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76页PPT
课程与教学论 PPT
• 预设课程重视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并传 递那些相对确定的固定的知识,把课程看作是 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
• 在师生关系上,预设课程强调教师成为课程的 设计者和控制者的角色,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 是控制和服从的关系,是传递和接受的关系。
生成课程
• 概念:生成课程是指课程内容未经预先设
定,而是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过程 中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
生成课程的特征
• 与预成性课程相比,生成课程具有一定的 偶发性。 • 生成课程的目标强调的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目标,强调学习者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 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
• 在教育内容方面,生成课程注重学习者的兴 趣和需要。 • 把学习者的经验看成是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 来源。 • 把教材看成是供学生建构、创造学习经验的 媒介、素材或工具。 • 在师生关系方面,生成课程强调教师与学习 者共同开发课程,教师是学习者学习积极的 支持者、引导者和平等的合作者。
2、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都是课程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两者具有互补性。 • 一般来说,预设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应处于 基础和主干的地位,生成课程处于补充地 位。预设课程是基础,生成课程是发展。 预设课程可以为生成课程奠定基础和方向。 生成课程则可以提高预设课程的针对性、 开放性和可变性。
• 预设课程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 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 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 划的落实。在这里,预设和生成都要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相对于学生的发 展,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都只是手段 和措施。
无处不在 一旦确立,难以改变,甚至影响人的一
隐性课程存在形态
非预设隐性课程 预设隐性课程 • 没有精心的组织,课 • 经过有意识的设计和 程计划没有明确规定, 组织,以渗透方式对 对学生发展起重要作 学生产生熏陶作用。 用。 • 校园风景 • 宣传栏、板报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研究方法
运用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深入挖掘问题本质,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领域
探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创新教鼓励教师发表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见解。
组织教师研讨会和工作坊,让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校内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全球视野培养
开设国际化课程,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国际化课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目录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
VS
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的总和,涵盖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课程类型则是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课程管理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按课程功能分,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等。
教学方法
教师是否有效地组织了课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连贯。
教学组织
教师专业发展
提供与课程和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策略等。
培训内容
采用讲座、工作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教师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培训方式
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如每学期或每年一次,确保教师能够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
详细描述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
课堂参与度
学习成果
学习态度
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活动。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详细描述:书名: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原价:39元作者:关文信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10-1内容提要本书从整合的视角构建全书的逻辑体系,首先对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整合研究,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在实践层面的完整链条,然后分别对课程和教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全书阐述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对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结构,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内容做了深入的研究,反映了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初等教育的特色。
目录第1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内涵及其发展一、两个核心概念:课程、教学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三、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四、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一、现代课程理论流派二、现代教学理论流派第三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一、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必修课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法第2章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三、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依据四、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理论四、我国国家课程标准中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类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呈现一、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二、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环节三、教学目标的表述四、教学目标的呈现……第3章课程与教学内容第4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第5章课程与教学评价第6章课程类型与结构第7章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第8章教学设计第9章教学模式第10章教学环境第11章教学方法第12章教学组织形式第13章教学媒体参考文献后记作者:关文信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课 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以及教 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互动和 发展的规律。
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 教育的各个阶段,以及不同类型的教 育机构、政策和实践中课程与教学的 现象和问题。
02
课程理论
课程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 课程理论 • 教学理论 •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与实践
01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
01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与 教学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 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 实践策略。
02
实践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实践 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教 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推动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改革 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教育 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教师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 ,帮助教师掌握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 。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改革
相互影响和制约
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课程 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求,而教学则要根据课程要求 进行。
课程与教学的矛盾与冲突
目标定位差异
课程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和目标达成, 而教学则更关注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 ,两者目标定位的差异可能导致矛盾 。
内容安排冲突
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可能与实际教学 需求存在差异,导致教师在教学实施 中面临选择和取程内 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清晰,形成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ppt
