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餐后高血糖汇编

合集下载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要看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患上糖尿病,必须要测量自己的血糖,跟其他检测项目不一样的是它是在吃完饭之后才测量。

要知道自己血糖是否有超标,就需要跟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对比一下,具体的范围你可以看看本文相关内容介绍。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餐后血糖的正常值是会根据时间的变化而不一样,并不能够一概而论,我们平常测试血糖正常值的时候,大多是看餐后一小时、餐后两小时,因为它在餐后三小时的时候已经恢复到跟空腹状态下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

从吃下饭的第一口开始,直到60分钟之后测试血糖,正常值要在6.7-9.0毫摩/升,如果有高于11.1,比如达到了12、13毫摩/升则是高血糖的展现;直到120分钟的时候,血糖检测值需要大于7.8毫摩/升,小于11.1mmol/L。

孕妇餐后血糖正常值糖尿病也是孕妇可能会患上的疾病,为了直到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孕妇也需要定期的检测自己的血糖,看它是否在标准的范围里。

但孕妇的血糖参考值跟正常人又会不太一样,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孕妇餐后血糖正常值你可以来了解下。

孕妇餐后血糖正常值:小于或等于10.0mmol/L(从吃第一口饭到一小时),小于8.5mmol/L(餐后两小时)。

孕妇可以在测血糖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测试时间来看看自己的血糖是否在标准范围里,如测量出来的血糖值超过了10mmol/L,达到了11mmol/L、13mmol/L等,孕妇就需要特别的警惕。

血糖过高对于自己身体会带来副作用,还会导致胎儿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或是出现畸形等等的可能。

但也没有必要太担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饮食,定期运动等,让血糖恢复正常标准。

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值多少糖尿病者每天受疾病的困扰,要是在饮食生活没有控制好,将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导致疾病更加严重,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的后遗症。

糖尿病患者也应该要定期的检测自己的血糖范围,那么,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值多少?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值多少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血糖就会比正常人高,但也有一定的标准。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关注血糖指数(GI)与血糖负荷(GL)合理安排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要告知糖尿病患者如何饮食,不知道血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这两个概念,恐怕难以达成目的。

一、血糖指数(GI)血糖指数(GI)是食物的一种生理学参数,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含50 g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GI100)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是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变动的一项有效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某种食物或膳食组成对人体血糖浓度影响的程度。

一般而言,GI>70的为高GI食物, 55~70为中GI食物,<55为低GI食物。

低GI食物在胃肠消化停留时间长(2小时内升高GI),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GI食物消化快(30分钟内就可以升高GI),吸收率高,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

因此,用GI合理安排膳食,对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半的食物从高GI替换成低GI,就能获得显着改善血糖的效果。

现代营养学认为,GI是一个比糖类的化学分类更有用的营养学概念,揭示了食物和健康之间的新关系:GI较高的食物会过度刺激胰腺分泌,并最终导致胰腺功能耗竭,这在一些有遗传倾向的个体中会进展为Ⅱ型糖尿病;长期高GI饮食可使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平添糖尿病发病风险等。

研究结果表明,GI与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独立相关。

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一个以低GI食品为主要膳食的群体,对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的发生有着显着的健康意义。

低GI膳食可改善糖尿病病友血糖,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可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不但有短期效应而且有长期的健康意义。

2024年血糖标准表

2024年血糖标准表

在2024年,血糖控制被认为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

根据各个国际糖尿病组织的指南,新的血糖标准表已经制定出来,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根据标准表来进行血糖控制。

以下是2024年血糖标准表的详细内容:1.饭前血糖水平:- 正常血糖范围:4.4-6.1 mmol/L- 偏高血糖范围:6.1-7.0 mmol/L(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血糖范围:≥7.0 mmol/L2.饭后血糖水平(一小时后):- 正常血糖范围:不超过7.8 mmol/L- 偏高血糖范围:7.8-11.0 mmol/L(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血糖范围:≥11.1 mmol/L3.饭后血糖水平(两小时后):- 正常血糖范围:4.4-7.8 mmol/L- 偏高血糖范围:7.8-11.0 mmol/L(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血糖范围:≥11.1 mmol/L4.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无进食八小时以上):- 正常血糖范围:4.0-5.9 mmol/L- 偏高血糖范围:5.9-6.9 mmol/L(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血糖范围:≥7.0 mmol/L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水平会因个体差异和疾病状态而有所变化。

