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及早期电影理论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先锋派电影运动》课件

《先锋派电影运动》课件
开创了新的电影语言和表现 手法
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 展
激发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和探 索精神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更加注重实验性和创新性 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观念,使观众更加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进步
THANK YOU
汇报人:
电影技术不断 进步,为电影 创作提供了更
多可能性
文化背景
20世纪初,欧 洲社会动荡, 战争频发,人
们渴望变革
现代主义思潮 兴起,强调个 体、自由、创

电影作为一种 新兴艺术形式, 受到现代主义
思潮的影响
电影创作者开 始尝试打破传 统叙事方式, 探索新的电影 语言和表现形

社会背景
20世纪初,欧洲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 工业革命后,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扩大 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美国的先锋派电影代表人物
斯坦利·库布里克: 代表作《2001太 空漫游》、《发 条橙》等
约翰·卡萨维蒂: 代表作《影子》、 《面孔》等
罗伯特·奥特曼: 代表作《陆军野 战医院》、《纳 什维尔》等
吉姆·贾木许:代 表作《天堂陌 客》、《神秘列 车》等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特点
形式主义特征
重视电影的形式和结构,追求视觉效果和画面的表现力 运用非线性叙事和跳跃式的剪辑方式,打破传统叙事规则 强调电影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表现手法 关注电影语言的创新和个性化,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体系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这是一个纯形式主义的学派,他们 不仅使用布景,还采用夸张的演技, 并将一些特技摄影运用到作品中去。
“奇异演员养成所” 培养了大量 的创作人才。
爱森斯坦(Eisentein)的理论与创作
爱森斯坦在理论与创作两方面都是电影史 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爱森斯坦将蒙太奇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他认为:蒙太奇不仅是一种电影技术手段,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理性蒙太奇的实质 在于通过不同画面的撞击产生思想。
第3讲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1928近10年时间,欧洲电影探索 中的众多流派和学派汇集成一场电影美学 运动。这一运动不以讲述故事和商业谋利 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 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实验和探索。
先锋派电影崛起的原因:
A 来自美国的垄断(叙事电影占领市场) 激发欧洲电影人的竞争意识(民族电影的 觉醒)。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性的基础和银幕表现力的 集中体现。
“奇异演员养成所”
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认为:文 学、戏剧、音乐和绘画等都是资产 阶级的艺术,只有电影才是无产阶 级的艺术。
“奇异演员养成所” 提倡建立一 种“奇异化”的电影观念,即在作 品的拍摄中竭力地获得一些惊人的 视觉效果,使用一些正常视线所捕 捉不到的仰拍、俯拍等视觉角度, 以及蒙太奇的奇突变化的组接。
(1952)
普多夫金(Pudovkin)的理论特征
剧本:“没有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能够分 割为彼此无关的各个阶段” 。“整个电影 剧本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分成若干段 落,每个段落又分成若干场面,最后,每 个场面则由一系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镜头 构成” 严格地按照故事情节加以思考和组 织叙事结构。
Theory of Prose by Viktor Shklovsky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Theory of Prose by Viktor Shklovsky
形式主义理论的美学命题
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材料如何转化成艺术的有机因素?
什么使普通材料变成具有感染力的 审美对象?
作品的艺术性是怎样建构的?
他们认为诗学的目的是寻找使语言 材料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就文学 研究而言,使语言成为艺术品的东 西,就是词与词的序列,词的意义 及其内外形式。
杂耍蒙太奇
在电影中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 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 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镜头在此成 为某种符号或象形文字,而当它 们组合起来时便产生某种概念, 从而代替艺术形象。爱森斯坦主 张,电影艺术的目的不在于形象 地表现现实,而在于表现概念。
理性蒙太奇
Sergei Eisentein的经典影片 《战舰波将金号》
“库里肖夫效应”
银幕地理学: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 镜头接在一起,造成实际并不存在的银幕时 间和银幕空间。
组合新情绪: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 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影 片的结构的基础源于镜头的组合。
镜头之间的合理组接能够产生新的意义。库 里肖夫实验为在电影中使用非专业演员提供 了理论基础。演员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就 像其他拍摄对象与别的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样。情绪不是由演员的表演产生的,而是 由镜头的并列带来的联想所产生的。总之, 只要导演把合适的对象连接起来,观众就能 得出这种动情的含义。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有机和辨证的。剪辑应该在一 个镜头达到“爆裂”点(紧张程度达到极点)时才 进行,应该象内燃机的迸发一样具有强有力的节奏 感。
爱森斯坦认为一组镜头中的每个镜头应当是不完全 的,只应起部分作用而不是起全部作用,两个镜头 (正题和反题)的冲突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在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 意识活动,使内心世界“视觉化”方面所 作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扩大了电 影的表现力和范围。
第三节 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倾向的美学追求
电影词条解释:表现主义电影 是从1919年至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 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 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 派。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 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 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 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
《车轮》在表现手法上:
(1)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表现火车车轮风 驰电掣的运动。特别是表现飞快的车轮迫近悬崖, 造成翻车的事故的场面。
( 2)交叉剪辑:影片中风景、人的面孔、机 车制动杆、水蒸气等交替出现,节奏越来越快, 观众的神经愈来愈紧张,画面产生了令人惊心动 魄的视觉效果。
(3)运用主观镜头,以探测西西福的内心世 界。
代表作是 雷内·克莱 尔的
《幕间休息》 (1924)
影片特点:摒弃了情节和叙事的 逻辑性,采用了散漫无序的结构, 更多表现的是达达主义艺术家的梦 境。后被称作是“荒唐的杰作”。
在《幕间休息》中,现实时空 被克莱尔有意识地剪乱,并以一种 违反逻辑的形式出现。目的是创造 出奇异的视觉效果,引起观众的哄 堂大笑。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 德吕克极其友人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
主张电影要根据人们最初的印象去真实的反 映生活,反对形式主义。
在美学上,印象派电影接受了英国(布莱 顿学派)及瑞典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写实 风格的影响,强调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 和命运,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1、 印象派电影的形成
2、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力求达到“电影诗” 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 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 “纯粹的情绪”。

