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产业(三):指在甲类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机械 化、电气化、化肥化和水利华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农业。
第一产业(四):指在当代科技发展和第三产业崛起的 推动下,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中心,趋于科学化、信息 化和自动化的全新农业。
➢ 第二产业甲(一):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 重工业。
第二产业甲(二):是指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为 第三产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工业。
式引进和消化技术,高起点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 c.采用高新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的高级化发展。 d.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e.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结构及技术发展水平。
➢ 第二产业的加工部门的发展趋势:(生产资料部分)一般机 械和运输机械→电机和电动机→电子计算机和机电一体化。 (消费资料部分)农副产品为原料→工业品为原料→耐用消 费品
➢ 第三产业的能源部门:煤→电和油→电→原子能和太阳能 ➢ 第三产业运输部门:海运、铁路→铁路、汽车和飞机 ➢ 第三产业通讯部门:电话→电子通讯
三产(三) 金融
三产(一) 能源
二产甲(一) (二)
一产(一) (二) (三) (四)
二产乙(一) (二) (三)
三产(三) 通讯
产业结构关联图
三产(二) 运输
二、每次产业的各层次与另外两次产业 的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联
➢ 第一产业(一):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原始农业
第一产业(二):指乙类工业发展后,对第一产业原料 扩大需求,从而促进大农业的发展。
业中心的转移。 ➢ 产业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中国将是亚洲地
区领先的经济力量。 十三、绿色生产力取代灰色生产力 十四、工业国取代农业国 十五、原料相对有余取代原料相对不足
2.2 三次产业发展趋势
一、三次产业关联趋势
➢ 第二产业原材料部门的发展趋势是:制铁部门→钢铁部门和 化学部门→合成、光导纤维的新型原材料部门。
阅读书目: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 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五、影响三次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因素
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表格
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 (1960——1980年)
2. 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2.1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1) 一、产业经济全球化
➢ 产业经济全球化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国 际新形势。
➢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既是一场严峻挑战,又是一 个历史性的好机遇。
二、产业经济现代化(以我国为例)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阶段,这是我国产业经济 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国内形势。
(5)充分利用国防科技的高新技术优势,实现“军转民”的战略扩 散,适时地提高民用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6)建立健全风险的支撑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给予一定的风险补 偿。
3)走集约经营的传统产业现代化模式
3)走集约经营的传统产业现代化模式
(1)我国传统产业的现状 (2)传统产业现代化实质 (3)我国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①传统产业信息化 ②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a.完善企业背依于市场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吸收机制。 b.增强科技体制中的“消化、吸收”功能,通过嫁接的方
点。 九、产业发展国内外合作与不平等和不平衡并存 ➢ 经济合作是产业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和不平衡。 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发展并存 ➢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 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2.1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5)
十一、“三、二、一”取代“一、二、三” 十二、新中心取代老中心 ➢ 国民经济增长的内部模式和技术进步决定了产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并存 五、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
➢ 二战之前产业和经济分工的基本形式是垂直分工,即发达国家生产 和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
➢ 二战后,出现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存现象。水平分工是指在发展 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之间,在生产和出 口方面,都有在原材料、初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分工。
临的新课题。 七、轻重工业并存
2.1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4)
八、劳动、资源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并存 ➢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各国多从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的
轻纺工业开始,农业和轻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期,多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为重点。 ➢ 工业化和现代化后期,多以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
2.发展战略与对策
确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层次的现实计划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带的建设 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发挥综合优势 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推进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政策对实施和完善 重视和发挥军民结合的技术转移机制和联合发
进和带动作用。
2.高新技术的发展领域
➢ ①信息技术; ➢ ②生物工程技术; ➢ ③新材料技术; ➢ ④新能源技术; ➢ ⑤杭天技术; ➢ ⑥海洋技术
3.标志性高新技术
①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 • ②空间科学和航空技术; • ③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 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 • ⑤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 • ⑥能源科学和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 ⑦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 ⑧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 • ⑨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 • ⑩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图示
一产
(四) (三) (二) (一)
二产乙
二产甲
三产
(三) (二) (一)
(二) (一)
(三) (二) (一)
表示第一、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刺激作用 表示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反馈作用
三、相关结构的关联
➢ (一)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1. 投资结构扩展了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 2. 投资结构改善了现有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 3. 投资结构受制于现有产业结构的产出构成和存
2.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
一、 两类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 两种产业的划分和主要特征 • 1.高新技术产业特征: • ①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但生产增长率高; • ②多数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
工的科技水平高; • ③产品的附加值高; • ④对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
国家或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类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0年 1980年 1960年 1980年 1960年 1980年
低收入国家或地区
77 72
9
13
下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 71
55
11
16
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
62 43
15
23
源自文库
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 49 29
20
31
发达国家或地区
18 7
38
35
14 15 18 29 23 34 31 40 44 58
第二产业乙(一):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发展的轻工业。
第二产业乙(二):以重工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第二产业乙(三):是指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发展起来 的轻工业。
➢ 第三产业(一):为人们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二):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三):为组织和协调产业之间的关系、为调节 国民经济运行服务的第三产业。
4.传统产业的特征
➢ ①经过长期发展,规模大,产值比重大,但生 产增长率不如新兴工业高;
➢ ②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 ③产品附加值不如新兴工业高;但应是国民经
济的主体和支柱。
➢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联系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 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 1.发展现状 “863计划” “火炬计划” “八五”科技攻关计划 2.发展战略与对策
➢ 要实现第三步奋斗目标,必须进行战略重点转移。即经济发 展目标要从注重数量为主转变为以提高经济质量和国民经济 整体素质为主。
➢ “十五”计划主题是发展,主线是结构调整,动力是改革开 放和科技进步,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1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2)
三、产业经济“入世”化
➢ 市场环境的变化 ➢ 人才环境的变化 ➢ 融资环境的变化 ➢ 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变化
展机制
三、传统产业改造模式
➢ 1.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巨大冲击 ➢ 2.改造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
要任务 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是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开拓国内市场,渗透国际市场是当今我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市场战略。
3.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模式
1.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中开放部门的 增长。
2.贸易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 系。
3.一国产业结构通过贸易结构获取比较利益。 4.一国产业结构通过贸易结构反映竞争能力。
四、三次产业发展趋势
“一、二、三 ”向“三、二、一”的转变是三次产业 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 (如图) 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
量构成。
➢ (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1.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 2.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要素构成。 3.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生产效率。
➢ (三) 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
1.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相对应的,并且技术 结构特征决定产业结构的特征。
2.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都是不断由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演化。
全自动化 半自动化 机械化 半机械化 手工生产
知识密集型 资本知识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劳动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以手工技术为 主体的技术结构

劳动密集型 产业结构

以机械技术为 主体的技术结构

资本密集型 产业结构

以自动化技术为 主体的技术结构

知识密集型 产业结构
➢ (四)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
2.1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3)
六、军工产业和民用产业并存 ➢ 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是一种对立统一。
(1)民用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国防工业对民用工 业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2)国防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民用工业的发展。 (3)两种工业相互制约,彼此矛盾。
➢ 国防工业要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 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协调发展,是国防现代化面
1)传统产业改造的重点选择 2)传统产业改造的运作机制选择 (1)以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机制。 (2)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吸引周边企业并通过产业关联效应,
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及创 新机制。
(4)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方式,积极发挥高新技术的带 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