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水分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

来自于你头 顶上的乌云
也许它们还凝固在 抑或流淌在滚滚 黄河源头的冰川里 不息的长江里呢
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 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 能量变化?
太阳为水分子提供能量,使 其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 一些水分子便克服了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变成水蒸气,扩散到 空气里,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现象 结论
吸附: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 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水或空气中的一些有 颜色或气味的杂质很容易附着在其表面而 被除去。
用滴管取 1 滴上述烧杯中的清液,滴在 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 至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是否仍有残留的 物质?混入水中的这类物质应如何除去?
蒸发: 加热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扩散 到空气中,此时,我们说水分蒸发了。 结晶: 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在水分蒸发后 以固体的形式留在玻璃片上,我们说矿物 质结晶析出了。
融化
杯中的冰在室温下放置,又会很快变成液态 水,这叫做冰的融化。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 收热量,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了彼此间的 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在液态的水中,水分 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隔仍然较小。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 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自身有能量 总在不断地运动
布朗的发现引发了诸多人的思索,最终人 们给出了科学的解释:悬浮于水中的每一个花 粉颗粒,皆处在无数个水分子的包围之中,而 且在某一瞬间所受到的水分子撞击力又不尽相 同,因此花粉颗粒才会不断地做无序运动。布 朗的发现后来成为水分子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
水的天然循环 下雨了,想一想,这些水分子从哪里来?

运动的水分子

运动的水分子

愿同学们不断汲取知识能量,在广阔 天地自由驰骋……
再见
(2)食醋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 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
分子不断运动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为什么湿衣服晒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干得快。 空气流通的地方,水分子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运动加快,快速脱离湿衣服,扩散到空气中。 冬天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时水分子会将能量散发给环境,而化雪 时水分子需要从环境中获得能量,导致环境温度 降低。
第 二 单 元 自 然 界 中 的 水
第 一 节
水 分 子 的 运 动
一滴水,一个世界 高温时,成气;低温时,成冰 整个世界都在它的倒影中
邹城市看庄中学
孟祥前
一滴水中约 有1.67×1021个 水分子,如果用 水分子和其它水分子关系是怎样的, 它又是如何运动的? 10亿人来数,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 水分子相互 分子间 日夜不停,需要3 约束 作用力 聚集又保持一定间隔 万多年才能数完。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体积小于40mL
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混合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间隔中,挤占了空间。
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 迹逐渐消失,却看不到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水在桌面上蒸发,水分子获得能量后,运动加快,挣脱 分子间的束缚,离开桌面,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中。但由于 分子很小,所以我们看不到它是怎样跑掉的。
我会填!
1.打开香水瓶会闻到香味说明构成 物质的分子是 不断运动的 ,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的越快 。 2.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 体积小于100ml,说 明 分子之间有间隔 。
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 质? (1)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
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 子间间隔大,易被压缩

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全一册化学《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一等奖课件) (1)

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全一册化学《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一等奖课件) (1)

学以致用 ——用水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二)烧开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这是 水蒸气凝结了。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 速率减慢,由于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而彼此靠近,聚集在 一起,凝结成水滴。
描述水分子的运动:
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中水分子的运动吗?
二、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实验2: 取两个小烧杯,一个加入半杯冷水,另一个加入 等量的热水,然后同时加入1滴品红溶液,仔细观察现象, 做好记录并从微观角度作出解释。
注意:1.取用热水防止烫伤 2.同时滴入一滴品红
实验1: 取两只25mL的量筒,一只加入10mL水,另一只加 入10mL 酒精,然后将这两种液体在其中一只量筒中混合, 静置后,观察液面的变化,并从微观角度做出解释。
盘点收获
积水之善,德润人生
排列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上述变化?
固态
紧密有序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
间隔较小 无序 较自由运动
气态
间隔较大 无序 完全自由运动
能量改变对水分子的影响
水分子 获得能量 ,运动速率 加快, 克服水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分子间 的 间隔变大,排列方式就会变得 无序 。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滴水,一个世界 整个世界都在它的倒影中
临淄区遄台中学 李海红ຫໍສະໝຸດ 一、水的三态变化气态的水

