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牛赋

合集下载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柳宗元的寓言故事柳宗元的寓言故事4篇柳宗元的寓言故事1【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备战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04 说理议论类文言文阅读(含详解)

备战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04 说理议论类文言文阅读(含详解)

04 说理议论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山西·中考真题)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①不发,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③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

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

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①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②隅:角落。

③骜:通“傲”,傲慢。

④蚤:通“早”。

1.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

(标3处)2.学习的时候专注,获取的知识牢固,是学习的理想状态。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习上的“专”与“固”呢?请阅读选文,作出回答。

二、(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泊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述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

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

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

功深力到,无早晚也。

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

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

”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注]①胡澹庵:人名。

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

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

③泊(jì):思维导图 习题训练及。

④趺(fū):同“附”,足背。

这里指脚。

⑤少陵:即杜甫。

⑥老苏:指苏洵。

⑦欧公:指欧阳修。

⑧朱文公:即朱熹。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执( )(2)是( )(3)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牛赋——精选推荐

牛赋——精选推荐

⽜赋⽜⽜唐·李峤齐歌初⼊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奔梦屡惊风。

不⽤五丁⼠,如何九折通。

咏⽜应制唐许圉师逸⾜还同骥,奇⽑⾃偶麟。

欲知花迹远,云影⼊天津。

⽜赋唐·柳宗元若知⽜乎?⽜之为物,魁形巨⾸,垂⽿抱⾓,⽑⾰疏厚,牟然⽽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

⾃种⾃敛,服箱以⾛,输⼊官仓,已不适⼝。

富穷饱饥,功⽤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不惭愧,利满天下。

⽪⾓见⽤,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由是观之,物⽆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与;腾踏康庄,出⼊轻举。

喜则齐⿐,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不惕。

⽜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若能⼒;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牧⽜歌唐·陆龟蒙江草凄凄正秋半,⼗⾓吴⽜放江岸。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端⼊,背上时时孤鸟⽴。

⽇暮相将带⾬归,⽥家烟⽕微茫湿。

咏官⽜唐·⽩居易官⽜官⽜驾官车,产⽔岸边搬载沙。

⼀⽯沙,⼏⽄重?朝载暮载将何⽤?载向五门官道西,绿徊阴下铺沙堤。

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乌蹄。

马蹄踏沙虽净洁,⽜头牵⽜欲流⾎。

右丞相,便能济⼈治国调阴阳,官⽜领穿亦何妨!牧童词唐·张籍远牧⽜,远牧⽜,绕村四⾯⽲⿉稠。

陂中饥鸟啄⽜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陂草多⽜散⾏,⽩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长鞭三四声。

⽜⽜⾷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

唐·李⽩怪⽯崔嵬好似⽜,江边独⽴⼏千秋。

风吹遍体⽆⽑动,⾬打浑⾝有汗流。

嫩草平铺难⼊腑,长鞭任打不回头。

从今⿐上⽆绳系,天地为栏夜不收。

牧童词杜秀才画⽴⾛⽔⽜歌唐·顾况昆仑⼉,骑⽩象,时时锁著师⼦项。

奚奴跨马不搭鞍,⽴⾛⽔⽜惊汉官。

江村⼩⼉好夸骋,脚踏⽜头上⽜领。

浅草平⽥攃过时,⼤⾍著钝⼏落井。

杜⽣知我恋沧洲,画作⼀障张床头。

⼋⼗⽼婆拍⼿笑,妒他织⼥嫁牵⽜。

千古风流人物柳宗元观后感

千古风流人物柳宗元观后感

唐代柳宗元曾写一篇《牛赋》。

写作的直接原因,当是借用牛的形象抨击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

深层原因则是牛的良好形象。

牛的特点是勤劳、憨厚、善良、诚实,特别是付出多多,却不求回报。

正如柳宗元在赋中所说,“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在中国文化中牛确实是一种具有美好形象的动物,有无数的人赞美它歌颂它。

南宋李纲曾写过一首《病牛》,赞美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 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赞美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更是家喻户晓。

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千百年来,赞美牛的故事不仅很多而且流传甚广,描写牛赞美牛的文章更是无数,人们还创造了许多与牛有关的成语,如,气壮如牛、如牛负重、气吞牛斗、牛气冲天,真可以说牛确实是很牛的。

千百年来,牛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人们,要敢当勇于创新的“拓荒牛”,甘当人民大众的“孺子牛”,奋勇向前的“快牛”。

