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
30年来中国东北样带生态可持续性的时空分异_岳书平
第19卷第3期2010年6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 N A T U R A L D I S A S T E R SV o l .19N o .3J u n .2010 收稿日期:2009-06-21; 修订日期:2010-02-25 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2007F Y 110300-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0268) 作者简介:岳书平(1979-),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遥感与G I S 应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E -m a i l :s h u p i n g s d @163.c o m 文章编号:1004-4574(2010)03-0031-0730年来中国东北样带生态可持续性的时空分异岳书平1,闫业超1,张树文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江苏南京210044;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目前,可持续性已成为生态学者密切关注的焦点,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
在中国东北样带内沿降水的梯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生态类型区选取典型市(县)作为研究区,利用压力-状态-恢复力模型,选取适用于各类型区的通用指标和反映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差异的区域特征指标,构建了生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遥感和G I S 技术,获取并分析了各典型区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信息,从系统发展的演替过程评价了各典型区生态可持续性的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5年间,中国东北样带各类型区的生态可持续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型区生态可持续指数的总体分布规律是林区>农林交错区>牧区>农牧交错区>农区;从生态可持续性的空间分布来看,1986-2005年间,各典型区变动均较大,特别是巴林右旗,而磐石市和抚松县的空间分布规律比较明显。
关键词:中国东北样带;生态可持续性;时空格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X 171.4 文献标识码:AS p a t i o t e m p o r a l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i n N o r t h e a s t C h i n a t r a n s e c t i n r e c e n t 30y e a r sY U ES h u -p i n g 1,Y A NY e -c h a o 1,Z H A N GS h u -w e n2(1.C o l l e g e o f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a n j i n g 210044,C h i n a ;2.N o r t h e a s t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g r a p h y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 E c o l o g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C h a n g c h u n 13001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h a s b e e n t h e i n t e r e s t e d f o c u s o f e c o l o g i s t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o c i e t y .S e l e c t i n g t y p i c a l c i t i e s (c o u n t i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e c o l o g i c a l t y p e a r e a a l o n g t h e r a i n f a l l g r a d i e n t d i r e c t i o n a s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t h i s p a p e r u s e s t h e p r e s s u r e -s t a t e -r e s i l i e n c e m o d e l (P S Rm o d e l )t o s e l e c t c o m m o n i n d i c e s a n d t h e l o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d i c e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s t h ee v a l u a t i n gi n d i c e so f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f o r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a r e ai nN o r t h e a s t C h i n at r a n s e c t (N E C T ).T h e n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 e c h a n g e t r e n d 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y s t e m ,e v a l u a t e s i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f r o ms y s t e ms u c c e s s i o n p r o c e s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a n d G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a s s u m e s t h e d e c r e a s e d t e n d e n c y f r o m 1986t o 2005i n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a r e a o f N E C T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u l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i n d e c r e a s i n g s e q u e n c e i s t h a t t h e f o r e s t r e g i o n ,t h e f a r m i n g -f o r e s t r e g i o n ,t h e p a s t o r a l r e g i o n ,t h e f a r m i n g -p a s t o r a l r e g i o na n dt h e f a r m i n g r e g i o n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F r o m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i