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与翻译研究-20110323

合集下载

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新解和深思

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新解和深思

2013.01学教育84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新解和深思王丽(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伽达默尔阐释三大哲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在翻译中的运用体现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为合理的误读、多元阐释以及重译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阐释学给翻译研究带来启迪的同时,其局限性以及对三大理论的透彻理解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关键词]阐释学;三大原则;作者意图一、引言阐释学(Hermeneutics ),从词源来讲,来源于古希腊神使Hermes 的名字。

Hermes 的主要职责就是把神的旨意传达给世人,他需先解释神的指令,将其翻译成人间的语言。

可见阐释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翻译”的意思。

“阐释学的工作总是这样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从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转换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世界。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二、伽达默尔阐释学在西方,阐释学原理用于翻译研究始于7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阐释学理论被引到中国,到现在已经历了20多个年头,也出版了相关大量的编著、专著、学术论文讨论研究阐释学。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阐释学的三大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误读,多元阐释以及译本的重译。

多是强调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而好多在借用理论时甚至无视作者这一方面,从而导致乱译和译本质量的下降。

对其理论有一定的误读和泛用。

阐释也有限度,接下来就这个问题来探讨。

三、“作者意图”无作者原意,在翻译时是不是各取所需,自由阐释呢?“作者意图”和“文本意义”是不一样的,但不一样不代表没有联系,两者之间相互衍生,赋予新的意义。

比如清朝的一件玉品,大家看到的是精美、华丽、上等品以及一切所体现出来的外在特性。

如果被告知这是慈禧至始至终一直佩戴不离身的,那随之对它的阐释就会有变化。

这其实并非“作者中心论”或是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背道而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强调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凸显译者主体性。

“中国阐释学”义理与典籍翻译中的多元阐译

“中国阐释学”义理与典籍翻译中的多元阐译

“中国阐释学”义理与典籍翻译中的多元阐译“中国阐释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阐释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阐释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和思维方式,不仅涉及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理解,也涉及对社会现象、人生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解释。

阐释学强调多元阐译的重要性,即通过多种不同的解读和解释来理解和诠释经典文献,以及对人生、道德等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哲学、文学、史学、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经典文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诠释。

在中国阐释学中,人们意识到一个经典文献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阐释,不同的解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展开,其中既包括文学艺术的解读,也包括哲学思辨的解读,还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解读。

多元阐译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一个经典文献的内涵和意义。

一种单一的解释方式可能无法完全体现一个经典文献的丰富性和深度。

通过多种不同的解读和解释,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探讨经典文献中的问题,并对人生、道德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多元阐译也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多元化和尊重不同观点的态度。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强调和谐与合作的思维方式被认为是重要的价值取向。

多元阐译的做法也是对这种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

通过多元阐译,人们可以增加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思想的碰撞和共融,有助于构建富有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社会。

多元阐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不同的解读和解释可能会产生争议和分歧,也有可能产生混淆和误解。

在进行多元阐译时,人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辩论,以确保不同的解读和解释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阐释学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和经验的哲学方法,强调对语言和文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

在文学翻译中,阐释学视角也可以用来探讨文学作品的可译性,即文学作品是否能够被准确地翻译出来。

本文将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而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考虑原文中的不同文化元素对译文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对原文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进行深入理解。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问题,首先涉及到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或地区词汇差异的翻译问题。

比如,中国的汉语有不同的方言,虽然它们的基础语法相同,但是它们使用词汇的方式和含义却存在差异。

当译者翻译一个方言文学作品时,需要了解方言的语法和词汇特点,并在翻译时保留方言的味道。

同时,译者也需要考虑译文的面向读者群体,是否需要进行地区化翻译。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问题还涉及到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文化特征。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象征。

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文所反映的文化意义,并在翻译过程中重新构建这种文化意义。

例如,翻译陈忠实的《围城》时,需要对中国的国情、社会环境和人文精神进行深入了解,以弥补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问题还涉及到文学风格和写作技巧的翻译问题。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写作技巧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例如,王小波的小说通常采用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很难直接翻译成其他语言,因为不同语言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词汇。

因此,在翻译这种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对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了解,并在翻译时尝试重新表达作者的意图。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可译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

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文语言、文化和文学特点,以便重新表达作者的意图。

论阐释学的翻译观

论阐释学的翻译观

论阐释学的翻译观介绍阐释学是一种方法论,它帮助人们理解文本的意义并进行解释。

在跨文化交流和翻译领域中,阐释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阐释学的翻译观是指,如何使用阐释学的方法,来理解和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文本。

本文将探讨阐释学的翻译观,通过探究阐释学的基本理论,试图找到一种基于阐释学的翻译策略。

阐释学的基本理论阐释学最初是被用于解释文学作品的。

其后,阐释学的理论逐渐发展,可以用于解释任何形式的文本。

阐释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点:文本的多重意义阐释学认为,通过文本可以表达出多种不同的意义。

文本中的某些用词和表达方式,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阐释的历史性阐释不仅与文本自身的意义有关,还与阐释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文本的意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阐释者的角色阐释者在解释文本时,不仅是对文本的简单概括或者转译,更应该考虑到文本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阐释者的知识和背景会影响到他们对文本的解释。

