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
《传播学》第五章受众分析
亚文化不仅影响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 认知内容。例如,某个特定的音乐亚文化群体可能更容易接 受与自己亚文化相符的认知,而其他亚文化的受众则可能更 容易接受与自己亚文化背景相符的认知。
04
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
媒介选择与使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受众在选择媒介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在传统媒体(如 电视、广播、报纸)与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之间进行选 择。
受众态度分析
了解受众对组织或品牌的态度、认知和情感倾向,有助于制定更具 针对性的公关策略。
危机公关中的受众应对
在危机公关中,及时了解和分析受众的反馈和情绪变化,对于化解 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关重要。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分析
个性化需求满足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信息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通 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观念。
文化因素对受众认知的影响
文化因素不仅影响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内容。例如,西方文 化的受众可能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文化相符的认知,而东方文化的受众则可能更容易接
受与自己文化背景相符的认知。
亚文化与受众
亚文化对受众的影响
亚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群体所共享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 式。亚文化对受众的信息需求、信息接触习惯和信息解读方 式产生影响。例如,某个特定的音乐亚文化群体可能更关注 音乐相关的信息和活动。
受众心理研究
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消费动机和行为模式,有助 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广告策略,提高广告效果。
受众反馈
通过收集和分析受众对广告的反馈,可以评 估广告效果,为后续的广告策划提供改进依 据。
公共关系中的受众分析
传播学受众分析
传播学受众分析一、引言传播学受众分析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行为、态度和反应。
受众分析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的效果、提高传播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传播学受众分析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传播学受众分析的基本概念1. 受众:受众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
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行为、态度和反应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
2. 受众分析:受众分析是指通过对受众的研究,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态度和行为,从而为传播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受众分析有助于传播者更好地把握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高传播效果。
3. 受众分类:根据受众的特征,可以将受众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受众分类方法有:按人口统计学特征分类(如年龄、性别、职业等)、按心理特征分类(如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按媒介接触行为分类(如阅读习惯、收视习惯等)。
三、传播学受众分析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受众的普遍规律。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受众进行深入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受众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
3. 混合研究:混合研究方法是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传播学受众分析的实际应用1. 媒介策划:通过受众分析,媒介策划者可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
2. 市场营销:企业可以通过受众分析,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公共关系: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可以通过受众分析,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策略,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受众分析
受传者的“自我”因素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传者的“自我”因素包括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
人的生理条件,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乃至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对传播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人的大脑的思维水平也要影响接受外部信息的效果。总之,受传者由于生理条件不完全相同,当受传者对色彩、声音、符号、语义的识别不全面、欠准确时,会直接影响外部信息的接收与理解。
这种习惯于将类似与相近的事物感知为一体的心理趋向,对人们的认知活动作用很大,人们的许多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经常受到它的支配。假如罪犯A潜逃,若在一家商场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抓住他,别让他跑了”,于是已成惊弓之鸟的罪犯撒腿就跑。其实,人们是喊抓小偷,根本不是说他。可他这一跑,商店的顾客便把他当成小偷,结果追上去一阵痛打。这两个误会即罪犯误认为要抓他和顾客误认为他是要抓的小偷,从认识的角度看都是由于类似与相近的主观走势所致。对小偷喊的“抓住他”和对罪犯喊的“抓住他”十分相似,作为在逃的罪犯听到喊声自然会认为自己已被认出,所以非跑不可;而他的举动同小偷此时的表现又非常一样,所以人们也就自然把他当成真的小偷。