此表仅供一般参考,具体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糖监测和控制。

如果您的血糖水平超出了以上标准范围,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血糖水平。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

务必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在其指导下制定适合您的血糖控制计划。

总之,2024年的血糖标准表是根据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制定的,旨在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其血糖水平。

这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一定要与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正常值最新标准对照表

血糖正常值最新标准对照表

血糖正常值最新标准对照表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血糖的正常值,对于治疗疾病和观察疾病都有着指导意义。

小编整理了血糖正常值对照表,欢迎阅读!血糖正常值:对照表诊断条件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静脉(血浆)糖尿病空腹≥ 6.1 ≥ 6.8≥ 7.0服糖后2h ≥10.0 ≥11.1 ≥11.1糖耐量受损 (空腹 ) < 6.1 < 6.1 < 7.0(服糖后2h) 6.7~10.0 7.8~11.1 7.8~11.1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 5.6~ 6.1 5.6~ 6.1 6.1~ 7.0(服糖后2h)< 6.7 < 7.8 < 7.8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正常值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

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餐后1小时:血糖 6.7-9.4毫摩/升。

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孕妇血糖正常值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②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③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5.9mmol/L,全天血糖在4.3-7.5mmol/L之间,血糖波动幅度0.7mmol/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3.9-10.0 mmol/L)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 d·mmol·L-1。

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5.4、4.9、6.6 mmol/L,三餐后3h 血糖分别为:6.5、6.2、5.9 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1、1.3、-0.7 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3.9~6.1mmol/L,餐后血糖范围:3.9~7.8mmol/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7.8±1.4)mmol/L,全天最低血糖(3.9±0.7)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3.52±1.09)mmol/L,血糖波动系数(0.81±0.28)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2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4.88±0.57、5.09±0.60、4.90±0.57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5.60±0.71、5.70±0.53、5.74±0.61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7;3,46(3):189-192.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6.5mmol/L,最高、最低血糖为11.8、4.1 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1.8,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1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6.7、6.2、6.3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7.8、6.9、9.2 mmol/L,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1、0.7、2.9 mmol/L。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面临餐后血糖高的困扰。

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潜在风险信号。

那么,当发现餐后血糖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餐后血糖高。

一般来说,餐后 2 小时血糖值高于 78mmol/L 但低于 111mmol/L 被称为糖耐量异常,餐后 2 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 111mmol/L 则可能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当发现餐后血糖高时,不要惊慌,第一步要做的是调整饮食。

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环节。

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尽量避免食用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甜食,以及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主食的选择也有讲究。

减少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精细粮食的摄入,适当增加糙米、全麦面包、荞麦面等粗粮的比例。

因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够避免血糖迅速升高。

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同样关键。

每餐不要吃得过饱,保持七八分饱即可。

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一天的食物分成多次进食,这样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除了饮食调整,合理的运动也对控制餐后血糖起着重要作用。

餐后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一般建议在餐后 1 2 小时开始运动,运动时间保持在 30 分钟左右。

但要注意,如果血糖过高(大于 167mmol/L)或者有严重的并发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规律的作息对于血糖的控制也不容忽视。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稳定血糖。

另外,减轻体重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重要措施之一。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

血糖值对照表-生活类

血糖值对照表-生活类

血糖值对照表-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空腹血糖正常范围2、餐后 1 小时血糖正常范围3、餐后 2 小时血糖正常范围4、随机血糖正常范围5、不同年龄段的血糖标准差异6、血糖值过高的判定标准7、血糖值过低的判定标准8、血糖监测的频率建议9、血糖控制的目标10、影响血糖值的常见因素11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指隔夜空腹 8 小时以上,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

正常范围通常在 39 61mmol/L 之间。

111 空腹血糖值的意义空腹血糖能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是诊断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

112 空腹血糖异常的情况当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 70mmol/L 时,可能提示患有糖尿病。

若空腹血糖在 61 70mmol/L 之间,则称为空腹血糖受损,此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监测血糖。

12 餐后 1 小时血糖正常范围餐后 1 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一般在 67 94mmol/L 之间。

121 餐后 1 小时血糖的重要性餐后 1 小时血糖对于评估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以及胰岛素的早期分泌功能具有一定意义。

