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二轮复习:晚清时期学案设计(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时期

一、时间观念

晚清(1840年-1912年)

二、课本回顾

㈠政治

⑵清政府职能变化

①政治:戊戌变法(政府参与)、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②经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思潮

③文化:“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

④国策:从程朱理学到“西学东渐”;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重农抑商到放宽民间设厂;从朝贡贸易到自由贸易;从华夷观念到近代外交

⑤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⑥反抗: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⑶晚清侵略战争

⑴“西学东渐”过程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民主共和(革命派)”“民主科学(激进派)”——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

⑵洋务运动的特点

①时间长,从19世界60年代到90年代;

②目的旧:官府创办,维护封建统治

③内容实: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主,不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

④近代化:工业近代化的起点,诱导民资出现

⑤教育新: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冲击封建文化教育制度

⑥性质老:地主阶级改良运动,企业为国家服务,经营管理腐朽

⑦结果差: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

⑶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中西融合:“托古改制”,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思想解放: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和启蒙作用

④理论实践:维新思想到戊戌变法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

①性质: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②地域: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

③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中西合璧,新旧、土洋并存(典型)

④水平:断发运动彻底;废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动力:社会运动、上层人物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明传入

⑤程度:大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原因:自然经济封闭,思想落后,农民贫穷)

⑥趋势:随着近代化发展而加深,保留民族文化的同时具有平等、民主、文明的特点

三、关键突破

⑴士人的“西学东渐”

晚清人士看来,西方的内政仿佛就是“三代”的再现、“仁义”的样板,选举制何尝不是禅让制、“公天下”的现代版?如薛福成所言,“唐虞之前,皆民主也”。一追溯到上古,自会慨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亦激发起了一种崇周仇秦的情绪。他们的这种归附当然有其附会之处,但也成为“走出帝制”的一种思想根源。譬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曾主张“先民主,后强国”,这或许是“人权高于主权”思想的最早的闪现,但有趣的是,谭嗣同此言并未称引西哲,而是从孔孟的说法中推出来的。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清末士人对“西学东渐”的认识。

⑵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做成了“多得多的改革事业”,实际上,清末“新政”所做的,真正能称上“改革事业”的没有几件。“新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改革,而是继续保持专制统治。用血腥手段镇压了1898年维新运动的慈禧太后,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后,面临反清运动蓬勃兴起,社会陷于动荡不安的局面,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独裁统治,决定集中对付革命势力,依靠洋务派官僚集团实行变法。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抵制革命、安定民心的必要,清廷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

——李维民《清末“新政”破产的教训》归纳作者认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⑶洋务运动中“外交”转变

在洋务运动中,深感外交人才的极度缺乏,于是于1862年6月开办了”同文馆”,设英、法、俄文三个班,随后又增加了算学、天文、外国历史、地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等课程。不仅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了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二十八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从此中国外交官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

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以夷制夷是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疑忌转向依赖的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所谓”以夷制夷”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利用了近代全方位外交,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牵制法国。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洋务运动对外交的影响。

⑷清末“实业救国”思潮

实业救国思潮,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接受和思考,对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初步构建。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仁人志士探索富强之道的思想结晶:二是西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实业救国思潮萌芽于甲午战争至庚子事变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发展,在清末新政时期蔚然成潮,民国建立后实业救国思潮日益高涨,席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20世纪20年代后实业救国思潮逐渐消退,转化为“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大争论。从中国近代的时代主题来看,实业救国思潮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潮;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实业救国思潮是理性开放的进步思潮:从中国经济理论演变的历程来看,实业救国思潮是过渡形态的经济思潮,是中国资产阶级对工业化理论的初步构建。实业救国思潮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经济伦理近代化的催化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器,是政治变革的助力器。即使在今天实业救国思潮的许多观点仍然熠熠生辉。

——《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研究》总结清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原因

⑸维新变法的贡献

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康有为及其友人写下非常辉煌的一页。他们的历史功绩主要是推动了近代中国第一次群众性的启蒙运动。在四年中,这群来自民间的士人和中下层官僚组织学会、办报、办学、出书、演讲、上奏章……终于汇合成为震动朝野的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除了历史条件为这次中华民族的觉醒提供了客观基础外,康有为等维新志土的献身精神和他们宣扬的思想的震撼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这个思想震撼力来自何方?他的学生梁启超认为是其师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等三部书是当时“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18]但当时《大同书》尚未出版,其余二书则颇具争议性。真正的震撼来自他们宣扬的西方先进思想。康有为的四次上书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加上他的《日本书目志》以及梁启超《变法通议》等著作,《时务报》、《知新报》等与严复等人办的《国闻报》南北呼应,维新思潮形成席卷沿海波及内地之势。

——清流《维新变法百年后的思考》概括维新派的贡献。

四、阅读拓展:“千年未有之变局”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光绪元年,李鸿章又在《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中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