在我们赞美牛,学习牛的精神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一种柳宗元所说的“善识门户”,“曲意随势”的“瘦驴”,但是,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我们要时刻想到,应该如何对待“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牛们。

[牛的寓意和象征]牛的寓意

[牛的寓意和象征]牛的寓意

[牛的寓意和象征]牛的寓意牛的寓意篇(1):柳宗元《牛赋》的寓意柳宗元《牛赋》的寓意是什么呢《牛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赋,描写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形象,抒发作者柳宗元对于腐朽官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牛赋》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在这篇赋里,柳宗元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作瘦驴。

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牛赋》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牛的寓意篇(2):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寓意《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

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下面是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寓意,请参考!对牛弹琴寓意: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无动于衷,模仿蚊虻的叫声尽管不是高雅的曲调,但老牛却听得很认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①为:给。

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③伏:趴着。

④故:从前。

⑤耳:耳朵听。

⑥鸣:鸣叫声,作名词。

⑦掉:摇摆。

⑧奋:竖直。

⑨蹀躞(dié 某iè):小步走。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1.解释: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柳宗元《牛赋》

柳宗元《牛赋》

柳宗元《牛赋》柳宗元《牛赋》导语:《牛赋》是诗人柳宗元在永州的时候所创作的,抒发了柳宗元对于小人的不劳而获的不满,以及对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牛赋》,欢迎阅读!《牛赋》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

曲意随势,不择处所。

不耕不驾,藿菽自与。

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牛赋》注:1.黄钟:土也2.曦(xi):日光3.敛(lian):收获4.蹶(jue):踏5.尻(kāo):臀部6.缄滕(jian):绳索7.俎豆(zu):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8.藿菽(huo):藿,豆叶。

菽,大豆9.踯(zhi):徘徊 10.不惕(ti):,惧也,敬也,忧伤。

《牛赋》简析:《牛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赋。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赋,不仅再现了牛“魁形巨首”的外观形象,而且多方面地揭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内在美德,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飞扬跋扈之羸驴、驽马,对腐朽官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牛赋》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在这篇赋里,柳宗元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作瘦驴。

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牛赋》赏析:这是一篇咏物短赋,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感愤之作。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 开篇点题。

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

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

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柳宗元(773819) 字号:字子厚籍贯: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个人简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作品风格:诗作清丽自然,慷慨悲健;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山水游记清深意远,疏淡峻洁,清邃奇丽,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1】吊屈原文【原文】后先生盖千祀①兮,余再逐而浮湘。

求先生之汩罗兮,擥蘅若以荐芳②。

愿荒忽之顾怀兮,冀陈辞而有光。

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

支离抢攘③兮,遭世孔疚④。

华虫荐壤兮⑤,进御羔褎⑥。

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⑦。

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⑧。

堇喙以为羞兮⑨,焚弃稷黍。

犴狱⑩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

陷涂藉秽兮,荣若绣黼。

榱折火烈兮。

娱娱笑舞。

谗巧之哓哓兮,惑以为咸池。

便媚鞠恧兮,美愈西施。

谓谟言之怪诞兮,反置瑱而远违。

匿重痼以讳避兮,进俞缓之不可为。

何先生之凛凛兮,厉石而从之?但仲尼之去鲁兮,曰吾行之迟迟。

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

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

惟达人之卓轨兮,固僻陋之所疑。

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

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

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

矧先生之悃愊兮,滔大故而不贰。

沉璜瘗珮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

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

呵星辰而驱诡怪兮,夫孰救于崩亡?何挥霍夫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

耀姱辞之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

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

谅先生之不言兮,后之人又何望。

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

芈为屈之几何兮,胡独焚其中肠?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

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

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

既媮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注释】①祀:年。

②蘅若:杜蘅、杜若,两种芳草名。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

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

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

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

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

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

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乱者。

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余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东坡后集》【文章鉴赏】〔注〕柳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

《牛赋》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感愤而作的。

赋里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虽有功于世而无益于己。

苏轼这一“书后”却非取柳赋的本意,而是借其中所述牛的辛劳及耕垦之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海南人不再因迷信活动而滥杀牛。

岭外:指五岭以南直到海边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

高、化:宋代的高州、化州,即今广东的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地。

“耕者”句:被驱往耕田与被屠宰的牛常常各占一半。

黎:海南省的土著少数民族。

中国:古代常称汉族活动的中原地区为中国。

琼州:治所在今海口市琼山区南。

长期担任地方官的苏轼,到过很多地方,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下层,因而能深悉现实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疾苦。

