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合集下载

《测量长度和时间》说课稿

《测量长度和时间》说课稿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测量长度和时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班班通应用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首先,说教材。

本节是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根据教材特征及学生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学会读出停表的读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通过实际读数,让学生学会读出停表示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堂课的重点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

难点则是停表的读数。

其次,说说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用具是刻度尺和停表,而多媒体辅助工具为多媒体课件。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解决-发展”作为主线展开教学,而学法采用探究法、合作法。

再次,说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大模块:一、由flash 动画“视觉误差”引入,这样的引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通过五个问题展开问题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指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状态。

问题二:请学生回顾小学所学到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我再补充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紧接着抛出第三个问题:请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从而总结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实验测量的基础。

尽管物理测量会涉及各种不同的量和测量工具,但在技能和方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例如,需知道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观察示数的方法相似,需同时记录数值和单位等,通过测量活动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通过本节课,应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了解实验误差的初步知识。

另外,本节内容体现了物理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物理学的时代性,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尺”和“钟”估测距离和时间,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2、过程与方法(1)体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了解物理、生活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问题引导、激发兴趣、实验演示、指导归纳、积极评价学法:从生活出发,受兴趣激发,在老师引导下思考、回答问题、做探究实验、交流讨论,并进行自我评价。

五、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测量知识,要让学生先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时间的估测
3、时间的测量
三、误差
讨论,举例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
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预习提纲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长度的测量3、时间的测量
4、特殊长度的测量
三、测量误差
课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
1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
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难点1Biblioteka 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二次备课
(一)引入新课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五)课堂小结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学生看课本P21并读出图2-15及图2-17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在整个物理课程体系中,处于测量这一节的开篇位置,起着引领和奠定基础的作用。它是学生从直观的物理现象过渡到抽象的物理概念的重要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把握。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课程标题、主要知识点、实验步骤和练习题等。主要内容将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单位换算方法等核心知识点。风格上,我会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表,以及生动形象的符号和图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教学辅助,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刻度尺、停表、秒表等实物教具,以及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等资源。刻度尺、停表和秒表等实物教具能够直观地展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则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示物理概念和原理,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实验视频则能够将实验过程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停表和秒表的精准使用,长度和时间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
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示范、演练、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掌握。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比赛计时、制作物体长度测量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最后,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3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课标要求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三级主题: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是新课标中规定的20个必做实验之一。

(二)教材分析《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二节内容,教材安排了“测量单位”、“测量活动”和“测量误差”三个方面内容,按照“测量需要→动手操作→结果分析”的程序来编排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是源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求而设立,是学生第一次科学意义的测量活动,也是科学研究中的最基本的测量,为后面学习“快与慢”、“速度的变化”作准备,其操作要求对将来学习质量、体积、力、电流、电压等测量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本课题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建立“测量单位”概念,了解长度、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停表的使用、长度与时间的估测及测量误差分析安排在第二课时。

下面说第一课时。

(三)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参考范文1)2、学生知识经验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着丰富的体验,对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也比较熟悉,且八年级的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如何进行科学测量、怎样记录测量结果,这些都需要本节课深入学习。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课标要求、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具体的测量活动,通过交流、讨论,归纳出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要做到“五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生产,又服务于生活、生产的辩证关系。

重点及确定依据: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它是测量学的基础。

难点及突破策略:学会正确估读。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范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范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范文第一章:长度测量的基础知识1.1 长度的概念解释长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长度的基本含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长度单位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3 测量工具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测量带等。

教授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与测量2.1 时间的概念解释时间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含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时间单位介绍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

让学生了解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3 测量时间介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方法,如秒表、时钟等。

教授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时间测量。

第三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践3.1 使用尺子测量长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2 使用秒表测量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秒表测量不同事件的时间。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四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误差4.1 测量误差的概念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让学生了解误差与错误的不同,并学会区分。

4.2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介绍常用的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等。

