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游戏课首先有一个苹果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游戏课首先有一个苹果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游戏课首先有一个苹果教案设计近年来,数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数学早期启蒙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而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绘本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方法。

现在,让我们来设计一个适合中班幼儿的数学绘本游戏课。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培养其对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3. 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耐心。

二、教学准备1. 绘本:选择一本富有趣味性并具有数学元素的绘本作为教材,比如《苹果树上的秘密》;2. 小组活动道具:苹果卡片、计数棒、数字卡片等;3. 游戏道具:沙盘、模型苹果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绘本《苹果树上的秘密》,引发幼儿对苹果的兴趣,并与幼儿一起探讨苹果树、苹果的颜色和形状等。

2. 认知绘本:教师阐述绘本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参与讨论,理解绘本中所呈现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形状、颜色等。

3. 数量感知游戏:利用小组活动道具进行数量感知游戏。

教师将苹果卡片分发给每个幼儿,要求幼儿根据卡片张数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并在沙盘上按照数量摆放相应的计数棒。

4. 数字概念拓展:通过数字卡片游戏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教师准备一组带有数字的卡片,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游戏,如按数列排队、寻找并放置相应数量的苹果卡片等。

5. 团队竞赛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模型苹果树进行团队竞赛游戏。

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指定规则,将模型苹果树上的苹果摘下并放入各自的篮子中。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苹果数量的敏感度和计数的能力。

6. 反思展示: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整个课堂活动的学习效果,引导幼儿讨论玩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帮助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在看看记记、添添去去、贴贴说说中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学习简单的统计计数方法。

在数学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件《首先有一个苹果》2.记录卡、圆点、谜宫、图片、添添去去操作卡每队一份。

3.统计表、笔、奖牌。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这里有红、黄、蓝、绿四个队来举行一次智力大比拼竞赛活动,现在请每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喊出你们的口号!(二)看一看、记一记。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比赛:看一看、记一记。

请听规则:等会我们要看一幅图,你们要很快地记住上面的东西,记得越多越好。

(看图)这张是记录卡,在你刚才看到的东西的下面贴上圆点,一组上一张,我们合作完成。

贴对一个加一颗星,贴错一个要扣一颗星哦。

(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每组的操作卡,看看你们组上可以得到几分?(集体验证对错,奖励五角星。

)(三)添一添、去一去。

教师:刚才这些东西还藏到了卡片里,他们和数字玩起了游戏呢。

看一看这张图片,要想让**和数字变成一样多,可以怎么用什么办法呢?这也是我们第二轮的比赛。

请听游戏规则,每组上都有10张卡片,把每张卡片上的物品都要和数字一样多,每个队员都要动手操作,做完一张再拿一张,直到把10张卡片都完成。

计分是这样的,做对一张加一星。

(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队的卡片吧,请小队员向大家介绍一下。

他们做对了几题,可以得几星呀?(还有三队可以请其她老师帮忙计分。

)(四)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这十张卡片还做成了一本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

(看ppt:首先有一个苹果。

)你们发现这本书里藏着什么数字秘密呢?(数字越来越大。

)(五)绕一绕,贴一贴。

教师:老师用这些图做成一个谜宫,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最后一项比赛:谜宫大赛。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一、活动背景: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ldqu;苹果&rdqu;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ldqu;一物降一物&rdqu;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ldqu;润物细无声&rdqu;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曹老师带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

(1、2、3、4、、6…10)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2)第二次记忆练习: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呢,你们想认识吗?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给大家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了?准备开始:、4、3、2、1师:有谁?一共有几位?(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儿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幼儿园公开课: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

幼儿园公开课: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

幼儿园公开课: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数学公开课教师。

本节课的主题是《首先有一个苹果》,适用于中班幼儿。

通过这节课,我们将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中的“首先”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首先”这个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一篮子苹果。

