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的小动物科学

合集下载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教案

课题: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案例背景教材分析蚯蚓是土壤里生活的小动物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特征的探究,可以进一步得出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论学情分析 1.学生对蚯蚓比较熟悉,但未必对其外形和特征进行过仔细观察,由于蚯蚓的外形,有些学生存在害怕或厌恶的情感。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蚯蚓的外部形态2.观察蚯蚓的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3.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2.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培养自学、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建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养成善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找出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学习难点设计实验并总结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教学准备玻璃板、解剖针、解剖盘、放大镜、小电筒、棉球等学习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布置课前准备,挖蚯蚓。

1.利用课余时间挖蚯蚓并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

消除学生对蚯蚓的畏惧感,熟悉蚯蚓的生活环境。

了解学生的感兴趣的问题无骨下饮黄泉水, 翻身细把泥土推。

若问何物最护花,除却()还有谁。

猜一猜这是哪种小动物?引言:今天让我们以一条蚯蚓的日记,来走近它们的生活,更多的了解他们。

大家好,我就是这本日记的主角,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日记,对我们蚯蚓有更多的了解。

学生回答,进入情境学生欣赏,进入学习蚯蚓这种土壤里的小动物的准备。

激发学生兴趣以日记的形式来讲这堂课的内容,更加符合初一学生的心里,好奇心理,带着一份好奇心就有兴趣去探究。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提问:(1)什么样的土壤里容易找到蚯蚓?(2)什么时候容易在地面上发现蚯蚓?拿出自己装蚯蚓的瓶子,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忆采集蚯蚓的地点,推测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引言:蚯蚓的日记4月1号晴姐姐觉得自己美极完成探究过程,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互相配合,提高合作、观察、分。

认知万物——泥土中班科学探究教案

认知万物——泥土中班科学探究教案

认知万物——泥土中班科学探究教案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周围的自然环境,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对其智力和思维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泥土中班科学探究教育中,幼儿将通过观察、探究、思考和实验等方式,对泥土中的物质和现象进行科学认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自然的神奇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泥土的形成过程及其物质组成。

2.观察和比较泥土的颜色、质地。

3.通过制作模型,了解泥土中生物和空气的作用。

4.设计实验探究泥土中的水分。

5.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一、泥土的形成过程及其物质组成在教室中引导幼儿讨论泥土的一些特征,例如泥土的颜色、质地、气味、容易沾在衣服上等。

通过讨论幼儿们对泥土的感知,引导他们对泥土的形成过程产生兴趣。

通过给幼儿们放映地质过程的图片和幻灯片,来讲解泥土的形成过程。

引导幼儿们围绕泥土的成分展开讨论,让孩子们感受到泥土不仅有黏土和矿物质,还有来自植物和动物的残余物、微生物、空气和水分等生物环境中的物质。

二、观察和比较泥土的颜色、质地展示不同类型的泥土,让幼儿辨认泥土的颜色和质地,了解不同地域的泥土特征。

在实践中,幼儿分别用手、棒棒棒、拌勺等工具来触摸和比较泥土的不同特征,加深感受泥土的感受和总结特征的能力。

三、通过制作模型,了解泥土中空气和生物的作用通过设计制作模型,让幼儿探究泥土中空气和生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个装在小杯中的土球,引导幼儿们推测其中空气的大小和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进一步地,教师给出一些干燥的插花废料让孩子们把它们插在泥球中,感受生物在泥土中的作用和生命的奇妙。

四、设计实验探究泥土中的水分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个探究泥土中水分含量的实验。

孩子们会在实验前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玻璃瓶子,并放入泥土、砾石和有机物,将水注入其中,摇晃瓶子;比较每个瓶子的重量,观察里面的泥土是干还是湿,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分对泥土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泥土下的蚯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泥土下的蚯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泥土下的蚯蚓》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泥土下的蚯蚓》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学习简单的记录。

2、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萌发爱护蚯蚓的情感。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多媒体(有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的介绍)2、两、三条蚯蚓放置在大盘中,放大镜、镊子、小刀、筷子若干。