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减小测量误差。

第五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应用5.1 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2 测量事件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测量不同事件的时间,并记录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六章:测量工具的校准与维护6.1 测量工具的校准讲解测量工具校准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准确测量的前提。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内容,全节内容需要两课时。

教学对象: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

一、教材分析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

刻度尺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

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长度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弄清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具有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活动,“对症下药”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

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经历过。

在此以前学生的观察也基本都是定性观察。

2、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性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

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

4、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易犯错误:学生先认识刻度尺,反过来去认识测量的实质有一定难度;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的自己测量错误,漏写单位和丢失估读数值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

三、学生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设计6: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设计6: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具准备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中,同学们一起讨论了运动的快慢,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生]通过比较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师]如何知道物体速度的大小呢?[生]通过测量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经过的路程来测量速度.[师]时间和路程用什么测量,如何测量呢?二、新课教学[生]用表来测时间,用尺子来测长度.1.时间的测量[想想议议][师]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生]现在的表的种类很多,如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生]也可将表分为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师]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生]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都可以.[生]手表、钟表、闹钟都是平时生活中计时用的.还有一种表是在运动会上跑步计时时才用的.叫秒表或停表.[师]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表分成儿童用的卡通表、盲人用的盲人表和成人用的各种表: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还能将表分成吊钟、座钟、落地钟等等.同学们说可以吗?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表实在是太多了,不论将它们分成多少种、划为多少类,它们都是现代人的计时工具.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还没有表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生]我认为是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因为我见过老家农村的老奶奶决定干活或做饭都不看表,而是看“日头”或看院子里墙的影子.古代人没有表,可能和她们一样.[生]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指的就是烧完一根香的时间.在古装电视剧里也看见过用“火”计时间.[生]我认为古代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有水钟.可以用流水来计时.[生]网上说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是埃及人最先使用的.[师]同学们从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猜到的,说出了这么多种古代人可能的计时方法.不论对不对,你们都是最棒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片.[投影]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师]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生]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生]我们今天用的表也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的计时器——“表”.大家都会用吗?想不想试一试呢?(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闹钟、停表等发给同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使用自己的手表)[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表测量自己写10个字用多少时间,然后介绍你的测量方法.[生]我是用自己的手表测量的.在写字前看看是几点了,写完后再看是几点几分,前后两次时间的差,就是我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生]我用小闹钟测量时间,方法和前一位同学相同.[师]哪些同学是用停表测量的,会用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生]我知道怎么用.停表有两种,和书上图11.3-2中的一样,一种是机械停表,一种是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开始写字的同时按一下中间按钮,写完字的同时再按一下,从表中指引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了.[生]电子停表的使用和机械停表的使用基本相同,但我认为电子停表读数更简单.使用机械停表时,如果测量的时间超过1min,则需要从小表盘上读出多少分钟,再从大表盘上读出多少秒.而使用电子停表时,直接读出显示的时间即可.[师]大家认为他们讲得清楚吗?老师认为他们非常棒.现在请拿着停表的同学和拿着手表及闹钟的同学互相交换,将刚才写过的10个字按相同的速度再重写一次,测量经过的时间,和第一次测量的时间比较.[生]我发现按相同的速度写同样的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比用手表测出的时间短.[生]我觉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较准.用停表测量时可以用左手操作停表,和写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用手表测时要先看了表再写字,写完后再看表,所以测出的时间长,并且手表不停走动,也不容易记准时间.[师]同学们通过自己比较,一定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径赛场上和实验中测时间一般用停表的道理.[生]使用停表测一段时间间隔操作方便也更准确.[师]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拿着的表再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课后放学或上学的路上用脉搏估算需要的时间并和用表测量出来的时间进行比较,看看相差多少,差得多不多.(同学们认真测自己的脉搏,教室内非常安静)[师]同学们刚才在测脉搏的时候,拿着钟表或机械停表的同学,一定听到了表的“滴答”声,是什么东西使钟表滴答响呢?请看下面内容.[投影]滴答响的时钟[师]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也一定会做一个摆,怎么做呢?[生]用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重物就能做成一个摆.(教师利用长约1米的塑料捆扎绳,下端系一把小锁头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将细线和另一端系在铁架上,拉开一个小角度,铁锁便摆动起来)[师]类似这样的装置叫单摆.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测量这个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看怎样才能测得更准确.(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生]如果单测一个来回,有时很大,有时很小,肯定不准确.可以多测几个来回然后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就能更准确.[生]我觉得可以几个人同时测一个来回,将几个人测出的结果平均,也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师]同学们能认真思考是非常好的习惯.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测量、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学过的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呢?[生]小时(h)、分(min)、秒(s).[师]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秒是怎么规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科学世界]2.长度的测量[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生]直尺、三角板、卷尺.[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 =103m1dm =10-1m1cm =10-2m1mm =10-3m1μm =10-6m1nm =10-9m[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 .1m 是如何规定的呢?同学们看书P 28.[生]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2997924581s 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m [师]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生]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学生示范说明);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生]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生]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学生示范),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生]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师]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投影][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1mm,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师]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生]我觉得是6.35cm.[生]我看是6.38cm.[生]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cm.[师]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 [生]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师]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生]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生]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师]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生]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师]说得非常好.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生]用最小刻度是mm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师]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也叫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生]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尺子测.[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刚才投影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多少?[生]因为零刻线不是和被测物的一端对齐的,所以应将另一端读出的值减去前面刻度的值.根据他们三个读出的6.35cm、6.38cm、6.36cm.能算出被测物的长可能是6.35cm-4cm =2.35cm、6.38cm-4cm=2.38cm、6.36cm-4cm=2.36cm.[师]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 [生]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生]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师]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师]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数时斜视,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结果?[生]如果这样测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师]同学们必须明确,不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存在误差,而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发生的.[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能不能用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一张页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讨论.现在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三、小结1.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误差.五、作业:P22作业1-4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所以本课在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生活中对长度和时间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概念课,本节内容又是学生学习后续物理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读数和记录数据的规范性还不能成为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次严格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认识,多数学生对单位的换算掌握不牢,需要重点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2.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使用合适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本节课的难点:误差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1、教法:(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正确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讲授法: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科学知识。