因此,他很重视农业,在各地任上,曾就力所能及实行过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开仓赈济、推行秧马等善政,以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的处境。

当他从惠州再远贬海南岛时,已经62岁,耄年投荒,自忖此去难有生还之望,临行时,“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景况之悲凄可想。

但他到任之后,关心民间疾苦之情,依然如故。

他目睹当地人民把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牛屠宰以祭神“治病”,不免痛心,觉得这一陋俗既无补于病者,又严重地减少了农业的耕作畜力,其后果必然是“人牛皆死而后已”。

牛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牛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牛赋
第一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牛赋》是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柳州的十年之间的感愤之作。《牛赋》将寓言手法用到赋中,讴歌 理想,针砭世俗。通过牛与驴的生活、姿态、贡献的对比,表达自 己高洁傲岸,不与小人同流的志趣。结尾运用反语,发泄对世道不 公的愤慨。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THANK YOU!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胆。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 植乃禾黍。
………………………………………………………
………………………………………………………
辛勤劳作,造福于人,卻遭遇坎坷;游手好闲,无所贡献,却春风得意。柳宗元的《牛赋》,借咏 物揭露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韩愈说:“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实,“鸣物”未必都不平。 你看那驴子,得意时不也“当道长鸣”吗?羸驴的鸣叫让人厌恶,牛的声音却如黄钟一般动听。 《牛赋》将二者的美丑进行了鲜明对比,在褒贬中寄托了作者的心酸和不平。
• 前人咏物,或着眼于大自然中瑰丽多姿的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或 留意于书房内室之中精巧玲珑的器玩陈设;闲瑕者多赋咏松竹屏几; 进取者常寄意于雕鹏龙虎;失意者则往往想到穷鸟穷鱼,甚至坟冢髑 髅。而对当时人们日常生活最有价值的牛,却乏人道及。柳宗元的 《牛赋》,据说是作者被谪永州后“有所感愤”而作,它不仅在取 材方面不袭俗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处身逆境的愤激不平之情,正 如刘勰所云:“情以物迁,词以情发”。(《文心雕龙》)
作品赏析

牛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牛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牛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在古代诗词中,牛常被用作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

其形象常常与勤劳、坚韧、忠诚等品质相关联。

一方面,牛在诗词中常常被描绘为勤奋、努力和坚韧不拔的象征。

牛辛勤耕耘,默默付出,象征着勤劳和努力。

这种形象在很多诗词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唐代诗人元稹的《田家词》中,“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生动描绘了牛在耕田时的坚韧和努力。

另一方面,牛也被视为忠诚和坚韧不屈的象征。

牛的强壮和耐力使其成为坚韧不屈、不畏困难的象征。

例如,在柳宗元的《牛赋》中,赞扬了牛的“守而不渎,驯而能良”的品质,表达了对其坚韧和忠诚的敬佩。

此外,牛的形象有时也被用来表达乡土气息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牛和田野、河流、村庄等自然景象常常一起出现在诗词中,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例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便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总的来说,牛在古诗词中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其形象承载着人们对勤劳、坚韧、忠诚等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东坡全集《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及鉴赏

苏东坡全集《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及鉴赏

苏东坡全集《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东坡全集《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及鉴赏【导语】: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

囚山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囚山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囚山赋
第二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囚山赋》作于元和九年(814年)。此时柳宗元被贬谪于永州,此地四面环山,久不得出, 因此,丘林草木都视被柳宗元视为囚牢,故有作此赋。 [韩醇诂训]说:柳宗元“在永时所著文 皆有感愤之意,如前《闵生》、《梦归》等赋,情见乎辞,有不能己者。(说前赋未能尽抒其 意)《囚山》有后二赋而作。” 《囚山赋》是“婉秀”之作,全篇仅一百九十字。文简意幽, 化山水为牢,泄愤于林麓。将《囚山赋》与《永州八记》对读,同一山水,所处者感情相背, 风马牛不相及。十年贬放山林,幽独为狴牢(牢狱),“攒(积聚)林麓以为丛棘兮,虎豹咆 (hǎn虎吼叫)代狴牢(监狱)之吠嗥(号叫)。阳不舒以拥隔兮,群阴沍而为群。” 恶兽守 护,阴阳相隔,群阴为伍。宋晁补之录《囚山赋》于《变骚》,并有评语说:“语云:仁者乐 山,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也。宗元谪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 怀朝市不可得而复,丘壑草木之可爱者,皆陷阱也,故赋囚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欣下颓以就顺兮,曾不亩平而又高。沓云雨而渍厚土兮, 蒸郁勃其腥臊。阳不舒以拥隔兮,群阴冱而为曹。
………………………………………………………
………………………………………………………
元和九年(814年),朝廷颁布诏令,召“八司马”中仍在贬所的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 谏等人入京。柳宗元于元和十年正月接到诏命,结束了十年贬谪永州的生活。但八司马返京后不 到一个月,再次被任命为远州刺史,又被逐出京城。柳宗元被任命为柳州刺史,刘禹锡则被任命 为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刺史。在柳宗元等人的努力下,刘禹锡才被改为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 州)刺史。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达柳州任所,开始他四年的刺史生活。元和十 四年(819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病死于柳州。他死后,家境十分凄凉,留下四个年幼子女,无力 治丧。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为之筹措丧葬费用,柳宗元的表兄卢遵负责办理丧事,于次年七月将其 归葬于万年县之先人墓侧。他的作品则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子女也由刘禹锡资助 抚养。

