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 提高育人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师德修养做好教育工作
三要镇中心校吴海洋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加强师德修养的话题,希望我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发言的题目是提升师德修养,做好教育工作。
一、为什么要提升师德修养?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师违犯职业道德事件屡有发生,造成大量学生受到伤害,2013年6月13日肇庆市广宁县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因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老师用书本拍了该生两下,中午放学后,该生在家喝农药自杀;2011年4月24日,大荔县一中学女教师怒打学生耳光,学生耳膜被打穿孔;1998年山东德州还发生过老师两脚踢死学生的悲剧,同年,浙江省温州市某小学一女教师,为教育常说粗话的调皮学生,责令学生当众脱裤子,造成不良影响,还有更恶劣的,在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校长带学生开房‛事件,同月28日,深圳又曝出多名小学女生遭班主任猥亵。媒体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并不鲜见,最近山阳县某小学教师,因涉嫌猥亵学生已被当地检察院批准逮捕,该学校校长也被免职。
8月2 日,我在百度上搜索‚2013年全国教师伤害学生案件‛,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720万个,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
一些事件性质之恶劣让人发指,上述事件专家命名为‚教育伤害‛,可能有些人疑惑,教育还有伤害?‚教育伤害‛,顾名思义,就是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学生因为受到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的身心伤害。教师的言行对受学生造成的伤害为‚教育伤害‛,‚教育伤害‛一般分为语言和行为两大类。
1、‚语言伤害‛是教师的语言失当,讽刺挖苦、谩骂指责、用恶毒、贬低性语言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在调查中发现,老师或家长训导之类的语言,往往由于不恰当,造成了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对于‚恨铁不成钢‛的老师们看来,说几句难听的话,是为了孩子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2004年4月12日,重庆市一名女生因上学迟到,被老师嘲讽‚连坐台都没有资格‛,这名女生为此跳楼自杀身亡。因为语言伤害导致孩子死亡,这样极端的事情也许不多,但不可否认,它一旦发生,给孩子心理带来的阴影却是难以修复的。这样的案例特别多,我们少数师德修养低的教师,言语不文明,有意无意刺激和伤害着学生,有的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2、‚行为伤害‛是教师行为过激,造成学生的伤害,如打耳光、打屁股,体育课上老师踢学生一脚等,很多时间我们很幸运,造成的伤害是轻微的,但有时运气不好,伤害严重了,不但触犯了刑法,还会造成学生伤害,甚至死亡。我过去也有过一段时间
对学生过于严厉,曾经也因一时控制不住,打过学生,事后自己是非常担心和后悔,怕把学生打伤了,真是不应该,因过后我给学生道歉,从那以后我就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育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有的只是轻微的皮肉之苦,如踢屁股、打嘴巴之类;有的却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有时会造成学生离家出走、人格分离甚至自杀身亡;更有甚者造成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从教育伤害造成后果的时效性看,有的可能是暂时的,但有的给学生年幼心灵造成的创伤却是终生都难以愈合。教育伤害对教师自己造成的后果却极其相同,轻者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重者就丢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受到法律的制裁。
尽管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上是优秀的,但必须承认的是,的确也存在少数师德修养需要提高的教师。国家为了确保学生不再受到教育伤害,除了要继续加强入职前的严格把关,工作中的师德教育强化、师德检查日常化、举报受理和严肃查处制度的建立,还要用法律武器严厉惩处伤害学生的教师。但是,要想根绝此类伤害事件的发生,还要从源头上解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二、师德修养的意义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礼记》中也有‚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保障。教师队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加强师德修养十分重要。
师德,就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精神品质、职业道德等意识形态内容。师德修养就是要将这样一些,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东西,成为教师素养中起主导作用的组成部分。
师德修养,就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自觉地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的高度。
师德修养有两层意思:
一是动态的‚修养‛,即依照教师道德原则、职业规范所进行的学习、体验、对照检查、反省等心里活动和客观的实践活动。
二是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所形成的教师品质、教师情操和师德境界。
师德能否真正为教师所掌握,主要是在与它最终是否转化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起着决定作用。
师德修养的人格魅力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师德修养的内涵
在今天,我们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既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今天的师德是对过去师德的继承和发展,师德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