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一、总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放在首位,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

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坚持家校社协同。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社会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

5. 坚持分层分类指导。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规律,分层分类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自觉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成为具有以下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4)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5)具备基本的法治素养,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6)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一、德育目标我们的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通过德育,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二、德育内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1.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

2.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3.法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法律法规,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精神。

4.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5.环境教育: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三、德育方法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开展德育工作:1.教育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播、校刊校报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情感渗透: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

3.实践体验: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4.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家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开展德育工作。

四、德育评价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1.学校评价:学校将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德育评价,了解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家长评价:学校将定期进行家长调查,了解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3.社会评价:学校将关注社会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德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五、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家校合作: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学校将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会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将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德育指导,提高家庭德育水平。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安排 (2)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安排 (2)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安排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细致的德育教学工作计划与安排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计划与安排。

一、德育理念与目标我们的德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德育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我们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环境教育等,注重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四、评价与反馈机制我们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定期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辅导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引领者和实施者。

因此,我们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通过定期的师德培训和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六、家校合作与社会实践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学生德育的广阔舞台。

我们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七、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环境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支撑。

德育工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工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增强德育意识形成德育特色完善德育内涵拓展德育途径德育是教育者需要面对的永恒问题,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每名教育工作者都要审视自己肩负的责任,站在对未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把德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首要任务,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在德育认识上有个新提高、在德育内涵上有个新拓展、在德育局面上有个新气象。

一、切实增强德育工作使命感、紧迫感第一,德育是蕴养民族灵魂的迫切需要。

科教兴国的实质是人才兴国。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

人之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不仅仅在于使用工具,更在于人的精神。

思想境界、道德境界、精神意志是人的灵魂,更是民族振兴的力量根源。

一个道德低下、思想萎靡、意志薄弱的人是难成其事的。

同理,一个缺失灵魂、缺失凝聚力的民族是看不到希望的。

众所周知,日本一个小小的民族能够扬威世界,最根本因素在于几百年来打造的民族气概、民族精神。

我们所说的道德,大体应该划分两个层级,一个是基本礼仪、基本养成方面,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培养,另一个就是人的精神意志的层面,这是最为宝贵的民族财富,丧失了这一层面,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都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第一个层面的追求,更在于对人精神层面的培养和挖掘,这是民族振兴的使命赋予教育的重任。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在世界经济的大潮搏击中,一个民族能否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关键在于民族的精神意志,缺失了这种意志就难免被泯灭。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与传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新思想与旧思想等等相互撞击的形势下,民族精神尤为重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已呈现多渠道、快捷化趋势,各种因素相互交错之中,教育的阵地能否丧失,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德育意识、德育能力和水平,这是民族振兴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二,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德育目标”概念界说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上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2、小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教育儿童逐步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初步树立起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操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能够对所遭遇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矫正自己的行为。

2023年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教师德育教学工作计划(7篇)

2023年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教师德育教学工作计划(7篇)

2023年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教师德育教学工作计划(7篇)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教师德育教学工作计划篇一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

平时,我除了利用学习课文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外,平时在教学中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一、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思品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措施方法: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思品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本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二、德育工作的重点1. 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发展自律自制的能力。

3. 社会实践教育:通过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积极的情感,提高心理素质和情商。

5. 营养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三、具体计划1. 思想品德教育a. 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信仰、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b. 定期开展班会、主题教育讲座和演讲比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c. 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和公益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2. 行为规范教育a. 建立健全学校纪律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要求和规则。

b. 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c.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3. 社会实践教育a. 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关心他人。

b. 制定寒暑假社会实践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c. 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校开展演讲和交流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4. 情感教育a. 组织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并提高情商和心理素质。

b. 开展班级座谈活动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提升学生的情感调节能力。

c. 鼓励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5. 营养健康教育a. 组织开展营养健康课程,教育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

b. 定期开展体育锻炼和运动会,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德育目标:明确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等。

2. 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细化,包括品德培养、情感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3. 德育活动:列出本学期或本学年将开展的德育活动计划,如主题班会、德育主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

4. 德育资源:明确德育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师资、场地、经费等。

5. 德育评估:设定德育工作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评估周期,用于评估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6. 德育宣传:规划德育工作的宣传策略,包括如何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传递德育理念和成果。

7. 德育督导:明确德育工作的督导机制,包括德育检查、督导频次、督导内容等。

这些内容可以在市教育局或学校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和完善,以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提升学生品德素质。

2024年下半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篇)

2024年下半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篇)

2024年下半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____年下半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个性。

二、具体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a.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

b.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c. 设立德育工作考核机制,评估德育工作效果。

2. 实施德育课程a. 制定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b.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c. 注重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a. 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b. 组织学生和家长座谈会,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c. 开展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和交流,增进班级凝聚力。