牛赋柳宗元文言文翻译

牛赋柳宗元文言文翻译

予牛也,生于野,长于墟。

性耐劳,不辞苦。

春耕秋收,岁无虚日。

耕则汗流,收则肩重。

不怨不尤,默默以终。

噫!予之劳也,与民同。

民之劳也,予亦同。

民劳我劳,天何言哉!《牛赋》翻译:我是牛,生于野外,长在村庄。

性格能忍受劳苦,不辞艰辛。

春天耕作,秋天收获,一年四季没有空余时间。

耕作时汗水淋漓,收获时肩上沉重。

不怨天尤人,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唉!我的劳苦,与百姓相同。

百姓的劳苦,我也一样。

百姓劳苦,我亦劳苦,天啊,你有什么话要说呢!在这篇《牛赋》中,柳宗元以牛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

牛在田间劳作,默默无闻,却承担着繁重的农活,这与百姓的生活状态相似。

柳宗元通过描写牛的劳苦,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原文中的“予牛也,生于野,长于墟”,用“予”字代替“我”,使得赋文更加典雅。

柳宗元以牛自比,说明自己如同牛一样,生活在民间,亲身经历了百姓的劳苦生活。

“性耐劳,不辞苦”,表现了牛的勤劳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柳宗元自己的性格特点。

他为人正直,勇于担当,不畏艰难,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春耕秋收,岁无虚日”,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

柳宗元通过牛的劳作,表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

“耕则汗流,收则肩重”,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劳作中的艰辛。

柳宗元以牛的劳苦,警示世人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不怨不尤,默默以终”,表达了柳宗元对农民的敬佩之情。

他认为,农民虽然生活艰辛,但始终默默承受,不怨天尤人,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最后,“民劳我劳,天何言哉!”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感慨。

他认为,自己与百姓同甘共苦,天意又有什么话要说呢?总之,《牛赋》这篇文言文翻译,通过描绘牛的劳苦生活,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柳宗元以此赋文,警示世人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文关怀。

短小精悍 含蓄深沉——柳宗元《牛赋》赏析

短小精悍 含蓄深沉——柳宗元《牛赋》赏析

短小精悍含蓄深沉——柳宗元《牛赋》赏析
胡俊华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00(000)005
【摘要】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河东(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湖南零陵),后再徙柳州,故又称柳柳州。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宗元是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他的散文成就主要体现在贬官后所写的作品中。

在此期间,柳宗元不仅写了许多语言锋利简洁,风格严峻沉郁的寓言讽刺小品,还写了许多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富有独创性的传记散文,尤其是那些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意抒写情性的游记散文,多方面地开拓了我国古
【总页数】2页(P)
【作者】胡俊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含蓄凝练深沉哀伤——解析《在密执安北部》的写作风格 [J], 张玉静
2.孤傲自主的人格深沉含蓄的立意──《扬州八家画集》读后 [J], 吴奇;
3.匣剑帷灯含蓄深沉——《木假山记》情感内蕴探微 [J], 刘志;
4.清新含蓄深沉——介绍我区少数民族画家妥木斯、金高的油画 [J], 黎歌
5.温厚平和含蓄深沉---论曾巩散文的情感特征 [J], 喻进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有哪些开始柳宗元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其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而死。

