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讲物态变化精练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考纲要求】1.知道温度计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温度;2.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现象,能正确区分;3.知道熔化、汽化、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要放热;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5.知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6.知道液化有两种方法:加压和降温。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要点一、温度、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单位名称:摄氏度,可以表示为“℃”。
3、温度计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点:(1)使用前“三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要点诠释:1、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记为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记为100℃,0℃和100℃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2、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要点诠释: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讲学稿2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讲学稿2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目标】1.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识梳理】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在下列空中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并标明吸热或放热3.摄氏度规定:它以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作为0度,以____________的温度为作100度。
4.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工作的。
普通实验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_,量程为 。
-12℃读作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1所示温度计读数:甲________ 乙__________ 6.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
7.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8.理发师在洗头后常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头发比自然情况下干的快的原因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9.影响水沸腾的因素有 、 。
10.制糖工业中,为了防止糖汁烧焦变质,应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沸点(升高/降低)。
11.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② 。
12.使气体液化的二种方法: 、 。
13.夏天,剥开冰棍包装纸,看到冰棍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冬天人也呼出白气,这又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由________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是用________方法使其成为液态的。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底,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以下温度最接近22℃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C.人的正常体温D.无锡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答案】B【详解】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BC.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无锡盛夏室外最高温度超过3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7℃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答案】C【详解】由于体温计有缩口,在不甩的情况下体温计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体温是37℃和40℃的两个病人,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显示39℃和4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甲是水,则()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答案】D【详解】AB.由于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知道,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故A、B错误;CD.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答案】C【详解】A.由图乙可知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物质在15~20min内为熔化过程,要持续吸热,故A错误;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由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为10min~25min,持续时间15min,故C正确;D.本实验是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有计时工具和测温工具,不需要天平,故D错误。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讲物态变化练习(2021年整理)
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讲物态变化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讲物态变化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讲物态变化练习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物态变化命题点一基础小实验1。
如图所示,给固体加热时,采用“水浴法”达到的主要效果是让固体____________.第1题图第2题图2。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
3. 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结束后,要把烫手的烧杯移到安全地方,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图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相应字母).第4题图第5题图5。
图中测得的温度是________ ℃。
命题点二错误!类型一自然现象、生活类6。
许多自然现象都伴随着物态变化过程,如:①积雪消融、②滴水成冰、③云消雾散、④霜打枝头等.其中放出热量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8。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吃冰棒时,有时舌头会粘到冰棒上是由于舌头上的水凝华造成的B. 炒菜时把没有沥干的菜放入油锅,热油四溅是由于水发生剧烈的汽化造成的C.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户外也能变干是由于冰熔化造成的D。
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过一会儿表面变湿是由于空气液化造成的9. 玻璃板放在热水上方,待玻璃板上出现一层细密的小水珠后,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几分钟后玻璃板上就出现了美丽的冰“花”.在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
C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
重难突破强化
类型一 物态变化辨析及其过程中吸、放热的判断(重点、易错点)
例1(2018·交大附中三模)为保护河流和湖泊的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 “河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 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
重难突破强化
【思路突破】 A.霜是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水蒸气→霜,气态→固态, 是凝华,与题意不符; B.冰凌是冬天下雪后,房顶的积雪融化,顺着屋檐滴下而冻结成的垂挂的锥状冰柱, 水→冰,液态→固态,是凝固,与题意不符; C.山间的云雾,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并弥漫在空中,从而形成雾,水蒸气→小 水珠,气态→液态,是液化,符合题意; D.冰雪遇暖消融,固态→液态,是熔化,与题意不符。 【答案】C
【满分攻略】
1.六种物态变化
重难突破强化
2.所考查题型如果是填空题,切记字不能错。如“熔化”写成“溶化”是错的; “汽化”写成“气化”是错的。 3.“白气”不是气,是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态。
重难突破强化
变式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
