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福建师范】《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一填充题(30分)1,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汉书·地理志》)第一部有河渠志的是(史记)2,(唐)李吉甫所撰( 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3,东晋时都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4,隋炀帝开大运河中,沟通黄河淮河的名(通济渠),贯穿河北平原的称(永济渠)5,今西藏地区唐时称(吐蕃),元时属中央(宣政院)管辖1.《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朝的(郦道元)2.《华阳国志》的作者是(东晋)朝的(常璩)3.齐召南是(清)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水道提纲)4.唐朝的东京指今(洛阳),西京指今(长安)宋朝的东京指今(开封府),西京指今(河南府)5.明代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迄(山海)关6.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7.北魏是( 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8.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周礼~考工记》有充分的体现9..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皇城、宫城、京城二.填空题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灵渠(兴安运河)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⒋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国都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

⒌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侨州郡和实州郡⒎耧车最早出现于西汉朝。

⒏水排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即今台湾)。

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纺织业。

⒒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⒓市舶司最早是在唐代设置的。

⒕汉书是我国正史地理志中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班固。

⒖华阳国志是东晋时常璩的所撰写的一部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B4005724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B4005724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
B:河道水系
C:疆域政区
D:海陆交通
答案:C
西晋初年的(),是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A:裴秀
B:管仲
C:萧何
D:苏秦
答案:A
我国是一个森林分布较广的国家,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左右。

A:12﹪
B:13﹪
C:14﹪
D:15﹪
答案:B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亿人。

A:11
B:12
C:10
D:12.95
答案:D
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
B:唐朝末期
C:汉朝
D:北宋
答案:D
()是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地方总志。

A:《国语》
B:《乘》
C:《春秋》
D:《华阳国志》
答案:D
汉唐时期的内河航运以()为主干线。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灵渠
答案:B
春秋战国时的“天下之中”是指()。

A:隋
B:陶
C:唐
D:后唐。

福建师范大学20年春季《人文地理学》在线作业一答卷附标准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年春季《人文地理学》在线作业一答卷附标准答案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A
5.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提出者是著名的近代地理学家( )。
A.洪堡
B.李希霍芬
C.拉采尔
D.赫特纳
答案:C
6.第一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是德国地理学者( ),他也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A.F·拉采尔
B.J·白兰士
C.A·赫特纳
答案:正确
39.政治是一种最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答案:错误
40.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现人数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答案:正确
41.人口密集区也称为人类大陆,世界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即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正确
42.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
答案:错误
27.民族宗教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答案:正确
28.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答案:正确
29.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A.白吕纳
B.P.M.罗克斯比
C.H.巴罗斯
D.孟德斯鸠
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6.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归纳为三种( )。
A.运费
B.劳动成本和集聚
C.住宿资金
D.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
答案:ABD
17.城市地域结构是由( )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奥鹏2020年6月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doc

奥鹏2020年6月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doc

1.我国书院的出现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参考答案】: A2.黄河()时候开始从淮河入海。

A.东汉B.1850年C.1128年D.1194年【参考答案】: D3.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B.杭州C.洛阳D.扬州【参考答案】: C4.我国目前面积在1平方公里及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多个。

A.2500B.2600C.2700D.2800【参考答案】: D5.目前我国的孔雀分布仅限于(),其他地区已基本上灭绝了。

A.云南西南部B.长江流域C.岭南地区D.河南浙川一带【参考答案】: A6.以()为中心,以“驰道”(公元前220年修)或“直道”(公元前212年修)相称的交通干线形成。

A.咸阳B.洛阳C.邯郸D.邺【参考答案】: A7.《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记述了全国土壤的分类状况,其中()土为黄壤,肥力上上,为第一级。

A.兖州B.青州C.扬州D.雍州【参考答案】: D8.()以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才出现有大象。

A.夏B.商C.西周D.春秋【参考答案】: D9.()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九州”、“五服”之说就来源于此书。

A.《山海经》B.《汉书·地理志》C.《尚书·禹贡》D.《徐霞客游记》【参考答案】: C10.我国的人口第一个高峰时期是()。

A.元始二年B.西汉初年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参考答案】: A11.六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B.西安C.南京D.北京【参考答案】: C12.魏、蜀、吴的人才以籍贯()最多。