受众是众多的:受传者数量众多,传播者无法同受传者进行面对面的“个别”交流。即使传播者力图以某一特殊类别的受众作为传播对象,这些受众在绝对数量上也是极大的。
受众是匿名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者与受传者是分离的,两者之间很少有直接的联系,甚至从未谋面。传播者可以从人口统计、心理倾向或行为特征等方面了解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但他不能知道自己的受传者究竟是哪一个人。
受传者的心理因素也在大众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和记忆。在接受信息时,对认知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制作,容易受到受传者的思想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受传者在对外部信息形成印象和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社会情感。所谓社会情感,是受传者对社会宣传信息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影响着受传者的态度与对社会宣传的接受、理解、融洽程度,通常表现为受传者的爱憎、好恶、美丑、进退、廉耻与厚颜等社会情感,它调节着受传者对社会宣传信息的选择性接受与选择性理解。也就是说,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外部信息,受传者只理解自己所需要的要素,其余或略之、或弃之。受传者选择的接受、理解信息是受传者的定势干扰的,而受传者的定势与受传者掌握的知识、理论有关。
受众分析
第一节受众分析一、作为社会角色的受众心理(一)受众的特点:受众不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受众与传播者并无直接的联系受众的受传行为通常是个人行为(二)受众的角色心理特征:主张自主选择参与“剧组创作”钟情日常叙事推崇“零度关照”渴望轻松娱乐追逐“视听觉快感”喜听新闻故事二、受众的分类(一)、根据受传行为分类潜在受众现实受众边缘受众(二)根据受传的自觉程度分类有意受众无意受众(三)根据受传的动机分类主智受众主情受众三、受众的视听时间和环境(一)受众的视听时间制约时间必需时间闲暇时间(二)受众的视听环境多样化家庭化四、受众的视听方式(一)读者的阅读方式1、以思维的参与程度来区分:浏览与研读2、以认读单位来区分:略读与点读3、以视线的移动来区分:一次性阅读与反复性阅读(二)观众、听众的视听方式随意性与定时性的结合第二节受众的需要一、受众需要的内涵1、什么是受众需要受众需要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受众需要的功能它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受众需要能够制约传播。
3、受众需要的内容a、获取信息的需要b、获得判断是非标准的需要c、了解、适应社会和学习,扮演社会角色的需要d、自我肯定、自我表现及与社会进行交流的需要e、利用媒体调剂生活、进行娱乐休闲的需要。
二、受众需要的特点1、多样性2、层次性3、差异性4、相通性5、可变性三、受众需要的类型1、按需要的起源分: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按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按需要的社会意义分:积极的需要和消极的需要4、按需要的意识程度分:自觉性需要、模糊性需要、潜在需要5、按时间来分:稳定性需要、阶段性需要、情境性需要四、受众的期望1、概念受众的期望,即受众对传播媒介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
2、受众的期望包含的几个要素:期望目标:即期望从传媒所获得的满足需要的内容。
期望水平:即期望能够从传媒获得需要满足的程度。
第六章受众分析
第三节 受众观——消费者
受众即市场 “新闻是商品” 收视率、发行量 广告受众 买方——卖方
加拿大达拉斯.斯麦斯: “受众实际上是在为广告商打工,受众利用闲暇 时间收看电视或阅读报纸,这项劳动随后被传媒包 装成一种新的商品出售给广告商,同样是这些受众, 他们还得再额外花钱去购买媒介所广告的商品,再 次为媒介卖点。整个商业电视体系和报业体系,都 是依靠对受众处心积虑的盘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 值而存活的。”
第四节 受众观——公众
传播权(the right to communication) 知晓权(the right to know)
笛卡尔(1596-1650):“笛卡尔,欧洲文 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 权利的人。”
约翰.弥尔顿(1608-1674):《论出版自 由》
个人差异论
个人差异论由卡尔· 霍夫兰于1946年最先提出,并 由德弗勒在1970年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的。这个理 论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 义的角度来阐述接受对象,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 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 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 关键因素。” 个人差异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设计劝服性传播 前,需要先弄清受众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 态度等,再挑选与之相应的讯息进行传播。否则, 与受众特点和需求不符合的讯息,就会遭到回避和 拒绝。
分散性和异质性 匿名性 流动性 无组织性 同质性
孟子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 终生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第二节 受众观——社会群体成员
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群体 1、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性别、年龄、籍 贯、民族、职业、学历等 2、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家庭、单位、团 体、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
第五讲 受众分析
第一节 受众本质
二、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1、不同年龄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
第一节 受众本质