固态的水
液态的水
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 生了什么变化?
设想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 为水蒸气,活塞会往外移动,体积会明显增大。
加热前
加热后
提出问题: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八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运动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运动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_失__去__能量, 运动_减__慢___,分子间隔_减__小___;
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__子__本__身__是不发生 变化的.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作业
• 随堂检测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多识一点: 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
多识一点:
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

怎样运动的?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
• 2.水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 3.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什么?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二.水的天然循环 我分析: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水为什么能变作云、雨、雪呢?
加热后
我猜测: 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2、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4、水分子受热都冲到了 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我观察 我想象:
固态示意图
液态示意图 气态示意图
一般情况分子间间隔:气>液>固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你对水有多了解?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1021个
你能想象出来吗? H2O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一、 水的三态变化:
分子间隔加大。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四十六分。
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100ml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五四制2024)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五四制2024)

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
水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
水蒸气的凝结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的
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
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
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
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
聚集在一起,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水的三态比较
状态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的间隔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固态
有序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
气态
无序
自由运动
较小
较大
一定体积内自由运动
影响
原因
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加快
增大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水
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
减慢
减小
间隔_____,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结论: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课堂达标
6.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
中弥漫着油菜花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D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课堂达标
7.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C )
液态酒精合固态酒精都能燃烧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无毒,不能燃烧
有毒,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烧
课堂达标
1.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

全国优质课赛课说课一等奖九年级化学《运动的水分子》PPT课件水的分解讲课

全国优质课赛课说课一等奖九年级化学《运动的水分子》PPT课件水的分解讲课

实验探究
探究:将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 沸,注射器会有什么变化呢?
加热前
加热后
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 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描 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在总结了几个可能的变 化原因后,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探究是 什么原因发生了变化。观察不同状态下水分 子的排列情况让学生总结不同状态水分子的 特征。然后我引入水三态变化动画模型,得 出水在三态变化中改变的是分子间距离和分 子的排列方式。
去了?
(×)
水分子间隔变大了?(√ )
水的三态变化
固态水 加热 液态水 加热 水蒸气
OOO
H HH HH H
OOO
H HH HH H
加热
加热
物理变化
O
HH
小组讨论
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有哪 些变与不变?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 小结一下。
小结: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 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
二、说学情
初三的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 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 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变化,对于水的 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 冲动还有待激发。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 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发思维, 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
三、教法与学法
这部分知识牵扯到的微观粒子较为抽象,因 此多媒体演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 了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 次采用学生讨论、交流、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让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交流意 识与协作精神;通过实验、观察等形式培养学生 科学思维方法及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水分子本身变大 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 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变化PPT课件1

水分子的变化PPT课件1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 分解反应
反应物1种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酸钾+氧气
生成物2 种或2种 以上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 做分解反应。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特点: 一变多 :
表示 AB
A+B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比较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6、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比应为1:2,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 大于2:11:2。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

§2~1水分子的运动(一)