122 餐后 1 小时血糖异常的判断若餐后 1 小时血糖大于 111mmol/L,可能存在血糖异常。

13 餐后 2 小时血糖正常范围餐后 2 小时血糖正常范围通常不超过 78mmol/L。

131 餐后 2 小时血糖的临床价值餐后 2 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能力。

132 餐后 2 小时血糖异常的界定当餐后 2 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 111mmol/L 时,结合临床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

若在 78 111mmol/L 之间,则为糖耐量异常。

14 随机血糖正常范围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任何时间所测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不超过111mmol/L。

141 随机血糖的适用场景常用于紧急情况下或无法确定具体时间点的血糖监测。

142 随机血糖异常的提示随机血糖大于 111mmol/L 时,可能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血糖新标准50至60岁血糖对照表

血糖新标准50至60岁血糖对照表

血糖新标准50至60岁血糖对照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血糖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对于大家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不同芳龄段,血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50至60岁人裙的血糖新标准和对照表。

一、50至60岁血糖对照表血糖对照表是用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是否正常的重要工具。

50至60岁人裙的血糖标准可以用以下对照表来了解:1. 空腹血糖:3.9-6.1 mmol/L2. 餐后2小时血糖:3.9-7.8 mmol/L3. 随机血糖:3.9-11.1 mmol/L以上数字是根据50至60岁人裙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所确定的血糖对照标准,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个体差异需要引起重视。

如果您有血糖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为什么要关注50至60岁的血糖标准50至60岁是一个身体逐渐老化的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开始逐渐减退,免疫力也逐渐下降,因此关注血糖对50至60岁人裙来说尤为重要。

1. 预防糖尿病:50至60岁人裙的血糖水平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出现高血糖,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而糖尿病会对身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因此及时预防和控制高血糖对于预防糖尿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 预防心血管疾病:高血糖不仅容易导致糖尿病,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50至60岁人裙的主要死因之一。

及时关注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

3. 保持健康:通过关注血糖,可以帮助50至60岁人裙及时发现自己身体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和干预,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三、如何调节50至60岁人裙的血糖对于50至60岁的人裙来说,如何合理调节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帮助50至60岁人裙调节血糖的方法:1. 合理饮食:50至60岁的人裙每天的饮食要尽量健康均衡,限制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主食摄入量。

如何科学管理高血糖

如何科学管理高血糖

如何科学管理高血糖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因此,科学管理高血糖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高血糖。

一、了解高血糖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高血糖。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值应在39 61mmol/L 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应小于 78mmol/L。

当血糖值高于这些标准时,就可能被诊断为高血糖。

高血糖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减缓;长期的精神压力;遗传因素;以及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等。

二、饮食管理饮食控制是管理高血糖的关键环节。

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减少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白糖、糖果等的摄入。

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 值),尽量选择低 GI 值的食物。

2、均衡饮食保证每餐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

3、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注意饮食时间规律进餐,避免晚餐过晚或睡前加餐,以免引起夜间血糖升高。

三、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也起着重要作用。

1、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及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练。

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避免过度疲劳。

2、运动时间和频率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 5 天进行,每次30 分钟左右。

力量训练每周可进行 2 3 次。

3、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

如果血糖过高(大于167mmol/L)或过低(小于 39mmol/L),应暂时停止运动。

四、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血糖偏高调理指南

血糖偏高调理指南

血糖偏高调理指南一、控制总量原则:少食多餐,每天进食总量不变,从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五餐,上午1 0点和下午3点半左右吃点心,可有效改善餐后血糖高的问题。

1.每天至少1斤蔬菜(菜梗也要吃)2.每餐最多2两主食(杂豆类:红小豆、芸豆、干豌豆、干蚕豆、绿豆等粗粮类:燕麦、荞麦、莜麦、小麦粒、大麦粒、黑米、藜麦等薯类:土豆、红薯、山药、芋头、藕)以上都是可以帮助平稳血糖的主食,可以每天换着花样吃。

3.每天最多3勺油(严格控制油的量,血糖高最怕高糖高油。

)4.每天最多4两水果(200克,高糖水果少吃,比如芒果、草莓。

)5.每天5份蛋白质(5份指的是:1两鱼、1两瘦肉、1个蛋、1杯无糖奶或酸奶、1份豆类或坚果)6.每天最多6克盐(一个啤酒瓶盖子的量),选用低纳盐,超市有卖。

7.每天至少7杯白开水以下食物要限制,很想吃的话只能吃一点点。

1.精米细面、甜食点心2.很想吃甜食可以喝蜂蜜水,不过量要控制。

3.各种含糖饮料4.糯米制品少吃(粽子、汤圆、年糕等)5.辣要控制,觉得没胃口可以沾醋吃。

以下食物不要碰1.各种果酱及巧克力酱(果酱含糖非常高)2.高糖高油类(油条、月饼、方便面、汉堡、三明治、披萨等)3.肥肉及各种加工肉食(肉干、香肠、腌肉类)尽量多用以下烹饪方式:蒸、水煮、凉拌、炖。