二、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2、不同教育程度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
媒介形式的选择
教育程度与对印刷媒介的选择成正比例关系,与对 教育程度与对印刷媒介的选择成正比例关系, 电子媒介的选择成反比例关系。 电子媒介的选择成反比例关系。
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 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 受众个性及心理特征对信息接受过程的影响
第二节 受众心理
一、受众心理及本质特征 2、受众心理的本质特征 、
受众心理的选择性特征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记忆
第二节 受众心理
一、受众心理及本质特征 2、受众心理的本质特征 、
受众选择性心理的心理原因
认识连贯性解释 可获得性解释 使用—满足解释 使用 满足解释
第二节 受众心理
二、受众动机 1、消遣 、
消除工作、 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紧张疲劳 消磨空闲、 消磨空闲、无聊的时间
第二节 受众心理
二、受众动机 2、了解世界,指导生活 、了解世界,
通过传播了解外部世界的动态 获得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 受众心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受众动机 3、寻求心理解脱 、
第一节 受众本质
二、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4、不同社会类型的受众的媒介使用方式 、
文盲
寻找日常生活的消遣与娱乐 或较表面化的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 不喜欢思想性较强的内容。 不喜欢思想性较强的内容。
第一节 受众本质
二、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4、不同社会类型的受众的媒介使用方式 、
实用主义者
愿意接触任何大众媒介; 愿意接触任何大众媒介; 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目的是寻求对自己的事业有所 帮助和发展,能增进自己的地位、物质报酬的信息。 帮助和发展,能增进自己的地位、物质报酬的信息。 不喜欢接触思想性较强的内容。 不喜欢接触思想性较强的内容。
我读——麦奎尔的《受众分析》受众分析
我读——麦奎尔的《受众分析》受众分析话题:受众分析流行文化亚文化受众注:红色字体为超连接传播界耳熟能详的5W模式衍生出关于传播学的5个研究层面,“受众分析”是其中之一。
关于“受众”这个词,是对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随传播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受众”早已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了。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受众”的书——麦奎尔在1997年出版的《受众分析》,总算是从全景式的范围程度了“受众”这个概念。
一、对受众研究的划分作者把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传统,分别是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
他所概括的这三种研究传统,其区别不仅在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他认为,受众研究的目的不同,根源在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播工业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将心比心。
前者常常是受众研究的主流,通过测量系统和测量技术来证实受众的存在,以便更好地利用和操纵受众,用定量研究方法获取数据,因为这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服广告商或者广告主。
研究者的立场决定了研究的目的,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下(包括技术、法律、产业结构层面等)近年来的研究仍然是以“受众控制”为主流的。
(媒介现在再也不是仅仅传播信息的工具,不再是单纯是一种公益事业了,它现在更是一种通过制造信息赢利的产业了,资本家当然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能为资本家带来效益的受众研究上。
)结构性行为性社会文化性主要目的描述受众构成,统计数据,描述社会关系解释并预测受众的选择、反应和效果理解所接受内容的意义及其在语境中的应用主要数据社会人口统计数据,媒介及时间使用数据动机、选择行为和反应理解意义。
关于社会和文化语境主要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调查、实验、心理测试民族志、定性方法我的反思魔弹效果时期适度效果时期强效果时期结构性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催生出一个与广告、媒介市场相关的庞大产业行为性受众被视为“黑箱”,不必了解其内在机理,通过察言观色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理出受众的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第八章 受众分析
举例:电视剧收视行为分析
• 收视选择差异性明显:年龄、性别、职业、 收入水平、所在地区等 • 对节目的解读程度各不相同,对某些电视 剧存在深度解读 • 收视行为后的人际传播形成更大影响 观念会受到某些影响
参考书目(八)
• 《受众分析》 丹尼斯·麦奎尔 著,刘燕南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受众研究读本》 罗杰·迪金森等著,单波 译,华夏出版社 • 《美国受众成长记》理查德·布茨著, 王瀚 东译, 华夏出版社
• 2、受众根据以往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产生 一定的期望。当获得的满足明显大于期望 的满足时,受众会有高满意度。
• 3、在使用媒体时,并非仅仅是功利主义的, 除工具性的使用之外,受众有时使用媒体, 是逃避现实、希望从日常生活的制约和沉 闷中解脱。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局限性:
• 使用与满足理论假定受众都知道自己的需 求是什么,并知道如何在使用媒介中满足 其需求。 • 其前提是受众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讯息。 • 把受众个人和社会系统相分离。只讲自己 对媒介的使用,只谈满足自己的需要,而 根本忽略了个人与群体网络的关系。
三、受众研究的“缓冲体”视角:
个人差异论 社会分化论 社会关系论 个人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差异造成对 信息的选择、 信息的选择、认识和理解不同 受众是可以分类的, 受众是可以分类的,同一类型的受众 对信息的反应大体一致 受传者有自己的生活圈,会受到人际 受传者有自己的生活圈, 传播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四、“使用与满足”理论