第四部分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第四部分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思想: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心灵
的焦虑,恐惧,与对现实的逃避。作为战 败国的德国,除了要面对战后普遍存在的 饥饿、贫困、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危机 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烦死战争 的结果,在民众中普遍形成了对权威的憎 恶、对信仰的怀疑,对现实的愤怒,和对 未来的茫然。
题材: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那个被扭曲的、 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 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 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 然而,这恰恰映现了战败后的德意志民族的 社会心理状态。而以象征表现内心现实,以主观 化反证社会现实,正是表现主义电影以美学化、 风格化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的实际的 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第五部分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综述
是指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的十年间,在对
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的一个极为复杂 的电影文化现象.由众多的电影流派和学派, 汇集成了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
它们不以叙述故事和商业赢利为目的,主要
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进行的美学形态和表 现功能的风格性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2、追求对自然物象的诗意描述,以实现与人物心理和精神 的对应 强调依据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的客观现实,所给予艺术 家的视觉印象和主观感受。 因此,影片中的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影片的情绪和 氛围,始终与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以 多含义的事象形式传达出人物不同情绪气氛和潜在的思想 活动。
丰富的外化表现,大量具
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作为 表现主义的作品,成功的 批判了当时那个混乱且失 控的德国社会。
主要作品
罗伯特· 维内《卡里加
里博士》(1920年) 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 的叙述,揭示了卡里 加里博士的邪恶和他 对社会所施加的暴力 和恐怖,创造出那个 纯属于精神病患者的 幻想世界。

第二章 先锋派电影运动

第二章 先锋派电影运动

二、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谢尔曼· 杜拉克(Germain Dulac1882—1942)《贝壳与僧侣》 布努艾尔(Luis Bunuel 1900-1983) 的《一条安达鲁狗》(1928) 表现一个精神困顿的男子所经历 的一连串梦幻。影片没有统一的逻 辑,没有明确的意图,而是力图以 刺激性的强烈效果体现纷乱的内心 活动。本片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宗教、 阶级、社会给人类造成束缚的一种 抗争和呐喊,明显带有上世纪初时 欧洲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思潮 。
第二章 印象派-先锋派电影 运动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 一、印象派绘画 (Impressionism)
《日出· 印象》
《草地上的午餐》

19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 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 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 漫主义绘画

1920年开始到1925年结束,1924年德吕克死后, 这一运动便告失败。
五、印象派的美学风格

对形式印象的偏爱。重视电影镜头创造出来的画 面给人造成的印象和感染力。

自然主义与主观性的互照
第二节 先锋派电影 一、达达主义影响下的抽象电影 (纯电影)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现代文 艺流派。倡导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 查拉。 1916年,查拉在苏黎世与一些青年诗人组成 一个文艺小组,他们翻开一部法语辞典,用手随 便一指,恰好指到“dada”这个词,就用它命名 他们的小组。dada本是儿语,意思是“马”,用 它作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但达达主 义的宗旨正是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它反 对一切传统,反对一切常规,反对被认为有意义 的一切文学艺术,包括达达主义本身。

