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及系统分析

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及系统分析科学方法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分析、设计和管理复杂系统,实现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而科学方法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对于系统工程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系统工程中的科学方法及系统分析展开论述。
一、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科学方法是一种用于解决科学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系统性、可精确性、可重复性和可证伪性。
在系统工程中,科学方法通过遵循上述基本特征,能够确保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系统工程中的科学方法1. 分析问题在系统工程中,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科学方法注重对问题的全面了解,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确定问题的具体表现和特征。
2. 设定目标在明确问题后,系统工程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科学方法强调目标的可量化与可测量性,以便在系统设计和实施中能够明确地达到预期目标。
3. 制定计划科学方法在系统工程中还强调制定科学的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系统设计、实施、测试和评估的全过程,以确保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
4. 实施和监控系统工程中的实施和监控阶段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
科学方法注重数据的收集和记录,以及对系统实施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系统工程按照预期计划进行。
5. 评估和改进科学方法在系统工程中还强调系统的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系统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建模,来揭示系统的内在关系和运行机制。
在系统分析阶段,应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以确保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系统分析的步骤通常包括:问题的定义与边界的确定、需求的分析与要求的建立、系统的分解与描述、系统的行为与性能分析、系统的优化与改进等。
通过科学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系统的运行机理和行为规律,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系统科学参考资料

systematic scientificmethods; system science method; systematic scientific method; system science methods;系统科学方法" 英文对照1、是对系统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信息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的统称。
△形象点说,系统科学是这些方法产生的母体,而这些新型方法则是系统科学的结晶,因而我们把这些方法统称为系统科学方法。
(庞元正《现代思维与改革》) 查看全文"系统科学方法"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1、1.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观点所谓系统科学方法是指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文献来源"系统科学方法"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科学 系统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方法" 在工具书中的参考阅读研究 "系统科学方法" 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 黄强李明锋 畅建霞 马来平 王惠珍 陈有亮 王义民 王方华 王继荣 涂国平 陈依元 王凡 孟庆云 李丹 柳晓春 肖萍 李自强 张文泉 李妍 乌杰《系统辩证学学报》乌杰系统科学网/Default.asp系统科学中文书目N.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2。
H.格林尼斯基《控制论简述》,科学出版社,1963。
W.R.艾什比《控制论导论》,张理京译,科学出版社,1965。
[奥]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
冯.诺意曼《计算机和人脑》,甘子玉译,商务印书馆,1979。
W.B.坎农《躯体的智慧》,范岳年魏有仁译,商务印书馆,1980。
[苏]А.Я.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刘定一译,科学出版社,1980。
涂序彦潘华郭江黄秉宪编《生物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0。
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杨小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是一种以解决复杂问题的思想和技术为前提,充分运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和多种管理分析技术,将系统得到的数据和系统控制的原理相结合,得出满足目标的最优解的一门科学。
系统科学方法是在多种学科(如工程、管理、科学、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物理、数学、经济学等科学理论,是充分发挥有效信息技术、数学技术和多种管理分析技术的多元一体化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方法以解决复杂问题为前提,提出的许多解决方案和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既包括传统的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优化分析和系统建模,也包括新兴的方法,如通信系统的调度和优化、决策及管理系统的建立、网络调度、人机交互技术等。
系统科学方法也遵循有效信息技术、数学技术和多种管理分析技术结合的规律,同时结合多种系统工具,如信息系统建设、网络调度、模型分析、模拟和管理系统的建立等,从而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通过模型构建、模拟仿真和实际应用,解决财务管理、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和社会管理等众多领域的问题。
3.系统科学方法