文本的整体性阐释学认为,文本应该被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成多个独立的部分。

文本中的每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了整个文本的意义。

阐释学在翻译中的应用阐释学的翻译观认为,对于文本的翻译,应该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和多重意义,以及阐释者的角色。

换句话说,翻译者应该尽可能地将文本所包含的各种意义全部翻译出来,不简单地译出表面文字,而应该理解文本的深层意义。

以下是阐释学在翻译中的应用:关注语言差异在跨文化翻译中,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例如,中文中的一些习惯用语,在英文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尽量保留原文意义的同时,采取适当的语言转化策略。

考虑到文化背景翻译者应该针对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和翻译文本的意义。

例如,一些具有浓厚地区文化特色的用语或惯用表达方式,在其他地方可能无法理解其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背景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注重翻译的整体性翻译者应该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翻译。

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

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

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摘要:当今国内外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正不断地发展,在此笔者以阐释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分析模型对《芒果街上的小屋》在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对作品的阐释、译文的措词、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语言层面的文化补偿等行为,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通过对《芒果街上的小屋》译文分析得出结论,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关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新视角。

关键词:芒果街上的小屋阐释学译者主体性措词翻译策略补偿一、引言《芒果街上的小屋》(1984)是由美国当代女诗人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s, 1954—)的成名作。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作者采用一种诗歌与小说混合文体,讲述一个少女成长,描绘移民群落的生活状况。

文学名家、评论家陆谷孙、黄梅、沈胜衣、张悦然等人纷纷撰文,或评论或导读,一时间中国大陆掀起了一阵“芒果街热”和“成长小说热”。

虽然如此,国内还少有文章从翻译角度对潘帕的译文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国内读者在墨西哥文化与美国文化缺失的情况之下,译者在实现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对等如何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

翻译实践历史由来已久,但早期的翻译理论却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研究方法上,只关心译文的文学性和译文的选词造句,严格遵守“忠实”观念和对等的传统翻译观念等等。

随着20世纪70、80年代翻译研究的两次转向,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译者的地位也由原来的“隐身”逐渐变得在译论中有一席之地。

本文将以阐释学为理论依据,从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四个步骤来对译文进行分析,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二、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通过自己对某一作品的再创造把囚禁在这一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谢天振,2008:330)勒菲弗尔强调译者通常是根据自己的文化诗学再现原文,使目的读者对译文感到更满意,也更具有可读性。