(煎、油炸、烤尽量不要碰)1.少油少盐2.少吃加工食品3.做菜不要勾芡,不要勾芡,不要勾芡。

控制血糖几个原则:1.一定吃好早餐,早餐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蛋、奶、豆类、坚果都行)2.菜用热水涮一涮,少油少盐更安全。

3.适当加餐,分餐而不加总量4.食物多样,比如五色菜、五色饭、五色汤5.适当吃醋,吃肉吃菜来一勺6.改变进餐顺序,汤--菜肉--最后再吃主食7.不要热衷无糖食品,尽量从食疗入手。

8.每天步行6000步左右,或广场舞太极也行。

9.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血糖各阶段分级

血糖各阶段分级

低血糖到高血糖利用血糖仪来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现在大部分患者都会购买和使用血糖仪,它十分简单,也能为医生的诊治提供依据。

但有时患者对于血糖值具体代表什么意义,接下来应该注意什么,却不是很清楚,需要医生的提醒。

下面,小编就列出16个血糖关键点代表的相关意义,并给出一些处置建议,给大家做点参考。

12、1.5334、血糖 3.9mmol/L这个值,是一个健康人空腹状态下正常血糖的下限,通常这个空腹是指睡一晚早上起床后没有吃东西的情况。

也就是说,比这个值更低的,就属于血糖异常的范围了。

在这个血糖值下,身体负责升糖的激素,比如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就开始分泌,也就是说,身体出现自动反应,要开始升糖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凌晨3点左右出现血糖低于3.9mmol/L之后,早上起来的空腹血糖往往比较高,这种现象有个名字,叫做“苏木杰(Somogyi)效应”,跟身体的自动反应“程序”有关系。

5、血糖 4.6 mmol/L这是在空腹状态下,控制血糖比较理想的下限值,也就是说,再往下低,就属于控制得过低了。

在这个血糖值下,身体里的胰岛素会停止分泌,这就相当于发出了一个信号:停!别再降糖了,该考虑升糖了!6、血糖≥ 5.6 mmol/L一般在空腹状态测出这个值的人,如果还不是糖尿病患者,那也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78、6.1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抓住机会,就有可能远离糖尿病。

可是,在现实生活里,会经常有人意识不到或者抓不住这个宝贵的机会。

如果多一些人,多一些声音去宣传和教育,或许我们能够在这个“悬崖”上挽救很多人。

9、血糖≥7.0mmol/L如果重复两次,在空腹状态下测出血糖值在这个范围,就会有人残酷地通知:这是糖尿病!这往往意味着战斗号角从此吹响,因为到目前为止,糖尿病仍然是不能根治的。

10、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的上限,高于这个值,就不属于正常值了。

11差异。

12、餐后21314、血糖≥13.9mmol/L体内的脂肪开始分解,产生少量酮体。

餐后血糖标准一览表

餐后血糖标准一览表

餐后血糖标准一览表餐后血糖是指进餐后一定时间内测得的血糖水平,是评价胰岛功能和餐后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餐后血糖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餐后血糖标准一览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

1. 餐后血糖的测量时机。

餐后血糖的测量时机一般是在进餐后1-2小时进行测量。

这个时段是血糖浓度达到峰值的时候,也是评价胰岛功能和餐后血糖控制的重要时刻。

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个时段内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2. 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140mg/dL)以下为正常。

超过这个数值,即为餐后高血糖。

而餐后血糖水平在11.1mmol/L (200mg/dL)以上,则被诊断为糖尿病。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餐后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 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

餐后血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进餐的时间、饮食的成分和量、运动、药物等。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降低;注意药物的使用,按医嘱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4. 餐后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餐后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定期监测餐后血糖,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有助于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对于疑似糖尿病的人群,餐后血糖监测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5. 总结。

餐后血糖标准一览表是我们了解餐后血糖的重要参考,通过掌握正常范围和监测时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和管理,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促进身体健康。