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教材图片解读】
陕西考点解读
考点分析:升华现象 满分必练:如图所示,在试管的底部放入少量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 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底部的碘逐渐减少,橡皮塞及其附近试管壁 上出现了固态的碘,且逐渐增多。说明碘受热后变成了碘蒸气,碘蒸气冷却后又变 成了固态的碘。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计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B.−100℃C. 273℃D. 100℃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导电性不同℃~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考点二:熔化与凝固—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一样高D.无法确定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4.如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三态的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5.如图表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6.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热宝”的取暖袋,在塑料袋内装的是一种特殊的固态物质.使用时,先将它投入沸水中使固态物质熔化成液态物质,然后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可供人体取暖.请你说出“热宝”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点)(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冻豆腐在冷冻时经历了___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9.(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2.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3.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4.如表是氧、氢、氮三种物质的沸点,将液态的氧、氢、氮混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液态的________(选填氧、氢、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物态变化参考答案考点一:温度计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B.−100℃C. 273℃D. 10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又称为绝对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t+273℃,T代表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开尔文);t代表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绝对温度100K,那么用摄氏温度表示应该是:t′=T′﹣273℃=100K﹣273℃=﹣173℃.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答案】D【解析】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管的容积大,玻璃泡内的液体体积有微小变化,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变化明显,温度计的分度值可以很小,使测量结果更准确.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答案】C【解析】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也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BD也不可以.酒精有消毒的作用,同时常温下酒精的温度不会超出体温计的量程,所以选项C正确.℃℃℃,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答案】D【解析】由于缩口结构,使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若没有把体温计液柱甩回玻璃泡,就用示数为37.5 ℃℃的体温,液柱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体温计的显示的示数仍是37.5 ℃;测量38.7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答案】B【解析】使用温度计读数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正确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由图知:甲俯视读数会偏大,丙仰视读数会偏小,乙读数时,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导电性不同【答案】A【解析】沸点和熔点不同,这应该是测量最高温度的条件,故A正确;和比热容及导电性谈不上有任何关系,故C、D错误;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测量最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凝固,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凝固点不同造成的,故B错误.℃~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2)所测水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20=25℃;(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解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计算出比实际0℃多出多少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计算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测量范围.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 (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再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考点二:熔化与凝固—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答案】A℃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凝固点为50℃,所以A选项正确;B、AB段物质温度降低,但还没有达到凝固点,仍然是液态,故B错误;C、BC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CD段物质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D错误.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一样高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温度相同.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答案】D【解析】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压牢.4.如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三态的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答案】A【解析】A、物质状态不同原因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A正确;B、构成物质的分子,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引力也较小.故C错误;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态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液态有体积.故D错误.5.如图表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答案】D【解析】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在图像上表现为晶体有一条水平线段.A、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是熔化图像,有水平线段,应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图像是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是熔化图像,但没有水平线段,应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C、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是凝固图像,并且有一水平线段,说明是晶体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D、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是凝固图像,并且没有水平线段,说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符合题意.6.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答案】A【解析】o a(o a′)段为固态加热过程; ab( a′b′)段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图中乙的熔化温度高,即熔点高,加热时间的长短意味着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图中熔化时对甲(20-10=10min)、乙(27-17=10min)加热的时间相等,说明两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固态时,甲升温比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少;在液态时,甲升温也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也较少.