第7章互换 第一部分本章要点 1.利率互换及其定价 2.货币互换及其定价 第二部分重难点导学 7.1 互换合约的机制 互换是指两家公司之间达成的在将来互换现金流的合约,在合约中,双方约定现金流的互换时间及现金流数量的计算方法。 例7-1:假定现在时间为2012年3月1日,某公司签署了一个一年期的远期合约,在合约中这家公司同意在一年后以每盎司1200美元的价格购买100盎司的黄金,一年后,公司收到黄金后可以马上在现市市场将黄金变卖。这个在2013年3月1日生效的远期合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互换合约,在此合约中,公司同意在一年后也就是在2012年3月1日以现金120000美元换取数量为100S美元的现金流,S为一年后黄金的市场价格。 例7-2:考虑一个在2012年3月5日开始3年的利率互换合约。假定微软同意向英特尔支付年息5%、本金1亿美元所产生的利息;英特尔向微软支付6个月期及由同样本金所产生的浮动利息。微软为定息支付方(fixed-rate payer),英特尔为浮息支付方(floating-rate payer)。假定合约约定双方每6个月互换现金流。这里的5%固定利率为每半年复利一次。这一互换如图7-1所示。

图7-1 微软及英特尔之间的利率互换交易 第1次利息互换发生在2012年9月5日,2012年3月5日确定的6个月期的LIBOR 为4.2%。 微软将向英特尔支付固定利息:250万美元=1亿×5%/2; 英特尔将向微软支付浮动利息:210万美元=0.5×0.042×1亿。 第2次利息互换发生在2013年3月5日,2012年9月5日确定的6个月期的LIBOR 为4.8%。 微软将向英特尔支付固定利息:250万美元=1亿×5%/2; 英特尔将向微软支付浮动利息:240万美元=0.5×0.048×1亿。 实际支付: 在2012年9月5日微软向英特尔支付40万美元(250-210); 在2013年3月5日微软向英特尔支付10万美元(250-240)。 表7-1 微软支付本金1亿美元的固定利率并收入浮动利率的3年期利率互换的现金流(单位:100万美元) 表7-2 表7-1中的互换在最后交换本金时的现金流(单位:100万美元)

期权与期货的对比分析

期权与期货的对比分析 期权套保相对期货套保存在很多优势,但期权套保相对期货套保绝对的优势是不存在的,期权和期货一样也仅仅是一种策略工具,最终交易结果的好坏还是要建立在对行情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否在恰当的时机选择了合适的交易策略。 大多数现货企业对于如何运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比较熟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期权替代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呢?也就是说,只有期权套保具备期货套保所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选择用期权进行替代。我们来看一下期权相对期货所具备的优势: 期权策略相对期货可以更加精细。比如目前铜价49000,我们认为三个月后铜价很大概率会跌破46000。如果做期货的话,则只能在期货市场上做空,那么反过来看,价格真的从49000跌到了46000,一吨获利3000,这只是体现了铜价会跌3000的结果。至于铜价下跌过程是不是顺利,是先从49000涨到50000然后再跌到46000,还是直接从49000跌到46000,是三个月实现了这样的跌幅,还是一个月实现了这样的跌幅,这些都体现不出来。如果该策略观点用期权来实现的话,我们可以买入一个三个月期限执行价46000的看跌期权,期权费的高低综合反映了我们对执行价、到期期限、可能波动程度的看法。这其实就像赌球押注一样,期货交易只能押注两个队的胜负,而期权交易则可以押注两个队的比分,期权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帮助我们对行情涨跌过程进行描述。 买入期权可以用来管理极端风险。之前我们运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经常会面临套与不套的尴尬,如果全套,确实能够锁住价格单边变动风险,只留基差波动风险,但这样一来也基本上没有了潜在收益的可能,在这样的思忖过程中往往错过了套保的机会。期权的损益结构是非线性的,随着标的价格的变动,我们会发现期权的收益或者亏损会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比如,我们用买入看跌期权来对持有现货进行保护,当价格越跌越深,我们会发现标的同样的下跌幅度,看跌期权会加速获利,直到起到和期货做空同等的套保效果;当价格越涨越高,同样的上涨幅度,看跌期权亏损会越来越小,直到期权价值归零,最大亏损仅限于期权费,现货却继续可以因为价格上涨而获利。因此,期权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管理暴涨暴跌的价格风险。 卖出期权可以用来增强保值收益。如果目前螺纹价格是3300,我们持有螺纹现货,并且认为后续因为环保限产可能会上涨到3500,这时候我们肯定不会愿意用期货套保,这样就可以坐享价格从3300上涨到3500的全部好处。虽然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我们不愿意做空期货套保,但我们可以卖出一份执行价3500的看涨期权套保,也就是采用期权的备兑策略,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份权利金。当价格涨幅不超过3500的情况下,我们不但可以获得现货上涨带来的全部收益,还可以获得卖出看涨期权的全部期权费收入,从而增厚了我们的盈利。这种策略早在2002年就被CBOE利用,编制出了BXM指数。 基差对套保方向不利时,买入期权可以起到保险作用,从而减免期货套保进退两难的尴尬。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基差很大时用期货做买入套保,基差很小时用