3、有关蚯蚓的图片若干布置在墙面上。

4、记录用的纸和笔。

事先学习观察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幼儿观察蚯蚓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一个弯弯曲曲的动物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引起兴趣。

教师在白板上倒序地画出蚯蚓、再画泥土、最后画泥土上种植的.树。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想象、并互相质疑。

(它像蛇,但没有眼睛;它像毛毛虫,但没有脚。

)二、通过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蚯蚓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请小朋友观察桌上的蚯蚓你能来说说它长的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把观察蚯蚓的样子请小组长在记录纸上记录好吗?1、每组记录(教师注意巡回观察,并注意引导、帮助引导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的,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代表性的孩子讲解自己的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质疑别人的观点。

)3、将幼儿记录的表格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幼儿。

4、小结:蚯蚓的身体是细长的、一节一节的、弯弯曲曲的,头部有点尖,便于钻土,最在最前面,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脚。

他靠皮肤来感觉,靠“蠕动”来“行走”。

三、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师:那蚯蚓生活在哪里呢?(泥土里)它吃什么呢?看让我们来看一看蚯蚓是怎样在泥土里生活的。

看PPT(图一),让幼儿讲述。

你们知道蚯蚓有一个什么特殊的本领?(松土)蚯蚓有用吗?观察PPT(图二)(引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你喜欢蚯蚓吗?为什么?小结蚯蚓的用处。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蚂蚁一般不会把窝建在()。

A.树上B.水里C.泥土里2.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不包括()。

A.蚂蚁B.屎壳郎C.麻雀3.能改良土壤,并在土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屎壳郎B.蚂蚁C.蚯蚓4.()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

A.西瓜虫B.屎壳郎C.蜈蚣二、简答题5.你连续观察了土壤中的哪种小动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或画下来吧!6.土壤和土壤中的小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7.下雨天蚯蚓为什么都爬到地面上来?三、填空题8.你认识哪些土壤中的小动物?请你写出三个土壤中小动物的名称:( )、( )、( )。

9.蚯蚓对刺激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反应,并且反应__________(选填“灵敏”或“迟钝”),身体各部分对刺激的反应程度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0.我们能够在土壤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动物。

11.蚂蚁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许多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为它们提供了温暖、松软的__________和必需的__________。

13.土壤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子、____________(动植物腐烂的遗体),植物、小动物等。

四、连线题14.你知道土壤中小动物、植物它们生存分别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吗?用线连一连。

15.连线魔方蚯蚓千足虫蝼蛄屎壳郎五、判断题16.观察完小动物,不要忘了送小动物回家。

( )17.动物和植物与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18.土壤中有许多小动物。

( )19.蜗牛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 )20.蝼蛄主要以植物的根、茎以及幼苗为食﹐不是农业的主要害虫之一。

土壤中的小动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土壤中的小动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土壤中的小动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壤中存在的小动物种类及特点;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及技巧;3.培养探究和观察的能力;4.进一步加深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熟悉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和生活习性;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探究和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 + 学生合作探究;2.制作教具,使用动态图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土壤中的生态环境;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内容,为引入今天的听,观察小动物的课堂探究内容做好铺垫。

提问:1.之前学过的土壤成分有哪些?2.在生态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有哪些相互作用的现象?3.什么是生物链,生态环境中存在哪些生物链?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文,理解文中关于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及其特点方面的内容。

教师适时介绍图片或图表,为学生加深印象。

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问题和疑惑,分享并交流答案,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讨论题目:1.土壤中存在哪些小动物?2.这些小动物在土壤中有什么功能和用途?3.如何观察这些小动物?4. 观察实验(40分钟)在教具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记录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流程:1.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观察盘”进行现场展示,并对实验工具进行简单的介绍;2.每组通过观察方法记录所发现的小动物,分别绘制其外貌和生活习性画板(学生自己制作);3.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对于不确定的问题和瓶颈之处进行探讨。

5. 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知识点。

并在课堂带领学生总结小动物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

五、作业1.小组合作制作小动物画板,对学生家庭中的花园或者公园进行小动物的观察和记录,并发表小动物的观察笔记。

2.家庭作业:小组成员对实验现场拍摄照片,每个学生至少拍摄一张并输出到班级微信群中,由全体学生进行点评和评价。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土壤里的小动物》随堂检测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土壤里的小动物》随堂检测