《先锋派电影运动》课件

《先锋派电影运动》课件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先锋派电影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通过先锋派电 影作品,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潮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现实。
CHAPTER 02
先锋派电影代表人物及作品
卓别林及其作品
总结词
喜剧大师,开创默片时代
详细描述
卓别林是20世纪最著名的喜剧演员之一,他的作品如《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 》等,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多样化的电影作品,促进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03
提升电影的艺术价 值
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提升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地 位和影响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推动电影艺术发展
尽管先锋派电影运动存在局限和争议,但其对电影艺术 的探索和创新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
CHAPTER 06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未来展望
对新兴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数字特效与合成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 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观众身临其境 地感受电影情节。
交互式电影
探索交互式电影的可能性,让观 众参与其中,改变剧情走向,提 供个性化的观影体验。
实验性影像艺术
鼓励实验性影像艺术的发展,打 破传统电影的框架和限制,开拓 电影艺术的边界。
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电影技术创新
先锋派电影运动将不断推动电影 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电影产业的 发展潮流。
02
过度雕琢
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先锋 派电影往往在制作过程中过度雕琢,导致作 品显得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情感和自然表达

先锋派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运动

反 带有极大的实验性(experimental)
具有时间上的相对性: 某个时期先锋的,也许在后来看仍然先锋,或者失去了先 锋实验色彩,而成了主流性的传统。
先锋派电影的发展
先锋派出现的背景 西方自19世纪中叶出现了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出现 了一系列带有先锋实验色彩的文艺流派 象征主义,未来主义…… 这些流派主张各异,但有其共同点:
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 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plastic art in motion" ),是“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 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 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幻视者”和“光的画家”
电影编剧:“银幕形象幻视者” 电影导演:就是以光为画笔的画家,把“银幕形
纯电影(pure cinema)
谢尔曼· 杜拉克(1882-1942)的“纯电影”理论: 电影并非叙事艺术,不需要情节和演员表演,而应成为“眼睛的


音乐”、“视觉交响曲”。 完整电影是“形式电影”与“光的电影”的汇合。 “现实主义影片和情节影片可以运用电影手段,但这种意义上的 电影只是类型电影,而不是真正的电影”。 纯电影风格要求电影完全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而单 纯以运动,包括各种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触发观赏者的情绪。 “纯电影”是“摆脱其他艺术的束缚,摆脱各种主题、各种表演 而独立存在的”,它要“让画面来表现的东西,”“让画面的威 力压倒影片的其他东西”(《论纯幕上画出来。
反对两种电影观:
复制现实和戏剧搬演
电影不是现实,也不是戏剧,有自己的艺术规律 电影不是现实的翻版。摄影机固然有纪实的功能,但艺术家 应该利用这种功用来营造环境、营造气氛。 在影片中客观的自然景色应该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充满人 性的氛围”所替代,正如影片中的人物,既不同于日常生活 中的人,也不同于舞台上的人。 他认为影片中的演员应该创造出“一本词汇量丰富的动作手 势词典”。 鼓励技术实验和形式实验 他特别强调光在电影表现中的头等重要作用 反对电影的商业性。为了使电影成为真正的艺术,有必要请 商人们离开艺术殿堂。他说:“让他们到市场上去做生意, 把艺术殿堂让给受之无愧的人,让给心灵的祭师。”这样, 他把电影艺术禁闭进象牙塔,使它成为知识精英们玩赏的东 西。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ppt课件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ppt课件
.
• 印象派电影十分重视电影画面的造型风格, 例如阿倍尔·冈斯的影片《车轮》中著名的 “翻车”段落,运用了高速(升格)和慢 速(降格)摄影,并运用印象派画家对于 光线的处理方法表现火车向悬崖疾驶最后 翻车的悲惨场面。
.
• 印象派电影和抽象电影在探索电影艺术的 画面构图、视觉效果、光线处理、造型风 格,以及发掘镜头艺术潜力等方面,都做 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他们把画面造型推向极端,甚至将电影 变成了几何图形的卡通游戏,显然是将电 影艺术领入了一条死胡同。
• 来翁·慕西纳克是最早对电影节奏从理论上进行研 究和概括的电影人。
.
• 先锋派电影运动向文学学习。法国先锋派 电影运动中的超现实主义流派,正是力图 将文学中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运用到电 影艺术创作中来。
• 超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中主张“无意识的 书写”,主张随意打破语言的常规,强调 对幻觉和梦境等无意在非常狭隘的范 围内,不可避免地使影片缺乏艺术感染力。
• 先锋派电影运动在探索电影语言方面取得了明显 的成就,在电影的画面构图、造型意识、视觉形 象、节奏处理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积 累了许多创作经验。后期先锋派电影在探索人的 内心世界,尤其是人的潜意识与无意识领域等方 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 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除了生理上、 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 使观众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内心体验,得到了银幕 具有纵深感的印象。
• 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 电影观众独特的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
.
• 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 现的静止画面,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 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 “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 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 则在起作用。