4. 强化学校文化建设a. 建设和谐、包容的学校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b. 设立德育示范班,推进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c. 增加德育教育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5. 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b. 组织学生参加心理辅导活动,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c.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跟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六、工作计划执行结果评估1.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3. 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评估和调研,改进德育工作的不足之处。

七、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塑造。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内容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内容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内容一、德育管理的目标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阳光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明确的规范和制度,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德育管理的原则1. 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

3. 坚持综合治理,结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能力。

4. 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处理德育管理问题。

三、德育管理制度的内容1. 德育教育目标:明确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制定符合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具体目标。

2. 德育教育方案:制定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案,包括德育教育课程设置、德育活动组织、德育考核评价等内容。

3. 德育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管理体系,明确德育工作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

4. 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5. 德育教育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保障德育教育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支持。

6. 德育教育效果评估:建立科学的德育教育效果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和措施。

四、德育管理的具体措施1. 德育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设置德育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人文精神。

2. 德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纪律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德育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品德与态度的评价,对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绩效评估。

4. 德育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监督管理机制,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德育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的德育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违反德育规范的学生进行惩罚。

6. 德育宣传教育:加强德育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小学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一、整体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具体目标:1. 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提高礼貌和公德意识。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具体措施:1.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或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班会或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情、亲情、师生关系等。

通过生活案例、小故事等途径,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2. 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如班级团队建设活动、集体游戏、集体表演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中的观察和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和进步,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好互动。

同时,通过学生日记、口头交流等途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 强化课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考勤、参与度的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规律的学习习惯。

同时,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如尊重老师、尊重同学、不欺负他人等,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5.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提高体质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关注环境保护,培养爱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四、评估与总结:1. 定期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了解改进情况。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品德和培养正确价值观。

本指南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确保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中小学德育工作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守纪、友善、坚毅、奉献和团队协作等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才。

2.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德育工作应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德育工作,学生将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德育实施方案1. 教师角色与能力培养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应具备以下能力:热爱学生、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关心学生的成长、懂得引导和激励学生。

学校应提供相关培训,提升教师在德育方面的能力。

2. 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应贯穿于学校的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

学生在学习科目的同时,也接受相关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 学生参与与独立活动学生应被鼓励积极参与德育相关的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参与等。

此外,学校也应设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自己组织并管理相关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应与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德。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 德育评价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估。

评价结果应真实反映学生的德育水平,并对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指导。

三、德育工作的意义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基础,通过德育,学生将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 展示中小学教育的综合实力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能够全面展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德育工作制度及方案

德育工作制度及方案

德育工作制度及方案一、德育工作制度1. 德育工作目标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文化素养,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德育工作原则(1)坚持立德树人,将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4)坚持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3. 德育工作内容(1)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

(2)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师长,关爱他人,诚实守信,遵守纪律。

(3)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4)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5)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6)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活。

4. 德育工作途径(1)课程教育: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社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德育工作领域。

5. 德育工作组织与管理(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级领导的德育工作职责。

(2)设立德育工作专门机构,配备专兼职德育工作人员,负责德育工作的规划、实施与评价。

(3)完善德育工作制度,确保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4)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一、目标与意义:本次德育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内容与措施:1. 课堂教育: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德育教育专题讲座以及德育教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从小学习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配合相关教材进行人文道德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校园环保活动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注意识。

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3. 家校合作: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定期组织家长会议,讲解学校的德育方针和政策,接受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学生德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4. 心理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心理辅导和心理优生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5. 评价与奖惩: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行为监管和评价。

定期评选优秀学生、班级和个人,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卓越的道德品质。

同时,建立规范的惩戒机制,对违反校规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三、计划实施:1. 制定详细的德育课程计划,确保课堂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2.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德育主题班会和德育教育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定期组织社区义工活动和校园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积极组织家长会议和家校共育活动。

5. 定期组织心理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商。

6.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定期评选优秀学生、班级和个人。

7. 定期组织象征性的惩戒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2023-2024小学德育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23-2024小学德育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23-2024小学德育工作计划-(精选7篇)2023-2024小学德育工作计划共七第一篇(3214)字在新的学年里,全体德育工作者要振奋精神,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德育奋斗目标,从身边抓起,从小事抓起,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创造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围绕学校“深入课程改革,提高生命质量”的工作中心,以少先队工作为龙头,加强班级管理,从基础德育入手,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活动和渗透,研究方法,探索途径,加强针对性、主动性、全面性,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二、总体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

结合教育局和我校20xx年的工作要点,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

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转变三个观念:变灌输为活动渗透,变单方面为全方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取。

全体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一)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很多,简单一句话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因此,我们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

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做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做文明小公民”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最新版本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最新版本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最新版本一、总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最新版本,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及其他相关教育机构。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 坚持德育为先。

德育工作要始终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3. 坚持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方面全面提高。