A.扬州B.荆州C.兖州D.豫州【参考答案】: D13.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B.唐朝末期C.汉朝D.北宋【参考答案】: D14.元时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口的城市是今天的()。

A.广州B.泉州C.宁波D.北京【参考答案】: B15.我国古代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作者是()A.贾思勰B.氾胜之C.崔寔D.徐光启【参考答案】: C16.()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大发展时期。

15春福师《中国地理学专题(二)》在线作业二 答案

15春福师《中国地理学专题(二)》在线作业二 答案

15春福师《中国地理学专题(二)》在线作业二答案本文主要是对15春福师《中国地理学专题(二)》在线作业二的答案进行解析和总结。

问题一:简答题答:简答题主要考察对中国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根据课程中所学内容,简答题的答案如下:1. 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2. 中国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空间分析等。

3. 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地貌学、气候学、人口地理学等。

问题二:计算题答:计算题主要考察对地理学中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数据,计算题的答案如下:1. 根据给定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计算出人口密度。

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 土地面积。

2. 根据给定的气候数据,计算出年平均气温。

公式为:年平均气温 = 总气温 / 12(月数)。

问题三:分析题答:分析题主要考察对地理学中问题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问题和相关数据,分析题的答案如下:1. 根据地图和人口数据,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规模的差异。

可以通过制作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根据气候数据和地理特征,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可以通过制作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带分布图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问题四:论述题答:论述题主要考察对地理学中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题目所给出的论述要求,论述题的答案如下:1. 论述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地理优势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可以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

以上是对15春福师《中国地理学专题(二)》在线作业二的答案进行解析和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考核试题答案.docx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考核试题答案.docx

名词解释1、屮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是受人的活动的影响的,因此,我们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时,必须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间界限为,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地理学的时间上限。

2、徐霞客游记共10卷,明代旅游地理学家徐霞客所写。

木书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国古代游记地理书的代表。

其他的此类著作还有《穆天子传》、《岭外代答》、《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洋蕃国志》等。

3、禹贡学会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曝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4、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

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砌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问答题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秦、汉时期: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即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砺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二)魏晋南北朝、隋吋期:州制吋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

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

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

三国时共有州17 (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o隋设郡为190,县1255。

39471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答案

39471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先锋作家”是:
A.格非
B.苏童
C.余华
D.莫言
答案:B
2.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灭亡》
B.《雾》
C.《新生》
D.《菊芬》
答案:B
3.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

A.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B.马克思主义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抗战思想
答案:A
4.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马原
B.莫言
C.格非
D.余华
答案:D
5.《爸爸爸》的作者是:
A.莫言
B.韩少功
C.刘索拉
D.徐星
答案:B
6.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

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义法”说
B.“肌理”说
C.“清空雅正”说
D.“道统”、“文统”
答案:A
7.被批评家看作是“先锋小说”的起点的作品是:
A.《拉萨河女神》
B.《冈底斯的诱惑》
C.《红高粱》。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20年作业2-1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20年作业2-1

1.()根据土壤的生产能力,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等、十八个类别,每类又分为五种,共达九十种。

A、《管子·地员篇》B、《农书》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参考答案:A2.魏、蜀、吴的人才以籍贯()最多。

A、扬州B、荆州C、兖州D、豫州参考答案:D3.历史时期森林与草原、荒漠的分界线,()中记载为龙门至碣石。

A、《汉书》B、《水经注》C、《史记》D、《华阳国志》参考答案:C4.中国历史上最久的地方行政区划是()。

A、郡B、州C、县D、省参考答案:C5.中国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在()时期。

A、宋大观一年B、宋大观四年C、宋大观三年D、宋大观六年参考答案:C6.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我国只有()西南部一地有大象,成为野象的唯一生存地。

A、贵州B、云南C、广西D、广东参考答案:B7.我国的人口第一个高峰时期是()。

A、元始二年B、西汉初年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参考答案:A8.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隋朝参考答案:D9.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B、杭州C、洛阳D、扬州参考答案:C10.黄河()时候开始从淮河入海。