2. 数字卡片1-5。

3. 数学游戏道具:苹果树、苹果卡片、小篮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数字1-5。

- 准备一篮子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数量,并引导他们思考:“首先有几个苹果呢?”2. 正文(15分钟):- 准备数字卡片1-5,将其随机排列在黑板上。

- 请一名幼儿上来,让他选择一个数字卡片,并说出这个数字。

其他幼儿根据这个数字,用手指指出苹果的数量。

- 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数量,并问:“如果我们再加上一个苹果,那么现在有几个苹果呢?”- 继续进行类似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出苹果的数量。

3. 拓展(15分钟):- 准备苹果树、苹果卡片和小篮子等游戏道具。

- 将苹果树放在教室的一角,将苹果卡片放在树上,小篮子放在树下。

- 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派一名代表,站在苹果树前。

-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代表苹果的数量,代表要摘下的苹果数量。

- 代表根据老师的指令,摘下相应数量的苹果卡片,并放入小篮子中。

- 每个小组统计自己摘下的苹果数量,并比较谁摘得最多。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首先有一个苹果”的概念。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概念,例如:“首先洗手,然后吃饭。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推理,学会了运用“首先”这个概念。

他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苹果一、教学目标1. 理解“1”的概念,知道“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

2. 掌握“1”与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1”与其他数的大小。

3.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1”可以表示不同的物体和情境,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1”与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比较方法。

三、教学准备1. 一个苹果或一个橘子。

2. 一些数字卡片,例如1、2、3等。

3. 学生用的数学练习本和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苹果或一个橘子,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苹果或橘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引出“1”的概念。

2. 知识讲解与演示(1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数字1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引出“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

教师进一步讲解“1”与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比较方法,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并掌握。

例如,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1和2,请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3. 实践活动与游戏(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游戏,以加深对“1”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游戏,每个小组都有一些物品,需要用数字卡片来表示这些物品的数量,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通过这些活动和游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1”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1”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同时,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问和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1”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对“1”与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等。

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主题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对象及特点中班幼儿在学会了区别“1”和“许多”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而比较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

同时,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活泼好动,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操作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

因此,结合幼儿的发展趋势及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数、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内容及分析《首先有一个苹果》是国外一本简单有趣的图画书,其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故事,从1个苹果,2条毛毛虫,三只小鸟到4个猎人等等,短短的几句话就饱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如数量上的逐次递进量词的运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规律等。

这样整合了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活动素材更具优势和教育的价值。

教学目标1.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知道点卡与物体数量的关系并进行匹配操作。

3.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点卡与物体数量的关系并进行匹配操作学习难点知道点卡与物体数量的关系并进行匹配操作所选技术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使用的目的在学校的教室里有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能够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我通过电脑使用PPT软件来辅助我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PPT所呈现出的画面多样性以及整体知识的呈现,让我完成正常教学。

在课堂上幼儿们在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

教学过程一、记忆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导语: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本新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在看绘本之前我想先考考你们,看看你的的记性怎么样?二、播放PPT,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导语:首先有一个苹果,长在哪里?(一个苹果我们可以用几个点子来表示呢?)——两条毛毛虫——了解三只小鸟和两只毛毛虫的数量关系(小结:因为小鸟有——3只,毛毛虫有——2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观察记忆图上的景物。

1.出示图,请生看图记事物。

师:仔细看,记住了吗?好,现在我们开始。

★看图之前先交代任务,学生目的明确,所以学习效率高。

2.请生交流所看到的景物(谁是记忆小天才)。

边交流边出示:
苹果毛毛虫小鸟猎人猎狗小船乌龟
鱼蜜蜂蜂窝熊
★小朋友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非常强,图上的景物全记住了。

(虽然是合作补充式的)
二、师生合作讲故事
1.师生合作讲故事。

师:喂,现在开始讲故事了,这是一个好玩的数数故事mdash;mdash;
2.请生自由交流自己发现的故事里的奥妙?(数不清;越数越糊涂;一张图有文字一张图没文字、后面的图跟前面的文字有联系)
3. 师先做示范(m..),然后请生看图接龙填补故事。