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一类金融产品。 按合约类型的标准分类: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1. 远期合约(forwards):指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起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数量的相关资产。计算远期价格是用交易时的即期价格加上持有成本(carry cost)。根据商品的情况,持有成本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仓储、保险和运输等等。 远期价格=即期或现金价格+持有成本 2. 期货合约(futures):也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期货合同是标准化的在交易所交易,远期一般是OTC市场非标准化合同,且合同中也不注明保证金。主要区别是场内和场外;还有一个是期货有盯市 marking to market,保证金交易。二者的定价原理和公式也有所不同。 交易所充当中间人角色,即买入和卖出的人都是和交易所做交易。

特点:T+0交易;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可卖空;强行平仓制度。 3. 期权合约(options):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①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敲定价格〕。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②权利金。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③履约保证金。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④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买方预期标的物价格会超出执行价格时,他就会买进看涨期权,相反就会买进看跌期权。 期权合约都包括四个特别的项目:标的资产、期权行使价、数量和行使时限。 4. 互换合约(swaps):也译为掉期或调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例如,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这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期货的含义 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就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这个 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是期货合约所对应的现货,这种现货可以 是某种商品,如铜或原油,也可以是某个金融工具,如外汇、债券,还可以是某个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数。广义 的期货概念包括了交易所交易的期权合约。大多数期货交易所同时 上市期货与期权品种。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 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 投机。期货的不恰当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 的动荡。 期权的含义 期权(Option),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力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力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力, 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和约方称作买方,而出售和约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力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 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力的义务人。具体的定价问题则在金融工程学 中有比较全面的探讨。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一、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都是以买 卖远期标准化合约为特征的交易。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二、由于期权的标的物为期货合约,因此期权履约时买卖双方会得到相应的期货部位。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三、期货交易是期权交易的基础交易,内容一般均为是否买卖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权利。期货交易越

发达,期权交易的开展就越具有基础,因此,期货市场发育成熟和规则完备为期权交易的产生和开展创造了条件。期权交易的产生和发展又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进行期货交易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工具,从而扩大和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易内容。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四、在价格关系上,期货市场价格对期权交易合约的敲定价格及权利金确定均有影响。一般来说,期权交易的敲定的价格是以期货合约所确定的远期买卖同类商品交割价为基础,而两者价格的差额又是权利金确定的重要依据。 期货与期权交易之间的关系五、期货交易可以做多做空,交易者不一定进行实物交收。期权交易同样可以做多做空,买方不一定要实际行使这个权利,只要有利,也可以把这个权利转让出去。卖方也不一定非履行不可,而可在期权买入者尚未行使权利前通过买入相同期权的方法以解除他所承担的责任。