产生了需求 的满足 现存的社会 和心理根源 导致了需求, 导致了需求, 引起了 对媒体的期 望,并导致 不 同形式 的媒体接触 以及其他 (多半无意 的后果) 的后果)
• 1、需求的体验与社会结构特征(如发展的 水平、政治体制等)和个人特征(如性别、 个性、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生命周期位 置、个人品位和偏好)有关。
第四章受众分析
第四章受众分析定义:因而严格地讲,“受众”是指大众传播活动的受传者或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者和大众传播内容的使用者。
第一节受众的分类及其特点一、分类受传者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和标淮,从传播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着眼,可有以下的分类:1.按人口学要素进行分类从人口学角度进行的分类是一种自然分类方法,也是最容易的一种分类,但它却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受传者所体现出的自然因素差别,是传播者要考虑的第一因素。
在这一种分类中,受传者可分为:男性、女性、老年、儿童、青少年、中年、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区域的受传者等等。
实际上也就是每一个受传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差别。
这些因素是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因这些因素而形成的心理状态常在下意识中支配人们的行为并被人们所保护。
如老年人对受迫害的老年人更加同情;女性喜欢帮助困难中的女性等。
在传播活动中,这种自然心理因素常发挥着重要作用。
2.按受众的文化素质修养进行分类可分为高级受传者和普通受传者高级受传者关注于世界的发展变化动向,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问题较多。
高级受传者或处在社会管理者的位置,或受过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视野比较开阔、审美鉴赏水平也很高。
他们在参与传播活动时注重于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注重于信息所发挥的社会作用。
普通受传者较关心与切身利益有关的各种信息,期望从传播活动中找到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办法,或从传播活动中得到感官的享受。
他们要求信息的通俗、易懂,追求信息的跳跃、刺激。
3.依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所关注内容的范围进行分类可将受传者分为广泛性受传者、专门性受传者广泛性受传者指在传播活动中注意中心较为分散, 接受信息没有专业性或专业性要求极低的受传者。
专门性受传者指在传播活动中注意中心集中,接受信息有较高的专门性、专业化要求的受传者。
4.按照传播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人际传播受传者、组织传播受传者、大众传播受传者人际传播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精力和感情比较投入,关心的是传播内容而对形式不大计较,希望传播活动能解决一些切实的问题,至少满足一种感情交流的需求。
受众分析
大众”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第四节 受众研究及其主要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
大众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形成的一 个概念。 个概念。 时间:20世纪初 时间:20世纪初 形成条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形成条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大众 传播的发展 (传统的社会结构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被打 社会成员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 破,社会成员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 原子式的存在) 的、原子式的存在)
制约成人接触媒介的因素:政治、经济、文 化、价值观、群体归属意识。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 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 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 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 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综合提出"。
缺点
忽视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越 来越多的被表现出来。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不同的受众观会导致对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 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 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作为“市场”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缺点: 缺点:
1、问题简单化(单纯的买卖关系) 、问题简单化(单纯的买卖关系) 2、重视消费特点忽视深层社会关系和意识形 、 态 3、媒介成功与否评价标准单一 、 4忽视了受众作为公共事务参与对象的角色 忽视了受众作为公共事务参与对象的角色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传播权:言论自由 (2)知晓权: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3)传媒接近权: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反论权","意见广告",有线电视的"开放频道"
传播学概论 第七章 受众分析
二、“自助餐厅” 自助餐厅”
(二)大众社会理论假说
•1、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并直接影 、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 响普通人头脑的力量 •2、一旦普通人头脑被媒介所影响,不仅 、一旦普通人头脑被媒介所影响, 会破坏个人的生活,还会产生大规模的社 会破坏个人的生活, 会问题 •3、普通人容易受到媒介影响是因为他们 、 被从与传统集体和机构的关系中隔绝和孤 立出来