t c o u l d b e s e e n t h a t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h a s g r e a t l y c h a n g e d i n e v e r y t y p i c a l a r e a i n N E C T f r o m 1986t o 2005,e s p e c i a l l y i n B a l i n y o u q i .H o w e v e r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u l e i s o b v i o u s i n P a n s h i c i t y a n d F u s o n g C o u n t y .K e y w o r d s :N o r t h e a s t C h i n a t r a n s e c t (N E C T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s p a t i o t e m p o r a l p a t t e r n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R S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G I S )DOI :10.13577/j .jn d .2010.0306 环境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点[1],是实现可持续生存的关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陆地碳循环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碳循环 7 土壤呼吸 4 温度 2 土壤呼吸作用 2 土壤 2 co2浓度 2 黑河流域 1 陆地生态系统 1 陆地生态 1 酶 1 质谱 1 计量 1 纬度梯度 1 稳定碳同位素 1 碳释放 1 碳蓄积 1 碳效应 1 碳排放 1 碳固定 1 碳储量 1 硅 1 电力 1 生物集群灭绝 1 生物硅 1 生物潜力 1 生物学分级 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 生态足迹 1 生态系统呼吸 1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 1 生态功能型 1 物理化学潜力 1 物理分级 1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机理 1 温度敏感性 1 涡度相关 1 测定方法 1 泥沙 1 沼泽湿地 1 水分利用效率 1 氮输入 1 氮 1 氨基酸手性异构体 1 气孔导度 1 气候变化 1 模拟 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1 植被 1 森林生态系统 1 森林 1 根际呼吸 1 根系呼吸作用 1
科研热词 土壤呼吸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 碳循环 海拔梯度 土壤微生物量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 陆地碳循环 重要进展 遥感反演 贝叶斯估计 草地生态系统 臭氧 自然因素 结构优化 线性规划 稳定碳同位素 碳通最 碳滞留时间 碳平衡 碳储量 生长季 生物集群灭绝 生态系统呼吸 环境学 燕麦 火炬松人工林 火灾 温度敏感性 温室气体 涡度相关 污染 气孔导度 气候变暖 气侯变化 武夷山 次生栎林 模型数据融合 森林 根际微生态系统 异养呼吸 工业源 定量模型 季节变异 季节动态 城市 土壤碳循环 土壤碳库 土壤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有效碳 土地利用
推荐指数 4 4 4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作者:拉纳·米特来源:《中国报道》2022年第10期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化时期。
大流行病、战争冲突和经济危机影响着全球,毫无疑问,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仍将非常重要。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机会是,有潜力在一些国际最重要的问题上成为主要的参与者,而这些问题将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治理。
然而,要想成功抓住这些机会,就必须真正专注于这些问题,并对全球政治的新动态有更充分的了解。
当然,这一挑战不仅仅是对中国而言,也是对全球所有主要大国而言。
但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选择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最大的挑战是气候变化。
随着2022年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所有其他的全球挑战,甚至战争的恐怖和新的大流行病的恐怖,都可能将被气候变化的日益紧迫性所掩盖。
中国作为一个主要行动者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谈判一直是引人注目的: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第十五届缔约方会议上,中国承诺进行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社会变革,以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全球转向认真对待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些承诺在2021年的第二十六届缔约方会议上得到确认。
在2010年代,中国取得了其他进展。
中国已成为发展绿色和可再生技术的主要参与者。
近年来,在接受中国投资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资金的使用已转向更绿色的能源,而不是像燃煤发电站这种项目。
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才刚刚开始显现。
在21世纪22年,我们已经看到气候变化对巴基斯坦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该国大片地区在夏天被淹没。
中国和巴基斯坦长期以来有着深厚的关系,帮助巴基斯坦应对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将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关系,但同时,这也应加深中国国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紧迫感。
现在,中国将其GDP的2.4%用于研发支出;从电动汽车到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头等大事,这是一个应该继续下去的发展方向。
气候变化的威胁提醒我们,中国和其他大国一样,不能只在自己的边界内生存。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B.氮C.磷D.硫2.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
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3.森林植被是大气二氧化碳源的观点最早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水温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水域的生物产量减少。
()A.正确B.错误5.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处理指标确定中之所以考虑施氮处理,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气和土地中氮元素急剧流逝。