12
〈二〉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现代宇宙学的理论成果:静态宇宙模型、 稳恒态宇宙学、膨胀宇宙模型、物质— 反物质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学和暴胀 宇宙论(为宇宙的无限性提供了科学依 据)
13
〈三〉生命科学的革命 生命科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微观方 面)、生态系统学和脑科学(宏观、综 合方面) 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60年代: 揭示了遗传变异的信息概念 70年代:重 组DNA技术及后来的遗传工程 脑科学的新成就和新观点对人工智能的 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9
D.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容与特征
1、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2、现代科学革命的特点与趋势 3、现代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4、现代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
10
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 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 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 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 的科学革命。 1、现代物理学革命 2、现代宇宙学发展 3、生命科学的革命 4、系统科学的兴起与系统时代的到来
思考题: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模式 与机制?
19
课后练习
1.名词解释:系统科学方法 现代科技革命 黑箱方法 2.问答题: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与现代科 技革命的内容、特征? 3.论述题:试论系统科学方法对决策管理 的优化所起的作用。
20
17
现代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现代技术革命的前导,是研究信息产生、 传递、处理的技术,如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 机技术。 新能源技术—现代技术革命的支柱,是继蒸汽力和 电力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动力革命,如核能、太阳能、 生物能。 新材料技术—现代技术革命的基础,如信息材料、 能源新材料、结构和功能材料。 生物技术—现代技术革命的前景,如基因工程、细 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空间技术—现代技术革命的外向延伸,涉及空间开 发利用,航天器的研制和空间飞行制导等领域。 海洋技术—现代技术革命的内向拓展。
系统科学方法

② 从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上考察整体的功能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拿破仑分析 马木留克骑兵和 法兵作战的力量 对比: 马 法 3 > 3 100 = 100 300 ≤ 300 1500 < 1000
2、最佳化原则
① 整体效应
最佳目标 最佳设计 最佳控制 最佳运动 最佳效果
2、信息的本质
① 学者的不同观点 1)认为信息是独立的物质实体,它以“信息场”的形态存 在 2)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3)认为信息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有时也是观念的 4)认为信息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而是某种“第三者” 5)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或存在方式
②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的基本属性
“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 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 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 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 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 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 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 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 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 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 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 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 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 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 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最佳设计的实例
系统的优化同系统的整体性是密切联系的使整体达到最 优是系统优化原则的核心。如,一千多年以前,汴梁皇城失 火,宫殿烧毁。大臣丁渭奉宋真宗的旨意,主持修复工程。 他提出的施工方案,很有系统方法的特色。首先,把皇宫前 面的大街挖成大沟,就地取土烧砖;然后引汴水入沟,使所 需其它建筑材料能用船直接运入工地;宫殿建成后,再把废 物填入沟中,修复原来的大街。这个杰出的施工方案,是把 全部修复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根据整个工程内部各 部分工程的联系、次序,进行了合理安排,从而避免了从远 处取土、向远处运废料的浪费,利用了当时水运比陆运方便 等条件。丁渭事实上是考虑了整体的“最佳化”,制定了一 个最优施工方案。
第五章系统科学方法、第六章科学假设和科学理论 (2)

方法的 改进 资料和 数据的 分析处 理
模型的 改进 型的 模 建立 模型的 评价 仿真 实验 No
动物疾病 模型, 模型,建 立专家系 统,人造 器官
运用已知生理, 运用已知生理,病理知识
Yes 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整体性原则是基础,动态原则是过程, 总之,整体性原则是基础,动态原则是过程, 最优化原则是目的,模型化原则是手段. 最优化原则是目的,模型化原则是手段.
第二节 信息方法
信息论是由美国科学家申农于 世纪 世纪40年代 信息论是由美国科学家申农于20世纪 年代 申农 创立的,其代表作是1948年写的《通讯中的数 年写的《 创立的,其代表作是 年写的 学理论》. 学理论》 (一)信息及其本质和特征 1.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 通俗地讲,信息就是能带来新知识, ①通俗地讲,信息就是能带来新知识,新内 容的消息; 维纳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 容的消息;②维纳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把信息 看作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相互作用, 看作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相互作用,相互 交换的内容. 申农则从通讯角度, 交换的内容.③申农则从通讯角度,把信息看作 是通讯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是通讯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系统的 不确定性"的消除. "不确定性"的消除.
4. 模型化原则 模型化原则是实现系统整体原型的简单化, 模型化原则是实现系统整体原型的简单化, 必要途径和手段. 定量化和最优化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定量化和最优化的必要途径和手段.它是指在 运用系统方法时,由于系统规模庞大或很小, 运用系统方法时,由于系统规模庞大或很小, 或者由于系统的因素众多, 或者由于系统的因素众多,或者由于系统的结 构复杂,或者由于难于直接作用于系统( 构复杂,或者由于难于直接作用于系统(如人 体系统)或者由于研究对象时过镜迁, 体系统)或者由于研究对象时过镜迁,难以追 踪等原因, 踪等原因,从而设计出与原型系统相同或相似 的系统模型,来代替真实系统, 的系统模型,来代替真实系统,通过对系统模 型的研究, 型的研究,来认识和掌握原型系统的本 质和规 系统方法建立的模型通常是用数学方法, 律.系统方法建立的模型通常是用数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名词解释