浅析阐释学视角下的外语翻译教学

浅析阐释学视角下的外语翻译教学

默尔 在答 《 诠释 学和意 识形 态批判 》 一文 中指 出 :“ 意 义 的理 解 既
阐释学 是一 种研 究 理 解 、解 释文 本 的 哲 学 理论 。它 把解 释本 不局 限于作 者 的意 思 ,又 不 能局 限于 行 为者 的意 图 ,这是 我最 本 体视 为 ‘ 文本 ’意义 的 审美 生 成过 程 ,将 读 者 的解 读 作 为 寻求 理 质 的观点 。当然这 并 不 是说 ,理解 的最 高 峰在 于 阐明 无 意识 的动
性 ,多元 性 以及 翻译 者主体 性 的三个 特征 。 关 键词 :阐释 学 ;外语 翻译 教 学 ;理 解 ;文 本 中图分 类号 :H 0 5 9 1 阐释 学的 基本 含义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8— 0 0 4 5— 0 1
解 和 自我 理解 的 活动 ,既建构 ‘ 文本 ’意义 又建 构 自我世 界 。“ 阐 机 ,相反 ,理解乃 是 越 出个 体 的视 域 ,勾 勒 出 各种 意 义 路 线 ,从 释学 是一 种 理解 世 界 的方 法 ,通 过 阐 释学 原 理 的 应用 ,在 解 释 者 而使历 史传 承物说 话 。 ” 即是说 ,阐释学 的逻 辑 是一 种对 话 式 的逻 对 世界所 熟 知的 意义 和世 界 拥有 的某 种未 知 意 义 ( 文本 )之 间架 辑 ,文 本 的意义不 只是 作 者 的解 释 ,也 不 只是 读 者 的 解 释 ,而 是 构 起 一 道 理 解 的 桥 梁 ,缩 短 二 者 之 间 隔 阂 的 距 离 ( S t e i n e r , 双方平 等 的对话 ,是双 方各 自视域 的 超越 ,从 而达 到 视域 的融合 。 1 9 9 8 ) 。 ” 在外语 翻译 教学 活动 中 ,对话 指 的是 以外语 翻 译 教学 文 本为 中介 , 师生 通过对 话调 动 双 方 的前 见 ,包 括 已有 的知 识 和生 活 经 验 ,对 2 阐释 学视 角下 的母语 与外 语翻 译教 学的 关系 在外 语 翻译 教 学 中 ,无 论 是 教 师还 是学 生都 关 注 一 个 问题 , 外语 翻译教 学文 字及影 像符 号所表 征 的 内在价 值 和意 蕴 给予 诠 释 , 那就 是如 何将 源语 文本 中 的 内容 正 确 理 解 ,正 确 理 解 作者 本 人 的 在此基 础上 ,师生 双 方 生成 个 人 意 义 的过 程 ,对 话成 为学 生 与 文 真 正意 图 ,换 句话说 就 是如何 正确 理解 作 者及 其 作 品 的真 实 意思 。 本之 间 、现 实与 历史 之 间 联 系 的纽 带 。在 此过 程 中 ,学 生 与 教 师 虽然 阐释 学 的理论 研 究不 是 专 门针 对 翻译 而 论 的 ,但 “ 一切 翻译 通过倾 听 、观 察 、检 验 自身 的 前 见 ,达 到 拓 展 自 己视 野 的 目的 , 就 已经是 解 释 ,我们 甚 至可 以说 ,翻 译 始终 是 解 释 的过程 ( G a d a — 使学 生能够 借鉴他 人 的行为 ,也使 教师 在他 人 的评 述 中 得到 启发 , i f l e r ,1 9 9 9 ) 。 ” 翻译就 是解 释 的观念是 指 文本 意 义 的阐释 最 终取 决 最终使 双方 找到历 史视域 和 现 实 视 域 的关 联 ,达成 双 方 的 视 域 融 于译 者 ,这就 暗示 了文本 理解 翻译 开放 、多元 的可 能。 合 。在 这一过 程 中 ,充 分 体 现 了 阐释 学在 外 语 翻 译教 学 过 程 中 翻 我们 该如何 把握 母 语 与 外 语 的关 联 ,是 准 确认 识 外 语 翻 译 教 译 者 的主体 能动性 作用 。 学不 可忽 视 的问题 。伽 达默 尔认 为 , “ 语 言能 力只 有在 自己的母 语 翻译不是 语言 的 训 练 ,而是 一 种创 造 性 的活 动 。外语 翻译 教 中才 能达 到 ,亦 即在 人们 生 长和 生 活 的地 方所 说 的语 言 中才 能 达 学其 实是 一种 唤 醒 ,也是 一种 超 越 。从 阐 释 学 角 度 对 文 本真 实 到 。这就说 明 ,我们 是 用 母语 的 眼光 学 会 看世 界 ,反 过 来 则 可 以 意义 的理 解 ,要 通 过 对 它 所 产 生 的 历 史 情 境 或 生 活 环 境 的 重 建 说 ,我 们语 言 能力 的第 一次 扩 展 是 在 观 看 周 围 世界 的时 候 开 始 得 才 能 被 人 们 理 解 ,实 现 过 去 到 现 在 的 传 递 。 同 时 ,理 解 的 过 以表 现的 ” 。然而 ,语 言与思 维是 不 可分 割 的 ,在 外语 翻 译教 学 的 程 ,也 是 读 者 在 文 本 的 推 动 下 让 前 见 去 冒 险 的 过 程 ,这 种 前 整 个过 程 中 ,思 维从来 不会 消失 。学 习外 语 就是 两 种语 言 的转换 , 见 ,也 是 一种 创 造 性 的 力 量 。 因 此 ,过 去 和 前 见 ,都 是 意 义 的 即使是 同步 翻译 ,这 种 转 换 也是 存 在 的。学 习 第二 语 言 不 可 能 离 源 泉 。 阐 释学 追 求 的 不 是 原 意 ,使 用 的方 法 不 是 解 释 的循 环 , 开 母语 独立 进行 ,利 用 母 语 是人 类 学 习外 语 的通 则 。离 开 母语 学 理 解 的 出 发点 不 是 文 本 意 义 的 唯 一 性 。 阐 释 学 视 角 下 外 语 翻译 习外语 是难 以 想 象 的 ,母 语 是 最 先 接 受 和加 工 外 部 世 界 的信 息 , 教 学 的 目的不 是 帮 助 学 生 追 求 文 本 原 意 或 者 所 谓 的 作 者 原 意 , 然 后形 成 概 念 ,成 为 思 维 与 交 际 的第 一 工 具 。 因为 母 语 的原 因 , 而 是 更 强调 外 语 翻 译 过 程 中 的 文 化 性 ,让 学 生 站 在 自 己 的文 化 我们 在 面对 翻译 文 本 的 时候 ,难 免 会 带 入 思维 定 式 ,然 而 阐 释学 视 野 中通 过 想 象 重 新 构 造作 者 当 时所 建 构 的 意 义 时 所 形 成 的 既 的加 入 ,对正 确认 识母 语在外 语 翻译 教 学 中的 作 用 在 理 论层 面上 融入 外 语 国家 文 化 ,又 融人 中 国文 化 的 第 三 种 意义 。 因此 。对 提供 了新 的视 角 和有力 的支 持 。 语 言 的理 解 不 是 一 次 完 成 的 ,而 是 不 断 琢 磨 ,不 断 回 归 文 本 , 3 阐释学 在外 语翻 译教 学 中的特征 不断 和 文 本 作 者 “ 相遇 ” 、 “ 对 话 ” 的 过 程 。对 文 本 的理 解 也 在外 语 翻译 教 学 中 ,教师 很容 易把 翻译 当成 是 一种 语 言训 练 。 不是 一 次 性 完 成 的 ,而 是 一 个 对 文 本 并 存 的 多 种 意 义 进 行 选 很多 人都会 说 ,翻 译 归根 结 底 还 是 一 门语 言 的 过程 ,但是 如 果 把 择 、评 析 的 过 程 ,最 后 达 到 融 会 贯 通 的水 平 。 语言 仅仅 当成是 一种 符号 ,那 么翻 译最 终 也只 能 停 留在 语 言层 面 。 也 就是 说 ,语言 本身所 指 的世 界之 间传 递思 想 的 功 能就 被忽 略 了 。 参考文 献 : 德 国哲 学家施 莱 尔马赫 认 为 ,对 文 本 的 理 解 和解 释不 仅 仅 是 一 个 [ 1 ] G a d a m e r ,H a n s—G e o r g .G e s a m m e l t e We r k e .S t u t t g a r t : UT B ,1 9 9 9. 语 言 的过 程 ,而 且 是 一个 创 造 性 的 心 理 过 程 ( 孙 伯 揆 等 ,1 9 9 7 : 1 1 4— 1 1 6 ) 。这样 的理 解就把 翻译 文本 从 纯粹 的语 言符 号 中解 放 出 [ 2 ] S t e i n e r , G e o r g e . A f t e r B g e a n d T r a n s l a — 来 ,使 翻译文 本呈 现 出更开 放 的状 态 ,进 而 就 有 了更 多元 的 理解 。 t i o n [M ] . S h a n g h a i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E d u c a t i o n 也 就是 说 ,在 外语 翻译 教学 过程 中 ,教 师不 能 强制 灌 输学 生 知识 , Pr e s s,1 9 9 8. 更不 能要 求学 生完 全按 照 教 师对 翻译 文 本 的理 解 去 理 解 ,而 是 要 [ 3 ] 李和 庆 ,《 西方翻译 研 究方法论 》 ,北 京大 学 出版 社 ,2 0 0 5 。 让 学生 带着 自己 的 “ 偏 见 ” 去 与 文本 展 开 对 话 ,与 文本 作 者 进 行 [ 4 ] 李 河 ,《 巴别 塔 的重建 与解构 》 ,云 南大 学 出版社 ,2 0 0 5 。 情感 上 的交流 ,从 而 构 建 自己独 特 的 知识 体 系和 感 情 世界 ,实 现 [ 5 ] 单继 刚 ,《 翻 译 的哲学 方面》 , 中国社 会科 学 出版 社 ,2 0 0 7 。 学生 精神 世界 的拓 展和人 生经 验 的增长 。 [ 6 ] 廖七 一 ,《 当代英 国翻译 理论》 ,湖北 教育 出版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从阐释学视角探讨文学翻译的可译性。