其父柳镇,在高宗时遇到安禄山之乱,携家避隐于王屋山。

后上书言事而授官,在郭子仪属下任职,并累次升官。

柳宗元是个神童型的天才,史书称其小时候“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

二十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

三十岁时与刘禹锡、吕温等结识王叔文。

王叔文等人看他是个奇才,把他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并准备大加重用。

不久“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也因为和王叔文的关系而被贬为邵州刺史。

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

与此同时,刘禹锡和其他六人也都受到类似处分,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里属“荒疠”之地,他便“自放山泽间”,与山水为伴。

元和十年(公元815),他返京后复出为柳州刺史,直到公元819年于柳州逝世。

像他这样的奇才,从极有希望、前途无量的境地一头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受到过重用和迁升,满腹才华一无所用,其心理上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他也不只一次地想到过自杀,终因各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毫无顾忌地去死,但他自己似乎也预感到了会死于“蛮夷”之地而不能终老故乡。

他在《瓶赋》中表白自己“清白”的为人,希望能被人理解:“清白可鉴,终不媚私。

利泽广大,孰能去之。

绠绝身破,何足怨咨。

功成事遂,复于土泥。

”他在《牛赋》中自我安慰地说,“人的命运有好有坏,但不是按照你的能力来安排的。

千万不要抱怨和不满,这样才能享受到你应有的福份。

”他甚至作《惩咎赋》来表示自己悔过和自罚之心。

但这一切并未使他的处境有丝毫改善。

真正使他能顶住巨大磨难而没有倒下去的,还是他对“道”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种理解认识提高了他的眼界、开阔了他的心胸。

就在他的《瓶赋》和《惩咎赋》中,他已经显示出对于“道”的深刻理解:“归根反初,无虑无思。

”“曰道有象兮,而无其形。

推变乘时兮,与志相迎。

牛赋

牛赋

牛赋牛者,社稷之神,天仓盗谷以救黎民。

牛者,镇水之神,禹设铁牛以克水患。

牛者,五行属土,拓荒以利五谷之生。

牛者,大牲也。

柳子厚云:“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觞。

”雄者为犅,雌者为牝。

其毛色或纯或杂,曰牻曰牷,曰犖曰犡。

南徼有犀,实为珍奇之兽;西南有犛,堪称高原之舟。

吴越稻池,耕耘需属黑牡丹;麦菽旱垄,劳作自有大黄牛。

飞虎为神,骑牛独尊东岳;花果洞府,猴王结拜称兄。

老牛做媒,凡夫喜配天仙;牛王风流,匹配妖仙狐精。

李密驾黄牛,被蒲韉而持卷;老子骑青牛,出函谷而飞升。

宁戚扣角歌,桓公任之以国;田单火牛阵,一战而败燕师。

百里养牛,冀期荐于周王;弦高贩牛,智退秦国雄兵。

路人失牛,羡刘宽之雅量;邻人逃犊,慕朱冲之不争。

仲文断牛,彰少年之睿智;牛衣对泣,王章贵凭荆妻。

公明弹琴,留下千古笑柄;张冠李戴,牛头何对马嘴。

牛皮可吹,笑竖子之夸口;楚王质齐,风马不可相及。

牛者人之友也,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桃林可牧,栏牢可拴。

柴门栏牢,畜之以备农耕;商贾牛圈,蓄之乃图厚利。

公私牧场,养之而求甘乳。

牧童横笛吹牛背,坎称田园一美景。

桃林清溪饮乌犍,实为山水妙丹青。

其性敦厚,破领耕不休,黄犁负车轭。

朝耕露下,夜归喘月而任劳。

其性高尚,春秋尽疲惫,只图人类饱。

羸病卧残阳,闲嚼枯草而无求。

其性质朴,力穷田畴,勤犁耙累,饥餐刍秣,渴饮溪水而不怨。

其性坚忍,荒坡断垄,崎岖坎坷,田父驱之而不悔。

其性温顺,歧蹄彳亍,背啄春鸟,牧童虽弱而任骑。

其性憨厚,鞭之徐徐,役使棍惩而不怒;其性倔强,狮虎虽凶而不惧。

牛性似愚,可役而不可欺,欺之则暴怒,拧角如电掣,扬蹄似铁骑。

自注:飞虎为神:黄飞虎,封神演义人物,其坐骑为神牛,黄后被姜子牙封为东岳大帝。

花果洞府:指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牛魔王结拜故事。

老牛做媒:传说牛郎织女故事。

牛王风流:传说故事,见西游记,牛魔王娶铁扇仙与狐狸精。

李密驾黄牛:《旧唐书·李密传》:“﹝李密﹞乘一黄牛,被蒲韉,仍将《汉书》一帙掛於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