师:没文字的图你读得懂吗?
●如果能先翻页让学生静看思考,然后再进行接龙,可能会让更多的孩子精彩。

三、学生练习写故事。

1.生自由练写故事。

★虽然王老师没有给硬性任务,允许旁观,可孩子们还是全部参与了,没一个拉下,因为喜欢!
2.展示:读自己的作品(可以找人合作)
★孩子们编的故事很精彩,儿童的世界简直就是万花筒,精彩纷呈,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四、课后练写故事首先有一个娃娃、首先有一只蚂蚁、首先有一个西瓜。

★在孩子们意犹未尽之时让他们再续精彩,效果一定不错。

●能否把练写故事改成练写、练讲故事,愿意写的交给老师改,不愿动笔的、懒一些的讲也可以,让家长或是同学作个评价也很OK,这样参与的孩子会更多。

中班数学活动 首先一个苹果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活动 首先一个苹果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一、设计意图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

四、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郑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2)第二次记忆练习: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们想认识吗?师:有谁?一共有几位?2.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师: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幼儿观察画面)几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还有一只呢?师: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师生共同小结:因为小鸟有——2只,毛毛虫有——3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2)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物体的数量。

师:就在这时,谁来了,有几位?(4位)4位猎人拿着枪想干什么?小结:因为猎人有4个,小鸟有3只,所以4个猎人比三只小鸟多1。

(3)仔细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师: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猎人猎狗在干什么?什么事情会让他们这么害怕呀?(幼儿猜测)讲述:猎人和猎狗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们就把7只蜂窝全扔向了熊。

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精选3篇)

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精选3篇)

首先有一个苹果说课稿(精选3篇)一、活动背景: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来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

(1、2、3、4、5、6…10)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来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2)第二次记忆练习: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们想认识吗?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5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来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来了?准备开始:5、4、3、2、1.师:有谁?一共有几位?(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儿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一、活动背景: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来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

(1、2、3、4、5、6…10)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来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2)第二次记忆练习: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们想认识吗?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给大家5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来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来了?准备开始:5、4、3、2、1.师:有谁?一共有几位?(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儿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幼儿园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
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
班级
中班
活动时间
执教者
幼儿基础分析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首先有一个苹果》是伊东宽先生创作的一本简单有趣的绘本,其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故事,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子……看似简单的内容饱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如数量上的逐次递进、量词的运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规律等。本次活动借助绘本,根据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重组与删减,将内容设定在7以内的数量,让幼儿通过观察故事画面和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
2.场地准备:幼儿半圆形围坐,操作时围坐桌旁。
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幼儿行为
指导要点
效果、建议
一、游戏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导入语: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认识一下故事里即将出现的朋友。
师:给你们十秒钟时间观察图片,当我从1数到10,图片就会消失,你们要说出图片上有什么。
提问:还记得有什么吗?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根据记忆说出图片内容。
教师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熟悉故事中出现的事物。
二、观察画面,感知1、2、3之间的数量关系。
过渡语: 现在开始讲它们之间的故事啦!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提问(1):看到这个苹果你会想到什么?
(2)毛毛虫也来吃苹果了呢,有几条毛毛虫?
小结:两条毛毛虫比一个苹果多1。
活动评价及反思:
幼儿分析: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提出感知集合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数量关系。两个集合中一一对应的逻辑概念是帮助幼儿形成和理解数的等量关系和进行数的多少比较的基础。
中班幼儿会用目测和数数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谁多谁少,但是当数量较多,排列杂乱时,往往会出错,相比之下,一一对应的方法能准确反应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将抽象的数的大小关系具象化,帮助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中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中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有一个苹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数量的概念,能够正确数数并说出每个物品的数量。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学会数数。

