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基础货币的决定

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1、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政权的业务。

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的证券,那么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如何呢?通过前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一眼看出中央银行若买入10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但若要了解详细的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下述分析:

从上述几种情形中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向银行或公众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金额;反之同样成立。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2、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T形账户表示为: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贴现贷款来影响基础货币。

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它必须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政府预算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1)增加税收;

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

3)发行货币。

首先、政府如果只依靠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弥补赤字,基础货币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其次、政府可以向公众放行国债、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债券的发行影响到了利率水平、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必须干预时,财政赤字就会影响到基础货币。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这种方式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灵活的货币政策。

专栏10.1祥见教材《货币银行学》327页。

除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例如:在途资金、财政部存款等。

第十章要点回顾

重点:教材329页图10.2

第十章作业题:

教材《货币银行学》331页

1、2、3、5、10、11、12、15题。

第11章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两种研究角度:

一种是假定货币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而存在的,从而讨论要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的问题。例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另一种是从微观的个人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

说明:我们讲的货币需求,是指在财富总量给定的条件下,在财富总额中有多少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来持有。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两种形式: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1、交易数量说

交易方程式:

M——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

P——适当选定的一个价格平均数;T——适当选定的一个数量指标;PT——该时期内商品或劳务交易的总价值。

货币数量论的两个基本假定:

首先、货币流动速度在一定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缓慢,在一段时间内可视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

货币数量论观点认为:名义国民收入完全取决于货币供应量。

其次、假定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也将保持不变。

因而得出另一个重要的观点:货币的数量会与价格成同比例变化。

货币数量论的不足之处:

货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易媒介,人们持有它还可能是作为一种财富的组成形式。要是从后者出发,就不应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稳定的量,换言之、货币流通速度未必是常数。

2、现金余额数量论

该理论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它讨论的是在财富总额给定的前提下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

首先是个人的财富总额。

其次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货币以外的各种资产的收益。

最后是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

尽管考虑到了多种影响因素,但他们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财富总额,并认为货币需求同财富名义值成比例,财富又同国民收入成比例。

所以有:

所以只要假定K是常数,那么在现金交易数量说中得出的关于货币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同样可以得出。

第11章第二节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论

凯恩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学生;皮古的同学。他继承了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

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

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部分:

1)交易性需求;

2)预防性需求;

3)投机性需求。

1、交易性需求

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

凯恩斯认为,虽然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受其他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但它主要还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

2、预防性需求

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预防性需求也是同收入成正比的。

3、投机性需求

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凯恩斯假定人们持有资产的两种类型:1)货币;2)生息资产。

他认为人们的投机需求,实际就是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结果。

影响货币与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两个因素:

1)货币收益率与其他资产收益率的比较。

2)生息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生息资产收益包括资本利得和利息两部分。

资本利得和利息收入都取决于利率的高低。

结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跟利率成反向关系。此外、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估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影响投资性货币需求的两个因素:

1)当前的利率水平;

2)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估计。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同实际收入成正向关系,与利率成反向关系。

注意:

名义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

实际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由于凯恩斯理论中包含了“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从而得出了一系列与货币数量论不同的结论。

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