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一、分析题1.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请你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的探究实验:如图5,制作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

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注意作好观察记录。

(1)请你做出假设。

(2)你确定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3)你的实验结果:蚯蚓在(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边。

2.一位科学家选了两块土质一样的地进行实验。

对其中一块地未加任何处理,而在附近的另一块地上则喷洒了某种杀虫剂。

他在两块地上各划了5块面积相同的样地,并从每块样地中各取1立方米的泥土,统计其中所含的蚯蚓数目。

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未经任何处理的土地喷洒过某种杀虫剂的土地样地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数样地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数A 618 F 261B 893 G 726C 715 H 449D 824 I 337E 581 J 412请根据上表回答:(1)未经任何处理的土地和喷洒过某种杀虫剂的土地中平均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数各是多少?(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杀虫剂对土地中蚯蚓的数量有怎样的影响?图5(3)如果杀虫剂杀死了农田中的蚯蚓,对农田中的其他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3.在对“土壤中的小动物”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回到实验室后,小明将捕捉到的小动物倒人一只白瓷盘中用放大镜观察,但这些小动物在不停地爬动,小明不时地捉回快要爬走的小动物。

看到这种情况,小华想:“动物在不停地爬动,怎么观察得仔细呢?”于是,他先将酒精倒入装有小动物的小瓶中,将小动物杀死,然后再倒入白瓷盘中用放大镜观察、记录。

请你判断:(1)小明和小华在做实验时,谁做得比较好?为什么?(2)做完实验后,以下对小动物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冲人下水道B.装回小瓶中,一起丢人垃圾袋C.放归大自然D.用各种方法将其一只只处死,并以此为乐(3)小明和小华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小动物,他们一时想不起它的名称。

我到不同地方观察土壤中小动物的发现一年级

我到不同地方观察土壤中小动物的发现一年级

我到不同地方观察土壤中小动物的发现一年级
今天我去了学校后面的草地,仔细观察了土壤中的小动物。

我发现了许多不同的生物,比如蚂蚁、蜈蚣、蜘蛛等。

我看到了一只小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它好像在找东西吃。

我还发现了一只小蜈蚣在土壤中蠕动,它的身体好像一条小小的绳子。

还有一只小蜘蛛,它正在织网,看起来非常忙碌。

我还看到了一些小虫子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它们的身体呈现出各种奇怪的形状。

我觉得土壤中的小动物们真是多姿多彩,让我感到非常好奇和兴奋。

通过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更加热爱大自然。

我觉得这次观察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会继续探索更多不同地方的小动物,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幼儿园动物科学教育《观察蚯蚓》教案

幼儿园动物科学教育《观察蚯蚓》教案

幼儿园动物科学教育《观察蚯蚓》教案观察蚯蚓:幼儿园动物科学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是一种土壤中生活的“好朋友”;2. 能够观察蚯蚓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3. 通过观察,发现蚯蚓的重要作用,学会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引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蚯蚓。

(2)老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蚯蚓是什么?在哪里生活?它有没有用途?”2. 探究(1)展示蚯蚓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引导幼儿观察。

(2)利用活动板书或简单的图文介绍蚯蚓的生活和作用。

(3)针对蚯蚓的一些特点,例如:喜欢潮湿的环境,老师与幼儿一起想出一些让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

3. 实验(1)准备一个小盒子,加入一些泥土,让幼儿在其中放入蚯蚓。

(2)观察蚯蚓在泥土中的表现,例如:蠕动、挖土等。

(3)让幼儿自己动手,把蚯蚓放回土壤中,观察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4. 拓展(1)通过小游戏加深对蚯蚓的认识和了解,例如:追逐比赛、蚯蚓排队等。

(2)让幼儿自己收集一些枯叶和花瓣,在盒子中摆出美丽的家园,为蚯蚓打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5.总结(1)让幼儿在心理画板上画出他们印象中的蚯蚓,让他们再次回想蚯蚓的特点。