A、东汉B、1850年C、1128年D、1194年参考答案:D11.()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把对天下百姓有利的东西全记录下来。

A、顾炎武B、徐霞客C、顾祖禹D、李吉普参考答案:A12.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B、唐朝末期C、汉朝D、北宋参考答案:D13.《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B、河道水系C、疆域政区D、海陆交通参考答案:C14.历史时期,我国的孔雀分布:首先在长江流域;其次在();再次在滇西南地区。

A、四川盆地B、两湖地区C、陕西地区D、岭南地区参考答案:D15.我国干旱与饥饿的发生,以秦岭-()为界,北方以春、夏为主;南方以夏、秋、冬为主。

(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论述题]1、简述我国丝织业的发展过程?2、简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人口南迁的过程及其迁徙路线?参考答案:1、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

丝织业起源以后,直到殷商和西周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生产遍及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桑生产放在经济生活中的首要位置,蚕丝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

丝织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卫、郑、魏、秦等国,齐、鲁、卫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齐纨、鲁缟、卫锦被誉为最珍贵的丝织品。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作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丝织业生产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进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生产麻织品。

西汉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是临淄、襄邑、长安、洛阳。

东汉时,成都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收到战乱破坏较大,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丝织业才逐渐恢复起来。

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定州是北齐的丝织业中心。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隋代和唐代前期黄河流域丝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河南、河北二道是主要产地,巴蜀地区的丝织业也比较发达。

安史之乱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织业迅速发展起来。

越州(今浙江会稽)是丝织业中心,荆州(今湖北江陵)和宣州(今安徽宣城)的丝织业也很发达。

黄河中下游地区丝织业逐渐衰落,关中地区尤为严重。

北宋时期,开封、洛阳、真定(今河北正定)、成都、江宁(今江苏南京)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设有规模巨大的官营丝织工场。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是其主要产地。

宋室南渡以后,南方丝织业发展更快,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苏苏州)、婺州(今浙江金华)、常州、湖州等地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

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

20春【福建师范】《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A、《史记》B、《山海经》C、《禹贡》D、《汉书》正确答案:B第2题,( )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扩张效应B、回程效应C、涓滴效应D、极化效应正确答案:D第3题,()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目标驱动B、利益驱动C、宏观调控D、市场调控正确答案:B第4题,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瓦伦纽斯B、奇泽姆C、罗蒙诺索夫D、葛茨正确答案:第5题,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正确答案:D第6题,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中,()是最基本的力量。

A、集聚机制B、区位指向C、空间近邻效应D、扩散机制正确答案:第7题,克拉克产业分类又称为()A、产业功能分类B、四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正确答案:第8题,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A、结构性效益B、资源利用程度C、关联度D、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正确答案:第9题,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产业结构B、收入分配结构C、技术结构D、职业结构正确答案:A第10题,()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正确答案:A第11题,下列选项属于区域经济结构范畴的有()A、产业结构B、空间结构C、要素结构D、技术结构正确答案:A,C,D第12题,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包括()A、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B、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C、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正确答案:A,B第13题,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各工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阶段。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579C4CE60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579C4CE60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5
我国书院的出现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答案:A
黄河()时候开始从淮河入海。

A:东汉
B:1850年
C:1128年
D:1194年
答案:D
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
B:杭州
C:洛阳
D:扬州
答案:C
我国目前面积在1平方公里及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多个。

A:2500
B:2600
C:2700
D:2800
答案:D
目前我国的孔雀分布仅限于(),其他地区已基本上灭绝了。

A:云南西南部
B:长江流域
C:岭南地区
D:河南浙川一带
答案:A
以()为中心,以“驰道”(公元前220年修)或“直道”(公元前212年修)相称的交通干线形成。

A:咸阳
B:洛阳
C:邯郸
D:邺
答案:A
《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记述了全国土壤的分类状况,其中()土为黄壤,肥力上上,为第一级。

A:兖州
B:青州
C:扬州
D:雍州
答案:D
()以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才出现有大象。