问题改变了: 问题改变了: 以前: 讯息如何作用受众? 以前:“讯息如何作用受众?” 现在: 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现在:“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受众是固执的,他们拒绝倒下。 “受众是固执的,他们拒绝倒下。而且 传播的讯息也并不像枪弹, 传播的讯息也并不像枪弹,它们并不是 射向接受者的” 射向接受者的”,而是放置在接受者可 以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 以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 ——施拉姆 施拉姆
(二)大众社会理论假说
一个前提假说,一个结果假说: 一个前提假说,一个结果假说: •1、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癌症一般 、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 的社会力量 •2、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者彻底的重 、 构——建立极权社会秩序一定能解决由 建立极权社会秩序一定能解决由 媒介引发的社会混乱
二、魔弹和靶子
即: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 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 便会对他产生预期的效果。 便会对他产生预期的效果。
第二节 联合抵御的受众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模式: 媒介 缓冲体 受众
个人差异 社会类型 社会关系
一、个人差异 二、社会类型 三、社会关系
四、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保留/ 选择性保留/
第一节 中弹即倒的受众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模式: 媒介 受众
第3章、受众分析解读
案例讨论:
• 《都市快报》报道: 杭州市某家庭2006年5 月的一天晚上发生名牌彩电爆炸,使得该用户 在物质和心理两方面受到较大损失。该事件已 经引起了媒体和市民的极大关注。另,《钱江 晚报》也正派记者跟踪此事。 问题:如果你是该彩电厂家驻杭州市办事处 的负责人,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的时候,你将 面临着哪几类受众?这些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兴 趣点是什么?
了解管理型受众的 习惯;把关键信息 放在前面,让管理 者一目了然。
3பைடு நூலகம்2.2 非专业型受众
与非专业型受众沟通的时候可以采用以 下方式:
采用传统的报告方式; 尽可能运用基本常识进行沟通; 在文件的最前面做个总的介绍; 提供相应的信息背景; 多加些名词解释和说明。 图文并茂促理解。
3.2.3 专业型受众
如果在制定重要的商业信息或者是针对新受 众的信息,就必须对受众进行分析,包括: 1. 受众的人口统计数据。 2. 受众对于公司、产品、服务或状况的了解。 3. 受众对提供的信息的兴趣和态度。 4. 受众对信息的主题有哪些担心、保留意见 或疑问。 5. 他们与沟通者和/或公司的关系。
3.1 受众的人口统计数据
你所要求的行动对受众来说是否容易 做到
受众的概念:
受众是沟通过程中居于客体位置的人 ,受众并不是特定的群体,而是根据 沟通的需要不断发生转变。 受众分析是商务沟通的重要策略之一 ,只有对受众充分了解,才能真正做 到以受众为中心的有效沟通。
沟通受众分析策略,就是指要依据受 众的特点、需求和利益期望,组织沟 通信息、选择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
表3-1 文化特征
个人主义文化群体 集体主义文化群体
重视个人自由,把“我”置于“我们”之前 重视独立 重视诚实,不感情用事 实例: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荷 兰 前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五篇范例]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五篇范例]第一篇:《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受众分析》读书笔记《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是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对传播受众的全景扫描著作。
麦奎尔的书在国内介绍的很多,《大众传播模式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很多研究者耳熟能详(这两本也都是需要啃的著作)。
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受众形态已经遭到根本的颠覆。
在新媒体时代,在小众化传播时代,受众还存在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这些信息接收者,我们该如何称呼他们?本书译者之一,在前沿对受众概念进行了微化扫描,叫做《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其中一些知识观点摘录如下。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在传播学中简称受众,其实大众(mass)和受众(audience)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概念,一个是传播学的。
大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社会学领域,大众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等特点,既不同与组织性的群体(group)(传播学上应该称之为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
受众没有任何组织,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麦奎尔认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
最早受众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聚集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城邦观众,他们是受众的原始雏形。
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催生了最早的大众受众——阅读公众,一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读技能,相对自主的群体。
电影则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百万的人们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感和体验,批量生产的拷贝传播,取代了个性化的、活生生的现场表演和互动。