()T.对F.错6.淡水水域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远小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
() B.错误7.一般认为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条件较现在更加干燥。
()T.对F.错8.当氮素不足时,即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产出也不一定升高。
()A.正确B.错误9.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A.正确B.错误10.美国空军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正式使用了遥感一词。
()T.对F.错11.随着南北极臭氧层空洞加剧,南北极的紫外线的总量已经远远高于低纬度地区。
()A.正确B.错误12.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A.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B.遥感技术的分散化C.实用化与商业化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13.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A.正确B.错误14.DEMETER用模拟的古气候、古植被类型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主要的输入参数,来估算全新世中期全球古植被的NPP和碳贮量。
()A.正确B.错误15.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开始形成于寒带,以后应用到其他地区,最后扩展到全球。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中国通量网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0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83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22,30900198)。
作者简介:于贵瑞(1957-),辽宁大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E-mail:yugr@ 。
903-917页1引言地球系统已经进入了人类世的新时代(Crut-zen et al,2003;Zalasiewicz et al,2010;Steffen et al,2011),人类以超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姿态,利用和开发着其力所能及的各类资源,影响和干预着支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和环境系统(Vitousek et al,1997;Galloway et al,2004;Raupach et al,2010),并且这种干扰和影响也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规模的增大而与日俱增,已经造成了不可自我恢复或不可逆转的全球规模的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2005;Brook et al,2013)。
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资源环境以及地球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IPCC,2007)。
碳循环是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
评估全球、不同区域以及各国陆地碳收支和碳交换通量,既是全球变化成因分析和科学预测的重大科技需求,也是支撑IPCC 全球温室气体管理、国际社会联合减排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需求(于贵瑞,方华军等,2011;Le Quërëet al,2013;Baldocchi et al,2014)。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速率也跃居世界第一,不仅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而且也成为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5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关于生态过渡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过渡带是最活跃的生态界面,其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梯度最小B:在生态过渡带,通常有若干接近于它们忍耐极限的有机体C: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独特地确定的特征D:生态过渡带的这种高敏感性可被视为全球变化研究的良好指示体参考选项:A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B:氮C:磷D:硫参考选项:D下列辐射中,波长最长的是()。
A:紫外线B:无线电波C:太阳短波辐射D:伽马射线参考选项:B我国河流中,输出口位于()的河流的碳输运量总和最大。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参考选项:B早期全球变化研究手段不包括()。
A:探讨单一因子B:探讨复合效应C:研究个体D:研究单一群落参考选项:D全球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A:42%B:63%C:71%D:97%参考选项:C叶面积指数在大范围内的定量化研究,往往通过与()之间的经验公式来推算。
A:NDVIB:AVHRRC:GLISD:IGBP-DIS参考选项:A对第一性生产力或自养有机体生产力测量的最普通、最古老的传统方法是()。
A:二氧化碳测定法B:直接收割法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D:光合作用测定法参考选项:B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参考选项:C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参考选项:D第1个全球生产力模型(Miami模型)用将生产力与()两个主要的气候因子联系起来。
A: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太阳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C:温度和降雨D:太阳辐射和降雨参考选项:C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
A:8年B:10年C:12年D:14年。
东北变迁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产区,曾经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人民的期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人口流动、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变迁,我们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对东北变迁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背景1. 经济转型: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日益明显,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3. 生态环境: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三、实践内容1. 调研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地考察法:走访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和乡村,实地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3)访谈法:与当地政府、企业、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和需求。