“热宝”的取暖袋,在塑料袋内装的是一种特殊的固态物质.使用时,先将它投入沸水中使固态物质熔化成液态物质,然后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可供人体取暖.请你说出“热宝”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点)(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质熔化要吸热,物质凝固要放热【解析】将“热宝”投入沸水中,热宝中的物质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将“热宝”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被人吸收,供人体取暖.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冻豆腐在冷冻时经历了___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凝固放热【解析】冻豆腐在冷冻时,豆腐里面的水分首先凝固为固态的冰,凝固对外放热.9.(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答案】(1)增大细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降低凝固;(2)增大减小摩擦力【解析】(1)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增大了冰块表面的压强,使冰块的熔点降低,冰块熔化,从而细金属丝穿过冰块;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从而看不到留下的缝隙;(2)冰刀的刀口很薄,增大冰面的压强,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熔化,最终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答案】B【解析】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2.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答案】A【解析】两壶水都沸腾后关闭炉火,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关闭炉火甲水壶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虽然关闭炉火,但厚金属板的温度还是高于水的温度,水还能从金属板上吸热.故还能沸腾.所以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3.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答案】A【解析】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4.如表是氧、氢、氮三种物质的沸点,将液态的氧、氢、氮混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液态的________(选填氧、氢、氮)【答案】氢【解析】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越低,越先逸出,沸点越高,越晚逸出;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氢的沸点低,先汽化.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氢、氮、氧.“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答案】(1)自下而上;(2)98;此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量大(或酒精灯火焰小);(3)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8℃,低于100℃,说明实验时大气压低于标准气压;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火力过小或者水量大造成的.(3)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答案】C【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物态变化》配套练习(附答案)
专题03 物态变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根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单元课标要求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适宜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外表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例题1】〔2021山东省东营〕以下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7℃B.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重力为10NC.教室门的高度为140cm D.人体平安电压不高于60V【答案】A【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A符合实际;B.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在300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10N/kg=3N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D.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平安的。
故D不符合实际。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2023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题提分练答案解析版
2023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题提分练答案解析版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2•淄博)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甲是水,则()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解答】解:由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可知,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
故A、B错误;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2•滨州)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解答】解:A、“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故A错;B、“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故C错;D、“冰”是水的液态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固,故D错。
故选:B。
3.(2022•枣庄)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故A错误;B、体温计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B错误;C、人的正常体温约37℃,某同学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故C正确;D、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液体的温度可能低于35℃,也有可能高于42℃,因此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4.(2022•济宁)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
备考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巩固提升专练专题02物态变化含解析
专题02 物态变化1.(2018•永定县校级一模)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6℃的是A.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 B.永定县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考点】温度.【答案】D2.(2018•绵阳二模)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解析】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上分析,故选D。
【答案】D3.(2018•广州模拟)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
常见的物态变化,与此过程相同的是A.荷叶上水珠消失 B.山头上浓雾弥漫 C.潮湿的衣服结冰 D.草叶上有霜产生【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答案】C4.(2018•商丘一模)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解析】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符合题意;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是水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5.(2018•莫旗校级二模)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A、给湿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2 苏科版优秀课件
概念: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特点: 凝华放热
1、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冰花,i 冰花是由于室外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 衣服最 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 升华 )的缘故。