(4)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学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

因此这节课采用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分钟)列举生活中测量的实例,引入新课。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一等奖】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一等奖】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一等奖】2015-11-25 14:29 1092次地区:湖南省 - 常德市 - 桃源县学校:桃源县马鬃岭镇中学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初中物理人教2011课标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使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例如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生产和生活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是学生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

而生活中人们认为这两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甚至有时会出错。

本节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时间的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迁移能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知识点学生在小学就有所接触,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容易掌握。

但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课本首先给出了两幅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从而引出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可能很少经历过,课堂上要及时纠正学生平时生活经验中的一些误区:眼见不一定是真的,眼睛也会骗自己;测量结果往往漏写单位等。

另外,长度的测量中要求估读,而这一内容在学生已往的经验中是空白,这也是学生不容易搞懂的,也是本节的难点。

1、知识与技能(1). 认识刻度尺、秒表,会使用它们测量,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的内容,全节内容需要两课时。

教学对象: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

一、教材分析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

刻度尺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

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长度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弄清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具有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活动,“对症下药”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

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经历过。

在此以前学生的观察也基本都是定性观察。

2、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性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

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

4、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易犯错误:学生先认识刻度尺,反过来去认识测量的实质有一定难度;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的自己测量错误,漏写单位和丢失估读数值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

三、学生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学重点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2.估算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度时读取估计值.误差和错误的差别。

