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纪昌学射翻译赏析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eb8ceee8e9951e79a892766.png)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
飞卫之矢先穷。
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
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译文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虱子在纪昌的眼中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秆作为箭,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毛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9be84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9.png)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①字音彀(gòu)弓偃(yǎn卧倒眦( zì) 牦(máo) 牖(yǒu)高蹈拊膺(fǔ yīng)②重点词语实词:彀弓:张弓,拉开弓。
瞬:眨眼眦:眼眶。
偃卧:仰面躺着。
虽:即使。
著:明显。
虚词:⑴以:以目承牵挺:用。
以告飞卫:把。
以睹余物:用来。
乃以燕角之弧:用。
⑵而:彀弓而兽伏鸟下:表顺接。
而巧过其师:表转折。
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表转折。
亚学视而后可:表顺接。
南面而望之:表修饰。
贯虱之心而悬不绝:表转折。
⑶之:古之善射者:助词,的。
射之:代词,指虱子。
贯虱之心而悬不绝:助词,的。
得之:代词,指射箭的要领。
【注释】1善:擅长,善于2彀弓:张弓、拉开弓。
彀:满3伏:倒下,倒伏。
4学射于飞卫。
于:向5而巧(过)其师。
而:但是。
过:超过。
巧:本领。
句译:而且技艺超过了他的师傅。
6尔:你7不瞬:不眨眼,瞬:眨眼8而后可言射也。
而:表承接。
后:然后。
言:谈及。
9偃卧:仰面躺下。
10以目承牵挺。
以:用。
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
牵挺,织布机的梭子。
11虽锥末倒眦。
虽:即使。
倒:尖向下落下。
眦:眼眶。
句译:即使用锥尖刺到了(纪昌的)眼眶。
12以告飞卫:把这件事告诉飞卫13未也:还不行啊14亚:次;再15视微如著:微:细小;微小。
著:明显。
即言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
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
![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d6f61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5.png)
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
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纪昌学射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翻译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
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
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
(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
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
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
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把这件事)告诉飞卫。
飞卫高兴地跳高拍胸说:“你掌握技巧了。
”背景《列子》只剩八篇,相传是战国时背景列御寇【又名列寇】所撰,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人。
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
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男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
古诗甘蝇,古之善射者翻译赏析
![古诗甘蝇,古之善射者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fa0c9679563c1ec5da71db.png)
古诗甘蝇,古之善射者翻译赏析“甘蝇,古之善射者”出自文言文《纪昌学射》,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着,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翻译】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几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面向南朝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间,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纪昌学射翻译及注释
![纪昌学射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0504d7b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b.png)
纪昌学射翻译及注释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
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
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
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
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
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
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
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
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
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
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
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
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
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
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提示]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
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
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db7ae9d19e8b8f67c1cb9a2.png)
《纪昌学射》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
飞卫之矢先穷。
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