• 八)教学设计的方法 •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 • A教学目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落实在每
一个教学环节中
• B教学目标必须是整体的; • 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 要突出三个内容: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方法)达到的目标
• 三方面在设计时要齐头并进,贯穿在完整 的过程之中。
•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 1.情景式教学模式 • 第一,创设情景 • 第二,确立问题 • 第三,自主学习 • 第四,协作学习 • 第五,效果评价
• 2.支架式教学模式 • 第一,创设情境,引入情境 • 第二,搭建支架,引导探索 • 第三,教师放手,独立探索 • 第四,合作交流 • 第五,效果评价
第七章 教学策略
•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
的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
•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因素 • 1.思想观念 • 2.策略目标 • 3.操作程序 • 4.元认知调控
• 三)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 1.综合性 • 2.可操作性 • 3.灵活性
• 四)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 六)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 • 1.逻辑归纳型 • 2.示范型 • 3.逻辑演绎型 • 4.探究发现型 • 5.联系型 • 6.控制型
• 七)教学过程设计的一般环节 • 1.引起注意 • 2.告诉学习者目标 •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 • 4.呈现刺激材料 • 5.提供学习指导 • 6.诱导行为 • 7.提供反馈 • 8.评定行为 • 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标准
•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包 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 和测量,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语言来陈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二章PPT课件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总结词
课程设计的模式与方法
详细描述
课程设计的模式与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等。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强调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过程模式注重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的动态性和灵活性;情境模式则强调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课程设计,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法,如课程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等。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课程是教学的总体规划,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课程是教学的总体规划,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课程是教学的总体规划,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课程与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的集中体现。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多元化发展
在现代,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教育研究的深入,课程与教学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理论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的现象、规律、原理和方法。具体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
课程与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系。
课程与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课程设计中的教学环节、教学中的课程调整等。
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课程与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详细描述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本ppt课件
容。
本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
王本陆 男,1967年生,湖南人,教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电子邮箱:
学术领域
1.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现代教学理论,全资源课程理论 2.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哲学,教学伦理学 3. 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校本研究 主讲课程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
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
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
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
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
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
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
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
观察法:通过 观察学生的学 习行为和教师 的教学行为, 了解教学过程
和效果
能力培养
利用多媒体技 术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
性
利用网络技术 进行远程教学, 打破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
利用虚拟现实 技术进行模拟 教学,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
利用人工智能 技术进行个性 化教,改进教
学方法
评价内容:包 括知识、技能、
起源: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
发展:20世纪初,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教学论”的概念,将课程与教学论分 开
成熟: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课程论”的概念,将课程与教学论重新结合
当代:21世纪初,课程与教学论逐渐走向多元化、综合化,注重实践和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果。
讲授法:教师 讲解,学生听 讲,适用于知
识传授
讨论法:学生 讨论,教师引 导,适用于问
题解决
演示法:教师 演示,学生观 察,适用于技
能训练
探究法:学生 探究,教师指 导,适用于创
新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法: 学生合作,教 师协调,适用 于团队协作能
力培养
自主学习法: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辅导,适 用于自主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价改革,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效果。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改革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 素养。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PPT课件
3、表现性目标价值取向 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4、表现性目标价值与局限 价值:
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自主性和主体 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 和解放
局限:
难以操作,容易流于形式
三种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比较
行为目标
科技理性(控制)
生成性目标 实践理性(过程)
表现性目标 解放理性(自由)
目标不确定性,教学的开放性对教师和学生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这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无法做到 的。
所以只是看起来很美。
(四)、 表现性目标取向
1、表现性目标涵义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 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 表现
2、表现性目标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在 表现性活动中,教师希望提供一个情境, 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个人意义。
三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一) 学习者的需要 1、 涵义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
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 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2、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习者需要的确 定 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教师提供的帮 助也不能违背这一宗旨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 程与教学》PPT课件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1 、教育目的 教育的总体方向,它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
育价值。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 2、教育目标 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3、课程与教学目标 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 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
2、生成性目标特点
课程与教学论(课堂PPT)
.