期货与期权

Chapter 1-3 March 29 Chapter 4-6 April 19 Chapter 7-9 May 17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2 Explain carefu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dging, 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1.27 The current price of a stock is $94, and 3-month European call options with a strike price of $95 currently sell for $4.70. An investor who feels that the price of the stock will increase is trying to decide between buying 100 shares and buying 2,000 call options (=20 contracts). Both strategies involve an investment of $9,400.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How high does the stock price have to rise for the option strategy to be more profitable? Chapter 2 Mechanics of futures market 2.15 At the end of one day a clearinghouse member is long 100 contracts, and the settlement price is $50,000 per contract. The original margin is $2,000 per contract. On the following day the member becomes responsible for clearing an additional 20 long contracts, entered into at a price of $51,000 per contract. The settlement price at the end of this day is $50,200. How much does the member have to add to its margin account with the exchange clearinghouse? 2.24 A cattle farmer expects to have 120,000 pounds of live cattle to sell in 3 months. The

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的区别与比较

大部分互换合约信用违约互换合约标准化程度非标准形式 标准合约标准合约交易场所通常在场外交易只在交易所交易大部分在交易所交易只有一方在未来有义务,被称为单边合约(unilater contracts)只有一方在未来有义务,被称为 单边合约(unilater contracts) 使买方可以对卖方行使某种权利,当情形对自己有利或者特定条件被满足时,买方可以行权使买方可以对卖方行使某种权 利,当情形对自己有利或者特定 条件被满足时,买方可以行权 损益不对称性损益不对称性 信用风险双方合约使双方暴露在对方违约的风险中双方合约使双方暴露在对方违约的风险中单边合约仅使买方暴露卖方违约风险中双方合约使双方暴露在对方违约的风险中单边合约仅使买方暴露卖方违约风险中 中途需要合约须双方同意,实物交割比例非常高。远期合约的两个合约即使是方向相仿也不能自动抵消杠杆没有杠杆效应通常用保证金交易,有明显的杠杆买方须支付期权费,卖方须缴纳保证金,有杠杆效应。 较高灵活性、满足交易各方需求谈判较为复杂、交易成本较高互换合约期权合约期货合约远期合约 较高灵活性、满足交易各方需求谈判较为复杂、交易成本较高非标准形式通常在场外交易 损益特性包括买卖双方在未来应尽的义务,被称为远期承诺(forward commitment)/双边合约(bilateral contracts)包括买卖双方在未来应尽的义务,被称为远期承诺(forward commitment)/双边合约(bilateral contracts)其他交割、执行方式例非常低,交易价格受最小 价格变动单位和日涨跌停板限定。大多数通过对冲抵 消,通常现金结算,极少实 买方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行权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决定行权与否通常用实物交割没有杠杆效应

期权与期货期末考试汇总

期权与期货期末考试汇总

期权与期货期末考试汇总(仅限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 2.期货经纪公司:又称期货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指令、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并收取手续费的中介组织,其交易结果由客户承担。 3.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结算完毕,如果某会员结算准备金明细科目余额低于规定的最低数额,交易所则要求该会员在下一交易日开市前30分钟补交,从而做到无负债交易。 4.保证金制度: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保证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这种制度就是保证金制度,所交的资金就是保证金。

5.涨跌停板制度: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成交价格不能高于或低于以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为基准的某一涨跌幅度,超过该范围的报价则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6.套利交易:套利交易指的是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未来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的交易方式。 7.基差交易:基差交易是交易者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交易价格,从而将出售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 8.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当前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9.外汇期货: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10.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 一、买卖双方权利义务不同 期货交易的风险收益是对称性的。期货合约的双方都赋予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想免除到期时履行期货合约的义务,必须在合约交割期到来之前进行对冲,而且双方的权利义务只能在交割期到来时才能行使。 而期权交易的风险收益是非对称性的。期权合约赋予买方享有在合约有效期内买进或卖出的权利。也就是说,当买方认为市场价格对自己有利时,就行使其权利,要求卖方履行合约。当买方认为市场价格对自己不利时,可以放弃权利,而不需征求期权卖方的意见,其损失不过是购买期权预先支付的一小笔权利金。由此可见,期权合约对买方是非强迫性的,他有执行的权利,也有放弃的权利;而对期权卖方具有强迫性。在美式期权中,期权的买方可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任何一个交易日要求履行期权合约,而在欧式期权交易中,买方只有在期权合约履行日期到来时,才能要求履行期权合约。 二、交易内容不同 在交易的内容上,期货交易是在未来远期支付一定数量和等级的实物商品的标准化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是权利,即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按敲定的价格,买卖某种标的物的权利。 三、交割价格不同 期货到期交割的价格是竞价形成,这个价格的形成来自市场上所有参与者对该合约标的物到期日价格的预期,交易各方注意的焦点就在这个预期价格上;而期权到期交割的价格在期权