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纪昌学射》文言文翻译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他的师傅。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脏,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
部编版小学语文《纪昌学射》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纪昌学射》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4be7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纪昌学射》课文原文及赏析《纪昌学射》课文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视织。
二年后,目不瞬矣。
飞卫复曰:“尔虽巧,未得其妙也。
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赏析:《纪昌学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的故事。
首先,故事通过描述甘蝇和飞卫的射箭技艺,引出了主人公纪昌。
纪昌在飞卫的指导下,首先学习“不瞬”,即眼睛不动,以此锻炼眼力和专注力。
这一环节体现了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扎实的基础和持久的耐心。
接着,飞卫进一步要求纪昌学习“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即能够清晰地看到微小的事物,将其放大来看。
纪昌通过悬挂虱子并长时间观察,最终达到了这个要求。
这个环节强调了观察力和洞察力的重要性,以及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
最后,纪昌成功地用箭射穿了虱子的心脏,但悬挂的虱子却没有断。
这标志着纪昌已经掌握了射箭的精髓,不仅有精准的眼力和手力,更有深厚的内功和冷静的心态。
整个故事以纪昌的学习过程为主线,寓言式地揭示了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基础扎实、专注力强、观察敏锐、心态平和等品质。
同时,故事也寓含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中要有毅力和恒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纪昌学射翻译
![纪昌学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2224f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1.png)
译文: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
原文节选: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
出处:战国时期列御寇的《列子·汤问》中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
![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2715a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e.png)
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1纪昌学射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学射译文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
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
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
(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
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
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
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把这件事)告诉飞卫。
飞卫高兴地跳高拍胸说:“你掌握技巧了。
”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2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氅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兵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纪昌学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纪昌学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315a4da1c7aa00b52acbd5.png)
《纪昌学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yǎn]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三年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máo]悬虱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gǎn]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fǔyīng]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坠于地,而尘不扬。
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
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纪昌归()(2)倒眦()(3)视微如著()(4)以睹余物()2、用“I”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符号)3、纪昌是向飞卫学射,为什么开头却写甘蝇的射技?4、你怎样评价纪昌?参考答案1、(1)回家;(2)眼眶;(3)明显;(4)看。
2、断句为: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之弧|朔蓬……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3、突出飞卫射箭技艺的高超。
4、谦虚好学。
注释1、善:擅长,善于2、彀弓:张弓、拉开弓。
彀:满3、伏:倒下,倒伏。
4、学射于飞卫。
于:向5、而巧(过)其师。
而:但是。
过:超过。
巧:本领。
句译:而且技艺超过了他的师傅。
6、尔:你7、不瞬:不眨眼,瞬:眨眼8、而后可言射也。
而:表承接。
后:然后。
言:谈及。
9、偃卧:仰面躺下。
10、以目承牵挺。
以:用。
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
牵挺,织布机的梭子。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文言文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793faf6529647d2728529d.png)
《纪昌学射》原文和翻译出处:《列子》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县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县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译文: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兽趴倒鸟掉下。
(他的)弟子名叫飞卫,拜师甘蝇学习射箭,后来超过了他的师傅。
名叫纪昌的人,又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学习)射箭的事。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紧盯着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就算是锥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