6
▪ 5."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 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 6.泰勒原理的贡献与局限:1)泰勒原理对目标的 强调,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影响,20世 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课程开发的唯一“科学” 模式(2)“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他 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3)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 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 一个系统的模式,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 有人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称为“圣经”。 (2)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 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 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
5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 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 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 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其主旨在于改革课程 体制。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 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 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
3
▪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七个步骤:⑴通过研究社 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⑵ 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然后再继续 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⑶将分析成 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 列次序;⑷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 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⑸删除在校外 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 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⑹收集处理 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⑺根据儿童心 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 教顺序获得它们。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PPT课件
32
第32页/共51页
• 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是会削弱教 师的作用?是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
33
第33页/共51页
• (4)实现条件。教师主导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做到 “头脑中有一盘棋”,就如同指路和带路一样,从思维组织上来说,指路比带路要 来的困难。)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为主,“导”为主线。 也就是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学,积极指导学生自 学。第二,教师要设计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备的参考书、学习辅助工具, 如词典、字典等。第三,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并有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 法。
• 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起中介作用。既有理论的概括性,又具有操 作性。
6
第6页/共51页
三、教学模式的生成
•教学模式的生成可以概括为归纳和演绎两种 方式。
7
第7页/共51页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 (一)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 • 1.教学目标和任务。 2 .具体学科性质。 • 3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4 .学生学习特点及风格。5 .教师自身的优势。6.现有的教学设
11
第11页/共51页
二、 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 (一)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 《大教学论》 在教学目标上,主张进行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在教
学程序上,主要强调以下模式:一是感知,二是记忆,三是理解,四是判断。在教学策 略和原则上,主要强调:一是直观性原则,二是循序渐进原则,三是启发儿童的学习愿 望与主动性原则,四是巩固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
ppt课件
19
(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 (1)教学是学生个体认识活动;
❖ (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
❖ (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
❖ (4)教学认识还有发展性。
❖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即教学认 识是为了解决人类总体文明发展与个体身心
ppt课件
12
(3)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师首先是要掌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有 效组织、指导学习教学内容。 这是一种实践改造的关系。
ppt课件
13
三、教学本质及其争论
❖关于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 识活动
ppt课件
14
(一)关于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 关于教学本质(或称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活动本质)历来有很多争议,有的 认为教学是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和成 长的过程;有的认为是知识授受和观念 运动过程,是习得间接经验的过程;有 的认为个体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 经验的过程;有的认为是人性的表达和 自我实现的过程。
ppt课件
30
三、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 (一)遵循教学规律
❖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中小学教学的一般原则:
✓ 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原则;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 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 这些原则一方面反映了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 之间的若干基本联系,具有指导作用;另一 方面也要注意,教学原则时过境迁就可能过 时失效。
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而在教育系统中开展的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人类文
明精华成果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和布置 作业等阶段。在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活 动。
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教学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 引导教学改进,以及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定向功能、鉴定功能和激 励功能等。这些功能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改革实践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如 芬兰的现象教学、新加坡 的教学与学习21世纪框架 等。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01
02
03
04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 兴趣、需求和发展,促进个性
化学习。
素养导向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包括 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
能力等。
整合与拓展
加强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整合, 拓展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
05
课程资源与教学环境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精选教材内容,挖掘 教材的教育价值。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拓宽学 生的知识视野。
ABCD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 丰富课程内容。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评价。同时,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观察法、 调查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相互补充,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提供有 力支持。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在“教学生学”意义上使用的“教学”
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就是教学生学,教师的 教是教学系统中的高层次活动,学生的学是教学系统中 的低层次活动。(邓小川,1988)
比较典型的定义: 王策三: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 品德。 李秉德: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 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 相统一的活动。 顾明远: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 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对课程的定义 ⑴美国的蔡斯则列举了 6 种有代表性的课程概念: 课程是学习方案; 课程是学程内容; 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 课程在学校领导下“已经获得的”经验; 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 课程是(书面的)活动计划。
⑵我国学者施良方也归纳出了 6 种典型的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内涵及其发展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下属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根据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论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学科整合的产物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本章学习建议您关注以下问题: 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中的定义:“所谓课 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 学习活动的总体。”
㈡教学的内涵 1.教学概念的词源分析 “教”、“学”二字联为一词最早见于《书· 商 书· 说命》 《学记》开篇“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 先”,这里“教学”一词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 的意思,其含义大体与“教育”一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