合约推出上市时就按规定敲定,不易更改的,是合约的一个常量,标准化合约的惟一变量是期权权利金,交易双方注意的焦点就在这个权利金上。 四、保证金的规定不同 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要交纳保证金,因为他的最大风险是权利金,所以只需交纳权利金,但卖方必须存入一笔保证金,必要时须追加保证金。 五、价格风险不同 在期货交易中,交易双方所承担的价格风险是无限的。而在期权交易中,期权买方的亏损是有限的,亏损不会超过权利金,而盈利则可能是无限的——在购买看涨期权的情况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购买看跌期权的情况下。而期权卖方的亏损可能是无限的——在出售看涨期权的情况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出售看跌期权的情况下;而盈利则是有限的——仅以期权买方所支付的权利金为限。 六、获利机会不同 在期货交易中,做套期保值就意味着保值者放弃了当市场价格出现对自己有利时获利的机会,做投机交易则意味着既可获厚利,又可能损失惨重。但在期权交易中,由于期权的买方可以行使其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的权利,也可放弃这一权利,所以,对买方来说,做期权交易的盈利机会就比较大,如果在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交易中配合使用期权交易,无疑会增加盈利的机会。 七、交割方式不同

期货与期权考试重点

期货与期权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期货合约有交易双方在指定场所内按照相关规定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确定时刻,按 当前约定的价格,买卖某一确定资产的契约或协议 ●远期合约交易双方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确定时刻,按双方现在达成协议的确定价 格,买卖某一确定资产的契约或协议。 ●期权是一种衍生性合约,即当合约买方付出期权费后,在特定时间内则可向合约 买方,依合约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确定商品的权利 ●期货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基差是指同时点上现货价格与对应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 ●正向市场期货价格高于现货市场,或者,远期月份期货价格高于近期月份期货价 格。 ●反向市场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或者,近期月份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月份期货价 格。 ●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该期货价格价格加减双方协商 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现货商品买卖价格的交易方式。 ●利率期货合约是标的资产价格依附于利率水平的期货合约,即利率期货合约的标 的物为利息率产品。 ●转换因子是将交易所公布的标准债券期货价格的报价转换为特定债券报价的系 数,即可使长期标准国债的价格与各种不同息票率及到期限期的可用于交割的国债的价格具有可比性的这算比率,是一种价格转换系数。 ●跨式期权由具有相同执行价格、相同期限的一份看涨期权和一份看跌期权的构成 的组合。 ●投资性商品指投资者持有的、用于投资目的的商品 简答 一、期货合约与期权合约的关系 期货合约由远期合约发展而来 共同点:买卖双方约定于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的商品。 不同点:1.交易场所与管理方式及风险程度不同

期权套保与期货套保的对比

期权套保与期货套保的对比 期权与期货都可以用来对冲现货的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在实际应用上有以下几点区别: 1、期货的收益率与现货收益率呈线性关系,而期权的这一关系为非线性的。对于买入看跌期权的套保策略,当标的价格上升的时候,组合由中性Delta变为正Delta,如果不进行调仓,那么此时对冲不完全。理论上讲,完全对冲策略都将得到等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期货对冲的无风险益只来自于基差(价格方面)的不断收敛,而期权对冲的无风险收益来自于价格变化和时间价值损益两个方面。但从我们的从对冲效果上来看,股指期货对冲策略最稳定,套保效果更好,然而简单的期权对冲策略可以在满足套保需求的同时,赚取由收益曲线凸性带来的收益,两者各有利弊。 2、期权套保策略可以在价格对冲的同时实现对波动率的多空。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喜好不一,一般来讲,多数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该类投资者更适合买入看跌期权来做套保策略。如果市场在套保期内波动增大,那么持有的期权通过波动率增加得到额外的收益;反之如果波动率降低,则满足投资者厌恶风险方面的偏好;同理,对于风险喜好的恶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来对冲。综上,期权不但可以完成价格对冲,还可以做到风险方面对冲,其对冲效果更全面。 3、相对于我国现有的期货保证金制度,期权对冲策略效率更高。对于机构投资者,我国目前不允许用现货多头来充抵保证金,即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做对冲时必须以现金最为保证金。导致,一方面要预留大量现金,限制仓位(据统计,一般机构的Alpha产品的多头仓位不足70%),另外也会随时收到追加保证金要求(Margin Call)。如果用看跌期权对冲,持有者不存在信用风险,也就不需要保证金,此时多头仓位一般可以达到90%,同时也不用担心由于现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追加保证金要求。