餐后血糖高控制方法

餐后血糖高控制方法

餐后血糖高控制方法
餐后血糖高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
来说,更是一种常见的困扰。

控制餐后血糖高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
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控制餐后血糖高。

首先,饮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在餐后血糖高的控制中,合理
的饮食习惯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建议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蔬菜等,这些食物能够缓慢释放血糖,有助于
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

此外,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
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

其次,适量的运动对于控制餐后血糖也是非常有益的。

适当的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建议
每天坚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等,每次持续
30分钟以上,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的控制。

此外,合理的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充足的饮水可以帮助稀释
血液中的葡萄糖,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

建议每天饮水量控制在
1500-2000毫升之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过多的咖啡因饮品。

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的正常代谢和血糖水平。

最后,定期监测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定期测量餐后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控制血糖的方法,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总之,控制餐后血糖高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饮食、运动、饮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多种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以上方法,有效控制餐后血糖高,保持身体健康。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5、9mmol/L,全天血糖在4.3-7.5mmol/L之间,血糖波动幅度0、7m mol/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3.9-10。

0mmol/L)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10。

0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 d·mmol·L—1、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5、4、4.9、6。

6m mol/L,三餐后3h血糖分别为:6。

5、6.2、5、9 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

1、1。

3、-0.7 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3、9~6。

1mmol/L,餐后血糖范围:3、9~7、8mmol/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7。

8±1。

4)mmol/L,全天最低血糖(3。

9±0。

7)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3.52±1。

09)mmol/L,血糖波动系数(0.81±0.28)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

2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4。

88±0。

57、5、09±0.60、4、90±0。

57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5.60±0.71、5.70±0。

53、5。

74±0。

61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得建立及临床应用。

中华内科杂志.2007;3,46(3):189—192。

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6.5mmol/L,最高、最低血糖为11。

8、4.1 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1.8,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1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6。

歺后血糖值标准

歺后血糖值标准

餐后血糖值标准一餐后血糖正常情况下,正常人餐后血糖是最低不能低于3.9mmol/L,高的上限是7.8mmol/L,在这个范围之内都是正常的血糖。

但是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如果糖尿病早期,要求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

如果糖尿病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如病程在10-20年以上,还有对于老年人来说,如65以上或70以上的这种老年,血糖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以下,也是能接受的。

因此对于具体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的控制,这需要患者到医院就诊治疗,需要大夫来跟患者来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来使患者能达到治疗目标的一个标准。

二多数人餐后血糖的标准,最好控制在4.4-7.8mmol/L。

部分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到8-10mmol/L。

对孕妇的饭后血糖要求较严格,可能在7mmol/L。

故饭后血糖,不同的人,标准亦不同。

总体上若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在6-8mmol/L,则不会导致餐前低血糖,亦不会导致餐后血糖太高,这是比较合适的范围。

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血糖标准到8-10mmol/L,年龄较大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可放宽标准到10mmol/L或11mmol/L。

多数没有相关病史的年轻患者,建议餐后血糖标准最好在 4.4-7.8mmol/L。

饭后血糖分为1小时、2小时等,而不同时间点的血糖亦有所不同。

如饭后3小时或4小时,饭后4小时的血糖基本接近于正常水平,即正常的餐前水平,要求在6mmol/L左右。

此时若没有低血糖发作,建议年轻患者的饭后血糖控制在6-8mmol/L,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在8-10mmol/L。

此时的血糖亦有年轻患者、老年患者、孕妇之分,而饭后1小时、饭后2小时、饭后3小时,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进餐时间,则血糖亦会有所不同。