2.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将数量与实际物品对应起来,准确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具:苹果、橘子、香蕉、葡萄等水果模型,数字卡片,画纸,画笔。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水果主题环境,摆放各种水果模型。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拿出一个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邀请幼儿说出苹果的数量。

2.教学活动老师拿出一个苹果,问:“有一个苹果,会发生什么?”老师拿出一个橘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橘子的数量。

以此类推,老师依次拿出香蕉、葡萄等水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种水果的数量。

老师将水果模型摆放在桌上,引导幼儿将水果与数字卡片对应起来。

老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将水果与数字卡片一一对应,并说出每种水果的数量。

3.操作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画纸和画笔。

老师示范如何画出各种水果,并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老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说出画中的水果数量。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数量的概念。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它们分别有多少个?”邀请幼儿回答问题,并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5.课堂小结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6.课后作业(家长协助)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找出5种水果,并说出每种水果的数量。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完成一幅水果画作,巩固数量的概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让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学会数数。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启发引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达到巩固效果。

幼儿园数学教案_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数学教案_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教案标题:幼儿园数学——探索“一个苹果”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数字“1”的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初步的计数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一个苹果”进行,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学习用“1”来表示数量,以及通过苹果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实物道具:每个孩子一个苹果。

2. 教学材料:含有数字“1”和苹果图案的卡片,画有苹果树的挂图。

3. 教学工具:白板、马克笔。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展示苹果实物,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苹果的特征。

2. 认识数字“1”:出示数字“1”的卡片,告诉孩子们这个数字代表的就是他们手中的“一个苹果”。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用手指模仿摘苹果的动作,一边摘一边数“1个苹果”。

4. 加减法初体验:通过增加或减少手中的苹果,让孩子们理解“1+1=2”和“2-1=1”的概念。

5. 情境模拟:利用苹果树挂图,模拟摘苹果和分享苹果的情境,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数字“1”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延伸: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标记出与数字“1”相关的事物,如一根香蕉、一本书等,增强他们对数字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1”的意义和应用,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数字“1”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设计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的‘1’”或“用‘1’来计数”,通过孩子们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对数字“1”的应用情况,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教案标题:探索数字1——首先有一个苹果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能识别数字1的形状和含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数量的概念。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一个苹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字1和其代表的数量"一个"进行教学,通过实物“苹果”作为媒介,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和感知数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数字1的卡片。

2. 实物道具:一个真实的苹果,或者苹果的图片。

3. 教学辅助材料:画有苹果树的挂图,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展示苹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2. 认识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1的卡片,告诉幼儿这个符号代表的是“一个”。

3. 操作实践:教师将苹果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并用手指表示出来。

4. 描述练习:鼓励幼儿用“一个苹果”来描述他们看到的物品。

5. 扩展活动:在画有苹果树的挂图上,让幼儿用彩色笔画出一个苹果,进一步巩固对“一个”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寻找并指出周围数量为“一个”的物品,如一个杯子、一本书等,以加深对数字1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回顾今天的主题,强调数字1代表的是“一个”,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描述活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量的概念。

七、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并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和语言表达,以评估他们对数字1的理解程度。

2. 互动反馈: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幼儿对数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游戏测试:设计一些与数字1相关的游戏,如找一找、数一数等,通过游戏结果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期望幼儿能对数字1有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一个苹果》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量的守恒。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量的守恒。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苹果树图片、苹果图片、小动物图片、数字卡片、剪刀、胶水等。

2.环境准备:将活动场地布置成森林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2)教师讲述《有一个苹果》的故事,让幼儿感知故事中的数量关系。

2.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苹果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上苹果的数量。

(2)教师分发苹果图片,让幼儿将苹果贴到苹果树上,并说出苹果的数量。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数量。

(4)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幼儿将数字卡片贴到小动物旁边,并说出小动物的数量。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苹果数量和小动物数量的关系。

(6)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有一个苹果”的手工作品。

(2)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数的守恒”实验,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数量的守恒。