教学准备米尺、卷尺、秒表、多媒体课件学生:卷尺、刻度尺、米尺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甲乙【提出问题】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尺?2.怎样放置刻度尺?3.读数时要注意什么?4.记录数据时要注意什么?【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看、放、读、记”.【以例代讲突破难点】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 cm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cm,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0cm.)利用练习,进一步突破估读这个难点)【难点剖析】在测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末端正好落在刻度线上时,我们读的估计值为零,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所示,物体长度的准确值是1.3cm,估计值是0.00cm,因此读数应为1.30 cm,不能读作1.3cm.【反馈练习二】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知识拓展】1.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办法讲解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深化认识,归纳总结出答案:1.30cm讨论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 2.2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答案:A; B; 2.20cm思考交流: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准确值是5.0cm;估计值是0. 00cm;细铜丝的总长度为是:5.0cm+0.00cm=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细铜丝的直径为1.6mm答案: 5.00;1.6讨论交流: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渗透测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替代法、化曲为直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时间的测量【过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提出问题】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简单介绍,在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机械停表的使用【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实验室J1202机械停表为例.引导实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行分组实验,对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自学,组内谈论回答: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第一章:长度测量1.1 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1.2 内容:1.2.1 长度测量工具:尺子、卷尺、测量带等。

1.2.2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累加测量、换算测量等。

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2 演示长度测量的实际操作。

1.3.3 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4 作业:1.4.1 学生独立完成长度测量练习题。

第二章:时间测量2.1 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2.2 内容:2.2.1 时间测量工具:秒表、计时器、钟表等。

2.2.2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累积测量等。

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3.2 演示时间测量的实际操作。

2.3.3 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4 作业:第三章:长度和时间的关系3.1 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2 内容:3.2.1 长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频率等。

3.2.2 实际问题:长度和时间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行程、周期等。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3.3.2 学生进行长度和时间关系的实际测量,如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等。

3.3.3 分析测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3.4 作业:3.4.1 学生独立完成长度和时间关系练习题。

第四章: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4.1 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其测量技能。

4.2 内容:4.2.1 实际应用:工程测量、地理测量、生产测量等。

4.2.2 测量技能:精确测量、快速测量等。

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

4.3.2 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如测量教室长度、宽度等。

4.3.3 分析测量结果,提高测量技能。

4.4 作业:第五章:长度和时间测量实验5.1 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巩固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知识和技能。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3、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学会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⑴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

⑴领会积累法和以直代曲法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劣估测长度和时间。

教学关键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交流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圆规、秒表、量筒、量杯、水、金属块。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已学过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几个实际的测量问题,比如能否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和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新授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⑴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有多厚?生交流回答,师总结:纸张的厚度:h1=h/n提醒学生注意:h是一摞纸的厚度n是纸张的张数,而不是页数。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1: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拟定测量方案和步骤交流测量结果。

师总结。

指出测量方法⑴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mm;⑴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______________张;⑴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mm。

(多媒体出示)累积法: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⑴教师提出问题:测量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的内容,全节内容需要两课时。

教学对象: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

一、教材分析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

刻度尺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

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长度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弄清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具有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活动,“对症下药”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

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经历过。

在此以前学生的观察也基本都是定性观察。

2、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性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

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

4、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易犯错误:学生先认识刻度尺,反过来去认识测量的实质有一定难度;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的自己测量错误,漏写单位和丢失估读数值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

三、学生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 确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探究活动, 培养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1、教 法
情境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引探式教学法
三、说教法学法
2、学 法
合作交流法
试验法 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知导入
找几位同学来说一下教 室门的高度是多少,同学们 的答案有所不同,所以要想 知道门究竟有多高,就要用 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从而引 出课题。
2、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 技能 ,但不能规范地使用测 量仪器进行正确测量,让学生 亲自体验实验过程,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测量 工具的正确使用。
3、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长度的测量
3、教材重难点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4、教学目标
•会用刻度尺正确的 测量物体长度。
x0.001( 103)
x10
um
x0.001( 103)
nm
x10
dm x10 3、长度测量步骤:
cm
一看: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以及量程 二放:有刻度线的一段紧靠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四记: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环节三:新知巩固
拓展练习 延伸练习 基础练习
知识小结
六、板书设计
1、长度的单位: km 2、单位的换算:
x1000(103 ) x1000(103 ) x1000(103 ) x1000(103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先两两讨论-重点解决“基础感知”和“议一和议二”;
两两讨论未解决的,再全组讨论
通过两两议,90%的学生解决“基础感知”和“议一和议二”;
通过小组互议,重点讨论,70%的学生解决时间单位换算、秒表使用方法和误差分析