受众分析详细笔记
第五章受众一、受众研究●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的内容包括:1.通过大量具体传播过程的抽象和研究,分析受众在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中的要求和表现,参与传播活动的规律,寻求信息和反馈的动机,心理活动等。
2.为减少社会各种因素对船舶活动受众的干扰,也研究保证受众权利顺利实现的方式,研究协调受众与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关系。
3.研究受众内部成分,各种不同类型手中的特点。
●受众定义。
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特点:众多而分散;混杂无组织;不断流动变化;受众之间关系复杂。
●分类:按人口学要素:如性别、年龄、国籍、职业、宗教等。
按受众面对传播媒介、内容的表现:高级受众、普通受众。
按受众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范围:广泛性的受众、专门性的受众。
也称广受受众、窄受受众。
按受众与媒介的交换性质:宣传型、市场型。
●目的: 1.获知信息;2消遣娱乐;3求知;4交往联系。
●受众心理:1选择心理。
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2从众心理。
3逆反心理。
受众对不符合自身预存立场(原有心理定势)的信息所产生的抗拒心理。
4认知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攻击心里等其他。
●权利:1.知晓权;2传递、交流、讨论的权利;3监督批评权力。
●受众与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一、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控制。
1主动控制。
是手中有目的、主动的控制行为。
如选择性心理、逆反心理。
2被动控制。
受众的心理、文化背景等因素所不自觉产生的被动控制。
如遵从性心理、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
二、受众的培养和改造。
受众受到媒体的影响,不仅是接受媒介发布的信息,而且被传播的形式所改造。
二、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1.个人差异论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阐述受众特征。
认为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主要是由于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性格、态度的差别所决定的。
德弗勒等认为造成个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的差别;个人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差别;个人所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立场、价值观念、信仰等方面的差别;每个人原有经验和态度被带进对新事物的理解时造成的差别。
第8章 受众分析—传播的
一 大众的概念
1 大众传播 (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它们是孤立 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乌合之众” 即mass;大众是同质性极高的人群的集合体 mass;大众是同质性极高的人群的集合体 2 大众的特点 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流动性;无组织性; 匿名性;同质性 BACK
三 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受 众有着多重角色身份
1 2 3 4 5 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受众是传播符号的释码者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受众是传受活动中的权利主体
BACK
第二节
受众、大众和大众社会理论
一 大众的概念 二 大众的社会理论 三 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八章 受众分析—传播的受体研究 受众分析—
第八章 受众分析——传播的受体研究 受众分析——传播的受体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受众的多重角色 受众、大众和大众的社会理论 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BACK
第一节
受众的多重角色
一 所谓受众,即信息传播的接收者(audience) audience) 二 一般来说,受众多用于大众传播的场合而很少 用来指人现受众有 着多重角色身份 BACK
社会关系论
社会关系论主要得益于拉扎斯菲尔德、贝 雷尔森、卡茨等的研究。 社会关系论比较注重受众参加的组织或团 体的压力、合力对个体接受讯息的影响。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人们已发现社会关系 对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价值观产生明 显的影响。
社会关系论
在现实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对 于传播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影响的程 度有时比大众传播还会高出很多。 现实的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然 而,无论他属于哪一个生活圈,他都将在 信息接受中受到他们的约束和影响。
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
受众印象 受众心理 受众理论 受众心理选择机制 受众反馈 意见领袖
受众印象
一、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宏观视角)
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2、大众传播就是对乌合之众的信息传播
讨论:什么是乌合之众?
1947年,布鲁默对“大众”做过四层描述:
大众分布广泛,差别很多; 大众是个不知名的群体,由不知名的芸芸众生组成; 大众互不往来,很少沟通,从不在乎别人的存在; 大众独断独行,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
个人差异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选择性注意与 选择性理解”,这一发现使人认识到,受传者既非 固定不同的靶子,也非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而是 有鲜明个性和一定主见的。 传播媒介的信息符合受传者的兴趣、态度、信 仰,便容易得到他们的注意与理解,相反,这些 信息就可能被回避、歪曲或忘记。
2、社会范畴论(社会分类论)
