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2.3 分子的性质2-人教版
5.特征: 具有方向性, 具有饱和性。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 1.类型 分子内氢键
2、对性质的影响:
O
O
N
H
O
邻硝基苯酚中的分子内氢键
熔沸点:(1)分子间氢键:升高
(2)分子内氢键:降低
溶解度:一般与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可使
溶解度升高,分子内则降低。
沸点/℃ 100
H2O
75
50
25 HF
21.14 431.8
23.11 366
26.00 298.7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HCl HBr
HI
相对分子 质量
范德华力 (kJ/mol)
36.5 21.14
81 23.11
128 26.00
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 华力越大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常见的 为范德华力和氢键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的特点
(1)广泛存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作用力弱、是短程力 (3)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
由分子构成的
化学键与范德华力的比较
手性合成
五、手性
乳酸分子CH3CH(OH)COOH有以下两 种异构体:
五、手性
具有手性的有机物,是因为含有手性碳原子 造成的。 如果一个碳原子所联结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
各不相同,那么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记作﹡C 。
注意:也有一些手性物质没有手性碳原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件
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是研究分子反应 速率的理论模型之一,认 为分子间的碰撞是引发反 应的必要条件。
分子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活化能
活化能是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活化 态所需的能量,是决定分子反应
速率的重要因素。
温度与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 分子发生有效碰撞,从而提高反应 速率。
催化剂与反应速率
拉曼光谱
物质分子对入射光的散射所产 生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
振动和转动能级。
分子光谱在研究分子结构中的应用
确定分子结构
01
通过分析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组成、化学键的类型和数
目等信息。
测定分子几何构型
02
通过分析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几何构型,如直线型、平
面型、四面体型等。
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
分子的形状
直线型
立体构型
对于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通常为直线。例如,氮气(N2)分子为 直线型。
对于由更多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可能更加复杂,具有立体构型。例如 ,甲烷(CH4)分子为正四面体型。
平面三角形
对于由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可能为平面三角形。例如,水分子为 V型,即平面三角形。
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提高分子 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
分子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热力学稳定性
热力学稳定性是描述分子在热力 学条件下稳定性的性质,稳定性 越高的分子越不容易发生反应。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平 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平衡的重要参
数。
反应选择性
在多步反应中,某些中间产物可 能不稳定或不易分离,导致最终 产物与预期不同,选择性越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三课时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讲]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投影][板书]2、溶解度影响因素:(1) 溶剂的极性[讲]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例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0H,其中的一OH与水分子的一OH 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0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一OH跟水分子的一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板书] (2)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讲]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越大,则溶质分子的溶解度越大。
如CH4和HCl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由于CH4与H2O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CH4几乎不溶于水,而HCl 与H2O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故HCl极易溶于水;同理,Br2、I2与苯分子间的作用较大,故Br2、I2易溶于苯中,而H2O与苯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H2O很难溶于苯中。
[板书](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讲]当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时,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与交流]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
在碘水溶液中加入约1mL 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再向试管里加入1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这是由于在水溶液里可发生如下反应:I2+I—=I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ppt
范德华力大小: CI4> CCl4 >CF4 >CH4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8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 下列变化过程只是克服了范德华力 的是( C )
A、食盐的熔化
B、水的分解
C、碘单质的升华 D、金属钠的熔化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9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沸点/℃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CH 4 NH3 H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2课时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1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我们知道:分子内部原子间存在 相互作用——化学键,形成或破坏 化学键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物质三相之间的转化也伴随着能 量变化。这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 相互作用力。
液态水中的氢键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22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23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24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
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 在所有的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有氢键 C.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D.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6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思考:
分子间 将干冰气化,破坏了CO2分子晶体的作用力 —————
共价键 将CO2气体溶于水,破坏了CO2分子的————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3节分子的性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层级一学业达标练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C.Cl2、C2H2D.NH3、HCl解析:选B 由两种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才会有极性,因此C项中Cl2中无极性键。
之后根据结构可以判断A项中H2S,D项中NH3、HCl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故正确答案为B。
2.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三氯化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N—Cl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不存在孤电子对C.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D.因N—Cl键的键能大,它的沸点高解析:选C NCl3电子式为,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NCl3分子为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为三角锥形。