讨论结束,教师立即通过投影出示展示内容和要求----深入学习中的“议一、议二”
教师通过激励性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激励勇于展示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1、对各组展示的时间换算规律、秒表使用方法进行点评、小结,总结出较为简单易记的规律方法
2、对误差和错误的区分进行讲解辨析,举例分析误差的减小方法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适时通过双色笔做好笔记,加深理解,进一步构建好知
识网络。
梳理、点拔和提升
板书设计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观察,在巡视中,记录每小组同学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神态表情和自主学习的动态,特别注意个别学生的情况
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及导学提纲上的要求,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然后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提纲中:
“一、基础感知”,和“二、深入学习中议一和议二”
通过完成基础感知,80%的学生能够掌握时间单位及换算,秒表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难点
如何减小误差
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可选项)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入:体育课上,老师用秒表记录同学们的成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备自主学习
从身边实例出发引入新课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物理有一个直接的感知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看书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在书上做标记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测量活动”为核心展开。使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第一章:长度测量的基础知识1.1 长度的概念:介绍长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长度的基本含义。

1.2 长度单位: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3 测量工具:介绍尺子、卷尺、米尺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与测量2.1 时间的概念: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2.2 时间单位:介绍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3 测量时间:介绍使用计时器、手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的方法。

第三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践3.1 使用尺子测量长度: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记录。

3.2 使用卷尺测量长度: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卷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并进行记录。

3.3 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并进行记录。

第四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误差与改进4.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4.2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等。

4.3 改进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测量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五章:长度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计算距离等。

5.2 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安排日程、计算速度等。

5.3 综合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时间等。

第六章:速度和长度的关系6.1 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基本含义。

6.2 速度的计算:解释速度的计算公式,即速度=距离/时间,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6.3 速度的应用:探讨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运输、运动员比赛等。

第七章:时间的计算与转换7.1 日期的计算:介绍日期的计算方法,包括公历和农历,让学生掌握日期之间的换算。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知识既是学习后续机械运动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中其他测量的基础。

通过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起测量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先介绍长度的测量,然后再引入时间的测量。

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同时,教材中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度和时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测量的原理、方法和误差等知识还比较陌生。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但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了解测量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参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活动,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和技能。

(2)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教学难点(1)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2)长度测量中的特殊测量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2.教材的特点教材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贯穿教学..“测量活动”的选择可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本节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测量活动;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鉴于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测量活动”为核心展开..使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二.说教法和学法突出物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三、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问题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教师总结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问题二:请学生回顾小学所学到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教师补充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问题三:请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教师总结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问题四:让学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断出长跑运动中的冠亚军的;教师总结5.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问题五:让学生回答我们测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实值完全一样吗教师总结并引入误差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三课堂小结四课堂巩固练习五学后反思六板书设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2 单位国际单位米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三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消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姓名;叶雯青
单位:三县岭中学
尊敬的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正确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说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表测量长度;
(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知道测量有误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说重难点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五、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读数和记录数据的规范性还不能成为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次严格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认识
六、说学法
本节课以学生熟知的情景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

然后提出测量的正确方法和具体要求,让学生规范自己在日常测量中的方法,从而减少误差,从而引出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最后做一些题巩固课堂内容,使学生查漏补缺知识更进一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情景引入新课(如你们知道你们的手指有多长吗?你是怎么测出来的?那你的手指的周长是多少?你又是怎么测量的?)
(二)讲授新课
问题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教师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
问题二:请学生回顾小学所学到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教师补充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问题三:请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教师总结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

问题四:让学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断出长跑运动中的冠亚军的,教师总结
5.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问题五:让学生回答我们测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实值完全一样吗?教师总结并引入误差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五、说板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
2 单位国际单位米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三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错误可以消除。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