【辞赋精选】唐朝柳宗元《佩韦赋》《瓶赋》《牛赋》《解崇赋》《惩咎赋》《闵

【辞赋精选】唐朝柳宗元《佩韦赋》《瓶赋》《牛赋》《解崇赋》《惩咎赋》《闵

【辞赋精选】唐朝柳宗元《佩韦赋》《瓶赋》《牛赋》《解崇赋》《惩咎赋》《闵唐朝柳宗元《佩韦赋》《瓶赋》《牛赋》《解崇赋》《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愈膏肓疾赋》《披沙拣金赋》《迎长日赋》《记里鼓赋》来源:天山客柳宗元(一)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贞元九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朝,擢礼部员外郎。

坐堂王叔文,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移柳州刺史。

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佩韦赋(并序)柳子读古书,睹直道守节者则壮之,盖有激也。

恒惧过而失中庸之义,慕西门氏佩韦以戒,故作是赋。

其辞曰:邈予生此下都兮,块天质之悫醇。

日月迭而化升兮,浸遁初而枉神。

雕大素而生华兮,汨末流以丧真。

?往躅而周章兮,懵倚伏其无垠。

世既夺予之太和兮,眷授予以经常。

循圣人之通途兮,郁纵臾而不扬。

犹悉力而究陈兮,获贞则于典章。

嫉时以奋节兮,悯已以抑志。

登嵩丘而垂目兮,瞰中区之疆理。

横万里而极海兮,颓风浩其四起。

忄匈惊恒而踯躅兮,恶浮诈之相诡。

思贡忠于明后兮,振教导乎遐轨。

纷吾守此狂狷兮,惧执竞而不柔。

探先哲之奥谟兮,攀往列之洪休。

曰沉潜而刚克兮,固谠人之嘉猷。

嗟行行而踬踣兮,信往古之所仇。

彼穹壤之廓殊兮,寒与暑而交修。

执中而俟命兮,固仁圣之善谋。

吾祖士师之直道兮,亦愀然于伐国。

尼父戮齐而诛卯兮,本柔仁以作极。

蔺竦颜以诮秦兮,入降廉犹臣仆。

吉优繇而布和兮,残萑蒲以屏匿。

刿拔刃于霸侯兮,退<勹躬>々而畏服。

宽与猛其相济兮,孰不颂兹之盛德。

克明哲而保躬兮,恢大雅之所勖。

阳宅身以执刚兮,卒易师而蒙辜。

羽愎心以?志兮,首身离而不惩。

?岳岳而专强兮,果黜志而乖图。

咸触屏以拒训兮,肆殒越而就陵。

冶讦谏于昏朝兮,名崩弛而陷诛。

苟纵直而不羁兮,乃变罹而祸仍。

历九折而直奔兮,固摧辕而失途。

遵大路而曲辙兮,又求达而不能。

广守柔以允塞兮,抵暴梁而坏节。

家?谦而温美兮,胁子公而丧哲。

义师仁而恶狠兮,遂溃腾而灭裂。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原文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原文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观八骏图说》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①古之书有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仑之墟者,后之好事者为之图,宋、齐以下传之。

观其状甚怪,咸若骞①若翔,若龙凤麒麟,若螳螂然。

其书尤不经,世多有,然不足采。

世闻其骏也,因以异形求之。

则其言圣人者,亦类是□。

故传伏羲曰牛首,女娲曰其形类蛇,孔子如倛头②,若是者甚众。

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②今夫马者,驾而乘之,或一里而汗,或十里而汗,或千百里而不汗者。

视之,毛物尾鬛,四足而蹄,龁草饮水,一也。

推是而至于骏,亦类也。

今夫人,有不足为负贩者,有不足为吏者,有不足为士大夫者,有足为者。

视之,圆首横目,食谷而饱肉,絺而清,裘而燠,一也。

推是而至于圣,亦类也。

然则伏羲氏、女娲氏、孔子氏,是亦人而已矣。

骅骝、白羲、山子之类,若果有之,是亦马而已矣。

又乌得为牛,为蛇,为倛头,为龙、凤、麒麟、螳螂然也哉?③然而世之慕骏者,不求之马,而必是图之似,故终不能有得于骏马。

慕圣人者,不求之人,而必若牛、若蛇、若倛头之问。

故终不能有得于圣人也。

诚使天下有是图者,举而焚之,则骏马与圣人出矣!【注释】①骞:高飞。

②倛头:古人打鬼驱疫时所戴的方形面具。

译文:古书上记载着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登上昆仑山的故事,后来那些喜欢多事的人把它画成图,宋、齐两朝以后一直流传下来。