2. 调研地点(1)哈尔滨市: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沈阳市: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
(3)长春市: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的重要汽车产业基地。
(4)农村地区:了解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四、实践成果1. 经济转型(1)传统产业调整: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如钢铁、煤炭、石化等面临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等问题。
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
(2)新兴产业培育: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2. 人口流动(1)人口老龄化: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2)人口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地区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人口流失。
3. 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恶化: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
(2)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东北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从500Ma到180Ma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从500Ma到180Ma中国东北地区是由粗大岩石变质作用形成的山脉腹地,地质构造格局以及演化过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早期(500Ma到410Ma):中国东北地区在晚古生代末期形成了新元古代的岩浆活动十分活跃,多次弧向变形构造活动发生,随着岩浆活动的不断加剧,区域中部地块向西北拉伸,塑造出了以山西地区为中心的弧向褶皱,使得中国的西安、兰州等地区,也随着该地块的拉伸而形成了对应的变形构造。
此外,中国东北地区也形成了一系列板块和海相古地层,如石家庄古地层、锦州古地层等,表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位于印支板块上,接壤了塞拉尔盆地和湖北盆地,同亚洲大陆已经注定将发生大规模变形演化过程。
中期(410Ma到320Ma):中期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弧向变形构造和垂直变形构造两大阶段。
弧向变形构造发生在震旦系期间,造就了长白山—黑龙江褶皱带。
首先,长白山—黑龙江褶皱系统建立了多重弧向褶皱结构,造就今天的地质构造格局。
然后,长白山—黑龙江褶皱系统发生一系列垂直变形,其中包括累积斜坡、抬升斜坡、抬升坡度等多种变形构造,垂向变形构造促使长白山—黑龙江褶皱系统形成较大的逆冲变形,确立了东北地区大型褶皱带的构造理论。
后期(320Ma到180Ma):早古生代末期,中国东北地区伴随着印支板块与广陆板块会聚发生扩张,形成四方块体-黑龙江—长白山—山西—辽宁四方块体,四方块体大规模准流体岩浆活动造就了“四方斑块” 晚古生代地壳内部结构。
此外,由于准流体岩浆活动效应,该区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拉张构造运动,伴随着拉张构造运动,形成了大型斜山脊、台地、纵断层和断裂深沟等变形构造,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完成。
总的来说,中国东北地区从500Ma到180Ma发生了较大的地质构造演化,重要构造活动多集中于新元古代、震旦系期间和早古生代末期,弧向变形构造和垂直变形构造是该地区重要的变形构造,为中国东北地区历史地貌构造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001-4675(2006)01-0001-07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X符超峰1,2,安芷生1,强小科1,宋友桂1,常宏1(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客观事实,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回顾全球变化研究主要进展和中国学者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对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进行论述,指出全球变化及其适应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并提出应对策略:在空间尺度上,采用整体观研究方法;在时间尺度上,使长短时间尺度的环境研究相结合;在人地关系方面,使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研究和社会经济活动对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全球变化;适应;地球系统;环境变化;人地关系中图分类号:P311文献标识码:A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112。
经过20多年来全球科学家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在改变自己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其影响的范围不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而是全球规模的,它涉及地球系统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因此,全球变化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22。
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兴的科研领域,其科学目标在于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的运转机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42。
至今,国际科学界已组织了4个大型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¹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I-HDP);¼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TATS)。
倪健简历pdf
简历倪健,男,汉族,1968年7月3日出生,山东诸城人。