期货、期权、互换案例

案例现代期货交易的目的已不再是商品的实际交割,而是为了套期保值或投机。套期保值者谋求风险的转移,而投机者则通过承担套期保值者转移出来的风险来谋求风险收益。所谓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投资者为预防不利的价格变动而采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它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其基本原理在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同向波动的,如果在现货市场上先买后卖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卖后买(或者,在现货市场上先卖后买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买后卖),两个市场上的盈亏便可以部分抵消。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假定A公司是一个大豆经销商,它于3月1日购进1000吨大豆,打算于5个月后销售出去。为了防止大豆价格下降引起损失,它可以在买入1000

吨大豆现货的同时,卖出1000吨9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货(在实际交易时,是卖出若干张既定数量的期货合约。) 假定在3月1日时,大豆的现货价为每吨4000元,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为每吨4500元。5个月后(也就是8月1日),大豆的现货价下降为每吨3800元,这时候A公司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大豆就有亏损。但是根据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同向变动的道理,它原先卖出的那种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也将下降,假定下降为每吨4100元,A公司就可以在卖出1000吨现货的同时,购入1000吨9月份大豆期货,从而消除其在大豆期货市场上的空头地位,并获得差价收入,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A公司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A公司损益情况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买入价 4000元/吨卖出价4500元/吨卖出价3800元/吨买入价4100元/吨亏损200元/吨盈利 400元/吨结果是,A 公司还有每吨200元的净盈利。反之,若

期货与现货、股票以及期权的区别

期货与现货、股票以及期权的区别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具有相同点:它们都是一种交易方式、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涉及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等。 期货与现货的区别大概有6个不同点: ★1、买卖的直接对象不同。现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商品本身,有样品、有实物、看货定价。期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期货合约,是买进或卖出多少手或多少张期货合约。 ★2、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交易是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马上或一定时期内获得或出让商品的所有权,是满足买卖双方需求的直接手段。期货交易的目的一般不是到期获得实物,套期保值者的目的是通过期货交易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从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中获得风险利润。 ★3、交易方式不同。现货交易一般是一对一谈判签订合同,具体内容由双方商定,签订合同之后不能兑现,就要诉诸于法律。期货交易是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一对一谈判交易(或称私下对冲)被视为违法。 ★4、交易场所不同。现货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交易灵活方便,随机性强,可以在任何场所与对手交易。期货交易必须在交易所内依照法规进行公开、集中交易,不能进行场外交易。 ★5、商品范围不同。现货交易的品种是一切进入流通的商品,而期货交易品种是有限的。主要是农产品、石油、金属商品以及一些初级原材料和金融产品。 ★6、结算方式不同。现货交易是货到款清,无论时间多长,都是一次或数次结清。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必须每日结算盈亏,结算价格是按照成交价加权平均来计算的。 期货和股票的区别大概有一下几点: ★1、期货的保证金交易方式将你股市资金的功能至少放大十倍,一万块钱的股票,你得交易一万才能买到;一万块钱的期货你只需要交10%即一千块钱就能买到。所以你一万的资金,可以当十万来投资。 ★2、期货可以做空,在同一张K线图上,股票只能做上涨挣钱。下跌只能等待。期货下跌可以做空,先高价10块卖出,然后跌下来5块低价买回来,一样挣到了5差价。 ★3、期货是T+0,买进之后可以立即卖出,一天可做许多个来回。这样增加了交易机会,同时错了可以立即止损。 ★4、期货市场机会更多,可以做多做空,就比股市增加了一倍的机会,再加上资金的10倍放大,可以简单的说期货比股市机会多20倍。