3、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并且灯泡内壁变黑,这是因为 钨丝发生了(升华和凝华)现象。
3 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我会被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他脑海中的念头是,我必须能赶得上跑得最快的羚羊,要不然,我会饿死。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这是生物圈里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羚羊和狮子疲于奔波都是为了同样一个目标――生存。这也是动物的本能,而人生在世总要为着这样或那样的目标去劳作去追逐――有意识的活动和单纯的本能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动物尚且能为生存而奔跑,何况人乎?人生活在世上干什么,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就是要让社会承认自己价值的存在,这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自暴自弃蝇营狗苟之徒,或许也能活得下来,但这绝不是生活! 著名物理学家库珀说:"人生就像打高尔夫球时击出去的球,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的,人的生活不能没有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就象大海中的船舶,没有舵手,它就随时可能触礁或搁浅;没有目标,人就活得消极被动,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譬如,庙里撞钟的和尚,他从来不会去考虑自己哪天会失业,或者哪天去跳槽,只是苦度年华,静待归西的涅磐。如果羚羊和狮子都蛰伏不起,它们也难免要被吃掉或饿死;但它们总是一跃而起向前奔去,这是因为它们有生存的目标,这既是方向,也是动力。 有了心中的目标,就要去追逐它,去为它潜心地付出,哪怕是为伊憔悴衣带渐宽?是真正的生活,就要有百折不挠的激情,就要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要有中流击水的魄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库珀补充说:"当你把手中的球投向目标之后,你就要奋勇地向它奔去。"这就是积极的活法。如果整天耽于幻想,坐井观天不思进取,那么,最亮堂的目标最终也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 然而,奋斗后总有失败和成功两种结果,失败是让人痛苦的,而痛苦的人们并不因失败就痛不欲生裹足不前了,而是擦擦眼泪又上路了。正如羚羊被吃掉和狮子饿死荒野而并没有阻止它们向前奔跑的脚步一样。阿富汗的著名作家乌尔法特曾经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什么味道,那他就永远无法享受到饭与水的甜美。"没有目标的人,或者不曾为目标而奋斗过的人,永远品尝不到潜心追逐目标的幸福与快乐。就算是失败了,也可对自己说一声,我无怨无悔!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总复习 第2章物态变化复习26张PPT
升 华
吸汽 热化
)
液放 化热
)
凝 华
化 的 六 个
( 吸 热
)
液态
(
(
吸 熔 凝放
热 化 固热
( 放 热 )
)
)
过 程
固态
2、必须继续放出热量。若液体温度已 经达到凝固点,但不能继续放出热量, 液体也不能凝固。
•实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 越快。
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加快蒸发和减慢蒸发应采取的措 施。(略)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重点难点解析
二、晶体熔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温度必须达到晶体的熔点;若晶体 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时,吸收热量只能使 其温度升高,而不能熔化。
2、必须继续吸收热量。若晶体温度
已经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 晶体也不能熔化。
重点难点解析
三、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若液体温度 没有达到凝固点时,放出热量只能使其 温度降低,而不能凝固。
的
零刻度线
看清液面在零
使
液面 刻度线的上方
用
还是下方。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 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液 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 热,但是温度改变。
暑
温
度
表
计
计
实验用温度计
测量范围 -20℃ ~102℃ 最小刻度值 1℃
专题02 热学(讲练)(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热学(讲练)(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一、重点梳理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量的传递。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2)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5.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3.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1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15.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物态变化的理解与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26物态变化的理解与应用【核心考点精讲】1、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转变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冰熔化成水,熔化要吸热;②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温度(熔点),例如:冰、海波、食盐、各种金属。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温度,例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③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过程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凝固①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例如水凝固成冰,凝固要放热;②晶体有固定凝固温度(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凝固温度,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③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晶体凝固过程特点:不断放热,温度不变。
3、汽化和液化(1)汽化AB:固态BC:固液共存态CD:液态B点:固态C点:液态EF:液态FG:固液共存态GH:固态F点:液态G点:固态①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例如水汽化成水蒸气,汽化要吸热。
②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①达到沸点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过程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纸锅烧水)【蒸发】①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上方空气流速,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2)液化①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水蒸气液化成水,液化要放热。
②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物体)和压缩体积。
4、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例如樟脑丸变小,白炽灯灯丝变细,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例如雾凇,窗花,凝华放热。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二章 物态变化
【拓展】实验中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给碘锤直接加热呢?小明经过思考, 认为将碘锤浸入开水中加热比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好,主要是因为用酒精 灯加热还可能会发生___熔__化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生活实践】用久了的白炽灯灯泡壁发黑,且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亮度 比原来暗,请解释其中的原因:_部__分__灯__丝__受__热__升__华__成__气__体__,__上__升__到__灯___ _泡__内__壁__后__遇__冷__凝__华__成__固__体__,__附__着__灯__泡__壁__上__,__所__以__灯__泡__壁__发__黑__;__升__华__后__灯__
无
晶体
非晶体
图像
熔
AB段:持续吸热,温度升高,为固态;
化
BC段: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
特点 _不__变___,为_固__液__共__存__态,此时对应的
温度为熔点;
整个过程持续_吸__收_____热 量,温度逐渐_升__高_____
CD段:持续吸热,温度升高,为液态
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_吸__收__热__量__
3、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___热__胀__冷__缩___的性质制成. (2)使用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实验视频文件夹打开原视频