N—Cl键为极性键,其键能大说明分子稳定,而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与共价键强弱无关。
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B.冰中存在氢键,水中不存在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解析:选C 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其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不属于化学键,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加强了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A项错误,C项正确;在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而H2O的稳定性主要是由分子内的O—H键的键能决定,B、D 项错误。
4.下列叙述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 )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B.通常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C.氟、氯、溴、碘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D.氟、氯、溴、碘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解析:选D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A项,气体物质加压时,范德华力增大,降温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两种情况下,分子靠自身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甚至固体;B项,氯化氢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很弱的范德华力,因此通常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C项,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强,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受分子中化学键强弱的影响,与范德华力无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解析: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由不同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双原子分子中,共价键的极 性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强;多原子分子的极性由空间构型的对称 性决定。
A.CO2 和 SO2 B.CH4 和 PH3 C.BF3 和 NH3 D.HCl 和 HI
解析:题目所给各物质分子中均只含有极性键。CO2、CH4、 BF3 为非极性分子,SO2、PH3、NH3、HCl、HI 为极性分子。
3.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结构 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三氯化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5.下列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B ) A.CH4>NH3>H2O>HF B.HF>H2O>NH3>CH4 C.H2O>HF>CH4>NH3 D.HF>H2O>CH4>NH3
解析:比较共价键的极性,可比较成键的两个原子吸引电子 能力的大小。如果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差越大,共用电子对 偏移的程度越大,则键的极性越强。题中共价键的极性按 H—F、 H—O、H—N、H—C 的顺序依次减弱,答案为 B。
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与共价键强弱无关。
4.已知 H2O2 的分子空间结构可在二面角中表示,如图所 示,则有关 H2O2 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分子的正、负电中心重合 B.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C.它是极性分子 D.它是非极性分子
解析:由 H2O2 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该分子中存在 H—O 极 性键和 O—O 非极性键;由分子空间结构可以看出,其分子正、 负电中心不重合,故为极性分子。
A.分子中 N—Cl 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不存在孤电子对 C.NCl3 分子是极性分子 D.因 N—Cl 键的键能大,它的沸点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课件1)
分子间氢键的存 在,使物质的熔 沸点升高,在水 ①影响分子的稳 中的溶解度增大, 定性 如熔、沸点: ②共价键键能越 H2O>H2S,HF 大,分子越稳定 >HCl, NH3>PH3
氢键虽然带一个“键”字,但不属于化学键,它属于分 子间作用力,氢键的作用力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
(2012·上海高考)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 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下列 判断错误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 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如下表所 示:
中心原子
分子式
分子极性
元素符号 化合价绝对值 所在主族序数
CO2
C
4
BF3
B
3
CH4
C
4
H2O
O
2
NH3
N
3
SO2
S
4
SO3
S
6
PCl3
P
3
PCl5
P
5
Ⅳ
(2011·上海高考改编)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 化合物是( )
A.HCl B.Na2O2 C.C2H4 D.CH4
【解析】 B项,Na2O2中虽有非极性键,但却是离子 化合物。
【答案】 C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无关 【解析】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CO2 中均是非极性分子,却仅有极性键;分子的极性除与键的极 性有关外,还与分子空间构型有关。 【答案】 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Cl
Cl
Cl
Cl
共用电子对 Cl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不偏向,Cl原子 都不显电性,为非极性分子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极性 105º V形
极性
极性 107 º 三角锥形 极性
极性 120º 平面三角形 非极性
五原 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CH4
极性 109º28 ‘ 正四面体形 非极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我们知道:分子内部原子间存在 相互作用——化学键,形成或破坏 化学键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根据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共价键 有极性、非极性之分,以共价键结 合的分子是否也有极性、非极性之 分呢?
分子的极性又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二PPT(34张)优质课 件
H
Cl
δ+
δ-
H Cl
共H用Cl电分子子对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一 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分 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高中化学_选修三_第二章_第三节_分子的性质_课件_新人教版
-188.1 -34.6 58.8 184.4 (1)结构 相似 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 大 ,范德 华力越 大 ,熔、沸越 高 。
四卤化碳的熔 沸点与相对原 子质量的关系
结构式
化学式 CH4O C2H6O C3H6O
相对分子质量 32 46 60
沸点 /℃ 64 78 97
(1)CH3OH(甲醇)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知识回顾
问题1、写出H2、N2、HCl、CO2、H2O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式
问题2、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一)键的极性 HCl
Cl2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思 考
1、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 定义:分子存在的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请分析下表中数据
分子 范德华力 (kJ/mol) 共价键键能 (kJ/mol) HCl 21.14 431.8 HBr 23.11 366 HI 26.00 298.7
2.特点:范德华力很弱 ,约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 共用电子对是否 (电荷分布均匀) 有偏向或偏离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 (电荷分布不均匀) 非极性键 极性键
2、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或偏离是由什么因 素引起的呢? 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 的。即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不同造成的。 同种原子:非极性键 3、判断方法 不同原子:极性键