期货、期权、远期的区别与联系上课讲义

区分期货与远期、期权与期货的区别与联系 11406010302 会计三班 黄俊豪(一)区别 一、基本概念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 期权——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 远期——合约双方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标的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 二、期货和期权的区别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以远期交割的合同为标的物,防止市场变动,可提供价格保护。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1、标的物不同: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货合同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 3、履约保证不同: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4、现金流转不同:

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5、盈亏的特点不同: 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 6、部位了结的方式不同: 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可以平仓或进行实物交割的方式了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中,投资者了结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种:平仓、执行或到期。 7、合约数量: 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只有交割月份的差异,数量固定而有限。期权交易中,期权合约不但有月份的差异,还有执行价格、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差异。不但如此,随着期货价格的波动,还要挂出新的执行价格的期权合约,因此期权合约的数量较多。 8、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三、远期与期货的区别 1、交易对象不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远期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 2、功能作用不同。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现价格,远期交易中的合同缺乏流动性,所以不具备发现价格的功能。 3、履约方式不同。期货交易有实物交割和对冲平仓两种履约方式,远期交易最终的履约方式是实物交收。 4、信用风险不同。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信用风险很小,远期交易从交易达成到最终实物交割有很长一段时间,此间市场会发生各种变化,任何不利于履约的行为都可能出现,信用风险很大。

货币金融学——期货、期权、互换案例

期货案例 现代期货市场虽然脱胎于早期的远期合约交易,但是却同远期交易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现代期货交易的目的已不再是商品的实际交割,而是为了套期保值或投机。套期保值者谋求风险的转移,而投机者则通过承担套期保值者转移出来的风险来谋求风险收益。 所谓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投资者为预防不利的价格变动而采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它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其基本原理在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同向波动的,如果在现货市场上先买后卖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卖后买(或者,在现货市场上先卖后买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买后卖),两个市场上的盈亏便可以部分抵消。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 假定A公司是一个大豆经销商,它于3月1日购进1000吨大豆,打算于5个月后销售出去。为了防止大豆价格下降引起损失,它可以在买入1000吨大豆现货的同时,卖出1000吨9月份(或9月以后的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货(在实际交易时,是卖出若干张既定数量的期货合约。) 假定在3月1日时,大豆的现货价为每吨4000元,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为每吨4500元。5个月后(也就是8月1日),大豆的现货价下降为每吨3800元,这时候A公司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大豆就有亏损。但是根据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同向变动的道理,它原先卖出的那种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也将下降,假定下降为每吨4100元,A公司就可以在卖出1000吨现货的同时,购入1000吨9月份大豆期货,从而消除其在大豆期货市场上的空头地位,并获得差价收

入,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A公司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结果是,A公司还有每吨200元的净盈利。反之,若不做套期保值,该公司便会有每吨200元的净损失。当然,这只是众多种可能情况中的一种。一般说来,套期保值既不可能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完全抵消,更不可能保证投资者有一个净的盈利。但它确实可以使投资者在面临不利价格变动时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当现货市场价格朝有利的方向变动时,套期保值还会使投资者的盈利减少。总之,通过套期保值,投资者得到

期货与期权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期货合约有交易双方在指定场所内按照相关规定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确定时刻, 按当前约定的价格,买卖某一确定资产的契约或协议 ●远期合约交易双方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确定时刻,按双方现在达成协议的确定价 格,买卖某一确定资产的契约或协议。 ●期权是一种衍生性合约,即当合约买方付出期权费后,在特定时间内则可向 合约买方,依合约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确定商品的权利 ●期货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基差是指同时点上现货价格与对应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 ●正向市场期货价格高于现货市场,或者,远期月份期货价格高于近期月份期货 价格。 ●反向市场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或者,近期月份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月份期货 价格。 ●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该期货价格价格加减双方协 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现货商品买卖价格的交易方式。 ●利率期货合约是标的资产价格依附于利率水平的期货合约,即利率期货合约的 标的物为利息率产品。 ●转换因子是将交易所公布的标准债券期货价格的报价转换为特定债券报价的系 数,即可使长期标准国债的价格与各种不同息票率及到期限期的可用于交割的国债的价格具有可比性的这算比率,是一种价格转换系数。 ●跨式期权由具有相同执行价格、相同期限的一份看涨期权和一份看跌期权的构 成的组合。 ●投资性商品指投资者持有的、用于投资目的的商品 简答 一、期货合约与期权合约的关系 期货合约由远期合约发展而来 共同点:买卖双方约定于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的商品。 不同点:1.交易场所与管理方式及风险程度不同 2.合约标准化程度不同

