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DREB1基因的电子克隆及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DREB 1基因的电子克隆及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

摘要:应用电子克隆技术预测到了一个5'端缺失的contig5,并根据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相关基因相似性很高的特点,将GmDREB 1基因的5'端序列填补到contig5片段的5'端上,此序列命名为contig5Gm 。ORF 预测结果表明,contig5Gm 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经RT-PCR 验证,分别得到了与contig5和contig5Gm 大小一致的片段。经克隆、测序发现,contig5Gm 与GmDREB 1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将其命名为GsDREB1。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对GsDREB1进行了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GsDREB1能够与DRE 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特异性结合。

关键词:DREB ;电子克隆;野生大豆;结合特异性;转录因子中图分类号:Q786;Q78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3-03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973)前期项目(2003CCA03500)

作者简介:李莹(1980-),女,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

*通讯作者E-mail:lijie_neau@

转录因子又称反式作用因子,能够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它们之间以及其他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或抑制转录[1]。

DREB蛋白含有AP2/EREBP保守结构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多数DREB类转录因子,如拟南芥DREB1/2含有一个AP2/EREBP结构域[2-4],通过与DRE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调控相关基因表达[5]。目前在拟南芥中发现6种DREB 1基因和8种DREB 2基因。DREB1A、DREB1B和DREB1C诱导冷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CBF4/DREB1D与DREB1A有很高的同源性,含有完整的AP2/EREBP结构域,但是CBF4/DREB1D却只受冷胁迫以外的其他渗透胁迫诱导[6-7],DDF1/DREB1F和DDF2/DREB1E受高盐胁迫诱导[7-8]。DREB2A和DREB2B同时受干旱胁迫和高盐胁迫诱导[4]。DREB2C、DREB2D和DREB2F在叶子中被高盐胁迫诱导,DREB2E只受ABA诱导,在根中有少量表达。Sakuma等发现DREB2G和DREB2H在干旱和冷胁迫诱导下并不表达[7]。最近,Sakuma等发现,DREB2A的C末端区域是

转录激活区,它的中间区域是负调控结构域[9]。以上研究表明,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有着相当复杂的调控机制,克隆新的DREB 基因对于阐明DREB类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和植物抗渗透胁迫基因工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ST)成为人类寻找未知功能基因和克隆不同时空差异表达基因的重要途径。基于EST的电子克隆(in silico cloning)策略已成为克隆新基因的主要方法。

电子克隆的技术原理是利用日益发展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巨大运算能力,通过EST或基因组的序列组装和拼接,利用RT-PCR的方法快速地获得新基因[10]。由于受到序列数据丰富度的限制,在植物领域基因克隆仍以常规的实验方法为主,但随着EST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某些植物基因的电子克隆已经成为可能[11]。

本试验拟应用电子克隆技术,在耐盐野生大豆中克隆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为DREB类转录因子的调控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1.1.1

植物材料

耐盐野生大豆50109,由吉林省农科院提供。

李莹,才华,李

勇,李

杰*,刘西燕,田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

第39卷第11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9(11):56~61

2008年11月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v.2008

文章编号

1005-9369(2008)11-0056-06

1.1.2载体和试剂

克隆载体pMD18T-vector(购自TaKaRa);大肠杆菌菌(E.coli)菌株DH5α;Trizol(Invitrogen)、SSⅢ(Invitrogen);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pHIS2和pGADT7-Rec2均购自BD公司;3-AT购自Sigma;pHIS2-DRE和pHIS2-mDRE质粒由本实验室保存。

1.2方法

1.2.1GsDREB1基因的电子克隆

通过查阅文献,寻找在栽培大豆中已经克隆到的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以所找到的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序列为种子,以Glycine soja为限制词,在NCBI上的EST_others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搜索,获得相关的EST序列。应用ContigExpress拼接软件对所获得的EST进行序列拼接,把拼接得到contigs分别进行Blastn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选出可能是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contigs,对其进行全长和ORF预测。

1.2.2RT-PCR验证

取经250mmol·L-1NaCl处理2h后的1月龄野生大豆幼苗叶片,用Trizol试剂一步法提取植物总RNA。以总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得到cDNA(具体操作参见产品说明书)。根据contig5序列设计1对引物来验证拼接结果的正确性(见图1),同时在延伸序列contig5Gm两端设计验证引物,通过RT-PCR扩增目的片段,而后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引物序列如下:

C5Gssense:5'AACGAGGAAGGTGGTGGAG3'

C5Gsanti1:5'ACTCCGAGGCATCATCATCT3'

C5Gmsense1:5'AATCCGTTATATGCCACCTGA3'C5Gmsense2:5'AACCATGGAAGACAGGGATC3'

1.2.3GsDREB1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

首先通过PCR扩增DREB转录因子基因的结构域并引入同源重组位点。根据GsDREB1基因结构域序列,设计引入同源重组位点序列的引物,注意不能使结构域序列在翻译时产生移码,一次PCR引物序列如下(下划线部分为第一次PCR引入同源重组位点序列):

图1引物设计

Fig.1Primer design

CZGsDREB1sense:5'CGCAGAGTGGCCATTATGGCCCCGCGAGAAGCAGTCGATGAAAC3'CZGsDREB1anti-sense:5'AGGCCGAGGCGGCCGACATGCTGGTCGTCGTCCTGGAACAAG3'

将一次PCR产物稀释100倍后为模板,进行二次PCR扩增目的片段,二次PCR引物序列如下(下划线部分为第二次PCR引入同源重组位点序列):

SMARTⅢ:5'TTCCACCCAAGCAGTGGTATCAACGCAGAGTGGCCATTATGGCCC3'CDSⅢ:5'GTATCGATGCCCACCCTCTAGAGGCCGAGGCGGCCGACATG3'

将pHIS2-mDRE和pHIS2-DRE载体分别与pG-ADT7-Rec2载体和GsDREB1结构域组合(见表1),共同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中。pHIS2-mDRE为含有突变DRE元件的载体,pHIS2-DRE为含有DRE元件的载体,DRE元件序列为TACCGACAT,mDRE元件序列为TATTTTCAT。将转化混合液分别涂布在含有不同浓度3-AT的SD/-His/-Leu/-Trp固体培养基中,30℃培养1周,并观察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载体pGADT7-Rec2用smalI线性化,质粒pHIS2-DRE和pHIS2-mDRE的提取均为分子生物学常规操作,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参见BDMatchmakerTMLibraryConstruction&ScreeningKitUserManual。

2结果与分析

2.1GsDREB1基因的电子克隆

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了5个栽培大豆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在NCBI上搜索这5条转录因子基因序列,基因序列号分别为:GmDREBa(AY542886)、GmDREBc(AY244760)、GmDREBb(AY296651)、GmDREB2(DQ054363)、GmDREB1(AF514908)。

分别以这5条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序列为种子,以Glycine soja为限制词,在NCBI上的EST_others

李莹等:GsDREB1基因的电子克隆及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

第11期·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