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候万千”“风光迥异”三部分,教材利用各种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对世界地形和气候作了生动的呈现。

●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和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世界多样的气候。

●教学思路

(1)本课时是该课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略做改动,把“气象万千”中的“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这部分放到下一个课时中;

(2)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本课的中心载体,是多样的地形、万千的气候围绕着“文明古国”展开,从历史知识切入,引导学生探究地形和气候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世界地形挂图》;学生收集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在开始我们新课以前,先来考大家一个课外知识:我们知道,在好几千年前,世界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个文明古国,它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哪位同学知道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大致位置,请上来在《世界地形图》上指给大家看。

【展示】《世界地形图》

学生上台指出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埃及的大致位置

【承转】非常好,经过这几个同学的努力,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这四大古国的大概位置了,那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古代中国以外的另三大文明古国,他们都处在哪一类地形上?所谓地形,就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大多处在平原上。(注:古代印度特指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平原,是一个地理概念。)

(新课教学)

【提问】看来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不错!那么为什么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平原呢?大家能不能结合书本,从平原的特点去找找原因。

学生分析平原特点:①宽广低平;②海拔低;③主要集中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承转】大家都感觉到了平原的适合居住性!那么除了平原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地形呢?它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吗?请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前后左右讨论一下,我们还可以参考书里的《世界地形图》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高原、山脉、丘陵、盆地、沙漠的特点,并各自举出地理实例。

【提问】刚才我们讲到,四大文明古国大多诞生在平原地区。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看,平原是最适合远古居民居住的。那么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平原,比如说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马孙平原,如果这两个平原上有大批居民居住,那么他们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方面来思考。

【小结】对了,我们发现,西西伯利亚太冷,亚马孙平原太热,这两种气候都不适合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居民生活,所以,气候也是远古人们创造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

【提问】我们来看书上图2-11,大家发现这幅世界地图被画得花花绿绿色彩多样,为什么要画成这个样子呢?

学生通过地图注记得出结论:地球的气候多样。

【提问】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地图下面绿框框里的两个问题,大家也是分小组讨论一下,特别要小心第二个问题:气候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承转】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描述了某一种气候,最主要的就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入手。现在如果请你们把全球的气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3类,你该怎么分?

学生思考回答: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提问】对,那么我们再回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上去,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属于哪个气候呢?

学生回答:温带气候带。

【小结】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古国的居民们在温带的气候中,在合适他们居住的气候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所以,结合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再加上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也就是“人和”,因此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是必然的。

【提问】我们说,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大气候带,只是一种笼统的分法,其实这里面还可以再进行划分,比如说温带气候又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那么我们浙江属于哪一种具体的气候呢?

学生看图,找到浙江省的位置,回答:亚热带季风气候。

【提问】那么,大家也来看看,你最喜欢去旅游的国家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呢?

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地球多样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够有机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

【气象万千】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对世界气候的多样性获得感性认识。

1. 图2-11的教学建议

首先,带领学生读图2-11,说一说共有哪些气候,从而引出气候多样、气象万千的标题。

然后,引导学生充分阅读6个地区的人们对当地气候的描述,思考“人们都用了哪些词汇来描述气候特点?”或“这些词语主要说明了气候哪两方面的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书上的读图练习。

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形容自己家乡所在地的气候,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来表达的,这是本课的重点。

2. 地中海气候的教学建议

课文中对于地中海气候的文字描述比较抽象,教学中要尽可能想办法使学生获得对这一知识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可向学生提出:○阅读图2-11,想一想英国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这种气候有哪些特点?

○夏季时英国阴雨连绵、潮湿闷热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地方,有晴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碧蓝的大海、柔软的沙滩,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这个地方在哪里呢?”

○在学生观察图2-12时,突出描述“阳光海滩”和“日光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3. 季风气候的教学建议

首先,引导学生读图2-13,总结归纳季风气候的特点。

○在冬季,风由什么地方吹向什么地方?这种风有什么特点?

○在夏季,风又是由什么地方吹向什么地方?这种风又有什么特点?

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

其次,对于季风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应重点突出夏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向学生提出:

○水稻的生长期主要在什么季节?

○水稻的生长对气候有哪些要求?

○季风气候对水稻生产有哪些主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季风气候对河流、湖泊的补给作用。

4.从动植物看气候的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教师可找出几张照片或幻灯片,启发学生思考:

○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或动物?

○这些植物或动物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从图片上可看出当地气候有什么特点?

○说说本地区代表性的植物或动物有哪些?这与什么因素关系最密切?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探究生活,学以致用,热爱学习。

【风光迥异】

1. 景观图片的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图文并茂,图2-15至图2-19,用5张景观图,形象地展示出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的千差万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