(2)将CO2气体溶于水,破坏了CO2 共价键 分子 。
(3)解释CCl4(液体)CH4及CF4是气体, CI4是固体的原因。 它们均是正四面体结构,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 质量增大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CI4> CCl4 >CF4 >CH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3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1)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1)知识归纳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共价键分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成键原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对发生偏移_________________成键原子的电性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电中性示例-、H2、O2、Cl22.分子的极性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
分子产生极性是由于分子中的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导致的。
(1)极性分子:分子中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_____________,使分子的某一部分呈正电性(δ+),另一部分呈负电性(δ−),这样的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2O、CH3Cl分子等。
(2)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________,这样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P4、CO2分子等.3.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关系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____________。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或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例如H2、N2、C60、P4等。
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H4等;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H2O、H2O2、NH3等.可见,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在进行有关分子极性的判断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分子极性的判断由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概念比较抽象,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判断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则:(1)一般情况下,单质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但O3为极性分子),而AB型的分子均为极性分子。
(2)若分子结构呈几何空间对称,为正某某图形,则为非极性分子.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范德华力对气体加压降温,可使其液化;对液体降温时,可使其凝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共用电子对不偏向或有偏向是由什么 因素引起的呢? 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 造成的。
判断方法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是非极性键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 键是极性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
实验一 动画放映 实验二 动画放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自学: 科学视野—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思考:
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疏水基团?肥
皂和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子分 子 BF3
有
键角 分子构型 分子类型
无 直线型 非极性
无 直线型 180º 直线型
极性 非极性
104º30' 折线型 107º18' 三角锥型
极性 极性
120º 平面三角形 非极性
五原 子
CH4
有
109º28 ' 正四面体型 非极性
小结:
键的极性 键角 决定 分子的空
间结构
决定 分子的 极性
(H-O-O-H)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根据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共价键有极 性、非极性之分,以共价键结合的分 子是否也有极性、非极性之分呢?
分子的极性又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 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 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120º 键的极性互相抵消
F’
F2
( F合=0) ,是非极 性分子
H
H
H
H
109º28' C
正四面体型 ,对称结构,C-H键的极性 互相抵消( F合=0) ,是非极性分子
1、常见分子的构型及分子的极性
常见分子 键的极
性
双原 子分
H2、Cl2
无
子 HCl 有
三原 子分
CO2
有
子 H2O 有
四原 NH3 有
之间
性质
影响物质的物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作用力微弱
理性质(熔、 沸点及溶解度
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干 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思考:
分子间 将干冰气化,破坏了CO2分子晶体的—作—用——力— 将CO2气体溶于水,破坏了CO2分子的—共—价——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非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 (电荷分布均匀)
如:H2(H-H) Cl2(Cl-Cl) N2(N N)
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 (电荷分布不均匀)
如:HCl(H-Cl) H2O(H-O-H)
思考
1、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分子
H H
O
F合≠0
O-H键是极性键,共用电
子对偏O原子,由于分子
是折线型构型,两个O-H 键的极性不能抵消( F合
F1
≠0),∴整个分子电荷分
布不均匀,是极性分子
F2
104º30'
H
NH3: N
H
H
三角锥型, 不对称,键的极 性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
107º18'
BF3: F1
F3
平面三角形,对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思考?夏天经常见到许多壁虎在墙壁或天花板上爬行, 却掉不下来,为什么?
壁虎为什么能在天花板土爬行自如?这曾是一个困扰科 学家一百多年的谜。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壁虎的四足 覆盖着几十万条纤细的由角蛋白构成的纳米级尺寸的毛。 壁虎的足有多大吸力?实验证明,如果在一个分币的面积 土布满100万条壁虎足的细毛,可以吊起20kg重的物体。 近年来,有人用计算机模拟,证明壁虎的足与墙体之间的 作用力在本质上是它的细毛与墙体之间的范德华力。
2、什么是单分子膜?双分子膜?举例说明。
3、为什么双分子膜以头向外而尾向内的方式排 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又称范德华力
作用微粒 作用力强弱
意义
影响物质的化
化学键
相邻原子 作用力强烈 学性质和物理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思考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吗?
分析方法:从力的角度分析
在ABn分子中,A-B键看作AB原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中心原子A 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来判断,F合=0,为 非极性分子(极性抵消), F合≠0,为 极性分子(极性不抵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称的分子 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的分
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H
Cl
δ+
δ-
H Cl
共HC用l分电子子中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 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 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O
C
F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F合=0
180º
O
C=O键是极性键,但
从分子总体而言CO2 是直线型分子,两个
C=O键是对排列的,
两键的极性互相抵消
F2
( F合=0),∴整个 分子没有极性,电荷
分布均匀,是非极性
2、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 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 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 判断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 非极性分子:
PCl3、CCl4、CS2、SO2 非极性分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节分子的 性质
思考: 什么事实可证明H2O中确实存在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