通过对文学翻译的定义、可译性概念以及不同因素对可译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阐释学视角对文学翻译的启示,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可译性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和实质,还能够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指导。

通过对文学翻译可译性的探究,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把握原著的内涵和情感,准确地传达原作家的意图,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研究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还能够为文学翻译理论的完善提供重要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对文学翻译的可译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审美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建立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文学翻译理论体系。

研究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翻译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阐释学视角对文学翻译的可译性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可译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阐释学概念进行解析,分析不同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特点,探讨阐释学视角如何影响翻译的可译性。

本研究还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验证阐释学视角对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通过研究文学翻译的可译性,可以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提高翻译质量,丰富研究者对文学翻译的认识,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2. 正文2.1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定义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定义涉及到广义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翻译过程及结果的阐释和解释。

阐释学视角突出了对文学作品文化内涵、意义和美学价值的传达和表达,并强调翻译过程中对原作品的解读与理解。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摘要: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在阐释学视角下探讨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主要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问题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译性的限制因素。

通过分析小说《骆驼祥子》的翻译实践,本文指出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以及文学风格等因素对可译性的影响,并对于提高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视角、文学翻译、可译性、文化差异、语言差异、文学风格
三、《骆驼祥子》的翻译实践
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翻译实践有助于我们对于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的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译者需要将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转换为目标文化的文化元素。

在英文译本中,将“骆驼”翻译为“camel”,便是为了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中国文化中“骆驼”的象征意义。

译者还需要根据英文的语法和词汇特点进行对原文的调整和转换。

将原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转换为英文中相应的动词和形容词。

译者还要注意保持原作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

保持原著中的描写细腻,同时使译文符合英文读者的审美需求。

四、提高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的建议
为了提高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加强对目标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要熟悉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转换,保持作品的风格和风貌。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深入,文学翻译作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在学术
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在学术研究中,学视角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能够从学科自身
的特点出发,深入剖析文学翻译的可译性。

本文将从学视角出发,对文学翻译的可译性进
行研究。

学视角是指从学科内在规律的角度出发,观察和研究某一学科的现象、问题和规律的
一种研究方法和视角。

在文学翻译研究中,学视角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和翻译过程的分析,揭示文学翻译的内在规律和可译性问题。