A:夏
B:商。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2020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2020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1、什么是历史地理?A、HistoryB、GeographyC、History and geographyD、Historical geography答案:C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A、历史文献B、考察C、观测D、调查答案:A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A、长安B、洛阳C、南京D、大名府答案:D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A、960万平方公里B、1000万平方公里C、1200万平方公里D、1300万平方公里答案:C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A、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B、理解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C、正确理解人地关系答案:A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__________。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D、必定有演变关系E、完全不同,但没有演变关系答案:DD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查当代地图,不一定能解决历史地理疑问B、解决历史地理疑问,只有查历史地图才有可能解决C、查古地图,肯定能解决历史地理疑问D、历史地图上能查到所有的古代地名答案:AB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A、掩埋在地下的古代墓葬B、古城遗址的轮廓C、地下的古河道D、建筑物的鸟瞰图答案:BD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A、多作实地考察B、出国旅行C、多看文献资料D、掌握地理学原理E、关注新技术答案:ACDE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A、《史记》B、《三国志》C、《唐诗三百首》D、《平凡的世界》E、《西游记》答案:CE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____。

A、历史和地理B、历史时期的地理C、地理的过程D、历史的地理背景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答案:√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20春【福建师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二-4(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二-4(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____。

A、冯梦龙B、纪晓岚C、熊大木D、余邵鱼正确答案:B第2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下列哪一部集子里的小说()。

A、《警世通言》B、《喻世明言》C、《醒世恒言》D、《初刻拍案惊奇》正确答案:A第3题,西游续书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作品是____。

A、《后西游记》B、《天女散花》C、《续西游记》D、《西游补》正确答案:D第4题,《乐田演义》的作者是____。

A、蔡元放B、熊大木C、徐震D、许仲琳正确答案:C第5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下列哪一部集子中的小说____。

A、《警世通言》B、《喻世明言》C、《醒世恒言》D、《初刻拍案惊奇》正确答案:A第6题,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____。

A、《绿衣人传》B、《秋千金记》C、《负情侬传D、《小青传》正确答案:C第7题,冷于冰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___。

A、《绿野仙踪》B、《歧路灯》C、《女仙外史》D、《儿女英雄传》正确答案:A第8题,凌濛初的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

A、惊奇B、二言C、二拍D、拟话本正确答案:C第9题,在《水浒传》中,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都是描写哪个人物()。

A、李逵B、鲁智深C、林冲D、武松正确答案:B第10题,()的问世,标志着英雄狭义小说作为小说题材类型正式确立了。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正确答案:C第11题,"烛幽索隐,物无遁形"是鲁迅对下列哪部作品的评价____。

A、《斩鬼传》B、《镜花缘》C、《何典》D、《儒林外史》正确答案:D第12题,《隋炀帝艳史》属于哪一类作品()。

A、野史B、历史演义小说C、人情小说D、人物传记正确答案:B第13题,《剪灯新话》的作者是____。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导言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

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

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

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

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45951F4E5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45951F4E5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4
西晋时期,人才的重心转移到了()。

A:司州
B:荆州
C:兖州
D:徐州
答案:A
魏、蜀、吴的人才以籍贯()最多。

A:扬州
B:荆州
C:兖州
D:豫州
答案:D
()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九州”、“五服”之说就来源于此书。

A:《山海经》
B:《汉书·地理志》
C:《尚书·禹贡》
D:《徐霞客游记》
答案:C
()是我们现在研究古代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及中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A:《大唐西域记》
B:《岛夷志略》
C:《瀛涯胜览》
D:《马可波罗行记》
答案:A
历史时期,我国的孔雀分布:首先在长江流域;其次在();再次在滇西南地区。

A:四川盆地
B:两湖地区
C:陕西地区
D:岭南地区
答案:D
《诗经》是()时的作品。

A:春秋战国
B:夏
C:商
D:西周
答案:A
九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南京
答案:A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把对天下百姓有利的东西全记录下来。

A:顾炎武。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二-2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二-2

1.毛泽东在()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答案:D]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D.《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2.毛泽东思想主要的理论渊源是()。