(2)回顾整个活动,让幼儿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 学习蚯蚓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2. 发现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和环境维护的意义教学方法:1. 图片或实物引入,带领幼儿进入学习状态2. 观察实验、拓展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干预幼儿不安全的行为,比如将蚯蚓扔到墙上。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较好地观察蚯蚓并发现其身体特征和行为习惯。

2.观察幼儿能否将发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通,学会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后记: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观察蚯蚓,他们天真烂漫的眼神和好奇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有孩子们将蚯蚓抛到了墙上并试图用手把它侧着,所以,我们需要特别的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干预不安全的行为。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3.4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新鲜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一次性透明杯、小木棍、水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T: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熟悉的物质,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吗?S:土壤T: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物质,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出示课题,板书)二、探究:土壤中的成分(一)观察干燥土壤T:土壤是我们常见的物质,那你们觉得土壤中有什么呢?S1:有小石子、草根、蚯蚓等S2:有沙子、蚂蚁……T: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上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土壤中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通过观察来看一下。

观察时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呢?S1:放大镜、显微镜S2:手摸一摸T:是呀!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好的观察工具,就是眼睛,鼻子……S:耳朵,手等(板书)方法:看、摸、闻等工具:放大镜、牙签、T:放大镜是在我们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我们先用肉眼观察,可以借助牙签划拨,等肉眼看不清楚时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T:请同学们将土壤放在白纸上,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器官和镊子,认真观察。

也将观察的记录在记录纸上。

土壤里的小动物 蚯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 蚯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 它白天在土壤中穴居, 夜间爬到地面, 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叶为食。
二、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
肛 门
后端
体环
节 带口
离 环







前端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 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蚯蚓没有耳朵,但其体壁上有许多感 觉细胞,只要外面有一点小震动它都能 感觉到。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夏天土壤表面的温度、 湿度,适合蚯蚓生存。 冬天土壤深层的温度、 湿度,适合蚯蚓生存。
总结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特点:
1、体形: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2、呼吸: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 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3、运动: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 把蚯蚓放入水中,蚯蚓会拼命向盘子的边沿爬 行,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 夏天暴雨过后,蚯蚓往往爬出地面
• 蚯蚓用口进食、用肛门排泄。环带部分是蚯蚓 的繁殖器官,
作业
• 蜗牛的特点是: •。 • 蚯蚓的特点是:
• 它们的相同点是:
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是淡水钓
鱼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但蚯蚓也有为害的一 面。有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猪肺丝虫,在它的幼虫生长发育中, 有一段时间是寄生在蚯蚓体内的。因此,在猪肺丝虫流行的地区,蚯蚓为这 种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4、神经系统:较发达,能对刺激作出较灵敏 而准确的反应。(没有眼,体表有大量感光细胞,前 端特别多)

探究泥土中微小生物——有用的泥土中班科学教案

探究泥土中微小生物——有用的泥土中班科学教案

泥土中微小生物一直被科学家们所关注,因为这些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外,泥土中的微生物还被广泛用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份有用的泥土中班科学教案,让孩子们探究泥土中微小生物,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实验能力。

第一步:引导孩子们观察泥土中的微小生物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放大镜和显微镜,让他们观察泥土中微小生物的样子和数量。

孩子们可以注意到泥土中有很多微生物,包括单细胞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等等。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初步了解泥土中微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二步:探究微生物的功能接下来,老师可以为孩子们介绍一些泥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如分解、固氮、促生等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功能是否存在。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含有有机物的泥土样本,将其分成几份,加入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培养液。

然后观察不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情况。

孩子们可以发现,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会加快,而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几乎没有分解;或者会有一定的积累效应。

类似的实验还可以用于验证微生物对固氮和促生的作用。

第三步:探究微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除了微生物本身的功能,环境因素也会对泥土中微生物的生存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析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种群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收集不同土质的泥土样本,分成几份,分别调整其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然后观察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变化的情况。

孩子们可以发现,在一些条件下,微生物的数量会急剧增加,而在一些条件下,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则会下降。

这样的实验有助于让孩子们了解泥土中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掌握一些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总结通过以上的探究过程,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泥土中微小生物的丰富性、功能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探究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为他们未来学习环境科学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试题2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试题2苏教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蟋蟀)。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 土), 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9、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10、(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 例差不多 的是(壤土)。