系统科学方法名词解释
系统科学方法是一种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思维,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博弈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
这些方法都强调从整体出发,注重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系统科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它强调整体的观点和多学科的融合,以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供一种全面的、系统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系统科学方法》课件

03
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概念
系统设计是将抽象的系统构想转化为 具体系统实现的过程,它涉及到对系 统内部各要素的整合与优化,以达到 系统的整体最优。
原则
系统设计应遵循整体性、有序性、动 态性、环境适应性等原则,以确保系 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结构化设计、面 向对象设计、模块化设计等,这些方 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规模和复杂 度的系统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的概念与原则
• 总结词:系统分析是一种基于系统思想的分析方法,它强调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通过分析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揭示系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
• 详细描述:系统分析的概念是指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关系入手,综合分析 各种因素,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质。系统分析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整 体性原则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要素;关联性原则要求系统分析时 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视为独立的存在;动态性原则则强调系统是不断变化 的,要分析系统的演化过程和趋势,不能静止地看待问题。
系统科学的分类与层次
总结词
系统科学的分类与层次
详细描述
系统科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研究 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系统、工程系统、社会系统 和思维系统等;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硬系统 方法论和软系统方法论等。同时,系统科学也可以根 据其层次性分为微观系统、宏观系统和宇观系统等不 同层次的系统。这些层次的系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第6章-计算学科中的系统科学方法

所有数学模型均可转化为基于计算机的模型,并通过计算来 研究系统。 某些复杂的、无法建立数学模型的系统,如生物、社会和行 为过程等,也可建立基于计算机的模型。
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1) 系统分析法
以运筹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通过对系统各种要素、过程 和关系的考察,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等。
过程
是指系统的演化所经过的发展阶段; 由若干子过程组成。 过程的最基本元素是动作,动作不能再分。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系统同构
系统同构是数学同构概念的拓展。根据系统同构的性质,就可以用 一种性质和结构相同的系统来研究另一种系统。甚至,针对不同学科领 域和不同现实系统之间存在系统同构的事实,还可以对各学科进行横向 综合的研究。 根据同构的特征可知,布尔代数与数字逻辑电路同构。因此,可以 用数字逻辑电路来表示布尔代数,也可以用布尔代数来研究数字逻辑电 路。
使用工具后产生的力量:
例如,借助于数学工具,计算N(N+1)/2,其中N=20。
使用工具后产生的力量
牛顿是个天才! 但是,他的才能并不在于他的大脑计算能力特别突出, 而在于懂得如何对问题做合理的简化和理想化,从而把复 杂的问题转化为普通人的大脑可以处理的、相对简单的问 题。 爱因斯坦也是这样!
第6章
学科中的系统科学方法
现代计算机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即冯·诺依曼型计算 机组织结构)就是系统科学在计算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应用成 果之一。 随着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变得越来 越复杂。因此,系统科学方法在计算学科中的作用也越来越 大。 在计算学科中,采用的系统科学方法主要是模型方法, 包括建模、验证和实现。
例6.4 整数
当把整数看作是一个系统时,根据等价关系,可以将整 数划分为若干互不相交的子集。
整体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