[答案:D]A.中国优秀传统文化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列宁主义3.毛泽东于1940年3月在()中明确提出,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必须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答案:B]A.《论持久战》B.《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D.《矛盾论》4.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科学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答案:A]A.双百方针B.古为今用C.洋为中用D.为工农兵服务5.(),是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经验,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其基本精神是,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少数主要敌人。

[答案:B]A.四面出击B.不要四面出击C.战略上藐视敌人D.战术上重视敌人6.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指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

[答案:C]A.工人阶级B.无产阶级C.最广大群众D.知识分子7.周恩来指出:“领导权的问题,是()中最集中的一个问题。

”[答案:A]A.统一战线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建立国家8.()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保证。

[答案:B]A.领袖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军队对党的绝对控制D.人民对军队的绝对控制9.党内斗争的目的是()。

[答案:B]A.团结批评团结B.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打击敌人,团结同志10.(),毛泽东提出了“真正的人民战争”的思想[答案:C]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1.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把()放在共产党的建设的首位。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一[72546]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一[72546]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六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B.西安C.南京D.北京答案:C2.元时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口的城市是今天的()。

A.广州B.泉州C.宁波D.北京答案:B3.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B.唐朝末期C.汉朝D.北宋答案:D4.西晋初年的(),是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A.裴秀B.管仲C.萧何D.苏秦答案:A5.中国有四大菜系,即()、川菜、苏菜和粤菜。

A.山西菜B.东北菜C.鲁菜D.上海菜答案:C6.我国的人口第一个高峰时期是()。

A.元始二年B.西汉初年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A7.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政权是()。

A.宋B.明C.清D.元答案:D8.《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B.河道水系C.疆域政区D.海陆交通答案:C9.春秋战国时的“天下之中”是指()。

A.隋B.陶C.唐D.后唐答案:B10.中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是城市是()。

A.西安B.北京C.洛阳D.开封答案:A11.与北宋同时的政权还有()、西夏、大理及吐蕃诸部。

A.辽B.契丹C.蒙古D.突厥答案:A12.历史时期,我国的孔雀分布:首先在长江流域;其次在();再次在滇西南地区。

A.四川盆地B.两湖地区C.陕西地区D.岭南地区答案:D13.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我国只有()西南部一地有大象,成为野象的唯一生存地。

B.云南C.广西D.广东答案:B14.()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九州”、“五服”之说就来源于此书。

A.《山海经》B.《汉书·地理志》C.《尚书·禹贡》D.《徐霞客游记》答案:C15.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区划二级制是指秦汉时期的郡和()。

A.县B.市C.区D.省答案:A16.九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B.长安C.北京D.南京答案:A17.在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始于()时期的郡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
B、河道水系
C、疆域政区
D、海陆交通
正确答案:C
第2题,西晋初年的(),是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A、裴秀
B、管仲
C、萧何
D、苏秦
正确答案:A
第3题,我国是一个森林分布较广的国家,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左右。

A、12﹪
B、13﹪
C、14﹪
D、15﹪
正确答案:B
第4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亿人。

A、11
B、12
C、10
D、12.95
正确答案:D
第5题,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
B、唐朝末期
C、汉朝
D、北宋
正确答案:D
第6题,()是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地方总志。

A、《国语》
C、《春秋》
D、《华阳国志》
正确答案:
第7题,汉唐时期的内河航运以()为主干线。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灵渠
正确答案:B
第8题,春秋战国时的“天下之中”是指()。

A、隋
B、陶
C、唐
D、后唐
正确答案:
第9题,()是我们现在研究古代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及中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A、《大唐西域记》
B、《岛夷志略》
C、《瀛涯胜览》
D、《马可波罗行记》
正确答案:A
第10题,()根据土壤的生产能力,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等、十八个类别,每类又分为五种,共达九十种。

A、《管子·地员篇》
B、《农书》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正确答案:A
第11题,《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记述了全国土壤的分类状况,其中()土为黄壤,肥力上上,为第一级。

A、兖州
B、青州
C、扬州
正确答案:D
第12题,目前我国的孔雀分布仅限于(),其他地区已基本上灭绝了。

A、云南西南部
B、长江流域
C、岭南地区
D、河南浙川一带
正确答案:A
第13题,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
B、杭州
C、洛阳
D、扬州
正确答案:C
第14题,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政权是()。