对此,联合国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的报告 ——《麦克布莱德报告》(1980)指出: 不要把读者、听众和观众当作消息情报的被动 的接受者,大众媒介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 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办 法是拨出更多的报纸篇幅和更多的广播时间,供公 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的个别成员发表意见或看法。
受众理论
1、个人差异论
该理论以“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角度 来阐述接受对象,认为媒介信息包含着特定的刺激性,这 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个性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也就 是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划一不变的大众传播接收对象。 由于每个人所处社会环境和经历的不同,造成了个人 的种种差异,包括个人心理结构、天赋与后天习性、认知 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社会实践所形成的看法、 学习所形成的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信息有着 不同的选择与理解,进而有着不同的态度与行为。
第七章 受众分析(正稿)
《传播学概论》
17
《传播学概论》 3
2.社会类型论
社会类型论,又称为社会范畴论 ,它以社会学 为基础,重点强调受众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社 会类型论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尽管每个受传 者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会形 成不同的社会类型。某一社会类型的受众对同一讯 息又会有大体一致的反应。大众媒介据此有针对性 的采写、设计、制作、传播讯息,就能增强传播媒 介的吸引力,提高大众传播的效果。而不同社会类 型的受众,也会将接受对象锁定在符合自己要求的 媒介或栏目上。
《传播学概论》
4
3.社会关系论
社会关系论主要得益于拉扎斯菲尔德、贝雷 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理论认为:受传 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大众媒介传播的任何信 息,在这种生活圈面前都要遭到审查、过滤或抵制, 很难通行无阻、全部过关,并且有许多人首先得到 的信息往往不来自大众媒介而是来自“意见领袖”, 而这二次传播的信息并非不偏不倚。因此,大众媒 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 间复杂的社会关系极大地限制和约束着传播效果。
2.传播媒介的信息要想具有吸引力,必须遵 循一定的原则 (1).易得性
(2).对比性 (3).报酬与威胁(报偿与警示)
《传播学概论》
14
2.选择性理解
2.1 选择性理解的定义
人们会曲解与自己固有观念不 一致的内容,使之成为能支持自 己的固有观念的内容。
《传播学概论》
15
2.2 选择性理解的种类
1.创造性理解 2.歪曲性理解 3.卷入性理解
《传播学概论》
12
第四节 受众的选择机制
受众由于受原有的态度倾向、观点和 兴趣的影响,视听传播是一个选择过程, 它包括三个具体环节:选择性接触(注
关于受众心理分析之分析
65中国广播电视学刊CH INA RAD IO &TV ACAD EM IC J OU RNAL199515大众传播学理论很重要的一个贡献便是把受众纳入到传播过程之中,与之相应地,心理学以及接受美学理论也更多地应用到传播工作中。
应该说重视受众是对的,但若因此产生迎合受众的心理及采取相应的行动则是不科学的。
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出现,甚至于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以“受众是上帝”作为标榜其立场的口号;本该受到重视并应大有作为的受众心理分析领域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混乱情况。
所以,在我们努力做好受众心理分析工作之前,有必要先对受众心理分析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这种哲学式的反思(对思维本身的客观真理性进行思考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的,而且也是极有必要的。
以下我们所做工作便是进行这样一种反思,是对一个课题的整体反思而不是对某一个对象的具体考察。
这个课题便是受众心理分析,其焦点集中在模式、目的和方法这三个问题上。
一、受众不是上帝———模式分析把受众观念引进传播学理论经过了几个过程,简言之就是传播模式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受众中心论应当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较高阶段。
受众观念的确立使得传播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即从信息发出、接收到反馈可以完成一次相对完整的传播。
应该承认,就这一模式的产生或者说这一模式的被发现本身来说是传播理论的一大进步,但由于人们对这一理论的曲解而带来的混乱更可堪忧,“受众是上帝”一说便是其中的极端表现。
“受众是上帝”,这是为数不少的人所标榜的口号。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传者所做的工作就是制作受众想听想看的节目,报道受众想了解的事件,只要受众的指挥棒指到哪里,传者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
姑且不论以目前的技术能力以及在客观条件制约下传者能否完成受众要求的工作,单就那些在传者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来说,也不是随意做的。
就新闻报道来说,不是所有发生的事件都可以报道,也不是所有发生的事件都值得报道,它要具有典型性,具有新闻价值;同时,还要注意正面报道与反面报道的比例安排,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众分析》读书笔记
《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是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对传播受众的全景扫描著作。
麦奎尔的书在国内介绍的很多,《大众传播模式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很多研究者耳熟能详(这两本也都是需要啃的著作)。
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受众形态已经遭到根本的颠覆。
在新媒体时代,在小众化传播时代,受众还存在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这些信息接收者,我们该如何称呼他们?