什么是控制? 什么是控制? 什么是控制系统?施控系统、 什么是控制系统?施控系统、受控系统 控制系统类型: 控制系统类型: 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组合控制系统
1、控制论方法的作用 ①为研究各种自控机器、制导系统以及电 为研究各种自控机器、 脑提供广阔的思路、方法。 脑提供广阔的思路、方法。 ②为研究生物控制系统提供重要方法。 为研究生物控制系统提供重要方法。 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提供了 对复杂的社会、 新的工具。 新的工具。
完整的系统分析包括系统的目标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环境分析和动态分系统模型方法通过研究与真实系统在功能上或结构上相似的模型来揭示和掌握真实系统的特征和规系统模型的建立一般遵循相似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和逐步逼近原则使建立起来的系统模型既反映着真实系统的主要特征又高于真实系统而具有同类问题的共性
整体研究的 系统科学方法
信息方法的主观特性, D、信息方法的主观特性,使信息方法可 用于调整人的行为,发挥人的能动性。 用于调整人的行为,发挥人的能动性。 通讯编码) (通讯编码) 信息概念的综合性, E、信息概念的综合性,使信息方法可用 于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和提高系统的可靠 性。 当今社会,信息化时代。 当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信息方法可以 改变科研方式,提高科研效益。 改变科研方式,提高科研效益。
二.控制论方法 20世纪40年代维纳创立控制论 世纪40年代维纳创立控制论。 20世纪40年代维纳创立控制论。 运用控制论原理, 运用控制论原理,按照研究对象的 信息流程,通过信息处理、 信息流程,通过信息处理、变换和反馈 等手段,从功能行为上控制、 等手段,从功能行为上控制、揭示其变 化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效应的方法。 化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效应的方法。 控制论方法一般有反馈控制方法、 控制论方法一般有反馈控制方法、 黑箱方法、功能模拟方法等。 黑箱方法、功能模拟方法等。
计算学科中的系统科学方法PPT课件

2021/5/23
17
第17页/共75页
6.1 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 ⑥系统同构
• 提到同构,还会涉及同态的概念 • 不同系统间的数学同态关系具有自反性和传递性,但不具有对称性 • 数学同态一般用于模型的简化,不能用来划分等价类
2021/5/23
18
第18页/共75页
6.1 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 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 ①系统分析法 • ②信息方法 • ③功能模拟方法 • ④黑箱方法 • ⑤整体优化方法
2021/5/23
31
第31页/共75页
6.1 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 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 ①系统分析法
• 系统分析法是以运筹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通过对系统各种要素、过 程和关系的考察,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的方法
•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 ④环境、行为和功能 • 系统的环境是指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有联系的事物组成的集合。系统要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应有的目标,系统自身一定要适应环境的要求
2021/5/23
12
第12页/共75页
6.1 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 ④环境、行为和功能
• 系统的行为是指系统相对于它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变化 • 行为属于系统自身的变化,同时又反映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 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
27
第27页/共75页
6.1 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 系统科学遵循的一般原则 • ④模型化原则
• 系统科学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符号模型而非实物模型 • 符号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数学模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学模
科学研究中的系统科学方法和数学方法

3.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方法
• 控制论:维纳(美)创立。研究对系统的行为控制。 • 1)控制:指一种特定的作用 • 任何控制,都存在着施控者和受控对象,所以要实施控制, 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受控对象一定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施控对象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 2)耦合:在控制论中主要讲机器的耦合,即一台机器的 输出,改变另一台机器的输入,也即一台机器对另一台机 器产生影响。 • 耦合:主制耦合(单向过程);互制耦合;随机耦合。
• 5.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方法 • 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比)创立。研 究系统的自组织行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耗散结构:系统在不可逆的过程中由无 序的混乱状态达到有序状态必须不断地消 耗能量才能保持稳定。这种新的稳定的有 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 2)自组织:系统不依靠外部命令,而是靠 自身的某种机制形成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 能,它就是自组织系统。
4.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方法
• 突变论:托姆(法)创立。研究系统 的演化方式。
• 1)突变论:运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 稳定性理论来研究自然界与社会中各种形 态、结构等的突发性变化的数学理论。 • 2)突变论的贡献:为事物的多种质态变化 建立起了数学模型。 • 事物的质是由该事物的结构规定的,事物 质的稳定性就是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质变 就是系统结构的变化。
2.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方法
• 信息论是由美国科学家申农于20世纪40年 代创立的,其代表作是1948年写的《通讯 中的数学理论》。 • 1)狭义信息论: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通讯 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规律 的科学。 • 2)广义信息论:用数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的 方法研究一切现实系统中存在着的信息传 递和处理、识别和利用的共同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 调查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3? 文献研究法4? 实证研究法5? 定量分析法6? 定性分析法7? 跨学科研究法8? 个案研究法9? 功能分析法10? 数量研究法11? 模拟法(模型方法)12? 探索性研究法13? 信息研究方法14? 经验总结法15? 描述性研究法16? 数学方法17? 思维方法18? 想象方法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
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系统方法