§2~1水分子的运动(一)
“雨后初晴的道路” 雨后初晴的道路” 雨后初晴的道路 “水烧开后的锅盖” 水烧开后的锅盖”
气态) (液态→气态) 液态 气态 水分子获得能量 获得能量, 水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加快, 运动加快, 分子间间隔变大
液态) (气态→液态) 气态 液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 失去能量, 水分子失去能量, 运动减慢, 运动减慢, 分子间间隔变小
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 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 水银是汞, (水银是汞,是由汞原 子构成) 子构成)
知识迁移
分子 分子很小 分子在不停的 运动 分子间有一定 的间隔 原子 原子很小 原子很小 原子在不停 原子在不停 的运动 原子间有一 原子间有一 定的间隔
知识迁移
2.(08青岛中考)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 ( 青岛中考 青岛中考) 中正确的是( 中正确的是( ) D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 . C.③④ D.①②③④ . .
1、水的天然循环中,发生的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水的天然循环中,发生的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导致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导致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水会在自然界不断循环? 3、为何水会在自然界不断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有何意义? 4、水的天然循环有何意义?
快乐收获
1.下列操作、 1.下列操作、现象 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下列操作
4、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 、酒精擦在手臂上, 分凉爽,这是因为( 分凉爽,这是因为( D ) A. 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 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 C. 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 化 D. 酒精从液体变成气体挥发 到空气中从人体吸收了热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运动的水分子 探秘水世界课件(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运动的水分子 探秘水世界课件(第2课时)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净化天然水的方 法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物质 的分 类
纯净物
判断依 据
混合 物
物是 质否 组由 成一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过滤操作
图8-1 1. 图8-1是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 B.过滤时,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水是无色、无味的透 明液体,属于纯净物 (化学式为H2O)。
天然水含有很多难溶 性和可溶性杂质,常 呈浑浊状态,属于混 合物。
思考:自然界中的水是 如何变成我们的饮用水 的呢?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示意图
思考: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净化方法? 答: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
取水 加絮凝剂 沉淀
蒸馏水: H2O
课外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课堂小结
自然界中的水
水的天然循 环
天然水的人工净 化
天然水的净化方 法
沉降 过滤 吸附 蒸馏
混合物 和纯净 物
硬水 和软 水
知能训练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B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
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 的是( D )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探究点二 天然水的净化方法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你能说出自来水生产过程包含了哪些净水 方法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运动的水分子讲解

21运动的水分子讲解

练一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C )
A. 氢气 B. 氯化钠 C. 空气 D. 氧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洁净的空气 D.清澈的井水
区分几种说法的水
• 水、纯水、蒸馏水属( 纯)净物 • 自来水、矿泉水、硬水、软水、河
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__子__本__身__是不发生 变化的.
【交流与讨论】:
水的三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从微观角度看, 其变化实质是什么?
物理 变化,水分子本身 不变
微观解释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分子 间隔,运动状态
化学变化:分子改变了
自学解决问题1 1.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 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
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 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的 无影无踪了,这是水的蒸 发的缘故。那么,水是怎 样蒸发的呢?
【大显身手】: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_吸__收_能量, 运动_加__快___,分子间隔_增__大___;
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_失__去__能量, 运动_减__慢___,分子间隔_减__小___;
小结:
状态 固态
水分子的 排列方式
有序
水分子的 间隔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 无序
小 一定体积内自由运动
气态 自由运动

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影响 分子得到能量,运动加__快__,分子间隔_增__大__; 原因 失去能量,运动_减__慢__,分子间隔_减__小___ 。
可见: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针筒的
× 另一端去了?
一 、水的三态变化

《探秘水世界》-运动的水分子

《探秘水世界》-运动的水分子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 确的是( D)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 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 味的原因是( D )
三、水的人工净化
(1)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海洋水、河流水、 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 1.39×1018 m3。
(2)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很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地球总储 水量的97%;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 用的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13%,占全球总储水量的0.3 %。
(一)净化天然水
水 天然水的成分 颗粒较大的不
溶性杂质 泥沙(不溶性杂质) 细菌、微生物 可溶性的矿物质
颗粒较小的不
溶性杂质
1、沉降 静置沉降 (1)类型 吸附沉降 (加明矾) (2)作用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过滤 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1)作用: 除去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 (2)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要贴近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二低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②热水中的品红扩散较快。 性质2: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阅读下列材料,总结分子的特征:
1. 一滴水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2.如果将每个水分子与一个直径 为4厘米的乒乓球相比较,就如 同一个乒乓球和地球相比较。
性质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老师这里有一块大冰块,同学们想一下,如果 你用力挤压,能压动了吗? 如果用力掰能将它掰开吗? 怎样才能将它弄开呢?