学视角认为文学翻译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

在文学翻译研究中,学者通过对
文学作品和翻译过程的分析,发现了文学翻译的一些普遍规律。

语言的差异和文化的差异
是文学翻译不可回避的问题,翻译家需要通过转换、调整和调和等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视角还能够深入研究不同文学作品和翻译版本之间的差异,揭示文学翻译的多样性和多
元性。

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和特点。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2.海德格尔阐释学翻译观
1)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 译法,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 是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2)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和“转渡transfer”。 3)他认为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是翻译。他把 “解释”与“翻译”等同起来。 4)他认为,理解受到历史和语言的双重影响。 5)准确的翻译还受缚于母语的前结构。 6)他倡导在翻译中以本意在先、审视词语的源流、重视被遮 蔽的思想。
《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他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翻译是 语言的属性之一;不论语内还是语际,人类的交流都等同 于翻译。
在该书中,斯坦纳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作为基础,提出了 “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将翻译的过程看作是阐释的运 作,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二、理论特点 三、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理论内容提要(施莱尔马赫、
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安托瓦纳·贝尔曼) 四、意义及影响
一、背景
1.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定义及来源 (1)定义:阐释学也叫解释学,是一门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的理论和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在 19世纪形成独立的学科。
不足:伽达默尔过分夸大了研究者的主体性,从而割裂了 存在与意识,否认了客观历史对主观历史的决定作用,最 终使本真的历史成为不可知的深渊。
4、乔治·斯坦纳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当代英国著名学者, 精通英、法、德三种语言,在英美多所大学任教,讲 授语言学和翻译理论。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文学翻译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

在学术界,对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主要包括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实践等多个方面。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可译性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研究的方法和实践。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可译性。

可译性是指一个文学作品在语言转换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原有的信息和艺术美感。

在文学翻译中,可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可译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深层意义和风格特色。

阐释学是一种文本解释和分析的方法,强调理解和再现原作的作者意图。

在文学翻译中,阐释学视角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作并准确表达其意义。

在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中,我们可以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词语和句子的可译性。

词语和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和表达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意义和风格。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可译性要求译者在翻译中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同时准确传达原作的意义。

文化和背景的可译性。

文学作品是一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时代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将原作的文化元素传达给目标读者,并确保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原作的文化意义。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可译性要求译者具备对原作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并能巧妙地在翻译中传递这些背景信息。

风格和意境的可译性。

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意境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达作者意图的重要手段。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工具和技巧,并将原作的风格和意境表达到目标语言中。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可译性要求译者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能够准确理解原作的风格和意境,并在翻译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阐释学翻译研究综述

阐释学翻译研究综述

摘要 : 阐释 学是 针 对 艺 术作 品 的诠 释哲 学。 因其 与 翻译 在 本质 上 的 内在 联 系, 对翻 译研 究 中意 义的 理解 与 解释 具 有重 要 的 指 导作 用 。 本 文对 阐释 学翻 译 的研 究 背景进 行 回顾 , 并 对 国 内外 具 有代 表 性 的 阐释 学翻 译研 究逐 一梳 理 , 明确 了 阐释 学在 翻 译 中的适 用性 , 同 时对 今后 可能 的研 究领 域 予 以展 望 。 关键 词 : 阐释 学 阐释 学翻 译 研 究综 述
译 者也 难 以摆 脱 译语 文 化 的影 响 .因此 总 是带 着 自己的 经验 和
认 知 模式 “ 侵入” 原文本框架 . 以便 将 原 文本 中 的意 义 和 精 神 吸 收 到译 本 中 去 。 “ 吸收” 在 翻译 过程 中属 于表 达层 面 , 译 者 将侵 入
视 野 锁 定 在语 言 本 身 及 翻译 产 品的 静 态 分析 对 比 , 并 且 对 翻 译 是“ 替换 ” 、 “ 复制 ” 及“ 再现” 的认 识也 使 得 翻 译 研 究显 现 出一 种
中图分类号:H 3 1 5 . 9
1 研 究 背景 回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5 7 8 ( 2 0 1 4 ) 8 — 0 0 1 8 — 0 2
翻译 价 值 。接 着 , 翻 译 活动 中多方 面 的 冲突 ( 如译 者 与 作 者 的 冲 突 、原 语 文化 与 译语 文 化 的 冲突 等 )使 译 者在 解 读 原 文 过程 中
静态性。
得 到 的原 文本 的意义 和 形式 以最 合适 的表 达方 式 移 植 人译 本 的
语 言 中去 。 吸收 过程 中译 者可 能 会受 到 各 种 内部 与 外 部 因素 的 影响 , 从 而 造 成 译 语本 色 的丧 失 或 原语 文 化 、 意 象 的失 落 , 为了 维 护原 有 平衡 , 译 者 就要 采 取 一定 方式 进 行 “ 补偿” 。 斯 坦 纳 之后 . 阐释 学 翻译研 究 在 法 国形 成 了 以 达尼 卡 ・ 塞 莱