11、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1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3、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

14、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 硬,黏土 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15、(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16、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7、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8、(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9、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

20、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往往 比较贫瘠。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土壤中的小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土壤中的小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土壤中的小动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的种类和功能。

2.理解小动物与土壤的关系,认识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和描述土壤中的小动物特征。

2.能够识别常见的土壤中的小动物。

3.能够用语言简单表述小动物与土壤中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1.培养对小动物保护的意识,关注自然,保护土壤,珍爱生命。

2.正确对待小动物,爱护生命,了解生命的可贵。

二、教学准备教材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具放大镜,模型土壤,幻灯片,PPT材料土壤样本,显微镜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导入(5min)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朝着肮脏的土壤深处探索,引出学习小动物的主题。

2. 学习内容(25min)1.土壤中的小动物——幻灯片展示各种土壤中的小动物,让学生对各种小动物有一个大致认识。

2.观察小动物——通过放大镜让学生观察实物上的小动物,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的不同特征和表现。

3. 识别小动物(15min)通过PPT或其他方式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形态和特征,让学生识别各种小动物。

4. 活动(15min)制作模型土壤,让学生分组,用显微镜观察模型土壤中的小动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小动物的认识。

5. 总结(5min)小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和所感所想,引导学生对生命和土壤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分(60分)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观察学生对小动物的认知、理解、描述,对小动物所在的生境的认知和对保护土壤的意识。

评分标准:1.认知和理解:•能够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作用的学生得5分;•能够辨认和简单描述常见的土壤中的小动物的学生得5分;•能够对所观察的小动物进行简单分类并且简单进行归纳总结的学生得10分。

2.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小动物和土壤中的相互关系的学生得分30分。

3.态度:能够正确对待小动物,珍爱生命,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的学生得分25分。

《土壤中的小动物》导学案

《土壤中的小动物》导学案

《土壤中的小动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和功能。

2. 掌握土壤中小动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导学内容:1. 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及其功能。

2. 土壤中小动物的重要性。

3. 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措施。

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作用?二、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及其功能1.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种类包括蠕虫、蚯蚓、昆虫幼虫等。

它们通过吃掉有机残体和排泄物,帮助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中的养分循环。

2. 土壤中的小动物还包括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是土壤中的重要分解者和生产者,有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三、认识土壤中小动物的重要性1. 土壤中的小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土壤的肥力、结构和生态平衡都起着重要作用。

2. 小动物的存在可以促进土壤通风和水分渗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土壤中的小动物还可以帮助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保护地球环境。

四、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措施1. 科学施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小动物的生存环境。

2. 加强土壤保护意识,不随意翻耕土地,避免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3. 积极开展土地植被恢复工程,恢复土壤中小动物的生存空间。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和功能,认识了小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六、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写一篇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的观察报告。

2. 思考一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呢?请写出你的建议。

以上就是关于《土壤中的小动物》的导学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共21张PPT)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共21张PPT)
刺激的反应程度 不同 (相同或不同)。
探究(三):蚯蚓的反应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
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
了许多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比较灵敏、准确。
探究(四):蚯蚓的呼吸
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会怎样?为什么?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 表进行气体交换。
因为光滑的纸板摩擦力小,刚 毛无法固定,运动不协调。
探究(三):蚯蚓的反应
保持蚯蚓体表湿润!
【材料】活蚯蚓、纸板、清水、滴管、玻璃棒
【方法】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 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边接处。用玻 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 的哪边移动。
讨论;蚯蚓的这一反应说明了什么?
分析夏天雷雨过后蚯蚓为什么要爬出洞穴? 土壤浸水后缺少空气,妨碍蚯蚓呼吸
总结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体色
暗红色或灰黑色(保护色)
体表
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
与土壤表面的摩擦。
运动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活动一: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完成以下问题:
1.蚯蚓是一般生活在 阴暗 潮湿、疏松 富含有机物的土 壤中。白天 在土壤中 穴居 ,夜间爬到地 面,以土壤中的 有__机_物_或__地_面__上_的_碎_ 叶 等作为食 物。
2.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__解__者。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蚯蚓向潮湿的环境移动 说明蚯蚓适应潮湿的环境

