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内能 (5)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0798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0.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机械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或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
机械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火箭升空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在转化。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般约为每秒3X10的5次方千米。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
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可校正光学仪器;可扰乱敌方通讯信号达到迷惑的目的。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归纳为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和地方狭小的作用。
以上是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的知识点,供您参考,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教材原文进行学习。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417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a.png)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第2节《内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
2. 让学生掌握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而夏天则感觉很热?引导学生从内能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讲解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3)讲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内能的影响因素,如两个质量相同的水球,一个放在热水里,一个放在冷水中,放在热水里的水球内能较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而夏天则感觉很热?2. 两个质量相同的水球,一个放在热水里,一个放在冷水中,为什么放在热水里的水球内能较大?答案:1.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是因为外界温度低,人体内能减少,感觉冷;夏天则感觉很热,是因为外界温度高,人体内能增加,感觉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f803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8.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内能的单位与功和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J)。
3. 内能的计算: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在相同温度和状态下,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在相同质量和温度下,气态内能大于液态内能,液态内能大于固态内能。
4. 内能的改变: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实现。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5.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和弹性形变有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 能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能运用内能的改变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内能的改变原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感觉冷的原因。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有关内能的问题,如烧水时水温升高的原因。
4. 随堂练习:课本练习题,巩固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内能的改变:讲解内能的改变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7. 布置作业:课本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内能的单位:焦耳(J)3. 内能的计算: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4. 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5.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质量为200g的水的内能。
答案:根据公式,内能=质量×比热容×温度,假设水的比热容为4.18J/(g·℃),温度为25℃,则内能=200g×4.18J/(g·℃)×25℃=20900J。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5)0928(有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5)0928(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a0a5f7d1f34693daef3eae.png)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专题训练 (5)一、实验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甲、乙烧杯内的液体质量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2)若液体a的质量为a m,液体b的质量为b m,为了完成实验,则需a m______(填“大m;于”“小于”或“等于”)b(3)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若其中比J/kg⋅℃。
热容较大的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甲乙丙丁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物质甲(选择“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物质甲__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描绘出了水和物质甲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如图所示,则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3.为了探究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热水瓶(容积均为2L),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经计算绘出图的图象.(1)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______;(2)由图象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______L时,保温效果最好,从图象我们可以得到的大致结论是______.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从表中数据,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油吸收热量_____水吸收热量.(填“大于”“小于”“等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则应对______加热更长时间.(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5.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相同质量的甲液体和乙液体各200g,用下图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内能》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内能》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40c74b27d3240c8447ef61.png)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6、 对三个热学概念理解 (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
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
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
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
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
有”“含有”。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 和 热传递 . 2、物体内部 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 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物体温度升高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 必定 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增加 .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
体内能增加。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1、热传递改变内能.
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三种方 式)。传导:放在热烫中的金属勺子变热了;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人类对内能的探索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 找与热有关的某种能量。 “热”是一种能量吗?它能做
功吗?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1、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1、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被拉伸的弹簧的各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6、 对三个热学概念理解 (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 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 有数量上的意义。 (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从分子动理论 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 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 或 “达到多少”,不能说 “有”“没有” 或 “含有”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72793cc22bcd127ff0c0c.png)
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1、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cm,分子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m2。
(1)正方形的边长:a=1cm=1×10-2m;正方形的面积:S=a2=(1×10-2m)2=1×10-4m2;正方形中分子个数:n=1×10−4m2(10−10m)2=1×1016 个;(2)是全球人口的倍数:1×10166×10102、=1.67×105.3、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香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D.空气清新剂的使用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热水热水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温度有关。
4、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5、§2、内能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机械能。
(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机械能。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学科单元 考点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学科单元 考点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cbc76ab876eeaeaad1f330a0.png)
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举例】【例1】: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能只与温度有关B. 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C. 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D.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答案:D解析:物体内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故D正确,C错误;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所处的位置以及发生的弹性形变有关,而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故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B错误,选D。
【例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B. 八月桂花飘香C. 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D. 打开酒瓶闻到酒味答案:A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分子是看不见的. A、尘埃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符合题意;B、桂花飘香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是煤分子运动到墙里面的结果,不符合题意;D、酒瓶打开可以闻到酒味,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选A.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答案:减小;热传递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将一壶热水置于室内,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水的内能减少,水的温度降低。
【例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实验中便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相同;(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最后的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表明食用油的吸热本领比水______(“强”或“弱”);(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33a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0.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一. 教材分析《内能》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通过对内能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为后续学习热力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物体运动、力、声、光、电等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等内容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3.让学生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明确内能是物体的一种能量形式,而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内能的概念及内能的改变方式。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问题引导、实例分析、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玻璃棒等。
3.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冬天用热水取暖,热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提问:这是怎样的一种能量转移?这种能量与物体的温度有什么关系?2. 呈现(10分钟)呈现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接着介绍内能的单位、测量工具等。
3. 操练(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内能的变化。
4.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如:烧水时,水温升高,内能增加;用手摩擦物体,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1《内能》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内能》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08cb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7.png)