货币金融学——期货、期权、互换案例

货币金融学——期货、期权、互换案例

期货案例 现代期货市场虽然脱胎于早期的远期合约交易,但是却同远期交易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现代期货交易的目的已不再是商品的实际交割,而是为了套期保值或投机。套期保值者谋求风险的转移,而投机者则通过承担套期保值者转移出来的风险来谋求风险收益。 所谓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投资者为预防不利的价格变动而采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它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其基本原理在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同向波动的,如果在现货市场上先买后卖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卖后买(或者,在现货市场上先卖后买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买后卖),两个市场上的盈亏便可以部分抵消。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 假定A公司是一个大豆经销商,它于3月1日购进1000吨大豆,打算于5个月后销售出去。为了防止大豆价格下降引起损失,它可以在买入1000吨大豆现货的同时,卖出1000吨9月份(或9月以后的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货(在实际交易时,是卖出若干张既定数量的期货合约。) 假定在3月1日时,大豆的现货价为每吨4000元,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为每吨4500元。5个月后(也就是8月1日),大豆的现货价下降为每吨3800元,这时候A公司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大豆就有亏损。但是根据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同向变动的道理,它原先卖出的那种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也将下降,假定下降为每吨4100元,A公司就可以在卖出1000吨现货的同时,购入1000吨9月份大豆期货,从而消除其在大豆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一)标的物不同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二)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期货合同则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 (三)履约保证不同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四)现金流转不同 在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五)盈亏的特点不同 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 (六)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金融工具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1)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交易中,买卖双方具有合约规定的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期权交易中,买方有以合约规定的价格是否买入或卖出合约的权利,而卖方则有被动履约的义务。一旦买方提出执行,卖方则必须以履约的方式了结其期权部位。 (2)买卖双方的盈亏结构 交易中,随着价格的变化,买卖双方都面临着无限的盈与亏。期权交易中,买方潜在盈利是不确定的,但亏损却是有限的,最大风险是确定的;相反,卖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潜在的亏损却是不确定的。 (3)保证金与权利金 交易中,买卖双方均要交纳交易保证金,但买卖双方都不必向对方支付费用。期权交易中,买方支付权利金,但不交纳保证金。卖方收到权利金,但要交纳保证金。 (4)部位了结的方式 交易中,投资者可以平仓或进行实物交割的方式了结交易。期权交易中,投资者了结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种:平仓、执行或到期。 (5)合约数量 交易中,合约只有交割月份的差异,数量固定而有限。期权交易中,期权合约不但有月份的差异,还有执行价格、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差异。不但如此,随着价格的波动,还要挂出新的执行价格的期权合约,因此期权合约的数量较多。 期权与各具优点与缺点。期权的好处在于风险限制特性,但却需要投资者付出权利金成本,只有在标的物价格的变动弥补权利金后才能获利。但是,期权的出现,无论是在投资机会或是风险管理方面,都给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择。 1.基础资产不同。金融期权与金融期货的基础资产不尽相同。一般地说,凡可作期货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可作期权交易。然而,可作期权交易的金融工具却未必可作期货交易。在实践中,只有金融期货期权,而没有金融期权期货,即只有以金融期货合约为基础资产的金融期权交易,而没有以金融期权合约为基础资产的金融期货交易。一般而言,金融期权的基础资产多于金融期货的基础资产。 随着金融期权的日益发展,其基础资产还有日益增多之趋势,不少金融期货无法交易的金融产品均可作为金融期权的基础资产,甚至连金融期权合约本身也成了金融期权的基础资产,即所谓复合期权。 2.交易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金融期货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称,即对任何一方而言,都既有要求对方履约的权利,又有自己对对方履约的义务。而金融期权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期权的买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3.履约保证不同。金融期货交易双方均需开立保证金账户,并按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而在金融期权交易中,只有期权出售者,尤其是无担保期权的出售者才需开立保证金账户,并按规定缴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履约的义务。至于期权的购买者,因期权合约未规定其义务,无需开立保证金账户,也无需缴纳保证金。