A、宋
B、明
C、清
D、元
正确答案:D
第15题,以()为中心,以“驰道”(公元前220年修)或“直道”(公元前212年修)相称的交通干线形成。

A、咸阳
B、洛阳
C、邯郸
D、邺
正确答案:A
第16题,()时开凿了灵渠,即兴安运河,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A、东汉
B、西汉
C、春秋战国
D、秦
正确答案:D
第17题,六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北京
正确答案:C
第18题,历史时期,我国的孔雀分布:首先在长江流域;其次在();再次在滇西南地区。

A、四川盆地
B、两湖地区
C、陕西地区
D、岭南地区
正确答案:D
第19题,中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是城市是()。

A、西安
B、北京
C、洛阳
D、开封
正确答案:
第20题,扬一益二是指今天的扬州和()。

A、成都
B、苏州
C、杭州
D、南京
正确答案:A
第21题,汉代时中国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已经传到了()和()。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正确答案:C,D
第22题,隋朝时修建的大运河是由()、()、山阳渎(即邗沟)和江南河组成,沟通了四大水系。

A、灵渠
B、广通渠
C、永济渠
D、通济渠
正确答案:C,D
第23题,北宋时期,北方的()与南方的哥窑是全国的几大名窑。

A、官窑
B、汝窑
C、定窑
D、钧窑
正确答案:A,B,C,D
第24题,元明清时的行政区划为()三级制。

A、行省
B、府州
C、路
D、县
正确答案:A,B,D
第25题,十二世纪黄河改道后形成的南四湖包括:()。

A、南阳湖
B、独山湖
C、昭阳湖
D、微山湖
正确答案:
第26题,我国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三级城市网,即()。

A、王城,为全国宗法血缘政治中心
B、诸侯城,为一地区的政治据点
C、卿大夫都,为血缘政治的基层据点
D、将军城,为一地区的军事据点
正确答案:A,B,C
第27题,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与温暖时期相对应的是(),与寒冷时期相对应的是()。

A、温润时期
B、冰川时期
C、洪涝时期
D、干旱时期
第28题,我国历史时期植物的分布与当今相似,从()向(),大致可以将我国植被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地带。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正确答案:B,C
第29题,两汉时期的文学家主要分布在()一带。

A、巴蜀地区
B、中原地区
C、关中地区
D、齐鲁地区
正确答案:B,C,D
第30题,历史上中国疆域的发展趋势是由()和()。

A、多国到一国
B、一国到多国
C、统一到分裂
D、分裂到统一
正确答案:A,D
第31题,西晋时期,人才的重心转移到了扬州,但豫州仍有“人士常半天下”之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第32题,黄鹤楼、岳阳楼、大观楼和滕王阁四大名楼都在南方,主要是南方多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3题,东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包括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的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A、错误
B、正确
第34题,洛阳南北有山,东边有成皋,西边有崤渑,是四山之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35题,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36题,与温暖时期相对应的是寒冷时期,与湿润时期相对应的是干旱时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7题,宋时王安石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8题,我国产盐历史很久,有4000多年了。

盐有海盐、池盐、井盐和矿盐之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39题,唐代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至江淮流域,形成了政治、军事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局面,北方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南方为经济中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0题,南细北爽是汉民族性格的主要区域差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1题,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有人口记载的一个政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2题,宋代以后,只有岭南有犀牛的分布记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仅在云南见到犀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43题,荆汉运河又称“子胥渎”,是孙叔敖修建的,修于公元前613年,连接沮水与扬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4题,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国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十分广阔,森林和草原占了祖国土地面积的二分之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5题,开封因自己的自然地理优势,有“自古帝王洲”的美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6题,开皇九年(589年)隋统一全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47题,《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古代游记地理书的代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8题,黄河从河源到入海口,流经了我国的四个不同的高度段即四个阶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9题,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形成两个经济中心:关西与关东(以函谷关为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50题,在今新疆一带汉代设有西域都护府,后历代受中央政府管辖。

清康熙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收复天山南北两路,设伊犁将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