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与翻译

Step 4. 补偿 • 第四个步骤是补偿,补偿是因为存在不平衡。 • 斯坦纳认为翻译在过程的前段往往失去了平衡,真正的翻 译应当寻求平衡,翻译应当提供补偿。外在翻译过程两端 的原文和译文都应完好平衡。 • 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将“忠实”的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完成让 思想得到历时与共时的交流和保存的任务。就语义交换而 言,翻译应当是最彻底的公平交换。
Summary •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是对翻译理论的一个贡献,特别是 对汉、英互译来说,它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但它也有其局 限性。 • 阐释翻译理论从哲学入手,拒绝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反 对将翻译概念化,最终陷入哲学循环阐释的死胡同。 • 但斯坦纳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是不可估景的,他独特的角度, 惊人的洞察力给予人们无限的启发,也开拓了翻译研究的 新思路。
• 一切理解活动,必须从信赖开始。信赖可换言为选 择,译者总是要选择有意义的原文,否则就会放弃。
Step 2. 侵入
• 斯坦纳的第二个步骤是侵入原文,译者打破语言 的外壳深入到原文的内部,将核心的思想抽取出 来。
• 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认识理解和 阐释等于是必须进行的进攻,原文的精神是他夺 取的目标。
3. 总结
• 作为一门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阐释学 与翻译的联系主要在于如何解释出发语与归宿语之间纯 语言差距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以及如何较为恰当地 理解出发语表达归宿语。
• 翻译则是把外国语言移植为本国语言,超越一切文化差 距,使之可以理解并被重新固定下来。基于此种原因, 阐释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 性,寻回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进而推动了翻译理论 的发展。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一)阿斯特 • (1)三种阐释方式 • 语法的阐释、历史的阐释和精神的阐释 • (2)“阐释循环” • 个别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被理解,反之,整体只有通过个别 才能被理解。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阐释学视角是一种文化学说,它探讨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符号、象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在这个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不仅关注于文本的形式,也关注于文本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下面将从阐释学视角探讨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阐释学视角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创造的,也是文化背景的反映。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注意文本中包含的隐含文化信息,以避免出现错误的翻译。

另外,阐释学视角也认为,翻译必须尊重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不能把它们变成标准化的东西。

因此,可译性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可译性问题需要从翻译文本的角度考虑。

文学翻译不仅要涵盖原文的语言、风格、格调,还要把原文中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思想含义传递给读者。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必须理解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由于文学作品中存在各种文学形式和风格,例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因此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如何把这些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并使其保持原有的艺术性和文化特征。

其次,可译性问题还需要从受众的角度考虑。

不同的文学作品面对的受众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某些作品只适合成年人阅读,而某些作品则适合青少年阅读。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需要考虑受众的背景和文化特征,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也可能会影响到受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因此,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如何把文学作品与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相结合,以使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最后,可译性问题还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考虑。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传递作品的文化内涵。

例如,某些文学作品中可能存在某些习惯用语或文化符号,它们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的同时,尝试用目标语言中相似的文化符号来表达相同的意义。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阐释学是一种以意义解释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它关注人们对世界注入意义的过程。

翻译研究则是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研究,着重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结合,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指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主体实践,并以译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经验、思考、制约和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阐释学的方法论与翻译研究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对于译者主体性的把握。

首先,阐释学的方法论强调对于语言运用中的意义解释。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在二语交际的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传达方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进行不同语言的意义协调。

阐释学正是通过对于意义的解释过程来理解翻译的实践。

它需求研究者对翻译文本的语言材料进行细致、深刻的分析,探究语言符号背后的含义。

由此,可以发现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解释和个人意见的影响。

同时,阐释学也突出了人的主观意义的重要性。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观判断和决策,这些认识和行为都受到个人主观意义的影响。

因而,阐释学的方法论有助于揭示译者主体性中的主观因素和主观意义的影响。

其次,翻译研究强调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的问题。

文化差异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宗教、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习俗等文化特征。

翻译活动在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需要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往往对翻译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研究译者主体性,需要考虑到他们的文化来源、背景、历史和个人体验,以捕捉他们的主观认知和个人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译者在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

再次,翻译研究侧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实践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决策者。

他们除了需要应对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还需要考虑到译文的读者和使用者、时间和功能、文体和修辞等多种因素。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导言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因此其翻译具有特殊的难度和挑战。

阐释学是一种关注文本内部结构、语言表达和文化意义的理论,对于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将从阐释学的视角出发,对文学翻译的可译性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者和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阐释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二、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概念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是指某一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化和意义层面上能否得到准确翻译的程度。

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和文化内涵,因此其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可转换性、文化表达性和情感再现性。

语言可转换性指的是原文和译文在语法、词汇和句式上的对应程度;文化表达性指的是译文能否准确表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情感再现性指的是译文能否传达原文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义。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旨在探讨这些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从阐释学的视角来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与原文的语言结构、文化内涵和意义表达密切相关。

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对原文内涵的深入解读和再现。

在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结构的再现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础,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句式。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首先体现在译文能否准确再现原文的语言结构。

翻译者需要把握原文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和句式特点,以确保译文在语言上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阐释学的方法可以帮助翻译者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特点,从而更好地再现其语言结构。

2. 文化内涵的传达3. 意义表达的再现文学作品的意义表达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文学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还体现在译文能否准确再现原文的意义表达。