(他)把这事告知飞卫。
飞卫说:“还不行,必须学完看以后才行,(炼到)看小的东西就好象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象很显著的东西,然后再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的毛绑着虱子挂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内,逐渐看得大了;三年之后,(他看那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了。
(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了。
于是用燕国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是悬吊它的牛毛还不断。
于是(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学成了啊!”【注释】彀(gòu):拉开。
尔:你。
瞬:眨眼。
机:织机承:由下向上注视牵梃:织布机下系脚踏板的两根直绳虽:即使锥末倒眦:锥子尖端刺到眼眶氂(máo):牛尾巴。
牖(yǒu):窗户。
浸:逐渐。
燕角之弧:燕国的兽角所造的弓朔蓬之簳(gǎn):北方的蓬竹做成的箭杆。
倒:通“到”。
偃(yàn)卧:仰卧。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94560f1b9d528ea81c77981.png)
纪昌学射出自《列子》白话文解读: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
他百发百中,拉开弓,对准兽射,兽就倒下;对准鸟,鸟就落下。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要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要练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
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过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脏,而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
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他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
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
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却没有尘土扬起。
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地挡了下来。
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其他人。
文言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084095ee2bd960590c677de.png)
纪昌学射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纪昌学射文言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yǎ)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fǔ)膺(yīng)曰:“汝得之矣。
”——《列子·汤问》注释:[1]彀(gòu)弓:把弓拉满。
[2]眥(zì):同“眦”眼眶。
[3]县:通“悬”。
[4]牖(yǒu):窗子。
[5]簳(gǎn):箭杆。
文言文翻译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兽趴倒鸟掉下。
(他的)弟子名叫飞卫,拜师甘蝇学习射箭,后来超过了他的师傅。
名叫纪昌的人,又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学习)射箭的事。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紧盯着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就算是锥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
(他)把这事告知飞卫。
飞卫说:“还不行,必须学完看以后才行,(炼到)看小的东西就好象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象很显著的东西,然后再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的毛绑着虱子挂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内,逐渐看得大了;三年之后,(他看那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了。
(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了。
于是用燕国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是悬吊它的牛毛还不断。
于是(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学成了啊!”。
文言文纪昌学射翻译
![文言文纪昌学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bbb21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0.png)
飞卫见昌,知其志坚,乃告之曰:“射者,心神合一,手眼协调,方能百发百中。
然心神合一,非一日之功,必先练其志,方能练其技。
”昌听言,深以为然,遂拜飞卫为师,苦心修炼。
飞卫令昌先练其眼,曰:“眼者,射之根本。
须练至能观百步之外,辨木叶之纹理,方为上乘。
”昌于是日夜勤练,以飞卫所教之法,观日影,观星斗,观树叶之纹理,不遗余力。
一年之后,昌自谓眼力大增,遂求飞卫检验。
飞卫命昌于百步之外射靶,昌果如飞卫所言,箭箭中的。
飞卫见状,微微一笑,曰:“然心神合一,尚须修炼。
”昌于是更加努力,以求心神合一。
又过一年,昌复求飞卫检验。
飞卫令昌于百步之外射靶,昌虽能射中,然心神未能合一。
飞卫曰:“心神合一,非一日之功,须心无旁骛,方能练至巅峰。
”昌听言,恍然大悟,遂屏弃一切杂念,专心致志于射箭。
又过一年,昌心神合一,箭无虚发。
飞卫见昌技艺已臻化境,遂告之曰:“射者,须心无旁骛,方能百发百中。
今汝心神合一,箭无虚发,可谓射界之奇才。
”昌听言,感激涕零,遂拜飞卫为终身良师。
昌学射成功之后,名扬四海,世人皆以之为楷模。
飞卫亦因昌之成功,声名远播。
二人同心协力,将射箭技艺发扬光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昌学射之事,虽为古之奇闻,然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具启示意义。
射箭之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欲求技艺之精,必先练其心,心无旁骛,方能练至巅峰。
纪昌学射之事,可谓心神合一之典范,亦为我国古代射箭技艺之瑰宝。
文言文翻译纪昌学射
![文言文翻译纪昌学射](https://img.taocdn.com/s3/m/4acb65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f.png)
甘蝇,古之善射者也。
彀弓而兽伏鸟下,技艺高超,人称神射。
弟子飞卫,聪慧过人,学射于甘蝇,技艺日进,终超过其师。
纪昌者,志向远大,欲学射艺,遂拜飞卫为师。
飞卫曰:“射艺非一日之功,须先学会不瞬,而后方可言射。
”纪昌归家,夜不能寐,苦思冥想,不知如何学会不瞬。
一日,见妻子织布,梭子穿梭,其眼不瞬,遂悟其法。
于是,纪昌仰卧于妻子织布机之下,目不转睛,盯着梭子练习。
两年时光,梭子在其眼中已无瞬息之变。
纪昌喜出望外,将此事告知飞卫。
飞卫闻言,微笑曰:“然,此乃初学之基,但非终局。
吾师甘蝇曾言,视小如大,视微如著,方能成就射艺。
尔须再接再厉,继续修炼。
”纪昌遵师嘱,以牦牛毛系虱子,悬挂于窗户,面南而望之。
起初,虱子在他眼中尚小,然日复一日,虱子在他眼中逐渐变大。
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中竟如车轮般巨大。
此时,纪昌再看其他物体,无不如同山丘般巍峨。
于是,他拿起燕国牛角之弓,朔蓬之箭,瞄准虱子,一箭射出,箭矢贯虱之心,而悬挂之牛毛不损。