4. 坚持知行合一。

德育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养成良好习惯。

5. 坚持协同育人。

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6. 坚持改革创新。

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 坚持依法治教。

德育工作要遵循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育人环境。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法治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使其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初步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024年重点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2024年重点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2024年重点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一、目标概述:本学期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各种德育活动和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1.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维护公共秩序,推崇正义、诚实守信、共同进步的价值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多种合作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共赢的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勇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5. 提高师生互动质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1.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每周安排一次德育主题班会,围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质、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活动和讨论。

2. 组织德育活动:举办各种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座、品德故事比赛、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意义观。

3. 开展社团活动:开设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例如学生会、文艺社团、科技社团等,提供学生展示自己才艺和发展兴趣爱好的平台。

4. 推行德育课程:开设德育课程,注重学生的德育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社区义工、军事训练等,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担当的品质。

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7. 建立师生联谊活动:定期组织师生联谊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8. 注重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德育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

四、预期成效:经过本学期的德育工作,预计能够取得以下成效:1. 学生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下半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下半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下半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在下半年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为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公民和社会的栋梁做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1. 加强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2.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公民品质的核心,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举办公民教育讲座等,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加强道德规范建设道德规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

通过规范学校纪律,制定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

4. 强化家校共育家庭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将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共育。

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等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三、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内容,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开展多样化的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公民教育讲座等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班或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能力,使教师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引领者和榜样。

4. 加强评估和反馈定期进行德育工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预期成效通过下半年的德育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

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更加规范,道德情感更加丰富,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方案

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方案

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方案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方案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我校德育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

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建设者奠定基础。

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开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常规教育1、认真贯彻和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星期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结合形势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大事等,安排好国旗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讲话内容。

2 、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守则》、《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

3 、继续推行校园文明礼仪监督岗值勤制度,让学生干部参与校园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

4 、继续实行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利用校会、表彰大会等形式,表彰先进典型,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二)专题教育1、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

举行表彰大会、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

“六一”举办文艺汇演,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

国庆节开展“、”夸家乡变化”等专题活动,增强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那些陈旧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德育的现代变革势在必行。

德育目标就是讨论德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德育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问题,它制约着整个中小学德育活动及其进程。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是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总体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武汉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加强政工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

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一、师德建设1、按照德建设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教师工作纪律。

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

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工作方案,每月定期汇报交流的例会制度内容要有创新。

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

每个辅导员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为:(1)学习德育文件。

学习心理教育理论。

(2)利用网络如《立德网》、《教育在线》等网站收集辅导员管理方面的各种理论与经验。

阅读相关的杂志增强理论学习。

二、常规工作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和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

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1.党员联点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党员联点工作细则。

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

3.要进一步强化班、团、党的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教育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

4.要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

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5.为继续强化班级管理。

全体中层领导和有关教师辅助联系一个班级,平时要主动深入班级,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争使每个班级都能成为行为规范团队.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6.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体系和新形势下学生教育工作的需要。

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文明礼貌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的文明礼貌反映了社会主义内部人们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以礼待人;它是自觉的,从真诚地关心人尊重人出发;它是真实的,形式和内容相一致。

同时,文明礼貌又是一个人文化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反映,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起码条件。

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必然会以礼待人,乐于助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也必然会同他人友好相处,亲密无间。

现在一些中小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讲文明礼貌的意识淡薄,文明行为习惯差。

因此,我们从文明礼貌入手,培养中小学生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一代,共同建筑一个团结友好的大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教人通过掌握道德原则和标准学会如何规范自己做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做恶愈大”;吕型伟先生在《东方传统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一文中也强调指出:中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而在基础教育中,首先要打好做人的基础,也就是从小做有道德的人。

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对中小学学生来说,从小养成做人的基础伦理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待人处世习惯,是扎根基的工作,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否则,恶习一旦养成,矫正起来就相当困难。

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打好做人的基础,不仅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在讨论和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时,被列入第一位的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提出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学会关心”。

全世界对加强道德教育的趋势的共同点在于:加强基本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优良传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和人生观;在国际变化的新形式下扩展道德教育的内容等等。

在中小学德育中,让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才能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深入开展下去。

人一旦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富裕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3、心理素质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评价。

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客观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适度,意志坚强,行为正确,个性健全。

4、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

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

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因此,它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

在新时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5、集体主义教育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来就是道德的基本问题。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品质,也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制约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其他一切规范和范畴。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养成善于在集体生活中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6、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富于理想。

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

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

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

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7、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要从小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8、民主与法制教育高度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的民主,需要人民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然而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用法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才能保障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就是要教育好每个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9、劳动创造的教育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之源。

因此,人人热爱劳动应该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我国,把劳动看作是光荣的事,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又是完成中小学双重任务的要求。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付梦洁豹澥小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参考文献周之良主编:《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第 06 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557 年版。

檀传宝著:学校德育教育原理》,第 7 章,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版。

王逢贤《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学校德育对策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0558 年第 7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