一、词典:系统:
①有条理;有顺序:系统知识|系统研究。
②同类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组合而成的整体:循环系统|商业系统|组织系统|系统工程。③由要素组成 的有机整体。
比较
在科学研究中,系统方法把研究对象如实地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并着重研究该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从 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控制系统运动,使系统达到人们能确定的最佳状态;此外,它充分运用数学 手段对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建立系统的模型以便进行模拟实验。因此,运用系统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先 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综合,形成可能的系统方案,再系统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 系统选择(最优化)并重新综合成整体。在思维方式上,系统方法把综合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把分析和综合贯 穿于过程的始终,这正是系统方法在科学思维方式上的重大突破。
系统方法
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
01 简介
03 组织系统
目录
02 内容 04 比较
系统方法是一种满足整体、统筹全局、把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它将分析和综合有机地结 合,并运用数学语言定量地、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和规律。系统方法是以对系统的基本认识为依据, 应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理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等方法,用以指导人们研究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的一 种科学方法。
在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中,确定目标的方法是比较薄弱的,主要依靠经验判断和逻辑分析:实现目标的方法 有观察、实验、假说和逻辑方法等。而系统方法则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把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两 个认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它首先通过摆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等步骤,为确定 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然后,它还通过程序设计、具体规划以及研究、生产、安装和运行等阶段来实现既定目标。 可见,系统方法兼有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两方面的功能。传统的研究方法总是把研究对象分成若干部分,在分 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以简单分解和简单相加的观点来说明整体的性能,认为局部性能好,整体性能也自然好; 局部性能不好,整体性能也自然不好。这种分析综合的方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 对一些简单现象和过程的研究还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于象人口控制、粮食和能源的供应、生态平衡、环境保 护等等这样一些复杂的研究对象来说,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波罗登月计划
在六十年代的美国载人航天活动中,最为辉
煌的成就莫过于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
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宇航局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 之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发射成功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 号飞船。
系统论方法特点 1.整体性和综合化的原则 追求整体最优,因为 整体大于部分和:1+1>2 整体小于部分和:1+1<2(和尚) 2.动态性原则:变化、开放、相对 3. 模型化原则 4.最优化原则:总体最优
整体性原则: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 菲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 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 体现在三个方面:
整体性原则
⑴整体的性质不是要素具备的。如H2O的性质与H或O都不同。 ⑵要素的性质影响整体。如一台机器中,一个部件出错,机器就会不 正常。 ⑶要素性质之间相互影响。 如班级上一个同学对科学感兴趣可能会带动其它同学也感兴趣,反之 一个同学无故旷课,会影响其它同学向他学。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 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 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 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 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 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 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 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转入加利福 尼亚理工学院,在导师T.von.卡门的指导下深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 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 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回国后,历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第 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 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 委员会副主任。 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等 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 巨大作用。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首先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现代科学技术 的体系结构。他认为从应用实践到基础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工 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个层次。系统科学是 由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象运筹学、控制论和信 息论这类技术科学,以及一切系统的一般理论“系统学”等组成的一个 新兴科学技术部门。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是一大类工程技术的 总称,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他提出要建立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系 统学”。并亲自领导了系统学研讨班。
2,系统的特征
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与环境相联系
系统科学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学科是20世纪迅猛发展的学科。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把它们统称为系统科学。 系统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 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y)创立。
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 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 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 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 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 程。
都江堰
都江堰
丁渭.皇宫修复工程
北宋真宗年间,皇城失火,宫殿烧毁,大臣