学习与工作经历首席研究员:2001年3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演变与生态模拟”创新研究组研究员: 2000年12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年7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后: 1997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生态学):1995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理学硕士学位(生态学):1992年7月,山东大学生物学系理学学士学位(植物学):1989年7月,山东大学生物学系国际合作与交流2000年2月-,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geochemistry, Jena)1997年8月-1998年5月,瑞典隆德大学生态学系(Department of Ecology, Lund University, Lund)学术任职1992年-现在,国际植被科学学会(IAVS)会员1995年-现在,中国生态学学会(ESC)会员1998年-现在,中国植物学会(BSC)会员1998-2002年,中国植物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0-2004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工作组成员2002年-现在,《植物生态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2003年-现在,欧洲地球科学学会(EGU)会员2003年-现在,北京生态学会(BES)会员2003-2008年,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年-现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生态学会(GfÖ)会员审稿Global Change Biology,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Ecological Modelling,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科学通报,中国科学,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物多样性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主要科研专长全球变化生态学:从物种到生物群区尺度的气候-植被关系,中国植被和植物种对气候变化与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中国东北样带(NECT)的全球变化研究,生物量、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碳储量综合、模拟与预测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背景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气候变异性对植被的影响及其反馈。
从生态地理特征论中国东北样带_N_省略_CT_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_倪健
第19卷第5期1999年9月生 态 学 报AC TA ECO LOGICA SIN IC A V o l.19,N o.5Sept.,1999从生态地理特征论中国东北样带(N ECT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倪 健,李宜垠,张新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93)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996)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9700018)、重大项目(39393002)、重点项目(49731020、39730110)和国家科委“九五”攀登项目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1997-06-22,修订日期:1998-07-25摘要:中国东北样带(N EC T)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P)全球变化研究的陆地样带之一。
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跨越北纬42°~46°,宽约300km,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降水或湿润度/干燥度为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自东至西沿一个连续的空间过渡梯度,植被类型或生物群区是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农田及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组成。
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的植被分布格局。
这些特征沿经向均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
关键词:中国东北样带;生态地理特征;梯度分析;全球变化;科学意义Th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the north east China transect (N ECT )to global change study by its eco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N I Jian,LI Yi-Yin,ZHAN G Xin-Shi (Labora t or y ofQuantita tive Vegetation Ec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 e Academy of S ciences ,Beijing 100093,China )Abstract :No r th East China Tra nsect (N ECT )is listed as o ne of the first set of IGBP T er restrial Tra n-sec ts .It is placed along the la titute 43°30′N ,betw een lo ng titudes 112°a nd 130°30′E ,la titude 42°and 46°E ,and a ppro ximately 1600km in leng th a nd 300km in width.N ECT is basically a gr adient driv en by precipi-tation o r moisture /aridity located in the mid-latitude o f th e tempera te zo ne.The v eg etatio n zo nes or bio mes wh ere N ECT la ying o n a re temperate mix ed ev e rg reen co nifero us a nd br oadleav ed deciduous fo rest,tem-perate deciduous bro adleav ed for est,fa rmland and temperate steppe,including thr ee subzo nes,meado w steppe ,typical steppe ,a nd deser t steppe a lo ng an east -west w ard continuously tra nsitio nal spa tial g radi-ents,r espectiv ely.Th e eco geo g raphica l chara cteristics a lo ng the N ECT ,including geo g raphical loca tio n,to-po g raphy,g eomo r pho log y ,clima te,soil,pa ttern of land use ,the v ege ta tio n types,main communities a nd