三餐后血糖一般是指从进餐开始到餐后三小时这段时间,正常人进餐之后,大约10分钟左右开始随着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吸收,血糖逐渐开始升高,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血糖会达到一个峰值,一般是在6.7mmol/L到9.4mmol/L之间,不会超过10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心 血 125 管 死 100 亡 危 75 险 的 50 增 加 25
(%)
0
空腹血糖 7.8mmol/L (n=1,275)
136
66 41
<7.8mmol/L
7.8–11mmol/L 11.1mmol/L 2小时血糖
DECODE Study Group, Lancet 1999
DECODE研究中既往没有糖尿病病史患者的资料 危害显示,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与餐后2小时血糖关
Lancet, August 1999;354:617-621
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repaglinide) -糖苷酶抑制剂(acarbose, voglibose )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aspart, lispro) 短效胰岛素
理解
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遗传易感性
糖尿病发生
环境因素 Factors:
营养
肥胖 体力活动减少
并发症
IGT
糖尿病1
糖尿病2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HDL-C TG
炎症?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糖 高血压
炎症?
胰岛素抵抗 微血管病变
炎症?
残废
死亡
失明 肾衰 冠心病 截肢
理解
相对β-细胞 功能 (%)
葡萄糖 (mg/dl)
35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第三阶段
-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受损的胰岛素分泌 -增高的内源性葡萄糖代谢
• 以 餐后血糖 11.1 mmol/L 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敏感性 更高,漏诊率低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Care 2001, 24(Suppl 1): S5-S20
危害 餐后血糖升高的血管毒性后果
内皮素释放
餐后血糖
自由基产生
内皮功能 血管收缩
HDL活性 NO 释放 血管舒张
功能蛋白 糖化
炎性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表达
纤维瘤细胞增生 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增殖
CRP 胆固醇附着 IL-6 IL-18 TNF-
内皮功能 产生更有害的脂 质
胶原
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增加
4,000
Y=0.71179+0.20777 X
4
3,000
3
患者数 相对危险系数
2,000
2
1,000
1
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餐后2小时血糖 (mmol/l)
DECODE, unpublished
7
DECODE研究
危害 餐后血糖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影响
系最为密切
死亡率
2.5
2.0
1.5
1.0
0.5
0.0
<6.1
6.1–6.9
7.0
空腹血糖 (mmol/l)
11.1 7.8–11.0 <7.8
Adjusted for age, center, sex, cholesterol, BMI, SBP, smoking
Adapted from DECODE Study Group. Lancet 1999;354:617–621
餐后高血糖
1
认识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Diabetes Intervention Study (DIS) ( 1139名患者,平均追踪11年 )
✓ 餐后高血糖是引起心肌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 餐后高血糖使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升高 ✓ 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肌梗塞发病率及死亡率无
显著的统计学相关关系
Hanefeld M, et al.: Diabetologia, 1996
0
30
0
诊断
餐后血糖
25
0
空腹血糖
20
0
15
0
10
2500
胰岛素抵抗
20500
150
胰岛素水平
100
50
β细胞功能衰竭
0 肥胖 IGT 糖尿病
未控制高血糖
大血管病变
临床特点
微血管病变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理解
2 型糖尿病的三个阶段
阶段 第一阶段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第二阶段 -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早期餐后胰岛素分泌受损
血管损害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危害 餐时高血糖 – 严重警告
餐时血糖峰值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 病死亡率的独立因素 与单独应用空腹血糖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可 以更好地预测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 与高空腹血糖相关的死亡率,多数与同时存 在的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有关 对无症状性高血糖的筛查,可能对于预测患 者早亡非常重要 降低餐时血糖峰值可以预防早亡 糖尿病筛查,选择应用餐后2小时血糖要优于 单独应用空腹血糖
2
认识
餐后高血糖的定义 持续时间和诊断标准
餐后高血糖指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的 血糖高峰超越正常范围; 另一为食物消化吸收完毕后的基础血 糖高于正常,一般由空腹血糖测知。
3
认识 餐后血糖状态的定义和持续时间
早餐 早餐
8:00 上午
午餐
11:00 2:00 上午 下午
5:00 下午
晚餐
为了解日间血糖波动情况而确定的每日采血时间
0:00
4:00
上午
上午
餐后状态
吸收后状态(餐前状态)
空腹状态
4
认识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诊断 --检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ADA专家委员会对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的报告
• 餐后血糖 11.1mmol/l能够最好地体现微血管并发症发 生危险增加的临界值
• 餐后血糖 7.8-11.0mmol/L(IGT)时已经存在大血管病变 餐后血糖越高,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越高
4 Balkau B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5 Hanefeld M et al. Diabetologia 1996
6 Barrett-Connor E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7 Donahue R. Diabetes 1987
6
危害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
危餐害 后高血糖与心血管死亡的关系
檀香山 心脏规划项目
19877
DECODE 19991
太平洋和印度洋 19992
The
餐后血糖
Rancho–Bernardo
Study 19986
心血管 死亡
Funagata 糖尿病研究 19993
糖尿病 干预研究19965
白厅, 巴黎和赫尔辛基 研究
19984
1 DECODE Study Group. Lancet 1999 2 Shaw J et al. Diabetologia 1999 3 Tominaga M et al. Diabetes Care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