本书译者之一,在前沿对受众概念进行了微化扫描,叫做《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其中一些知识观点摘录如下。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在传播学中简称受众,其实大众(mass)和受众(audience)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概念,一个是传播学的。
大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社会学领域,大众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等特点,既不同与组织性的群体(group)(传播学上应该称之为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
受众没有任何组织,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麦奎尔认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
最早受众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聚集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城邦观众,他们是受众的原始雏形。
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催生了最早的大众受众——阅读公众,一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读技能,相对自主的群体。
电影则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百万的人们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感和体验,批量生产的拷贝传播,取代了个性化的、活生生的现场表演和互动。
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受众身份第一次与技术手段的拥有联系在一起,跨越有形疆域的无形传播,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时空转换性更强,共时分享的受众也更多。
但是在批判学派的眼里,大众受众一词多少带有贬低的意思,意味着个性丧
失,非理性和缺乏自我意识。
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与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单维度的社会和单维度的人。
他们无力辩解,而传媒却可以将“心理无知”强加给他们。
然而,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尤其是接受分析了传统的“大众概念”,也否认受众不可避免的被动性,他们认为,受众从来就不是绝对被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能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媒介文本,并建构意义。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
麦奎尔将受众研究分为三种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之名。
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催生了一个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研究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
结构性研究也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的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
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作“黑箱”,不必知其内在机理,通过查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社会文化性受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狭义主要指后者。
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派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受众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
接受分析还特别强调了受众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麦奎尔归纳的受众研究三种传统,不仅在于研究目的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前两者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后者则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定性研究的方法。
受众研究的目的不同,根源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媒工业之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
可以把“受众控制”和“受众自治”作为两个目的的端点,在受众控制一端,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定量受众研究,这是媒介工业的需要。
近年来,受众研究虽然出现了由手中控制向受众自治方向迁移、从传播者视角向受众视角转移的趋向,但整体上并未跳脱“主流”研究传统的窠臼。
三、社会视角:受众的媒介使用
麦奎尔主要从社会视角来研究受众。
一些传播学研究将“媒介使用”与其他行为相区别,认为媒介使用是一种独立的、另类的行为类型,不可避免地回替代其他活动。
麦奎尔则认为,媒介使用是人们在特点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众多行为之一,或者说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合力促成的一种行为。
媒介使用是融入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妨碍或代替其他活动。
事实上,媒介的发展,常常要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联系、相协调,不能人为地将媒介使用从受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
这是这个意义上,今天的电视成为人们的生活背景之一,“看电视”比“看电视节目”更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日程生活形态;“去看电影”也总是更多地被描述为一项社会交往活动,而不仅仅是看电影。
四、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受众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解构传统的大众受众么?
某种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再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弱了形成大众受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遥控器、录像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各种新的录制、存储和重放技术,到今天遍及全球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一个。
“在大众受众兴起长达一个多世纪之后,这样的变化也许的确堪称为革命。
”
麦奎尔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传播者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传媒产业的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可能那样奇妙的变化,相反,全球化、跨媒介并购、跨国媒介资本运动,却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建构着受众:一个是受众的细分和分化,出现了新媒介渠道和产品的专业化受众,即便如此,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多数受众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几个
频道上,在大多数时间内,媒介“核心”仍然支配着大多数受众的使用行为;另一个是作为媒介集中之产物的更大规模受众群的生长。
纽曼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有两股相当强大的惯性力量,在制约着受众的形成和受众行为的根本性改变:一股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心理,一种根深蒂固的消极的,心不在焉的媒介使用习惯;另一股便是美国式大众传播工业模式,规模经济将传播推向追求公分母式的、单向的大众传播道路,而不是促进窄播和双向传播的发展。
读感:受众是传播的终端,随着研究视觉逐渐由传播者向受众的转向,受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受众一直是个谜,现在有关受众的知识,知识来源于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了解了受众的皮毛。
受众可有不同的解读,如面向工业社会的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如在政治角度,认为受众是民主社会建设的中坚等,但是由根本而考究受众,在中国研究中还是比较欠缺的。
彭兰在《网络传播》中认为传统的受众已经不存在了,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大规模、同质性的受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新技术下的受众,所以暂且还称之为受众。
但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前沿中,有不同见解:一方面新媒介产品不断细分着受众,另一方面,新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再加上媒介工业化倾向越来越强,所以在传媒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上,大众受众仍然存在。
但是,麦奎尔还对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和解构也抱有信心,只是打破僵局的那个时机尚未到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