2.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关注数量关系,培养数学思维。

3.教师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数学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教师要注重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巩固所学知识。

5.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活动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能够自主指出5以内的数量,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量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1.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教学,数学是其中一门必修课程。

在中班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阶段,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好奇心、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次教学主要面向4-5岁的中班学生,目的是帮助他们学会数数、量物和对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2.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学会数数,认识1~10中的数字,能够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能够对苹果进行数量辨认和计算,在累计中提高数学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操作,用数字表示结果。

2.2 教学过程2.2.1 导入环节老师先给出一篮子的苹果,然后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10。

接着,老师让学生数一下苹果的数量,并说:“如果你想要吃一个苹果,你要选择哪一个数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且老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们展示不同数字的写法。

2.2.2 数苹果环节在这一环节,老师会把苹果分发给孩子们,并要求他们将苹果分类,依据颜色、形状或大小等特征将苹果分组。

接下来,老师会让每个孩子选取一个组别的苹果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字的顺序贴在黑板上。

每次完成后,老师还可以询问孩子们数字的名称和顺序,以加强他们对数字的记忆。

2.2.3 运算环节在这一环节,老师会让孩子们互相组队,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比如,老师可以将苹果分给不同的小组,然后要求其中一组将自己手中的苹果和另一组的苹果合并,并说出总数,这样锻炼他们的加法思维。

接下来,老师会让另一组将自己手中的苹果减少到比另一组少,并说出数量,以此锻炼减法能力。

2.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整体设计符合了孩子们数学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阶段,以教育游戏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也让他们在学习步入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愉悦的体验。

具体来说,通过这篮子苹果,孩子们全方位掌握了1-10中数字的名称、排列顺序和相应的数量,进而有了一个直观感受和认识。

除此之外,在数苹果和运算环节中,若干种不同的数量变化情景,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middle class mathematics activity "there is an apple first"
中班数学活动《首先有一个苹果》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背景:
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来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

(1、2、3、4、5、6…10)
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
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来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
(2)第二次记忆练习:
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们想认识吗?
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给大家5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
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来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来了?准备开始:5、4、3、2、1.师:有谁?一共有几位?
(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
儿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师: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先出来的意思)首先有一个苹果,长在哪里?
它长得怎么样?(又红又大,很健康)。

师:来了谁?有几条?两条毛毛虫想干什么?(吃掉红苹果)。

师:这时,谁来了?有几只?三只小鸟又会干什么?
师: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幼儿观察画面)几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还有一只呢?
师: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
师生共同小结:因为小鸟有——2只,毛毛虫有——3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评析:通过目测数量,解释“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毛毛虫”的原因,能帮助幼儿理解“毛毛虫比小鸟多1”的数量关系,为接下来理解“猎人、猎狗和小鸟谁多、谁少”的数量关系作铺垫。


(2)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物体的数量
师:就在这时,谁来了,有几位?(4位)4位猎人拿着枪
想干什么?
师:你们猜猜4位猎人都能捕猎到小鸟吗?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看看几位猎人捕猎到小鸟了?
师:为什么没有都捕猎到?
小结:因为猎人有4个,小鸟有3只,所以4个猎人比三只小鸟
多1。

师:这是,谁又来了?一共有几只?
师:猎狗看见猎人抓到了三只小鸟,就连忙奔过去叼小鸟,猜猜看这五只猎狗都能叼到吗?为什么?
师:看看有几只猎狗叼到了小鸟?猎狗和小鸟谁多谁少?
(评析:有了上面一个环节的铺垫,孩子们在比较数量时就会想到“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从而进一步感受了故事中人和
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仔细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师: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猎人猎狗在干什么?什么
事情会让他们这么害怕呀?(幼儿猜测)
师:原来谁来了?有几只熊?
小结:猎人和狗看到了可怕的熊,所以害怕得拼命地往前逃!
师:逃啊逃,它们发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数数。