幼儿园大班科学松土小帮手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松土小帮手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松土小帮手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2、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3、通过学习故事,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谁松的土》挂图、蚯蚓图片、蚯蚓实物。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什么。

“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他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

”2、“它是谁?”“它长什么样子?”“他生活在哪里?”“他喜欢干什么?”小朋友们听得非常仔细。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蚯蚓喜欢松土,但是有一棵小桃树不知道。

他到处寻找帮他松土的小动物,我们看看他都遇到了谁。

二、出示挂图,让幼儿自由表述。

1、出示第一幅挂图,他遇到了谁?对,是蝴蝶。

我们来学一学蝴蝶飞。

那小桃树会怎么问蝴蝶呢?是你帮我松的土吗?那蝴蝶会怎么回答?不是蝴蝶,小桃树又继续找他又找到了谁呢?我们来看下一幅图。

2、分别出示二、三幅挂图,问题同上。

也不是啄木鸟,那最后小桃树找到帮他松土的小动物了吗?我们来看最后一幅挂图。

3、出示第四幅挂图,最后他找到了谁?对,是小蚯蚓。

小桃树会怎么问小蚯蚓?小蚯蚓会怎么回答?原来是小蚯蚓帮它松的土。

那小蚯蚓有松土的本领,其他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呢?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三、对照挂图完整讲述故事后,表演故事。

故事讲完了,故事里小蝴蝶有什么样的本领?小蜜蜂和啄木鸟呢?好,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

现在老师来扮演小桃树,你们扮演小动物加上动作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四、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

1、今天老师把小蚯蚓和他的家一起请来了,闭上眼睛等他出来。

小蚯蚓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他生活的土是什么样子的。

对,它是活在湿润的土里。

2、我们摸一摸它看看是什么感觉。

软软的,滑滑的,很好。

我们让他休息一下。

五、幼儿自由讨论蚯蚓生活习性,并自由表演。

1、蚯蚓是怎样松土的呢?请小朋友用好看的动作表演一下。

泥土里有什么

泥土里有什么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 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 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蚁窝牢固、 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 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子白蚁蝉蜻蜓蜘蛛蝇蜂以及它们的卵蛹幼体等同时还吃里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鼹鼠一种哺乳动物
中班科学 泥土里有什么
• 活动目标: •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
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 2.体验探索的乐趣,萌发对泥土的感情。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 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喜吃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蛐蛐穴居,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 苗、菜果等。 蛐蛐平时吃杂草 以植物的茎、叶、根和果实等为食,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蜈蚣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砖瓦缝 隙间,特别喜欢阴湿、陈旧的地面。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 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子、白蚁、蝉、蜻蜓、蜘蛛、蝇、蜂以及它们的卵、蛹、 幼体等,同时还吃里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 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

鼹鼠,一种哺乳动物。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 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 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小鸟等动物也吃农作物的根。隧道四通八达,里面潮湿,

泥土里的蚯蚓教案

泥土里的蚯蚓教案

泥土里的蚯蚓教案篇一:蚯蚓教案篇二: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蚯蚓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蚯蚓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运用多种方式大胆猜想和表达对蚯蚓的认识。

3.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带领幼儿找蚯蚓并摄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并记录;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蚯蚓的课件;放大镜,白纸,擦手布,记录纸;展板: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引出问题和猜想1.看录像,回忆经验。

提问:上次我们到花坛边干什么去了?你找到蚯蚓了吗?在哪里找到的?我们来看看那天的录像。

(边看录像边讨论)2.介绍问题并猜想。

师:我们不但找了蚯蚓,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作出了一些猜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块展板,分别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发现。

(分别出示并介绍三块展板,整个活动中提醒幼儿将问题、猜想及发现分类放到相应展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将记录问题的纸片送到“我们的问题”展板上,师幼共同猜想。

如幼儿甲:蚯蚓和人一样有手、脚、眼睛吗?同伴1:我见过蚯蚓,没看到它有手有脚。

同伴2:我认为蚯蚓有脚,要不然它怎么走路??)(此环节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需要,同时通过共同猜想,引导孩子向同伴学习和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自由观察,初步感知1.提出观察要求。