翻译者需要理解原文的情感表达、审美意义和意义内涵,把握其中的文学价值和内在逻辑,从而更好地进行意义再现性的翻译。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一、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阐释学作为文本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强调了文本的多重意义和复杂性。

从阐释学的角度看,文本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表面上的文本,而更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具有多重含义和内涵的文本。

文学作品的翻译也需要考虑到其中的多重意义和复杂性,翻译者需要以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式来对待文学作品的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阐释学的方法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并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意象符号、语言风格等都是需要通过阐释学的方式来理解和诠释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加强对原文的解释和理解,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出原文的多重意义和复杂性。

二、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是指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可翻译与不可翻译的问题。

在文学翻译中,由于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多重意义,一些文学作品可能存在一些不易翻译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从阐释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也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可能存在翻译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可以通过阐释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阐释学的方法可以为翻译者提供一些翻译策略和方法。

在面对一些难以翻译的文学作品时,翻译者可以通过阐释学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难题,以确保译文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原文的意思和内涵。

翻译者可以通过解释和理解原文的多重含义来处理一些难以翻译的文学作品。

通过阐释学的方法,翻译者可以发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对原文进行深入的解释和理解,从而找到一种合适的翻译策略来处理这些难题。

结论在文学翻译中,阐释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阐释学认为文本具有多重意义,因此在文学翻译中,翻译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诠释和理解原文,以确保译文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原文的意思和内涵。

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与翻译

1.2.3现代阐释学阶段 • • • • (一)现代阐释学开创者:狄尔泰 阐释学天然地与精神科学相关,是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精神。 我们把这种我们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 的过程称之为理解。 • 理解就是“我”在“你”中的重新发现。 • 狄尔泰与经典阐释学最大的不同是他认为阐释学不应该仅仅 停留在对语言文本的阐释上,而应该关注历史。历史即文本。 狄尔泰被看作阐释哲学的第一个经典作家。
1.2.3现代阐释学阶段 • 阐释学从文本阐释转向了人类自身的历史的哲学阐释。 • 代表人物是狄尔泰(1833—1911)、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两种阐释学 • 认知阐释学,方法论阐释学:关注阐释的目、阐释对象、阐释方法、 规则,强调阐释可能性和能动性,主张文本意义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 经典阐释学; • 哲学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出发揭示了阐释的 条件性、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现代阐释学。(往往指哲学阐释学)
Summary •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是对翻译理论的一个贡献,特别是 对汉、英互译来说,它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但它也有其局 限性。 • 阐释翻译理论从哲学入手,拒绝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反 对将翻译概念化,最终陷入哲学循环阐释的死胡同。 • 但斯坦纳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是不可估景的,他独特的角度, 惊人的洞察力给予人们无限的启发,也开拓了翻译研究的 新思路。
3. 总结
• 作为一门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阐释学 与翻译的联系主要在于如何解释出发语与归宿语之间纯 语言差距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以及如何较为恰当地 理解出发语表达归宿语。
• 翻译则是把外国语言移植为本国语言,超越一切文化差 距,使之可以理解并被重新固定下来。基于此种原因, 阐释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 性,寻回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进而推动了翻译理论 的发展。

翻译与阐释研讨

翻译与阐释研讨

翻译与阐释研讨翻译与阐释是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翻译指的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藉此实现跨语言信息交流。

阐释则是对一种语言或文本进行解释或说明的过程,旨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语言的逻辑结构。

虽然翻译与阐释是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翻译和阐释研讨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以实现更准确、真实和有效的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

一、翻译研讨翻译是跨语言交流的关键。

在国际化的今天,翻译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翻译不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在翻译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 语言表达技巧:翻译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并且要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在翻译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分享各种实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流程,以改进翻译质量。

2. 翻译工具:翻译软件和工具在国际化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翻译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介绍各种翻译软件和工具,以便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3. 文化意识: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翻译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差异,以保证语言和表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阐释研讨阐释是深入理解一个语言或文本的过程。

在阐释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 语言分析:语言是阐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阐释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对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包含的逻辑结构和含义。

2. 文本分析:文本是阐释的重要基础。

在阐释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对文本进行分析,并进行一些解释,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

3. 实用阐释工具:在实际阐释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阐释工具,比如句子分析、词汇分析、语言注释等。

在阐释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会介绍各种实用的阐释工具和方法,以提高阐释效率和准确性。