dominants ,dist ributio na l patte rn of v eg eta tio n in Ho loce ne M eg ather mal ,and initial g radient ana ly sis wer e giv en fo r the w hole tra nsect.T hese char acteristics present the significa nt g ra dient dist ributio n in lo ng i-tude .The impo rta nt scientific significa nce o f N ECT in the global cha ng e study is further mor e discussed .Key words :N o rth East China T ra nsect;ecog eog ra phical cha racteristics;g radient analysis;g lo bal change;scientific sig nificance文章编号:1000-0933(1999)05-0622-08 中图分类号:Q 14 文献标识码:A与生态学的传统样带概念相比,这里所谓的陆地样带(terr estrial tra nsect ),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人重视的创新之一。
全球性危机风险下我国东北地区新城战略规划的变革
系 未来发 展方 向的重大 问题, 其 中包括 :①产 业 结构选 择; ②城 市人 口规模 预测 ;③空 间格
局等 。 国际经济 危机 的持续深 化对东 北老 工业 基 地 的 新 城 发展 造 成 了不 同寻 常的 路 径抉 择
困扰,主 要表现 为 以下三方 面。
它 至少 将在世 界 范 围 内持 续 3年 ~ 年 ,甚 至 5
Ad pie St tgc Pa nn r w t s i Ma c uin Prvn e r g te GIb l a t r e i ln ig f v a o Ne Ci n h r o ic s dui h o a i n e a n
Ec n m i ii: u e Ne Ci , e y n / u a g i, a gYa w u o o cCr s P h w t Sh n a gG oXin m n W n o s y
璩n 吼憎咖 T ego a c n mi r i h sa e t dt e u b nd v l p n a s in o e ct si n h r n h lb l o o cc i s a f c e r a e eo me tr n io f w ie Ma c u i e s h t t n i n a
规 划 广 角
OLF OUi JI  ̄
全 球 性 危 机 风 险 下 我 国 东 北 地 区新 城 战 略 规 划 的 变 革
口 郭湘 闽 ,王耀 武
[ 摘
要 ]在 国 家 振 兴 东 北 的宏 观 战 略 指 引 下 , 当 前 东 北 老 工 业 基 地 城 市 普遍 希 望 借 助 新 城 开 发 的 契
发 改 委 提 出要 将 东北 地 区塑 造 成 为 我 国新 的
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一)——东北亚国际环境变迁与东北历史的空间
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 (一)
东 北亚 国 际环 境 变迁 与东 北 历 史 的空 间
王 禹浪
(大连 大学 中国 东北 史研 究 中心 ,辽 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 】中 国 东北 在 历 史 上 受 到 历 朝 历 代 的 高度 重 视 ,不 仅 仅 是 因为 中原 王 朝 政 治 统 治 中心 确 立 之 后 所 具 有 的 东北 边 疆 、边缘 的 意 义 ,还 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金 木 水 火 土 ”相 生 相 克 的 地 理 方 位 的 哲 学 理 念 相 关 。 中 国 东北 是 具 有 影 响 世 界 格 局 变化 的特 殊 区 域 。 1858年 是 中 国 东北 地 域 格 局 发 生 重 大转 换 的 转 折 点 ,中 国 东北 的 文 明诞 生 、文 化 移 动 、民 族 迁徙 的 历 史具 有 跨 国性 、跨 区域 性 的 特 点 。按 照 流 域 文 明 的 分布 。东北 的 历 史 空 间 可 划 分 为 :黑龙 江流 域 、辽 河 流 域 、鸭 绿 江 流 域 、图们 江 流 域 、大 、小 凌 河 流 域 五 大 流域 文 明 区。 在 五 大 流 域 的 空 间 中有 东 胡 系统 、肃 慎 系统 、溅 貊 系统 、汉 人 及 其 他 民 族 等 五 大 民族 体 系。这 些 民 族在 上 述 五 大 流 域 中建 立 了 若 干 个 方 国、王 国和 帝 国政 权 。 受 国 家 政 治倾 向 和 民 族 情 绪 及 民 族 意 识 的 影 响 ,东 北 亚诸 国在 中 国 东北 历 史 问题 上 有 着 不 同 的 历 史 观 。我 国 当代 进 行 的 大 清 史 编修 工 程 、夏 商周 断代 工程 、东北 历 史与 现 状 研 究 工程 、东北 属 国研 究 工程 ,以及 正 在 进 行 的各 项 东北 经 济 振 兴 建设 工 程 ,对 东 北 亚 国 际 环 境 的 变 迁 和 东北 历 史 空 间 的现 实 与 未 来 的 变 化 将 会 产 生 重 大影 响 。
全球变化的中国东北森林一草原样带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全球变化的中国东北森林一草原样带研究
登记号: 200102
完成单位: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
主要人员:周广胜、王玉辉、李凌浩、李建东、唐海萍等
起止时间:1998年01月至2000年12月
内容摘要:以中国东北样带(NECT)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典型生态系统: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与锡林格勒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基点,采用野外样带调查与考察、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室内分析、建模及地理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综含研究了中国东北样带对全球变化的反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1)全球变化数据库建设:首次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和比较研究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中国东北样带数据集,包括表土花粉和剖面孢粉数据库、植被、土壤、地形、土地利用、气象、遥感(NDVl)、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样带植物种的光合作用数据库和用于个体至生态系统水平动态模拟等数据库;(2)气候-植被关系研究:建立了用于古植被-气候重建的植物种与表土花粉类型的定量关系、揭示了6kpa以来中国东北样带的演变规律;构建了中国东北样带植物光合功能型判别模式;分析了沿降水梯度变化的中国东北样带植物多样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测度指标;初步揭示了降水变化对于典型生态系统(森林、典型羊原和羊甸草原)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生产力、土壤呼吸作用等的影响机理,增进了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理解;(3)中国东北样带对于全球变化响应的模拟研究:建立和发展了基于叶片光合作用机理的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以及中国东北样带的遥感监测模型;(4)中国东北样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预测:首次从典型生态系统和样带层次给出了不同全球变化情景下的中国东北样带的变化图景:并首次通过探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指出植被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减缓作用。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简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简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是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为依托,以微气象学的涡度相关技术和箱式/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技术手段,对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水汽、能量通量的日、季节、年际变化进行长期观测研究的网。