运动的水分子(优质课获奖课件)

运动的水分子(优质课获奖课件)

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实验①现象: 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水与酒精之和。 实验①结论: 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②现象:
两套装置溶液中的酚酞都变红,且使用热水的 酚酞溶液变红的快,颜色深。
红色
实验②结论: 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分子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3.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一:微观看水的三态
针筒内少量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 会增大,这是为什么?你能根据宏观现象, 猜想其微观实质吗?
加热前
加热后
水分子本身变 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 到针筒的另一端 去了?
通过模拟注射器水分子运动的微观动画,你认为水体积变大, 这个过程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
做一做
实验① 现象
先用注射器向仪器中加入刻度线下方一半水,再 挤入几滴油酸,用注射器注入乙醇直至到仪器刻 度处,晃动手腕数十秒,观察刻度变化。
★创新小实验
将两个间隔器用带弹簧夹的橡胶管连接,一端放
实验②
入接近刻度的浓氨水溶液,另一端放入少量酚酞。 将两套这样的装置,其中一种套酚酞溶液浸入沸
请阅读课本活动天地2-1内容,试着从 能量的角度,用微观原理解释水的凝固和 融化过程?
凝固
失去能量
吸收能量

Hale Waihona Puke 融化冰提示: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他们汇集成一滴水,说明构 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束缚力。当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会加快, 会力图摆脱这种束缚力,跑得更远。当分子失去能量时,又被这种束缚 力乖乖抓回来,彼此靠拢,排列变得整齐。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天然循环》PPT课件4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天然循环》PPT课件4

反思归纳:水的三态变化

加热 液


加热


不变的 分子大小
分子数目
变化的
分子的能量 分子的运动状态 分子间隔 分子排列方式
分子本身没改变,三态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二、水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 获得结论
水分子之间的 间隔变大了。
瓦特发明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加快 了19世纪的运输速 度,推动了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上善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若 水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一、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一滴水大约含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大约数3万年。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干涸,一个人只 有力当量他,把也自只己有和融集 入体 集融 体合,才.在能一有起更的大时的候发才展能,最实有现
混合后的溶液
< 200ml
一、分子的性质
实验探究三
注射器密封一段空气,用手指堵住管口,推 拉密封的注射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分子 有什么性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一、分子的性质
你能描述一下水分子的特点吗?
一滴水含有1021 个水分子
(1)水分子质量、体积很小。 (2)水分子自身具有能量, 总在不断运动。 (3)水分子间有间隔。
无无水水可可用用
有水但不能用
水是生命之源!
我来解答
1、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的数目、大小、分子 间的距离及排列方式是否改变?
不变的
变化的
分子大小
分子间隔
分子数目

2024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1 运动的水分子

2024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1 运动的水分子

感悟新知
知2-练
导引:(1)图Ⅰ中大烧杯外的酚酞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 明酚酞溶液变红不是受到空气的影响,而大烧杯内的酚酞溶 液变红说明是氨水使酚酞变红,又因为两个小烧杯中的溶液 没有直接接触,故是氨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图Ⅱ中C 试 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得快,说明温度升高,氨分子运动加快 。
(2)图Ⅰ和图Ⅱ相比,图Ⅰ用烧杯盛放液体,而图Ⅱ用试 管盛放液体,因此图Ⅱ相对节省药品;图Ⅱ比图Ⅰ装置密封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根据现象的特点来分析相关的性质, 如突出“位置”改变,与分子的运动有关(A 项);突出 “体积、状态”等改变,与分子间的间隔有关(C 项); 表明数量的与分子的大小有关(D 项)。
感悟新知
易错警示:
知2-练
对分子的性质常有以下误解:
1. 认为固体难压缩,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其实分
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2. 认为物质的体积和状态的改变是分子的大小发生
改变造成的 ,其实是分子间间隔改变造成的。
3. 认为静止的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其
实分子在不断运动。
感悟新知
题型2 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知2-练
例3 利用图3 中图Ⅰ进行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时,同学
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氨气的气味,氨气溶
感悟新知
请你分析讨论:
知2-练
(1)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论?(至少答出两点)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有什么优点?(至少 答出两点)
节省药品;减少因氨气的扩散造成的空气污染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采用了对比实验法,对比实验的设计 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重点是找出 装置的不同之处,重点从节约药品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共26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共26张PPT)