看那些马的形状,非常离奇古怪,都像在空中飞翔一般,有的像龙、凤、麒麟、螳螂的样子。

这类书籍世上有很多,但是都没有可取的地方。

世上的人听说是骏马,因此便按照奇异的形状去想象它。

那么他们在谈论圣人的形状时,也是像这样的情况了。

所以传说伏羲长的是牛头,女娲的身体像蛇,孔子的脑袋像四方形的倛头。

像这一类的说法有很多。

孟子说:“我的外貌有什么与一般人不同呢?尧、舜也和普通人一样啊!”现在的马,驾着车行走,有的走了一里路就流汗,有的跑了十里才流汗,有的跑了成千上百里路还不流汗。

柳宗元《牛赋》原文、赏析和鉴赏

柳宗元《牛赋》原文、赏析和鉴赏

柳宗元《牛赋》原文、赏析和鉴赏柳宗元若知牛乎? 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输入官仑,已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

曲意随势,不择处所。

不耕不驾,藿菽自与。

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前人咏物,或着眼于大自然中瑰丽多姿的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或留意于书房内室之中精巧玲珑的器玩陈设;闲瑕者多赋咏松竹屏几;进取者常寄意于雕鹏龙虎;失意者则往往想到穷鸟穷鱼,甚至坟冢髑髅。

而对当时人们日常生活最有价值的牛,却乏人道及。

柳宗元的《牛赋》,据说是作者被谪永州后“有所感愤”而作,它不仅在取材方面不袭俗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处身逆境的愤激不平之情,正如刘勰所云:“情以物迁,词以情发”。

(《文心雕龙》)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篇四言诗体短赋,文辞古朴简练而又绘形传神,嘲讽尖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首先,从文章的构思安排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讥时感愤之意。

题为《牛赋》,实际并非单纯写牛。

文章共分三节,作者只在第一节用十分简练的笔墨从正面评述了牛的声貌及其功用;第二节弃牛写驴。

赢驴“不耕不驾”却反而坐享其成,它“腾踏康庄”,仗势跋扈。

与牛生尽其劳,死尽其用,而“功用不有”的不幸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

既衬托了牛的高尚无私,同时也鞭挞了赢驴的卑劣无耻。

在第三节中,作者对上文作了概括总结。

一方面,通过“有功”与“何益”的因果反诘,对牛的命运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又用达观的哲理来告诫世人正确处理“功”与“益”的矛盾。

“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联系作者身世遭遇,可见作品并非单纯写貌图形,而是托物寄意,有所影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牛赋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牛赋》的是一篇怎样的托物言志的小赋呢?《牛赋》是,描写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形象,作者柳宗元借助牛的形象,表达自己内心对于腐败官僚的讽刺。

《牛赋》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在这篇赋里,柳宗元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作瘦驴。

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牛赋》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

曲意随势,不择处所。

不耕不驾,藿菽自与。

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注:1.黄钟:土也2.曦(xi):日光3.敛(lian):收获4.蹶(jue):
踏5.尻(kāo):臀部6.缄滕(jian):绳索7.俎豆(zu):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8.藿菽(huo):藿,豆叶。

菽,大豆9.踯(zhi):徘徊10.不惕(ti):,惧也,敬也,忧伤。

作品鉴赏一:第一段,作者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

既以牛为描写对象,虽是小篇赋,也仍然按照赋体铺陈其事的表现方法,极写牛的各个方面,第一,先绘其形:“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仅此十六字,便使牛在形体上塑造了力大、憨厚、耐劳的形象。

再摹其声:“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这是说:牛哞哞地发出叫声,脖子里震荡着浑厚的低音。

写声音之沉实,正与其形体相谐和。

第二,写耕垦之劳:“抵触隆曦······己不适口。

”耕、种、收、运,无所不事,真是泽披于人。

再进而写劳作之苦。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使穷的人富了,饿的人饱了。

而功劳却没有,有时陷进泥中,有时倒在地上,艰辛地出没在寂寥的原野。

以上是表现牛能生尽其劳。

第三,写死尽其用:“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食俎豆。

”这是说:面对牛的献身精神,人们不会为此感到惭愧,但它带来的好处却使天下获利,即使牛死去以后,皮角和骨肉,还被劈成皮绳或充当了祭品。

行文至此,自然得出结论:“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牛的形象刻画也遂告完成。

说此段是作者以牛自喻,其内涵正是表明:柳宗元及其革新派的同道们,就像这里描述的牛一样,孜孜矻矻,为天下做了许多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第二段在紧承“无可逾者”之后以“不如”二字相接。