ChinaFLUX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中国陆地及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002CB412500)的支持下于2002年建成,拥有8个微气象和16个箱式/气相色谱法观测站。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及其环境控制作用研究"的支持下,有超过22个森林、草地、农田站结合野外植被、土壤生理生态学实验对碳、水及能量通量进行观测。
截止目前,ChinaFLUX的观测研究站点(网)已达79个(观测塔83座),其中包括18个农田站、19个草地站、23个森林站、15个湿地站、2个荒漠站、1个城市站和1个水域站(网)。
设计理念与科学布局:率先提出通量观测网络与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整合的设计理念,优化ChinaFLUX观测站的空间布局,带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依据欧亚大陆森林和草地的地理分布特征、结合中国区域气候带区划成果,在中国区域原有的东北样带(NECT)和东部南北样带(NSTEC)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草地样带(CGT)、欧亚大陆东缘森林样带(EACEFT)和欧亚大陆草地样带(EACGT)的新概念,构造了亚洲区域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样带体系 (Yu et al., 2006; 于贵瑞和孙晓敏,2006)。
提出了将欧亚大陆陆地样带研究与观测站空间布局进行整合的中国通量网络(ChinaFLUX)设计理念,形成了亚洲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计划(CarbonEastAsia)国际合作的基础平台,填补了亚洲季风区观测研究的空白,增强了ChinaFLUX区域代表性,提高了ChinaFLUX在FLUXNET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迁
K wo d : Ho o e e l t h g ; n io me t n e e ; rh a tr h n rs lc n ;ci i c a e e vr n n a i d x s Not e se C ia ma c n l n
我 国东北地区的现代气候特征受极锋季风环流支配
Ho o e e c i t h n e f m 0 0 o 8 0 y , mi d e Hoo e e ci t h g r m 0 0 t 5 0 y , a d t e lt bc n l t lcn l mae c a g r o 1 0 0 t 0 0 r d l lc n l mae c a e f n o 8 0 o 2 0 r n h ae Ho e e ci e ma c a g r m 2 0 r t d r a s At t e me n i , s v r li ot n e e rh tp c e d s u s d i hs p p r a o twhc h n e f 5 0 y o mo e d y . o n h a wh l e e a mp ra t rs a c o is a ic se n t i a e , b u i h e r
e v rn n lid x srs a c , h l t h n e l t t ei f e c f h u n a t ie , n lot e o h rs d t o s n i me t e e e e h t e ci e c a g mi, n u n eo e h ma c v t s a d as h t e t y me h d . o a n r ma i h l t i i u
Re e r h o t ci a i h ng r n e Ho o e e i No t e s e n Ch na s a c n he lm tc c a e du i g t l c n n r h a t r i h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地球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生存环境,亦称地球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地球系统,是一个各部分相互作用着的、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处于变化之中的整体。
生物圈:是对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及其能够活动的空间区域的总称。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正台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依据土地的特点,根据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
温室气体:是指在10m附近(8-10m)的红外光谱波长上吸收辐射、对地表有一种遮挡作用的气体,他们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温,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水汽(H2O)等。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对太阳光几乎是透明的,但却能强烈地吸收地球向外发射的红外热辐射;他们在大气中的存在减少了地球表面向外空释放的能量,从而使地球大气地层和表面增暖,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气体效应,简称温室效应。
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3个方面。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不同气候区水循环演变特征和机理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不同气候区水循环演变特征和机理引言: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而水循环是全球变暖中最为敏感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作为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水循环演变对中国各气候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不同气候区水循环演变的特征和机理。
一、中国不同气候区水循环演变特征1. 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地区,此地区的水循环演变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全球变暖导致了高纬度地区的气温升高,进而加快了冰雪的融化和蒸发过程,使得该地区的水循环更为活跃。
同时,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也呈现增加趋势,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气湿度增加有关。