师:是不是像我们猜的这样呢?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摸一摸,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观察、议论、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师:请小朋友把你发现的用图画或标记记录在纸片上。

(幼儿有观察记录经验,这里的记录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幼儿自主发挥。

) 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的?摸摸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里有骨头吗?长了脚吗? 师:仔细看看蚯蚓的身上有什么?(一圈一圈,一节一节的)它的嘴巴在哪里?(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这一环节我给予孩子充分观察和探索机会。

三年级科学教案-草地里的小动物

三年级科学教案-草地里的小动物

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知道草地里和泥土里都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

2.尝试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技能探究泥土里小动物适应土壤生活的外形特征。

3.知道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做到保护动物和环境。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发现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将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的共同特征与其所在的土壤环境的特点进行关联。

【教学准备】尺子、放大镜、装着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昆虫盒(里装适量的土壤)、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展示与讲述:波波和彬彬在草地里观察小动物,波波看到了一只蝗虫。

彬彬还想知道草丛有没有生活着其他小动物。

媒体:本课情境图片。

2.提出问题:草丛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二、活动探究1.活动1: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问题:怎样可以知道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讨论:怎样才能观察到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扒开草丛进行观察。

在活动中,要把观察到的动物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同时还要观察它们在草丛里做什么、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不”:不伤害小动物,不破坏绿化,不直接接触小动物。

活动:到草丛里观察小动物。

交流:在草丛里观察到的小动物以及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运动方式等。

讨论: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它们的身体特有什么共同点小结: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大多都有翅膀,它们都会爬、跳或飞,运动快速。

2.活动2:藏在土壤里的小动物(1)观察和比较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的身体特征。

媒体:装着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昆虫盒(里装适量的土壤)。

情景过渡:草丛的下面是阴暗潮湿的土壤,土壤里也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蚯蚓、马陆、蜗牛、鼠妇。

问题:这些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形态有相同的特征吗活动:观察和比较蚯蚓、马陆、蜗牛、鼠妇身体的外形特征,并将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第2个任务的表格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土里的小动物(科学)
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泥土里的小动物,萌发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

2.认识泥土里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观察等探究活动,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蚯蚓、蜣螂、蜈蚣、蚂蚁、西瓜虫、蜘蛛的图片各一张;各种小动物的小图片33张;池塘、泥土、树的大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泥土里的小动物。

(一)1.出示图片,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小动物,这是什么小动物你们见过蚯蚓吗蚯蚓的形状是怎样的他的身体下面有脚吗它有眼睛鼻子嘴吗它靠什么走路
你们喜欢蚯蚓吗我们来学一学蚯蚓松土和蠕动的样子(幼儿模仿钻土、蠕动、打滚、蜷缩……)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观察了蚯蚓,发现蚯蚓的许多秘密,除了蚯蚓我还请来了许多小动物。

(二)教师分别出示其他5张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和猜测。

(二)教师小结:这些小动物分别是蚯蚓、西瓜虫、蜈蚣、蜣螂、蚂蚁、蜘蛛,它们都住在土里。

(三)教师请幼儿分组讨论: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在土里生活的它们吃什么住在什么样的地方等等。

每一组请一名幼儿发言,其他幼儿可以补充。

(四)教师简单小结每一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用游戏巩固对土里的小动物的认识。

(一)教师在教室里划分出三个区域,分别是池塘土地和大树,在每一个区域挂一张大图片。

(二)给每一个幼儿发一张小动物的图片,想一想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小动物站到教室里合适的区域。

(四)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检查大家的站位是否正确。

三、结束活动,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表扬认真观察并大胆发言的幼儿,鼓励幼儿去发现泥土中其他的小动物。

四、延伸活动。

投放观察实验材料放大镜和蚯蚓,请幼儿分男女生分别和爸爸妈妈探索发现蚯蚓的特征。

师: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但你们都很少仔细观察过蚯蚓,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我们仔细的看一看,小心的摸一摸。

注意事项:分别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蚯蚓,说一说你发现的蚯蚓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