三、翻译与阐释的联系翻译和阐释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却有着很大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绝不是理解与对象的绝对吻合,不是消极 地复制文本,而是创造性的劳动,体现出人的 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要完全消除误读现象,进行纯客观的理解时根 本不可能的。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一面的 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从而对误读 不能一概否定与责难,而要重新审视其价值。
理解和阐释的文本作为一个历史性个体,总是 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之上。 理解总是一定历史阶段内的理解,他必定是不 完善的、相对的。
The fire in the grate looked impishdemoniacally funny as if it did not care in the least about her strait. The fender grinned idly, as if it too did not care. The light from the water - bottle was merely engaged in a chromatic problem.
张译连用了四个四字结构(张先生典型的翻译 风格),所阐述的意义超出作者赋予作品的意 义。而孙译则采用了直译。两者从不同层面上 传达原作的意图。
三、效果历史
伽达默尔提出了理解的效果历史原则,理解者 和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义是和 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形成过程之中的过程称为 “效果历史”。
视野是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的总和。 文本本身会有自己一定的视野,而译者也会具 有自己的视野,这两种视野并不完全一致。即 译者所创造来的文本并不能完全体现原作的视 野,而是结合了原作的视野和译者自身的视野, 从而产生出来的新的视野,这便是“视野融 合”。
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界,而理解者具有 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视界。
In religious studies and social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can be either the art of interpretation, 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Traditional hermeneutics — which includes Biblical hermeneutics —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written texts, especially texts in the areas of literature, religion and law. Contemporary, or modern, hermeneutics encompasses not only issues involving the written text, but everything in the interpretative process. This includes verbal and nonverbal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prior aspects that affect communication, such as presuppositions, preunderstandings, the meaning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semiotics.
阐释学的翻译观
“阐释学”(Hermeneutics),有时也被称为“释 义学”、“传释学”、“解释学”或“阐释 学”。
Hermes 的主要职责就是把神的旨意传达给世 人,他必须先解释神的指令,将其翻译成人间 的语言。可见,阐释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翻译” 的意思。
它作为哲学术语,则源自于德国,是哲学研究的 一个分支和流派。
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理解的偏见。伽达默尔称: “偏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偏见是一 种积极的因素,他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 是解释者对身处世界意义的一种选择。”
任何理解都是在历史内进行的,任何作者和读 者都以自己的一定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中。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对文本产生偏见成了一种 普遍现象。偏见本身已经成为人们创造力的表 现形式
至20世纪下半叶,斯坦纳将阐释学的理解观与 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观点 (潘德荣、齐学栋, 1995)。阐释学的核心观点, 即理解观的演变,一直在改变人们对翻译的定 义,并不断地影响着翻译的性质、目的和过程, 同时也给中国翻译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 史”是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个哲学原则。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中的运用强调了文本意义的 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凸显了译者理解的主动性, 更加明确了文本意义阐释过程的动态性和循环 性。
阐释学三大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以《德伯家的苔丝》多译本为例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哈代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 说充分体现了哈代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小 说用诗一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农村 姑娘苔丝在无助命运的摆布下逐步走向毁灭的 悲剧故事,描述了美丽的形象与周围阴暗现实 的冲突,表现了“文明社会里爱的毁灭”。
由于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不同, 译者的视界永远都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 融合。译者不可能完全体会原作者的意图、目 的与情感,因此对原作的理解也必然会有偏颇。
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观道出了翻译、尤其是文 学翻译的实质,即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 原作者的初始视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
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译者)由于其理解的历 史局限性,不可能一次性穷尽文本的内涵,对 文本的解读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其审美价值本 身的过程,不存在永恒的、一劳永逸、终极的 理解。这一点为文学作品重译奠定了基础。
原文:Whe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knacker and tanner would give only a very few shillings for Prince’s carcass because of his decrepitude, Durbeyfield rose to the occasion.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The long March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
“财神爷”这个词,不是我的发明,是农民的 发明。《邓小平文选》
The term “God of Fortune” is not invented by me, but invented by the peasants.
在此选取张谷若、孙致礼、吴笛、孙法理译本 中的实例比较。
理论剖析与实例分析
(一)理解的历史性
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认识历史 的存在,尤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理解 是历史的,理解的历时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 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性。
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阐释的主体(读 者或是译者),还是客体(文本)都存在于历史中,因此, 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局限性和特殊性,但真正的理解不是 去克服历史的局限性,而是去正确的适应和评价它。
两者都体现了特定的历史背景 、文化传统等 因素对译者、译作的影响。
正如勒菲维尔(Lefevere)所说的:“翻பைடு நூலகம்不 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无论哪一位译者,都会受 到各种主观或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对‘信’ 的译文不可能存在。”
二、视野融合
People com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totally remove oneself from one's background, history, culture, gender, language, education, etc. to an entirely different system of attitudes, beliefs and ways of thinking. People may be looking for a way to be engaged in understanding a conversation or dialogue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he speaker interprets texts or stories based on his or her past experience and prejudice. Therefore, “hermeneutic ref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one’s own present life interpretation calls for the unfolding of one’s ‘effective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discourse, a fusion of “horizons” takes place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listeners.
伽达默尔主张:应在理解过程中,将两种视界 交融在一起,达到“视界融合”,从而使理解 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有的视界,达到一个全 新的视界。
“对某一个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不管译者如 何力图进入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设身处地把 自己想象为原作者,翻译都不能纯粹是作者原 始心理过程的重新唤起,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 而这种再创造受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指导, 这一点是完全清楚的。”
张译:壁炉里的残火,张牙怒目,鬼头鬼脑, 仿佛表示对于苔扮的窘迫,丝毫都不关心。炉 栏懒洋洋的把嘴咧着,仿佛表示满不在乎。盛 水的瓶子放出亮光来,好像只是在那儿一心一 意研究颜色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