2. 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包括华北、华中、华南等地,这些地区的水循环演变特征较为复杂。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变化不确定性较大。
一些研究表明,中纬度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蒸发增加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水循环的响应程度和机制较为复杂。
3. 低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主要包括华南、台湾等地,这些地区的水循环演变特征与中纬度地区有所不同。
由于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受到季风和热带气旋等气候系统的影响较大。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和大气温度升高,低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均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存在季风气候和气旋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二、中国不同气候区水循环演变机理1.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导致了气温的升高,高温条件加剧了水循环的相变过程,如蒸发、融化等。
在高纬度地区,冰雪融化过程加速,蒸发量增加,导致水循环更为活跃。
而在低纬度地区,高温条件也增加了水汽含量,加大了降水的量级。
2. 大气湿度增加全球变暖导致大气湿度增加,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
湿热的大气条件下,水蒸气更容易向大气中释放,从而增加了蒸发量。
大气湿度的增加也对中纬度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影响,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3. 季风气候和气旋带变化中国的东亚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气候系统对中国的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中国东北样带树种 (属 )的空间特性及变化(英文)
中国东北样带树种 (属 )的空间特性及变化(英文)陈雄文;张新时;周广胜;陈锦正【期刊名称】《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英文版)》【年(卷),期】2000(42)10【摘要】对中国东北样带上 16个树种 (属 )在 1986年与 1994年景观水平的地理分布、出现频率、优势度及空间相关性等空间特性的分析得出 ,红松(PinuskoraiensisSleb .etZucc .)与花曲柳 (FraxinusrhynchophyllaHemsl.)分别是向西和向东扩展最快 ;种群的分布边界形状与该边界的移动有密切关系 ;红松、山杨 (PopulusdavidianaDode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胡桃楸 (JuglamsmandshuricaMaxim .)、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Rupr.)、黑桦 (Betu ladahuricaPall.)、云杉 (PiceakoraiensisNakai.)、臭松(AbiesnephrolepisMaxim .)、落叶松 (Larixolgensisvar.koreanaNakai)的斑块减小 ,而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Fisch .)、枫桦 (BetulacostataTrautv .)、色木 (AcermonMaxim .)、椴(Tiliaspp .)、榆 (Ulumsspp .)、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 .)、花曲柳的斑块增大 ;山杨、白桦、花曲柳、黑桦的频度格局变化显著 ;山杨、椴、胡桃楸、白桦、黑桦、臭松的优势度格局变化显著 ;蒙古栎与黑桦、枫桦与云杉、枫桦与臭松、云杉与臭松的空间相关性减少 ,而落叶松与白桦、色木与榆的空间相关性增加。
【总页数】7页(P1075-1081)【关键词】空间特性;树种;中国东北样带;斑块;频度;优势度【作者】陈雄文;张新时;周广胜;陈锦正【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开放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Q948.1【相关文献】1.2000~2008年中国东北样带植被变化 [J], 曹云锋;王正兴;柯灵红;张景2.中国东北样带羊草群落C3和C4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韩梅;杨利民;张永刚;周广胜3.中国东北样带树种(属)的空间特性及变化 [J], 陈雄文;张新时;周广胜;陈锦正4.中国南北样带上栲属树种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董莉莉;刘世荣;史作民;冯秋红5.中国东北样带(NECT)森林区域中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特征 [J], 陈雄文;张新时;周广胜;陈锦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
周广胜.王玉辉,蒋延玲
(中囤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93)
摘要: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垒球变化的响应.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小全球变化不良影响,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研究平台。
在介绍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与选定标准、中国东北样带的位置与特征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东北样带的研究进展: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和比较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中国东北样带数据集,从机理上初步探讨了垒球变化对于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可能影响,发展了用于古植被一气候重建的植物种与表土花粉类型的定量关系模型、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并对全球变化对中国东北样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进而针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的特点.提出未来中国东北样带研究拟充分利用我国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区域特色,围绕“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既有显示度,又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东北样带;全球变化;古全球变化;模型;遥感
中图分类号:Q948,X14;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t(2002)01—01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