先锋派电影运动影视美学课件

先锋派电影运动影视美学课件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合作与交流,先锋派电影将促进跨文 化理解和融合,丰富电影的内涵和外延。
全球化市场与本土化营销
在追求国际市场的同时,先锋派电影将注重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和推 广方式,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地区观众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包括法国的让·谷克多、路易·德吕克、雅克·瓦尔塞等;德国的弗里茨·朗、维特· 哈兰等;美国的厄内斯特·海明威、卓别林等。
代表作品
《黄金时代》(卓别林)、《大都会》(弗里茨·朗)、《一条安达鲁狗》(路 易·德吕克)等。
02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视美 学
形式主义美学
形式主义美学强调电影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方式,认为电影的艺术价值在于形式之美, 而非内容或主题。
质量下降
商业化趋势导致先锋派电影的质量受 到影响,一些作品为了追求商业利益 而牺牲了艺术性和创新性,从而失去 了先锋派电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05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未来展 望
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技术提升
数字化制作与后期处理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先锋派电 影将更多地运用高分辨率、高帧率、 3D等先进技术,提升电影的视觉效果 和观影体验。
形式主义美学主张通过电影语言的创新和实验,探索电影的内在规律和可能性,打 破传统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
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作品有《穆赫兰道》、《搏击俱乐部》等,这些作品注重画面构 图、色彩运用、剪辑技巧等形式要素,而非传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
表现主义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强调电影的表现力和情感 表达,认为电影的艺术价值在于通过影
先锋派电影运动影视 美学课件
目录
• 先锋派电影运动概述 •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视美学 •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与意义