丁渭主持了皇宫修复工程。他采用了这样一 套施工方案,先在需要重建的通衢大道上就 近取土烧砖,在取土后的深沟中引入汴水, 形成人工河,再由此水路运输建筑材料,从 而加快了工程进度,在皇宫修复后,又将碎 砖废土添入沟中,重修大道。
信息论方法
克劳德· 艾尔伍德· 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美 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香农于1916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 Petoskey,193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 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 (MIT)数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41 年他加入贝尔实验室数学部,工作到1972年。 1956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并 于1958年成为终生教授,1978年成为名誉教授。 香农博士于2001年2月26日去世,享年84岁。
系统工程应用实例
20世纪40年代,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设计电话通信网络时,
按时问顺序把工作划分为规 划、研究、开发、开发过程中的 研究、通用工程等 5个阶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们把这种 方法称为系统工程。 50 年代以后,系统工程在大型工程项目和军事装备 系统的 开发中充分显示了它在解决复杂问题时 的效用。 50年代未,美国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时首 先创用了计划协调技 术 PERT)。 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执 行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把PERT发展成图解协调技术(GFRT), 并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确保各项试验项目按期 完成。在解 决各种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社会经济 系统的最优设计和最优 控制方面,系统工程也得 到广泛应用。 中国在导弹研制过程中,60年代初就己采 用了计划协调技术。
当代科学图景的革新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系统的概念 “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贝塔朗菲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各要素之 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整体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定 功能” ----------张金马 “系统是由若干处于相互联系并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 分所构成的整体”。 -----------陈振明
学方法的功能
是人们认识、研究、控制、设计复杂系统的
有效手段 为人们提供了制定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 行优化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一般系统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
信息论方法 反馈控制方法
黑箱方法
功能模拟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 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 用,而对系统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 考察的方法。 以整体为目标,以选择解决问题的最 佳方案为重点,是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 完整的系统分析包括系统的目标分析、 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环境分析和动态分 析等。
1948年,美国应用数学家香农
(C.E.Shannon)在《贝尔系统杂志》上发 表了《通讯的数学理论》这篇著名论文,从 而宣布了现代信息论的诞生。早期的信息论 是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传递和信息处 理的科学,后来这一理论逐步扩大,形成了 用信息论来研究和处理一切问题的系统性理 论,该理论通常称为信息科学或信息系统。 根据香农理论,一般通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 环节: ①信源。②发送机。③信道。④接收器。⑤ 信宿。
信息论方法特点是:
(1)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完全撇开对象 的具体运动形态。 (2)把系统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在信息 流动变换过程中,利用反馈信息来使得系统按预定目标实现 控制。 (3)把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看做是依赖信息通信进行信 息交换来实现。 信息概念的规定,可以从如下三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1)从认识论的角度,信息是指人们接收到的可以消除不确 定的新知识、新消息、新内容。接收到的新知识越多,消除 不确定性的程度越大,我们就说信息量大,否则就认为没有 信息或信息量小。 (2)从方法论的角度,信息是指研究和控制事物和过程的手 段,不掌握信息,人们就无法控制事物和过程,也无法认识 和改造事物和过程。 (3)从本体论的角度,信息是标志客观物质系统存在和运动 的基本属性,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会发送信息。
结构与功能
系统的功能指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行为,能力和功效。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是通过特定功能来表现 的 结构相对稳定,功能易于变化的 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制约的。
要素不变时,结构决定功能:如种类无数的有机物几乎都主要 是碳、氢、氧、氮组成。常常是组成结构不同。又如电子元件 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家电。(当然反过来,结构相同,要 素不同,功能不同) 结构、要素都不同则可以有相同的功能:如人脑系统和 计算 机系统在部分功能上相似。利用这一原则,可以设计各种仿真 系统。 同一结构可能有多种功能:如一付中药可能有多种疗效。 最优化原则:为最好的实现目标而通过改变要素和结构使系统 功能最佳。如田忌赛马的故事;战争时的布阵;材料的人工设 计等。决策论,分配论讨论优化问题。
贝塔朗菲,L.V.(Luduig Von Bertalanffy)
加拿大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 1901年9月19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 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 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 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任教。 1937~1938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48年任加拿大渥太 华大学医疗系系主任、教授。 1954~1955年参加 国际斯但福研究所行为科学研究会。 1954年同 A.拉波波特等人一起建立一般系统论研究会, 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1955~ 1958年任蒙塔西郎医院生物研究所主任兼南加 利福尼亚大学访 问教授。 1961~1969年任阿尔 贝塔大学理论生物学教授。 1969~1972年任纽 约州立大学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 1972年6月12日卒 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
系统方法(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统筹全局综合
协调研究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系统 开发、设计、实 施和运用的工程技术,是在系统思 想指导下,综合 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 的先进思想、理论、 方法和工具(当今,主要是电 子计算机),对系统 的结构、功能、要素、信息和反 馈等,运用多学科 成果,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实 际问题,以达到最 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 最优控制的目的。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或 间接地改造世界的组 织管理技术。 系统论方法还要求人们建造反映系统运动规律的数 学模型,定量地进行研究,探索实现优化的途径和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