不仅表达
了作者的不平之气,更为写羸驴,喻小人,奠定了讽刺墓调。

这里完全用对立的方式与上文进行对照描述:羸驴只知习惯于追随那些跑不快的劣马;想方设法趋炎附势,到处投靠,不耕地不驾车,却吃最合口的饲料;可以在平坦的大道恣意践踏,进进出出。

非常随便;高兴时就与同类用鼻子互噢,恼怒时则用力蹬蹄;在大路上一声长叫,听到的人只好惊恐地躲避;靠着善于钻营,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

文章就是这样借着对羸驴的描述,痛快淋漓地画出那些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又依傍权贵飞扬跋扈小人们的丑态。

第三段,抒发感概,渲泄激愤。

虽然处于封建时代的柳宗元难免有“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的宿命思想并以“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的幻想来安慰自己。

但这仅是表面现象。

统观全文主旨,联系作者遭贬后的表现,实质上这恰恰是一种曲折的发泄。

怨后而说勿怨,乃是更深的怨恨;更何况段首一句反诘,正说明了积怨难平。

这篇小赋、以朴实无华的笔墨讥切时弊,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描述中成功地运用对衬手法。

此篇把牛与羸驴放在一起比较,紧紧抓住有利于天下还是无益于世这一尺度,在层层鲜明的对照描述中牛和羸驴各自的特征得到充分显现,同时,文章赞颂什么、鞭答什么,也一目了然。

作品鉴赏二:这是一篇咏物短赋,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感愤之作。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 开篇点题。

对牛的外形进行了描述:体魁头大,两耳下垂,两角合抱,毛疏皮厚,叫时声音洪亮。

树立了牛
高大、矫健、憨厚、魁伟的形象。

牛勤奋耕作,它头顶烈日,背负着沉重的犁耙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土地,然后农人种下庄稼。

从播种到收获,都离不开牛的辛勤劳动。

收得的粮食,送入官仓,养活百姓,穷的富了,饥者饱了,牛对人类可谓功德无量。

然而牛不图享受,只习惯于在田地荒野中脚踏泥泞的土块。

牛“利满天下”,还表现在它浑身上下都是宝,一切都为人所用。

它的皮和角,肩和臀,用途极广,或作食品,或作绳索,或作器物,或作供品。

真乃“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羸驴“不耕不驾”,却坐享其成,跟着劣马吃吃喝喝,能获得豆类饲料,饱腹无忧。

它还善于奉承别人,常常趾高气扬地在康庄大道上炫耀自己。

高兴时则仰起鼻子,恼怒时则尥蹶子,有时在大道中央昂首嘶鸣,旁人吓得老远躲避。

它善于识别门第的高低,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忧愁。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这一愤激的反语,对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强烈地为牛抱打不平。

“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牛与驴的天壤之别,这是命运使然,决不是能力所能改变的。

既然如此,就只好“慎勿怨尤,以受多福”了。

一百多字的《牛赋》,把牛“日耕百亩”的献身精神和“利满天下”的无量功绩刻画得惟妙惟肖;把驴“不耕不驾”的懒散傲慢和“善识门户”的投机钻营揭露的淋漓尽致。

难道柳宗元只是写两种动物的不同吗?否!难道柳宗元只是借物抒情,抨击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不满的情绪吗?否!难道柳宗元只是把自己或王叔
文比喻成牛,来表白自己抱拙终身的决心吗?还是否!
芸芸众生,自古至今,牛一般的好人,赢驴一样的小人,一茬接一茬,不知有多少?柳宗元若直接褒好人贬小人,提倡大公无私的人生观,那多直白多单调多没意思呀。

他把文笔用在人们熟悉的牛、驴身上,可谓即引人入胜又立意高远,即形象逼真又含蓄深沉。

在赋里,赋人柳宗元字字含情,句句有意,爱憎分明,讴歌理想。

把人世间两种人生观两种活法的人托在物里水乳交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做到了:赋终结而意未尽。

《牛赋》赋的好,赋的精彩,赋的高远,赋的深刻!
赋人,柳宗元,牛人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