(简体)期权与期货案例分析(一)

《期权与期货》案例分析(一) 郑州“1.18" 事件 1999年1月18日,是个不年不节的星期一,但恐怕世界期货史将会记下这一天。 18日下午,郑交所发布《中郑商交字(1999)第10号》文宣布:“1999年1月18日闭市后,交易所对绿豆9903、9905、9907合约的所有持仓以当日结算价对冲平仓。”这意味着,这些合约的所有交易将在一夜之间全部对冲为零,并终止一切现货交割。 作为公布如此重大的决定,交易所竟未公布具体的风险源和风险程度,而只是用一句“为了进一步化解市场风险”而带过;也未公布参加理事会会议的成员、人数和表决结果。与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相比,期货市场的管理显得既缺乏透明度又缺乏规范性。 郑交所这一中盘毁局、交易销零的做法,使场内众多中小散户损失惨重,做套期保值的空头也将因不能交货而蒙受损失。当天闭市后,全场先是绝望愕然,紧接着便被指责叫骂所淹没了。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是相互对立的多方(预期价格看涨)和空方(预期价格看跌),交易所是非盈利性中介机构,因为它负责提供市场并监管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只有将自身利益置于市场之外,交易所的监管才能真正做到公平。但多年来,虽然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一直在调整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到位,此次事件便是一个极端的恶果。它终于把中国的期货市场推到了何去何从的最后一个岔口。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般中国媒体都不想沾期货,也不敢沾。不是因为那里的规则像迷宫一样,它毕竟还能理出头绪;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内幕太多,根本无从下手。多年来,中国的期货领域就像现代社会中一个半封闭的部落,寄生在整个经济社会的神经末端。外边的人,很少光顾那里,更少有人去过问那里的是是非非;里边的人,也很少和外边的社会过从交流,他们习惯了那里的一切规则,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包括内幕和不公。 但这次真的不同。当1月20日记者开始采访后,许多业内人士,包括近年来避媒体惟恐不远的期货经纪公司都积极和记者接触,要求曝光。大概是悲极,其言也真,他们说:“这在世界期货史上都绝无仅有。中国的期货市场从来就不公平,但这一次做绝了。我们希望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但如果必须在黑暗和失业中做出选择,我们宁肯失业。” 如果说市场目前笼罩了一片绝望情绪,一点也不过分。但亏损多少,已经是次要的,做期货的人都不那么脆弱;人们最愤怒的是游戏规则彻底失去了平衡,而没有平衡的游戏规则,客户今后将亏得更多,期货市场也必然死路一条。市场已把矛头完全指向了制定游戏规则的交易所。 输家叫屈 听说空头这次损失惨重,记者首先采访了空头人士。 他们向记者说明,之所以说空头损失惨重,是因为近一年半以来,由于绿豆现货供应相对充足,现货价格一直在跌,大概在2400元/ 吨左右。于是,在价格规律的作用下,整个郑交所的绿豆期价走势也一直看跌,对空头有利。但在去年10月,市场突然冒出了逆大市而为的大多头,曾将绿豆期价最高拉抬到4000元/ 吨以上,使期、现价严重背离,也使空头出现巨大亏损。 进入今年1月以来,多空双方在在7月合约上胶着酣战。1月11日厮杀进入白热化,收盘时该合约持仓达到双边401392手,已超过交易所规定的市场持仓总量,场内积聚极大风险。其后几天,交易所连着出台大幅提高保证金和控制涨跌停板、直至强制平仓的措施,使市场在18日时基本归于平静,而此时场内的期价已拉抬到对空头不利的高位。但交易所却偏偏在这一天,突然更改规则,终止了所有绿豆合约的正常交易,强行以对空头不利的价格将场内全部空单与多单对冲销零。 依照郑交所的交易规则,交易所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有权采取强行平仓或暂停交易的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