纪昌将此事告知飞卫,飞卫大喜,拍胸而笑:“吾师甘蝇曾言,得射艺者,须先学会视。
尔已得之,吾甚欣慰。
”纪昌学射有成,然其志未已。
飞卫告诫他:“射艺无止境,吾师甘蝇亦曾言,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
尔须继续修炼,方能无敌于天下。
”纪昌牢记师言,继续苦练射艺。
终于,他技艺高超,无人能敌。
然,纪昌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在一次偶遇飞卫时,与其交手。
二人箭矢相触,尘土不扬。
飞卫箭矢先尽,纪昌一箭射出,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竟无差池。
二人相见,感慨万分,相拜于途,结为父子。
自此,纪昌更加勤奋修炼,誓要将射艺发扬光大。
而飞卫亦倾囊相授,将毕生所学传授于纪昌。
纪昌学射,历经艰辛,终成一代射神。
其故事流传千古,告诫后人:无论学艺,皆须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文言文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793faf6529647d2728529d.png)
《纪昌学射》原文和翻译出处:《列子》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县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县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译文: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兽趴倒鸟掉下。
(他的)弟子名叫飞卫,拜师甘蝇学习射箭,后来超过了他的师傅。
名叫纪昌的人,又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学习)射箭的事。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紧盯着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就算是锥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
(他)把这事告知飞卫。
飞卫说:“还不行,必须学完看以后才行,(炼到)看小的东西就好象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象很显著的东西,然后再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的毛绑着虱子挂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内,逐渐看得大了;三年之后,(他看那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了。
(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了。
于是用燕国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是悬吊它的牛毛还不断。
于是(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学成了啊!”【注释】彀(gòu):拉开。
尔:你。
瞬:眨眼。
机:织机承:由下向上注视牵梃:织布机下系脚踏板的两根直绳虽:即使锥末倒眦:锥子尖端刺到眼眶氂(máo):牛尾巴。
牖(yǒu):窗户。
浸:逐渐。
燕角之弧:燕国的兽角所造的弓朔蓬之簳(gǎn):北方的蓬竹做成的箭杆。
倒:通“到”。
偃(yàn)卧:仰卧。
纪昌学射课文原文及翻译
![纪昌学射课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83e9fc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6.png)
纪昌学射课文原文及翻译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氅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兵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翻译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几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间,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
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
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
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
纪昌学射的译文
![纪昌学射的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aa9b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2.png)
纪昌学射的译文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
飞卫之矢先穷。
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
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译文: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
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虱子在纪昌的眼中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楚地出产的篷秆作为箭,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毛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纪昌学射翻译赏析
文言文《纪昌学射》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着,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注释】
1善:擅长,善于
2彀弓:张弓、拉开弓。
彀:满
3伏:倒下,倒伏。
4学射于飞卫。
于:向
5而巧(过)其师。
而:但是。
过:超过。
巧:本领。
句译:而且技艺超过了他的师傅。
6尔:你
7不瞬:不眨眼,瞬:眨眼
8而后可言射也。
而:表承接。
后:然后。
言:谈及。
9偃卧:仰面躺下。
10以目承牵挺。
以:用。
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
牵挺,织布机的梭子。
11虽锥末倒眦。
虽:即使。
倒:尖向下落下。
眦:眼眶。
句译:即使用锥尖刺到了(纪昌的)眼眶。
12以告飞卫:把这件事告诉飞卫
13未也:还不行啊
14亚:次;再
15视微如着:微:细小;微小。
着:明显。
即言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
16牖:窗户
17南面:面向南。
18旬日:十日。
19浸:逐渐;渐渐。
20以睹余物:用这种眼光看其他的事物。
21乃用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
乃:于是,就。
燕角之弧:燕国(燕地)牛角做的弓。
弧,弓。
簳:北地蓬梗做的箭。
朔:北方。
簳:箭杆。
22贯:穿透。
23而悬不绝绝:断句译:指悬虱的毛不断。
24高蹈:跳高。
25拊:拍。
膺:胸。
26汝:你
27得:掌握
28绝:断
29承:提
【翻译】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几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面向南朝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b/19927htm。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间,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
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
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