分子的特点: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相互之间有间隔且存在
着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 性质不同
分子之间有间隔 。
4.当你走过公园时,有花香四溢的现象
说明( A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5.一定温度下,某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
的原因是( C )
A、分子个数减少
B、分子体积减小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减少
样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 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 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
水烧开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 有许多水滴滴下。
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 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成液态。
小结:
状态 水分子的 水分子的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排列方式 间隔
(1)水在夏天比在冬天蒸发得快,说明 A 。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C 。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 B 。 (4)可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 D 。 (5)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物质可以与氧气反应,有 些物质不能与氧气反应,说明 E 。
多识一点: 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
多识一点:
数量 大小 间隔 排列方式
水 水蒸气
问题一: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构成水的水分子发 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完课本22页针筒实验,由此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数和量
大不小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的 间隔
和 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讨论:用分子的特性解释下列事实。
湿衣服在阳光下更易晾干 油菜花香味扑鼻
车胎充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小结
1.水分子自身有能量,是不断运动的,获得能量或失 去能量能改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彼此的间隔距离。 2.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 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小,相互之间有间隔,总在不断运动。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能训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
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
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B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2.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O
HH
代表水分子(H2O)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a.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 另一端去了?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加热



不变的
分子大小 分子数目
变化的 分子间隔 分子排列方式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夏天,为什么打足 气的自行车车胎易爆炸? 冬天,为什么塞暖水瓶的 塞子时,塞子会跳起来?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交流讨论: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夏季的雨后为什么湿漉 漉的马路会很快变干?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实验1: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现象: 水与酒精混合后,
液体的体积变小。 解释: 构成物质的分子
之间有间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2:向不同水温的水中滴加红墨水
现象: 冷水中红墨水扩散 较慢,而热水中红 墨水扩散较快。 冷水 热水
将中考题踩在脚下
6、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
确的是( D )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 没有问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 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 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将中考题踩在脚下
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 设酒精的体积为V1,水的体积为V2, 两者混合后的体积为V3, V1+ V2>V3, 其原因是 _分__子__间__有_间__隔________
A.分子数量 B.分子大小 C.分子种类 D.分子能量
D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
.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C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节 运动的水分子
内容提要
1
水的三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认识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水的三态变化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
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
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3.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 ) A. 分子间的间隔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质量 D. 分子的种类
烧开水时揭开锅盖为什么锅 盖上立刻出现许多小水滴?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问题:
❖只有加热可以使分子运动加快吗 ?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风能也可以使分子运动加快
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干的快?
通风的地方
例题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 体分子( )
课堂小结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HH
O
聚集

水分子(H2O)
OCO
降温、加压

聚集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CO2)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 种原子构成
多数分子由2种或2 种以上原子构成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4、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
氧,其原因是( c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距离增大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改变了 E.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将中考题踩在脚下
5.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A 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 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 小于100mL
2 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 ,原因是___气__体_分__子__间__有__间_隔__大; _固_、__液__体__分_子__间__隔__小___。
Thyoaunk
End
结束
.
解释:分子自身有能量,且总在不停的运动,能量越 大,运动越快。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存在相互作用,气体中分子间的 间隔比液体和固体大; 3.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A.体积增大
B.间隔增大
C.质量增大
D.个数增多
B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伴随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变化, 同时发生变化的是( )
分子本身没改变,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从有序排列到无序排列
分子间隔由小变大
思考:水为什么会发生三态的变化呢?
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注:一般物质在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变化时 ,分子间隔是依次减小的,但是水由液态到固 态变化时,因水分子间的氢键(一种较强的分 子间作用力)使之平均间隔增大,从而使得相 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要大,正是这个原因, 将一定量的水冻成冰之后体积会增大
为什么水有时能幻做朵朵白 云,有时能化作绵绵细雨, 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呢?
探究:
提出问题
水壶中的水为什么会在 烧开时顶起壶盖?
体积变大 的原因是什么?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探究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 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 发生了什么变化?
OO
氧分子
HH
氢分子
OCO
二氧化碳分子
N
H HH
氨分子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