世界电影史——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ppt

世界电影史——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ppt

的布德夫人》(1923) • 路易-德吕克:《流浪女》(1922) • 马赛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 阿倍尔-冈斯:《车轮》(1923)、《拿破仑传》(1927)
• 2、先锋派电影理论—— • (1)《第七艺术宣言》,1911年,意大利人卡努杜提出。 • (2)《上镜头性》,1920年,法国艺术家路易-德吕克提出。 • (3)《“先锋派”电影》,1932年,法国艺术家谢尔曼-杜拉克提出。
• 电影成为先锋艺术家的“画笔”——新媒体工具。
• 三、关于电影本体的理论性反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如何成为一门 “独特”的艺术。
• 理论与实验/实践。
概述
• 1、时间:大致1917——1928。 • 2、主要流派与对应国家/地区: • (1)印象主义:法国 • (2)抽象主义:德国、法国、英国等 • (3)达达主义:法国 • (4)超现实主义:法国 • (5)表现主义:德国 • (6)蒙太奇(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苏联 • (7)纪录主义:苏联、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爱尔兰等 • 3、共同的先锋性特征: • (1)反(传统)叙事,推崇观念与心理主题;(2)(大部分)反商
业赢利;(3)追求纯视觉(光影与节奏的形式主义)。
(一)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以法国为中心
• 1、印象主义—— • (1)“第一个先锋派”。 • (2)贯穿整个先锋派电影始终。 • (3)存在部分叙事性。
• 预备知识:绘画中的“印象派”。 • 十九世纪后半叶诞生于法国,开现代派绘画潮流先河。 • 主要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
• 多表现梦境、幻觉、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的心理。
• 《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纯粹的精神自动主 义”;“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 和道德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 (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 • 1、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贝壳与僧侣》
(1927) • 导演:谢尔曼·杜拉克 • 编剧:安东南·阿尔都 • 2、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1928) • 3、其他代表作品 • (1)让·科克托的《诗人与血》(1930) • (2)路易斯·布努艾尔的《黄金时代》(1930)
•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 和精神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 重要性。
• 二、达达主义电影
• (一)达达主义
• 1、概念
•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 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 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 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 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 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 动及早期电影理论
第一节:先锋派电影出现的原因
• 一、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 (一)现代主义的概念 • “现代主义” 是后来人们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
先从欧洲出现的各种文艺思潮或流派的总称,因 其同传统文艺特别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艺不同, 故称之为“现代主义”,“现代派”,或“先锋 派”,包括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 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等, 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美产生的存 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戏剧,“愤怒的青年”, “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以及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
• 2、代表人物
• 马塞尔·杜尚、马克斯·思斯特、奥托·狄克斯
被杜尚重画过的蒙娜丽莎
• (二)达达主义电影运动概况 • 1、曼·雷伊与《回到理性》(1923) • 2、达达主义电影主要作品及代表人物 • (1)“纯电影”《机械舞蹈》(1924) • 导演:费尔南·莱谢尔 • (2)《幕间休息》(1924) • 导演:雷内·克莱尔 编剧:弗兰西斯·皮卡比亚
• (三)达达主义电影的消亡 • 1、达达主义电影“颓废”、堕落。 • 2、达达主义电影远离普通观众。 • 3、达达主义者发现电影媒介能纳入其他艺术,却
忽视电影艺术的其他规律。 • (四)达达主义电影的美学追求 • 1、对传统美学审美原则的反叛 • 2、反叙事、反逻辑的无理性美学原则 • 3、对奇异视觉效果的偏爱
第二节:法国印象主义心理叙事和超现实主 义倾向的各种流派
• 一、印象派电影(1917—1928)
• (一)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 代表人物:爱德华·马奈、雷诺阿、克劳 德·莫奈
• 美学追求:发现和表现自然光下的色彩, 以捕捉自然景物的瞬间变化。艺术家们为 追求画面自然与生动,通过迅速的手法以 把握瞬间印象。其构图随意,目的在于凸 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
• (二)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原因 • 1、物质富有与精神的贫困 • 2、非理性美哲学的影响 • 伯格森、克罗齐、弗洛伊德 •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 1、反抗现实 • 2、否定传统 • 3、表现自我 • 4、形式主义
• 二、世界电影对抗好莱坞的需要 • 例如:法国电影产业 • 三、欧洲知识分子对电影艺术性的探索 • (一)电影俱乐部的建立 • 卡努杜:第七艺术之友协会 • 德吕克:电影俱乐部 • 荷兰的“电影联盟”、伦敦的“电影协会”、德国的“电影之友社” • (二)探索的主要诉求 • 1、电影不是戏剧 • 2、电影可以表现心灵 • 四、艺术电影院的支持 • 例如:巴黎 让·梯德斯哥创办的“老鸽笼影院” • “乌苏林影场”、“巴黎之眼”、“第二十八号影场”
• (三)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追求及意义 • 1、美学追求 • (1)无逻辑反理性的美学观 • (2)以梦境求索思想的真实过程 • (3)对性问题的迷恋 • 2、意义 • (1)拓展了以影像来体现精神世界的技巧 • (2)体现出探索电影艺术性的创作倾向 • (3)暗示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所具有的一种传播双向性 • (4)对心理分析故事片产生影响
• (四)超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失败的原因
• 1、严峻的社会历史状况使先锋派电影人开 始接受“电影眼睛派”的影响,关注现实 和平民的生活。
• 2、表现形式太过抽象和个人化,不能引起 大众的共鸣。
• 3、与观众距离大,没有票房保证。
第三节: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追求
莫奈代表作《日出·印象》
• (二)印象派电影的发展及代表作 • 1、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 (1)印象派电影的领袖——路易·德吕克 • 理论主张:上镜头性 • 代表作: • 《西班牙节日》(1919)(杜拉克导演) • 《沉默》(1920) • 《狂热》(1921) • 《流浪女》(1922) • (2)马赛尔·莱皮埃和《黄金国》(1922)
• (3)阿贝尔·冈斯和《车轮》(1922)
• (4)谢尔曼·杜拉克和让·爱浦斯坦
• 杜拉克代表作:《西班牙的节日》(1919) 《微笑的布德夫人》(1923)
• 让·爱浦斯坦代表作:《忠诚的心》(1923)
• 2、印象派电影的特征及贡献
•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
•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 应。
• 三、超现实主义电影 • (一)超现实主义 • 超现实主义义艺术运动发韧于文学,原是哲学上的术语,
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后来被用于绘画上。该文艺流 派认为文学艺术应在人的复杂性后面发现它的统一。现实 的东西不足以反映事物本质,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形 式,这种形式一是潜意识,二是梦境。现实生活中的表面 事物及现有的礼俗道德等社会规范都是对于人的精神和其 本能需求的一种束缚羁绊。只与否定和抛弃这些才能获得 精神上的解放。因此,唯一的道路是抛弃理性、道德、社 会、宗教等观念对人的制约,唤起心中那些被压制已久的 潜意识。 • 代表人物:安德烈·布勒东、路易·阿拉贡、萨尔瓦多·达利、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