感悟新知
同种物质构成的不同物体,若不知道两物体质量的关系,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B 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 温度下都有内能,C 错误;同一物体,暗含物质种类及 质量相同,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 减小,D 正确。
感悟新知
2-1. 下列实例中, 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A. 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爽 B. 电热水壶烧水,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 将一壶凉水放在炉火上加热使水温升高 D. 将一杯开水放在桌上,水温逐渐降低
感悟新知
点拨:冰块放入果汁中后,冰块吸取热量,使果汁的 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喝时会感觉凉爽,是通过热传 递改变了果汁的内能;电热水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将一壶凉水放在炉火上加 热使水温升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将一杯开水放 在桌上,水温逐渐降低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量 大时,不一定是பைடு நூலகம்为吸取了热量
热量与 物体温度升高时,不一定是因为吸取了热
温度
量;而物体吸取热量后,温度也不一定升 高(如晶体融化的过程)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生活中的“热”,有三种意义: ①表示温度,如今天很热; ②表示热量,如物体吸热; ③表示内能,如摩擦生热。
感悟新知
例2
[中考·宁夏] 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 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 ___做__功___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 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__热__传__递___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948e856c175f0e7cd137a8.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l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c7700baf1ffc4fff47ac5a.png)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c =tm Q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8fdc6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4.png)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导入新知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与热有关的某种 能量。
“热”是一种能量吗?它能做功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 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判断物体内 能是否发生改变及内能改变的方式。
1. 知道内能的含义;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 因素有关;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理解 热量的概念。
导入新知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导入新知
再见
探究新知
内能与机械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情况有关。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
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 么? 答: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克服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也使 筒壁内能增加,所以筒壁就会热起来。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含 有”热量,应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288669a32d7375a417806d.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
录全一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
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
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
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
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l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
原因
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3.2《内能》 (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3.2《内能》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76ccfc5acfa1c7aa00ccb9.png)
新知探究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分析以实验得出结论: 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做功的方式有:1.克服摩擦做功。
2.压缩气体做功。
小实验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 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 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有什么变 化?为什么?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 瓶塞跳起时,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 瓶内水蒸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 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小水滴 结论:物体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辨别温度、内能、热 量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知 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一、内能 想想议议
装着开水的暖水 瓶,有时瓶塞会弹起 来。推动瓶塞的能量 来自哪里?
1、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2、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
向低温物体传递 3、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30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3、表述区别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传递”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 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内能 增加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热传递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 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 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7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什么叫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 通常用字母Q表示。 单位: 焦耳,简称焦。 符号: J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ab73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0.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热量的计算以及热机的工作原理。
具体章节如下:1. 内能的概念:介绍内能的定义、内能的单位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2. 内能的改变:讲解内能的增加和减少,包括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3. 热量的计算:介绍热量公式Q=cmΔt,并讲解如何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热机的工作原理:讲解热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冲程以及能量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2. 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能够运用做功和热传递的知识解决问题。
3. 掌握热量公式Q=cmΔt,能够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理解能量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量公式的运用,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存在和转化。
2. 讲解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定义,强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 讲解内能的改变:介绍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4. 讲解热量的计算:引入热量公式Q=cmΔt,讲解各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5. 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介绍热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冲程和能量的转化。
6.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能的概念单位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的改变做功热传递热量的计算Q=cmΔt热机的工作原理四个冲程能量的转化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100g的水体温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
答案:Q=cmΔt=4.2×10³ J/(kg·℃)×0.1 kg×10℃=4.2×10³J2. 题目二:一辆汽车的热机效率为20%,燃烧20L汽油完全,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答案:假设汽油的热值为4×10⁷ J/L,放出的热量Q=Vq=20L×4×10⁷ J/L=8×10⁸ J,热机效率η=20%,所以实际利用的热量Q'=Q×η=8×10⁸ J×20%=1.6×10⁸ 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清晰地讲解了内能的概念和内能的改变方式?学生是否掌握了热量公式的运用?热机工作原理是否讲解得易懂?2. 拓展延伸:研究热机的效率提高方法,探讨热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8b844384254b35effd341d.png)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
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谁的内能大?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
亮
分子动能越大
,内能越大;温度越
低,内能越小。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 的动能总和增加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讲授新课
二 物体内能的改变
这一现象说明( C )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可产生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 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 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 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讲授新课
一 物质的构成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 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 个限度?
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 有动能呢?
弹簧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那么分子之 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78694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9.png)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的冰没有热量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答案:CA.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0℃的冰有内能,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有甲、乙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Δt。
然后,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Δt,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大小的关系是()A.c甲>c水B.c甲=c乙C.c甲>c乙D.c甲<c乙答案:D先后将甲乙两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降低的温度相同,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Q 吸=Q放不计热损失,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乙球比甲球少升高了Δt,即乙球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即c 甲<c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C.液体B的比热容大D.无法比较答案:C根据Q吸=cmΔt可知,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较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
根据题意,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使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两分钟,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图像中可以看出,A液体温度升高的较多,液体B的较少,所以液体A的比热容较小,B的比热容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课堂小结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 能越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速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
练习2: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 B]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0℃冰不具有内能 C.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 内能也变化 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第十六章 热和能 课前回顾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 分子是不是也具有动能?
运动的分子具有动 能,叫分子动能
物体相互作用时具有势能,相互作 用的分子是不也具有势能?
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势能, 叫分子势能
铁水和冰雪的温度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温水
冷水
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 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 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 ,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 增加。
练习3: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 A .钻木取火 B.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C.卫星进人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热水中放人冰块,水温下降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