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②看:看温度计的____量__程__(测量范围)和
__分__度__值__(一小格表示的温度值).
③选:根据预估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微点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水的沸点是100 ℃( × ) (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为方便读数可以将温度计取出容器读 数( × ) (3)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所以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 )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 ) (5)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遇到温度较高的空气,熔化成了小液 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物态变化(时间:30分钟分值:48分)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一、选择题1. (2017常德)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A. 夏天,湿衣服变干B. 春天,冰雪消融C. 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D. 用久了的灯丝变细2. (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 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 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 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3. (2017云南)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 (2017辽阳)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5. (2017重庆A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6. (2017河南)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7. (2017淮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熔化,后凝固B. 先汽化,后液化C. 先升华,后凝华D. 先汽化,后凝固第7题图8. (2017德州)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第8题图A. 吃冰棒解热B. 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 烧开水时冒“白气”D.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9. (2017滨州)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D.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第9题图10. (2017日照)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第10题图A. 海波的熔点是48 ℃B. 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 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吸收热量二、填空题11. (2017甘肃省卷)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2. (2017成都A卷)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要__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13. (2017无锡)2017年5月5日,我国首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14. (2017吉林省卷)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的初温是________℃;加热至水沸腾用了________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________保持不变.第14题图15. (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温度.第15题图16. (2017广东省卷)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题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第16题图17. 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酒精提纯装置.该装置利用水浴法给装有酒精的试管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在提纯过程中,酒精先后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第17题图18. (2017莱芜)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使全球冰川________,使海面上升,使低地被淹,影响城市供水.生活在海边的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地上挖一个水池,往池内灌入海水,按照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在阳光照射下池内的海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后,在塑料袋上形成小水滴,小水滴滑到最低处滴入桶中得到淡水.(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第18题图三、实验与探究题19. (2017爱知中学模拟)(8分)同学们在研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第19题图(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固定__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2)图1是小明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实验装置,待冰完全熔化后,小明又持续加热了一段时间,图3为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为________℃.当温度计示数维持100 ℃不变(外界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是小明得到的实验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过程中,冰熔化阶段用时________min;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4)小明将试管中的水全部倒入烧杯中,盖上硬纸片如图4所示,则水沸腾时的图像是________(选填“图5”或“图6”).班上其他组同学得到图7中a、b两种不同图像,a、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答案1. A 【解析】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主要是利用了蒸发吸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现象.夏天,湿衣服变干也是蒸发现象,属于汽化,A项符合题意;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灯丝变细属于升华现象,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 A 【解析】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水凝固造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霜是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熔化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A.3. B 【解析】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因此属于放热的是②③.故选B.4. B 【解析】蜡烛流的“泪”,发生的是熔化现象,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炽热的铁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铁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B符合题意;清晨的露珠,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温度降低,C不符合题意;寒冬的树挂,发生的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温度降低,D不符合题意.故选B.5. D 【解析】雾凇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体,属于凝华现象,A、B错误;露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C错误、D正确.故选D.6. C 【解析】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身上水蒸发吸热,使身体周围的温度降低的缘故;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夏天用干冰保鲜食品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冬天,在菜窖里面放几桶水,水凝固放热,这样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故选C.7. B 【解析】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污水先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再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A、C、D错误,B正确.故选B.8. B 【解析】浸入水里的纱布中的水由于汽化吸热,从而使袋内的温度降低,起到保鲜作用.×××9. B 【解析】×××10. C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在第6~12 min 内温度保持48 ℃不变,由此可得是晶体,且熔点为48 ℃,A正确;分析图像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正确;分析图像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错误;CD段海波全部熔化,处于液态,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此过程仍然吸热,D正确.故选C.11. 凝华放出【解析】北方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此过程需要放热.12. 放出熔化【解析】凝华的过程放热;霜是固态,水是液态,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吸热.13. 吸收熔化【解析】钛合金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14. 90 7.5 温度【解析】液体沸腾的图像,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 2.5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2 ℃,初温90 ℃,加热至沸腾用了7.5分钟.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且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15. 液化放出降低【解析】气态乙醚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液化的方式除压缩体积外还有降低温度.16. 不会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液化【解析】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达到沸点,而试管中的水温度也达到沸点,二者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从烧杯中的水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17. 受热均匀汽化液化18. 熔化先汽化后液化19. (1)B (2)92 不沸腾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3)6 保持不变(4)图6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