讲述:猎人和猎狗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们就把7只蜂窝全扔向了熊。

师:可是谁也没想到,里面竟然飞出来了什么?多少只?数
不清可以怎么说?
讲述:许许多多的蜜蜂把所有人都蛰了,哇。

整个场面变得很混乱。

师:现在你还能数得清他们分别有几个吗?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们数清楚?(幼儿讨论:分一分、排排队)
(评析:数、形结合,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巩固了对数字6、7的认识,从而体会到从1到7甚至“数不清”的数量概念。


3.演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排成阶梯性:
师:该怎么排呢?诶,故事里首先出来的是(手势提醒)——一个苹果,把它排在哪里,好就听你们的,让它站在这条黑线上,那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嗯把1贴在苹果后面的小方框里。

师:接着是~(两条虫子)排在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然后呢(三只鸟)再接下来呢?那你们能不能像我这样按照故事里出现的顺序一个一个往下排?然后在旁边贴上相应的数字。

(2)交代操作要求:曹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等会就请你们按照故事里顺利来给他们分一分、排排队,然后在旁边贴上相应的数字。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边
回忆故事边按顺序排队。


(4)检验幼儿排序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下面的幼儿要安静倾听同伴发言,引导大家一起说说)
小结:都是这么排的吗?举起来让我看看。

是呀,原来再乱的东西,只要把它们分一分、排排队,就会变得很清楚。

(5)了解阶梯排序中的秘密。

师:从这些排列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他们的排列就像走楼梯一样!从上往下数一个比一个多几(1),2条毛毛虫比1只苹果多(1),2比1多(1);3只小鸟比2条毛毛虫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6比5、7比6。

从下往上数,一个比一个少一!看6只熊就比7只蜂窝少(1),6比7(少1)5比6、、、1比2少1。

(评析:回忆故事中的人和物,是对孩子记忆能力的一种考验,而阶梯式的排列方式,能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序规律。


4.游戏:
(1)谁的反应快?
师:真厉害,都知道了。

(点击课件)小熊也想来考考大家了,敢不敢试试?仔细听,小熊会考大家什么呢。

点击课件小熊
出题:(4比3多几? 6比5多几? 4比5多几? 3比4少几?)
师:真厉害,都答对啦。

连小熊都很佩服你们哦,表扬一下自己!
(2)马兰花
师:现在曹老师想你们一边玩个游戏,一边来考考你们?不知你们行不行?好找个空一点的地方。

(2瓣花,比4少1,比4多1,比5少1)。

(评析:游戏的插入避免了枯燥的说教练习,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练习的欲望,同时也巩固了解了数字1——7之间的关系。


5.环保教育、延伸活动
(1)孩子们,到现在我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熊为什么要去追猎人和猎狗呢?(幼儿讨论)
小结:是呀,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去保护它。

(2)那么小熊去追猎人和猎狗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就在这本绘本里面,等会儿我们回教室一起看一看,再研究研究,好吗?
(评析:环保教育能让幼儿知道“猎人捕猎小鸟”这一做法是错误的。

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绘本的欲望。


三、活动评价
画面看似简单,却能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好玩、有趣的方式表达了数字的感念,这就是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的魅力所在。

所以我感觉这个教材非常符合中班孩子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也符合了在“情境中学数学“的现代教学理念。

活动一开始我主要通过两次记忆练习,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接着以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为导入,当每一次角色数量出现的递增、画面逐步丰富时,我都采用了“谁来了?”“有几只?”“为什么小鸟(猎人、猎狗)只能叼到(捕捉)两条(三只)毛毛虫(小鸟)?”等指向性明确,简练的话语进行提问和引导,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在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时,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故事中的角色,习得了7以内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而最后的排序、游戏等内容,也让幼儿感受到了原本枯燥的数字学习也可以来自于绘本、来自于游戏,从而再次激发了幼儿爱学习的欲望。

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师生互动好。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